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成IP並非定心丸 專家提醒買家謹慎決策
上網時間 : 2005年10月21日
知識產權(IP)買家在決定購買IP核心之前,需要被提醒,以便預做心理準備。這是日前參加Denali Memcon活動的業界專家所提出的觀點。IP產業幾年前曾遭業界放棄,如今它正頑強地尋求可行的商業模式,並在系統單晶片方法內樹立了越來越主流設計的地位。
此次會議由美國EETimes半導體編輯Ron Wilson主持,與會者包括:Denali Software首席驗證架構師Sean Smith、Rambus工程設計總監Kevin Jones、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硬體工程設計經理Shyam Pullela、Sun Microsystems前端技術總監Shrenik Mehta和LSI Logic的CoreWare IP行銷總監Harmel Sangha。
會中談討了三家供應商和兩家用戶就準備、驗證和其它持續挑戰IP模式的問題。主持人Ron Wilson指出最新「產業挑戰(Industry Challenge)」調查中「IP選擇」的研究顯示,許多回覆者已決定在設計中以近乎現成的方式使用IP。
而與會者也認為那是很常見的,但通常大家都容易過於輕率而不夠謹慎。思科系統公司硬體工程設計經理Shyam Pullela表示,許多特定的行動來自於最後一分鐘的決策。「你尋找IP是因為你總是匆匆忙忙,由於你總是匆忙行事,因此也就沒有把如何將IP整合在你的流程內進行必要的審慎評斷」,他補充道。「你最好從一開始就花點時間(用於研究IP及其內涵),不要拿了就用。」
Rambus公司DFT和建模驗證工程設計總監Kevin Jones也強調「買家應謹慎」的看法,尤其是當在系統條件下驗證IP時。他表示:「大家應該考慮它是如何建構的?如何被測試的?IP這一水域可是深淺不一。」
Denali首席驗證官Sean Smith也指出,太多的用戶趨向於認定IP已是拍案決定的事,所以他們無需擔憂一切。以片PCI Express核心為例,它就是一個複雜的邏輯區塊。「對於(PCI Express)這一類IP供應商而言,要能執行並保證100%規格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他指出。「我誠心的建議身為用戶的你,應該要了解的更詳細些。」
(Brian Fu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