星期三, 3月 12, 2008

摩托羅拉 手機三哥地位難保

摩托羅拉 手機三哥地位難保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十一日電】
2008.03.12 04:03 am

年初宣布將出售手機部門的摩托羅拉公司,銷售依舊節節敗退,在競爭者不斷推出新機型的強大壓力下,今年可能連全球第三大手機製造商的地位也難保,被目前排名第四的索尼愛立信趕上。

目前手機市場的情勢對摩托羅拉十分不利,諾基亞仍以約40%的市占率獨霸市場,且比率可望繼續攀升。南韓三星電子公司去年夏季首度超越摩托羅拉,躍居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

摩托羅拉去年手機銷售劇減27%,只有1.59億支;如果今年的銷售也減少27%,到年底將只剩1.16億支。比較之下,目前銷售排名第四的索尼愛立信,去年銷售成長38%,若今年減緩為成長20%,銷售也會達到1.24億支,超越摩托羅拉。

摩托羅拉高層人事近日變動頻仍,今年1月1日執掌兵符的新執行長布朗,兩個月內就已撤換科技長、行銷長等重要主管,上周又傳出一個月前已被布朗接管職權的前手機部門主管雷德(Stu Reed)辭去職務。

另一方面,布朗正面對伊卡恩等大股東要求拆解出售公司的壓力,凸顯摩托羅拉內外交逼的困境。

布朗和董事會1月同意出售虧損的手機部門,但分析師質疑有誰會願意接這個燙手山芋,因為摩托羅拉的市場集中在美國,且成本和流通都缺乏競爭優勢。

市場一度傳出戴爾有意買下摩托羅拉,尤其是去年戴爾僱用前摩托羅拉手機部門主管賈瑞斯,暗示戴爾對跨入手機市場的興趣。不過,戴爾目前仍全力在零售市場與勁敵惠普纏鬥,想奪回全球最大個人電腦製造商寶座,似乎不具備押注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的條件。

由於摩托羅拉未能推出吸引消費者的新手機,銷售滑落的困境勢必持續惡化。幾年前摩托羅拉的Razr曾是消費者的最愛,但蘋果iPhone推出後便輕易取而代之。

摩托羅拉在最近兩次產業大展都未發表新款手機;反之,索尼愛立信卻推出多種新款式,其中一款配備觸控螢幕、滑出式鍵盤的新手機,似乎以iPhone為目標,而摩托羅拉至今從未表示要追趕觸控螢幕的趨勢。

【2008/03/12 經濟日報】

星期二, 3月 11, 2008

凍土層下的希望!中國手機業迎來冰川期?

凍土層下的希望!中國手機業迎來冰川期?

記得當年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和飛利浦轉讓手機業務給CEC時,國人很是歡欣鼓舞,雖然對西門子手機的財務狀況有所擔心,但是人們並不吝惜贊溢之辭,似乎國產手機從此踏上了王者爭霸之路!

當然,在3年前,我們的確可以這麼認為!在經歷了日系手機全面敗退中國市場和本土品牌與洋品牌聯姻等一系列波折後,我們似乎看見了國產手機再次崛起的曙光──TCL阿爾卡特、波導薩基姆、明基西門子、中電飛利浦……如此多的國產品牌與洋品牌聯姻,還愁不能再創輝煌?

但事實是殘酷的,日系品牌的退出和與洋品牌的聯姻卻並沒有讓國產手機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06年底,被寄予厚望的明基西門子最終分道揚鑣──繼9月明基西門子在德國宣布破產、11月上海工廠大裁員後,12月14日,北京和上海的研發中心也“不再繼續營運”。

明基與西門子的散伙似乎預示著手機制造業嚴冬的降臨──時隔一年,國產手機里最有希望的帶頭大哥聯想移動也驚現危機:聯想移動財報連續下滑,截至2007年12月的財季里,收入甚至下滑到了1.1億美元。很快,聯想集團做出決斷:1月份,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手機業務出售給以聯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資為首的多家私募基金。

在普通消費者的觀念里,似乎聯想移動的財務狀況不應如此槽糕,去年的“S”系列、“樂”系列,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並獲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而12月底在成都召開的“樂世界”發布會更是向人們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是風光的背後卻隱藏著擴張過度和對市場反應不及時而造成的種種問題。

不過聯想集團決然剝離手機業務反倒讓聯想移動能夠得以新生,沒有集團的幹擾,聯想移動能夠獲得更大的自主權,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同時聯想移動的科研團隊並未受到影響,這也讓關注國產手機品牌發展的人士松了一口氣。

但是當大地回暖、萬物複蘇的春天就要來到的時候,手機制造業的嚴冬卻更加寒冷──3月2日,夏新披露正在出售上海張江開發區的一棟科研大樓,並將出售旗下一家公司。夏新作為國內知名的電子制造業品牌,其手機業務向來也是為人看好的。前些年國產手機風光無限的時候,夏新就是領頭羊,而去年夏新更是與微軟及德州儀器合作,推出多款WM系統智能手機,並遠銷歐美。雖然夏新一再高調宣稱,“已經得到台灣地區手機經銷商和部分歐洲運營商的認可,出口大增”。但是出售旗下不動產的舉動已經很明顯地凸顯出企業自身的窘迫。

寒風仍在繼續!時隔一天,波導股份發布公告稱,將作價1.59億元人民幣向法國薩基姆出售所持有的與其共同建立的合資公司的股權。聯系07年年底波導獲准與長豐集團合資生產汽車發動機的消息,不難看出這架“手機中的戰斗機”想變成“輪子上的戰斗機”的意願。

同樣的事情在TCL身上也在發生,TCL阿爾卡特並未能給TCL帶來更多利潤,相反,2007年第四季財報上,TCL賬面出現的虧損數額高達近1000萬元。雖然TCL高層宣稱,TCL為之掏出的所有成本只是砸在這場共同的婚姻中,但蒼白的語言掩蓋不了阿爾卡特帶來的虧損負擔。

不光是國產手機遭遇了寒流,洋品牌同樣有如此困擾,除了退出中國市場的日系品牌、賣給中國企業的歐洲品牌外,一些恐龍級別的存在也一腳踏進了冰面──摩托羅拉就是個很好的例子。07年,三星取代摩托羅拉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排行榜的起伏如果不能說明問題,那麼摩托羅拉宣布正在考慮分拆手機部門的消息則讓世界震驚。

作為第一個發明手機、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老牌通訊廠商,摩托羅拉在國人心目中幾乎就等同于“手機”兩個字,雖然近年來摩托羅拉步履蹣跚,但是其仍然接連引領了手機業界的時尚潮流!從來沒有人會哪怕想象一下這個移動通訊業界的巨人會有轟然倒地的一天。但是事實是殘酷的,沒有更為強勁的助力,這個巨星的隕落是遲早的事情。

國產手機制造業並不是短短一年時間就能被冰封的,冷風實際上從2005年就開始吹過!這一年諾基亞等洋品牌也開始學習國產手機巨頭們的渠道本領,並大量推出中低端產品。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的國產品牌開始將目光投向整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MTK推出的等成套解決方案成為了眾多廠家的最愛。MTK的經濟性不言而喻,但是從某種角度來說以MTK為首的手機捆綁式解決方案摧毀了國產品牌的研發,進而摧毀了國產手機的競爭力。與大多數國產廠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在這一年,聯想和酷派等廠家堅持自己研發,最終保証了自己產業鏈的健康發展。

沒有自己的研發,就不能把握住中高端產品,更不能領導手機制造業的時尚潮流!放眼目前的手機市場,除了夏新、酷派、聯想、多普達等一線品牌還有不少自主產品以外,剩余的大多同質化嚴重,產品沒有創新,與洋品牌的高端產品相比完全沒有優勢。

從現在的手機價格我們似乎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在07年很多大廠推出的優秀中高端機型,上市價格也不過2000多,雖然還是顯得較貴,但是相較于兩三年來說,我們付出同樣的價格能享受到的品質卻是大幅提升的。同時,在中低端領域,價格大戰更是如火如荼。不光國產廠商在場中來回廝殺,就連洋品牌也同樣赤膊上陣!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手機廠商利潤的回報自然會受到極大損害。

另一方面,中國手機牌照的取消也成為寒風的助力。沒有了手機牌照的限制,以往在地下以山寨方式生存的手機廠家紛紛浮上水面。即便是在幾年中倒下了大批的國產手機品牌,同時還有很多陷入不良財報的泥潭,但是仍然有更多的廠商前僕後繼,以至于如今我們可見到的手機品牌呈幾何數量增長。很多新興品牌沒有多麼優秀的技術,完全靠著機海戰術和低價戰術占據市場,這給老牌手機制造廠家帶來的壓力可想而知。

國產手機制造業就此冰凍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具有龐大的市場,同時中國的手機制造業具備了全世界少見的彪悍生產能力。加上國內品牌對國外市場的開拓極為有限,所以即便有冰河期,也不應該持續太久。

一些數據可以証明:根據iSuppli的統計顯示,中國去年手機出貨量達到了2.29億部,比2006年增長了76.2%,雖然今年的增幅預計會下降,但仍可以達到2.74億部。而中興通訊更是憑借著良好的國際渠道和技術優勢,在去年一年就銷售了3000萬部手機。其和華為一起幾乎已經壟斷了巴基斯坦及印度市場。

由此可見,只要能夠放下浮躁的心態來持續調整產業結構,增強自身的技術實力和研發實力,國產手機制造業遲早能夠破冰而出。而轉正的山寨廠具有“狼性”、能夠積極創新,同時也能迅速響應市場,這都是國產品牌的優勢所在。雖然技術和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蹴就,但是保有希望的種子,終有一天國產手機制造業能從凍土中噴薄而出並大放光彩。

星期三, 3月 05, 2008

分分合合 舊愛真的最美?

工商時報2008.03.05
分分合合 舊愛真的最美?
【吳筱雯】

早在約十年前,摩托羅拉首開先例、引進ODM模式,就是與佳世達的前身明基合作,雙方創下不少紀錄,合作相當愉快。

不過隨著明基在二○○一年底宣布自有品牌BenQ後,在明基董事長李焜耀主導下,開始積極發展自有品牌,摩托羅拉發現事情不對勁後,甚至一度向明基提議,願意花大錢買下明基的手機部門,只求明基不要發展自有品牌手機,不過李焜耀仍不為所動,也使摩托羅拉終於將ODM訂單全部轉向華寶、奇美通訊。

即使明基、摩托羅拉合作關係在二○○四、二○○五年間完全結束,摩托羅拉、明基也非不歡而散。業界人士透露,摩托羅拉對當年負責手機業務的網通事業群總經理陳盛穩,至今印象仍相當不錯,摩托羅拉也對明基組織運作模式、工廠的效率沒有微詞,都種下佳世達能夠在今年與摩托羅拉再續前緣之因。

不過,佳世達以國內競爭對手現階段沒有的客製化能力,重新獲得摩托羅拉的青睞,並不能保障佳世達未來一年手機代工業務一帆風順。

以摩托羅拉大量裁員、今年度產品線了無新意來看,摩托羅拉今年能夠保住市場佔有率不再下滑,就已經是一件大工程,在這種狀況下,摩托羅拉完全無法保障ODM合作夥伴訂單量的穩定性。

以奇美通訊來說,去年第四季就已經面臨今年第一季摩托羅拉訂單量縮減近半的窘境,三個月前摩托羅拉給華寶第一季訂單預估高達一千四百多萬支,在摩托羅拉財務與銷售狀況均不穩定下,華寶第一季訂單也被砍到只剩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萬支左右,與去年第四季的慘況相去無幾。

