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式OS模式為重心,TI、愛立信攜手打造下一代3G手機平台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7日
手機全平台式方案已經成為貫穿整個業界的趨勢,該趨勢將給第二和第三級芯片供應商帶來重大影響。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德州儀器和愛立信宣佈將利用TI的OMAP處理器產品和愛立信的3G RF及調制解調器技術合作開發定製型3G手機。
建立在雙方已經長達20年的關係之上,此次合作將以一個開放式OS模式為重心,加速下一代手機的開發,並在電源管理、集成、元器件數量、板大小和安全性能上實現系統的全面改進。
TI公司無線終端業務部門總經理Richard Kerslake表示:「我們的合作將加速無縫方案的問世,並實現高級別的OS平台。它們需要更多功能。」迄今為止,TI已經銷售了1億多個支持Linux、微軟和Symbian等操作系統的OMAP處理器。
除了OS支持,調制解調器協議堆棧的質量和穩定性對手機也至關重要。愛立信移動平台部門主管Robert Puskaric表示,這樣的質量和穩定性,以及可靠的RF技術,正是愛立信所帶來的。如今,全世界已經有超過4000萬部WCDMA手機採用了愛立信的 RF和調制解調器技術。
TI和愛立信預期雙方合作開發出的首款手機將於明年下半年問世。該產品將採用高速分組接入(HSPA)空中接口,下行速度達到7.2 Mbits/s,上行速度2.9 Mbits/s。
iSuppli公司無線通信高級分析師Francis Sideco表示:「此次合作再次反映了整個業界從多廠商芯片方案向完整平台的過渡趨勢。手機製造商希望把重點放在用戶對手機的直觀體驗,例如UI(用戶界面)、外形和感覺。」
高康、英飛凌以及最近的飛思卡爾等公司都已經在提供此類平台方案。Sideco表示:「這是飛思卡爾在最近的技術論壇上採取的一個重大舉措。它在試圖建立起一級手機供應商的地位。」
按照Sideco的預測,行業的合併仍將繼續,二級和三級RF前端、基帶和應用處理器芯片供應商將被擠出局,因此,如果這個平台趨勢繼續下去,到最後業界將被一級供應商所統一。他表示,隨著壓力的增大,這些供應商將會有大動作,合併、合作以及潛在的收購都有可能發生。
至於TI和愛立信的合作,Sideco表示它將鞏固TI作為領先級手機芯片供應商的地位,並成為幫助其以成功技術進入HSPA市場的理想渠道。TI和愛立信的交往已經有20年,這也是雙方此次合作的良好基礎。它們有相似的組織架構,而且彼此熟悉。
星期五, 7月 27, 2007
德儀首次跌出全球手機芯片排名榜首,高通奪得第一
德儀首次跌出全球手機芯片排名榜首,高通奪得第一
上網時間:2007年07月27日
美國德州儀器的手機無線IC市場份額首次讓出了榜首位置。美國iSuppli調查顯示,2007年1月~3月德州儀器的市場份額為16.5%,低於美國高通的18.1%。德州儀器在該市場上跌出榜首是iSuppli開始統計的04年以來的第一次。
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整個市場的收入從去年第四季度的73.7億美元下降了5.5%為69.7億美元。高通克服了傳統的季節性銷售緩慢的市場環境,它的手機芯片的銷售收入從去年第四季度的12.3億美元增長了2.4%達到12.6億美元,市場份額為18.1%奪得了全球第一。
退居第二的德州儀器的收入從第四季度的12.4億美元下降了7.1%為11.5億美元。市場份額為16.5%。排在第三位的是飛利浦公司半導體部門新命名的NXP公司,一季度收入從四季度的3.85億美元下降了2.1%為3.77億美元,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為5.4%;
飛思卡爾半導體排名第四,它的市場份額同樣為5.4%,但它的收入從四季度的5.24億美元下降了28.4%為3.75億美元,意法半導體位居第五,它的收入從四季度的3.15億美元下降為2.75億美元。
iSuppli無線通信高級分析師Francis Sideco表示,憑藉EvDO和 WCDMA基帶芯片強勁的銷售,高通首次奪取了全球最高手機芯片提供商的位置,在高通成功增長的同時,德州儀器報告了二季度公司的業務環境已經得到好轉,它的手機芯片訂單開始回彈。
分析師指出,德州儀器的手機LoCosto單芯片解決方案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公司還將繼續專注於3G手機的高端定製市場,它的許多先進芯片將推動德州儀器實現重大的增長。市場份額競爭的結果是最好的證明。但是否能夠在未來二個季度從高通手中奪回全球第一的寶座,我們將拭目以待。
上網時間:2007年07月27日
美國德州儀器的手機無線IC市場份額首次讓出了榜首位置。美國iSuppli調查顯示,2007年1月~3月德州儀器的市場份額為16.5%,低於美國高通的18.1%。德州儀器在該市場上跌出榜首是iSuppli開始統計的04年以來的第一次。
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手機芯片市場,整個市場的收入從去年第四季度的73.7億美元下降了5.5%為69.7億美元。高通克服了傳統的季節性銷售緩慢的市場環境,它的手機芯片的銷售收入從去年第四季度的12.3億美元增長了2.4%達到12.6億美元,市場份額為18.1%奪得了全球第一。
退居第二的德州儀器的收入從第四季度的12.4億美元下降了7.1%為11.5億美元。市場份額為16.5%。排在第三位的是飛利浦公司半導體部門新命名的NXP公司,一季度收入從四季度的3.85億美元下降了2.1%為3.77億美元,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為5.4%;
飛思卡爾半導體排名第四,它的市場份額同樣為5.4%,但它的收入從四季度的5.24億美元下降了28.4%為3.75億美元,意法半導體位居第五,它的收入從四季度的3.15億美元下降為2.75億美元。
iSuppli無線通信高級分析師Francis Sideco表示,憑藉EvDO和 WCDMA基帶芯片強勁的銷售,高通首次奪取了全球最高手機芯片提供商的位置,在高通成功增長的同時,德州儀器報告了二季度公司的業務環境已經得到好轉,它的手機芯片訂單開始回彈。
分析師指出,德州儀器的手機LoCosto單芯片解決方案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公司還將繼續專注於3G手機的高端定製市場,它的許多先進芯片將推動德州儀器實現重大的增長。市場份額競爭的結果是最好的證明。但是否能夠在未來二個季度從高通手中奪回全球第一的寶座,我們將拭目以待。
星期四, 7月 26, 2007
Infineon執行長:工資高、補助少 歐洲晶片業失競爭力
Infineon執行長:工資高、補助少 歐洲晶片業失競爭力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6日
在一場與汽車電子相關的會議上,英飛凌(Infineon)執行長Wolfgang Ziebart提出警告表示,歐洲半導體產品已經失去了與亞洲國家相抗衡的競爭力。他並指出,歐洲的勞工薪資太高,而政府所提供的補助太少。
Ziebart是參與在德國Ludwigsburg舉行的第11屆Automobil Elektronik大會時,於專題演說中發表了上述觀點。他並在演說中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汽車電子領域所產生的影響。
「我得終結一個廣為流傳的童話──人們說,由於半導體產業屬於資本驅動型產業,因此半導體產業的勞工薪資並不具主導權。」Ziebart表示,「但實際上,在先進的邏輯元件生產中,德國的勞工成本成長了25%,在電源元件領域則成長了30%。」他補充,當生產線撤銷時,工資佔總營運成本的比例大幅上升:「這就是為什麼高工資國家貶值的晶圓廠瀕臨極高危險的原因。」
根據Infineon的內部資料,生產轉向亞洲的趨勢可能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日益明顯。Ziebart指出,目前全球內正建造的45座晶圓廠中,僅有5座不在亞洲;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對歐洲的政府補助政策提出批評:「亞洲的鼓勵措施比歐洲好得多,在印度因此增加了40%的投資量。」相較之下,歐洲的補助上限在20%;而他表示:「未來此一狀況似乎很難改變。」Infineon目前正與印度晶片製造商HSMC合作,Infineon也很有可能入股HSMC。
Ziebart描述了半導體產業目前面臨的變化和挑戰。他表示,與過去不同的是,製程的微縮無益於成本的下降,儘管這取決於所用的技術(例如,雙載子類比元件無法再縮小),但是半導體產業只能採用傳統產業所用的相同方式和方法實現生產率的提高:「這將每年生產率的提高限制為5%左右。」
以上趨勢將產生的影響,首先是採用最新的兩個技術節點製造的產品比例將下降;早期所有銷售的晶片中約有70%的晶片是採用最新的兩代技術製造的,而現在該比例只有50%左右。「如果以手機和PC相關產品為例,這些節點的比例將再次大幅下降,」Ziebart解釋:「因此透過採用這兩代最新的技術來區分晶片製造商已經越來越困難。」
其次是在研發成本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產業合併風潮將延伸至研發領域。Ziebart強調,在苦干年內,只有兩個研發組織會保持半導體業務。其中一個組織是有Infineon參與的IBM與Samsung聯盟,而另一個則是台積電(TSMC)集團。
此外,Ziebart還指出半導體產業不斷變化的業務模式對汽車產業的影響。Ziebart曾在汽車大廠BMW和汽車電子供應商 Continental工作多年,他具備對這兩個產業的深刻洞察力。儘管汽車中的半導體零組件數量還在上升,但Ziebart認為這種趨勢還是有它的極限:「基本上汽車駕駛並不在乎汽車裡有多少電子元件,他們在意的是汽車的性能。」
(參考原文:European chip production not competitive, warns Infineon CEO)
(Christoph Hammerschmidt)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6日
在一場與汽車電子相關的會議上,英飛凌(Infineon)執行長Wolfgang Ziebart提出警告表示,歐洲半導體產品已經失去了與亞洲國家相抗衡的競爭力。他並指出,歐洲的勞工薪資太高,而政府所提供的補助太少。
Ziebart是參與在德國Ludwigsburg舉行的第11屆Automobil Elektronik大會時,於專題演說中發表了上述觀點。他並在演說中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汽車電子領域所產生的影響。
「我得終結一個廣為流傳的童話──人們說,由於半導體產業屬於資本驅動型產業,因此半導體產業的勞工薪資並不具主導權。」Ziebart表示,「但實際上,在先進的邏輯元件生產中,德國的勞工成本成長了25%,在電源元件領域則成長了30%。」他補充,當生產線撤銷時,工資佔總營運成本的比例大幅上升:「這就是為什麼高工資國家貶值的晶圓廠瀕臨極高危險的原因。」
根據Infineon的內部資料,生產轉向亞洲的趨勢可能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日益明顯。Ziebart指出,目前全球內正建造的45座晶圓廠中,僅有5座不在亞洲;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對歐洲的政府補助政策提出批評:「亞洲的鼓勵措施比歐洲好得多,在印度因此增加了40%的投資量。」相較之下,歐洲的補助上限在20%;而他表示:「未來此一狀況似乎很難改變。」Infineon目前正與印度晶片製造商HSMC合作,Infineon也很有可能入股HSMC。
Ziebart描述了半導體產業目前面臨的變化和挑戰。他表示,與過去不同的是,製程的微縮無益於成本的下降,儘管這取決於所用的技術(例如,雙載子類比元件無法再縮小),但是半導體產業只能採用傳統產業所用的相同方式和方法實現生產率的提高:「這將每年生產率的提高限制為5%左右。」
以上趨勢將產生的影響,首先是採用最新的兩個技術節點製造的產品比例將下降;早期所有銷售的晶片中約有70%的晶片是採用最新的兩代技術製造的,而現在該比例只有50%左右。「如果以手機和PC相關產品為例,這些節點的比例將再次大幅下降,」Ziebart解釋:「因此透過採用這兩代最新的技術來區分晶片製造商已經越來越困難。」
其次是在研發成本不斷上升的背景下,產業合併風潮將延伸至研發領域。Ziebart強調,在苦干年內,只有兩個研發組織會保持半導體業務。其中一個組織是有Infineon參與的IBM與Samsung聯盟,而另一個則是台積電(TSMC)集團。
