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設計的重要法則:科技不能脫離人性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28日
工程學是一門精密的學科。我們經過測試、測量、模擬等嚴謹的過程後,最後將產品創造出來。當遭遇到問題時,工程師會透過實際的規格、經驗以及經過時間考驗的原則,來解決它們。然而,當我們生產的產品交到一般的消費者手中後,這一切精密建構的價值似乎就瞬間瓦解了。
嵌入式系統就是這麼一項得同時滿足精密工程設計以及人性古怪本質的東西。無論我們怎麼小心謹慎地打造出最新設計的產品,將之呈現到消費者面前,但仍有許多料想不到的錯誤會出現。我們無法解釋為什麼會衍生出這麼多的混亂情況,而對消費者的生活造成影響。
只要稍微環顧一下我們的生活,就會發現有許多情況其實並不合理,但卻已經成為我們生活模式中的一部份。請考慮以下的這些事實。我們只需花 99分錢,就可以下載一首具備CD品質的完整歌曲,但區區10秒鐘的手機鈴聲,其售價卻要2.5美元。汽油比瓶裝水便宜,但卻沒有人抱怨Aquafina (礦泉水)太貴。同樣的,Wite-Out比12年份的蘇格蘭威士忌貴,Pentium處理器甚至比純金還貴。但顯然這些情況已廣泛被大眾接受,而且沒有絲毫異樣的感覺。
我們願意花更高的價格購買一件印有代表某個廠商LOGO的T恤,自願成為一間公司的活動招牌,但我們除了知道這間公司的品牌或接受它在各種行銷活動中帶給我們的印象之外,可能對它的其他部分毫無所悉。如果你頭腦夠清楚的話,這間公司其實應該付給我們廣告費用。
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我們無法預測群體-甚至是個人-的行為模式。我們能隨心所欲的生活,其他人似乎也很樂於擁有這樣的自由度。而這正是讓我們這些嵌入式設計師日子難過的真正原因。
因為在一款新的電子產品交付到消費者手上時,他們常常會用超乎我們預期的奇怪方式來操作一項產品,也因此系統程式經常會有一些無法預期的錯誤出現。由於用戶已經形成了一種與過去我們解決問題類似的習慣,或是大部份用戶其實並不會去使用許多更新或看來較複雜的功能,所以我們新開發的最新功能就會完全被忽略。結果便是,普通的產品能夠熱賣,而擁有更好功能或更便宜的類似產品卻只能呆在倉庫中。當精密的工程學不得不對人類的本性低頭時,這真是一件讓人沮喪的事情。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學到兩個教訓。首先,在設計任何產品的同時,必須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最差情況。因為我們無法預料當產品交付到使用者手上後,會以什麼方式使用,或是可能出現什麼狀況。因此,設計人員應該儘可能的考慮到各種錯誤情況,預料到一般人不能想到的,特別是當你是為消費者或終端市場設計產品時。第二,應該多聽取行銷人員的意見。這雖然聽起來很恐怖,但公司就是僱用他們來瞭解人性的。這些人可能不知道工程是什麼,或是完全無法瞭解技術,但他們較一般的研發人員有更多實際接觸客戶的機會,從他們那裡,或許可以得到你未曾設想到的資訊。
我們都知道,最好的產品並不一定是最暢銷的。然而,從整個嵌入式電子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一個有用的經驗法則告訴我們:更好,但不一定會更成功。科學家總是奢望有一個數學式的理想環境,但另一方面,工程師應該更多考慮到現實,因為這才是最大賣點。
星期五, 4月 28, 2006
鎖定高階手機市場的多核心OMAP2420晶片
鎖定高階手機市場的多核心OMAP2420晶片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28日
參加完最近的CTIA無線資訊科技暨娛樂展,在舊金山機場候機的時候,我利用片刻空閒回顧了今年的展會。讓我震驚的是儘管大部份出席的公司都有明確定位,但他們的定位卻都匯聚在同樣的主題上:語音、數據應用以及音樂和視訊,而且全都透過無線方式實現。這讓我在坐下來撰寫這篇關於德州儀器(TI)公司的產品OMAP2420應用處理器的評論時,稍微感到輕鬆一些,因為這個共同的主題正好總結了TI在這個領域對自己的定位。
OMAP2420適合採用Linux、Windows和Symbian作業系統(OS)的高階手機。它是OMAP 2系列產品中的第一款,而OMAP2系列最終將會朝結合『數據機和應用處理器’的方向發展。或許這款晶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多處理器核心,其中包含了 330MHz的ARM 11 RISC、220MHz的TI C55 DSP、內含ARM7的影像和視訊處理器,以及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可支援166MHz行動DDR SDRAM的3D繪圖處理器。該晶片還整合了顯示和相機控製器、SDRAM和快閃記憶體控製器,並附加了60個以上的週邊控製器。OMAP 2420能為高階多媒體應用提供強大支援,這些應用包括30fps通用中間格式(CIF)的視訊會議、30fps的VGA編解碼、VGA和TV顯示,以及 300萬畫素以上的相機。內含該晶片的手機已進入設計階段,預估很快就會上市。
與TI前幾代OMAP應用處理器相較,2420最關鍵的設計差異就在於採用的製程由130nm升級到了90nm。另外,2420中ARM 核心的性能也有所改善:過去的OMAP晶片最高只能支援220MHz,而2420支援的速度提高到了330MHz。在2420中,TI提升了快取記憶體容量和總記憶體頻寬,此外還用ARM11 RISC取代了ARM9。
OMAP2420的3D繪圖性能提高了40到50倍,視訊性能也提高了一個數量級。而且其平行處理功能使多任務處理能力更強大。
2420是一款多核心設計晶片,TI已清楚地宣佈今後將根據應用需求儘可能支援多核心的發展。看來TI似乎已將平行處理或多核心處理作為通向手機應用的未來之路。
2420的特殊佈局層採用了TI的多引擎處理和電源管理功能。TI開始轉向採用一種稱為開放核心協議(OCP)的標準化互連方法,OCP隸屬於獨立的非營利標準組織OCP-IP。
OCP促進了核心再使用,而且使核心能夠獨立於整合子系統之外。OCP也實現了一組適用於整個晶片的時序規則以及一組驗證工具。如果設計期間有需求,它允許IP模組在系統內移動,這將使系統分析和晶片除錯更簡單和直接。
OMAP2420的電源管理技術能針對每一種具體應用來最佳化處理器功耗。在晶片級,TI將多個電源域組合在一起,每個域都能切斷電源至零漏電,因而大幅延長了電池壽命。OMAP2420中採用的許多電源管理技術都是TI新型SmartReflex技術中的一部份。
在電晶體和軟體級,TI尤其關注滿足零漏電水準。運用策略佈局整個晶片上的電源開關,該架構能對不同的域單獨斷電,因而協助TI達到所需晶片粒度。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嵌入式「diode-footed SRAM」開關,用於減少嵌入式記憶體的功耗。
由於終端用戶的功率使用情況可能產生動態變化,因此TI透過調整電壓和頻率,針對不同的應用採用軟體可程式功耗模式。例如,定義「切斷」模式就可以進入最低功耗狀態。
在針對OMAP2420的分析中,我們已經找到了TI的二階段(two-pass)電源開關控制電路,目前正針對該控制電路對自動佈線電路中整個電源管理系統的影響進行分析。在對矽晶片的分析中,我們已發現了ARM核心、DSP核心與繪圖加速器的位置。另外,我們還確認了一些可能是記憶體控製器、TMS320C55x DSP、電源管理模組以及影像視訊加速器的位置。
2420中有5種記憶體類型,所有的嵌入式記憶體加起來幾乎佔晶片面積的1/4,而OMAP1710內的4種不同記憶體類型大約佔晶片的17%。OMAP2420大約比OMAP1710晶片大1.9倍,因此,其更高的整合度也要求在晶片面積上做權衡。
從軟體角度來看,TI的程式碼從兩方面協助管理電源:其一,軟體透過監控工作負載,能夠知道正在執行的是哪種應用;其二,軟體還能收集統計資訊,以確定工作量情況。這將使晶片能夠根據實際使用模式進行基於預測的電源管理。
TI正努力使OMAP向65nm製程轉換,這會產生一些額外的製程問題影響晶片的漏電。我們都知道,TI擁有好幾種90nm製程技術:有些採用高漏電電晶體,有些採用低漏電電晶體;因此可以推斷,TI在65nm製程上會繼續採取這一策略。另外,TI能在系統級對額外的漏電流進行補償,所以我們期待TI為解決65nm的漏電問題提出一些獨特的電路實現方法。
TWL92230是讓2420電源管理更完美的一款配套電源管理元件。它採用250nm類比BiCMOS製程設計,能提供一些特殊功能,例如板上電壓調整以及DC/DC轉換,可用來彌補2420的功能。

圖1: TI OMAP2420架構圖;多處理器核心是TI OMAP2420設計核心。
TWL92230確實是專為與2420配套使用而設計,它還包含一些適用於最新OMAP的特殊保護機制,例如晶片發熱測溫儀及過熱斷電保護。其中過熱斷電保護允許TWL92230切斷其DC/DC轉換器,然後向2420發送一個中斷訊號。由於手持式設備外形變小,這些保護機制都成為必要功能。
TWL92230還將許多週邊晶片和分離式元件整合到單晶片中。
在2420研發過程中,TI克服了無數困難。據他們透露,在最終設計核准前,2420的版圖是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但這個計劃在最艱難的時刻仍持續進行,並在晶片驗證時採用了最新測試版的標準工具。
OMAP2420中的記憶體
TI支援在OMAP2040上進行封裝層疊(PoP)方式的記憶體堆疊。PoP是指直接在一個封裝上疊放另一個封裝,二者透過封裝材料直接相連。然而記憶體堆疊仍有一些問題。由於漏電流會產生熱量,因此在OMAP2420上放置另一顆晶片會增加整個系統的發熱。
解決這種問題就是SmartReflex技術的專長了。為保證相容性和穩定性,TI就PoP或標準裸晶堆疊形式模擬了OMAP2420與不同廠牌之SRAM或行動DDR元件連接的情況。
從TI的角度來看,PoP是一種商業模式,因為PoP促使客戶與記憶體廠商進行協商,如此TI就不必侷限於支援某一種特定的記憶體。
三星最新的NAND快閃記憶體元件也引發了一個問題:能夠堆疊接觸的記憶體總量是否有限制。因為NAND快閃記憶體和NOR快閃記憶體似乎都很盛行,所以有人可能會懷疑,用戶到底會採用哪種記憶體配置呢?其實不必擔心,因為TI支援包括高達1GB的NAND或NOR快閃記憶體以及高達1GB 的行動DDR在內的各種快閃記憶體配置和快閃記憶體類型。即使NAND快閃記憶體在高階手機的大容量記憶體應用中更受歡迎,TI仍將NOR視為NAND的競爭者。
總而言之,TI已經將利用OMAP2420進行設計的能力發揮到極至,甚至能滿足一些他們認為即將出現的更新奇的應用要求。例如在執行高品質音訊應用的同時執行高品質的3D遊戲,還要用OMAP2420來控制一個標準電視進行全螢幕遊戲。依照TI的說法,這種應用將會變得普遍。同時,TI 還宣稱OMAP2420能在兩台顯示器上同時執行繪圖和視訊處理,且能利用同一套記憶體,在一個高階作業系統上平行執行音訊、視訊和3D遊戲。
儘管TI非常積極推動OMAP2420上市,但在這個領域,2420並非沒有競爭者。Broadcom今年推出了其BCM2705多媒體處理器,Nvidia與ATI也在持續開發這類產品與TI競爭。此外,Qualcomm也持續關注如何整合高階多媒體功能和基頻。
但透過OMAP 2420,TI已將其整體整合度和功能性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我們期待著2420能協助TI持續保持其在應用處理器領域的領先地位。
OMAP2420將首先用於高階手機,並隨市場發展而進入低階手機。具有該處理器的手機將在一到兩個月內上市。
作者簡介:
Peter DiPaolo是Semiconductor Insights的TECHinsights集團的技術經理,他的email是peterd@semiconductor.com
作者:Peter DiPaolo
技術經理
TECHinsights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28日
參加完最近的CTIA無線資訊科技暨娛樂展,在舊金山機場候機的時候,我利用片刻空閒回顧了今年的展會。讓我震驚的是儘管大部份出席的公司都有明確定位,但他們的定位卻都匯聚在同樣的主題上:語音、數據應用以及音樂和視訊,而且全都透過無線方式實現。這讓我在坐下來撰寫這篇關於德州儀器(TI)公司的產品OMAP2420應用處理器的評論時,稍微感到輕鬆一些,因為這個共同的主題正好總結了TI在這個領域對自己的定位。
OMAP2420適合採用Linux、Windows和Symbian作業系統(OS)的高階手機。它是OMAP 2系列產品中的第一款,而OMAP2系列最終將會朝結合『數據機和應用處理器’的方向發展。或許這款晶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多處理器核心,其中包含了 330MHz的ARM 11 RISC、220MHz的TI C55 DSP、內含ARM7的影像和視訊處理器,以及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可支援166MHz行動DDR SDRAM的3D繪圖處理器。該晶片還整合了顯示和相機控製器、SDRAM和快閃記憶體控製器,並附加了60個以上的週邊控製器。OMAP 2420能為高階多媒體應用提供強大支援,這些應用包括30fps通用中間格式(CIF)的視訊會議、30fps的VGA編解碼、VGA和TV顯示,以及 300萬畫素以上的相機。內含該晶片的手機已進入設計階段,預估很快就會上市。
與TI前幾代OMAP應用處理器相較,2420最關鍵的設計差異就在於採用的製程由130nm升級到了90nm。另外,2420中ARM 核心的性能也有所改善:過去的OMAP晶片最高只能支援220MHz,而2420支援的速度提高到了330MHz。在2420中,TI提升了快取記憶體容量和總記憶體頻寬,此外還用ARM11 RISC取代了ARM9。
OMAP2420的3D繪圖性能提高了40到50倍,視訊性能也提高了一個數量級。而且其平行處理功能使多任務處理能力更強大。
2420是一款多核心設計晶片,TI已清楚地宣佈今後將根據應用需求儘可能支援多核心的發展。看來TI似乎已將平行處理或多核心處理作為通向手機應用的未來之路。
2420的特殊佈局層採用了TI的多引擎處理和電源管理功能。TI開始轉向採用一種稱為開放核心協議(OCP)的標準化互連方法,OCP隸屬於獨立的非營利標準組織OCP-IP。
OCP促進了核心再使用,而且使核心能夠獨立於整合子系統之外。OCP也實現了一組適用於整個晶片的時序規則以及一組驗證工具。如果設計期間有需求,它允許IP模組在系統內移動,這將使系統分析和晶片除錯更簡單和直接。
OMAP2420的電源管理技術能針對每一種具體應用來最佳化處理器功耗。在晶片級,TI將多個電源域組合在一起,每個域都能切斷電源至零漏電,因而大幅延長了電池壽命。OMAP2420中採用的許多電源管理技術都是TI新型SmartReflex技術中的一部份。
在電晶體和軟體級,TI尤其關注滿足零漏電水準。運用策略佈局整個晶片上的電源開關,該架構能對不同的域單獨斷電,因而協助TI達到所需晶片粒度。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嵌入式「diode-footed SRAM」開關,用於減少嵌入式記憶體的功耗。
由於終端用戶的功率使用情況可能產生動態變化,因此TI透過調整電壓和頻率,針對不同的應用採用軟體可程式功耗模式。例如,定義「切斷」模式就可以進入最低功耗狀態。
在針對OMAP2420的分析中,我們已經找到了TI的二階段(two-pass)電源開關控制電路,目前正針對該控制電路對自動佈線電路中整個電源管理系統的影響進行分析。在對矽晶片的分析中,我們已發現了ARM核心、DSP核心與繪圖加速器的位置。另外,我們還確認了一些可能是記憶體控製器、TMS320C55x DSP、電源管理模組以及影像視訊加速器的位置。
2420中有5種記憶體類型,所有的嵌入式記憶體加起來幾乎佔晶片面積的1/4,而OMAP1710內的4種不同記憶體類型大約佔晶片的17%。OMAP2420大約比OMAP1710晶片大1.9倍,因此,其更高的整合度也要求在晶片面積上做權衡。
從軟體角度來看,TI的程式碼從兩方面協助管理電源:其一,軟體透過監控工作負載,能夠知道正在執行的是哪種應用;其二,軟體還能收集統計資訊,以確定工作量情況。這將使晶片能夠根據實際使用模式進行基於預測的電源管理。
TI正努力使OMAP向65nm製程轉換,這會產生一些額外的製程問題影響晶片的漏電。我們都知道,TI擁有好幾種90nm製程技術:有些採用高漏電電晶體,有些採用低漏電電晶體;因此可以推斷,TI在65nm製程上會繼續採取這一策略。另外,TI能在系統級對額外的漏電流進行補償,所以我們期待TI為解決65nm的漏電問題提出一些獨特的電路實現方法。
TWL92230是讓2420電源管理更完美的一款配套電源管理元件。它採用250nm類比BiCMOS製程設計,能提供一些特殊功能,例如板上電壓調整以及DC/DC轉換,可用來彌補2420的功能。

圖1: TI OMAP2420架構圖;多處理器核心是TI OMAP2420設計核心。
TWL92230確實是專為與2420配套使用而設計,它還包含一些適用於最新OMAP的特殊保護機制,例如晶片發熱測溫儀及過熱斷電保護。其中過熱斷電保護允許TWL92230切斷其DC/DC轉換器,然後向2420發送一個中斷訊號。由於手持式設備外形變小,這些保護機制都成為必要功能。
TWL92230還將許多週邊晶片和分離式元件整合到單晶片中。
在2420研發過程中,TI克服了無數困難。據他們透露,在最終設計核准前,2420的版圖是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但這個計劃在最艱難的時刻仍持續進行,並在晶片驗證時採用了最新測試版的標準工具。
OMAP2420中的記憶體
TI支援在OMAP2040上進行封裝層疊(PoP)方式的記憶體堆疊。PoP是指直接在一個封裝上疊放另一個封裝,二者透過封裝材料直接相連。然而記憶體堆疊仍有一些問題。由於漏電流會產生熱量,因此在OMAP2420上放置另一顆晶片會增加整個系統的發熱。
解決這種問題就是SmartReflex技術的專長了。為保證相容性和穩定性,TI就PoP或標準裸晶堆疊形式模擬了OMAP2420與不同廠牌之SRAM或行動DDR元件連接的情況。
從TI的角度來看,PoP是一種商業模式,因為PoP促使客戶與記憶體廠商進行協商,如此TI就不必侷限於支援某一種特定的記憶體。
三星最新的NAND快閃記憶體元件也引發了一個問題:能夠堆疊接觸的記憶體總量是否有限制。因為NAND快閃記憶體和NOR快閃記憶體似乎都很盛行,所以有人可能會懷疑,用戶到底會採用哪種記憶體配置呢?其實不必擔心,因為TI支援包括高達1GB的NAND或NOR快閃記憶體以及高達1GB 的行動DDR在內的各種快閃記憶體配置和快閃記憶體類型。即使NAND快閃記憶體在高階手機的大容量記憶體應用中更受歡迎,TI仍將NOR視為NAND的競爭者。
總而言之,TI已經將利用OMAP2420進行設計的能力發揮到極至,甚至能滿足一些他們認為即將出現的更新奇的應用要求。例如在執行高品質音訊應用的同時執行高品質的3D遊戲,還要用OMAP2420來控制一個標準電視進行全螢幕遊戲。依照TI的說法,這種應用將會變得普遍。同時,TI 還宣稱OMAP2420能在兩台顯示器上同時執行繪圖和視訊處理,且能利用同一套記憶體,在一個高階作業系統上平行執行音訊、視訊和3D遊戲。
儘管TI非常積極推動OMAP2420上市,但在這個領域,2420並非沒有競爭者。Broadcom今年推出了其BCM2705多媒體處理器,Nvidia與ATI也在持續開發這類產品與TI競爭。此外,Qualcomm也持續關注如何整合高階多媒體功能和基頻。
但透過OMAP 2420,TI已將其整體整合度和功能性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我們期待著2420能協助TI持續保持其在應用處理器領域的領先地位。
OMAP2420將首先用於高階手機,並隨市場發展而進入低階手機。具有該處理器的手機將在一到兩個月內上市。
作者簡介:
Peter DiPaolo是Semiconductor Insights的TECHinsights集團的技術經理,他的email是peterd@semiconductor.com
作者:Peter DiPaolo
技術經理
TECHinsights
無線設備終極篇:無線功率傳輸
無線設備終極篇:無線功率傳輸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28日
今天各式各樣備受吹捧的無線類小玩意稱為無線「傳遞」設備或許更為恰當,因為從某方面來說,它們仍然需要借助一條導線把電源從牆上的插座引入設備中。而事實上,人們早已能夠利用無線方式將數百千瓦的功率成功進行遠距離傳輸。雖然對無線功率傳輸的關注一直以來都集中在兆瓦級(如太陽能收集)或毫瓦級(如 RFID),但是現在是時候將這項技術引入到各種便攜式無線應用中。
無線功率傳輸發展史
通過波束髮射能量的想法並不新奇。早在1899年,Nikola Tesla在Wardenclyffe進行的無線功率傳輸實驗就證明,可以在沒有導線的情況下點亮25英里以外的氖氣照明燈。
而創建於1934年的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則將2.4-2.5GHz的頻段作為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領域的保留頻段,從而使人們可以在該範圍進行重大意義的科學研究。二戰期間,利用磁電管將電能轉換成微波的技術被成功開發。但是將微波轉回電流的方法直到1964年才被發現,在這一年裡,William C. Brown成功驗證了一個可以把微波轉換成電流的矽整流二極管天線。