在客戶自身難保下,佳世達為摩托羅拉代工的機種交貨後,可能也會常面臨訂單下修的困擾,所以,佳世達手機代工業務若要重振雄風,光靠身陷泥淖的摩托羅拉是不夠的,大量擴展客戶群,重新與諾基亞牽上線,或許才是佳世達重返榮耀之道。

佳世達獲摩托羅拉高階手機訂單

工商時報2008.03.05
佳世達獲摩托羅拉高階手機訂單
【吳筱雯/台北報導】

舊愛還是最美。佳世達總經理熊暉昨(四)日表示,已經重新與一線手機大廠搭上線,第四季將開始出貨。據了解,這個大廠就是舊愛摩托羅拉,佳世達已取得高階功能手機ODM訂單。

而佳世達擊敗華寶、奇美通訊等摩托羅拉現有ODM合作夥伴的關鍵,就是靠著過去經營品牌時累積與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客製化合作經驗,讓積極想拉高與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合作比例的摩托羅拉,回頭找上佳世達。

回歸ODM的佳世達昨日舉行首次法人說明會,佳世達總經理暨執行長熊暉在法說會中表示,手機代工業務已經重新與一線品牌大廠接上線,預計今年第四季就會開始出貨。

就去年佳世達第四季營收比例來看,手機僅佔佳世達營收一.九%,換言之營收不到六億元,但對第四季本業六.六億虧損的「貢獻度」,卻超過五成,佳世達的手機代工業務能接獲一線大廠訂單,不啻為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而根據了解,這個所謂的一線品牌大客戶,就是舊愛摩托羅拉。摩托羅拉、佳世達早在半年多前,也就是明基品牌、代工正式分家的前後,雙方就已經重新開始接觸,而讓摩托羅拉願意回頭找佳世達的關鍵,除了佳世達恢復純代工的身分,讓摩托羅拉不再擔心是否會產生兩個品牌衝突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佳世達擁有為歐洲電信服務業者量身開發手機的經驗。

歐洲一向是手機、尤其是高階功能手機極為重要的市場,不過手機要打入歐洲電信服務業者通路、並成為電信服務業者的主打星,就必須在手機內建大量電信服務業者需要的軟體,而這些客製化動作需要大量研發人員的配合,隨著摩托羅拉財務狀況不佳、不斷裁員,摩托羅拉已經沒有足夠資源,同時滿足不同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對客製化的要求,但摩托羅拉內部認為,增強透過歐洲電信服務業者的通路銷售,是改善摩托羅拉手機銷售狀況的重要管道。

剛好佳世達過去經營明基、BenQ-Siemens品牌之故,已經累積歐洲電信服務業者合作、提供客製化服務的經驗。反觀華寶、奇美通訊,不是不願意花資源建立客製化能力,就是客戶太多,研發資源太緊而無法具備客製化能力。〕

因此,曾經讓明基賠上大錢的品牌事業,現在反而成為佳世達可以順利出線,重新取得與摩托羅拉合作機會的關鍵因素。

據了解,摩托羅拉釋出給佳世達的ODM訂單,為高價位的功能手機,這也可能是摩托羅拉釋出多款的功能手機ODM訂單中,最高階也最高價位的機種。

星期一, 3月 03, 2008

分析:宏碁重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幾大理由

分析:宏碁重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幾大理由
ZDNet記者曠文溱 /台北報導 2008/03/03 20:44

宏碁收購倚天的消息固然令人咋舌,但是仔細一想,其實不令人意外。

先前從未傳出有任何關係的宏碁和倚天,今(3)日突然宣佈嫁娶消息。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智慧型手機將成為宏碁下一波的成長動力。對照目前個人電腦產業2千多億美金的產值,宏碁認為前者的市場規模絕對能夠在未來幾年內,和前者齊頭並進。

去年宏碁大舉收購捷威(Gateway)和Packard Bell,表示專注在個人電腦產業;今日又宣佈不放棄智慧型手機市場,其舉動乍看之下令人不解。但事實上,看待整體消費性電子市場,宏碁並不是特立獨行。大勢所趨的背後原因即是誘人的獲利、低進入門檻;還有,提早佈局可攜式裝置市場。

和宏碁所見略同者即是全球前兩大個人電腦廠商。惠普(HP)有旗下的PDA手機、智慧型手機產品線iPAQ;戴爾也有Axim。近來還盛傳戴爾極有可能收購摩托羅拉意欲脫手的手機部門。做為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廠商,宏碁自然不可能在這一塊市場缺席。

IDC(國際數據資訊)個人運算研究分析師張祐菖即表示,長久以來,手機市場一直為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業者所把持;諸多電腦廠商其實一直思考如何從手機和電腦之間再切出一塊市場。

「或許銷售成績比不上手機業者,但是擴大獲利來源是每個電腦廠商都想做的事,」張祐菖說。

市場競爭力、智慧型手機成長可期是一因素,宏碁願意再回來這塊市場的原因,微軟是主要推手。

綜觀上述電腦廠商的智慧型手機產品線,均採用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前者標榜的即是與電腦端不無二致的使用經驗。對長期與微軟配合的個人電腦廠商而言,採用同樣技術核心的作業系統,自然能降低進軍這塊市場的技術門檻。

「宏碁的電腦都是採用Windows作業系統,我們來做Windows手機,當然比跨到Symbian、Linux容易多了,」王振堂說。而這也讓一向擅長在Windows作業系統之上,打造諸多垂直產業應用的電腦廠商,得以在智慧型手機研發上,具有和手機廠商不一樣的思維。應用、加值服務將是前者的主力訴求。事實上,本土雙A品牌之一的華碩,PDA手機、GPS手機等產品線的操盤者,即同時兼顧個人電腦產品線。

不過,驅動宏碁現在重返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最大動力,與其劃地自限說是「手機」,不如說是英特爾力推的超級行動裝置(MID)市場。宏碁今日發佈的新聞稿即已埋下伏筆,指出將以自有的行動電腦技術與倚天的通訊技術結合,加強該公司在所謂的「ultra mobile segment」的市場競爭力。

「筆記型電腦會持續演化,結合通訊功能的智慧型手持裝置(smart handheld)即是其一,」王振堂說。

宏碁90億併購倚天 佈局智慧型手機市場

宏碁90億併購倚天 佈局智慧型手機市場
ZDNet記者曠文溱 /台北報導 2008/03/03 20:50

為了重振智慧型手持裝置產品線,宏碁下了併購倚天資訊這一步棋。

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品牌廠商宏碁,今(3)日稍晚召開臨時記者會,宣佈將以股份轉換方式取得100%倚天資訊股權,總交易金額預估達新台幣90億元。併購案已獲雙方董事會同意,預計等到今(08)年第三季,正式完成雙方股東會通過及主管機關核准的所有程序。宏碁在今年即會推出由倚天研發、掛上acer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倚天自有手機品牌Glofiish將會「暫時」維持。

「宏碁還在研究日後Glofiish品牌會不會持續在市面上推出,」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說。他表示,倚天旗下的智慧型手機產品線將全數轉換到宏碁品牌之下;掛上倚天品牌的將僅剩下股票機、DAB等產品。

宏碁併購倚天的消息之所以值得注目,一者當然是因為宏碁在去年才花了7億1千萬美金的代價,收購捷威(Gateway)和Packard Bell。宏碁的連連出招令市場開始揣測其口袋究竟夠不夠深,負擔得起接二連三的併購案。

其二的原因則是,宏碁早已推出了自有品牌的PDA,唯前者近年來已銷聲匿跡市場,在外界幾乎以為宏碁已經收手的同時,這間來自台灣的個人電腦廠商又宣佈重新進軍。

王振堂一一釋疑。他表示,過去宏碁雖然也曾推出相關產品,但是研發速度不夠快、市場競爭力不足。研發費用太貴,則是宏碁最終決定踩煞車的原因。王振堂形容道,培養自己人馬和砸下90億元併下倚天相比,「就像一缺三和三缺一的差別,收購一個懂得研發、行銷的手機團隊會比較容易,」他說。

王振堂表示,砸下的90億元,三到四年的時間就會回收。

「主要原因在於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的太快速,」王振堂說,而這也是該公司決定重返這塊市場的主因。根據微軟亞洲區嵌入式事業群總經理吳勝雄的估算,從 2002年至2007年,採用Windows Mobile的智慧型手機,每年以60%的速度成長,至2007年,數目已經達到了2000萬台。雖然和整體手機市場規模約11億支相比仍是微不足道,但是和已經逐漸衰退的Feature Phone(功能型手機)相比,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幅度不可小覷。

吳勝雄引述IDC的數字,表示到了2011年,全球的智慧型手機數目將達3億支;至2013年則為5億支。

根據王振堂打的如意算盤,在宏碁和倚天的研發、行銷團隊整合後,發生的綜效表現將遠比倚天被收購前來得亮眼。他表示暫無法公布市場佔有率和年出貨量目標,僅指出倚天原本可能是5成的年成長幅度,宏碁會做到倍數,成為智慧型手機市場主要的廠商。其中的關鍵點,在於宏碁將會找上電信業者合作。前者大約佔了六成以上的手機市場。

倚天資訊2007年的財報顯示,營業額即稅後淨利年成長率各達56%和60%。倚天資訊董事長黃杉榕不願透露去年該公司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表現,僅指出去年全公司的營收達37.17億台幣,其中有8成來自於自有品牌的手機產品線。

星期三, 2月 27, 2008

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失敗 進行重大戰略調整

明基收購西門子手機失敗 進行重大戰略調整
發佈時間:2008.02.27 08:06 來源:IT時代週刊 作者:李焜耀

李焜耀:1952年9月10日出生,台灣省苗栗縣人。擁有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和瑞士IMD洛桑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1976年加入宏基電腦,經歷產品研發、生產製造、行銷策略規劃等工作,並晉陞為宏基電腦副總經理;1991年任明基電通總經理,2002年5月24日,任公司董事長。

一年前的那個冬天,異常寒冷。

2006年歲末,明基正式退出西門子品牌。這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也是明基創立以來遭遇的最大挫折。非到山窮水盡,我們絕不會輕易撒手。彼時,在明基,幾乎每天都可以接到報急軍情,內部不滿驟增。天天都有電話會議,他們希望把虧損控制下來。他們都看不慣德國公司這種做法,人家辛苦掙錢,他們虧這麼多。憤怒情緒在企業內部蔓延。在董事會方面,也日益失去了耐心,到了2006年9月,董事會已通過可以私募4億美元的資金。但要填補BenQ-Siemens的黑洞,我們預計還需8億歐元。再耗下去,明基將有陷於萬劫不復的危險。

斷尾求生,成為明基唯一的選擇。

但是,放棄,對於明基有著重大的意義。十幾年前,明基頂著異議,立志走自創品牌之路,現在卻要自己說自己錯了。走過了千山萬水,卻又回到了老地方。那絕對是一種人生的荒謬。

那也是我生命中最暗淡的日子。用人生大賭注換來的一切光榮與夢想,開始暗淡。整個職業生涯建立起來的常勝威名,明基團隊的能力,從以前的被廣泛推崇,到現在開始被人質疑。但是,直面困境,才是一種負責的態度。

從西門子退出已經1年多。過去身在局中,往往看不清楚;以現在的我作為過去之我的旁觀者,反而更為理性。

從最原始的目的來說,明基收購西門子,是一種戰略上的突進,從某種意義上說,明基也是形勢所迫。

成為三星、新力那樣的世界性品牌,是明基的夢想。明基在全球市場做了3年半左右,在行銷方面產生了很大的效益,但還無法達到世界一流的高度,這令我們很困惑。

後來,我們終於明白,三星是不可複製的。三星之所以成功,外人看到的只是結果,而實際上從它投資半導體起,南韓政府和社會就給予它全力的支援。由於有政府的袒護,三星開發的房地產,經營的賣場、酒店、電影院、博物館等,幾乎是一本萬利。正是在這些領域的投資,為三星提供了龐大的現金流,使它可以在資金和技術密集型以及附加值高的品牌建設上毫無顧忌地投資。

