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羅拉低階手機策略失誤? RAZR一同落水
(國際新聞中心梁燕蕙/綜合外電) 2007/02/16
美國手機巨擘摩托羅拉(Motorola)在執行長Ed Zander帶領下轉虧為盈,惟近來報出2006年第四季獲利驟降的警訊,市場歸咎於該公司進軍新興市場的低階手機策略失誤,導致獲利大跌,不過,曾經挹注摩托羅拉高額獲利的RAZR系列超薄型手機,竟也是導致獲利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摩托羅拉在2004年第四季推出RAZR手機,新產品小巧、美觀且功能完備,創下銷量5,000萬台的佳績,並刷新手機銷售史上的紀錄。雖然RAZR在Zander加盟摩托羅拉前就已投入研發,但卻是在他的主持下才投入市場的。
事實上,RAZR也帶動了摩托羅拉的整個銷售業績,財報資料顯示,2006年第四季就賣了6,570萬支手機,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47%,摩托羅拉在全球市場的比重,也從2004年底的16.3%,大幅增長到2006年時的22.3%。然而,RAZR帶來的好景不長,2007年1月份該公司發出獲利警訊,股價應聲下跌,自2006年初以來的公司市值蒸發了30%。第四季財報更顯示營益率僅達4%。
報導指出,儘管RAZR當初以新產品500美元的零售價格上市,定位在高階市場奢侈品的寵兒,例如AT&T高層Edward Whitacre就擁有1支在面板上刻著自己名字的RAZR,然而一旦RAZR銷量擴充,其價格便急遽下降。在美國市場上,消費者甚至只要與Cingular等行動通訊營運商簽下1份2年合約,即可免費獲得1支RAZR手機,超薄型手機很快就成為大眾化的商品(Commodity),儘管市場比重節節攀升,卻無助於公司營運獲利。
然而,摩托羅拉在以量攻堅的策略下,也同時降低了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諾基亞(Nokia)等業者後來均發展出超薄手機產品,也顯示出先前摩托羅拉挖人牆角的成效,恐怕只是一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