此外,Ziebart還指出半導體產業不斷變化的業務模式對汽車產業的影響。Ziebart曾在汽車大廠BMW和汽車電子供應商 Continental工作多年,他具備對這兩個產業的深刻洞察力。儘管汽車中的半導體零組件數量還在上升,但Ziebart認為這種趨勢還是有它的極限:「基本上汽車駕駛並不在乎汽車裡有多少電子元件,他們在意的是汽車的性能。」
(參考原文:European chip production not competitive, warns Infineon CEO)
(Christoph Hammerschmidt)
趕iPhone熱潮 PC製造商紛跨足智慧手機市場
趕iPhone熱潮 PC製造商紛跨足智慧手機市場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6日
就在iPhone問世數月之前,其它競爭手機廠商都在談論此一受到高度關注產品上市後將產生的“光環效應(halo effect)”,認為它將在快速發展的智慧手機市場中掀起一波創新風潮,並讓消費者和廠商耳目一新。
而這樣的預測顯然成真,包括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Sony Ericsson、三星(Samsung)和宏達電(HTC)等手機大廠都推出了各種功能豐富的創新型智慧手機。RIM日前也宣佈推出和iPhone一樣都支援Wi-Fi和蜂巢式兩種網路的BlackBerry 8820;這是首款雙模黑莓機,很明顯是衝著iPhone而來。
除此之外,數家筆記型電腦大廠也在追趕iPhone熱潮。在智慧手機業務持續突飛猛進的趨勢下,這些電腦廠商有鑒於自身的核心業務成長趨緩,因此包括惠普(HP)和戴爾(Dell)最近都宣佈將向智慧手機領域採取重要策略。
戴爾正透過其針對中小企業的商務網站,供應不綁特定門號的諾基亞的E系列和N系列手機;Nokia N95與N80都是高階多媒體手機,而E系列(E61和E1i)則是針對企業用戶。這幾款手機都具有Wi-Fi功能,而且因為不綁門號所以價格較高,如 N95零售價達到了將近750美元。這幾款手機都支援GSM網路,即可使用美國的T-Mobile和AT&T的門號。
和諾基亞的合作,意味著戴爾在今年初停產其表現不佳的Axim系列掌上電腦(pocket PC)之後再次重返行動設備市場。Axim系列掌上電腦是於2002年問世,其中包括X3i──第一款整合無線連接功能、採用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的設備,售價不到400美元;可惜Axim不受消費者青睞,而戴爾也在今年四月宣佈停止生產該產品。
而也有業界傳言指出,戴爾也可能和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合作開發自有智慧手機。而今年二月,被業界公認是Razr系列手機成功推手的前摩托羅拉(Motorola)高層Ron Garriques,加盟戴爾主導消費性電子事業部,更讓外界紛紛猜測戴爾將在今年大舉進軍手機領域。
AR Communications公司策略顧問資深副總裁Carmi Levy表示,戴爾此舉充分顯示智慧手機市場繼續因競爭和創新而沸騰:「無論任何時候,當一家A級廠商進入某個市場時,都是在替該市場正名。戴爾的捲土重來顯示了一個訊息:如果你想發展你的硬體和服務業務,智慧手機是一個正確方向。」
而惠普也以其iPaq系列產品在行動設備市場活動好一段時間,該公司近日宣佈其首款採用於Windows Mobile 6作業系統的產品──iPaq510 Voice Messenger已經從今年6月開始供貨。和諾基亞的產品類似,iPaq 510也不綁門號,而且售價不高,空機價格為320美元。
iPaq 510也支援GSM和Wi-Fi兩種網路,而且在3C賣場上買不到──惠普特地採取了以企業為重點的銷售策略,直接向企業用戶提供產品,或者透過零售商和整合商提供。不難想像,像惠普這樣在筆記型電腦領域有著顯赫銷售歷史的公司,也可能在未來的某天在手機領域達到了威脅iPhone的程度。
Levy表示:「為了在市場推廣全系列的行動產品,惠普投注了大量的研發和行銷資源,而若有一天戴爾也開始向惠普看齊,那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參考原文:Big computer makers catch iPhone fever)
(Richard Martin)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6日
就在iPhone問世數月之前,其它競爭手機廠商都在談論此一受到高度關注產品上市後將產生的“光環效應(halo effect)”,認為它將在快速發展的智慧手機市場中掀起一波創新風潮,並讓消費者和廠商耳目一新。
而這樣的預測顯然成真,包括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Sony Ericsson、三星(Samsung)和宏達電(HTC)等手機大廠都推出了各種功能豐富的創新型智慧手機。RIM日前也宣佈推出和iPhone一樣都支援Wi-Fi和蜂巢式兩種網路的BlackBerry 8820;這是首款雙模黑莓機,很明顯是衝著iPhone而來。
除此之外,數家筆記型電腦大廠也在追趕iPhone熱潮。在智慧手機業務持續突飛猛進的趨勢下,這些電腦廠商有鑒於自身的核心業務成長趨緩,因此包括惠普(HP)和戴爾(Dell)最近都宣佈將向智慧手機領域採取重要策略。
戴爾正透過其針對中小企業的商務網站,供應不綁特定門號的諾基亞的E系列和N系列手機;Nokia N95與N80都是高階多媒體手機,而E系列(E61和E1i)則是針對企業用戶。這幾款手機都具有Wi-Fi功能,而且因為不綁門號所以價格較高,如 N95零售價達到了將近750美元。這幾款手機都支援GSM網路,即可使用美國的T-Mobile和AT&T的門號。
和諾基亞的合作,意味著戴爾在今年初停產其表現不佳的Axim系列掌上電腦(pocket PC)之後再次重返行動設備市場。Axim系列掌上電腦是於2002年問世,其中包括X3i──第一款整合無線連接功能、採用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的設備,售價不到400美元;可惜Axim不受消費者青睞,而戴爾也在今年四月宣佈停止生產該產品。
而也有業界傳言指出,戴爾也可能和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合作開發自有智慧手機。而今年二月,被業界公認是Razr系列手機成功推手的前摩托羅拉(Motorola)高層Ron Garriques,加盟戴爾主導消費性電子事業部,更讓外界紛紛猜測戴爾將在今年大舉進軍手機領域。
AR Communications公司策略顧問資深副總裁Carmi Levy表示,戴爾此舉充分顯示智慧手機市場繼續因競爭和創新而沸騰:「無論任何時候,當一家A級廠商進入某個市場時,都是在替該市場正名。戴爾的捲土重來顯示了一個訊息:如果你想發展你的硬體和服務業務,智慧手機是一個正確方向。」
而惠普也以其iPaq系列產品在行動設備市場活動好一段時間,該公司近日宣佈其首款採用於Windows Mobile 6作業系統的產品──iPaq510 Voice Messenger已經從今年6月開始供貨。和諾基亞的產品類似,iPaq 510也不綁門號,而且售價不高,空機價格為320美元。
iPaq 510也支援GSM和Wi-Fi兩種網路,而且在3C賣場上買不到──惠普特地採取了以企業為重點的銷售策略,直接向企業用戶提供產品,或者透過零售商和整合商提供。不難想像,像惠普這樣在筆記型電腦領域有著顯赫銷售歷史的公司,也可能在未來的某天在手機領域達到了威脅iPhone的程度。
Levy表示:「為了在市場推廣全系列的行動產品,惠普投注了大量的研發和行銷資源,而若有一天戴爾也開始向惠普看齊,那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參考原文:Big computer makers catch iPhone fever)
(Richard Martin)
星期三, 7月 25, 2007
Broadcom宣佈與Verizon簽訂手機元件授權協定
Broadcom宣佈與Verizon簽訂手機元件授權協定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5日
Broadcom與Verizon Communication旗下的Verizon Wireless共同宣佈簽訂授權協定,此協定允許Verizon Wireless可繼續進口和銷售手機元件;Verizon目前正受到Broadcom和Qualcomm之間進行的U.S. ITC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訴訟案影響。
上述協議使得全美營收第一的無線供應商Verizon Wireless,可銷售新型手機和其他無線元件。Verizon Wireless在協議生效後售出的1xEV-DO手機,PDA或晶片卡(date card)將依每件6美元的協定付給Broadcom,且每一季的最高支付費用為4,000萬美元,總金額最高可達2億美元。此協議授予Verizon的許可證包含Broadcom和Qualcomm訴訟案中的6項智財,但協議中的其他條款和規定是保密的。
藉此,Verizon Wireless將不再尋求ITC撤銷禁止高通晶片和使用此類晶片的手機進口(美國)的命令,同時Verizon Wireless亦將撤回先前要求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停止其相關的糾正措施。
此外Broadcom和Verizon Communications分別宣佈,雙方已經建立策略聯盟。Verizon新任技術長Dick Lynch表示:「我們未來將與Broadcom一起在眾多領域中合作,涉及的產品有新型手機晶片組與其他相關產品,包括藍牙、無線網路解決方案、光纖網路解決方案、同軸電纜的多媒體元件(MoCA)、GPS定位技術,以及包括機上盒在內的DSL和光纖網路元件,並爭取技術上互換專利權的機會。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更多新型及具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
去年ITC行政法官以及委員會本身先後發現Qualcomm手機基頻晶片侵犯了Broadcom五項已申請的美國第6,714,983號專利,該專利主要為手機省電裝置的應用。今年6月7日,委員會宣佈對Qualcomm侵權案糾正措施的決議,裁定Qualcomm侵權的晶片以及未來下游產品(如採用此晶片的手機),將不能進入美國市場。
布希總統已指派美國貿易代表Susan C. Schwab複審ITC對Qualcomm的裁定,並確定是否實施該裁決。為期60天的總統複審將於8月6日結束。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5日
Broadcom與Verizon Communication旗下的Verizon Wireless共同宣佈簽訂授權協定,此協定允許Verizon Wireless可繼續進口和銷售手機元件;Verizon目前正受到Broadcom和Qualcomm之間進行的U.S. ITC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訴訟案影響。
上述協議使得全美營收第一的無線供應商Verizon Wireless,可銷售新型手機和其他無線元件。Verizon Wireless在協議生效後售出的1xEV-DO手機,PDA或晶片卡(date card)將依每件6美元的協定付給Broadcom,且每一季的最高支付費用為4,000萬美元,總金額最高可達2億美元。此協議授予Verizon的許可證包含Broadcom和Qualcomm訴訟案中的6項智財,但協議中的其他條款和規定是保密的。
藉此,Verizon Wireless將不再尋求ITC撤銷禁止高通晶片和使用此類晶片的手機進口(美國)的命令,同時Verizon Wireless亦將撤回先前要求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停止其相關的糾正措施。
此外Broadcom和Verizon Communications分別宣佈,雙方已經建立策略聯盟。Verizon新任技術長Dick Lynch表示:「我們未來將與Broadcom一起在眾多領域中合作,涉及的產品有新型手機晶片組與其他相關產品,包括藍牙、無線網路解決方案、光纖網路解決方案、同軸電纜的多媒體元件(MoCA)、GPS定位技術,以及包括機上盒在內的DSL和光纖網路元件,並爭取技術上互換專利權的機會。雙方的共同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更多新型及具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
去年ITC行政法官以及委員會本身先後發現Qualcomm手機基頻晶片侵犯了Broadcom五項已申請的美國第6,714,983號專利,該專利主要為手機省電裝置的應用。今年6月7日,委員會宣佈對Qualcomm侵權案糾正措施的決議,裁定Qualcomm侵權的晶片以及未來下游產品(如採用此晶片的手機),將不能進入美國市場。
