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們,請不要逃避對話!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01日
在政治界有句話說「權力造成腐化」,而在半導體產業界,權力則是會導致領導的僵化。以上說法在不久前於德國慕尼黑召開的Electronica 2006可充分得到印證。在該兩年一度的展會中,有一場邀集各主要半導體廠商(特別以歐洲業者為主)大頭齊聚的「CEO論壇」,論壇中CEO們針對產業趨勢以及未來遠景各抒己見。
通常參與這類活動的聽眾會從討論中獲得不少啟發,但今年他們可沒這麼幸運了。主辦單位找了一位缺乏採訪技巧的學者當論壇主持人,更糟的是還不開放問答,於是讓參與論壇的CEO們──包括英飛凌(Infineon)總裁兼CEO Wolfgang Ziebart;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董事長席兼CEO Michel Mayer、恩智浦半導體(NXP)總裁兼CEO Frans van Houten,以及瑞薩(Renesas)董事長兼CEO Satoru Ito──參與了一場毫無負擔、僅需宣讀他們熟練的行銷台詞的論壇。
他們原本可以透過參與討論,與電子產業社群有更多的接觸,但他們卻畫地自限。甚至當《EETimes》的記者Junko Yoshida,在論壇之後試圖上前採訪英飛凌的Ziebart,也被這位CEO身邊的PR人員擋駕。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CEO Carlo Bozotti,以“緊急公務”的理由未現身CEO論壇,但他沒時間參加公共性活動,在第二天晚上卻在自己公司安排的活動上,將“精雕細琢”過的資訊,傳達給實際上像是被鎖在酒店大廳內(直到活動結束)的500名聽眾。
NXP的van Houten直到最後一分鐘才答應接受Yoshida記者提出的、計劃已久的採訪。瑞薩的Ito原本答應,然後又拒絕與其他CEO《EE Times》舉辦的Global Design Forum;然後他又一下答應一下拒絕接受《EE Times》歐洲記者Peter Clarke的採訪。
如果大會的主辦單位覺得不開放問答是一個好主意,那他們真是徹底錯了,他們枉顧了做為一個展會主辦單位的責任,即「鼓勵對話」。如果CEO們願意,他們一定能侃侃而談;但是如果他們以不開放問答做為參與論壇的交換條件,我們將會墜入一個悲慘的黑暗世界。
所謂「上行下效」,如果這些高層積極迴避對話,那也可以想見有一天他們手下的FAE跟著光說不練。也許CEO們手上財力雄厚,但當這個產業界規模變小,這些籌碼也會跟著縮水。
曾經,當電子產業飛速前進的時代,CEO們總是精力充沛地參與公眾對話,探討各種前景以及可能性,並期待著技術創新者分享他們的創意。也許他們喪失了願景、失去了堅持信念的的勇氣,而退縮到古堡中、拉起吊橋並戴上玫瑰色的眼鏡。
對企業高層來說,這樣的逃避現實也許很舒服,但是對於這個已經建立起成熟、廣泛且頻繁的,由上而下、由上至下的對話管道的科技產業界來說,這是個危險的轉變。
(本文作者Brian Fuller,為美國CMP集團英文版《EETimes》總編輯,全文原版請參考The silence of the la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