1968年,Peter Glaser提出了在功率級別遠低於國際安全標準的條件下,利用微波從太陽能動力衛星向地面傳輸功率的想法;而在1987年10月7日的一項固定高海拔中繼平台(SHARP)實驗中,一架小型飛機依靠RF波束提供的能量在空中飛行。此次飛行首開國際航空聯盟同類實驗的先河。
最後在1995年,NASA設立了一個集科研、技術和投資學習於一身的250MW太陽能動力系統(SPS),而日本的目標則是在2025年建立一個低成本的示範模型。
波束功率傳輸原理
通過定向天線發射RF功率相對來是一個無損過程,產出效率大概在85%左右,足以與任一款高性能的開關調節器相媲美。兩個天線之間的能量傳輸效率由天線的尺寸、RF波波長以及天線間的距離來決定(這裡為了簡化問題假定無傳輸損耗,因此方程中不包含波束強度)。如果設發射天線直徑為DT、接收天線直徑為DR、RF波長為λ(λ=1/f,f為RF頻率)、天線距離為H,而k則作為比例係數(通常選擇1.2),我們可以得到:
DTDR = 2kλH [1]
很自然,我們還會考慮功率密度問題。例如,FDA強制規定在距微波爐表面兩英吋處,每平方釐米的微波輻射應為5毫瓦。除了滿足方程[1]外,這樣的安全要求可能會對天線尺寸的小型化有所限制。
無繩功率傳輸
無繩功率傳輸的需求前景非常明朗。目前有關實現方面的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現在需要努力的,就是將該技術從大規模的兆瓦級和毫瓦級應用向便攜式計算、消費和通訊設備領域擴展。由於沒有了信號線,所以無線數據傳輸設備中的電源線就顯得異常突兀和刺眼。例如,既然今天的平板電視可以掛在牆上,那麼如果電源也可以不用插到牆上的插座就能獲得那就太棒了。
未來發展
繼收集周圍環境中的雜散功率之後,波束功率傳輸應該是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從工業角度來看,功率收集本身雖然是一個新概念,但是現在已經逐步被技術人員所接受。
事實上一些人可能會認為,在目前的狀況下,將「收集」表述成「淨化」更為恰當,因為這個概念主要是對漂浮在空氣中的雜散能量進行搜索和收集。雖然當前的能量收集技術主要關注於功率鏈的接收端,但是波束功率傳輸卻稱得上是真正的工業級能量收集,它從源頭開始考慮發射到收集的整個過程,從「能量在你能發現它的地方」轉變為「能量在你以無線方式設置它的地方」。
作者:Reno Rossetti
集成電路部門戰略總監
飛兆半導體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28日
今天各式各樣備受吹捧的無線類小玩意稱為無線「傳遞」設備或許更為恰當,因為從某方面來說,它們仍然需要借助一條導線把電源從牆上的插座引入設備中。而事實上,人們早已能夠利用無線方式將數百千瓦的功率成功進行遠距離傳輸。雖然對無線功率傳輸的關注一直以來都集中在兆瓦級(如太陽能收集)或毫瓦級(如 RFID),但是現在是時候將這項技術引入到各種便攜式無線應用中。
無線功率傳輸發展史
通過波束髮射能量的想法並不新奇。早在1899年,Nikola Tesla在Wardenclyffe進行的無線功率傳輸實驗就證明,可以在沒有導線的情況下點亮25英里以外的氖氣照明燈。
而創建於1934年的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則將2.4-2.5GHz的頻段作為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領域的保留頻段,從而使人們可以在該範圍進行重大意義的科學研究。二戰期間,利用磁電管將電能轉換成微波的技術被成功開發。但是將微波轉回電流的方法直到1964年才被發現,在這一年裡,William C. Brown成功驗證了一個可以把微波轉換成電流的矽整流二極管天線。
1968年,Peter Glaser提出了在功率級別遠低於國際安全標準的條件下,利用微波從太陽能動力衛星向地面傳輸功率的想法;而在1987年10月7日的一項固定高海拔中繼平台(SHARP)實驗中,一架小型飛機依靠RF波束提供的能量在空中飛行。此次飛行首開國際航空聯盟同類實驗的先河。
最後在1995年,NASA設立了一個集科研、技術和投資學習於一身的250MW太陽能動力系統(SPS),而日本的目標則是在2025年建立一個低成本的示範模型。
波束功率傳輸原理
通過定向天線發射RF功率相對來是一個無損過程,產出效率大概在85%左右,足以與任一款高性能的開關調節器相媲美。兩個天線之間的能量傳輸效率由天線的尺寸、RF波波長以及天線間的距離來決定(這裡為了簡化問題假定無傳輸損耗,因此方程中不包含波束強度)。如果設發射天線直徑為DT、接收天線直徑為DR、RF波長為λ(λ=1/f,f為RF頻率)、天線距離為H,而k則作為比例係數(通常選擇1.2),我們可以得到:
DTDR = 2kλH [1]
很自然,我們還會考慮功率密度問題。例如,FDA強制規定在距微波爐表面兩英吋處,每平方釐米的微波輻射應為5毫瓦。除了滿足方程[1]外,這樣的安全要求可能會對天線尺寸的小型化有所限制。
無繩功率傳輸
無繩功率傳輸的需求前景非常明朗。目前有關實現方面的技術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現在需要努力的,就是將該技術從大規模的兆瓦級和毫瓦級應用向便攜式計算、消費和通訊設備領域擴展。由於沒有了信號線,所以無線數據傳輸設備中的電源線就顯得異常突兀和刺眼。例如,既然今天的平板電視可以掛在牆上,那麼如果電源也可以不用插到牆上的插座就能獲得那就太棒了。
未來發展
繼收集周圍環境中的雜散功率之後,波束功率傳輸應該是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從工業角度來看,功率收集本身雖然是一個新概念,但是現在已經逐步被技術人員所接受。
事實上一些人可能會認為,在目前的狀況下,將「收集」表述成「淨化」更為恰當,因為這個概念主要是對漂浮在空氣中的雜散能量進行搜索和收集。雖然當前的能量收集技術主要關注於功率鏈的接收端,但是波束功率傳輸卻稱得上是真正的工業級能量收集,它從源頭開始考慮發射到收集的整個過程,從「能量在你能發現它的地方」轉變為「能量在你以無線方式設置它的地方」。
作者:Reno Rossetti
集成電路部門戰略總監
飛兆半導體
星期三, 4月 26, 2006
四天完成兩起大併購案 明基回歸主力業務
四天完成兩起大併購案 明基回歸主力業務
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剛剛過去半年,明基又在4天之內閃電完成了兩起世界級併購案。
先是4月7日,明基旗下的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製造商友達光電宣布與廣輝電子合併,由此帶來的變化是,其液晶面板全球市佔率一舉提升到19.4%,基本已經接近於傳統兩強三星與LG飛利浦的水平。緊接著,4月10日,明基以新台幣12億元(約合3億元人民幣)將其光存儲製造業務出售給建興電子,並獲得建興電子 13%的股份。
簡單的一進一出,已能看出明基將把更多的精力放於主力業務。
目標:核心業務更強
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一直說:「之所以合併是因為李?耀每次碰面,都問要不要結婚,弄得我心癢癢的。」並表示「兩家公司合併,市佔率更大,產品更多,成本更有效率。兩家幹部都很支持這個案子,很有信心,要請老同學好好帶領公司大幅前進。」
與此同時,友達最大的競爭對手、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則表示,友達董事長李?耀真是超人,並完西門子又並廣輝!對友達與廣輝合併一事,廖錦祥表示樂觀其成。
為何明基短短半年連續發動三次世界級併購,且每番出手均引發巨大的震動?
對此,明基中國營銷總部總經理曾文祺表示,不論收購西門子手機,還是併購廣輝,又或攜手建興整合光存儲製造,明基一連串資源重組,考慮的都是如何讓明基各事業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產品線。「就像前GE總裁傑克@韋爾奇的經營之道一樣,能做到全世界前兩強的事業才留在企業,而分或合的背後更深層的出發點則是如何為華人品牌創造強大競爭力,讓BenQ站上世界品牌舞台,接受全球消費選擇和美學目光的洗禮。」
事實上,一個更大的液晶版圖已經在明基的籌劃當中,這從明基的發展過程也可見一斑。
對於大多數製造型企業而言,不斷擴大經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或許是最主要的思維模式和競爭手段,而明基在20餘年企業發展過程中,同樣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階段。在1984(企業成立)至1991年間,明基以OEM代工業務為主,形成了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在1991至2001十年間,明基又透過多元化的技術投資,跨足3C科技領域,逐漸形成「水平整合+專業分工」的集團架構,伴隨研究設計與市場營銷團隊的建立,明基業務形態又轉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ODM代工設計生產」。深耕技術,以及將近20年的經驗積累,為明基進入21世紀以後自創BenQ品牌,並且快速起飛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所以,對明基來說打造自有品牌早已是既定戰略,而手機快速消費的特性、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廣度,註定其成為品牌價值最理想的載體。收購西門子手機不但補強明基通訊事業,更將BenQ品牌規模整整放大兩倍,也將帶動其它事業群一同成長。
在積極進軍手機產業的同時,明基另一方面也充分落實聚焦策略,包括解散子公司和心光通等非核心事業的手段在內,希望以主要資源集中於品牌經營和3C事業。友達併購廣輝以及向建興出售光存儲製造,無不為品牌發展策略和3C服務。前者進一步強化明基在面板領域內的產業地位,為明基三大事業支柱提供核心技術與關鍵零組件,而後者不僅有助於降低成本,更為品牌經營放開了手腳。
布局:5C架構下 均衡發展3C
儘管手機已成為明基最重要的產品,然而明基的目標卻是要成為「5C架構下均衡發展3C的公司」。包括將光存儲業務出售給建興電子,也與此布局有關。
經由這次策略整合,建興電子未來將成為明基電通光存儲產品製造商,而明基將更專注於自有品牌的經營。雙方建立長期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徹底擺脫單打獨鬥的局面,不僅有助於成就彼此世界級的競爭力,更有望在日韓企業環伺的產業競爭態勢中,再創華人品牌奇蹟。
對此,建興電子董事長宋恭源也表示,建興與明基攜手合作,建興將以其擅長的製造與研發能力,以及在代工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發揮製造整合、擴大生產規模及市場佔有率等多重效益,進一步夯實世界級光存儲製造大廠的產業地位。明基電通董事長李?耀則表示,在攜手建興後明基未來將更加專注於3C事業與光存儲品牌經營,同時也很樂見國內廠商朝這樣的合作方向努力,讓原本競爭的兩家公司成為合作關係,不僅為雙方締造雙贏局面,也為華人品牌打造世界級競爭力。
在此次製造業務整合案中,建興電子將取得明基電通旗下光存儲事業部代工及製造業務,包括產品製造、產品相關技術與專利授權等,而明基電通將從此次合作案中取得約新台幣12億元現金,以及建興電子13%的股權,並將正式進入建興電子董事會,預計取得兩個董事席位。身為近年來國內少數真正橫跨3C科技領域的標竿企業,明基電通一方面投身核心技術研發領域,另一方面全力打造品牌,積極向「微笑曲線」上揚的兩端延展。
事實上,明基消費電子事業群以及信息產品事業群各自擁有箭頭產品,分別帶動其它產品線快速成長,而BenQ要想成為能夠影響消費者生活形態的品牌,單靠手機還遠遠不夠。為均衡3C發展,明基不斷鞏固友達光電在面板業界的產業地位,成為5C策略重要一環。
在5C策略中,以友達為代表的核心技術與關鍵零組件(Crystal),被放在三大事業支柱的中心位置。因為不論手機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又或是信息類產品,都需要顯示界面,而併購廣輝讓新友達在各個尺寸的面板上,都具有了世界級的競爭力。
曾文祺表示,品牌經營(Cool Brand)已成明基發展的重中之重,與Communications(通訊)、Consumer Electronics(消費電子)、Computing(計算)三大事業支柱以及以液晶顯示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共同構成明基企業發展的5C策略。
舉例來說,液晶電視是明基在消費電子產業中最為看好的一個明星產品,同樣也是友達目前傾力開發的強項。將友達放入明基5C策略的核心,必然使明基與友達上下游的整合關係變得愈來愈強。在為明基3C事業提供技術支持以外,廣輝與友達的整合也為雙方母集團在產能合作、關鍵零組件等方面開展策略合作打開了大門。
曾文祺強調說,明基半年來的三次併購,都是在為3C產業做相關運動,這些看似不相關的行為,其實是明基在悄然布局3C產業鏈。對媒體關於明基下一個剝離對象的詢問,曾文祺只是回答稱,「凡是和我們的核心相關的就是我們要留的。」
【2006/04/26 電腦商情報鄭凱】
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剛剛過去半年,明基又在4天之內閃電完成了兩起世界級併購案。
先是4月7日,明基旗下的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製造商友達光電宣布與廣輝電子合併,由此帶來的變化是,其液晶面板全球市佔率一舉提升到19.4%,基本已經接近於傳統兩強三星與LG飛利浦的水平。緊接著,4月10日,明基以新台幣12億元(約合3億元人民幣)將其光存儲製造業務出售給建興電子,並獲得建興電子 13%的股份。
簡單的一進一出,已能看出明基將把更多的精力放於主力業務。
目標:核心業務更強
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一直說:「之所以合併是因為李?耀每次碰面,都問要不要結婚,弄得我心癢癢的。」並表示「兩家公司合併,市佔率更大,產品更多,成本更有效率。兩家幹部都很支持這個案子,很有信心,要請老同學好好帶領公司大幅前進。」
與此同時,友達最大的競爭對手、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則表示,友達董事長李?耀真是超人,並完西門子又並廣輝!對友達與廣輝合併一事,廖錦祥表示樂觀其成。
為何明基短短半年連續發動三次世界級併購,且每番出手均引發巨大的震動?
對此,明基中國營銷總部總經理曾文祺表示,不論收購西門子手機,還是併購廣輝,又或攜手建興整合光存儲製造,明基一連串資源重組,考慮的都是如何讓明基各事業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產品線。「就像前GE總裁傑克@韋爾奇的經營之道一樣,能做到全世界前兩強的事業才留在企業,而分或合的背後更深層的出發點則是如何為華人品牌創造強大競爭力,讓BenQ站上世界品牌舞台,接受全球消費選擇和美學目光的洗禮。」
事實上,一個更大的液晶版圖已經在明基的籌劃當中,這從明基的發展過程也可見一斑。
對於大多數製造型企業而言,不斷擴大經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或許是最主要的思維模式和競爭手段,而明基在20餘年企業發展過程中,同樣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階段。在1984(企業成立)至1991年間,明基以OEM代工業務為主,形成了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在1991至2001十年間,明基又透過多元化的技術投資,跨足3C科技領域,逐漸形成「水平整合+專業分工」的集團架構,伴隨研究設計與市場營銷團隊的建立,明基業務形態又轉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ODM代工設計生產」。深耕技術,以及將近20年的經驗積累,為明基進入21世紀以後自創BenQ品牌,並且快速起飛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所以,對明基來說打造自有品牌早已是既定戰略,而手機快速消費的特性、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廣度,註定其成為品牌價值最理想的載體。收購西門子手機不但補強明基通訊事業,更將BenQ品牌規模整整放大兩倍,也將帶動其它事業群一同成長。
在積極進軍手機產業的同時,明基另一方面也充分落實聚焦策略,包括解散子公司和心光通等非核心事業的手段在內,希望以主要資源集中於品牌經營和3C事業。友達併購廣輝以及向建興出售光存儲製造,無不為品牌發展策略和3C服務。前者進一步強化明基在面板領域內的產業地位,為明基三大事業支柱提供核心技術與關鍵零組件,而後者不僅有助於降低成本,更為品牌經營放開了手腳。
布局:5C架構下 均衡發展3C
儘管手機已成為明基最重要的產品,然而明基的目標卻是要成為「5C架構下均衡發展3C的公司」。包括將光存儲業務出售給建興電子,也與此布局有關。
經由這次策略整合,建興電子未來將成為明基電通光存儲產品製造商,而明基將更專注於自有品牌的經營。雙方建立長期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徹底擺脫單打獨鬥的局面,不僅有助於成就彼此世界級的競爭力,更有望在日韓企業環伺的產業競爭態勢中,再創華人品牌奇蹟。
對此,建興電子董事長宋恭源也表示,建興與明基攜手合作,建興將以其擅長的製造與研發能力,以及在代工市場上的競爭優勢,發揮製造整合、擴大生產規模及市場佔有率等多重效益,進一步夯實世界級光存儲製造大廠的產業地位。明基電通董事長李?耀則表示,在攜手建興後明基未來將更加專注於3C事業與光存儲品牌經營,同時也很樂見國內廠商朝這樣的合作方向努力,讓原本競爭的兩家公司成為合作關係,不僅為雙方締造雙贏局面,也為華人品牌打造世界級競爭力。
在此次製造業務整合案中,建興電子將取得明基電通旗下光存儲事業部代工及製造業務,包括產品製造、產品相關技術與專利授權等,而明基電通將從此次合作案中取得約新台幣12億元現金,以及建興電子13%的股權,並將正式進入建興電子董事會,預計取得兩個董事席位。身為近年來國內少數真正橫跨3C科技領域的標竿企業,明基電通一方面投身核心技術研發領域,另一方面全力打造品牌,積極向「微笑曲線」上揚的兩端延展。
事實上,明基消費電子事業群以及信息產品事業群各自擁有箭頭產品,分別帶動其它產品線快速成長,而BenQ要想成為能夠影響消費者生活形態的品牌,單靠手機還遠遠不夠。為均衡3C發展,明基不斷鞏固友達光電在面板業界的產業地位,成為5C策略重要一環。
在5C策略中,以友達為代表的核心技術與關鍵零組件(Crystal),被放在三大事業支柱的中心位置。因為不論手機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又或是信息類產品,都需要顯示界面,而併購廣輝讓新友達在各個尺寸的面板上,都具有了世界級的競爭力。
曾文祺表示,品牌經營(Cool Brand)已成明基發展的重中之重,與Communications(通訊)、Consumer Electronics(消費電子)、Computing(計算)三大事業支柱以及以液晶顯示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共同構成明基企業發展的5C策略。
舉例來說,液晶電視是明基在消費電子產業中最為看好的一個明星產品,同樣也是友達目前傾力開發的強項。將友達放入明基5C策略的核心,必然使明基與友達上下游的整合關係變得愈來愈強。在為明基3C事業提供技術支持以外,廣輝與友達的整合也為雙方母集團在產能合作、關鍵零組件等方面開展策略合作打開了大門。
曾文祺強調說,明基半年來的三次併購,都是在為3C產業做相關運動,這些看似不相關的行為,其實是明基在悄然布局3C產業鏈。對媒體關於明基下一個剝離對象的詢問,曾文祺只是回答稱,「凡是和我們的核心相關的就是我們要留的。」
【2006/04/26 電腦商情報鄭凱】
星期一, 4月 24, 2006
Symbian之父暢談手機操作系統發展
Symbian之父暢談手機操作系統發展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24日
本期精英訪談將介紹Symbian操作系統的開發者、手機服務公司「有問必答(AQA)」的創始人Nicholas (Colly) Myers,他將為您暢談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
Nicholas (Colly) Myers是Symbian操作系統的開發者,上世紀80年代,他曾是英國掌上電腦公司Psion plc的早期程序設計員;90年代,他成為Psion旗下Symbian軟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主要為手機行業提供一系列操作系統;2002年, Myers離開Symbian,創建了一家手機服務公司,名字十分有趣,叫「有問必答(AQA)」。今天,Myers與EE Times的記者吳立德和蔡培德坐在一起,暢談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
EE Times: Symbian操作系統是否已經在手機中得到廣泛應用?您在設計這套操作系統時是否已經考慮到了今後的使用?