布希總統已指派美國貿易代表Susan C. Schwab複審ITC對Qualcomm的裁定,並確定是否實施該裁決。為期60天的總統複審將於8月6日結束。
星期五, 7月 20, 2007
Google:網路技術將為電視產業帶來新生
Google:網路技術將為電視產業帶來新生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0日
在7月17日於美國加州舉行的網路電視技術大會(Internet Televis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來自Google的TV技術主管Vincent Dureau表示,網路視訊將在電視產業掀起一股新風潮,不過前提是要提供消費者一種新的視訊內容尋找方式。
Dureau指出,如果開發人員能夠針對這個新媒體,找到更多適用的瀏覽器和搜尋工具,網路電視可望提供更多節目內容和更有效的廣告:「從表面看來,電視產業似乎已到窮途末路,但是我堅信該產業的前途一片光明。」Dureau同時也是一家付費電視軟體開發商OpenTV的創辦人。
Google的YouTube網站每分鐘就會有6小時長度的視訊內容被上傳;此外Dureau並指出:「YouTube視訊資料庫有95% 的內容,每天至少會被點選收視一次。」這意味著不同類型視訊內容都有觀眾,只是每類視訊內容的觀眾群很不確定:「你必須延長這些視訊內容的有效期限,而且這個期限很長。」
此外,能在電視機上收看網路視訊,也吸引不少後起之秀的參與。由於高解析度攝影機與儲存設備的價格下降,以及寬頻網路的普及,讓不少想成為電影導演的人將作品放上網路,而一些新進導演:「將網路電視做為打知名度的目標媒介之一。」
Dureau指出,目前網路電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觀眾很難找到他們想看的節目,因此很需要可解決此一難題的搜尋與瀏覽技術。他還將Internet TV搜尋難題與網路早期文字內容搜尋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比較。
Dureau表示,一開始Yahoo雇用了圖書管理員將網頁內容進行分類並製作一個索引,以幫助用戶尋找所需的內容;後來Google則是以聚集搜尋資料的方法興起。而現在則需要一種全新的網路電視瀏覽和檢索方式:「我們要在電視上裝瀏覽器。」
Dureau還呼籲電視節目內容匯集者,將網路上的免費和付費電視節目收集在一起。有很多新興公司像Joost和PeerTV,計劃透過PC提供包括專業品質與用戶自行製作的全螢幕網路視訊。
有人擔心隨著視訊錄影機和免費網路視訊內容的增加,將使現有廣播電視的廣告減少。Dureau表示:「要是沒有廣告收入就沒辦法提供高品質的節目,這反過來將造成觀眾的流失,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而事實上網路將幫助廣告客戶鎖定目標觀眾,並且能更有效統計他們的影響力。「如果我們能統計有哪些廣告被跳過,我們就可以選擇更具效益的廣告。」Dureau最後總結:「我們現在會討論網路電視,顯示這個產業還不夠成熟。希望不久後網路技術問題能得到解決。」
(參考原文:Web will drive TV renaissance, says Googler)
(Rick Merritt)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20日
在7月17日於美國加州舉行的網路電視技術大會(Internet Televis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來自Google的TV技術主管Vincent Dureau表示,網路視訊將在電視產業掀起一股新風潮,不過前提是要提供消費者一種新的視訊內容尋找方式。
Dureau指出,如果開發人員能夠針對這個新媒體,找到更多適用的瀏覽器和搜尋工具,網路電視可望提供更多節目內容和更有效的廣告:「從表面看來,電視產業似乎已到窮途末路,但是我堅信該產業的前途一片光明。」Dureau同時也是一家付費電視軟體開發商OpenTV的創辦人。
Google的YouTube網站每分鐘就會有6小時長度的視訊內容被上傳;此外Dureau並指出:「YouTube視訊資料庫有95% 的內容,每天至少會被點選收視一次。」這意味著不同類型視訊內容都有觀眾,只是每類視訊內容的觀眾群很不確定:「你必須延長這些視訊內容的有效期限,而且這個期限很長。」
此外,能在電視機上收看網路視訊,也吸引不少後起之秀的參與。由於高解析度攝影機與儲存設備的價格下降,以及寬頻網路的普及,讓不少想成為電影導演的人將作品放上網路,而一些新進導演:「將網路電視做為打知名度的目標媒介之一。」
Dureau指出,目前網路電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觀眾很難找到他們想看的節目,因此很需要可解決此一難題的搜尋與瀏覽技術。他還將Internet TV搜尋難題與網路早期文字內容搜尋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比較。
Dureau表示,一開始Yahoo雇用了圖書管理員將網頁內容進行分類並製作一個索引,以幫助用戶尋找所需的內容;後來Google則是以聚集搜尋資料的方法興起。而現在則需要一種全新的網路電視瀏覽和檢索方式:「我們要在電視上裝瀏覽器。」
Dureau還呼籲電視節目內容匯集者,將網路上的免費和付費電視節目收集在一起。有很多新興公司像Joost和PeerTV,計劃透過PC提供包括專業品質與用戶自行製作的全螢幕網路視訊。
有人擔心隨著視訊錄影機和免費網路視訊內容的增加,將使現有廣播電視的廣告減少。Dureau表示:「要是沒有廣告收入就沒辦法提供高品質的節目,這反過來將造成觀眾的流失,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而事實上網路將幫助廣告客戶鎖定目標觀眾,並且能更有效統計他們的影響力。「如果我們能統計有哪些廣告被跳過,我們就可以選擇更具效益的廣告。」Dureau最後總結:「我們現在會討論網路電視,顯示這個產業還不夠成熟。希望不久後網路技術問題能得到解決。」
(參考原文:Web will drive TV renaissance, says Googler)
(Rick Merritt)
星期二, 7月 17, 2007
從BenQ公司獨立其品牌業務談起...
從BenQ公司獨立其品牌業務談起...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17日
近來歷經波折的明基(BenQ)公司,日前決定將其品牌與ODM代工業務脫離,此舉也為這個在許多方面都已成為電子產業供應鏈中心的區域,寫下另一頁曲折的電子製造業歷程。
電子製造產業的發展已經歷了一個輝煌的歷程,特別是像台灣等主要的亞洲市場。這一切或許是起源於1980年代的美國,當時一些公司開始為大型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進行電路板的裝配等工作。後來,這些公司迅速發展出更為成熟的製造業。
ODM業務模式在台灣的表現脫穎而出。多年來,BenQ、華寶通訊(Compal)和廣達(Quanta)等公司已努力打造使其成為國際性廠商。
BenQ的經驗可說是一個ODM業者試圖建立自有品牌業務的最佳寫照。它從代工業務起家,希望能以品牌、代工業務兼顧的雙核心策略,開創出更大格局。
儘管業界對於同時進行品牌、代工業務為客戶帶來的利益衝突時有質疑,但BenQ一直堅持其想法,甚至還併購西門子的手機業務,希望能一舉擠身為全球性的品牌公司。
但西門子投資的失利,卻加速了其品牌與代工業務的分割動作;品牌獨立,並把代工業務更名為佳世達科技。
新更名的佳世達科技很快地便會體認到,OEM、ODM、EMS和CEM公司之間的界限正逐漸變得模糊。再者,為數眾多的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的中小型電子製造商也正在挖掘ODM業務的金礦。
小型零售商、進口商與大量的買家等各類客戶,似乎都傾向於與OEM/ODM廠商密切合作。該市場的電子製造商們宣稱,現有多達90%的出口都是屬於OEM/ODM業務。
明基從ODM業務轉型為多元化經營之際,電子供應鏈也持續進展。例如,在中國大陸和全球地區, ODM一般是大型OEM的子公司,而其他一些ODM則為大型EMS公司提供設計服務。另一些公司則結合了系統製造/設計公司和晶片設計公司的性質。
然後,市場上也出現了應製造商要求而為元件供應商編寫規格的設計公司。這些中小型電子製造商可從晶片供應商獲得的支援程度也越來越高。
半導體供應商可能同樣地重視ODM和OEM客戶,他們已經與亞洲的ODM建立了策略夥伴關係。NXP Semiconductors多重市場業務總經理 Hein van der Zeeuw最近向《EE Times-Asia》透露,NXP將ODM視為產品開發和產業成長的重要催化劑。
BenQ在收購西門子行動電話業務失敗後,該公司最近在亞洲電子業務方面進展仍然引人矚目。關注佳世達科技如何在多年來已發生諸多變化的ODM業務中取得一席之地,將會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
BenQ的故事對於其他試圖跨入品牌業務的ODM公司有何意義?事實上,積極進軍品牌業務的華碩(Asus)公司,亦已決定將逐步分割其品牌與代工業務,但結果將如何尚不得而知。台灣ODM業者朝品牌發展的努力,值得我們的持續關注。
作者:Majeed Ahmad
總編輯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17日
近來歷經波折的明基(BenQ)公司,日前決定將其品牌與ODM代工業務脫離,此舉也為這個在許多方面都已成為電子產業供應鏈中心的區域,寫下另一頁曲折的電子製造業歷程。
電子製造產業的發展已經歷了一個輝煌的歷程,特別是像台灣等主要的亞洲市場。這一切或許是起源於1980年代的美國,當時一些公司開始為大型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進行電路板的裝配等工作。後來,這些公司迅速發展出更為成熟的製造業。
ODM業務模式在台灣的表現脫穎而出。多年來,BenQ、華寶通訊(Compal)和廣達(Quanta)等公司已努力打造使其成為國際性廠商。
BenQ的經驗可說是一個ODM業者試圖建立自有品牌業務的最佳寫照。它從代工業務起家,希望能以品牌、代工業務兼顧的雙核心策略,開創出更大格局。
儘管業界對於同時進行品牌、代工業務為客戶帶來的利益衝突時有質疑,但BenQ一直堅持其想法,甚至還併購西門子的手機業務,希望能一舉擠身為全球性的品牌公司。
但西門子投資的失利,卻加速了其品牌與代工業務的分割動作;品牌獨立,並把代工業務更名為佳世達科技。
新更名的佳世達科技很快地便會體認到,OEM、ODM、EMS和CEM公司之間的界限正逐漸變得模糊。再者,為數眾多的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的中小型電子製造商也正在挖掘ODM業務的金礦。
小型零售商、進口商與大量的買家等各類客戶,似乎都傾向於與OEM/ODM廠商密切合作。該市場的電子製造商們宣稱,現有多達90%的出口都是屬於OEM/ODM業務。
明基從ODM業務轉型為多元化經營之際,電子供應鏈也持續進展。例如,在中國大陸和全球地區, ODM一般是大型OEM的子公司,而其他一些ODM則為大型EMS公司提供設計服務。另一些公司則結合了系統製造/設計公司和晶片設計公司的性質。
然後,市場上也出現了應製造商要求而為元件供應商編寫規格的設計公司。這些中小型電子製造商可從晶片供應商獲得的支援程度也越來越高。
半導體供應商可能同樣地重視ODM和OEM客戶,他們已經與亞洲的ODM建立了策略夥伴關係。NXP Semiconductors多重市場業務總經理 Hein van der Zeeuw最近向《EE Times-Asia》透露,NXP將ODM視為產品開發和產業成長的重要催化劑。
BenQ在收購西門子行動電話業務失敗後,該公司最近在亞洲電子業務方面進展仍然引人矚目。關注佳世達科技如何在多年來已發生諸多變化的ODM業務中取得一席之地,將會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
BenQ的故事對於其他試圖跨入品牌業務的ODM公司有何意義?事實上,積極進軍品牌業務的華碩(Asus)公司,亦已決定將逐步分割其品牌與代工業務,但結果將如何尚不得而知。台灣ODM業者朝品牌發展的努力,值得我們的持續關注。
作者:Majeed Ahmad
總編輯
星期一, 7月 16, 2007
業者想法各異 Java手機的未來發展出現歧路
業者想法各異 Java手機的未來發展出現歧路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16日