明基不得不尋找捷徑。採取以金錢換時間的戰略。而西門子在歐洲市場的地位,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並購的核心根源就在於此。

回首明基並購的歷程,有幾點可與台灣企業、全世界的華人企業分享:1.亞洲的消費型、成長型品牌,要收購融合一個歐洲“汽車文化”式的老品牌,困難超乎想像。一個是快速、彈性、機會型,一個是穩健、規範、完美型,雙方的企業體系和社會體系相差太遠。2.買虧損企業,事先的資金準備一定要充足,三倍四倍可能都不夠。3.如果買的是大公司的一部分,進入之前就必須要求對方和母公司徹底切割,獨立運作一段時間,千萬不能先進去再切割;要換人,最好儘早換。4.在個人信念和公司風險之間,必須果斷作抉擇,哪怕個人聲譽受損。

明基這次收購的失敗,一半是先天缺陷,一半是戰略失誤。從先天上說,其失敗的機會本身就很大,也許就是明基必須經歷的坎,就像中國內地的TCL一樣。

這次挫折,似乎是宏基過去的翻版。1989年宏基並購洛杉磯SI公司,僅付出了50 萬美元的代價,結果卻釀成了“宏基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等到不得不以關閉公司了結這宗收購時,宏基總共虧損了2000萬美元,是原始投資額的40倍。經過如此慘痛的教訓後,宏基通過再造,才造就了今日龐大的泛宏基係。

對我個人來說,人生中遭遇挫折更是平常。1991年明基起步的時候,我們是偏房的兒子,經歷種種艱難挫折。我們後來投資LCD,初期也曾遭遇重大困境,最後,經受住挑戰的明基,反而更為強壯。

為了做世界品牌,明基爬了一座很高的山。我們那時覺得自己身強力壯,所以就開始從崎嶇的小道上走捷徑,但最後發現捷徑連接著懸崖絕壁,風險太大,而且繼續前行會體力不支,這時候我們只能回原來的路。但是我們並不是要下山,而是要尋找另外的路,繼續攀登。

目前,明基進行了重大的戰略調整,歐洲市場會繼續按照原有的節奏發展,在投影機領域已經是NO.1,液晶顯示器也做到了前幾名,手機領域則會擴大向歐洲運營商的定制。未來數年,中國和亞太的成長將成為關鍵。至於美國,由於成本過高,則會成為第2梯隊的市場。同時,明基也已將品牌與代工分開,今後幾年,堅持兩條腿走路,等逐步恢複元氣,將會謀求再次崛起。

收購西門子手機的挫折,對明基是一筆財富:既看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也了解了一些歐美企業的弱點,同時也加深了與歐洲市場的聯繫,與國際性巨頭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責任編輯:賀晨笛)

星期五, 2月 22, 2008

如何在行動通訊世界複製iPhone用戶的快樂體驗?

如何在行動通訊世界複製iPhone用戶的快樂體驗?
上網時間 : 2008年02月22日

全球頂尖的人類行為和科技專家,不久前齊集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舉行座談,指出近來在行動通訊使用者領域中,最大的進步並非來自行動通訊服務業者,而是來自蘋果(Apple)的iPhone。

軟體公司Adobe的技術行銷主管Anup Murarka並引用了一項研究指出,有77%的iPhone擁有者對他們的使用經驗「非常滿意」。在這項可能會讓行動通訊服務業者不太高興的調查還顯示,iPhone的使用者認為他們的滿意體驗,並非是在美國為iPhone提供通話服務的獨家供應商AT&T所帶來的,反而都認為是蘋果為他們提供了愉快的使用者體驗。

這場在Mobile World Congress期間舉行的座談會題為「笨蛋,關鍵在使用者體驗(It's the User Experience, Stupid)」。與會專家雖同意iPhone建立了一個可讓行動通訊服務業者學習的榜樣,不過對於該如何效法,各專家卻有不同意見。

來自義大利的行動通訊業者Buongirono之國際行銷與公關主管Lucia Predolin所提議的一個方向,是透過辨別使用者的「需求狀態」來提供服務,例如了解客戶是想「打發時間」,或是「充分利用通訊工具」,並依此來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

Adobe的Murarka提出一個更具技術性的方式來改善使用者體驗,即透過更佳的介面設計來滿足手機用戶的需要。而另一家專長手機觸控解決方案的業者Power2B之共同創辦人暨研發主管 Sarah Lipman,則提供了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建議,表示可透過進入用戶的“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s)”來作為手機介面的導航:「即採用觸控以及預觸控(pre-touch)的輸入法。」

座談會成員謹慎地指出,目前的手機使用者體驗普遍不太好──至少和iPhone用戶相較。Predolin表示,有一個問題是在於很多人不太願意充分利用行動通訊的各種功能,尤其是透過手機上網,因為他們怕為此負擔成本。許多電信業者砸下大錢來宣傳他們的服務,用戶卻不肯花時間去了解其內容。

Predolin指出,這種手機用戶的「畫地自限」意識是如此強烈,他們不願意多花時間的這種行為,甚至出現在Buongiorno所主辦的一項測試活動中;該測試提供參與者為期一週的免費手機。他表示:「廠商在成本計畫上絞盡腦汁,用戶卻無法理解;這無關乎成本,而是如何行銷成本。」

參與座談會的另一位成員Mike Yonker,目前是德州儀器(TI)無線終端業務的全球策略和營運部門總經理,他指出現在已有技術可讓用戶透過手機的「搜尋」功能,來獲得豐富的內容,不過這項功能並不易使用。

Yonker將手機的侷限性和完整PC顯示器進行了比較,指出在電腦上進行搜尋就像走進一家商店,使用者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產品,進行比較、觸摸甚至試尺寸,不過在手機上進行相同的搜尋,就像是經過商店的「得來速」窗口,不管在商店裡有多少貨物,只能透過免下車收銀處的小窗口來看。

而究竟該如何讓手機用戶擠進那扇「小窗口」瀏覽商店中的各種產品,就算櫃檯收銀小姐盯著看也無所謂?這個問題目前座談會上的專家都無法解答,不過人人都同意,只有蘋果到目前為止曾跳過這個難關。

對此Power2B的Lipman有些不是滋味地表示,以用戶的角度著想:「內容才是核心,但我們卻必須走向偏離的道路。」

(參考原文: Users' love affair with iPhone stumps Mobile World panel)

(David Benjamin)

星期四, 2月 21, 2008

行動上網裝置 今年起跑

行動上網裝置 今年起跑
黃智銘/台北報導

英特爾第二季將推出第一款為行動上網裝置(MID)設計的平台MENLOW,包括廣達、仁寶、環電和聯想、東芝、三星等代工、品牌大廠都將推出產品,市調機構預計二○一一年,MID市場規模將可破億台,環電行動應用產品事業群副總魏振隆表示,今年是MID元年,市場規模預計為二百萬至三百萬台,環電以十萬台出貨為目標。

為了補足目前NB與智慧型手機的產品空白,英特爾去年起提出MID產品概念,今年第二季將推出MANLOW平台將支援MID與UMPC等產品,鎖定對行動上網的重度需求者。

不過,今年是MID元年,所支援的WiMAX或是三.五G上網架構都還沒成熟,加上價格仍高,一般MID產品可能定價在八百美元左右,因此魏振隆對今年MID市場仍顯得保守,他預估今年MID市場約在二百萬至三百萬台之間,而環電出貨目標則約在十萬台左右。

不過一旦網路架構成熟,產品價格下滑,MID成長速度將相當驚人,魏振隆認為,約到明年底前,MID產品就可以降價到五百美元左右,到時就會進入快速成長期,市調單位預估,到二○一一年,MID市場就可以突破一億台以上關卡。

魏振隆表示,現在MID客戶除一般PC客戶外,一些WiMAX或是三.五G電信業者也是重要開發客戶,因為這些新高速網路技術初期缺乏相關的裝置來使用。

英特爾強推WiMAX規格,其中支援WiMAX應用的MID之MENLOW平台與NB的MONTEVINA平台將是最主要兩大利器,今年CES展上,總裁歐特里尼演說中,更具有移動性的MID更是主角。

魏振隆說,除WiMAX外,環電產品還會依客戶需要加入三.五G模組,另外作業系統上並沒有一致規格,廠商有相當的彈性,環電也計畫把擅長的GPS技術加入。

星期三, 2月 20, 2008

Nvidia新一代行動繪圖處理器押寶智慧手機

Nvidia新一代行動繪圖處理器押寶智慧手機
上網時間 : 2008年02月20日

繪圖晶片供應大廠Nvidia近日宣稱,全球到2012年將有一半的手機走向智慧化,而屆時此類手機的處理器市場達到60億美元規模。Nvidia手機業務部門主管Mike Rayfield表示,其部門正專注於開發處理複雜圖形的智慧手機處理器,並且已停止普通手機使用的繪圖處理器。

「我認為市場需求將會有戲劇性的轉變,」Rayfield在上週的Mobile World Congress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指出,Nvidia的手機部門前途取決於智慧手機處理器的成功與否;該部門的營收已下滑到低於1億美元,而 Nvidia的年度總銷售額為41億美元。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流失了其最大摩托羅拉(Motorola)的訂單。

Rayfield並指出,他希望Nvidia的獨立繪圖晶片銷售仍然持續熱賣,好為新的處理器研發籌募更多資金。該公司的研發工作並未鬆懈,並已投注了許多的資源:「我們已經付出數億美元的資金,且將繼續投下重注。」

在手機的“大腦”──中央處理器中添加繪圖功能的舉措,將使Nvidia更接近與大廠Intel直接競爭的位置。Rayfield表示, Nvidia的最新低功耗中央處理器,是採用ARM處理器平台,將會具有HD視訊處理功能:「你將可以在從歐洲到舊金山的飛行途中一直聽音樂,並在抵達下榻酒店後再看2個小時的電影,仍能有一半的手機電池電量。」

Rayfield表示已有客戶正在測試該款處理器,不過他不願透露客戶名稱。他並預期在今年年底會有首款包括該晶片的個人導航設備和多媒體播放器上市。而由於大型手機製造商會花費更長的時間來測試產品,所以可能會到2009年底才有包含這款處理器的手機產品上市。

(參考原文: Nvidia mobile chief bets all on smartphones)

星期一, 2月 18, 2008

專家觀點:擁抱Android 手機晶片商能否適應「開放」?