Colly Myers:Symbian目前的銷售數量已經達到3,500萬套,而且公司今年還將追加3,500萬套。
回想1994年,當我構思這套操作系統的時候,我的目標是讓系統具有我認為大約2001年應該具備的技術性能。事實上,這套操作系統多花了一年時間,直到2002年才獲得成功。但對其10年的產品週期而言,這只是一個開始。
ARM 的應用很快就會達到頂峰,而內存的價格對其而言也非常合理,因此,有操作系統的想法一點都不過分。事實上,今後每個人都會使用硬盤,這甚至會成為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一個因素。帶硬盤的手機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而用戶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在手機硬盤上安裝操作系統。這種方案成本很低,因此不會對手機的價格產生任何影響。目前難以解決的是電池問題,但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
當然,我們並不準備在所有產品中配備硬盤,而僅僅會在屬於高端範疇的某些產品(例如相機)中使用,iPo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未來你將看到:低端產品配備固態存儲器,而高端產品則使用硬盤。
EET:如果一部手機中配有4G的硬盤,人們會用來幹些什麼?
Myers:今天出現在台式機上的一切,明天都會在手機中實現。我們可能需要存儲HDTV節目、所有喜歡的音樂以及所有的個人數據。電話將成為你存儲各種私人信息的地方。這樣一來,就出現了身份識別和事務處理問題。其中,事務處理環節將變得非常重要,無論是財務處理還是解決密碼等事情。
我認為,手機最終將變成一個你唯一需要隨身攜帶的盒子,而且它壓根不需要任何接口。電話就是你,是你連接數據的紐帶以及授權。無論走到哪裡,你都可以找到需要的媒介來查看數據。例如,當你進入辦公室,就會找到一個大顯示屏,而它將與你的數據開始對話;當你走進旅館房間或坐在桌旁,就會發現桌上也安裝著顯示器。
EET:現在有關數碼相機會替代手機還是手機會替代數碼相機存在很多爭論,你認為是否會出現一種包容一切的超級設備?
Myers: Symbian並不關注這些,因為無論結果如何它都一樣可以勝任,這個問題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就我們對操作系統的了解,我認為Symbian將成為最後一個從零開始設計的操作系統,因為這樣設計的成本太高,涉及的問題也太多。今後,微軟將佔據辦公市場,服務器領域則會採用Unix和Linux,而我相信 Symbian操作系統將會在移動世界稱霸。家用市場蘊藏著可預見的龐大商機,但Symbian並未在家用市場做太多努力。因為Symbian主要用於移動設備,所以它早已進入了家庭和辦公領域。
那麼,誰將主宰家用操作系統呢?我認為,開發家用市場需要設計一大批基礎設備,然後將它們搭配使用。因此,勝出者一定擁有廣為人知且令人信任的品牌,有一個必需的軟件堆棧,能夠將所有能量集中在家庭環境,並且能夠在不影響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將相關利益群體團結起來。這樣一來基本上就排除了微軟,因為所有的電纜公司、電話公司以及相關人士都不會眼睜睜看著微軟控制這個市場。所以我猜測,佔領家用市場的可能會是Linux。
EET:您怎麼看待PC機及其軟件的發展?
Myers:從某方面來說,微軟從很差勁的MS-DOS操作系統開始軟件開發,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們快速地將這套軟件進行整合是因為他們必須這麼做,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隨後,該操作系統成為標準。在標準已經確立的情況下,除了去應對原有軟件本身的問題以外,做其它任何工作都變得異常困難。但是另一套衡量你工作好壞的方法,就是看你對標準的發展做出了多大貢獻。
所以請不要誤會,微軟完成了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而且在英特爾的386 CPU發展的時候,他們可以說是十分幸運,一位工程師幫助他們突破了始終無法解決的1M字節限制,而那時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當時,他們在與蘋果公司的競爭中嚴重失利,如果沒有這個突破,我不知道他們能否繼續存活下去。一直到Windows 95,他們都做得很好;但在95之後,卻變得非常糟糕,因為工程方面他們一直都做得很差勁。
雖然微軟的即插即用功能做得還不錯,但我們在Windows 95中就該使用這一功能了,為什麼還要為此多等10年?而且Psion從1984年起就已經具備了即插即用功能,蘋果公司早在1981年就可以使用即插即用了。
還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如果你在微軟的機器上安裝越來越多的軟件,那麼最終這台機器將無法繼續工作。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主要作用在哪裡?難道是用戶安裝軟件後就死機嗎?微軟原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一直都有這個能力,但由於他們壟斷了市場,所以選擇了不去管它。
EET:Symbian是在諾基亞、摩托羅拉和愛立信的支持下創建的,這樣做是不是為了將微軟擋在移動電話行業之外?
Myers:我不得不承認,有很大的因素在裡面。大家都假定微軟最終一定會設計一套適合移動電話的產品,但就像剛才我們討論的一樣,對一個針對無錯環境的工程來說,今天微軟是否還擁有一套適合台式機的產品都令人懷疑。
其次,微軟在關於為未來10到14年提供平台上也存在問題。電話製造商們很清楚,他們的投資必須適合未來的發展。一部電話中涉及的通信軟件很多,遠遠超過了台式電腦中的數量,而微軟並沒有這些儲備,他們沒有通訊背景。
微軟從來沒有發明過通信協議,發明協議的是諾基亞、愛立信和摩托羅拉等廠商,而Symbian正是為了運行這些協議而設計的。
這裡還存在一個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各移動電話公司之間並不想相互競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中間件應該在公共平台上進行交互,因為每個人都希望通過電話和另一個人交談,這裡誰都不能例外。在台式機上,Mac和PC系統出現不兼容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在電話市場,如果出現不兼容,情況可就不妙了。此外,採用公共平台還能降低開發軟件的成本。
EET:這些移動電話公司中的一部分仍然繼續支持專有操作系統,您對此有何看法?
Myers:不同的公司由於各種原因會採取不同的措施。首先,這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Symbian 操作系統與早期的專有操作系統相比,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很明顯,我們開始只能將Symbian 操作系統引入蜂窩手機的高端產品中,然後再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向下推廣。現在,Symbian已經在諾基亞的中檔產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EET:是什麼原因讓您離開Symbian而創建了AQA呢?
Myers:這是一個讓人筋疲力盡的行業。Symbian是由幾家激烈的競爭對手(諾基亞、摩托羅拉和愛立信)組成的合資公司,想要將這類公司經營好的唯一辦法就是讓這些公司都討厭你。因為如果有任何一家公司對你表示好感,那麼其它公司就會陷入妒忌。這太讓人難受了。做技術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因此我希望進入服務業和出版業,我覺得這兩個行業看起來更有趣些。而且就我所掌握的移動電話的知識及其發展趨勢來看,這些行業將會出現一些機會。就這樣,我離開了Symbian。
AQA正是我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你可以通過發送信息向我們提出任何問題,而我們則將對這些問題給予回覆。什麼問題都可以,這是一種額外收費的移動電話業務。僅1年的時間,我們大約回答了40萬個問題。也許有一些答案客戶不一定滿意,但是我們保證有問必答。
Nicholas (Colly) Myers教育背景與工作經歷:
津巴布韋大學
1981年-1997年:Psion公司操作系統程序員,技術主管
1997年5月-1998年9月:Psion plc公司總經理
1998年9月-2002年3月:Symbian軟件公司CEO
2002年8月至今:AQA公司的CEO兼協創人
作者: 吳立德, 蔡培德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24日
本期精英訪談將介紹Symbian操作系統的開發者、手機服務公司「有問必答(AQA)」的創始人Nicholas (Colly) Myers,他將為您暢談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
Nicholas (Colly) Myers是Symbian操作系統的開發者,上世紀80年代,他曾是英國掌上電腦公司Psion plc的早期程序設計員;90年代,他成為Psion旗下Symbian軟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主要為手機行業提供一系列操作系統;2002年, Myers離開Symbian,創建了一家手機服務公司,名字十分有趣,叫「有問必答(AQA)」。今天,Myers與EE Times的記者吳立德和蔡培德坐在一起,暢談手機操作系統的發展。
EE Times: Symbian操作系統是否已經在手機中得到廣泛應用?您在設計這套操作系統時是否已經考慮到了今後的使用?
Colly Myers:Symbian目前的銷售數量已經達到3,500萬套,而且公司今年還將追加3,500萬套。
回想1994年,當我構思這套操作系統的時候,我的目標是讓系統具有我認為大約2001年應該具備的技術性能。事實上,這套操作系統多花了一年時間,直到2002年才獲得成功。但對其10年的產品週期而言,這只是一個開始。
ARM 的應用很快就會達到頂峰,而內存的價格對其而言也非常合理,因此,有操作系統的想法一點都不過分。事實上,今後每個人都會使用硬盤,這甚至會成為推動操作系統發展的一個因素。帶硬盤的手機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而用戶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在手機硬盤上安裝操作系統。這種方案成本很低,因此不會對手機的價格產生任何影響。目前難以解決的是電池問題,但我相信,這個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
當然,我們並不準備在所有產品中配備硬盤,而僅僅會在屬於高端範疇的某些產品(例如相機)中使用,iPo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未來你將看到:低端產品配備固態存儲器,而高端產品則使用硬盤。
EET:如果一部手機中配有4G的硬盤,人們會用來幹些什麼?
Myers:今天出現在台式機上的一切,明天都會在手機中實現。我們可能需要存儲HDTV節目、所有喜歡的音樂以及所有的個人數據。電話將成為你存儲各種私人信息的地方。這樣一來,就出現了身份識別和事務處理問題。其中,事務處理環節將變得非常重要,無論是財務處理還是解決密碼等事情。
我認為,手機最終將變成一個你唯一需要隨身攜帶的盒子,而且它壓根不需要任何接口。電話就是你,是你連接數據的紐帶以及授權。無論走到哪裡,你都可以找到需要的媒介來查看數據。例如,當你進入辦公室,就會找到一個大顯示屏,而它將與你的數據開始對話;當你走進旅館房間或坐在桌旁,就會發現桌上也安裝著顯示器。
EET:現在有關數碼相機會替代手機還是手機會替代數碼相機存在很多爭論,你認為是否會出現一種包容一切的超級設備?
Myers: Symbian並不關注這些,因為無論結果如何它都一樣可以勝任,這個問題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就我們對操作系統的了解,我認為Symbian將成為最後一個從零開始設計的操作系統,因為這樣設計的成本太高,涉及的問題也太多。今後,微軟將佔據辦公市場,服務器領域則會採用Unix和Linux,而我相信 Symbian操作系統將會在移動世界稱霸。家用市場蘊藏著可預見的龐大商機,但Symbian並未在家用市場做太多努力。因為Symbian主要用於移動設備,所以它早已進入了家庭和辦公領域。
那麼,誰將主宰家用操作系統呢?我認為,開發家用市場需要設計一大批基礎設備,然後將它們搭配使用。因此,勝出者一定擁有廣為人知且令人信任的品牌,有一個必需的軟件堆棧,能夠將所有能量集中在家庭環境,並且能夠在不影響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將相關利益群體團結起來。這樣一來基本上就排除了微軟,因為所有的電纜公司、電話公司以及相關人士都不會眼睜睜看著微軟控制這個市場。所以我猜測,佔領家用市場的可能會是Linux。
EET:您怎麼看待PC機及其軟件的發展?
Myers:從某方面來說,微軟從很差勁的MS-DOS操作系統開始軟件開發,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們快速地將這套軟件進行整合是因為他們必須這麼做,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隨後,該操作系統成為標準。在標準已經確立的情況下,除了去應對原有軟件本身的問題以外,做其它任何工作都變得異常困難。但是另一套衡量你工作好壞的方法,就是看你對標準的發展做出了多大貢獻。
所以請不要誤會,微軟完成了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而且在英特爾的386 CPU發展的時候,他們可以說是十分幸運,一位工程師幫助他們突破了始終無法解決的1M字節限制,而那時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當時,他們在與蘋果公司的競爭中嚴重失利,如果沒有這個突破,我不知道他們能否繼續存活下去。一直到Windows 95,他們都做得很好;但在95之後,卻變得非常糟糕,因為工程方面他們一直都做得很差勁。
雖然微軟的即插即用功能做得還不錯,但我們在Windows 95中就該使用這一功能了,為什麼還要為此多等10年?而且Psion從1984年起就已經具備了即插即用功能,蘋果公司早在1981年就可以使用即插即用了。
還有比這更糟糕的事情。如果你在微軟的機器上安裝越來越多的軟件,那麼最終這台機器將無法繼續工作。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主要作用在哪裡?難道是用戶安裝軟件後就死機嗎?微軟原本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們一直都有這個能力,但由於他們壟斷了市場,所以選擇了不去管它。
EET:Symbian是在諾基亞、摩托羅拉和愛立信的支持下創建的,這樣做是不是為了將微軟擋在移動電話行業之外?
Myers:我不得不承認,有很大的因素在裡面。大家都假定微軟最終一定會設計一套適合移動電話的產品,但就像剛才我們討論的一樣,對一個針對無錯環境的工程來說,今天微軟是否還擁有一套適合台式機的產品都令人懷疑。
其次,微軟在關於為未來10到14年提供平台上也存在問題。電話製造商們很清楚,他們的投資必須適合未來的發展。一部電話中涉及的通信軟件很多,遠遠超過了台式電腦中的數量,而微軟並沒有這些儲備,他們沒有通訊背景。
微軟從來沒有發明過通信協議,發明協議的是諾基亞、愛立信和摩托羅拉等廠商,而Symbian正是為了運行這些協議而設計的。
這裡還存在一個層面,在這個層面上,各移動電話公司之間並不想相互競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中間件應該在公共平台上進行交互,因為每個人都希望通過電話和另一個人交談,這裡誰都不能例外。在台式機上,Mac和PC系統出現不兼容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在電話市場,如果出現不兼容,情況可就不妙了。此外,採用公共平台還能降低開發軟件的成本。
EET:這些移動電話公司中的一部分仍然繼續支持專有操作系統,您對此有何看法?
Myers:不同的公司由於各種原因會採取不同的措施。首先,這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Symbian 操作系統與早期的專有操作系統相比,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很明顯,我們開始只能將Symbian 操作系統引入蜂窩手機的高端產品中,然後再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向下推廣。現在,Symbian已經在諾基亞的中檔產品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EET:是什麼原因讓您離開Symbian而創建了AQA呢?
Myers:這是一個讓人筋疲力盡的行業。Symbian是由幾家激烈的競爭對手(諾基亞、摩托羅拉和愛立信)組成的合資公司,想要將這類公司經營好的唯一辦法就是讓這些公司都討厭你。因為如果有任何一家公司對你表示好感,那麼其它公司就會陷入妒忌。這太讓人難受了。做技術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因此我希望進入服務業和出版業,我覺得這兩個行業看起來更有趣些。而且就我所掌握的移動電話的知識及其發展趨勢來看,這些行業將會出現一些機會。就這樣,我離開了Symbian。
AQA正是我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你可以通過發送信息向我們提出任何問題,而我們則將對這些問題給予回覆。什麼問題都可以,這是一種額外收費的移動電話業務。僅1年的時間,我們大約回答了40萬個問題。也許有一些答案客戶不一定滿意,但是我們保證有問必答。
Nicholas (Colly) Myers教育背景與工作經歷:
津巴布韋大學
1981年-1997年:Psion公司操作系統程序員,技術主管
1997年5月-1998年9月:Psion plc公司總經理
1998年9月-2002年3月:Symbian軟件公司CEO
2002年8月至今:AQA公司的CEO兼協創人
作者: 吳立德, 蔡培德
星期二, 4月 18, 2006
CDMA2000演進引領無線變革,1xEV-DO版本A即將實現商用
CDMA2000演進引領無線變革,1xEV-DO版本A即將實現商用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8日
CDMA 發展組織(CDG)日前公布了詳細的CDMA2000演進路線圖,推動CDMA2000步入未來十年。重點包括:CDMA2000 1xEV-DO版本A網絡將於2006年晚些時候實現商用部署,版本C標準將於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這些發展使CDMA2000運營商可以率先引入全 IP和下一代多媒體技術。
CDG執行董事佩裡.拉法格表示,「隨著版本A的商用產品在今年上市,以及針對版本C的工作也在順利進行,CDMA2000已經擁有了未來10年內的一條清晰的演進路線。這一路線圖為CDMA2000運營商和設備製造商帶來了快速上市的巨大優勢,因為他們現在就可以制定長期的計劃並開始執行。」
CDMA2000演進將包括以下里程碑:
1. CDMA2000 1xEV-DO 版本A — 2006年底,CDMA2000 1xEV-DO版本A將在亞洲和北美實現商用並展開首次部署,並將於2007年進行廣泛部署。版本A可以利用CDMA的IP功能,並能加強支持對延遲敏感並需要高帶寬的應用,如IP語音(VOIP)和即時多媒體信息(IMM),這使得運營商能以更低的成本跨網絡提供集成的語音、數據和視頻服務。KDDI、 LG電信、Sprint Nextel、新西蘭電信公司和Verizon Wireless等運營商都已承諾部署或已經開始部署版本A。
2. CDMA2000 1xEV-DO 版本B — 3GPP2 TSG-C於2006年3月批准發布版本B標準,該標準在多運營商和64-正交振幅調製模式上將下、下行鏈路吞吐量分別提高到了73.5Mbps和27Mbps。
3. CDMA2000 1xEV-DO 版本C — 這一先進的接口將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頻譜效率以及低延遲,從而成為了豐富多媒體服務的理想方案。版本C將支持從1.25 MHz到20MHz的,靈活、動態的信道帶寬延展,並後向兼容版本A和版本B。目前,3GPP2正在評估各項提案,其中包括OFDM、MIMO、SDMA 和干擾消除技術,並將於今年6月完成這些提案的協調。版本C不僅可以將下行鏈路的峰值數據傳輸速率提高到200Mbps,還能大大提高扇區吞吐量,這對經濟高效地同時支持多個寬帶用戶至關重要。預計該標準將於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其商用產品將於2008年下半年上市。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8日
CDMA 發展組織(CDG)日前公布了詳細的CDMA2000演進路線圖,推動CDMA2000步入未來十年。重點包括:CDMA2000 1xEV-DO版本A網絡將於2006年晚些時候實現商用部署,版本C標準將於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這些發展使CDMA2000運營商可以率先引入全 IP和下一代多媒體技術。
CDG執行董事佩裡.拉法格表示,「隨著版本A的商用產品在今年上市,以及針對版本C的工作也在順利進行,CDMA2000已經擁有了未來10年內的一條清晰的演進路線。這一路線圖為CDMA2000運營商和設備製造商帶來了快速上市的巨大優勢,因為他們現在就可以制定長期的計劃並開始執行。」
CDMA2000演進將包括以下里程碑:
1. CDMA2000 1xEV-DO 版本A — 2006年底,CDMA2000 1xEV-DO版本A將在亞洲和北美實現商用並展開首次部署,並將於2007年進行廣泛部署。版本A可以利用CDMA的IP功能,並能加強支持對延遲敏感並需要高帶寬的應用,如IP語音(VOIP)和即時多媒體信息(IMM),這使得運營商能以更低的成本跨網絡提供集成的語音、數據和視頻服務。KDDI、 LG電信、Sprint Nextel、新西蘭電信公司和Verizon Wireless等運營商都已承諾部署或已經開始部署版本A。
2. CDMA2000 1xEV-DO 版本B — 3GPP2 TSG-C於2006年3月批准發布版本B標準,該標準在多運營商和64-正交振幅調製模式上將下、下行鏈路吞吐量分別提高到了73.5Mbps和27Mbps。
3. CDMA2000 1xEV-DO 版本C — 這一先進的接口將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頻譜效率以及低延遲,從而成為了豐富多媒體服務的理想方案。版本C將支持從1.25 MHz到20MHz的,靈活、動態的信道帶寬延展,並後向兼容版本A和版本B。目前,3GPP2正在評估各項提案,其中包括OFDM、MIMO、SDMA 和干擾消除技術,並將於今年6月完成這些提案的協調。版本C不僅可以將下行鏈路的峰值數據傳輸速率提高到200Mbps,還能大大提高扇區吞吐量,這對經濟高效地同時支持多個寬帶用戶至關重要。預計該標準將於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其商用產品將於2008年下半年上市。
星期一, 4月 17, 2006
企業邁向自主創新、制訂產業標準、累積無形資產
李焜耀 生活平實愛哈拉 企業邁向自主創新、制訂產業標準、累積無形資產,用品牌行銷和技術實力創造附加價值。
Author : 經濟日報
Published Date : Monday, 17. Apr. 2006
明基電通暨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昨(15)日表示,台灣的自然環境、公共建設、人力素質造就了獨一無二的競爭力,雖然立足台灣,卻不能兩腳都站在台灣本島,「另一腳應該站到海外」,從區域經濟及全球競爭力的角度,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李焜耀昨天參加經濟日報主辦的「企業領袖論壇」,以「立足台灣、聚焦全球」為題發表演講,他從明基併購西門子的經驗,以及友達七年來衝刺,所帶動的台灣面板產業、與周邊產業發展出發,強調台灣產業應該持續尋找提高附加價值的機會,例如節能或低耗能的技術與商品等,以提高競爭力。以下為演講摘要:
我先請大家看一段羅納度(Ronaldo)幫BenQ-Siemens拍攝的廣告短片,在這支影片中,羅納度踢的是像足球的圓方體(Squound),他先在玻璃板上踢足球,再由澳洲、德國和英國的技術合成特效,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創造出優美的畫面。
以前明基贊助過歐洲國家盃足球賽,在德國知名度大概有15%;但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現在知名度將近80%。我們延續西門子和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球隊的贊助合約,也邀請羅納度擔任代言人,在歐洲、巴西、大陸都有很高的效益。
局勢 世界是平的
從BenQ-Siemens的經驗可以知道,現在企業的經營是沒有國籍的,我們更應該思考,從台灣起家的企業,應該如何經營全球的市場。
台灣的生活環境在全世界是很罕見的,兩個小時幾乎可以到達台灣任何一個角落,這樣的「兩小時生活圈」在全世界非常少見。從內湖到新竹只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在這條帶狀高速公路兩端,有上萬家的公司和全球科技業都有「掛勾」,在這裡可以找到任何客戶、配套的上下游廠商等,如果這條科技帶消失的話,全世界很可能動彈不得。
優勢 高素質人資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最強的到底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許多大陸學生到外地求學,一個月學費至少要人民幣1.5萬元,相當新台幣於6萬元,幾乎都已經比台灣貴了,不過台灣的平均教育水平還是比較高。
台灣也有自己的侷限,像是「島國心態」,如台灣的店面很多,大家都喜歡做老闆,街上招牌那麼多,到處都是開店的,規模卻都很小,連金融機構都跟不上產業的規模和國際化,台灣最大的銀行淨值才1,877億元,淨值超過千億的銀行不過二、三家,但台灣超過1,000億元淨值的電子業,至少有十家以上。
劣勢 銀行跟不上
台灣的媒體太多,報導的東西又幾乎都是速食、八卦、淺碟式的內容,和轟炸式的煽情報導。像是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英國BBC做一個小時的專訪和討論,擔心西歐世界的競爭力的問題,當時國內媒體都在炒腳尾飯,欠缺國際視野的報導,只是加重島民意識,無法瞭解全球化對我們的衝擊。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世界是平的」這本書,全球化更帶來大量的追兵,台灣從三、四十年前開始外銷就參與全球化,大陸從20年前經濟改革開放開始,印度近十年來也很積極,更帶動巴基斯坦這類國家開始加入。
很多過去受英國、法國殖民統治的亞太國家,有大量低廉的高素質人力,加入全球職場,成為後台流程外包的主力,他們不是只做機械式的操作,不少醫院外包到印度的工作,還要聘請醫師、藥師檢查病歷、藥單等,連AC尼爾森的調查,都由印度人打電話,以後會不會連訂單都被印度接走呢?