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昇陽(Sun Microsystems)這些Java巨擘,針對行動電話軟體的未來發展方向,卻各自採取著不同的做法。這幾家廠商的商用化Java產品間存在著逐漸擴大的差異,同時對於如何開放Java的意見也大相逕庭,這已使廣大的Java開發社群面臨著分裂的危機。
Sun最近針對行動電話發佈了高階軟體開發套件Java Mobile FX,主要是基於該公司最近從Savaje Technologies公司收購而來的桌上型Java軟體。Sun還發佈了開放Java原始碼的計劃。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公司的主管們表示,Sun發佈了行動電話軟體開發的新聞著實使他們大吃一驚。他們還表達了對於Sun開放原始碼計劃細節的關切。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這兩家公司的Java發展藍圖,也都是來自於不同開放原始碼軟體庫中的軟體。
“Sun的開放原始碼計劃中有許多議題,使我們感到不安。”諾基亞Java技術資深總監Jon Bostrom表示。在他四年前加入諾基亞之前,Bostrom曾經是Sun公司行動Java研發團隊的主導者之一。
“摩托羅拉開放Java原始碼的方式與IBM完全不同,與諾基亞和Sun也有差別,因此引起了整個Java Community Process (JCP)組織的顧慮。”ARM公司資深產品經理Chris Porthouse指出。ARM公司的晶片可執行於大部份的Java行動軟體。JCP是Sun公司針對建立Java標準的一個產業組織。
各方均同意Java必須開放,而且必須支援下一代具有豐富多媒體功能的更強大手機。他們還希望行動Java可支援Web2.0,以便能讓用戶能透過混搭不同應用的程式碼來建構服務。但是,關於如何最有效地實現這些目標,每家公司似乎都有各自的想法。
Sun發表用Java Mobile FX軟體設計的‘jPhone’原型手機。
Sun推出jPhone
Sun計劃將其Mobile FX視為完整的二進位軟體方案,可用來設計出繪圖和功能豐富的手機,使其外觀感覺就像Apple iPhone一樣。Sun的主要目標是台灣的行動電話製造商,希望將其軟體搭配於明年初出貨的手機中。
為了引起人們的關注,Sun於日前舉行的JavaOne會議上,利用大眾電腦(First International Computer)公司所開發的手機,展示了其軟體原型。
Sun的一位工程師透露,其程式碼是根據Java的桌上型標準版(SE)轉移到Linux核心的基礎上完成的。Sun正擴展原始 Savaje軟體的應用編程介面,使其支援行動服務架構(MSA),這是一套包括Web服務功能的Java標準。該程式碼至少需要32MB的RAM和 200MHz的ARM9處理器。
Java Mobile FX是“一個可將網路盡收掌中的完整桌上型規模環境。”Sun公司軟體部門執行副總裁Richard Green表示。
Sun公司執行長Jonathan Schwartz對於該軟體充滿寄予厚望,他希望使用該軟體的手機最終發展成為開發中國家鏈結至網際網路的設備,“我們總認為PC才能帶消費者進入網際網路,但這並不能反映這個世界的真實機會。”
其他人則抱著懷疑的態度。“Savaje技術以前曾經發表過,但並未成功,因此我不相信Sun可為其帶來多大的改變。我不能理解其價值主張為何。”諾基亞的Bostrom表示。
“SE庫並不能符合32MB的要求,因此他們必須製作子集。我很想知道他們是如何進行的”,他補充道。事實上,Sun推出Mobile FX後,也將會與諾基亞等Java合作夥伴直接形成競爭關係。
“我們正為行動電話提供完整的軟體堆疊,如諾基亞60系列軟體,因此,我我們將會與其競爭。”Sun軟體部門用戶解決方案執行總監Tim Crame表示。
另外,針對下一代行動電話,諾基亞與Sprint正展開合作,並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雙方試圖將Java程式碼的應用,從以企業應用為主的OSGi聯盟首次擴大到行動系統中。他們將以預計今年夏天推出的諾基亞E系列手機為一開始,此手機將在Sprint的3G蜂巢式網路上使用。
另外,Sprint公司還將於明年在WiMax網路上測試該軟體。
將行動電話作為伺服器
OSGi支援嵌入式Web伺服器功能和動態可下載系統軟體等物件,因此本質上也可將手機當成一台伺服器。諾基亞和Sprint希望以此打開協同運算模型之門,使手機成為更具彈性與互動性的設備,無需使用中央電腦,就能隨時產生社群聯網功能等服務。
“將手機當作是製造商生產的固定商品,這種想法現在已經落伍了。”Bostrom說,“整個設計週期現在變得太長,大約需要18個月的時間,而對於手機內建的各種功能也必須取得許多人的意見一致。因此,等到手機上市後,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要了。”
OSGi軟體更具有彈性,因為“它提供了行動手機中前所未有的元件模型和中介軟體層。”Bostrom指出。
這兩家公司還在軟體中設計了彈性化的管理功能,以便使電信廠商或公司的IT人員能遠端控制或維修手機。
“這正是使Sprint感到興奮的事。這些功能將可為手機帶來真正的差異性。”Bostrom表示。
邁向Java手機的明日之路-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昇陽對於Java平台存在歧見。
摩托羅拉採用MIDP
摩托羅拉公司想藉由採用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 Profile(MIDP)的Java子集來實現Java的統一。“實現統一的唯一途徑便是利用共通程式碼基礎,而我們在基於MIDP的Java執行環境方面擁有10年的豐富經驗。”摩托羅拉公司蜂巢式事業部研究員Mark VandenBrink指出。
摩托羅拉公司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使用MIDP1.0的首款Java手機。去年,該公司發佈了建置MIDP2.0的開放原始碼版本。現在,該公司正著手開發Java標準組織正定義的MIDP 3.0,計劃在今年稍晚發佈。
現正進行定義MIDP 3.0的專業團隊是Java標準組織工作中最大規模的一次,共動員了100多名工程師,VandenBrink表示。新版MIDP建立了被稱為liblets的一種庫單元,可以透過手機依需要而進行動態下載。它還能提高手機的安全性和圖形性能。
MIDP是未來行動設備的最佳基礎,VandenBrink認為。“OSGi軟體雖然有趣,但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卻不夠精簡,難以進行有效地建置”,而且它在行動系統中也缺乏追蹤記錄,他表示。
某些分析人士擔心,隨著Sun推出桌上型版本的Java Mobile FX,Sun可能不再支援基於MIDP的Java行動子集。Sun公司的Green在一次記者會上否認這說法,但他透露,Sun正考慮發佈用於行動系統的 Solaris作業系統嵌入式版本,而此舉也為行動應用帶來分裂的可能性。
“我們將竭盡全力開發行動Java平台,”Green表示,“我們對於Solaris的嵌入式版本已經展開了充分的討論。如果為其投入大量精力其實一點兒也不足為奇,但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先做Mobile FX。”
雖然這項開發計劃的細節是全新的想法,但潛在的問題則仍與Java一樣古老。Sun所開發的語言多年來已經被廣泛用於手機中,目前使用 Java的手機可能有18億部,據Sun透露。但手機上的Java建置方式變化太多,使得開發人員不斷抱怨必須分別為每家OEM或廠商編寫特定的程式。
“Java曾經承諾‘一次寫入,隨處執行’,但至今卻尚未能實現該目標。”摩托羅拉的VandenBrink說,“這是程式碼基礎的標準化問題。”
多年來,摩托羅拉等Java支持者一直要求Sun進行更為開放的Java,以便能形成一種共通的基礎。但是Sun最近的舉動似乎反而進一步加深了分化。
在JavaOne會議上,Sun公司聲稱正透過2.0版的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完成其OpenJDK開發套件的開放原始碼工作。該公司還成立了Java開放原始碼的臨時理事會,由兩位Sun公司主管和三位開放原始碼的積極支持者所組成。
諾基亞的Bostrom批評Sun的舉動指出,GPL比作為Apache授權模式替代方案的限制條件更嚴格;同時,理事會賦予了Sun太多的控制權。他指出,“在實際的開放模型中,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有控制權”,他說。“而Sun的舉動卻說明事情都已安排好了,這對諾基亞來說是不公平的。對我來說,一切似乎還不夠開放。”
諾基亞不僅積極參與了Sun公司成立的JCP標準組織,而且也加入了OSGi聯盟的Java標準支持者所促成的Eclipse Foundation。
摩托羅拉的VandenBrink表示,Sun公司透過OpenJDK,已經使其Java編譯器和工具實現開放的原始碼。然而,與摩托羅拉不同的是,Sun並未開放其執行環境,如最新的Mobile FX程式碼。
IBM公司Java技術總監Mark Thomas對於Sun成立理事會的看法則較溫和些。他指出,這只是一個臨時組織,從只有5位成員的小型團隊開始運作將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Thomas 也讚揚Sun的理事會還擴展至開發人員,並邀請他們加入理事會;他深信,像IBM這樣的大型公司可以隨著計劃的進展而擁有最終決定權。
除了針對電腦、行動和消費環境而統一Java開發工具之外,Sun最近還發佈了一款專為內容開發人員所提供的開發工具和腳本語言工具套件Java FX。
Rick Merritt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16日
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昇陽(Sun Microsystems)這些Java巨擘,針對行動電話軟體的未來發展方向,卻各自採取著不同的做法。這幾家廠商的商用化Java產品間存在著逐漸擴大的差異,同時對於如何開放Java的意見也大相逕庭,這已使廣大的Java開發社群面臨著分裂的危機。
Sun最近針對行動電話發佈了高階軟體開發套件Java Mobile FX,主要是基於該公司最近從Savaje Technologies公司收購而來的桌上型Java軟體。Sun還發佈了開放Java原始碼的計劃。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公司的主管們表示,Sun發佈了行動電話軟體開發的新聞著實使他們大吃一驚。他們還表達了對於Sun開放原始碼計劃細節的關切。
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這兩家公司的Java發展藍圖,也都是來自於不同開放原始碼軟體庫中的軟體。
“Sun的開放原始碼計劃中有許多議題,使我們感到不安。”諾基亞Java技術資深總監Jon Bostrom表示。在他四年前加入諾基亞之前,Bostrom曾經是Sun公司行動Java研發團隊的主導者之一。
“摩托羅拉開放Java原始碼的方式與IBM完全不同,與諾基亞和Sun也有差別,因此引起了整個Java Community Process (JCP)組織的顧慮。”ARM公司資深產品經理Chris Porthouse指出。ARM公司的晶片可執行於大部份的Java行動軟體。JCP是Sun公司針對建立Java標準的一個產業組織。
各方均同意Java必須開放,而且必須支援下一代具有豐富多媒體功能的更強大手機。他們還希望行動Java可支援Web2.0,以便能讓用戶能透過混搭不同應用的程式碼來建構服務。但是,關於如何最有效地實現這些目標,每家公司似乎都有各自的想法。
Sun發表用Java Mobile FX軟體設計的‘jPhone’原型手機。
Sun推出jPhone
Sun計劃將其Mobile FX視為完整的二進位軟體方案,可用來設計出繪圖和功能豐富的手機,使其外觀感覺就像Apple iPhone一樣。Sun的主要目標是台灣的行動電話製造商,希望將其軟體搭配於明年初出貨的手機中。
為了引起人們的關注,Sun於日前舉行的JavaOne會議上,利用大眾電腦(First International Computer)公司所開發的手機,展示了其軟體原型。
Sun的一位工程師透露,其程式碼是根據Java的桌上型標準版(SE)轉移到Linux核心的基礎上完成的。Sun正擴展原始 Savaje軟體的應用編程介面,使其支援行動服務架構(MSA),這是一套包括Web服務功能的Java標準。該程式碼至少需要32MB的RAM和 200MHz的ARM9處理器。
Java Mobile FX是“一個可將網路盡收掌中的完整桌上型規模環境。”Sun公司軟體部門執行副總裁Richard Green表示。
Sun公司執行長Jonathan Schwartz對於該軟體充滿寄予厚望,他希望使用該軟體的手機最終發展成為開發中國家鏈結至網際網路的設備,“我們總認為PC才能帶消費者進入網際網路,但這並不能反映這個世界的真實機會。”