專家觀點:擁抱Android 手機晶片商能否適應「開放」?
上網時間 : 2008年02月18日

在近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Mobile World Congress上,Google的開放性Android手機平台可說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之一,包括德州儀器(TI)、高通(Qualcomm)等廠商,紛紛發表了相關的平台產品原型。不過這些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性Android手機平台展品,卻也讓人產生了更多的疑問。

問題之一是:在手機應用處理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之下,要如何做一家所謂的「開放源碼(open source)」半導體供應商?有不少半導體製造業者都是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中的活躍份子;該組織是由多家科技公司與手機廠商所組成,其中不乏手機晶片大廠Broadcom、TI與Qualcomm,旨在推廣採用Android平台的手機與相關服務。

除了貢獻他們的低階驅動程式與程式庫給Android平台,這些廠商也打算進軍所謂的開放源碼領域,也就是必須把所有的原始碼開放給所有人,包括他們的競爭對手在內。這樣的開放作法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恐怕得花好幾年的時間才能解答;而Mobile World Congress也讓這些問題一一曝光。

「開放」將為晶片業者帶來未知的挑戰

Qualcomm與TI承認,參與Android平台的職責之一,是得將其低階驅動程式的原始碼透過免費授權的方式公佈,而其他同樣也把IP提供給Android平台的廠商,也必須以同樣方式公開其原始碼。

Android的支持者明白指出,採用開放源碼模式的好處,包括可讓更多的公司能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更快的產品上市時間、低成本,甚至對應用處理器更佳的能源利用效率。當然,TI與Qualcomm都希望參與Android平台能贏得更多的設計案,且讓他們各自的晶片產品能更輕易地搭上這一波可望在今年稍晚掀起的Android手機風潮。

然而,沒有人能確定開放源碼對半導體製造商來說將帶來哪些潛在影響;對Linux開發者來說,它們早已了解這樣的經營模式,不過在晶片供應商的領域,對軟體工程師與期行銷人員來說,這卻是個全新的概念。

未來驅動程式原始碼的開放,將為晶片功能細節帶來史無前例的「能見度」。這些原始碼通常是晶片廠商在不公開的協議之下,僅提供給OEM客戶的資訊,但現在卻直接可以讓競爭對手取得。如Broadcom與Qualcomm將可輕易地取得TI晶片的功能細節,反之亦然。

這樣的情況可能會讓這些直接競爭的一線廠商展開新一輪的對抗,當然也可能不會發生。未來那些原始碼也能輕易被紛紛崛起、對手機市場摩拳擦掌的中國半導體業者取得,這又是否將助長這些中國供應商投入生產類似功能的元件,並拉低產品價格呢?如果真是如此,採取開放源碼授權模式的晶片製造商該怎麼辦?

以上都是手機技術供應商在考量是否參與Android平台時,可能在心裡產生的顧慮。一旦現在做了決定,也許在數年之後問題就會浮上檯面。

手機多功能、多媒體趨勢是Android誕生主因?

來看看在Mobile World Congress上的各種手機展示:TI所展示的Android手機原型,採用了該公司的OMAP3430與OMAP850處理器,充分展現了TI可提供的多媒體功能、連結能力(包括WLAN與藍牙),以及Android平台豐富的使用者介面。該平台可提供網路瀏覽、電子郵件收發,以及簡訊、視訊等各種應用程式。

Qualcomm也同樣實地展示了Android原型機,該公司的展品是採用其最初以微軟的Mobile作業系統為目標所開發的 MSM7201A單晶片為基礎。而Broadcom的展品是其中最突出的,該公司的原型採用BCM2153雙核心HSDPA處理器,可在單晶片上支援 Symbian、Windows Mobile與Linux等,現今的3G智慧手機最常用的幾種作業系統。

在Mobile World Congress上的各家手機展品,充分顯示了新一代以應用程式為中心之行動多媒體裝置的蓬勃活力。這些產品是網際網路瀏覽工具、音樂播放機、文字訊息與電子郵件接收器,也同樣能打語音電話。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ultiMedia Intelligence的預測,這些多功能的高階多媒體手機出貨量,將由07年的2,000萬支,成長至2011年的2.5億支。

此外由於Apple的iPhone手機為業界帶來的衝擊,觸控螢幕也在Mobile World Congress會場上隨處可見;MultiMedia Intelligence預測,具備觸控螢幕的手機將在2011年出貨超過2億支。看看這些功能豐富的多媒體手機展品,這或許正是Android平台之所以備受矚目的最主要原因吧?

(參考原文:Android opens door to IC open source)

(本文作者Mark Kirstein為MultiMedia Intelligence總裁)

星期六, 2月 16, 2008

MOTO嫁中興通訊? 撼動台灣手機霸業

記者余健源、陳華彥/台北報導

虧損連連的摩托羅拉手機部門,為了拉抬銷售,不但大手筆找藝人代言,現在更傳出,大陸手機廠中興通訊打算高價收購,雖然將有助MOTO持續拓展市場,不過恐怕將讓台灣主要的代工廠商以及零組件供應商,面臨被抽單命運,撼動台灣在世界居冠的手機代工霸業。

強調聲歷其境的音效,豹紋的外觀,把手機襯托的更有特色,還大手筆找來藝人蔡依林代言主打。但是摩托羅拉的銷售卻依舊慘不忍睹,去年更痛失市佔率第二的寶座。

為了拉抬銷售,計畫將跟大陸手機大廠中興通訊攜手,搶進大陸市場,分析師賴憲政表示:「如果由大陸(中興)併購MOTO的話,對目前台商,也就是台灣跟MOTO代工的這些工廠來講,可能訂單流失機會相當的大。」

一向跟台灣代工廠商緊密合作的摩托羅拉,卻突然轉向大陸廠商的懷抱,也讓主要代工廠商,包括手機面板的勝華、彩晶,生產話筒的美律、及成,印刷電路板的華通、欣興,以及來自MOTO九成以上營收的華寶,恐怕都將面臨抽單的噩耗。

分析師賴憲政指出:「併購MOTO以後,應該是放眼在全球手機市場,也就是從過去封閉的市場要進軍,整個世界的市場裡面。」

3年前大陸聯想電腦以17.5億美元的高價,收購IBM電腦部門,造成市場轟動,今年一開春又傳出中興通訊也將以高達90億美金,收購MOTO手機部門。

雖然傳出好消息,然而股價還是敵不了業績慘淡的利空,MOTO在15日收盤重挫2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更狂瀉三成,但是更慘的,恐怕是訂單沒有著落的台灣代工廠商了。

星期五, 2月 15, 2008

Marvell應用處理器獲得Samsung新型高階手機採用

Marvell應用處理器獲得Samsung新型高階手機採用
上網時間 : 2008年02月15日

Marvell宣佈,其PXA310應用處理器獲得新上市Samsung i780高階智慧手機採用;該款智慧手機也採用了內建Marvell 88W8686 WLAN晶片的Marvell WLAN解決方案。

Samsung i780行銷歐洲主要國家,不僅外觀時尚,更具備最新的商業和消費者功能,其中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導航、快速HSDPA和EDGE連結性、藍牙、觸控筆式全觸控螢幕、QWERTY標準打字鍵盤、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6.0 Professional作業系統、200萬畫素相機以及影音電話專用前置相機。PXA310處理器也提供網際網路瀏覽、MP3音樂及FM收音機等功能。

OEM、ODM及開發商利用Marvell PXA應用處理器,可提供專門為使用者設計的較高效能,包括一般用途以及辦公室應用程式運算、網路瀏覽以及音訊/視訊播放等,號稱比競爭設計的速度快上二至三倍。PXA 310擁有達624MHz電源效率電算效能、硬體視訊加速以及硬體式安全性和卓越的電池壽命,是具備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大廠在前 Android何時出頭?

大廠在前 Android何時出頭?
上網時間 : 2008年02月15日

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Mobile World Congress上,包括ARM、TI與Qualcomm在內的數家業者,紛紛發表其採用Google Android平台的手機原型。雖然這些展品不如會場上Nokia等大廠所展出的新型手機來得令人印象深刻,但也不能說這些Android平台手機沒看頭。

到目前為止,Android平台手機若非原型,就是還在設計中;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的產品管理資深副總裁Steve Mollenkoph即表示,它們還在「初期整合階段」。不過那些展出的手機原型已可展示部分多媒體應用,例如執行Linux軟體來瀏覽網頁。

ARM的平台解決方案與行動運算部門總監Bob Morris表示,Android平台的主旨是提供一個應用程式架構(application framework),好讓各家OEM業者可不須從頭進行軟體開發,就能推出一系列的Android平台手機。

業界的廠商例如手機大廠Nokia、iPhone製造商Apple,或是作業系統供應商Microsoft、Symbian,都有能力透過他們自己的開發者社群,建構自有的應用程式或是服務「生態系統」。相較之下,Google的Android平台則能為手機OEM提供與那些大廠所推廣的方案同等級的「遊戲場」。

而TI的無線終端業務部門行銷策略總監Avner Goren補充指出,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的成立,是為了讓各家手機供應商能透過開放源碼(open source)行動的支援,進入Android平台的世界。

Goren並指出,雖然開放手機聯盟的目的是訂定通用的手機規格,好讓行動通訊業者能提供互通的服務,該聯盟也企圖更深入參與「成品定義 (implementation definitions)」:「Android平台包含了整套的軟體堆疊,從Linux核心到所有的應用程式。」

TI所展示的Android 手機平台有兩種形式,其中一支原型機是以其OMAP850處理器為核心,並有WLAN與藍牙無線技術;另一支原型機則是採用OMAP3430處理器為基礎,以及Logic Product Development所提供的Zoom Mobile開發工具。

Qualcomm所展示的原型機是使用其7200晶片,內含UMTS數據機以及採用ARM 11核心的500MHz處理器。而ARM的展品則是用了兩顆ARM 9核心。

不過針對Android平台,Nokia的高層卻表示,該平台雖然與Nokia的軟體平台開發概念類似,不過還只是「簡報內容」而已; Nokia的服務與軟體執行副總裁Niklas Savander認為,Android平台手機要上市之前,還是需要大規模的硬體驗證。ARM的Morris也同意以上部份說法,指出Android平台還需要考量從低階到高階等不同通訊應用的硬體設計。

那麼到底何時才會看到首款Android平台手機上市呢?ARM的北美手機部門經理James Bruce表示最快在2008下半年,而包括台灣的宏達電(HTC)與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可望是首批推出Android手機的業者。

(參考原文: Analysis: Android prototypes struggle to compete with Nokia)

BenQ首款行動網路裝置 再創行動網路體驗新紀錄

BenQ首款行動網路裝置 再創行動網路體驗新紀錄

客製化使用者介面 帶來全方位的網路體驗

繼上個月的 2008 CES後,BenQ於本月的2008年全球行動通訊大會 (The Mobile World Congress) 再次展示行動網路裝置 (MID) 的新功能,強調其客製化的使用者介面,為使用者帶來高速且簡易的行動網路新體驗。

該款行動網路裝置配備BenQ獨創的「百葉窗」桌面功能,使用者只要一開機,所有功能選項便可如同百葉窗般排列於桌面,讓使用者可以一覽無遺且輕鬆地點選所需的選項;使用者透過輕輕搖晃機身即可啟動多視窗功能,讓所有執行中的視窗完整地排列在桌面,減少過往以手指控制小型視窗標籤的失誤,並可降低縮小放大視窗的繁複動作;另外,4.8吋觸控式大螢幕提供使用者直接瀏覽完整網頁的功能,複製如同個人電腦上的網路操作經驗,免除左右移動網頁的困擾。

BenQ此款行動網路裝置,採用Intel專門提供MID產品的Menlow平台與功能強大的處理器,可大幅提升行動網路速度;配備30萬畫素的網路攝影機,完整複製使用者在個人電腦上的網路使用經驗,提供隨時隨地享受數位生活的樂趣,包括收發電子郵件與操作即時訊息、瀏覽Flickr與Facebook等各社群網站或部落格、以及透過如YouTube的網路播放音樂或影片圖檔等,豐富個人行動生活。

BenQ通訊產品管理中心資深處長李重儀博士表示:「隨著行動網路裝置的需求逐步攀高,簡易操作的使用者介面已成為消費者選擇行動裝置的必要條件之一,因此,我們在開發首款行動網路裝置時,便將使用者介面視為關鍵的開發要務,提供使用者最簡單且人性化的操作模式。此外,結合了Intel Menlow的強大平台,BenQ深信這款行動網路裝置能帶給使用者全方位的行動網路體驗,實現BenQ享受快樂科技的品牌精神。」

根據IDC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行動寬頻網路技術的持續演進,行動網路裝置的熱潮將於2008年持續攀升。另外,ABI研究機構的報告也預估,行動網路裝置的出貨量將在2012年達到9,000萬,顯示行動網路裝置將是繼智慧型手機後,策動行動裝置熱潮的新興主力。