我到印度看他們的辦公室,每個人一台電腦、一個電話,一天分三班,南腔北調的英文都有,從事整理訂單、技術文件到催收帳款等工作,連倫敦市政府停車場的催繳作業,也都外包給印度。印度軟體開發人員估計已超過100萬人,從邦加洛這個城市開始,散落到其他城市,密集程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馬來西亞檳城也是一個東南亞外包中心,花旗銀行檳城設立東南亞地區的客戶中心,僱用4,000人,因為這裡員工可以講英文和南腔北調的華人語言,可以服務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廠商也搬到大陸東北,因為大連和瀋陽是日、韓廠商做後台流程的中心。
講了這麼多台灣和全球化的趨勢,最重要的還是找出我們的未來座標。過去我們從製造開始發展,運用低成本勞動力取勝,進而邁向創造和創新之路,未來更要努力朝向自主創新、制訂產業標準、累積無形資產邁進,用品牌行銷和技術實力來創造附加價值。
趨勢 節能高齡化
很多人常會問我,未來有什麼產業是可以投入的?其實大家應該丟掉「找明牌」的心態,想想自己有什麼不足的地方,補足自己的能力。
我覺得未來「能源」和「高齡化」是兩大議題,節能或低耗能的技術與商品、再生能源、高密度儲能的技術、能源製造與轉換系統、可在網路收費的商業模式、與客戶高度互動的知識性服務商品等,因為退休時間很長,高齡人口的商品也是很重要的。
明基和友達已經走向鑽石化的集團架構,進行水平整合和專業分工,未來要持續追求世界一流的產業地位和績效。
在明基的紫騰任務中,我們從製造代工到深耕技術與品牌,品質多好、速度多快都不是重點,而是要從高科技(high tech)走向高感動(high touch),融合藍色理性和紅色熱情,創造出紫色的數位生活時尚。
台灣社會過去做代工比較多,對品牌比較陌生,雖然比較辛苦,但是可以慢慢累積無形資產,也希望將來大家去國外看到BenQ,能夠感到與有榮焉,我們也將持續探索未來(Keep Exploring),提高我們的附加價值。
【2006-04-16/經濟日報陳雅蘭、黃智銘】
Author : 經濟日報
Published Date : Monday, 17. Apr. 2006
明基電通暨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昨(15)日表示,台灣的自然環境、公共建設、人力素質造就了獨一無二的競爭力,雖然立足台灣,卻不能兩腳都站在台灣本島,「另一腳應該站到海外」,從區域經濟及全球競爭力的角度,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李焜耀昨天參加經濟日報主辦的「企業領袖論壇」,以「立足台灣、聚焦全球」為題發表演講,他從明基併購西門子的經驗,以及友達七年來衝刺,所帶動的台灣面板產業、與周邊產業發展出發,強調台灣產業應該持續尋找提高附加價值的機會,例如節能或低耗能的技術與商品等,以提高競爭力。以下為演講摘要:
我先請大家看一段羅納度(Ronaldo)幫BenQ-Siemens拍攝的廣告短片,在這支影片中,羅納度踢的是像足球的圓方體(Squound),他先在玻璃板上踢足球,再由澳洲、德國和英國的技術合成特效,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創造出優美的畫面。
以前明基贊助過歐洲國家盃足球賽,在德國知名度大概有15%;但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現在知名度將近80%。我們延續西門子和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球隊的贊助合約,也邀請羅納度擔任代言人,在歐洲、巴西、大陸都有很高的效益。
局勢 世界是平的
從BenQ-Siemens的經驗可以知道,現在企業的經營是沒有國籍的,我們更應該思考,從台灣起家的企業,應該如何經營全球的市場。
台灣的生活環境在全世界是很罕見的,兩個小時幾乎可以到達台灣任何一個角落,這樣的「兩小時生活圈」在全世界非常少見。從內湖到新竹只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在這條帶狀高速公路兩端,有上萬家的公司和全球科技業都有「掛勾」,在這裡可以找到任何客戶、配套的上下游廠商等,如果這條科技帶消失的話,全世界很可能動彈不得。
優勢 高素質人資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最強的到底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許多大陸學生到外地求學,一個月學費至少要人民幣1.5萬元,相當新台幣於6萬元,幾乎都已經比台灣貴了,不過台灣的平均教育水平還是比較高。
台灣也有自己的侷限,像是「島國心態」,如台灣的店面很多,大家都喜歡做老闆,街上招牌那麼多,到處都是開店的,規模卻都很小,連金融機構都跟不上產業的規模和國際化,台灣最大的銀行淨值才1,877億元,淨值超過千億的銀行不過二、三家,但台灣超過1,000億元淨值的電子業,至少有十家以上。
劣勢 銀行跟不上
台灣的媒體太多,報導的東西又幾乎都是速食、八卦、淺碟式的內容,和轟炸式的煽情報導。像是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英國BBC做一個小時的專訪和討論,擔心西歐世界的競爭力的問題,當時國內媒體都在炒腳尾飯,欠缺國際視野的報導,只是加重島民意識,無法瞭解全球化對我們的衝擊。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世界是平的」這本書,全球化更帶來大量的追兵,台灣從三、四十年前開始外銷就參與全球化,大陸從20年前經濟改革開放開始,印度近十年來也很積極,更帶動巴基斯坦這類國家開始加入。
很多過去受英國、法國殖民統治的亞太國家,有大量低廉的高素質人力,加入全球職場,成為後台流程外包的主力,他們不是只做機械式的操作,不少醫院外包到印度的工作,還要聘請醫師、藥師檢查病歷、藥單等,連AC尼爾森的調查,都由印度人打電話,以後會不會連訂單都被印度接走呢?
我到印度看他們的辦公室,每個人一台電腦、一個電話,一天分三班,南腔北調的英文都有,從事整理訂單、技術文件到催收帳款等工作,連倫敦市政府停車場的催繳作業,也都外包給印度。印度軟體開發人員估計已超過100萬人,從邦加洛這個城市開始,散落到其他城市,密集程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馬來西亞檳城也是一個東南亞外包中心,花旗銀行檳城設立東南亞地區的客戶中心,僱用4,000人,因為這裡員工可以講英文和南腔北調的華人語言,可以服務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廠商也搬到大陸東北,因為大連和瀋陽是日、韓廠商做後台流程的中心。
講了這麼多台灣和全球化的趨勢,最重要的還是找出我們的未來座標。過去我們從製造開始發展,運用低成本勞動力取勝,進而邁向創造和創新之路,未來更要努力朝向自主創新、制訂產業標準、累積無形資產邁進,用品牌行銷和技術實力來創造附加價值。
趨勢 節能高齡化
很多人常會問我,未來有什麼產業是可以投入的?其實大家應該丟掉「找明牌」的心態,想想自己有什麼不足的地方,補足自己的能力。
我覺得未來「能源」和「高齡化」是兩大議題,節能或低耗能的技術與商品、再生能源、高密度儲能的技術、能源製造與轉換系統、可在網路收費的商業模式、與客戶高度互動的知識性服務商品等,因為退休時間很長,高齡人口的商品也是很重要的。
明基和友達已經走向鑽石化的集團架構,進行水平整合和專業分工,未來要持續追求世界一流的產業地位和績效。
在明基的紫騰任務中,我們從製造代工到深耕技術與品牌,品質多好、速度多快都不是重點,而是要從高科技(high tech)走向高感動(high touch),融合藍色理性和紅色熱情,創造出紫色的數位生活時尚。
台灣社會過去做代工比較多,對品牌比較陌生,雖然比較辛苦,但是可以慢慢累積無形資產,也希望將來大家去國外看到BenQ,能夠感到與有榮焉,我們也將持續探索未來(Keep Exploring),提高我們的附加價值。
【2006-04-16/經濟日報陳雅蘭、黃智銘】
星期五, 4月 14, 2006
高通CDMA2000/GSM/GPRS芯片組支持全球漫遊
高通CDMA2000/GSM/GPRS芯片組支持全球漫遊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4日
日前,高通公司(Qualcomm)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TIA無線通信展(CTIA Wireless)上宣布,新的Mobile Station Modem(MSM)芯片組將支持WorldMode全球漫遊功能,使手機既可以連接CDMA2000網絡也可以連接GSM/GPRS網絡。通過這些解決方案,手機不僅可以實現全球漫遊功能,而且相對以前的多模、多頻的設計而言,使用這些解決方案的手機外觀會更小巧、功耗更低、價格更便宜。
高通公司將以完整的MSM6125、MSM6500和MSM655解決方案來支持WorldMode,其中包括支持同步GPS和接收分集的新的RTR6350和RFR6500器件。預計,2006年第三季度將推出這些器件的樣品。
「高通芯片組支持WorldMode,意味著設備製造商可以進一步利用我們高度集成、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向經常出門在外的人士提供價格便宜、極具吸引力、可以在全球使用的手機。」高通CDMA技術集團負責產品管理的副總裁Cristiano Amon說,「主流多媒體平台和增強型多媒體平台的芯片組現在在所有頻段上同時為CDMA2000和GSM/GPRS網絡提供完全連通性,為越來越多的 CDMA 2000用戶提供全球漫遊服務。」
通過使用高通公司的這些支持WorldMode功能的主流多媒體平台和增強型多媒體平台芯片組,手機可以在CDMA2000網絡(使用 MSM6125芯片組)和EV-DO網絡(使用MSM6500和MSM6550解決方案,這兩種方案與CDMA2000網絡後向兼容)上實現語音、多媒體和數據連通功能,同時還完全支持GSM/GPRS網絡上的語音和數據功能。有了這些多層次的集成芯片組,製造商就可以更快速地設計出提供無縫全球漫遊體驗的手機,應用於更廣泛的市場領域,而且外觀小巧,功能豐富,價格便宜。
新的RTR6350收發機和RFR6500器件一起,可以為以下頻段的CDMA2000和EV-DO網絡提供發射和接收功能:
‧800MHz (蜂窩頻段)
‧1900MHz (PCS頻段)
收發機可為以下頻段的GSM/GPRS網絡提供發射和接收功能:
·850MHz
·900MHz
·1800MHz
·1900MHz
瞄準成本效益,高通提前2月展開65納米競賽
同時,在CTIA無線通信展上,高通宣布推出首款採用65納米工藝的手機芯片組,比原定的時間表提前了兩個月。該公司之前曾宣布,其 Mobile Station Modem(MSM)6800芯片組瞄準手機應用,基於cdma2000 1xEV-DO技術。MSM6800由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TSMC)製造。
高通公司宣稱,台積電採用低功耗的65納米工藝過程生產,該芯片組在2006年初就送到高通手中。初步測試表明,可以比原定計劃提前兩個月推出樣片。不少IC設計公司表示,台積電有越來越多客戶選擇跳過90納米工藝,直接切入65納米,因為65納米成本效益確實很好,這一趨勢引來業界密切注意。
高通由此和其他手機芯片組廠商展開競賽,都爭先開發並推出基於65納米技術的產品。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及其他公司已宣稱已推出基於65納米工藝的基帶處理器。高通旗下CDMA技術集團(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總裁Sanjay Jha表示,65納米芯片產品可以讓手機更小,並希望將65納米工藝技術應用於其它芯片產品。
2005年,TSMC全面推出其65納米工藝處理技術。該公司計劃到2006年5月將其65納米技術進入「工藝處理質量保證 (process qualification)」階段。台積電全球品牌管理總監Charles Byers透露,「工藝處理質量保證」階段意味著台積電可以用65納米工藝同時生產6到9種獨立產品,並且以可接受的產量。台積電預計到2006年下半年 65納米工藝可以完全進入量產階段。
高通CDMA技術集團負責營銷和產品管理的高級副總裁Luis Pineda說:「向65納米處理技術的過渡,在集成、功能、功耗和體積方面都為設備製造商帶來了顯著的益處。能夠比預計時間提前兩個月為我們的用戶提供 65納米 MSM6800芯片組,我們感到非常高興;能取得這一成功,也部分歸功於台積電在這一重要技術節點上的執行能力。」
據介紹,65納米MSM6800芯片組所使用的處理技術可以支持高度集成、低功耗、更小巧但功能豐富的器件。高通還將提供使用65納米技術的MSM6280、MSM7200、MSM7500和MSM7600芯片組。完整的MSM6800解決方案包括RFR6500和RFT6150,或帶有 PM6650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的RFR6525和RFT6150器件。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4日
日前,高通公司(Qualcomm)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TIA無線通信展(CTIA Wireless)上宣布,新的Mobile Station Modem(MSM)芯片組將支持WorldMode全球漫遊功能,使手機既可以連接CDMA2000網絡也可以連接GSM/GPRS網絡。通過這些解決方案,手機不僅可以實現全球漫遊功能,而且相對以前的多模、多頻的設計而言,使用這些解決方案的手機外觀會更小巧、功耗更低、價格更便宜。
高通公司將以完整的MSM6125、MSM6500和MSM655解決方案來支持WorldMode,其中包括支持同步GPS和接收分集的新的RTR6350和RFR6500器件。預計,2006年第三季度將推出這些器件的樣品。
「高通芯片組支持WorldMode,意味著設備製造商可以進一步利用我們高度集成、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向經常出門在外的人士提供價格便宜、極具吸引力、可以在全球使用的手機。」高通CDMA技術集團負責產品管理的副總裁Cristiano Amon說,「主流多媒體平台和增強型多媒體平台的芯片組現在在所有頻段上同時為CDMA2000和GSM/GPRS網絡提供完全連通性,為越來越多的 CDMA 2000用戶提供全球漫遊服務。」
通過使用高通公司的這些支持WorldMode功能的主流多媒體平台和增強型多媒體平台芯片組,手機可以在CDMA2000網絡(使用 MSM6125芯片組)和EV-DO網絡(使用MSM6500和MSM6550解決方案,這兩種方案與CDMA2000網絡後向兼容)上實現語音、多媒體和數據連通功能,同時還完全支持GSM/GPRS網絡上的語音和數據功能。有了這些多層次的集成芯片組,製造商就可以更快速地設計出提供無縫全球漫遊體驗的手機,應用於更廣泛的市場領域,而且外觀小巧,功能豐富,價格便宜。
新的RTR6350收發機和RFR6500器件一起,可以為以下頻段的CDMA2000和EV-DO網絡提供發射和接收功能:
‧800MHz (蜂窩頻段)
‧1900MHz (PCS頻段)
收發機可為以下頻段的GSM/GPRS網絡提供發射和接收功能:
·850MHz
·900MHz
·1800MHz
·1900MHz
瞄準成本效益,高通提前2月展開65納米競賽
同時,在CTIA無線通信展上,高通宣布推出首款採用65納米工藝的手機芯片組,比原定的時間表提前了兩個月。該公司之前曾宣布,其 Mobile Station Modem(MSM)6800芯片組瞄準手機應用,基於cdma2000 1xEV-DO技術。MSM6800由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TSMC)製造。
高通公司宣稱,台積電採用低功耗的65納米工藝過程生產,該芯片組在2006年初就送到高通手中。初步測試表明,可以比原定計劃提前兩個月推出樣片。不少IC設計公司表示,台積電有越來越多客戶選擇跳過90納米工藝,直接切入65納米,因為65納米成本效益確實很好,這一趨勢引來業界密切注意。
高通由此和其他手機芯片組廠商展開競賽,都爭先開發並推出基於65納米技術的產品。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以及其他公司已宣稱已推出基於65納米工藝的基帶處理器。高通旗下CDMA技術集團(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總裁Sanjay Jha表示,65納米芯片產品可以讓手機更小,並希望將65納米工藝技術應用於其它芯片產品。
2005年,TSMC全面推出其65納米工藝處理技術。該公司計劃到2006年5月將其65納米技術進入「工藝處理質量保證 (process qualification)」階段。台積電全球品牌管理總監Charles Byers透露,「工藝處理質量保證」階段意味著台積電可以用65納米工藝同時生產6到9種獨立產品,並且以可接受的產量。台積電預計到2006年下半年 65納米工藝可以完全進入量產階段。
高通CDMA技術集團負責營銷和產品管理的高級副總裁Luis Pineda說:「向65納米處理技術的過渡,在集成、功能、功耗和體積方面都為設備製造商帶來了顯著的益處。能夠比預計時間提前兩個月為我們的用戶提供 65納米 MSM6800芯片組,我們感到非常高興;能取得這一成功,也部分歸功於台積電在這一重要技術節點上的執行能力。」
據介紹,65納米MSM6800芯片組所使用的處理技術可以支持高度集成、低功耗、更小巧但功能豐富的器件。高通還將提供使用65納米技術的MSM6280、MSM7200、MSM7500和MSM7600芯片組。完整的MSM6800解決方案包括RFR6500和RFT6150,或帶有 PM6650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的RFR6525和RFT6150器件。
星期四, 4月 13, 2006
Modeo展示首款DVB-H手機,出自於台灣宏達
Modeo展示首款DVB-H手機,出自於台灣宏達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3日
美國移動電視公司Modeo在日前於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TIA無線通信展(CTIA Wireless)上展出了首款DVB-H手機。令人感到意外的是,Modeo的第一款DVB-H手機不是來自DVB-H移動電視標準的熱心支持者諾基亞 (Nokia),而是一款來自台灣地區宏達公司(HTC Corp.)的智能手機,是根據Modeo的規格開發並由宏達生產。
這款手機基於Windows Mobile 5.0平台,利用Widows Media Video和Windows Medi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接收及回放Modeo的DVB-H廣播。
該款手機的核心芯片包括:由德州儀器OMAP850 200MHz數字處理器、DiBcom的DVB-H解調器、Microtune公司被稱為Mobile MicroTuner MT2260的DVB-H調諧器,以及NVIDIA公司Go-Force 5500手持設備圖形處理單元。