其他人則抱著懷疑的態度。“Savaje技術以前曾經發表過,但並未成功,因此我不相信Sun可為其帶來多大的改變。我不能理解其價值主張為何。”諾基亞的Bostrom表示。
“SE庫並不能符合32MB的要求,因此他們必須製作子集。我很想知道他們是如何進行的”,他補充道。事實上,Sun推出Mobile FX後,也將會與諾基亞等Java合作夥伴直接形成競爭關係。
“我們正為行動電話提供完整的軟體堆疊,如諾基亞60系列軟體,因此,我我們將會與其競爭。”Sun軟體部門用戶解決方案執行總監Tim Crame表示。
另外,針對下一代行動電話,諾基亞與Sprint正展開合作,並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雙方試圖將Java程式碼的應用,從以企業應用為主的OSGi聯盟首次擴大到行動系統中。他們將以預計今年夏天推出的諾基亞E系列手機為一開始,此手機將在Sprint的3G蜂巢式網路上使用。
另外,Sprint公司還將於明年在WiMax網路上測試該軟體。
將行動電話作為伺服器
OSGi支援嵌入式Web伺服器功能和動態可下載系統軟體等物件,因此本質上也可將手機當成一台伺服器。諾基亞和Sprint希望以此打開協同運算模型之門,使手機成為更具彈性與互動性的設備,無需使用中央電腦,就能隨時產生社群聯網功能等服務。
“將手機當作是製造商生產的固定商品,這種想法現在已經落伍了。”Bostrom說,“整個設計週期現在變得太長,大約需要18個月的時間,而對於手機內建的各種功能也必須取得許多人的意見一致。因此,等到手機上市後,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要了。”
OSGi軟體更具有彈性,因為“它提供了行動手機中前所未有的元件模型和中介軟體層。”Bostrom指出。
這兩家公司還在軟體中設計了彈性化的管理功能,以便使電信廠商或公司的IT人員能遠端控制或維修手機。
“這正是使Sprint感到興奮的事。這些功能將可為手機帶來真正的差異性。”Bostrom表示。
邁向Java手機的明日之路-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昇陽對於Java平台存在歧見。
摩托羅拉採用MIDP
摩托羅拉公司想藉由採用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 Profile(MIDP)的Java子集來實現Java的統一。“實現統一的唯一途徑便是利用共通程式碼基礎,而我們在基於MIDP的Java執行環境方面擁有10年的豐富經驗。”摩托羅拉公司蜂巢式事業部研究員Mark VandenBrink指出。
摩托羅拉公司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使用MIDP1.0的首款Java手機。去年,該公司發佈了建置MIDP2.0的開放原始碼版本。現在,該公司正著手開發Java標準組織正定義的MIDP 3.0,計劃在今年稍晚發佈。
現正進行定義MIDP 3.0的專業團隊是Java標準組織工作中最大規模的一次,共動員了100多名工程師,VandenBrink表示。新版MIDP建立了被稱為liblets的一種庫單元,可以透過手機依需要而進行動態下載。它還能提高手機的安全性和圖形性能。
MIDP是未來行動設備的最佳基礎,VandenBrink認為。“OSGi軟體雖然有趣,但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卻不夠精簡,難以進行有效地建置”,而且它在行動系統中也缺乏追蹤記錄,他表示。
某些分析人士擔心,隨著Sun推出桌上型版本的Java Mobile FX,Sun可能不再支援基於MIDP的Java行動子集。Sun公司的Green在一次記者會上否認這說法,但他透露,Sun正考慮發佈用於行動系統的 Solaris作業系統嵌入式版本,而此舉也為行動應用帶來分裂的可能性。
“我們將竭盡全力開發行動Java平台,”Green表示,“我們對於Solaris的嵌入式版本已經展開了充分的討論。如果為其投入大量精力其實一點兒也不足為奇,但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先做Mobile FX。”
雖然這項開發計劃的細節是全新的想法,但潛在的問題則仍與Java一樣古老。Sun所開發的語言多年來已經被廣泛用於手機中,目前使用 Java的手機可能有18億部,據Sun透露。但手機上的Java建置方式變化太多,使得開發人員不斷抱怨必須分別為每家OEM或廠商編寫特定的程式。
“Java曾經承諾‘一次寫入,隨處執行’,但至今卻尚未能實現該目標。”摩托羅拉的VandenBrink說,“這是程式碼基礎的標準化問題。”
多年來,摩托羅拉等Java支持者一直要求Sun進行更為開放的Java,以便能形成一種共通的基礎。但是Sun最近的舉動似乎反而進一步加深了分化。
在JavaOne會議上,Sun公司聲稱正透過2.0版的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完成其OpenJDK開發套件的開放原始碼工作。該公司還成立了Java開放原始碼的臨時理事會,由兩位Sun公司主管和三位開放原始碼的積極支持者所組成。
諾基亞的Bostrom批評Sun的舉動指出,GPL比作為Apache授權模式替代方案的限制條件更嚴格;同時,理事會賦予了Sun太多的控制權。他指出,“在實際的開放模型中,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誰有控制權”,他說。“而Sun的舉動卻說明事情都已安排好了,這對諾基亞來說是不公平的。對我來說,一切似乎還不夠開放。”
諾基亞不僅積極參與了Sun公司成立的JCP標準組織,而且也加入了OSGi聯盟的Java標準支持者所促成的Eclipse Foundation。
摩托羅拉的VandenBrink表示,Sun公司透過OpenJDK,已經使其Java編譯器和工具實現開放的原始碼。然而,與摩托羅拉不同的是,Sun並未開放其執行環境,如最新的Mobile FX程式碼。
IBM公司Java技術總監Mark Thomas對於Sun成立理事會的看法則較溫和些。他指出,這只是一個臨時組織,從只有5位成員的小型團隊開始運作將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Thomas 也讚揚Sun的理事會還擴展至開發人員,並邀請他們加入理事會;他深信,像IBM這樣的大型公司可以隨著計劃的進展而擁有最終決定權。
除了針對電腦、行動和消費環境而統一Java開發工具之外,Sun最近還發佈了一款專為內容開發人員所提供的開發工具和腳本語言工具套件Java FX。
Rick Merritt
星期三, 7月 11, 2007
奈米技術導致的”後人文主義”與”超人類主義”
奈米技術導致的”後人文主義”與”超人類主義”
作者:Kirtimaya Varma
就在設計工程師越來越深入奈米技術,即評論人士所說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所延伸的烏托邦時,一種反面烏托邦(dystopian)的潛在危機正在出現:奈米技術不僅應用在晶片製造領域,也跨足到生物製造(bio- fabrication)領域,引發了本體論(ontological)和價值論(axiological)的問題。
設計工程師正在尋求一種自然的力量,來從最小的規模開始設計,以創造自然中尚不存在的物質。在《The Natural and the Artifactual: The Implications of Deep Science and Deep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一書中,蘭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ancaster)哲學及公共政策學院的Keekok Lee認為,隨著奈米技術的發展,如“自然的本質就是生命的存在 ”這樣的“初始價值觀(primary values)”正在流失。“本體價值觀(ontological value)”受到了挑戰,這種價值觀認為自然具有獨立性,以維持生命實體與非生命實體在自然界的存在。奈米技術以人造事物取代自然,Lee 稱為“人類意圖的物質體現(material embodiments of human intentionality)” 。自然界沒有過的事物將大量出現。這會對自然、生物系統及生態系統產生多大的影響?
人造自然
迄今為止的自然界演化,都是以自然的進程來進行的。但奈米技術將開創一個人類進程創造自然的時代。儘管奈米技術是自然的,並不是破壞性的,像自然的過程一樣,它是從下而上來建構產品的,而不是從上而下,但它還是改變了自然選擇的進程,並未尊重自然在與人類關係上的自治權(autonomy)。
而在製造合成化學品或基因工程作物或動物方面就不是這樣了。這些創造是透過對自然物質的處理而實現的。但奈米技術人造產品將取代自然物質。這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呢?沒有界限。自然的獨立性首次受到威脅。
Sun Microsystems的共同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家Bill Joy 比Lee 更深入地預見到了這種危險。他擔心奈米技術會導致一種稱為基因、奈米技術和機器人(Genetics, Nanotechnology, and Robotics,GNR)的技術,這對於人類將是一種致命的威脅。GNR 可“複製和演化只限于自然世界的進程成. . .而成為人為的產物。”有繁殖能力的機器人或奈米機器人是一種可能的GNR 產物。如果這些複製品成為雜食生物,“灰霧”(Grey goo )就會成真了。(“灰霧” 是一種假設、牽涉到分子奈米技術的世界末日情境,在此一情境中,一種無法控制的自我繁殖機器人耗盡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存物資,並製造出更多的同類,這種情況稱為生態變種(ecophagy)。)“灰霧”一詞首先為分子技術先驅Eric Drexler 在其《Engines of Creation》(創造引擎)一書中使用,現已成為科幻小說的主題。科幻小說的構想真的變成現實了,生態變種並非是不可能的。
美國環境學家兼作家Bill McKibben 曾呼籲一種技術來中斷“奈米技術導致的後人文主義” 。加拿大的ETC Group 組織希望在進行深入實驗之前,停止奈米材料的製造。
改變“做為人類”
然而,位於洛杉磯的Extropy Institute學院奉勸人們還是做自然進化史的奴隸。這裏曾培育出AI、奈米技術、基因工程、生命滅絕等方面的思想家。“在奈米技術中,似乎存在‘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的可能,想要”去改變做為人類的遊戲規則。其任務聲明中說:“. . . 我們中有很多人都被動地接受或頑固地堅守人類固有的愚蠢、邪惡、衝突、年老和死亡。. . . 我們大腦的原始部分促使我們嫉妒、憎恨、絕望和殺戮。我們的觀念和宗教試圖表達我們最高的價值觀,可是我們卻用它來壓迫和控制他人。”利用奈米技術,人類似乎會有很大的發展可能性。
我認為奈米技術來到了一個未知的十字路口。人們呼籲要對此進行討論,以研究其各種特點來扼制在技術進步的偽裝下,可能出現的任何法蘭根斯坦怪獸(Frankenstein Monster)。
作者:Kirtimaya Varma
就在設計工程師越來越深入奈米技術,即評論人士所說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所延伸的烏托邦時,一種反面烏托邦(dystopian)的潛在危機正在出現:奈米技術不僅應用在晶片製造領域,也跨足到生物製造(bio- fabrication)領域,引發了本體論(ontological)和價值論(axiological)的問題。
設計工程師正在尋求一種自然的力量,來從最小的規模開始設計,以創造自然中尚不存在的物質。在《The Natural and the Artifactual: The Implications of Deep Science and Deep Techn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一書中,蘭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ancaster)哲學及公共政策學院的Keekok Lee認為,隨著奈米技術的發展,如“自然的本質就是生命的存在 ”這樣的“初始價值觀(primary values)”正在流失。“本體價值觀(ontological value)”受到了挑戰,這種價值觀認為自然具有獨立性,以維持生命實體與非生命實體在自然界的存在。奈米技術以人造事物取代自然,Lee 稱為“人類意圖的物質體現(material embodiments of human intentionality)” 。自然界沒有過的事物將大量出現。這會對自然、生物系統及生態系統產生多大的影響?