2008年全球行動通訊大會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展開為期四日的展期 (2月11日至14日),該大會為全球行動通訊業界的年度盛事。BenQ將於Intel攤位 (8B109) 展示此款行動網路裝置。





關於明基電通
明基電通成立於1984年,於2001推出自創品牌BenQ,並於2007年9月1日與代工製造業務正式分割。BenQ以「享受快樂科技」為品牌定位,以「數位時尚網絡產品」為核心發展概念,產品與技術涵蓋數位媒體、電腦系統及周邊、網路通信及3C數位匯流整合等,包括數位投影機、液晶顯示器、數位相機、Joybook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行動通訊產品、電腦週邊產品等多元化產品線。明基電通2006年全球營收為新台幣1,985億元。(註)

關於明基友達集團
明基友達集團旗下共有十一家獨立公司,包括明基電通、友達光電(全球前三大液晶顯示螢幕設計產銷公司)、佳世達科技、達方電子、達信科技、威力盟電子、瑞鼎科技、達虹科技、明基逐鹿、達運精密與明基醫院。集團公司掌握關鍵零組件,以水平整合、垂直分工方式互享資源、相互協調。2006年,明基友達集團總營業額達新台幣5,281億元。

星期四, 2月 14, 2008

NVIDIA新款低功耗、高畫質手機應用處理器問世

NVIDIA新款低功耗、高畫質手機應用處理器問世
上網時間 : 2008年02月14日

NVIDIA推出應用處理器NVIDIA APX 2500,將直覺式3D使用介面與高畫質影片帶進Windows Mobile平台的行動電話中。該產品可讓手持式裝置播放10小時的720p高畫質影片,號稱是首款能在行動電話中提供高影片品質及低耗電量的應用處理器,同時帶來高畫質攝錄機功能與高解析度的照相功能。

NVIDIA與微軟(Microsoft)緊密地合作為APX 2500進行研發,同時也呈現了雙方對於運用科技為跨平台應用創造更多視覺式、直覺式的互動方法之熱誠。這兩家公司在研發方向共同付出的努力,將使下一代 Window Mobile作業系統在各種具挑戰性的多媒體應用上,可發揮APX 2500應用處理器的功能。

NVIDIA APX 2500應用處理器的研發工作動輒了一年800人的人力,其優點包括:可專為手持式裝置提供高畫質(720p)影像播放與擷取功能之應用處理器;全新的超低耗電GeForce核心,支援OpenGL ES 2.0和Microsoft Direct3D Mobile平台,同時也是最低耗電、專為直覺式3D使用介面而設的3D硬體加速解決方案。

其NVIDIA nPower技術可讓手機用戶在行動裝置中連續播放10小時高畫質影片或長達100小時的音樂播放;其音樂播放時間是最新觸控式螢幕手機的四倍。此外 APX 2500具備最新Web 2.0應用所需的連結功能與媒體加速技術,可在手持式裝置中瀏覽網頁、進行社群社交活動,甚至是方向、道路導航與地圖應用等。

NVIDIA APX 2500應用處理器已針對主要客戶提供樣品,並將在2008年第二季末全量投產。

星期二, 2月 12, 2008

走出起訴案 獲利旺旺來

走出起訴案 獲利旺旺來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蕭君暉/台北報導】
2008.02.12 03:38 am

問:從放棄西門子手機部門到後來被起訴,你是怎麼度過的?

答:希望人生裡不要有第二次(苦笑),不過也是患難見真情,過程中,有很多友情與真情,真的可以比較看清楚一點。

其實,這是很痛苦的過程,重點是怎麼穩住局面。要能夠力挽狂瀾、釐清優先順序,一步一步去做。對我個人來講,是人生很大的考驗,我們同仁也很支持,才能度過難關。過程中,我們也要和供應商、銀行、配套廠商做很多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

組織調整也要配合。其實,像是分家的布局都要繼續做,不能等到發生時才去想,現在一切都已經就緒,體質一直在改善調整中,問題都不大,集團各公司去年都已調整的差不多了,今年都可以回到獲利狀態,更上一層樓啦!

問:明基和證交所合作舉辦內線交易研討會,很多人都提到起訴明基是一個失敗的案例,才接著研修相關條文和細則,你怎麼看?

答:他們沒有人這樣對我說過。整個案件讓人感覺很不好,司法人員搞不清楚經濟行為,就要強行介入,真的傷害我們的股東、同仁和親友。我一生做這麼多事,檢察官看我幾天就知道我是怎麼樣的人了嘛?這件事,唉,很辛苦。很多人若脆弱一點,大概都被打倒了,唉,沒關係啦!

我覺得,公務系統與業界需求這些年來愈來愈脫離。今天,台灣產業有哪一家沒有營運據點在大陸?但是主管機關官員有多少人去過大陸?又有多少人去了解過?

問:新的一年開始,你的新年新希望?

答:每年都是一樣(笑),希望身體健康,公司愈來愈好。很平凡,也是很基本。這個冬天我參加過很多場喪禮,有些是同仁家長,有些是我大學同學,……要小心啊,健康就是一切。

【2008/02/12 經濟日報】

Google 手機在西班牙GSMA大會亮相

Google 手機在西班牙GSMA大會亮相
ZDNET新聞專區:Marguerite Reardon 2008/02/12 13:00

週一,第一款採用Google Android軟體的原型手機已經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GSMA行動世界大會亮相。

Google 是在去年11月推出一個開放的開發平台稱為Android,採用該 Android 軟體的手機預計今年底就可上市。Google 先前也宣布了一個 Open Handset Alliance (開放手機聯盟),結合34家手機製造業者、電信業者與晶片商全面支援Android產品與服務。

此次的展示是在ARM公司的攤位上,ARM的技術幾乎運用在目前市面上的所有手機中,該公司會設計出處理器核心,讓 TI、Samsung、Marvell 等晶片商做成晶片執行於一般手機與智慧手機中。

ARM這次展示 Android 手機的是一款採用 ARM9處理器技術(已經出了兩代)的原型款,採用完整QWERTY鍵盤,頗類似黑梅機。不過ARM平台解決方案部門總監 Bob Morris 表示,這次展示機中所使用的ARM9技術是用在比較低階的大眾消費型手機中,這意味著展示的功能已經可用在多數目前市面上買得到的手機。




Android 展示機開機畫面乍看跟 Windows Mobile 手機沒什差異,下方有一些圖示可點開地圖或瀏覽器,有些則可開啟其他應用。

不過ARM北美行銷經理 James Bruce 則表示,關鍵不在於 Android 手機能作什麼,而是手機晶片商與製造商幾乎不必作什麼事情。

「Android 已經提供完整的應用框架,不需花太多力氣就可搬上晶片組。」他表示。

總言之,Android 可簡化新機與新應用上市流程。目前,手機市場切割十分嚴重,每家製造商都有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版本,甚至不同型號的手機也會使用專屬軟體來開發,這讓手機元件製造商、應用開發商與手機商本身都難以很快地推出新產品,因為每個功能設計都得針對各個軟體去作調整。即使是最簡單的簡訊功能,每個品牌手機也需重新作程式編程。

Android 用意就是要去化此一問題,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共通的作業系統與開發平台,所有基本功能都已經包含在其中。但該軟體(採用Linux)也保持足夠開放,可讓應用開發商針對自家手機設計新應用與服務。

聽起來似乎是手機極樂世界了,唯一的問題是:Android 並非唯一的一個手機平台。微軟的 Windows Mobile 也提供所有功能,另一個Nokia與Sony Ericsson採用的Symbian亦同。這兩大系統就佔了過半的手機市場。此外,數個 Linux 團體也在開發開放的手機平台,比如 Limo Group。

ARM 的 Bruce 認為雖然競爭頗為激烈,但市場未來自然會決定胃納量,且他認為手機市場夠大,應該可容納好幾個競爭平台。

「行動手機市場夠大,每年出貨量高達10億支,即使一家公司僅拿到其中的5%或10%,那就能作得很好了。」他說。 (陳奭璁譯)

BenQ將於GSMA展示NFC手機

BenQ將於GSMA展示NFC手機
ZDNet新聞專區 2008/02/12 19:41

BenQ於全球行動通訊大會(GMSA)展示結合悠遊卡功能的NFC手機T80。

BenQ表示,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展開為期四日的展期(2月11日至14日)2008年全球行動通訊大會(GSMA)中,將展示T80智慧型手機支援 NFC技術,它可當作悠遊卡使用,直接以手機刷乘捷運與公車、進行路邊停車付費,還可直接加值悠遊卡,並查詢前六筆交易及餘額顯示;另外,T80結合台北智慧卡公司悠遊卡與住宅「門禁管理」科技,可當門禁卡使用。

此外,T80採用微軟Window Mobile 6作業平台的NFC智慧型手機;T80為機卡分離式的NFC行動悠遊手機,支援中華電信Combi SIM卡,Combi SIM 卡具備電子錢包功能,即使將Combi SIM卡抽換至其他手機仍可保留先前悠遊卡使用紀錄與其他應用服務內容。

另外,T80透過數位生活網路聯盟認證,可直接融入家庭數位影音娛樂系統,使用者僅需透過手機便可遙控家中各項符合DLNA標準的數位影音設備。

Sony Ericsson 要推 Windows 手機

Sony Ericsson 要推 Windows 手機
ZDNET新聞專區: Ina Fried 2008/02/12 13:55

行動電話製造商Sony Ericsson宣布,計劃推出該公司第一款Windows Mobile手機,力圖提高在北美智慧手機市場的占有率。

首先登場的將是一款商用手機,配備完整的QWERTY鍵盤,但未來可望陸續推出一系列產品。微軟希望,能借助Sony Ericsson在照相與音樂方面的技術,協助微軟Windows Mobile進駐更多的消費者裝置。

微軟副總裁Pieter Knook接受訪問時說:「他們真的擁有很棒的消費者品牌,我們非常樂意與他們合作,把他們引進Windows Mobile陣營。」

原先外界預期微軟會在周一記者會上針對Windows Mobile作進一步的說明,但結果微軟並未宣布與未來作業系統有關的細節。先前市場一直有耳語傳出,指稱微軟將小幅度更新Windows Mobile 6,然後在未來推出仿效蘋果iPhone、支援更多觸控功能的新版作業系統。

Knook承認,蘋果iPhone的確納入了一些不錯的功能,特別是網頁瀏覽器的功能,但他拒絕透露微軟可不可能把一些類似的先進功能引進新版作業系統。

他說:「我們當然一直在投資改良瀏覽器。我們當然會投資增強娛樂功能。」

相片處理是另一項重要的領域。最近一版的Windows Mobile支援相片上傳至Windows Live Spaces功能,但Knock指出,在那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間。

Knook說:「相片處理仍然是使用者經驗有待改善的一個領域,現在的服務仍顯得笨拙。」

至於音樂方面,Knook表示,微軟最近收購Musiwave,同時微軟的Zune團隊也在努力改良技術。

他說:「我們預期,未來這些改良的體驗都將引進Windows Mobile平台。」

更新:這款裝置定名為「Xperia X1」,內建3英吋的VGA顯示器,配備滑出式鍵盤,並支援HSDPA和HSUPA網路以及Wi-Fi。(唐慧文/譯)



Xperia X1拉出QWERTY鍵盤時會有個特殊的幅度。(Credit: Sony Ericsson)

星期五, 2月 01, 2008

快要沒有摩托羅拉牌手機?