除了數字音樂和Windows應用程序以外,該款手機還提供一鍵連接實況數字電視的功能,可以使用四頻GSM服務(850/900/1800/1900MHz),以提供全球通訊能力。預計該手機可支持GPRS/EDGE服務,實現高速數據訪問和文件下載。
該手機還支持以Windows Media Audio(WMA)、MP3和AAC等多種格式存儲音樂。另外,Modeo稱用戶可以通過使用Windows Media DRM利用便攜訂閱音樂服務,以擴展其移動娛樂庫。Windows Mobile 5.0平台允許在移動中使用流行的Windows應用程序,包括移動版Microsoft Office程序,如Internet Explorer Mobile和Outlook Mobile。用戶將能夠瀏覽互聯網,並使日程、通訊錄、電子郵件與辦公室或家庭電腦實現實時同步。
雖然Modeo的第一款手機基於智能手機尺寸和外形,但預計將有更多種類的便攜產品接收Modeo的DVB-H廣播。
Modeo的總裁Michael Schuppert最近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DVB全球論壇上講話時曾預言手機將僅佔移動電視市場的50%。目前手機被視為移動廣播開發商的絕對重點。他說,該市場中50%的消費者將青睞「種類更多的產品,而不是只能用手機。」
Crown Castle在2003年贏得了政府拍賣,獲得了獨家使用美國L-band中的5MHz頻譜的地面廣播許可。該公司已進行了廣泛的技術試驗,預計今年將在紐約等大城市推出商業性服務。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3日
美國移動電視公司Modeo在日前於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TIA無線通信展(CTIA Wireless)上展出了首款DVB-H手機。令人感到意外的是,Modeo的第一款DVB-H手機不是來自DVB-H移動電視標準的熱心支持者諾基亞 (Nokia),而是一款來自台灣地區宏達公司(HTC Corp.)的智能手機,是根據Modeo的規格開發並由宏達生產。
這款手機基於Windows Mobile 5.0平台,利用Widows Media Video和Windows Media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接收及回放Modeo的DVB-H廣播。
該款手機的核心芯片包括:由德州儀器OMAP850 200MHz數字處理器、DiBcom的DVB-H解調器、Microtune公司被稱為Mobile MicroTuner MT2260的DVB-H調諧器,以及NVIDIA公司Go-Force 5500手持設備圖形處理單元。
除了數字音樂和Windows應用程序以外,該款手機還提供一鍵連接實況數字電視的功能,可以使用四頻GSM服務(850/900/1800/1900MHz),以提供全球通訊能力。預計該手機可支持GPRS/EDGE服務,實現高速數據訪問和文件下載。
該手機還支持以Windows Media Audio(WMA)、MP3和AAC等多種格式存儲音樂。另外,Modeo稱用戶可以通過使用Windows Media DRM利用便攜訂閱音樂服務,以擴展其移動娛樂庫。Windows Mobile 5.0平台允許在移動中使用流行的Windows應用程序,包括移動版Microsoft Office程序,如Internet Explorer Mobile和Outlook Mobile。用戶將能夠瀏覽互聯網,並使日程、通訊錄、電子郵件與辦公室或家庭電腦實現實時同步。
雖然Modeo的第一款手機基於智能手機尺寸和外形,但預計將有更多種類的便攜產品接收Modeo的DVB-H廣播。
Modeo的總裁Michael Schuppert最近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DVB全球論壇上講話時曾預言手機將僅佔移動電視市場的50%。目前手機被視為移動廣播開發商的絕對重點。他說,該市場中50%的消費者將青睞「種類更多的產品,而不是只能用手機。」
Crown Castle在2003年贏得了政府拍賣,獲得了獨家使用美國L-band中的5MHz頻譜的地面廣播許可。該公司已進行了廣泛的技術試驗,預計今年將在紐約等大城市推出商業性服務。
星期三, 4月 12, 2006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明基出嫁光碟機部門有跡可循
火線話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明基出嫁光碟機部門有跡可循
明基與建興的聯姻可說是跌破眾人眼鏡,但是從明基面臨品牌與代工兩難的抉擇來看,明基此步棋可謂下的正確,而建興在明基光儲存事業部資源的挹注下,一舉躍居全球碟機出貨龍頭寶座,雙方可謂互蒙其利,兩相結合的競爭優勢,未來可能連國際大廠都要畏懼三分。
明基發展自有品牌不到5年時間,在全球新興品牌已取得一席之地,但明基也面臨到品牌與代工兩難的局面。雖然明基不斷對代工夥伴喊出2條腿同時並重的發展策略,但是長期以來,競爭對手也不斷質疑BenQ自有品牌將會擠壓到其生存空間,因此,明基從2004年開始即陷入發展瓶頸。
品牌與代工業務就像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就明基的發展策略來看,品牌發展將是下一波重點項目,面對魚與熊掌的抉擇時,明基不得不放棄不具競爭力的代工事業,從此一角度切入,處分掉光碟機部門自然不難理解。
當初明基在與飛利浦(Philips)策略結盟成立飛利浦明基(Philips BenQ Digital Storage;PBDS),得到飛利浦這位得力助手後,信誓旦旦地希望能快速擠上全球前3大地位,不過,事與願違,經過將近2、3年的融合調整,明基在光碟機出貨量僅能由1,800萬~2,000萬台提升至2,500萬台,反觀其競爭對手如日立樂金(HLDS)、東芝三星(TSST)等卻大幅拉大差距,出貨量大舉由3,000萬~4,000萬台提升至5,000萬~7,000萬台,加上光碟機部門始終無法達到獲利門檻,雖然明基嘴裡不說,但是內心卻焦急不已。
因此,面對此一良機,明基當然不願放棄,藉由整合案的推動,明基可以更專注、聚焦在品牌發展,取得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光碟機,建興則專心於ODM、OEM代工業務的推動,此外,建興亦可將產品線觸角擴及遊戲機等市場,雙方可說是共創雙贏的局面。
此外,台灣光碟機產業以往在光學讀取頭仍受制於三洋(Sanyo)、Sony與飛利浦等大廠,但隨著建興順利站上全球第一大龍頭寶座的地位後,在量產規模大幅提升下,建興所具有的採購優勢恐怕連國際大廠都要重新審視一番。整體來看,建興與明基光碟機部門合併案實際效應雖然尚未發酵,但是建興與明基各取所需、互蒙其利,可說是此宗合併案最大受益者。
【2006/04/12 電子時報許金池】
明基與建興的聯姻可說是跌破眾人眼鏡,但是從明基面臨品牌與代工兩難的抉擇來看,明基此步棋可謂下的正確,而建興在明基光儲存事業部資源的挹注下,一舉躍居全球碟機出貨龍頭寶座,雙方可謂互蒙其利,兩相結合的競爭優勢,未來可能連國際大廠都要畏懼三分。
明基發展自有品牌不到5年時間,在全球新興品牌已取得一席之地,但明基也面臨到品牌與代工兩難的局面。雖然明基不斷對代工夥伴喊出2條腿同時並重的發展策略,但是長期以來,競爭對手也不斷質疑BenQ自有品牌將會擠壓到其生存空間,因此,明基從2004年開始即陷入發展瓶頸。
品牌與代工業務就像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就明基的發展策略來看,品牌發展將是下一波重點項目,面對魚與熊掌的抉擇時,明基不得不放棄不具競爭力的代工事業,從此一角度切入,處分掉光碟機部門自然不難理解。
當初明基在與飛利浦(Philips)策略結盟成立飛利浦明基(Philips BenQ Digital Storage;PBDS),得到飛利浦這位得力助手後,信誓旦旦地希望能快速擠上全球前3大地位,不過,事與願違,經過將近2、3年的融合調整,明基在光碟機出貨量僅能由1,800萬~2,000萬台提升至2,500萬台,反觀其競爭對手如日立樂金(HLDS)、東芝三星(TSST)等卻大幅拉大差距,出貨量大舉由3,000萬~4,000萬台提升至5,000萬~7,000萬台,加上光碟機部門始終無法達到獲利門檻,雖然明基嘴裡不說,但是內心卻焦急不已。
因此,面對此一良機,明基當然不願放棄,藉由整合案的推動,明基可以更專注、聚焦在品牌發展,取得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光碟機,建興則專心於ODM、OEM代工業務的推動,此外,建興亦可將產品線觸角擴及遊戲機等市場,雙方可說是共創雙贏的局面。
此外,台灣光碟機產業以往在光學讀取頭仍受制於三洋(Sanyo)、Sony與飛利浦等大廠,但隨著建興順利站上全球第一大龍頭寶座的地位後,在量產規模大幅提升下,建興所具有的採購優勢恐怕連國際大廠都要重新審視一番。整體來看,建興與明基光碟機部門合併案實際效應雖然尚未發酵,但是建興與明基各取所需、互蒙其利,可說是此宗合併案最大受益者。
【2006/04/12 電子時報許金池】
購入明基光碟機製造部門 建興取得下世代競局入場券
產業瞭望-購入明基光碟機製造部門 建興取得下世代競局入場券
建興收購明基光碟機製造事業,對明基而言,在此產業已處於成熟期狀態下,說是「解脫」也不為過;而對建興而言,效益則極為顯著,包括可望讓其規模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而光碟機產業最惱人的權利金問題也可望獲得解決,更長遠來看,建興亦將透過明基,掌握藍光(Blu-ray)技術,為未來競局打下基礎。
明基跳脫光碟機產業泥沼
誠如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與總經理李錫華所言,明基在品牌策略發展方向下,而將唯一的零組件事業─光碟機製造部門出售(仍留下品牌光碟機銷售)。
雖說是為了因應明基整體營運走向,而做出出售光碟機製造部門的決定,但明基此事業未能獲利且銷售量走下坡也是實情,留下來可能沒多大好處,對其他事業形成的綜效亦低。明基近2季光碟機銷售量年增率呈現負數,2005年第四季年衰退3%左右,2006年第一季年衰退更達15%左右。
欲在此十分成熟的光碟機產業中脫穎而出,必須具備規模經濟與權利金優勢,明基雖擁有飛利浦(Philips)部分支援,但規模經濟無法彰顯,因此充其量,也只能算損益兩平,面臨突破瓶頸,因此,售予建興,未嘗不是從泥沼中自拔一途。
只是,出售光碟機製造部門給建興後,明基便喪失了在藍光碟機製造領域放手一搏的機會。畢竟在未出售給建興前,明基擁有飛利浦此強大的藍光技術後盾,使明基較建興居於有利地位。
建興獲取規模經濟與權利金雙重優勢
光碟機業者營運發展關鍵不外乎是規模經濟與權利金此2項。收購明基光碟機製造事業後,建興在此2方面,都可望有加分效果。
規模經濟又可從系統與上游關鍵零組件採購2方面來看,在系統方面,2公司合作後,仍將維持飛利浦明基(Philips BenQ Digital Storage;PBDS)接單與出貨形式,只是製造由原本的明基,改為建興。因此,經過一段轉移過程後,建興能在PBDS庇蔭下,完全接收明基光碟機代工訂單,形成更大的規模經濟。
2005年建興光碟機出貨量為4,866萬台,加上明基的2,580萬台,共計7,446萬台,即建興未來有此規模實力,而此規模已很接近目前全球光碟機龍頭日立樂金(Hitachi-LG Data Storage;HLDS),HLDS所受威脅可想而知。
零組件採購方面,隨規模經濟的擴大,對上游議價能力亦能增強,不過,前提是採用同一來源,目前建興以三洋(Sanyo)為主要讀取頭供應來源,明基則主採飛利浦解決方案,若能統一採購來源,便能創造綜效,但這須時間轉換。而建興此方面走向,將是相關上游供應商關注焦點。
另外,建興也將因PBDS,而在權利金方面享有優勢,與韓系對手平起平坐。
建興取得藍光競賽門票
除取得規模經濟與權利金優勢外,建興於此次收購案中,亦可望取得下世代光儲存市場競賽入場券。
從韓系競爭對手來看,在下世代技術布局上,LG有日立(Hitachi)支撐,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有東芝(Toshiba)當靠山,位居全球第三大光碟機業者的建興顯得落後。與明基合作後,建興便可望取得明基與飛利浦相關技術與藍光讀取頭、晶片組支援,有助於建興及早在此市場卡位。
台灣光碟機產業進一步集中化
2004年以來,台灣光碟機產業上演一個又一個業者退出戲碼,至2005年,前2大廠商(因第三大與前2大有段差距,因此以前2大劃分)產銷量佔台廠整體比重,由2004年4成,降至不及3成。至今,台灣光碟機製造廠可說僅剩3家─建興、華碩、廣明。
而在併入明基後,建興整體結構競爭力增強下,華碩與廣明恐受衝擊,其中,華碩自有品牌光碟機銷售佔其整體銷量約6成,因此受影響程度可望相對低,不過,華碩光碟機事業亦未獲利,目前也是辛苦支撐。
廣明雖以薄型機種為強項,但2003年底即開始因權利金之故而透過飛利浦出貨,目前透過飛利浦的出貨量佔廣明總出貨比重約達9成之多,隨建興與明基攜手,明基與飛利浦係站在同一陣線,且建興薄型機種技術也已就位,因此,從廣明轉單至建興的機率不低。
在此情況下,建興可說是獨大,形成產業界特殊一例。
【2006/04/12 電子時報徐康沛】
建興收購明基光碟機製造事業,對明基而言,在此產業已處於成熟期狀態下,說是「解脫」也不為過;而對建興而言,效益則極為顯著,包括可望讓其規模經濟能力進一步提升,而光碟機產業最惱人的權利金問題也可望獲得解決,更長遠來看,建興亦將透過明基,掌握藍光(Blu-ray)技術,為未來競局打下基礎。
明基跳脫光碟機產業泥沼
誠如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與總經理李錫華所言,明基在品牌策略發展方向下,而將唯一的零組件事業─光碟機製造部門出售(仍留下品牌光碟機銷售)。
雖說是為了因應明基整體營運走向,而做出出售光碟機製造部門的決定,但明基此事業未能獲利且銷售量走下坡也是實情,留下來可能沒多大好處,對其他事業形成的綜效亦低。明基近2季光碟機銷售量年增率呈現負數,2005年第四季年衰退3%左右,2006年第一季年衰退更達15%左右。
欲在此十分成熟的光碟機產業中脫穎而出,必須具備規模經濟與權利金優勢,明基雖擁有飛利浦(Philips)部分支援,但規模經濟無法彰顯,因此充其量,也只能算損益兩平,面臨突破瓶頸,因此,售予建興,未嘗不是從泥沼中自拔一途。
只是,出售光碟機製造部門給建興後,明基便喪失了在藍光碟機製造領域放手一搏的機會。畢竟在未出售給建興前,明基擁有飛利浦此強大的藍光技術後盾,使明基較建興居於有利地位。
建興獲取規模經濟與權利金雙重優勢
光碟機業者營運發展關鍵不外乎是規模經濟與權利金此2項。收購明基光碟機製造事業後,建興在此2方面,都可望有加分效果。
規模經濟又可從系統與上游關鍵零組件採購2方面來看,在系統方面,2公司合作後,仍將維持飛利浦明基(Philips BenQ Digital Storage;PBDS)接單與出貨形式,只是製造由原本的明基,改為建興。因此,經過一段轉移過程後,建興能在PBDS庇蔭下,完全接收明基光碟機代工訂單,形成更大的規模經濟。
2005年建興光碟機出貨量為4,866萬台,加上明基的2,580萬台,共計7,446萬台,即建興未來有此規模實力,而此規模已很接近目前全球光碟機龍頭日立樂金(Hitachi-LG Data Storage;HLDS),HLDS所受威脅可想而知。
零組件採購方面,隨規模經濟的擴大,對上游議價能力亦能增強,不過,前提是採用同一來源,目前建興以三洋(Sanyo)為主要讀取頭供應來源,明基則主採飛利浦解決方案,若能統一採購來源,便能創造綜效,但這須時間轉換。而建興此方面走向,將是相關上游供應商關注焦點。
另外,建興也將因PBDS,而在權利金方面享有優勢,與韓系對手平起平坐。
建興取得藍光競賽門票
除取得規模經濟與權利金優勢外,建興於此次收購案中,亦可望取得下世代光儲存市場競賽入場券。
從韓系競爭對手來看,在下世代技術布局上,LG有日立(Hitachi)支撐,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有東芝(Toshiba)當靠山,位居全球第三大光碟機業者的建興顯得落後。與明基合作後,建興便可望取得明基與飛利浦相關技術與藍光讀取頭、晶片組支援,有助於建興及早在此市場卡位。
台灣光碟機產業進一步集中化
2004年以來,台灣光碟機產業上演一個又一個業者退出戲碼,至2005年,前2大廠商(因第三大與前2大有段差距,因此以前2大劃分)產銷量佔台廠整體比重,由2004年4成,降至不及3成。至今,台灣光碟機製造廠可說僅剩3家─建興、華碩、廣明。
而在併入明基後,建興整體結構競爭力增強下,華碩與廣明恐受衝擊,其中,華碩自有品牌光碟機銷售佔其整體銷量約6成,因此受影響程度可望相對低,不過,華碩光碟機事業亦未獲利,目前也是辛苦支撐。
廣明雖以薄型機種為強項,但2003年底即開始因權利金之故而透過飛利浦出貨,目前透過飛利浦的出貨量佔廣明總出貨比重約達9成之多,隨建興與明基攜手,明基與飛利浦係站在同一陣線,且建興薄型機種技術也已就位,因此,從廣明轉單至建興的機率不低。
在此情況下,建興可說是獨大,形成產業界特殊一例。
【2006/04/12 電子時報徐康沛】
星期二, 4月 11, 2006
全球最具競爭力國際IT大廠 其實就是台灣
全球最具競爭力國際IT大廠 其實就是台灣
李焜耀、林百里放得開、海闊天空 樹立台IT廠去蕪存菁、化敵為友新趨勢
台灣在高科技產業特有的上、下游完整垂直整合優勢,讓台廠在全球晶圓代工、主機板、筆記型電腦(NB)、滑鼠、鍵盤等各種電子相關產業毫無敵手,進而在面板和手機等原本不屬於台灣專長的其它高科技產業嶄露頭角,所到之處都讓其他國家廠商備感壓力,這種巨大實力常讓全球科技業者發出「台灣其實就是1家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際IT大廠」(Taiwan Inc.)的讚嘆。
事實上,這家Taiwan Inc.長期以來因信守「只要吃苦耐勞什麼都能做」的信條,在不斷分散資源和人力的現實下,經常顧此失彼,所以,通常也只能做到讓其他有志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國家產生壓力而已,很多現在台灣能夠位居全球第一的產業,多是靠台廠的老闆咬牙殺價,加上員工賣命加班,或將工廠遷設大陸等成本更低的國家等方法而來。
不過,台IT業者現在終於了解到「專注」和「去蕪存菁」的必要與好處,開始明白「專業分工」的真義,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業,做不來的就交給真正專家來發揚光大。
宏碁(2353)和緯創(3231)將品牌與代工製造分家,讓雙方一飛沖天;亞旭(2366)將自己賣給華碩(2357),成就其網通霸業;緯創和光寶(2301)聯手解決建碁(3046)光碟機事業困境,並讓光寶和建興(8008)的光碟機事業擁有不同發展空間;一直只能在面板產業當貓而難以成虎的廣輝(3012),併給友達(2409)後不但讓自己享有虎威,新友達更讓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樂金飛利浦(LG.Philips LCD;LPL)等國際面板龍頭皮皮挫。
至於明基(2352)光碟機事業雖然有飛利浦(Philips)加持,但根本不賺錢,在明基的5C大夢中其實只是幻影,賣給建興後,完全擁有動搖全球光碟機產業的能耐。
台IT產業化敵為友的新趨勢
台灣IT產業在不到1週內接連發生友達與廣輝合併,以及明基將光碟機事業賣給建興的美事,凸顯台灣IT產業開始進入「化敵為友」的新趨勢!