人造自然
迄今為止的自然界演化,都是以自然的進程來進行的。但奈米技術將開創一個人類進程創造自然的時代。儘管奈米技術是自然的,並不是破壞性的,像自然的過程一樣,它是從下而上來建構產品的,而不是從上而下,但它還是改變了自然選擇的進程,並未尊重自然在與人類關係上的自治權(autonomy)。
而在製造合成化學品或基因工程作物或動物方面就不是這樣了。這些創造是透過對自然物質的處理而實現的。但奈米技術人造產品將取代自然物質。這會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呢?沒有界限。自然的獨立性首次受到威脅。
Sun Microsystems的共同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家Bill Joy 比Lee 更深入地預見到了這種危險。他擔心奈米技術會導致一種稱為基因、奈米技術和機器人(Genetics, Nanotechnology, and Robotics,GNR)的技術,這對於人類將是一種致命的威脅。GNR 可“複製和演化只限于自然世界的進程成. . .而成為人為的產物。”有繁殖能力的機器人或奈米機器人是一種可能的GNR 產物。如果這些複製品成為雜食生物,“灰霧”(Grey goo )就會成真了。(“灰霧” 是一種假設、牽涉到分子奈米技術的世界末日情境,在此一情境中,一種無法控制的自我繁殖機器人耗盡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存物資,並製造出更多的同類,這種情況稱為生態變種(ecophagy)。)“灰霧”一詞首先為分子技術先驅Eric Drexler 在其《Engines of Creation》(創造引擎)一書中使用,現已成為科幻小說的主題。科幻小說的構想真的變成現實了,生態變種並非是不可能的。
美國環境學家兼作家Bill McKibben 曾呼籲一種技術來中斷“奈米技術導致的後人文主義” 。加拿大的ETC Group 組織希望在進行深入實驗之前,停止奈米材料的製造。
改變“做為人類”
然而,位於洛杉磯的Extropy Institute學院奉勸人們還是做自然進化史的奴隸。這裏曾培育出AI、奈米技術、基因工程、生命滅絕等方面的思想家。“在奈米技術中,似乎存在‘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的可能,想要”去改變做為人類的遊戲規則。其任務聲明中說:“. . . 我們中有很多人都被動地接受或頑固地堅守人類固有的愚蠢、邪惡、衝突、年老和死亡。. . . 我們大腦的原始部分促使我們嫉妒、憎恨、絕望和殺戮。我們的觀念和宗教試圖表達我們最高的價值觀,可是我們卻用它來壓迫和控制他人。”利用奈米技術,人類似乎會有很大的發展可能性。
我認為奈米技術來到了一個未知的十字路口。人們呼籲要對此進行討論,以研究其各種特點來扼制在技術進步的偽裝下,可能出現的任何法蘭根斯坦怪獸(Frankenstein Monster)。
布希插手兩大手機晶片商糾紛 博通提抗議
布希插手兩大手機晶片商糾紛 博通提抗議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11日
兩大無線通訊晶片廠博通(Broadcom)與高通(Qualcomm)之間的法律糾紛越演越烈;不久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判決Qualcomm侵犯Broadcom專利,並對高通晶片發出禁止進口令,看來似乎是Broadcom佔了上風;但Qualcomm隨即另循管道,由美國總統布希直接向ITC提出覆審的要求,希望扳回一成。對此Broadcom則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提出反制。
Broadcom表示,美國總統的否決將會打擊美國對全球保護智財權所付出的努力,該公司資深副總裁暨總法律顧問David A. Dull表示:「在這案件上,美國行政當局正面臨近年來在貿易規則方面最重要的決策。如果當局推翻國際貿易委員會對Qualcomm專利侵權案的糾正措施,最終將導致美國公司在日後更加難以保護自己的智財權,相關的行政措施也將更加難以實施。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們正嚴密關注這案件的最終裁決以確認在更大範圍內涉及智財權這類敏感貿易問題的影響。」
Dull並補充:「如果通過以市場為基礎的方式解決這一訴訟案中所出現的問題,才是對美國公司和消費者利益最好的保護。維持ITC裁決和實施糾正措施將會提高公平競爭,大力促進良性競爭、創新和成長。」
布希總統已指派美國貿易代表Susan C. Schwab來復審ITC對Qualcomm的裁定,並確定是否實施該裁決。為期60天的總統復審將於8月6日結束。而Broadcom也發佈了一份詳細報告,列舉了訴訟案的相關事實以協助政府官員對於ITC有關Qualcomm侵權案裁決的復審。
Dull表示:「關於ITC和加州中區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對於Qualcomm手機晶片組侵犯Broadcom多項專利的裁決已有大量的報導,美國貿易代表也正在復審,我們認為有必要就ITC的裁決相關情況以及Broadcom與Qualcomm之間預期的解決辦法陳述我們的觀點。」
Broadcom表示,該公司是Qualcomm系列侵權案中的受害者。Qualcomm被發現侵犯Broadcom四項不同的專利,其中一項已經受到了ITC的判決,另外三項是在美國加州聖安娜由聯邦陪審團進行審議,5月29日陪審團裁定Qualcomm的侵權屬故意行為。
去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行政法官及委員會本身先後發現Qualcomm手機基頻晶片侵犯了Broadcom已申請的5項美國第 6,714,983號專利,這項技術主要用於手機省電裝置。今年6月7日,由6個成員組成的委員會宣佈了對於Qualcomm侵權案糾正措施的決議,裁定 Qualcomm侵權的晶片和未來採用此晶片的手機將不能進入美國市場。
談判是解決雙方爭端的最佳方式
Broadcom指出,在審議過程中,經歷連續數月對證據的研究以及兩天的公開聽證,ITC制定了一套權衡的糾正措施。ITC糾正措施限制了Qualcomm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同時保護了美國經濟和消費者健康、安全、良性的競爭環境。但Qualcomm卻試圖讓媒體、政府官員以及金融界相信,對於採用Qualcomm侵權晶片的未來3G手機出口的限制將會導致對於美國手機業和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
而Broadcom表示,事實上ITC仔細研究制定的糾正措施,既保護了公共利益也維護了美國長期推行的專利法。相對的,Qualcomm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則不會給國家帶來任何益處。
Broadcom並補充,除了侵犯Broadcom多項的專利外,Qualcomm還有可能因違反行業標準設立機構的專利公佈條例以及其在一項壓縮視訊專利技術侵權案中扣押30萬頁檔的行為而受到法院制裁。Qualcomm有採取不公正手段競爭的歷史記錄,對其客戶和專利持有者亦採取強硬態度。
Broadcom呼籲,智財權法的實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國家政策。繼續實施美國專利法對維護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有重要的作用。總統不應否決ITC針對Qualcomm持續侵犯Broadcom的983號專利所制定的糾正措施。總統的否決權不應替代一個以市場為主導方向的解決方案。
Broadcom表示,ITC的裁決表明,對於這一爭端所涉及到Broadcom和Qualcomm兩家公司而言,談判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式,這可避免因繼續侵權而受到制裁或其他不良的影響。該公司也已意識到這一事實,並將983號專利授權給Qualcomm和其直接或間接的客戶。
針對美國總統所提出的否決案,Broadcom亦提出了幾點意見:首先是總統否決將損害美國長期以來智財權保護法在國外的實施;總統的否決將付予其他國家漠視該法規的特權,而將本國的政治因素考慮優先於強制執行的智財權法規。此外有些人試圖用恐嚇的方式將ITC專利案的實施和美國的反恐以及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聯繫起來;但根據2007年3月ITC的聽證會的證詞顯示,射頻信號而非手機才是美國應急系統的重要支柱。
Broadcom指出,即便是在緊急反應時需要用到手機,ITC權衡的糾正措施中不包括那些已經採用Qualcomm侵權晶片的早期手機型號以及其他採用PC手機卡的型號,這些將完全可以滿足3G手機在初始應急反應階段及其後的使用。同時,使用其他廠商晶片的手機型號將完全不受此裁決的影響,同樣可以在應急回應系統中使用。
Broadcom並呼籲,總統否決權應在特殊情況下使用,而非此次ITC裁決只涉及小範圍的賠償、不會影響到國家重要政策的案例。而總統否決也將助長Qualcomm的壟斷行為,帶來不正確的影響。
Broadcom表示,Qualcomm平均每年通過專利使用稅所獲得的收入高達30億美元,Qualcomm還利用這些專利及不同的應用來確保其在CDMA手機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這種壟斷使得其他公司不能利用自己的專利技術不斷地提升營運環境,而Qualcomm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鞏固自己的壟斷地位並向手機市場的其他領域擴展,但最終的受害者則是它的競爭對手和消費者。
解決方案的建議
對於平息雙方糾紛的解決方案,Broadcom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Qualcomm仍需對侵害Broadcom的983專利進行賠償。儘管在國際貿易委員會已有持續兩年的訴訟以及就Qualcomm侵犯 Broadcom 983專利的無異議的委員會裁決,Qualcomm及任何其他公司仍未提供使用Broadcom專利的賠償。Qualcomm及其聯盟公司轉而指出它們將重點放在以政治進程尋求總統否決權。Qualcomm向媒體暗示要用1億美元解決該問題,但該費用實際上是數月前“全球”解決計畫的一部分,而非目前就 983專利許可的賠償。Qualcomm的全球計畫在許多方面對Broadcom是不適合且無法接受的。
˙Broadcom也在尋求“全球”解決計畫。Broadcom也強烈希望通過與Qualcomm達成一項全球性的協議來解決此問題,協議應包括所有涉及專利侵權以及反競爭的內容。但Qualcomm並不願意簽訂此協定。Broadcom表示已提出一項新的解決計畫,目前正在等待 Qualcomm的回應。
˙Broadcom依舊願意採用行業標準許可。儘管目前有爭論,但Broadcom還是願意和Qualcomm一起加入免專利權稅、詳盡而廣泛的互換專利使用權計畫。互換專利使用權是一項在主要半導體廠商間常用的標準採用方式。而對此有異議的是Qualcomm而非Broadcom。
˙Broadcom為983號專利提供了單獨許可證。在Qualcomm不接受全球解決計畫和行業標準的互換專利計畫的情況下,為了解決 ITC的特殊情況,Broadcom決定單就983號專利提供許可證,並以每支手機6美元的價格收取專利權稅。這個提議目前仍可與Qualcomm以及其直接或間接客戶進行討論。
˙此次提供的983號專利權稅少於Qualcomm在類似但敗訴的案件中提出的要求。每支手機6美元的專利權稅只佔設備本身價格的2% ~5%,比Qualcomm曾經為兩項視頻壓縮專利技術起訴Broadcom時的索賠低4%。且後來經陪審團證實,Broadcom實際上並沒有侵權行為。即使983號專利被判決是有效且受到侵權的,Broadcom也決定只收取低於Qualcomm上訴時提出的價格及單位成本的專利權稅,以避免任何對此賠償是否合理的爭論。此外,這次提出的983號專利權稅只佔營運業者預計在每支手機上獲得收入的極小一部分,因此它們銷售的3G手機還將有足夠的利潤空間。
最後Dull指出:「Broadcom一直努力在每項與Qualcomm的專利之爭方面成功地維護其合法權益。但是Qualcomm尚未有如一個負責任的公司那樣給予反應,不曾表示雙方將會談判。相反,Qualcomm求助於美國政府,請求免責Qualcomm及其客戶。正如我們這兩年再三強調,Broadcom只不過希望Qualcomm因使用我們的智財權而給以足夠賠償,且能夠像我們在參與競爭的其他領域那樣,以我們產品和技術的優勢及創新在手機市場上公平競爭。」
Dull表示,Qualcomm將此一事件升級至公共安全及其它高層次國家政策問題,完全是出於商業目的,且一再迴避與Broadcom商議有關使用智財權的費用支付問題,而該公司仍相信,市場力量將推動形成正確的決議,並呼籲美國總統無需捲入這場簡單的商業談判。”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11日
兩大無線通訊晶片廠博通(Broadcom)與高通(Qualcomm)之間的法律糾紛越演越烈;不久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判決Qualcomm侵犯Broadcom專利,並對高通晶片發出禁止進口令,看來似乎是Broadcom佔了上風;但Qualcomm隨即另循管道,由美國總統布希直接向ITC提出覆審的要求,希望扳回一成。對此Broadcom則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提出反制。