快要沒有摩托羅拉牌手機?
ZDNET新聞專區:Marguerite Reardon 2008/02/01 11:55

說不定Carl Icahn對摩托羅拉某些事情的看法是正確的。

這家在80年代創造出手機市場的公司,正考慮將傷痕累累的手機業務獨立出來,以便重拾舊山河,摩托羅拉表示。

該公司透過新聞稿表示,目前正思考推動「結構性的再調整動作」以便振興行動裝置業務,該公司的全球市佔率,已從一年前超過20%跌到12%。這顯示摩托羅拉無法在一時風光的Razr之後乘勝追擊,推出新款手機。

上周該公司告訴投資人,要重振手機業務雄風需要的時間可能超過預期。它該公司也警告本季營收與市佔率極有可能再度下滑。

對摩托羅拉管理階層向來批評不諱的投資人Icahn力促該公司分割,將掌上型裝置業務獨立出來。

「好幾個月前,我就已經公開呼籲將行動裝置部門和其他業務予以分割,」他在聲明中指出,「我很高興摩托羅拉終於考慮評估。」

去年爭取進入摩托羅拉董事會未果的Icahn周四表示,今年計畫還要再接再厲。

「我們之前已告知摩托羅拉我們計畫在即將展開的年會中有所動作,而摩托羅拉這番宣佈並不會改變我們的心意。我們相信摩托羅拉的方向終於對了,但是距離成功還有長路要走。」他說。

華爾街對可能分割的消息報以正面回應,在盤後交易中股價大漲10%來到12.65美元。但部份產業分析師認為,賣掉手機可能對公司不利,因為該公司過去幾年砸了數十億美元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消費性品牌。

「問題在於,賣掉手機業務後,你還剩下什麼?」iGillot Research的Iain Gillott說。「如果他們想用花這麼多錢建立的品牌只為了賣機上盒或緊急用收音機,那實在很不合理。」

Razr神話後繼無力?

四年前,摩托羅拉因超薄型手機Razr創下高峰,一舉將市佔率由15%推向2006年底的23%。但後來美國四大行動電信公司全都推出該手機抵達飽和點,於是摩托調降價格,營收開始下滑。此後,摩托羅拉未能再推出能取代Razr的高階手機,無力衝刺營收與利潤。

雖然Razr曾吹起市場旋風,但摩托羅拉高層卻遭到大量銷售該手機,卻又後繼無力飽受批評。摩托羅拉差勁的業務最後導致CEO Ed Zaner 11月下台。

同時間摩托羅拉也正力圖重振手機產品線。去年五月該公司推出數款增加3G、連網及多媒體功能的手機。但是大部份都只是既有產品的再改版之作。

受到手機業務拖累,上周摩托羅拉公佈財報,第四季獲利大跌84%。

新任CEO Brown在分析師與投資人的電話會議上指出,手機業務想轉虧為盈「需要的時間可能超出預期,」再度令投資人一片嘩然。摩托羅拉希望在今年重振手機業務,但Brown則表示時間表可能要延至2009年。消息一出,該公司股價大跌20%。

去年摩托羅拉在手機市場市佔率節節下滑,去年年中更從全球第二名跌倒第三名,由三星取代。

而摩托羅拉宿敵諾基亞(Nokia)則因為銷售像是N系列的高階手機,以及於新興國家銷售低階機種,2007年第四季市佔率擴充到40%。諾基亞不僅市佔率攀升,獲利也擴充44%來到26.8億美元。

面臨悲觀氣氛,摩托羅拉似乎終於決定破斧沈舟,加速業務東山再起。雖然整體營數有一半以來自手機,不過摩托羅拉還有電視機上盒和其他家用電信網路設備。它還有公共安全收音機和專為電信與企業員工設計的掌上型設備。

Icahn認為摩托羅拉的股價是被低估了。他相信分割後,可為股東帶來近200億美元。

不過有些分析師卻潑了桶冷水,認為沒有了品牌,對賣掌上型裝置將大不利。「摩托羅拉品牌攸關掌上型業務,」IAG Research通訊部門資深副總裁Roger Entner。「基本上這是很好的業務,當然也可能有管理決策或執行上的錯誤,但如果沒有了品牌,什麼都不值了。」

說到決策錯誤,Entner指出2005年西門子將手機部門賣了台灣的明基,一年後,明基行動部門(BenQ Mobile)卻於2006年宣佈破產,西門子手機部門也隨之陪葬。

Entner相信摩托羅拉最好的方法是分成三家公司,而將摩托羅拉的品牌留給掌上型裝置部門。

「摩托羅拉是消費性品牌,」他說。「沒了品牌,就完完全全成了另一個西門子和明基,而你也見到下場如何了。」(鍾翠玲/譯)

Qualcomm針對智慧手機推出第一款單晶片45奈米多模解決方案

Qualcomm針對智慧手機推出第一款單晶片45奈米多模解決方案
( 2 月 1 日 2008 年)

Qualcomm 公司宣佈推出三款全新的45奈米單晶片解決方案,以便讓大眾市場的智慧手機可以具備卓越的功能組合。其中,QSC7230解決方案用於HSPA+終端, QSC7830解決方案用於 CDMA2000 1xEV-DO版本B終端, 多模QSC7630 則同時支援HSPA+和EV-DO 版本B。這三款解決方案都代表著目前無線產業最高的整合水平,並支援第三方作業系統。三款單晶片解決方案是Qualcomm公司所研發的第五代雙核解決方案,象徵著Qualcomm公司MSM7xxx系列雙核晶片組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些產品提供最先進的蜂窩數據機技術、支援全球所有頻帶的多頻段射頻收發器、運行頻率高達600 MHz的ARM11應用處理器、藍牙2.1 EDR(增強速率)版本、調頻廣播和GPS,而所有這些功能都整合在一採用12mm×12mm封裝的單一晶片中。三款晶片組的另一大功能是採用創新的節電設計,支援80小時以上的音樂播放、全天通話時間以及1個月以上的待機時間。

QSC7230支持UMTS Release 7(HSPA+)和Cat. 9 UMTS, 支援資料速率為10.2 Mbps的HSDPA和5.76 Mbps的HSUPA。QSC7830支援EV-DO 版本 B, 資料下行速率高達14.7 Mbps,上行速率達到5.4 Mbps。QSC7630則同時支持EV-DO 版本 B和HSPA+。所有這三款產品均全面與先前各代網路向後相容。

星期二, 1月 29, 2008

中國3G的發展及其演進走向分析

中國3G的發展及其演進走向分析
上網時間:2008年01月29日

2007年的中國電信業在平穩的發展中少見亮點,但在10城市中進行的TD-SCDMA擴大網絡規模技術試驗卻是中國電信業畫卷中具有開創性和震憾力的濃墨重彩。展望2008年及未來5-10年,中國的3G將在以TD-SCDMA為主要力量的方向上快速起步和發展;3G的演進也會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前提下,融合先進技術,繼續向移動通信的前沿領域挺進。

1. 中國3G決策己經明朗

在「3G在中國」2007峰會上,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司長聞庫以「TD-SCDMA已經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包括系統、終端、芯片、軟件等較完善的TD-SCDMA產業鏈」的論述,再次肯定了TD-SCDMA的進展。實際上,今年3月26日到4月5日,成為影響中國3G未來格局和走向最為重要的十天,中國移動對TD-SCDMA網絡試驗進行主設備招標,成為中國「沒有發令槍的」3G建設競賽的起點,也成為中國3G的商用進程的標誌性事件。隨之,信息產業部在確定了三大3G標準為我國通信行業標準之後,又發佈了涉及WCDMA、CDMA2000、TD—SCDMA三大3G技術的 130項推薦性通信行業標準。3G標準體系基本確立,無疑對中國3G的商用和產業化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信息產業部明確,中國已完成WCDMA與 CDMA2000的兩種3G標準系統測試,這意味著,在中國三種3G標準都被首肯,其進程有了實質性突破。

TD網絡試驗進展順利,解開了糾纏中國發展3G的核心之結;3G三大國際標準都已確立為我國通信行業標準,解決了標準選用之惑,中國發展 3G只差牌照發放了。而TD擴大網絡規模試驗正是規避了敏感的牌照問題,取得TD建設之實的精彩之筆,蠃來了TD成熟的時間和寶貴的試商用經驗,為中國以 TD為主發展3G產業奠定了基礎。

儘管TD仍然存在新建基站選址困難,設備和終端的完善以及網絡的規劃、優化方面都暴露出不足,但在政府強力支持與推進下,在業界的共同努力下,TD的成熟與成功無須存疑。中國3G看TD,TD引領中國3G的決策己經明朗。有人形象的比喻,2007年中國的3G像上膛的子彈,一觸即發,目前只是處於爆發前的暫時沉默。2008年,中國3G將如出膛子彈般一往無前。來自TD陣營的聲音,描繪了TD-SCDMA的商用前景,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放號 200萬至300萬,在2008年上半年計劃放號1200萬,這標誌著不論我國3G牌照發放與否,TD都可迅速佔領以數據業務為主的高端市場。TD- SCDMA產業聯盟最近預測稱,在未來中國3G終端市場中,TD將佔據50%的份額。而一旦3G牌照發放,WCDMA與CDMA2000借助國內外強大的技術、商用與資本實力會迅速形成規模,三種3G制式在中國的風雲際會,一定會演繹出如火如荼的競爭與發展的「大戲」。

2. 發展3G是移動通信產業的主流

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司長聞庫在近日的演講中強調,目前E3G技術標準發展比較快,仍然是產業發展的主流。從全球角度看,國際上出現了第二次 3G高峰,3G產業己逐漸步入良性發展的環境。到2007年的6月份,全球的3G網絡共部署了171個WCDMA的商用網,其中128是HSDPA商用網,還有71個CDMAEV-DO商用網。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15個WCDMA商用網絡,31個HSDPA的商用網絡和10個CDMA1X的網絡。 WCDMA的用戶有1.27億用戶,預計2007年底WCDMA的用戶會達到2.1億戶,比2006年底增長超過1億戶。到2007年上半年HSDPA的建網速度超過了WCDMA。在上半年重大的3G商業網中1X的數量佔32%,WCDMA佔19%,而HSDPA卻佔到了38%。綜合來看,包括HSPA和 EV-DO在內的3G增強型技術已經成為3G發展的主流技術。


圖1 3G的演進有三條路徑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通信製造企業在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系統設備廠商已完全具備系統設備的設計、製造、新系統開發能力和產業化能力,產品已經能和國外企業產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在移動終端方面,中國已經初步具備了研發和產業化的能力,尤其是TD-SCDMA的出現,促使從最原始的芯片研發入手,到解決方案提供和產品出廠,都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另外,運營企業積極參與了國內和國際標準的制定,不僅是在業務標準方面,在網絡運行、維護、技術、性能標準的制定中都能看到運營企業的身影,總體技術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高。因此,在2008年以後一個時期內,3G及其增強型技術將順理成章的成為中國的發展主流。

對中國3G及其增強型技術形成衝擊的是WiMAX,WiMAX如同一匹「黑馬」,加速著寬帶化和移動化的進程。特別是移動WiMAX (IEEE 802.16e)己正式向國際電聯(ITU)提出申請為成3G標準,期望在全球獲得統一的2.5GHz頻段。在今年10月19日ITU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全會上,WiMAX以絕對優勢獲得通過成為全球新的3G標準,儘管它還需要得到今年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的最後批准,但WiMAX成為3G標準的勢頭己不可阻擋。

去年底推出的WiMAX802.16m標準則面向IMT-Advanced(4G),欲與3G演進的LTE、UMB 爭雄。但是,WiMAX在中國一直遭到冷遇,近日,信產部官員還明確表示,WiMAX無論從技術還是產品上,由於存在很多爭議,尚沒有成熟的產品推出。與此相呼應的是,在中國提交給ITU的IMT-Advanced(4G)頻譜方案中,也將2.5GHz頻段作為4G的必選頻率,從而否定了在中國為 WiMAX分配此頻率的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堅持3G及其演進技術為主導產業,那麼在TD實現規模商用以及3G產業鏈壯大之前,WiMAX作為移動通信產業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