原本因廣輝和友達而互為競爭對手的廣達(2382)和明基集團,即便在NB產業合作多時,但畢竟明基NB現階段對廣達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廣達真正需要的,是明基買下西門子手機事業後的千萬台訂單,藉由友達和廣輝的結合,現在除了明基自己的手機製造部門,只要廣達實力仍在,其他手機代工廠很難和廣達競爭 BenQ-Siemens手機的委外訂單。
此外,在明基早晚要將品牌與製造分家的必然下,廣達很有可能重演當年宏碁分家後成為宏碁NB最大代工廠的盛況,成為明基品牌與製造分家後最大手機合作夥伴;至於廣達可以不用繼續擔憂面板虧損與增資壓力,卻同時享有友達繼續奧援其NB代工事業等優點。
同樣地,明基和建興的光寶集團,在光碟機、顯示器與其他零組件等許多方面都是競爭對手,雖然明基光碟機事業有飛利浦撐腰,但在數量、品牌威力、技術能力都不如建興和Sony的結合,成為建興的夥伴後,不但不需再擔心這些問題,也將成為全球光碟機產業新強大勢力的建興重要股東。
台IT廠這股共榮共存的氣勢必將延續,雖然台灣主機板與NB業者因為在全球市場沒有競爭對手,而少了必須盡快化敵為友的立即性,但仍可從中學點東西。
IT產業大老放得開 台廠未來發展海闊天空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曾誓言要讓廣達繼全球第一大NB製造廠後,成為全球第一大LCD TV製造龍頭,但原本是台灣唯一大力跨入面板產業的NB廠,現在不僅將TV事業切出與日本三洋(Sanyo)成立新公司,也把當初認為可為廣達在NB和TV事業帶來絕佳幫助的廣輝交給友達。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多年來和很多台灣IT業者一樣,把自己當超人,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但是明基什麼產品都有,就是沒有可以真正象徵BenQ的產品。換言之,李焜耀和林百里現正在為台灣IT產業樹立新典範,只要放得開、就能海闊天空。
當明基公佈2005年大虧新台幣近百億元時,明基股價連續多天跌停板,許多人認為,有成吉思汗之稱的李焜耀恐大難臨頭,如今李焜耀左手有廣達為友,右手有光寶建興為鄰,終於可以將其超人意志完全貫注在面板和手機事業,產業界也幾乎聽不到友達合併廣輝,以及明基將光碟機事業賣給建興是「錯誤」決定的聲音。
友達合併廣輝成定局後,廣達和廣輝的股價隔天立刻漲停板,而且還是開盤漲停鎖死,這是2001年來NB製造產業陷入殺價流血大戰,面板產業飽嚐巨額虧損壓力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景象。
這幾年來力挺自己跨入面板產業決定的林百里,他的話正足以證明將手放開擁有更多的定理,他說,當初成立廣輝是為供應廣達NB面板來源無虞,如今全球面板供應和需求已達到平衡,廣輝的規模經濟趕不上市場單價變化,與友達合作將會是良好的循環。
近期幾次合併案對於李焜耀、林百里和光寶董事長宋恭源來說,都可說是頗值得喝采!
【2006-04-11/電子時報曾而汶】
李焜耀、林百里放得開、海闊天空 樹立台IT廠去蕪存菁、化敵為友新趨勢
台灣在高科技產業特有的上、下游完整垂直整合優勢,讓台廠在全球晶圓代工、主機板、筆記型電腦(NB)、滑鼠、鍵盤等各種電子相關產業毫無敵手,進而在面板和手機等原本不屬於台灣專長的其它高科技產業嶄露頭角,所到之處都讓其他國家廠商備感壓力,這種巨大實力常讓全球科技業者發出「台灣其實就是1家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際IT大廠」(Taiwan Inc.)的讚嘆。
事實上,這家Taiwan Inc.長期以來因信守「只要吃苦耐勞什麼都能做」的信條,在不斷分散資源和人力的現實下,經常顧此失彼,所以,通常也只能做到讓其他有志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國家產生壓力而已,很多現在台灣能夠位居全球第一的產業,多是靠台廠的老闆咬牙殺價,加上員工賣命加班,或將工廠遷設大陸等成本更低的國家等方法而來。
不過,台IT業者現在終於了解到「專注」和「去蕪存菁」的必要與好處,開始明白「專業分工」的真義,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業,做不來的就交給真正專家來發揚光大。
宏碁(2353)和緯創(3231)將品牌與代工製造分家,讓雙方一飛沖天;亞旭(2366)將自己賣給華碩(2357),成就其網通霸業;緯創和光寶(2301)聯手解決建碁(3046)光碟機事業困境,並讓光寶和建興(8008)的光碟機事業擁有不同發展空間;一直只能在面板產業當貓而難以成虎的廣輝(3012),併給友達(2409)後不但讓自己享有虎威,新友達更讓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與樂金飛利浦(LG.Philips LCD;LPL)等國際面板龍頭皮皮挫。
至於明基(2352)光碟機事業雖然有飛利浦(Philips)加持,但根本不賺錢,在明基的5C大夢中其實只是幻影,賣給建興後,完全擁有動搖全球光碟機產業的能耐。
台IT產業化敵為友的新趨勢
台灣IT產業在不到1週內接連發生友達與廣輝合併,以及明基將光碟機事業賣給建興的美事,凸顯台灣IT產業開始進入「化敵為友」的新趨勢!
原本因廣輝和友達而互為競爭對手的廣達(2382)和明基集團,即便在NB產業合作多時,但畢竟明基NB現階段對廣達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廣達真正需要的,是明基買下西門子手機事業後的千萬台訂單,藉由友達和廣輝的結合,現在除了明基自己的手機製造部門,只要廣達實力仍在,其他手機代工廠很難和廣達競爭 BenQ-Siemens手機的委外訂單。
此外,在明基早晚要將品牌與製造分家的必然下,廣達很有可能重演當年宏碁分家後成為宏碁NB最大代工廠的盛況,成為明基品牌與製造分家後最大手機合作夥伴;至於廣達可以不用繼續擔憂面板虧損與增資壓力,卻同時享有友達繼續奧援其NB代工事業等優點。
同樣地,明基和建興的光寶集團,在光碟機、顯示器與其他零組件等許多方面都是競爭對手,雖然明基光碟機事業有飛利浦撐腰,但在數量、品牌威力、技術能力都不如建興和Sony的結合,成為建興的夥伴後,不但不需再擔心這些問題,也將成為全球光碟機產業新強大勢力的建興重要股東。
台IT廠這股共榮共存的氣勢必將延續,雖然台灣主機板與NB業者因為在全球市場沒有競爭對手,而少了必須盡快化敵為友的立即性,但仍可從中學點東西。
IT產業大老放得開 台廠未來發展海闊天空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曾誓言要讓廣達繼全球第一大NB製造廠後,成為全球第一大LCD TV製造龍頭,但原本是台灣唯一大力跨入面板產業的NB廠,現在不僅將TV事業切出與日本三洋(Sanyo)成立新公司,也把當初認為可為廣達在NB和TV事業帶來絕佳幫助的廣輝交給友達。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多年來和很多台灣IT業者一樣,把自己當超人,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到,但是明基什麼產品都有,就是沒有可以真正象徵BenQ的產品。換言之,李焜耀和林百里現正在為台灣IT產業樹立新典範,只要放得開、就能海闊天空。
當明基公佈2005年大虧新台幣近百億元時,明基股價連續多天跌停板,許多人認為,有成吉思汗之稱的李焜耀恐大難臨頭,如今李焜耀左手有廣達為友,右手有光寶建興為鄰,終於可以將其超人意志完全貫注在面板和手機事業,產業界也幾乎聽不到友達合併廣輝,以及明基將光碟機事業賣給建興是「錯誤」決定的聲音。
友達合併廣輝成定局後,廣達和廣輝的股價隔天立刻漲停板,而且還是開盤漲停鎖死,這是2001年來NB製造產業陷入殺價流血大戰,面板產業飽嚐巨額虧損壓力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景象。
這幾年來力挺自己跨入面板產業決定的林百里,他的話正足以證明將手放開擁有更多的定理,他說,當初成立廣輝是為供應廣達NB面板來源無虞,如今全球面板供應和需求已達到平衡,廣輝的規模經濟趕不上市場單價變化,與友達合作將會是良好的循環。
近期幾次合併案對於李焜耀、林百里和光寶董事長宋恭源來說,都可說是頗值得喝采!
【2006-04-11/電子時報曾而汶】
吃下西門子巨獸 明基往品牌靠攏求瘦身 乖寶寶也出賣
吃下西門子巨獸 明基往品牌靠攏求瘦身 乖寶寶也出賣
明基 (2352-TW)自去年 9月吃下西門子龐然大物後,近半年來積極瘦身,包括:處分子公司和心光通業務、淡出DVD播放機市場,及縮小MP3銷售規模。昨(10)日明基再宣佈出售光儲存事業部門予建興電 (8008-TW),以更專注在3C和光儲存產品的品牌經營上。
光碟機去年佔明基合併營收比重約6%,雖然不高但一向為其手中的乖寶寶。去年第1季營收大幅衰退2成以上時,光碟機出貨未見動搖,第2季業績復甦成長3成時,光碟機則跟進成長2成。
日前市場上傳言,明基與飛利浦合作的藍光光碟機,今年第3季將率先搶進量產,較建興電整整提早了近1 個季度,讓明基在次世代光碟機開發上,有機會沾盡光彩。不過,昨日天外飛來一筆,宣佈出售該事業部門予建興電,引起市場一片譁然。
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聲稱,這項出售案雙方已經討論了半年,可以將目前唯一的零組件業務拋出,保留系統整合產品,且著重在品牌經營上。明基資深財務副總經理游克用則表示,明基立即取得12億元現金,及建興電 13%股權,成為其大股東。
法人評估,明基每年可因此認列約6-7000萬元左右的收益,出售案也創造出全球 27%市佔率的光碟機大廠。但整體而言,對建興電的助益更大,不僅少了一個競爭對手,還增加一個助手,並貢獻其代工訂單。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下了一步雙贏的高桿棋術,但將原本即屬於有獲利價值的業務出售,且雙方洽談時間點恰好落在去年 9月吃下西門子手機部門後,更顯集團對於瘦身的需求,以從容地帶領手機業務轉虧為盈。
累計這半年來,明基先是處分光纖業務的和心光通子公司;今年第1季法說會時,確認淡出DVD播放機產品,同時縮小 MP3業務焦聚在中國大陸和新興市場。除了組織面的調整外,明基也將製造重心焦聚在中國,且於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打造新的全球配送貨品中心。明基北美市場亦敢於換將,以曾任職於宏碁 (2353-TW) 且負責過顯示器和投影機銷售經驗的祝本文,擔任美國分公司總經理,一次打銷庫存產品。
明基目前尚存的自行製造產品,除核心的手機外,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也是大宗產品項目,但液晶顯示器已是低毛利率與價格波動劇烈的產品項目,成為昨日市場預期出脫製造端的話題項目。
明基種種「聚焦」的動作已在近期獲市場正面認可,花旗環球證券 3月底時將其評等,由「賣出」調升至「持有」,目標價更調高至30元,理由為基本面谷底已經過去。但能否達成第 4季本業獲利的承諾,進一步創造成長的價值,尚有待執行力的考驗。
【2006-04-11 鉅亨網記者張家豪】
明基 (2352-TW)自去年 9月吃下西門子龐然大物後,近半年來積極瘦身,包括:處分子公司和心光通業務、淡出DVD播放機市場,及縮小MP3銷售規模。昨(10)日明基再宣佈出售光儲存事業部門予建興電 (8008-TW),以更專注在3C和光儲存產品的品牌經營上。
光碟機去年佔明基合併營收比重約6%,雖然不高但一向為其手中的乖寶寶。去年第1季營收大幅衰退2成以上時,光碟機出貨未見動搖,第2季業績復甦成長3成時,光碟機則跟進成長2成。
日前市場上傳言,明基與飛利浦合作的藍光光碟機,今年第3季將率先搶進量產,較建興電整整提早了近1 個季度,讓明基在次世代光碟機開發上,有機會沾盡光彩。不過,昨日天外飛來一筆,宣佈出售該事業部門予建興電,引起市場一片譁然。
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聲稱,這項出售案雙方已經討論了半年,可以將目前唯一的零組件業務拋出,保留系統整合產品,且著重在品牌經營上。明基資深財務副總經理游克用則表示,明基立即取得12億元現金,及建興電 13%股權,成為其大股東。
法人評估,明基每年可因此認列約6-7000萬元左右的收益,出售案也創造出全球 27%市佔率的光碟機大廠。但整體而言,對建興電的助益更大,不僅少了一個競爭對手,還增加一個助手,並貢獻其代工訂單。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下了一步雙贏的高桿棋術,但將原本即屬於有獲利價值的業務出售,且雙方洽談時間點恰好落在去年 9月吃下西門子手機部門後,更顯集團對於瘦身的需求,以從容地帶領手機業務轉虧為盈。
累計這半年來,明基先是處分光纖業務的和心光通子公司;今年第1季法說會時,確認淡出DVD播放機產品,同時縮小 MP3業務焦聚在中國大陸和新興市場。除了組織面的調整外,明基也將製造重心焦聚在中國,且於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打造新的全球配送貨品中心。明基北美市場亦敢於換將,以曾任職於宏碁 (2353-TW) 且負責過顯示器和投影機銷售經驗的祝本文,擔任美國分公司總經理,一次打銷庫存產品。
明基目前尚存的自行製造產品,除核心的手機外,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也是大宗產品項目,但液晶顯示器已是低毛利率與價格波動劇烈的產品項目,成為昨日市場預期出脫製造端的話題項目。
明基種種「聚焦」的動作已在近期獲市場正面認可,花旗環球證券 3月底時將其評等,由「賣出」調升至「持有」,目標價更調高至30元,理由為基本面谷底已經過去。但能否達成第 4季本業獲利的承諾,進一步創造成長的價值,尚有待執行力的考驗。
【2006-04-11 鉅亨網記者張家豪】
李焜耀再啟併購戰車
李焜耀再啟併購戰車
友達光電22億美金閃電吞下廣輝電子
儘管剛剛交出一份淨虧損高達99.66億元新臺幣(4.02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的財報,而且在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後其品牌、產品融合能力均遭受質疑,明基電通(2352.tw)董事長李焜耀依舊故我。
4月7日,其資本戰車再次啟動。當日,臺灣「證交所」收盤後,李焜耀任董事長的全球第三大LCD(液晶顯示器)廠商友達光電(AU Optronics)宣佈,以價值22.2億美元的股票收購廣輝電子(Quanta Display)。
「友達、廣輝聯手,將推動全球面板市場的結構性洗牌。」在宣佈併購的發佈會現場,李焜耀再放豪言,「預計最慢1年之後,友達將全面超越競爭對手,成為集LCD、NB(筆記本電腦)、TV(液晶電視)3大產品線世界第一於一身的面板『三冠王’。」
「三冠王」狂想
該交易完成後,廣輝電子將成為友達光電第二大股東,擁有6%股份,而友達光電最大股東仍為明基,所持股份為9%。在人事方面,李焜耀將繼續出任友達光電董事長,預定增設一名副董事長,由現廣輝電子副董事長梁次震出掌,公司整體運作則繼續由友達光電總經理陳炫彬負責。
併購後,友達光電在全球的供貨比重將由先前的13.6%一舉攀高至19.4%,而韓國競爭對手三星與LG-飛利浦當前的市場份額均為21%。
陳炫彬表示,預期此次合併案可促成友達光電進一步強化其在技術面的廣度和深度,並提升其對於上游零組件的掌握度,從而以規模效益來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在產能和產品線方面的資源也可有效整合。
陳炫彬指出,合併後,友達光電在筆記本電腦面板方面已是獨佔鰲頭;在液晶顯示器面板方面,目前與韓國雙雄還是伯仲之間,但可望在年底前全面超越;至於液晶電視面板方面,友達光電目前仍小輸LG-飛利浦、三星電子以及奇美電子。
李焜耀表示,新友達光電在產能上已足以和韓國雙雄抗衡,並繼續拉大與奇美電子之間的差距,今年全球面板產業將逐步形成友達光電與韓國雙雄三足鼎立的局面。
提高上游議價能力
友達光電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該併購將增加友達光電對零元件的議價能力,原廣輝電子的主要零元件廠商,以及友達光電二線零元件供應商,未來有可能將會受到排擠。而其他上游零元件廠商,也將面臨新友達光電規模擴大所帶來的零組件壓價壓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友達光電與廣輝電子合併後,未來零元件廠商的「靠近」效應將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對於下游來說,新友達光電除具備滿足明基旗下BenQ品牌,以及廣達與日本三洋合資TV品牌新公司的面板需求外,還將在筆記本螢幕、手機螢幕上因規模成本優勢,獲得更多新客戶。
據瞭解,在獲悉友達、廣輝併購案後,臺灣「面板五虎」之一的中華映管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鎮弘緊急召集一眾高管,展開沙盤推演。
「奇美一直未停止過尋找盟友。」奇美電子總經理何昭陽在第一時間表態,稱LCD產業大者恆大現象明顯,面板廠為求生存別無他路,只有借擴大規模來降低生產成本。這也令業界對一直與友達光電處於「一山二虎」狀態的奇美猜想陡增。
不過,雷曼相關分析師則表示,儘管友達光電此舉必然刺激奇美加速併購的決心,但由於「面板五虎」中剩下的中華映管、瀚宇彩晶股本相對廣輝電子大得多,即便雙方積極合併,奇美也恐要付出不小代價。
林鎮弘的表態是,友達光電合併廣輝電子可以發揮規模效益,但預期效益的產生將不會太快,至於產業合縱,中華映管迄今仍對「合併」採取開放態度,只待「良緣」到來。
明基品牌佈局
「收購西門子的動作是經營品牌的明基所必須的,這是沒辦法用短期的財務數字來衡量的。」李焜耀表示,對於要做世界級品牌的明基而言,很難有太多的時間兼顧製造業務,而廣達是OEM、ODM的專家,「未來兩個集團在手機、電視和電腦方面皆有進行合作的無限空間。」
李焜耀曾在一本書的序言中,以「蒼狼」形容排山倒海而來的臺灣代工製造業,但是,他認為,狼只是輔助過渡的角色,「最後還是要被馴化」。很顯然,對於李焜耀而言,無論是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還是併購廣輝電子,其資本戰車從未駛離過開拓BenQ品牌事業。
「相對於品牌業務而言,製造絕不是最有效率的經營手法,如果廣達現在才開始發展品牌,真的已經太晚了。」李焜耀表示,友達光電與廣輝電子的合併案,實際上是兩家公司在市場關鍵轉捩點上,在時間、空間的壓力下,所義無反顧形成的緊密合作體系。
易觀國際總裁於揚指出,若循著製造與品牌兩種不同營運模式的發展思考,明基集團與廣達集團之間其實存有更多的資本整合可能性,例如品牌與製造業務的跨公司完全分工。
【2006-04-11 21世紀經濟報導鄭迪】
友達光電22億美金閃電吞下廣輝電子