Broadcom表示,美國總統的否決將會打擊美國對全球保護智財權所付出的努力,該公司資深副總裁暨總法律顧問David A. Dull表示:「在這案件上,美國行政當局正面臨近年來在貿易規則方面最重要的決策。如果當局推翻國際貿易委員會對Qualcomm專利侵權案的糾正措施,最終將導致美國公司在日後更加難以保護自己的智財權,相關的行政措施也將更加難以實施。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們正嚴密關注這案件的最終裁決以確認在更大範圍內涉及智財權這類敏感貿易問題的影響。」
Dull並補充:「如果通過以市場為基礎的方式解決這一訴訟案中所出現的問題,才是對美國公司和消費者利益最好的保護。維持ITC裁決和實施糾正措施將會提高公平競爭,大力促進良性競爭、創新和成長。」
布希總統已指派美國貿易代表Susan C. Schwab來復審ITC對Qualcomm的裁定,並確定是否實施該裁決。為期60天的總統復審將於8月6日結束。而Broadcom也發佈了一份詳細報告,列舉了訴訟案的相關事實以協助政府官員對於ITC有關Qualcomm侵權案裁決的復審。
Dull表示:「關於ITC和加州中區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對於Qualcomm手機晶片組侵犯Broadcom多項專利的裁決已有大量的報導,美國貿易代表也正在復審,我們認為有必要就ITC的裁決相關情況以及Broadcom與Qualcomm之間預期的解決辦法陳述我們的觀點。」
Broadcom表示,該公司是Qualcomm系列侵權案中的受害者。Qualcomm被發現侵犯Broadcom四項不同的專利,其中一項已經受到了ITC的判決,另外三項是在美國加州聖安娜由聯邦陪審團進行審議,5月29日陪審團裁定Qualcomm的侵權屬故意行為。
去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行政法官及委員會本身先後發現Qualcomm手機基頻晶片侵犯了Broadcom已申請的5項美國第 6,714,983號專利,這項技術主要用於手機省電裝置。今年6月7日,由6個成員組成的委員會宣佈了對於Qualcomm侵權案糾正措施的決議,裁定 Qualcomm侵權的晶片和未來採用此晶片的手機將不能進入美國市場。
談判是解決雙方爭端的最佳方式
Broadcom指出,在審議過程中,經歷連續數月對證據的研究以及兩天的公開聽證,ITC制定了一套權衡的糾正措施。ITC糾正措施限制了Qualcomm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同時保護了美國經濟和消費者健康、安全、良性的競爭環境。但Qualcomm卻試圖讓媒體、政府官員以及金融界相信,對於採用Qualcomm侵權晶片的未來3G手機出口的限制將會導致對於美國手機業和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
而Broadcom表示,事實上ITC仔細研究制定的糾正措施,既保護了公共利益也維護了美國長期推行的專利法。相對的,Qualcomm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則不會給國家帶來任何益處。
Broadcom並補充,除了侵犯Broadcom多項的專利外,Qualcomm還有可能因違反行業標準設立機構的專利公佈條例以及其在一項壓縮視訊專利技術侵權案中扣押30萬頁檔的行為而受到法院制裁。Qualcomm有採取不公正手段競爭的歷史記錄,對其客戶和專利持有者亦採取強硬態度。
Broadcom呼籲,智財權法的實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國家政策。繼續實施美國專利法對維護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有重要的作用。總統不應否決ITC針對Qualcomm持續侵犯Broadcom的983號專利所制定的糾正措施。總統的否決權不應替代一個以市場為主導方向的解決方案。
Broadcom表示,ITC的裁決表明,對於這一爭端所涉及到Broadcom和Qualcomm兩家公司而言,談判是目前最好的解決方式,這可避免因繼續侵權而受到制裁或其他不良的影響。該公司也已意識到這一事實,並將983號專利授權給Qualcomm和其直接或間接的客戶。
針對美國總統所提出的否決案,Broadcom亦提出了幾點意見:首先是總統否決將損害美國長期以來智財權保護法在國外的實施;總統的否決將付予其他國家漠視該法規的特權,而將本國的政治因素考慮優先於強制執行的智財權法規。此外有些人試圖用恐嚇的方式將ITC專利案的實施和美國的反恐以及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聯繫起來;但根據2007年3月ITC的聽證會的證詞顯示,射頻信號而非手機才是美國應急系統的重要支柱。
Broadcom指出,即便是在緊急反應時需要用到手機,ITC權衡的糾正措施中不包括那些已經採用Qualcomm侵權晶片的早期手機型號以及其他採用PC手機卡的型號,這些將完全可以滿足3G手機在初始應急反應階段及其後的使用。同時,使用其他廠商晶片的手機型號將完全不受此裁決的影響,同樣可以在應急回應系統中使用。
Broadcom並呼籲,總統否決權應在特殊情況下使用,而非此次ITC裁決只涉及小範圍的賠償、不會影響到國家重要政策的案例。而總統否決也將助長Qualcomm的壟斷行為,帶來不正確的影響。
Broadcom表示,Qualcomm平均每年通過專利使用稅所獲得的收入高達30億美元,Qualcomm還利用這些專利及不同的應用來確保其在CDMA手機晶片市場的壟斷地位。這種壟斷使得其他公司不能利用自己的專利技術不斷地提升營運環境,而Qualcomm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鞏固自己的壟斷地位並向手機市場的其他領域擴展,但最終的受害者則是它的競爭對手和消費者。
解決方案的建議
對於平息雙方糾紛的解決方案,Broadcom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Qualcomm仍需對侵害Broadcom的983專利進行賠償。儘管在國際貿易委員會已有持續兩年的訴訟以及就Qualcomm侵犯 Broadcom 983專利的無異議的委員會裁決,Qualcomm及任何其他公司仍未提供使用Broadcom專利的賠償。Qualcomm及其聯盟公司轉而指出它們將重點放在以政治進程尋求總統否決權。Qualcomm向媒體暗示要用1億美元解決該問題,但該費用實際上是數月前“全球”解決計畫的一部分,而非目前就 983專利許可的賠償。Qualcomm的全球計畫在許多方面對Broadcom是不適合且無法接受的。
˙Broadcom也在尋求“全球”解決計畫。Broadcom也強烈希望通過與Qualcomm達成一項全球性的協議來解決此問題,協議應包括所有涉及專利侵權以及反競爭的內容。但Qualcomm並不願意簽訂此協定。Broadcom表示已提出一項新的解決計畫,目前正在等待 Qualcomm的回應。
˙Broadcom依舊願意採用行業標準許可。儘管目前有爭論,但Broadcom還是願意和Qualcomm一起加入免專利權稅、詳盡而廣泛的互換專利使用權計畫。互換專利使用權是一項在主要半導體廠商間常用的標準採用方式。而對此有異議的是Qualcomm而非Broadcom。
˙Broadcom為983號專利提供了單獨許可證。在Qualcomm不接受全球解決計畫和行業標準的互換專利計畫的情況下,為了解決 ITC的特殊情況,Broadcom決定單就983號專利提供許可證,並以每支手機6美元的價格收取專利權稅。這個提議目前仍可與Qualcomm以及其直接或間接客戶進行討論。
˙此次提供的983號專利權稅少於Qualcomm在類似但敗訴的案件中提出的要求。每支手機6美元的專利權稅只佔設備本身價格的2% ~5%,比Qualcomm曾經為兩項視頻壓縮專利技術起訴Broadcom時的索賠低4%。且後來經陪審團證實,Broadcom實際上並沒有侵權行為。即使983號專利被判決是有效且受到侵權的,Broadcom也決定只收取低於Qualcomm上訴時提出的價格及單位成本的專利權稅,以避免任何對此賠償是否合理的爭論。此外,這次提出的983號專利權稅只佔營運業者預計在每支手機上獲得收入的極小一部分,因此它們銷售的3G手機還將有足夠的利潤空間。
最後Dull指出:「Broadcom一直努力在每項與Qualcomm的專利之爭方面成功地維護其合法權益。但是Qualcomm尚未有如一個負責任的公司那樣給予反應,不曾表示雙方將會談判。相反,Qualcomm求助於美國政府,請求免責Qualcomm及其客戶。正如我們這兩年再三強調,Broadcom只不過希望Qualcomm因使用我們的智財權而給以足夠賠償,且能夠像我們在參與競爭的其他領域那樣,以我們產品和技術的優勢及創新在手機市場上公平競爭。」
Dull表示,Qualcomm將此一事件升級至公共安全及其它高層次國家政策問題,完全是出於商業目的,且一再迴避與Broadcom商議有關使用智財權的費用支付問題,而該公司仍相信,市場力量將推動形成正確的決議,並呼籲美國總統無需捲入這場簡單的商業談判。”
星期四, 7月 05, 2007
Windows Embedded CE 6.0先進記憶體管理
Windows Embedded CE 6.0先進記憶體管理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05日
摘要
此文章的內容涵蓋新版Windows Embedded CE管理記憶體的方式、架構方式,以及這些改變對應用程式會產生什麼影響。
介紹
Windows Embedded CE在過去10年中已從市場新手轉變成嵌入式作業系統界的老手。在這段時間,除了管理記憶體的方式之外,微軟幾乎改善及強化了Windows Embedded CE的每個部分。當然,Windows Embedded CE一直都是一套現代化、先進且支援虛擬記憶體功能的多工作業系統,但是它在記憶體與程式碼密集系統 (code intensive systems)上卻有一些嚴重的限制,例如機上盒(set-top boxes)與Windows Mobile平台。
尤其是最多只能同時執行32項作業,以及32MB的應用程式虛擬空間限制。Windows Embedded CE早期並沒有這兩個問題,且現今開發的許多嵌入式系統也沒有這些困擾。只有在需要密集處理媒體作業的系統上才會產生這些疑慮,因此執行Windows Media player時,系統便需要大量的系統與應用程式的程式碼,例如Windows Mobile,而在需要使用大量小型程序建立系統的系統上,例如某些程序控制系統,也會產生這些問題。
Windows Embedded CE 6.0捨棄了“two 32’s”,因為它採用了完全重新編寫的核心及新的作業系統架構。新的核心可允許最多3萬2千個程序同時執行,這個新的處理程序「限制」至少在幾年內應該都不會是個問題。此外,虛擬記憶體空間則已經從每個程序32 MB的虛擬位址空間提高為每個程序2 GB的位址空間。
記憶體架構
回顧一下Windows CE 5.0使用的架構可幫助瞭解對新核心所做的強化。圖1說明了Windows CE 5.0整合性的虛擬位址空間。如同WindowsR XP與Windows Embedded CE 6.0一樣,此系統保留了最高2 GB的位址空間。較低部分的位址空間會被分割成許多區域。此區域中大部分,幾乎有一半皆是被定義為大型記憶體區域(Large Memory Area)。 此區域乃是用來分配供一般記憶體映圖檔案使用的記體空間的大型區塊區域。
請下載PDF文件,以閱讀完整文章。
作者: Douglas Boling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05日
摘要
此文章的內容涵蓋新版Windows Embedded CE管理記憶體的方式、架構方式,以及這些改變對應用程式會產生什麼影響。
介紹
Windows Embedded CE在過去10年中已從市場新手轉變成嵌入式作業系統界的老手。在這段時間,除了管理記憶體的方式之外,微軟幾乎改善及強化了Windows Embedded CE的每個部分。當然,Windows Embedded CE一直都是一套現代化、先進且支援虛擬記憶體功能的多工作業系統,但是它在記憶體與程式碼密集系統 (code intensive systems)上卻有一些嚴重的限制,例如機上盒(set-top boxes)與Windows Mobile平台。
尤其是最多只能同時執行32項作業,以及32MB的應用程式虛擬空間限制。Windows Embedded CE早期並沒有這兩個問題,且現今開發的許多嵌入式系統也沒有這些困擾。只有在需要密集處理媒體作業的系統上才會產生這些疑慮,因此執行Windows Media player時,系統便需要大量的系統與應用程式的程式碼,例如Windows Mobile,而在需要使用大量小型程序建立系統的系統上,例如某些程序控制系統,也會產生這些問題。
Windows Embedded CE 6.0捨棄了“two 32’s”,因為它採用了完全重新編寫的核心及新的作業系統架構。新的核心可允許最多3萬2千個程序同時執行,這個新的處理程序「限制」至少在幾年內應該都不會是個問題。此外,虛擬記憶體空間則已經從每個程序32 MB的虛擬位址空間提高為每個程序2 GB的位址空間。
記憶體架構
回顧一下Windows CE 5.0使用的架構可幫助瞭解對新核心所做的強化。圖1說明了Windows CE 5.0整合性的虛擬位址空間。如同WindowsR XP與Windows Embedded CE 6.0一樣,此系統保留了最高2 GB的位址空間。較低部分的位址空間會被分割成許多區域。此區域中大部分,幾乎有一半皆是被定義為大型記憶體區域(Large Memory Area)。 此區域乃是用來分配供一般記憶體映圖檔案使用的記體空間的大型區塊區域。
請下載PDF文件,以閱讀完整文章。
作者: Douglas Boling
星期一, 7月 02, 2007
3G vs. WiMAX 誰將主宰亞洲行動通訊市場?
