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內線交易風暴 李焜耀批法令綁死企業手腳
工商時報 2007.04.25 袁顥庭/台北報導
友達、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在內線交易案爆發之後,已經許久未在公開場合發言,昨(廿四)日親自出席友達法說會,面對媒體的詢問,李焜耀一改先前低調的態度,對於近來的風風雨雨表達看法。他直指台灣現在不少法令已經不合時宜,對企業而言綁手綁腳,主管機關的態度應該要改變。
明基與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的合併破局,對於明基品牌形象造成不小的傷害,而日前明基又因為內線交易案被檢調調查,明基財務長游克用仍在押,李焜耀與明基總經理李錫華也遭到調查。明基負面的消息頻傳,李焜耀最近在公開場合也不願意多談,不過在昨日法說會上倒是一反常態,他強調最近心情還好,就如往常一般努力工作,今(廿五)日也會照常出席明基法說會。
李焜耀指出,以台灣作為營運基地的企業有很多先天上的障礙,造成台灣要成為跨國企業有相當的困難,以過去和西門子合併的經驗來說,因為台灣英語化的程度不夠,所以德國員工都不願意來台工作。而海外員工分紅的相關規定,從國際上的角度來看,更是不可思議,大陸的員工就無法拿到台灣企業的股票分紅,相當不合理。但是以品牌經營的角度來看,品牌是一地文化的延伸,如果總部設在其他地區,就失去了台灣品牌的意義。
對於目前政府法令上規定,李焜耀直指不合時宜。他舉例說明,最近台積電可能就會遇上問題,飛利浦出脫手中一六%台積電持股,如此一來持有台積電五%股份的開發金就成為台積電最大股東,被迫必須進入董事會擔任董事。而現在集團走向大型化,法令又規定董監事持股不得低於五%,企業也面臨必須補足、或罰款,都造成了企業的困擾。
此外,像是企業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還要求股東放棄優先認購的權利,諸如此類的規定,其實都沒有必要,只是讓企業綁手綁腳。李焜耀呼籲,主管機關的態度要改,台灣的法令、人才、投資環境、資本市場都要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