儘管剛剛交出一份淨虧損高達99.66億元新臺幣(4.02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的財報,而且在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後其品牌、產品融合能力均遭受質疑,明基電通(2352.tw)董事長李焜耀依舊故我。
4月7日,其資本戰車再次啟動。當日,臺灣「證交所」收盤後,李焜耀任董事長的全球第三大LCD(液晶顯示器)廠商友達光電(AU Optronics)宣佈,以價值22.2億美元的股票收購廣輝電子(Quanta Display)。
「友達、廣輝聯手,將推動全球面板市場的結構性洗牌。」在宣佈併購的發佈會現場,李焜耀再放豪言,「預計最慢1年之後,友達將全面超越競爭對手,成為集LCD、NB(筆記本電腦)、TV(液晶電視)3大產品線世界第一於一身的面板『三冠王’。」
「三冠王」狂想
該交易完成後,廣輝電子將成為友達光電第二大股東,擁有6%股份,而友達光電最大股東仍為明基,所持股份為9%。在人事方面,李焜耀將繼續出任友達光電董事長,預定增設一名副董事長,由現廣輝電子副董事長梁次震出掌,公司整體運作則繼續由友達光電總經理陳炫彬負責。
併購後,友達光電在全球的供貨比重將由先前的13.6%一舉攀高至19.4%,而韓國競爭對手三星與LG-飛利浦當前的市場份額均為21%。
陳炫彬表示,預期此次合併案可促成友達光電進一步強化其在技術面的廣度和深度,並提升其對於上游零組件的掌握度,從而以規模效益來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在產能和產品線方面的資源也可有效整合。
陳炫彬指出,合併後,友達光電在筆記本電腦面板方面已是獨佔鰲頭;在液晶顯示器面板方面,目前與韓國雙雄還是伯仲之間,但可望在年底前全面超越;至於液晶電視面板方面,友達光電目前仍小輸LG-飛利浦、三星電子以及奇美電子。
李焜耀表示,新友達光電在產能上已足以和韓國雙雄抗衡,並繼續拉大與奇美電子之間的差距,今年全球面板產業將逐步形成友達光電與韓國雙雄三足鼎立的局面。
提高上游議價能力
友達光電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該併購將增加友達光電對零元件的議價能力,原廣輝電子的主要零元件廠商,以及友達光電二線零元件供應商,未來有可能將會受到排擠。而其他上游零元件廠商,也將面臨新友達光電規模擴大所帶來的零組件壓價壓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友達光電與廣輝電子合併後,未來零元件廠商的「靠近」效應將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對於下游來說,新友達光電除具備滿足明基旗下BenQ品牌,以及廣達與日本三洋合資TV品牌新公司的面板需求外,還將在筆記本螢幕、手機螢幕上因規模成本優勢,獲得更多新客戶。
據瞭解,在獲悉友達、廣輝併購案後,臺灣「面板五虎」之一的中華映管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鎮弘緊急召集一眾高管,展開沙盤推演。
「奇美一直未停止過尋找盟友。」奇美電子總經理何昭陽在第一時間表態,稱LCD產業大者恆大現象明顯,面板廠為求生存別無他路,只有借擴大規模來降低生產成本。這也令業界對一直與友達光電處於「一山二虎」狀態的奇美猜想陡增。
不過,雷曼相關分析師則表示,儘管友達光電此舉必然刺激奇美加速併購的決心,但由於「面板五虎」中剩下的中華映管、瀚宇彩晶股本相對廣輝電子大得多,即便雙方積極合併,奇美也恐要付出不小代價。
林鎮弘的表態是,友達光電合併廣輝電子可以發揮規模效益,但預期效益的產生將不會太快,至於產業合縱,中華映管迄今仍對「合併」採取開放態度,只待「良緣」到來。
明基品牌佈局
「收購西門子的動作是經營品牌的明基所必須的,這是沒辦法用短期的財務數字來衡量的。」李焜耀表示,對於要做世界級品牌的明基而言,很難有太多的時間兼顧製造業務,而廣達是OEM、ODM的專家,「未來兩個集團在手機、電視和電腦方面皆有進行合作的無限空間。」
李焜耀曾在一本書的序言中,以「蒼狼」形容排山倒海而來的臺灣代工製造業,但是,他認為,狼只是輔助過渡的角色,「最後還是要被馴化」。很顯然,對於李焜耀而言,無論是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還是併購廣輝電子,其資本戰車從未駛離過開拓BenQ品牌事業。
「相對於品牌業務而言,製造絕不是最有效率的經營手法,如果廣達現在才開始發展品牌,真的已經太晚了。」李焜耀表示,友達光電與廣輝電子的合併案,實際上是兩家公司在市場關鍵轉捩點上,在時間、空間的壓力下,所義無反顧形成的緊密合作體系。
易觀國際總裁於揚指出,若循著製造與品牌兩種不同營運模式的發展思考,明基集團與廣達集團之間其實存有更多的資本整合可能性,例如品牌與製造業務的跨公司完全分工。
【2006-04-11 21世紀經濟報導鄭迪】
飛利浦明基 全新布局
飛利浦明基 全新布局
明基將光碟機製造業務賣給建興,交易中僅包含將機器設備轉移不包含人事,使得明基光儲存部門的未來動向耐人尋味。
明基將光碟機製造業務賣給建興,交易中僅包含將機器設備轉移不包含人事,使得明基光儲存部門的未來動向耐人尋味。
據了解,明基已經為其光儲存部門循得新出路,幾乎不具實質運作機制的飛利浦明基(PBDS),現正研擬嶄新的發展,飛利浦明基將持續進行光碟機的研發與行銷,包括投入於次世代藍光產品的開發。
未來公司亦計畫將有一百至兩百人的規模,由明基與飛利浦雙方各投入一半的人力資源。明基方面,包括負責整體光碟機事業的儲存事業部副總經理蔡登法,將率團隊轉到飛利浦明基就職;飛利浦方面,亦將有來自荷蘭總公司的諾貝爾獎等級研發人員加入。
新人事與相關計畫,將待飛利浦明基董事會通過,預估可能在五月正式展開運作。
據了解,明基半年前開始尋求製造業務出脫的對象,同時也計畫將光儲存的研發與行銷移往飛利浦明基。在製造業務順利轉給建興,以及飛利浦明基實質運作之後,明基集團內部將僅有光儲存的委外管理部門,負責支援明基品牌碟機業務,所有光碟機研發、行銷、製造都將委由飛利浦明基與建興。
對明基飛利浦的新佈局計畫,台灣飛利浦方面並未正面承認,表示許多計畫仍在討論當中不便在此刻說明。但台灣飛利浦也公司特別表示,樂見明基與建興製造業務的整合,未來飛利浦明基委由明基代工部分都將會移轉到建興。
明基、飛利浦三年前攜手成立飛利浦明基儲存公司,飛利浦明基從事研發與銷售,製造則交由明基,但一直以來雙方人員與主要運作機制幾乎都還保留在各自公司之內。但隨著光碟機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市場價格滑落迅速,雙方也有感於合作方式效率不彰,決定強化PBDS的實質運作機制以提升競爭效率。
明基將製造業務賣給建興,同時也將光儲存部門轉移到飛利浦明基,對於飛利浦明基而言也正是轉變新契機,可望創造明基、建興、飛利浦三方多贏的局面。
【2006-04-11 工商時報謝宛蓉】
明基將光碟機製造業務賣給建興,交易中僅包含將機器設備轉移不包含人事,使得明基光儲存部門的未來動向耐人尋味。
明基將光碟機製造業務賣給建興,交易中僅包含將機器設備轉移不包含人事,使得明基光儲存部門的未來動向耐人尋味。
據了解,明基已經為其光儲存部門循得新出路,幾乎不具實質運作機制的飛利浦明基(PBDS),現正研擬嶄新的發展,飛利浦明基將持續進行光碟機的研發與行銷,包括投入於次世代藍光產品的開發。
未來公司亦計畫將有一百至兩百人的規模,由明基與飛利浦雙方各投入一半的人力資源。明基方面,包括負責整體光碟機事業的儲存事業部副總經理蔡登法,將率團隊轉到飛利浦明基就職;飛利浦方面,亦將有來自荷蘭總公司的諾貝爾獎等級研發人員加入。
新人事與相關計畫,將待飛利浦明基董事會通過,預估可能在五月正式展開運作。
據了解,明基半年前開始尋求製造業務出脫的對象,同時也計畫將光儲存的研發與行銷移往飛利浦明基。在製造業務順利轉給建興,以及飛利浦明基實質運作之後,明基集團內部將僅有光儲存的委外管理部門,負責支援明基品牌碟機業務,所有光碟機研發、行銷、製造都將委由飛利浦明基與建興。
對明基飛利浦的新佈局計畫,台灣飛利浦方面並未正面承認,表示許多計畫仍在討論當中不便在此刻說明。但台灣飛利浦也公司特別表示,樂見明基與建興製造業務的整合,未來飛利浦明基委由明基代工部分都將會移轉到建興。
明基、飛利浦三年前攜手成立飛利浦明基儲存公司,飛利浦明基從事研發與銷售,製造則交由明基,但一直以來雙方人員與主要運作機制幾乎都還保留在各自公司之內。但隨著光碟機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市場價格滑落迅速,雙方也有感於合作方式效率不彰,決定強化PBDS的實質運作機制以提升競爭效率。
明基將製造業務賣給建興,同時也將光儲存部門轉移到飛利浦明基,對於飛利浦明基而言也正是轉變新契機,可望創造明基、建興、飛利浦三方多贏的局面。
【2006-04-11 工商時報謝宛蓉】
星期一, 4月 10, 2006
「國產芯片」陷入信任危機?
「國產芯片」陷入信任危機?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0日
作者:潘九堂
最近我參加了即將於5月18日-20日在天津舉辦的「2006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暨論壇」的預熱和造勢活動。由於TD-SCDMA產業聯盟將集體參展,這個媒體對話活動也邀請到了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3G自然免不了又成為大眾媒體的記者們關注的焦點。
當時,一位韓國記者向楊驊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現在有一家中國公司(展訊通信),已經開發出了3G芯片,這個產權是來自一家美國的公司,請問TD-SCDMA聯盟有多少家會員在自主開發3G芯片?」楊驊當即予以否認,他表示:「這個TD-SCDMA芯片的產權是屬於展訊公司的。」他還介紹說,目前有6家公司開發TD-SCDMA基帶芯片,分別是展訊、凱明、T3G、大唐、重郵和華立。楊驊指出:「未來真正商用後,是不是仍有6家公司,將取決於市場的優勝劣汰。但我相信未來TD-SCDMA芯片的主體,將從這些企業中產生。」
後來,我又就「展訊芯片的知識產權來自別的公司」這種說法詢問展訊公司。展訊公司總裁助理時光強調:「展訊自成立之初,就立足於核心技術開發,TD-SCDMA芯片的核心技術也完全是依靠展訊自己的力量研發出來的,為此展訊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展訊的TD- SCDMA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一點是無可挑剔的。」
他還指出:「為了加快產品開發,展訊參照國際慣例,購買了一些通用技術授權。展訊在成立之初就在資金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花費了大量資金購買一些通用技術授權,這對於一個初創公司需要難以想像的勇氣,這也表明展訊做百年老店的決心和信心。」
根據美國CEVA公司的新聞稿和公開的資料,展訊的3G手機基帶芯片採用了CEVA公司的DSP內核授權,而這也是國際半導體公司加快產品開發的標準做法。CEVA公司的Teak DSP核應用雙MAC結構,專門針對低功耗語音處理及多媒體無線通信應用而設計。通過採用Teak DSP內核,展訊公司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在一年半時間內完成整個TD-SCDMA基帶芯片的開發,率先推出全球首款用於3G手機的 GSM/GPRS/TD-SCDMA多模芯片組SC8800,從而加快了TD-SCDMA的產業化進程。
通過查閱資料,記者發現,CEVA是目前世界最大的DSP內核供應商,2003年全球市場份額為67%。該公司並不提供獨立的芯片,而是通過授權許可方式出售IP核給芯片供應商,與其簽署授權合作協議的半導體公司包括Broadcom、Cirrus Logic、IBM、英飛凌、國家半導體等業界著名公司,CEVA則將自己定位為基於開放式標準DSP架構的完全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
至此,事情已經非常清楚,展訊公司只是採用採用業界標準做法,合法使用了一家美國公司的DSP內核技術授權而已。然而,為什麼和 Broadcom、IBM和英飛凌這些海外公司一樣使用DSP內核技術授權的行為,到了展訊通信這樣的中國IC設計公司這裡,就被人誤認為「盜用」?
展訊的遭遇,只是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陷入信任危機的一個縮影。其實,不光是那位韓國記者,就是我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了。由於經歷過太多芯片「通過專家鑑定和填補空白,最後量產和商用卻悄無聲息」這樣的審美疲勞,當聽到中國IC設計公司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時,我相信很多人首先不是興奮,而是懷疑這其中是否有「內幕」。
而造成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陷入了信任危機的原因是什麼?是中國人的崇洋媚外、整機廠商的有眼無珠、還是媒體的過分敏感?最近,我得到了部分答案。
因為《國際電子商情》5月份的中國IC設計公司調查項目,我採訪了一些IC設計公司的總經理,順便也提到了年初發生的「某芯片涉假事件」。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直接評論「涉假事件」,只是說造假在中國IC設計業內不在少數,而且作為業內人士,他們很早前就知道哪些芯片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其中一位IC設計公司總經理的話最具代表性:「至於(造假的)是不是某公司,這兒不作評論。反正造假有,而且不在少數,我們業內都知道這個事情,一般都不說,因為(說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他還解釋說:「一瓶好的啤酒沒有沫,就沒有人喝了,好的行業也是一樣,沒有沫也就沒有發展。勢頭上沫總是漲得最快的,有了勢頭,實際上對大家都有好處。」
他的這番話,含義再也明白不過了。簡單地說,就是大家一起把「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炒熱,炒得讓政府和投資者眼熱,炒得各地方政府「聞芯而動」,給土地、給資金,還給優惠政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即使明明知道隊伍中哪些人是「投機者」或者「海盜」,為了害怕打消政府和投資者的熱情,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大家也保持集體沉默。
而多年來中國IC設計業對「造假現象」和「誇張炒作」的集體沉默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因為芯片的「神秘性」、複雜度和更新換代非常快,除了業內人士外,一般的政府官員甚至學者根本就無法做出權威的鑑定。最後一個不可避免的後果,政府希望發展自主高科技產業的良苦用心被少數人利用,「中國IC 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的集體形象受損和市場推廣艱難,導致展訊這類真正做事的公司也遭人誤解,也有就了文章開頭「韓國記者質疑TD-SCDMA芯片知識產權」的一幕。
解鈴還需繫鈴人。解決「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信任危機」問題,還在於中國IC設計公司自己。只有踏實做事、嚴於律己、不要動輒大肆炒作和一起動手清除隊伍中的少數「盜賊」,中國IC設計業才能夠更健康發展,並贏得所有人的尊敬。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0日
作者:潘九堂
最近我參加了即將於5月18日-20日在天津舉辦的「2006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暨論壇」的預熱和造勢活動。由於TD-SCDMA產業聯盟將集體參展,這個媒體對話活動也邀請到了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3G自然免不了又成為大眾媒體的記者們關注的焦點。
當時,一位韓國記者向楊驊提了一個這樣的問題:「現在有一家中國公司(展訊通信),已經開發出了3G芯片,這個產權是來自一家美國的公司,請問TD-SCDMA聯盟有多少家會員在自主開發3G芯片?」楊驊當即予以否認,他表示:「這個TD-SCDMA芯片的產權是屬於展訊公司的。」他還介紹說,目前有6家公司開發TD-SCDMA基帶芯片,分別是展訊、凱明、T3G、大唐、重郵和華立。楊驊指出:「未來真正商用後,是不是仍有6家公司,將取決於市場的優勝劣汰。但我相信未來TD-SCDMA芯片的主體,將從這些企業中產生。」
後來,我又就「展訊芯片的知識產權來自別的公司」這種說法詢問展訊公司。展訊公司總裁助理時光強調:「展訊自成立之初,就立足於核心技術開發,TD-SCDMA芯片的核心技術也完全是依靠展訊自己的力量研發出來的,為此展訊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展訊的TD- SCDMA芯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一點是無可挑剔的。」
他還指出:「為了加快產品開發,展訊參照國際慣例,購買了一些通用技術授權。展訊在成立之初就在資金十分有限的情況下,花費了大量資金購買一些通用技術授權,這對於一個初創公司需要難以想像的勇氣,這也表明展訊做百年老店的決心和信心。」
根據美國CEVA公司的新聞稿和公開的資料,展訊的3G手機基帶芯片採用了CEVA公司的DSP內核授權,而這也是國際半導體公司加快產品開發的標準做法。CEVA公司的Teak DSP核應用雙MAC結構,專門針對低功耗語音處理及多媒體無線通信應用而設計。通過採用Teak DSP內核,展訊公司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在一年半時間內完成整個TD-SCDMA基帶芯片的開發,率先推出全球首款用於3G手機的 GSM/GPRS/TD-SCDMA多模芯片組SC8800,從而加快了TD-SCDMA的產業化進程。
通過查閱資料,記者發現,CEVA是目前世界最大的DSP內核供應商,2003年全球市場份額為67%。該公司並不提供獨立的芯片,而是通過授權許可方式出售IP核給芯片供應商,與其簽署授權合作協議的半導體公司包括Broadcom、Cirrus Logic、IBM、英飛凌、國家半導體等業界著名公司,CEVA則將自己定位為基於開放式標準DSP架構的完全集成解決方案提供商。
至此,事情已經非常清楚,展訊公司只是採用採用業界標準做法,合法使用了一家美國公司的DSP內核技術授權而已。然而,為什麼和 Broadcom、IBM和英飛凌這些海外公司一樣使用DSP內核技術授權的行為,到了展訊通信這樣的中國IC設計公司這裡,就被人誤認為「盜用」?