3G vs. WiMAX 誰將主宰亞洲行動通訊市場?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02日
亞洲行動通訊市場的蓬勃活力是全球有目共睹,不過參與在新加坡舉行的一場產業高峰會的業界代表們,卻在究竟是何種技術推動此一市場前進的問題上看法分歧。
ABN AMRO分析師Tri Pham在這場CommunicAsia高峰會上表示,亞洲的行動通訊用戶佔據全球總數的40%。而中國是迄今為止的全球最大行動通訊市場,印度則可望在未來兩年內超越美國成為第二大市場。
不過行動業務營收和用戶數量成長最大的國家則是孟加拉、巴基斯坦和越南等相對更小的發展中國家。由於簡訊服務(SMS)等基本服務的流行,這些國家廠商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營收利潤。而Pham也表示,亞洲強勢的經濟成長以及投資商的濃厚興趣,使該地區的主要電信業者估計過高,因而很難在國際擴張上走得更遠。
隨著很多國家的行動服務穿透率已達到了巔峰,亞洲一些大型電信業者開始將目光逐漸轉向新的服務或應用來增加營收。但在這一地區,究竟是3G還是WiMAX網路更適合下一代移動服務的爭議,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3G業務推廣成績不如廠商預期
已經佈建了3G網路的國家的廠商都承認,迄今該業務的推動情況令人失望。Telekom Malaysia執行長Abdul Wahid Omar表示,自從2005年3G網路佈建完成以來,該公司的用戶數量只有之前預期的一半,迫使其調降了約52%的營收目標。
Omar表示,消費者卻步的原因之一是3G服務推出的延遲,而3G手機相對較高的價格也是該市場的主要障礙。而位於馬尼拉的Smart Communications首席營運顧問Don Rae也表示,3G服務在菲律賓可說是「雷聲大雨點小」,因為沒有多少人對視訊電話感興趣,也很少人用手機下載數位內容。
印尼行動通訊業者Telkomsel總裁Kiskenda Suriahardja則有較樂觀的看法;他表示,由於該公司在2007年初才推出3G服務,也讓該公司能從一些早期進入者的失敗經驗中吸取教訓。 Telkomsel在短短的3個月時間已經吸引超過200萬名3G用戶,並可望在2010年達到1,800萬。但是Suriahardja也表示,諸如視訊通話、行動電視等「純3G」服務的使用率只佔1%。
Rae認為,由於3G手機價格的下降,明年將成為3G的“黃金時代”。不過Omar表示,3G網路的“最大承諾”是為那些缺乏固定網路基礎設備的偏遠、未開發地區提供行動寬頻覆蓋。HSPA寬頻服務目前已經在新加坡和印尼部份地區佈建完成,受到熱烈歡迎。
印度Telecom Users Group秘書長Anil Prakash表示,如果推出某種無線寬頻網路服務,印度的1.3億戶鄉村家庭中將有5%會申請該服務。但若印度政府真的希望該服務起飛,還必須邁出關鍵性的一步──即釋放印度國內更多的頻譜。
WiMAX才是下一個明星無線通訊技術?
而有更多已開發市場則開始將注意力轉向WiMAX。台灣的中華電信行動事業部副總裁石木標(Mu-Piao Shih)表示,台灣政府相關部門將會在今年七月頒發6張個區域性WiMAX執照,其中有兩張是為新進廠商保留。在2009年則會頒發至少一張全台灣性的執照。台灣的製造商也開始推動WiMAX,期望能在2012年,達到在全球WiMAX用戶端設備產量的90%。
石木標表示,WiMAX資料傳輸成本可望比3G更低,在大眾市場上完全可以和3G競爭;但由於基礎設備成本高昂,來自標準Wi-Fi和 3G服務的激烈競爭,以及很多市場普遍存在的頻譜分配問題,WiMAX將面臨一場惡戰。而中華電信則將與其他12家廠商競爭申請WiMAX執照。
Telekom Malaysia的Omar也表示,如果價格合理,Telekom Malaysia會毫不猶豫地爭取WiMAX執照,不過他也表示,在3GPP LTE (Long Term Evolution)技術成形之前,WiMAX的前途將非常有限。
其他人則認為3G和WiMAX可以是互補關係。摩托羅拉(Motorola)東南亞網路及企業通訊事業部技術長Ray Owen指出,HSPA面臨著頻寬上的限制,儘管SMS和鈴聲下載等“低階”服務的收入的確不錯,但發展中的亞洲地區很少有消費者把手機拿來做其他用途。
Owen表示,也就是說,語音通話仍將是3G網路唯一的“殺手級應用”,而WiMAX則將主要被應用於將數據傳輸到筆記型電腦和PDA等更大螢幕的設備。
(參考原文:Execs debate future of Asian mobile markets)
(Jonathan Hopfner)
上網時間 : 2007年07月02日
亞洲行動通訊市場的蓬勃活力是全球有目共睹,不過參與在新加坡舉行的一場產業高峰會的業界代表們,卻在究竟是何種技術推動此一市場前進的問題上看法分歧。
ABN AMRO分析師Tri Pham在這場CommunicAsia高峰會上表示,亞洲的行動通訊用戶佔據全球總數的40%。而中國是迄今為止的全球最大行動通訊市場,印度則可望在未來兩年內超越美國成為第二大市場。
不過行動業務營收和用戶數量成長最大的國家則是孟加拉、巴基斯坦和越南等相對更小的發展中國家。由於簡訊服務(SMS)等基本服務的流行,這些國家廠商一直保持著穩定的營收利潤。而Pham也表示,亞洲強勢的經濟成長以及投資商的濃厚興趣,使該地區的主要電信業者估計過高,因而很難在國際擴張上走得更遠。
隨著很多國家的行動服務穿透率已達到了巔峰,亞洲一些大型電信業者開始將目光逐漸轉向新的服務或應用來增加營收。但在這一地區,究竟是3G還是WiMAX網路更適合下一代移動服務的爭議,已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3G業務推廣成績不如廠商預期
已經佈建了3G網路的國家的廠商都承認,迄今該業務的推動情況令人失望。Telekom Malaysia執行長Abdul Wahid Omar表示,自從2005年3G網路佈建完成以來,該公司的用戶數量只有之前預期的一半,迫使其調降了約52%的營收目標。
Omar表示,消費者卻步的原因之一是3G服務推出的延遲,而3G手機相對較高的價格也是該市場的主要障礙。而位於馬尼拉的Smart Communications首席營運顧問Don Rae也表示,3G服務在菲律賓可說是「雷聲大雨點小」,因為沒有多少人對視訊電話感興趣,也很少人用手機下載數位內容。
印尼行動通訊業者Telkomsel總裁Kiskenda Suriahardja則有較樂觀的看法;他表示,由於該公司在2007年初才推出3G服務,也讓該公司能從一些早期進入者的失敗經驗中吸取教訓。 Telkomsel在短短的3個月時間已經吸引超過200萬名3G用戶,並可望在2010年達到1,800萬。但是Suriahardja也表示,諸如視訊通話、行動電視等「純3G」服務的使用率只佔1%。
Rae認為,由於3G手機價格的下降,明年將成為3G的“黃金時代”。不過Omar表示,3G網路的“最大承諾”是為那些缺乏固定網路基礎設備的偏遠、未開發地區提供行動寬頻覆蓋。HSPA寬頻服務目前已經在新加坡和印尼部份地區佈建完成,受到熱烈歡迎。
印度Telecom Users Group秘書長Anil Prakash表示,如果推出某種無線寬頻網路服務,印度的1.3億戶鄉村家庭中將有5%會申請該服務。但若印度政府真的希望該服務起飛,還必須邁出關鍵性的一步──即釋放印度國內更多的頻譜。
WiMAX才是下一個明星無線通訊技術?
而有更多已開發市場則開始將注意力轉向WiMAX。台灣的中華電信行動事業部副總裁石木標(Mu-Piao Shih)表示,台灣政府相關部門將會在今年七月頒發6張個區域性WiMAX執照,其中有兩張是為新進廠商保留。在2009年則會頒發至少一張全台灣性的執照。台灣的製造商也開始推動WiMAX,期望能在2012年,達到在全球WiMAX用戶端設備產量的90%。
石木標表示,WiMAX資料傳輸成本可望比3G更低,在大眾市場上完全可以和3G競爭;但由於基礎設備成本高昂,來自標準Wi-Fi和 3G服務的激烈競爭,以及很多市場普遍存在的頻譜分配問題,WiMAX將面臨一場惡戰。而中華電信則將與其他12家廠商競爭申請WiMAX執照。
Telekom Malaysia的Omar也表示,如果價格合理,Telekom Malaysia會毫不猶豫地爭取WiMAX執照,不過他也表示,在3GPP LTE (Long Term Evolution)技術成形之前,WiMAX的前途將非常有限。
其他人則認為3G和WiMAX可以是互補關係。摩托羅拉(Motorola)東南亞網路及企業通訊事業部技術長Ray Owen指出,HSPA面臨著頻寬上的限制,儘管SMS和鈴聲下載等“低階”服務的收入的確不錯,但發展中的亞洲地區很少有消費者把手機拿來做其他用途。
Owen表示,也就是說,語音通話仍將是3G網路唯一的“殺手級應用”,而WiMAX則將主要被應用於將數據傳輸到筆記型電腦和PDA等更大螢幕的設備。
(參考原文:Execs debate future of Asian mobile markets)
(Jonathan Hopfner)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