3. 自主創新在3G演進中的延續與強化

目前,3G的演進有三條路徑,其一是以3GPP為基礎的技術軌跡,即從第二代的 GSM、2.5代的GPRS到第三代的WCDMA、第三代增強型的HSDPA,HSUPA,以及LTE發展路線,最後演進到IMT-Advanced,即 B3G/4G。其二是以3GPP2為基礎的技術路線,即從第二代的 CDMA2000到2.75代CDMA2000 1X,再到第三代的CDMA2000 1X EV-DO,以及長期演進的UMB升級版本,最後演進到B3G/4G。以上是移動通信演進的兩個主流路線,也是佔世界絕大多數移動通信市場的路線。其三是以WiMAX為以基礎的技術路線,是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向著高移動性、高服務質量的方向演進的結果。但是,移動WiMAX的情況要複雜許多,作為大規模應用的、基於IP移動網絡的全新技術,它不像3G那樣是對已有技術的逐步升級,沒有經過在真實移動複雜環境中的實際考驗;另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是WiMAX至今沒有全球統一和足夠的頻譜支持,特別是在中國,至今尚未批准任何WiMAX的頻率規劃。



圖2 TD-SCDMA演進路線

LTE、UMB和移動WiMAX雖然各有差別,但是它們也有一些共同之處,三個系統都採用OFDM和MIMO技術以提供更高的頻譜利用率。在未來的發展演進過程中,哪一種技術路線勝出,將是各國政治、經濟、科技與技術力量博弈的結果。但是LTE、UMB和移動WiMAX並不屬於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即B3G/4G)是在2005年10月ITU-R WP8F工作組的赫爾辛基會議上被正式命名為IMT-Advanced。ITU將用3年的時間來完成IMT-Advanced技術的標準化開發工作,然後用2~3年的時間完成標準完善和產品商用化過程。IMT-Advanced技術將成為未來5~15年間主流的移動通信技術。

中國的3G演進路線也己明確,即進一步提高我國移動通信領域自主創新與核心競爭力,以TD-SCDMA為主制定和推出3G演進技術路線,爭取在IMT-Advanced技術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經過多次會議和多家國內外廠商的大量的討論和方案融合,2005年11月,大唐聯合我國相關企業共同推動的OFDM後續TD-SCDMA演進方案被3GPP接受,這就意味著TD-SCDMA系統可以平滑地向LTE演進。3GPP最近推出了LTE TDD系統的演進版本,其中在LTE TDD Type 2版本中,TD-SCDMA現有的核心技術大部分得到了繼承,如智能天線、基於幀結構的物理過程設計等,構成TD-SCDMA進一步演進的LTE+ TDD方案。在此方案中,TD-SCDMA特色核心技術的擴展和增強,與MIMO 、OFDMA主流技術有機結合,顯著提高MIMO OFDMA系統性能,包括了BR-OFDMA、基於智能天線的多流MIMO、基於BR-OFDMA的聯合檢測、基於TD-SCDMA演進幀結構的同步、小區搜索、隨即接入、尋呼等物理過程。在OFDMA+MIMO共性技術和現有標準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增強,進一步提高系統性能,包括多用戶聯合映射、分層調製、軟頻率復用、LDPC編碼、中繼(Relay)和分佈式天線、用於MBMS的分層MIMO技術等。

通過艱苦的國內外博弈,TD-SCDMA LTE中長期獨立演進的戰略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中國繼續掌握著TD-SCDMA LTE的核心知識產權。在向4G技術的繼續演進中,以TD-SCDMA LTE中長期獨立演進戰略為基礎,已形成一批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創新點,為積極形成具有自主創新特色的4G標準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政府也明確提出,要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推動TD-SCDMA不斷成熟和商用;要推動落實信息產業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並加強規劃和指導;要繼續實施標準戰略,加強信息產業的標準制定工作。信產部相關官員近日表示,「不僅要看到我們這一代有TD,TD還要想到給全民,給我們產業界,給運營商、製造商提供一個思路,要打造我們國家的創新能力。」

因此,以TD為核心的3G獨立演進路線己確定為中國移動通信向未來發展的主要走向。

4. 結束語

在2008年及以後的一個時期內,即使移動WiMAX被ITU批准為3G標準,

中國仍會沿著成熟和壯大TD-SCDMA產業,以及以TD為核心的3G獨立演進路線發展,並且倡導自主創新的未來寬帶移動通信技術與標準,力爭在4G時代有更大的突破。

作者: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研究所高級顧問 何廷潤

星期二, 1月 22, 2008

諾基亞將關閉德國工廠 德國決定抵制其手機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芬蘭手機製造商諾基亞公司上周宣布將關閉在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這一決定將直接導致至少2300名德國人失業。一時之間,德國抵制諾基亞的呼聲四起,一些政治家也公開表示將不再使用諾基亞產品。

諾基亞手機遭封殺

據法國媒體報導,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庫爾特‧貝克表示,他已經禁止家人使用諾基亞手機。他說:“我家中不會再出現諾基亞手機。公開呼籲公眾去抵制一種產品,這其實不是我做事的風格。

但毫無疑問,對我以及其他德國人而言,諾基亞不再是一個好的詞匯。我不想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都想起這件讓人氣憤的事情。”

德國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主席彼得‧施特魯克則在18日表示,他已經交出他的諾基亞N95手機。“我讓我的辦公室另外再給我找個手機。”

德國消費者保護部長霍斯特也暗示說他將禁止他的部門使用諾基亞手機。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毫不諱言,稱消費者有權優先選擇“德國製造”的產品。

上周末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自從宣布關閉波鴻工廠的消息以來,諾基亞的形象已經在德國遭受嚴重打擊。不少消費者對諾基亞做的質量評價明顯低于它的競爭對手摩托羅拉和愛立信。

波鴻將舉行示威遊行

上周二,諾基亞公司宣布將在今年關閉位於德國西部城市波鴻的工廠,改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羅馬尼亞建廠。這一決定除了將直接導致2300人失業外,還將有數千人因此間接失業。德國最大工會IGMetall指責諾基亞的這項決定是一樁“醜聞”。波鴻將於當地時間22日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抗議,不過德國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認為挽回諾基亞工廠的可能性不大。

諾基亞方面表示,關閉波鴻工廠的原因是在當地製造手機的成本不具有競爭力,因為波鴻的勞動力價格是羅馬尼亞的10倍。但德國方面懷疑諾基亞在羅馬尼亞設廠是為了得到歐盟為幫助新成員開展結構性改革而發放的補貼。對此,歐盟方面否認向諾基亞公司在羅馬尼亞設廠提供了額外補助。歐盟強調,德國和羅馬尼亞都得到了歐盟的補貼。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在接受《德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我們確實對一些地區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持,這同樣發生在德國。”

讓德國人感到格外憤怒的是,為了留住諾基亞工廠,德國聯邦政府和波鴻所在的州政府在過去數年內向諾基亞公司提供了8000萬歐元的補貼。歐盟委員會負責企業和工業的委員、德國人費爾霍伊根表示,此次事件將促使各國重新考慮補貼企業的政策。他說:“波鴻所在的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沒有必要為了吸引企業提供這麼多的補助。

星期一, 1月 14, 2008

更好看、好用 智慧手機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

更好看、好用 智慧手機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
上網時間 : 2008年01月14日

市場研究公司IMS Research估計,智慧手機在2007年佔整體手機市場比例略高於10%,但到2012年該比例將超過25%。新款智慧手機更加便於消費者使用,也推動智慧手機市場成長。該機構並指出,從歷史上來看,新技術一直被定位成手機的獨特賣點,如MP3和相機功能就是這樣;這些功能對客戶有吸引力,但迄今為廠商提供的收入回報很有限。

透過採用最新技術,可消除妨礙消費者使用能為廠商創造營業收入的服務與應用的關鍵障礙,因此下一代智慧手機將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其中包括改善外觀、可用性和功能性。IMS Research表示,製造商和廠商已從過去的失誤中吸取了教訓,現在不只是把技術看作獨特的賣點,而且也看重其創造收入的能力。這些技術包括 GPS/LBS、電容器觸控式螢幕、增強語音應用和重新設計圖形化使用者介面。

IMS Research的行動技術主管John Devlin表示:「開發商和製造商正設計平滑的、易於管理的系統,使終端用戶能夠毫不困難地存取想要存取的應用──它們現在開始看起來是設計師設計,而不是工程師設計。」

包括電容觸控式螢幕、感測器、高級語音技術和明顯改善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都促進了智慧手機的銷售,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並幫助提高了廠商的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這些在輸入方面的技術改進,不僅減少了選單的層次以鼓勵用戶嘗試各種應用和找到新的功能,而且提供了創新性的新型輸入方法。

IMS Research預測,未來四年語音I/O市場將成長四倍,觸控式螢幕(電阻及電容器觸控式螢幕)到2012年將佔智慧手機市場的45%。

語音技術、GPS和行動搜尋技術相結合,也將改善用戶體驗和有助於消費者接受智慧手機。「這些技術將使行動網際網路搜尋變得更加容易,搜尋結果關聯性提高。這種體驗將不同於PC,可以根據位置和時間對資訊進行過濾。」分析師Patrick Connolly表示:「Google和微軟(Microsoft)等主要網際網路搜尋公司,正針對這方面斥鉅資收購其它公司和進行研發。透過利用其在廣告方面的經驗,營業收入潛力非常大。」

「這些業界動態讓我們相信,智慧手機市場成長速度將繼續高整體手機市場。」Devlin表示:「實際上,根據IMS Research的資料庫顯示,2012年四分之一以上的手機將是智慧手機,屆時其銷售量將超過15億支。由於這種高階產品的利潤較高,廠商已經開始到這個領域淘金,這是很自然的。」

星期三, 1月 02, 2008

侵犯博通專利 高通被判禁銷三項手機晶片

侵犯博通專利 高通被判禁銷三項手機晶片
劉聖芬/綜合外電報導

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遭美國法官裁定須停止行銷侵犯博通公司(Broadcom)三項專利的手機晶片。不過,只要高通付權利金給博通,則可在未來十三個月繼續銷售部份晶片。

博通在與高通的專利權訟訴戰中再下一城,美國區域法官賽爾納周一做出以上判決。這兩家總部皆位於南加州的晶片製造商在未能談成專利授權協議後,展開一連串互告動作。

博通於二○○五年五月向加州聖塔安那的美國地區法院提告,指控高通侵犯該公司三項專利,分別是影像技術、讓手機能同時使用兩個或更多網路進行通信的技術、以及讓使用者可將手機當成無線對講機的「隨按即說(Push-to-talk)」技術。

一位法官在兩年後裁定博通勝訴,下令高通要付給博通一千九百六十四萬美元損害賠償。賽爾納接著針對是否要禁止高通銷售侵害這些專利的晶片進行裁決,於周一裁定高通須停止行銷侵犯博通專利的手機晶片。不過,對於現已在市面上的一些手機晶片,高通只要付權利金給博通,則可繼續銷售到二○○九年一月。

高通要繼續銷售涉及博通的數位影像專利之晶片的權利金,為該公司自這些產品所獲營收的六%;涉及同時使用雙網通信專利的晶片之權利金比率為四.五%;法官下令要這兩家公司協商隨按即說專利的權利金比率。

博通的智慧財產權副總羅斯曼恩說,他無法預估根據法官的判決高通將須支付多少錢。但他表示,博通對此判決感到「非常高興」。

星期二, 1月 01, 2008

4G 無線技術是SoC 架構的演進還是分水嶺?

4G 無線技術是SoC 架構的演進還是分水嶺?
( 1 月 1 日 2008 年)
Ron Wilson,執行編輯,EDN雜誌

幾乎像神話一般的第四代無線服務 4G 可能是思考全新系統單晶片(system-on-chip,SoC)架構的源頭。或者,它只是推動現今基頻無線 IC 的一次自然演進。它可能會為消費端客戶帶來全新類型的行動服務。也可能只是把你的電子郵件附件處理得比較好一點罷了。它也可能是一項努力要在2015年實現且沉重的工程挑戰。也可能在今後數年內就實現。

要瞭解 4G 可能對 SoC 設計產生的影響,就必須深入去了解一下人們在使用這個辭彙時的意義,瞭解一些有關支持這種服務的計算挑戰,並聽聽一些系統架構師如何因應這些挑戰的做法。

有關 4G 影響的很多不同觀點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缺乏明確的定義。德州儀器公司無線首席技術長 Bill Krenik 警告說:“我們必須從定義開始。因為圍繞著該名詞所存在的大量爭議與混亂,已經使它幾乎失去了意義。”

Krenik 說,很多人都認為 4G 是一種到處都有無線連接的新世界,是真正的任意時刻和任何地點;並且意味著這種連接可以支持互動、基於地點(location-based),以及豐富媒體的服務。想像你走在一個不熟悉城市的街道上,手裡拿著手機,看著它即時且連續地顯示出前方街道的移動影像以及地圖資料、建築物標記以及感興趣的地點、到達目標的路徑,以及你的通訊錄中所登錄人員的位置。或再想像一下,同一部手機還能把城市的街道變成一個多人視頻遊戲,你與其他遊戲玩家的化身、立體顯示的怪獸和武器相互競爭,並能呈現出虛擬戰鬥中逼真的受傷影像。

對於那些要實現該基本系統的(underlying system)其他人來說,這些人通常把 4G 看成是更具體的辭彙。Krenik 解釋說:“在 TI,我們不會試圖對 4G 下一個教條性的定義。而寧願用名稱來稱呼這些真實的技術:高速封包存取+(high-speed packet access plus,HSPA+)、WiMax、長期演進(long-term evolution,LTE)。到 3G 時,美國提出了一個標準,而其他所有事情都還只是意見。”他進一步指出,最好有一個組織,負責推廣 GSM 通信的部署以及朝 3G 的演進。

還有其他的工程師則持一種較定量的(quantitative)觀點。Nokia Siemens Networks 的高級射頻產品經理 Alan Brown 說,這些工程師在定義 LTE 時,也在推動著第三代夥伴專案(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方案,他們將 4G 構想成“對行動設備有 100 Mbps 的峰值流量,對筆記型電腦等遊牧(nomadic)設備有 1 Gbps 的峰值。”每種觀點都對實現 4G 手機的基頻 SoC 提出了不同期望的組合。

發展基頻 SoC

從最簡單的期望組合開始(即 LTE 的展望),行動設備將以某種方式實現至少 100 Mbps 的下行鏈路峰值數據速率。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副總裁兼高級院士(Senior Fellow) Ken Hansen 說:“在功能上,它要求的基頻與我們今天用於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的沒有區別。”功能區塊包括用來執行採樣率功能的硬體加速器、執行介質存取控制(MAC)的 CPU 核心、一個安全引擎,以及一個主控介面。

來自射頻、並以採樣速率行進的數據,會經過類比數位的轉換、經過一些前端數位處理,然後進入一個快速傅利葉轉換(fast-Fourier-transform,FFT)引擎,此一引擎將正交頻分多工(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ed ,OFDM)信號分離成其許多的組成頻率段(constituent frequency band)。然後頻域信號經過進一步的數位調整,進入一個檢波器(detector),不是不像(not unlike)硬碟中的讀取通道,該檢波器會對每一載波上的 64 QAM(正交振幅調幅法)信號進行解碼,從每個有效載波產生一個符號。這些符號經由加速的(turbo)解碼來進行解壓縮。

在這種架構中,3G 與 4G 之間的區別在於量的差異,而不是種類。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的產品管理高級總監 Peter Carson 指出:“在 3G 時,我們在每一赫茲頻寬提取出大約 1 bps。要實現 100Mbps 的流量,4G 基頻必須要遠多於此一數字:在更寬的頻段上,每赫茲至少是 3 或 4 bps。”

實際應用中,這種情況與 UMTS 900 使用者的 5 MHz 通道相比,意味著要在一個 20 MHz 通道上分佈更多的載波頻率。這也可能意味著要用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結構的多支天線。今天,MIMO 配置通常用於通道均衡:找出一種將兩支天線信號組合在一起的方法,以獲得最好的接收效果。但 4G 還有一些其他東西:用波束成形(beam-forming)演算法,使每對基地台的天線和接收機天線成為一個獨立的通道,從而使有效頻寬倍增。 Hansen 說:“研究顯示,在多接收機的情況下,可以用兩根天線獲得 1.75 倍的資料速率。”

所有這些功能都需要矽晶片。較高的採樣率和更寬的通道意味著需要一個更大、更耗電的 ADC,以及一個更快、更寬的 FFT 引擎。但最大的問題是來自於提供一個 100 Mbps 峰值流量的要求,這意味著要有更快的符號速率(symbol-rate)處理器、大量的記憶體,以及一個用於 MAC 的更快處理器。Hansen 說:“我們看到進入 MAC 的 10 倍數據速率,而某些交易(transaction)所允許的延遲只有 1/10。但考慮功率的因素,MAC的運行頻率必須要遠低於位元率(bit rate)。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Qualcomm的 Carson 對此也表示同意。他說,“峰值資料速率直接轉化為晶粒(die)尺寸。架構師必須自問的一件事是:設定的峰值資料速率與所需晶粒尺寸是否與網路實際提供的平均數據速率相適應。”

如果對晶片成本的敏感性很低,則這種速率的基頻架構可以有所改進。Carson 說,Qualcomm當前的 Snapdragon 架構對擴充至 30 到 40 Mbps的峰值資料速率仍然有充分的因應能力。這個速度並沒峟滿足 LTE 規範,但 LTE 稍後才會出現,有些人稱它為後期的演進(late-term evolution),這可能使 32 nm CMOS 製程有時間擺脫此一架構。

非演進式設計

演進式架構(evolutionary architecture)的第一個挑戰是來自於 MIMO。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通信服務事業群的功能電話業務單位的 Thuyen Le 博士解釋說:“MIMO 是用來提高無線鏈路的品質。一種構想是把它當作發射機和接收機的分集(diversity),以對抗衰減(fading)。另一種構想是將衰減用於空間多工,這樣就可以在多個發射天線上,同時傳輸獨立的資料串流,從而增加了使用者的資料速率。不過這種方法取決於通道矩陣安排的情況有多好而定。因此,根據這兩種想法,我認為實現高資料速率必須使用 MIMO。”

過去空中介面設計者要採用一對接收天線來改善通道均衡,現在他們轉而採用分域多工(spatial-division multiplexing)來建立多個實際通道,這樣,射頻部分重複的硬體數量就會大幅增加。每一天線都需要自己的類比前端和數位前端,而射頻也需要為多數的數位基頻複製或增加流量(圖 1)。這種要求本身並不會強制要求架構的創新(只是非常類似),但還有功耗的問題。


圖 1 Infineon對 LTE 下行鏈路接收器的觀點顯示,哪怕處理雙天線 MIMO 也很複雜。

所有 4G 架構都有一個限制因素,即射頻部分必須以當前功耗的一小部份來處理 10 倍的峰值資料速率,以便騰出電量用於能耗大幅增加的應用級處理。市場調查公司 Forward Concepts 總裁 Will Strauss 估計,一款 4G 手機的計算功率最終將是當前 3G 手機的 100 倍。Strauss 認為:“所有人的最大希望都在 32 nm 製程,但現實是新製程的能耗並沒有下降這麼多。你在動態功耗上所獲得效益,洩漏功耗可能會讓你賠回去。這可能歸結為尋找新穎的架構和電源管理方法,否則就要隨身帶著一個手機電池。”

還有其他的因素也在讓人們思考新穎的架構。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一是簡單表述一個峰值資料速率(如 LTE 規範),另外則是想像一種新的手機使用方法(例如很多正在對投資者宣講4G 未來的很多空想家),它們之間是不同的。

想像未來

大學校際微電子中心(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er,IMEC)科學總監 Liesbet Van der Perre 表示:“4G現在沒有明確的定義是真的。但我相信,我們應該是在談論一個異質網路(heterogeneous network),它可以比現有網路支援更高的行動性和資料速率。今天,如果是真正的行動應用,速度不會超過 2 Mbps,但 4G 應意味著 10 至 20 Mbps 的實際流量。對良好的視頻應用,至少要有穩定的 10 Mbit,而不是峰值,例如,3G 的缺點之一就是它無法為良好的視頻應用提供穩定的資料速率。”

Van der Perre 及其它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環境,它比今天無線網路可以實現的任何事情都更有活力。她說:“今天,一家手機矽晶片供應商面臨的情況是 30 個空中介面、多個非連續的通道,以及很多同時運行、差異很大的服務。”但一家供應商的手機只支援這種複雜現象中的其中一個小子集,這就大幅簡化了複雜性。

今後,為同時確保有足夠的連續頻寬(想像一下跟隨行動手機的位置與方向而調整的即時視頻)和能效(總是選擇正好夠用的頻寬和和用於當前混合任務的編碼長度),一種行動設備可能要與多個供應商進行連續協商,所有這些都要一次同時使用多個基地台的許多空中介面(圖 2)。突發資料、視頻串流、控制資訊和鍵盤與攝影鏡頭的返回通道都可能即時地在不同的服務上傳送並切換。例如,保持攝影鏡頭靜止,可以用 H.264 來進行運動補償,從而大幅減少將其連接到遊戲伺服器農場(game-server farm)所需的位元率。因此,這個動作可以讓射頻控制器選擇一個有較低位元率的空中介面。


圖 2 IMEC 研究人員想像一種可即時重新配置的資源陣列,當頻寬需求改變時,它能立即在空中介面和通道條件之間進行轉移。

Van der Perre 表示,從這種世界的觀點來看,用今天的硬體處理流水線結合專用的區塊,就是一種中間的選擇。她發現了可以設定的相似處理器之模組化、異質簇(heterogeneous cluster),以及一個可配置的互連網路,它能實現即時動態處理器配置以及任務映射。在此一架構中,積極的能量管理技術也成為可能,包括快速的電壓- 頻率調節、空閒單元的適度細粒度(fine-grained)之電源閘控,以及演算法在軟體與硬體之間的敏捷行動。確實,儘管採用了 32 nm CMOS 製程,這種方案可能是唯一一種滿足真正 4G 終端能效需求的方法。

所有這些元素都在 IMEC 的各種研究計畫中逐漸成形,也許這解釋了 Van der Perre 的世界觀。但這絕不是一種孤立的觀點,至少在私底下是這樣的。各家公司都公開表示自己專注基於流水線的硬體架構,但只有一個頗有地位的業內消息人士表示,一些主要矽晶片供應商都有深度介入、大規模投資的研究小組正在探索 4G 平臺的大型多核心架構。

多數大型多核心架構的一個重要挑戰在這裡卻不是問題:高位元率基頻處理中的大多數負荷正是業界感覺為難的並行處理。僅靠分割資料方法難以分配任務。但設計成功的關鍵是系統控制、動態負載均衡,以及(也許是最重要的)能量管理工作,它們新穎而複雜。從這點看,4G 其實並不是革命性的,而是穩步的前進,在這個過程中,設計者要將全新的即時嵌入式處理塑造成形。

作者簡介
有興趣的讀者可透過以下的方式與執行編輯 Ron Wilson 聯絡。電話: 1-408-345-4427 ;電子郵件信箱:ronald.wilson@reedbusin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