展訊的遭遇,只是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陷入信任危機的一個縮影。其實,不光是那位韓國記者,就是我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了。由於經歷過太多芯片「通過專家鑑定和填補空白,最後量產和商用卻悄無聲息」這樣的審美疲勞,當聽到中國IC設計公司所取得的「重大突破」時,我相信很多人首先不是興奮,而是懷疑這其中是否有「內幕」。
而造成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陷入了信任危機的原因是什麼?是中國人的崇洋媚外、整機廠商的有眼無珠、還是媒體的過分敏感?最近,我得到了部分答案。
因為《國際電子商情》5月份的中國IC設計公司調查項目,我採訪了一些IC設計公司的總經理,順便也提到了年初發生的「某芯片涉假事件」。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直接評論「涉假事件」,只是說造假在中國IC設計業內不在少數,而且作為業內人士,他們很早前就知道哪些芯片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其中一位IC設計公司總經理的話最具代表性:「至於(造假的)是不是某公司,這兒不作評論。反正造假有,而且不在少數,我們業內都知道這個事情,一般都不說,因為(說了)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他還解釋說:「一瓶好的啤酒沒有沫,就沒有人喝了,好的行業也是一樣,沒有沫也就沒有發展。勢頭上沫總是漲得最快的,有了勢頭,實際上對大家都有好處。」
他的這番話,含義再也明白不過了。簡單地說,就是大家一起把「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炒熱,炒得讓政府和投資者眼熱,炒得各地方政府「聞芯而動」,給土地、給資金,還給優惠政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即使明明知道隊伍中哪些人是「投機者」或者「海盜」,為了害怕打消政府和投資者的熱情,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大家也保持集體沉默。
而多年來中國IC設計業對「造假現象」和「誇張炒作」的集體沉默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因為芯片的「神秘性」、複雜度和更新換代非常快,除了業內人士外,一般的政府官員甚至學者根本就無法做出權威的鑑定。最後一個不可避免的後果,政府希望發展自主高科技產業的良苦用心被少數人利用,「中國IC 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的集體形象受損和市場推廣艱難,導致展訊這類真正做事的公司也遭人誤解,也有就了文章開頭「韓國記者質疑TD-SCDMA芯片知識產權」的一幕。
解鈴還需繫鈴人。解決「中國IC設計公司和國產芯片信任危機」問題,還在於中國IC設計公司自己。只有踏實做事、嚴於律己、不要動輒大肆炒作和一起動手清除隊伍中的少數「盜賊」,中國IC設計業才能夠更健康發展,並贏得所有人的尊敬。
Broadcom的HSDPA單晶片速率達7.2Mbps
Broadcom的HSDPA單晶片速率達7.2Mbps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0日
博通(Broadcom)日前推出一款符合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標準的行動電話基頻處理器BCM2152,該元件內含一個完整Category 8 HSDPA調變解調器,具7.2Mbps連接能力、數位訊號處理(DSP),多媒體功能,以及ARM11應用處理器,是Broadcom CellAirity平台的最新產品。
BCM2152在一個14mm x 14mm封裝的單晶片上整合了所有功能,並支援之前的GSM行動標準,包括WCDMA、EDGE、GPRS及GSM。該元件具備HEDGE (HSDPA + EDGE)能力。相較於之前的技術,HSDPA藉由更快速的資料下載(空中傳輸時間需時較短),以減少高速寬頻應用的成本(可減少達30%)。
Broadcom表示,HSDPA技術標準規格是為滿足更高速無線頻寬的需求,而由於此技術標準的Category 8執行項目提供高達7.2Mbps的下鏈數據速率,使得大數據檔案能有效與經濟地傳輸至行動裝置,這也是行動連接技術的下一個主要進展。
除支援藍芽(Bluetooth)和Wi-Fi外,BCM2152還內建多媒體支援,包括500萬畫素相機、在CIF或QVGA解析度下,以每秒30個訊框的速度進行多媒體的編碼和解碼、64和絃鈴聲、以及可支援全雙工電話擴音的整合型音訊放大器。BCM2152亦提供保護機制,以實現產業標準數位智財權管理(DRM)協定;DRM已逐漸成為數位媒體播放器的必備條件。
全新的BCM2152基頻處理器亦提供Broadcom的M-Stream技術,此技術能大幅改善語音和數據品質,在那些行動電話訊號較弱的地區所產生的效果尤其明顯,能減少漏接來電、擴大涵蓋範圍,並提升使用者的整體經驗感受。為求最佳化HSDPA的性能,BCM2152並具有高性能等化器(equalizer),即使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仍確保能提供極高的訊號拾取率。
另外,BCM2152亦整合HDSPA和EDGE數據路徑為硬體加速器,以降低功耗需求,並減少CPU在應用處理上的負擔。此整個系統為基於Broadcom已被實際驗證的EDGE和WCDMA技術,並可讓Broadcom的客戶將其過去在軟體上的投資用於下一世代產品的研發上。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10日
博通(Broadcom)日前推出一款符合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標準的行動電話基頻處理器BCM2152,該元件內含一個完整Category 8 HSDPA調變解調器,具7.2Mbps連接能力、數位訊號處理(DSP),多媒體功能,以及ARM11應用處理器,是Broadcom CellAirity平台的最新產品。
BCM2152在一個14mm x 14mm封裝的單晶片上整合了所有功能,並支援之前的GSM行動標準,包括WCDMA、EDGE、GPRS及GSM。該元件具備HEDGE (HSDPA + EDGE)能力。相較於之前的技術,HSDPA藉由更快速的資料下載(空中傳輸時間需時較短),以減少高速寬頻應用的成本(可減少達30%)。
Broadcom表示,HSDPA技術標準規格是為滿足更高速無線頻寬的需求,而由於此技術標準的Category 8執行項目提供高達7.2Mbps的下鏈數據速率,使得大數據檔案能有效與經濟地傳輸至行動裝置,這也是行動連接技術的下一個主要進展。
除支援藍芽(Bluetooth)和Wi-Fi外,BCM2152還內建多媒體支援,包括500萬畫素相機、在CIF或QVGA解析度下,以每秒30個訊框的速度進行多媒體的編碼和解碼、64和絃鈴聲、以及可支援全雙工電話擴音的整合型音訊放大器。BCM2152亦提供保護機制,以實現產業標準數位智財權管理(DRM)協定;DRM已逐漸成為數位媒體播放器的必備條件。
全新的BCM2152基頻處理器亦提供Broadcom的M-Stream技術,此技術能大幅改善語音和數據品質,在那些行動電話訊號較弱的地區所產生的效果尤其明顯,能減少漏接來電、擴大涵蓋範圍,並提升使用者的整體經驗感受。為求最佳化HSDPA的性能,BCM2152並具有高性能等化器(equalizer),即使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仍確保能提供極高的訊號拾取率。
另外,BCM2152亦整合HDSPA和EDGE數據路徑為硬體加速器,以降低功耗需求,並減少CPU在應用處理上的負擔。此整個系統為基於Broadcom已被實際驗證的EDGE和WCDMA技術,並可讓Broadcom的客戶將其過去在軟體上的投資用於下一世代產品的研發上。
星期五, 4月 07, 2006
凌陽手機晶片 布陣完成
凌陽手機晶片 布陣完成
邱詩文/新竹報導
凌陽的手機晶片二○○五年首次現身江湖,除了宣誓二○○六年要拿下大陸PHS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一○%的市佔率外,為了強化GSM手機晶片組的產品線,除了去年底成立旭曜,將鎖定手機LCD驅動IC市場外,去年底預先登記、目前仍在凌陽羽翼下的「凌感科技」,據了解,近期也有一三○萬畫素照相手機用CMOS影像感測器即將問世。
由於聯發科開創以自有基頻平台,同時提供全套晶片組與軟體的行銷手法,全套解決方案已成為客戶的基本要求,後進的晶片設計廠也不得不比照辦理,並且務求晶片組的供應愈加齊全以降低銷售成本,而凌陽去年下半年來的一些舉動,也可看出,該公司也正透過成立子公司方式,強化自有手機晶片組解決方案。
凌陽去年底PHS手機基頻晶片開始上量,GSM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下半年將接著問世,而在去年底凌陽組織重整,再度將職能中心改為事業部門中心制度,並且成立了以手機相關晶片為主的先進事業部門,由技術長陳陽成親自領導,可見手機晶片事業在凌陽的分量。
同時,凌陽在去年底的組織調整,還有另外的佈局,除了檯面上已宣布成立旭曜科技,其實還包括在內部成立的凌感科技,已在去年九月預先登記。
據了解,四月一日正式成立的旭曜科技,人事布局近期已大致底定,除了由凌陽執行長黃洲杰兼任總經理,並且找回了已退休的前凌陽功臣曾景楠,接下執行副總一職,雖然大尺寸LCD面板驅動IC是一個經營重點,但其實更看重的是TFT手機LCD驅動晶片。凌陽與台積電合作開發的○.一八微米三二伏高壓製程,就是為了旭曜量身訂製,近期旭曜也推出了二顆鎖定中高階TFT手機LCD驅動晶片。
另外,仍在育成中的凌感,以凌陽內部多媒體事業中心為核心,開發照相手機CMOS影像感測元件。業界人士透露,該公司近期已開始對兩岸手機設計公司客戶送樣,主要採用以色列寶塔半導體(Tower)○.一八微米製程,生產一三○萬畫素CMOS影像感測元件,但目前尚未聞有正式導入設計的消息。
雖然至截稿前,仍未取得凌陽發言系統的說法,但凌陽以多媒體處理技術起家,再推出基頻晶片與做法,與聯發科的方向正好相反,至於拼成本、拼效能孰優孰劣?可能就只有客戶知道。
邱詩文/新竹報導
凌陽的手機晶片二○○五年首次現身江湖,除了宣誓二○○六年要拿下大陸PHS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一○%的市佔率外,為了強化GSM手機晶片組的產品線,除了去年底成立旭曜,將鎖定手機LCD驅動IC市場外,去年底預先登記、目前仍在凌陽羽翼下的「凌感科技」,據了解,近期也有一三○萬畫素照相手機用CMOS影像感測器即將問世。
由於聯發科開創以自有基頻平台,同時提供全套晶片組與軟體的行銷手法,全套解決方案已成為客戶的基本要求,後進的晶片設計廠也不得不比照辦理,並且務求晶片組的供應愈加齊全以降低銷售成本,而凌陽去年下半年來的一些舉動,也可看出,該公司也正透過成立子公司方式,強化自有手機晶片組解決方案。
凌陽去年底PHS手機基頻晶片開始上量,GSM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下半年將接著問世,而在去年底凌陽組織重整,再度將職能中心改為事業部門中心制度,並且成立了以手機相關晶片為主的先進事業部門,由技術長陳陽成親自領導,可見手機晶片事業在凌陽的分量。
同時,凌陽在去年底的組織調整,還有另外的佈局,除了檯面上已宣布成立旭曜科技,其實還包括在內部成立的凌感科技,已在去年九月預先登記。
據了解,四月一日正式成立的旭曜科技,人事布局近期已大致底定,除了由凌陽執行長黃洲杰兼任總經理,並且找回了已退休的前凌陽功臣曾景楠,接下執行副總一職,雖然大尺寸LCD面板驅動IC是一個經營重點,但其實更看重的是TFT手機LCD驅動晶片。凌陽與台積電合作開發的○.一八微米三二伏高壓製程,就是為了旭曜量身訂製,近期旭曜也推出了二顆鎖定中高階TFT手機LCD驅動晶片。
另外,仍在育成中的凌感,以凌陽內部多媒體事業中心為核心,開發照相手機CMOS影像感測元件。業界人士透露,該公司近期已開始對兩岸手機設計公司客戶送樣,主要採用以色列寶塔半導體(Tower)○.一八微米製程,生產一三○萬畫素CMOS影像感測元件,但目前尚未聞有正式導入設計的消息。
雖然至截稿前,仍未取得凌陽發言系統的說法,但凌陽以多媒體處理技術起家,再推出基頻晶片與做法,與聯發科的方向正好相反,至於拼成本、拼效能孰優孰劣?可能就只有客戶知道。
星期四, 4月 06, 2006
聯發科得靠數位電視晶片組賺錢
聯發科得靠數位電視晶片組賺錢
邱詩文/新聞分析
捉住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高速成長、以及創新的行銷策略,使聯發科二○○六年擺脫IC設計公司一代拳王的宿命,不過,大陸二○○五年底開始政策性嚴打白牌迄今仍未結束,中階手機(按:指零售價一百美元到三百美元之間手機)晶片市場,陸續有大陸展訊、凌陽、威盛切入,又有德儀(TI)、英飛凌(Infineon)提供超低價整合型基頻晶片量產,可能分食第三世界國家消費者對中階手機的需求,今年手機市場大勢,將再度考驗聯發科的應變能力。
長達五年以上的布局,聯發科二○○三年底第一代手機晶片開始出貨,二○○四年更透過自行研發,或與原相、曜鵬等子公司,或與致新、美商豪威、美光等合作方式,推出包括以聯發科基頻晶片平台為架構,同時提供射頻晶片、CMOS影像感測元件、多媒體處理器、電源管理晶片的全套行銷方式,除了讓大陸國產手機廠受惠,也間接帶動了大陸白牌與其他第三世界手機市場的壯大。
不過,去年底大陸發起嚴打白牌手機,按大陸打假、打盜版的慣例,政策性掃蕩市場有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以上的經驗,迄今嚴打白牌手機至少已四個月以上,而大陸國產手機近年來面臨洋手機的壓境,今年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成長性待觀察。
包括展訊、凌陽、威盛效法聯發科模式,透過與手機設計公司合作,陸續切入GSM手機晶片組市場,加上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規模成長可能受限,下半年手機晶片組的利潤,難免會受到些壓力。
至於德儀、英飛凌等外商,去年推出的高整合度基頻晶片,將基頻、射頻、隨機靜態存取記憶體、電源管理元件等整合為系統晶片,借重聯電晶圓廠○.二五微米RF CMOS製程,將手機成本壓到二○美元,終端售價約在五○美元,雖與聯發科定位的中階手機市場並無直接競爭,但低價手機對第三世界國家消費者的吸引力,是否會分食部分中階手機市場,也值得觀察。
手機晶片市場競爭態勢今年雖然激烈,數位電視晶片組下半年也將掀一番激戰,不過,數位電視晶片每組價格仍有三○美元以上,利潤也較手機晶片組更好,因此,手機晶片市場的競爭,未必代表聯發科今年獲利無希望,只是,如何通訊協定、軟體技術實力提升,以提供國際級手機大廠差異化的服務,聯發科必須再度發揮應變能力。
邱詩文/新聞分析
捉住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高速成長、以及創新的行銷策略,使聯發科二○○六年擺脫IC設計公司一代拳王的宿命,不過,大陸二○○五年底開始政策性嚴打白牌迄今仍未結束,中階手機(按:指零售價一百美元到三百美元之間手機)晶片市場,陸續有大陸展訊、凌陽、威盛切入,又有德儀(TI)、英飛凌(Infineon)提供超低價整合型基頻晶片量產,可能分食第三世界國家消費者對中階手機的需求,今年手機市場大勢,將再度考驗聯發科的應變能力。
長達五年以上的布局,聯發科二○○三年底第一代手機晶片開始出貨,二○○四年更透過自行研發,或與原相、曜鵬等子公司,或與致新、美商豪威、美光等合作方式,推出包括以聯發科基頻晶片平台為架構,同時提供射頻晶片、CMOS影像感測元件、多媒體處理器、電源管理晶片的全套行銷方式,除了讓大陸國產手機廠受惠,也間接帶動了大陸白牌與其他第三世界手機市場的壯大。
不過,去年底大陸發起嚴打白牌手機,按大陸打假、打盜版的慣例,政策性掃蕩市場有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以上的經驗,迄今嚴打白牌手機至少已四個月以上,而大陸國產手機近年來面臨洋手機的壓境,今年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成長性待觀察。
包括展訊、凌陽、威盛效法聯發科模式,透過與手機設計公司合作,陸續切入GSM手機晶片組市場,加上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規模成長可能受限,下半年手機晶片組的利潤,難免會受到些壓力。
至於德儀、英飛凌等外商,去年推出的高整合度基頻晶片,將基頻、射頻、隨機靜態存取記憶體、電源管理元件等整合為系統晶片,借重聯電晶圓廠○.二五微米RF CMOS製程,將手機成本壓到二○美元,終端售價約在五○美元,雖與聯發科定位的中階手機市場並無直接競爭,但低價手機對第三世界國家消費者的吸引力,是否會分食部分中階手機市場,也值得觀察。
手機晶片市場競爭態勢今年雖然激烈,數位電視晶片組下半年也將掀一番激戰,不過,數位電視晶片每組價格仍有三○美元以上,利潤也較手機晶片組更好,因此,手機晶片市場的競爭,未必代表聯發科今年獲利無希望,只是,如何通訊協定、軟體技術實力提升,以提供國際級手機大廠差異化的服務,聯發科必須再度發揮應變能力。
手機晶片 百億級設計公司搶進
手機晶片 百億級設計公司搶進
邱詩文/台北報導
聯發科與威盛通訊在手機基頻晶片市場的成功,吸引台灣百億級IC設計公司陸續搶進,據了解,除了威盛電子以及凌陽的手機GSM基頻晶片,上半年己陸續送樣,同樣將鎖定大陸白牌手機市場,下半年將與聯發科直接競爭。此外,旺宏、晨星半導體在美國,都建置了基頻、WiFi技術團隊,在手機基頻晶片市場的布局正鴨子划水中。
由於手機整合照相、MP3播放機等消費性功能,近年來換機潮燒不停,二○○五年市場規模約達到九億支,吸引了台灣百億級的IC設計公司的目光,而聯發科與威盛電子在美國投資的威盛通訊,可說是最早嚐到手機晶片市場甜頭的晶片商。由於聯發科在大陸手機晶片市場的成功,台灣其他大型IC設計公司包括凌陽、威盛電子也想來分杯。
凌陽初期先切入大陸PHS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估計今年將拿下大陸PHS 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一○%的市佔率外,在去年買下工研院資通所(原名電通所)的三G技術團隊,將在下半年先切率大陸GSM手機基頻晶片市場。
威盛電子約在二、三年前,在公司內部成立了威鴻電子,專研GSM手機基頻晶片,據了解年初己開始送樣,將在下半年導入量產,初期也是鎖定大陸白牌手機市場以累積量產經驗,隨著解決方案趨於完整,威鴻最後可能自立門戶。
不過從聯發科近期在市場的動作來看,不難看出,針對手機結合無線上網、電視、全球衛星定位的未來趨勢,聯發科腳步走得夠快。聯發科在二○○四年買下集耀通訊,取得WiFi無線通訊技術,而針對WiFi手機市場近期己推出WiFi基頻與射頻晶片組,近期則開始尋找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人才,未來其全套解決方案,將由目前影音多媒體,將進一步結合無線上網、全球衛星定位、網路電話、行動電視的DVB-H功能。
據了解,在未上市盤有「小聯發科」名號的晨星半導體,在手機基頻晶片市場布局也不落人後,去年下半年在美國成立了無線通訊技術團隊,研發CDMA手機與WiFi的基頻與射頻晶片,並且開始建置行動電視DVB-H技術,去年底則開始徵求高頻、數位通訊晶片、通訊系統等工程人才,基頻晶片預計將在年底將對客戶送樣,但晨星半導體則是否認了該項傳言。
聯發科以提供全套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成功在大陸白牌手機市場崛起,二○○五年第四季手機晶片出貨量,上看單月三○○萬顆到四○○萬顆的水準,對營收貢獻度己達到二○%的水準,並且搶下大陸四%的市佔率,另據了解,威盛通訊符合美國與韓國規格的CDMA手機去年下半年開始放量,估計二○○六年將開始挹注營收,全年營收可望超越五○○萬美元水準。
邱詩文/台北報導
聯發科與威盛通訊在手機基頻晶片市場的成功,吸引台灣百億級IC設計公司陸續搶進,據了解,除了威盛電子以及凌陽的手機GSM基頻晶片,上半年己陸續送樣,同樣將鎖定大陸白牌手機市場,下半年將與聯發科直接競爭。此外,旺宏、晨星半導體在美國,都建置了基頻、WiFi技術團隊,在手機基頻晶片市場的布局正鴨子划水中。
由於手機整合照相、MP3播放機等消費性功能,近年來換機潮燒不停,二○○五年市場規模約達到九億支,吸引了台灣百億級的IC設計公司的目光,而聯發科與威盛電子在美國投資的威盛通訊,可說是最早嚐到手機晶片市場甜頭的晶片商。由於聯發科在大陸手機晶片市場的成功,台灣其他大型IC設計公司包括凌陽、威盛電子也想來分杯。
凌陽初期先切入大陸PHS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估計今年將拿下大陸PHS 手機基頻晶片市場一○%的市佔率外,在去年買下工研院資通所(原名電通所)的三G技術團隊,將在下半年先切率大陸GSM手機基頻晶片市場。
威盛電子約在二、三年前,在公司內部成立了威鴻電子,專研GSM手機基頻晶片,據了解年初己開始送樣,將在下半年導入量產,初期也是鎖定大陸白牌手機市場以累積量產經驗,隨著解決方案趨於完整,威鴻最後可能自立門戶。
不過從聯發科近期在市場的動作來看,不難看出,針對手機結合無線上網、電視、全球衛星定位的未來趨勢,聯發科腳步走得夠快。聯發科在二○○四年買下集耀通訊,取得WiFi無線通訊技術,而針對WiFi手機市場近期己推出WiFi基頻與射頻晶片組,近期則開始尋找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人才,未來其全套解決方案,將由目前影音多媒體,將進一步結合無線上網、全球衛星定位、網路電話、行動電視的DVB-H功能。
據了解,在未上市盤有「小聯發科」名號的晨星半導體,在手機基頻晶片市場布局也不落人後,去年下半年在美國成立了無線通訊技術團隊,研發CDMA手機與WiFi的基頻與射頻晶片,並且開始建置行動電視DVB-H技術,去年底則開始徵求高頻、數位通訊晶片、通訊系統等工程人才,基頻晶片預計將在年底將對客戶送樣,但晨星半導體則是否認了該項傳言。
聯發科以提供全套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成功在大陸白牌手機市場崛起,二○○五年第四季手機晶片出貨量,上看單月三○○萬顆到四○○萬顆的水準,對營收貢獻度己達到二○%的水準,並且搶下大陸四%的市佔率,另據了解,威盛通訊符合美國與韓國規格的CDMA手機去年下半年開始放量,估計二○○六年將開始挹注營收,全年營收可望超越五○○萬美元水準。
星期三, 4月 05, 2006
高通重拳反擊,與Broadcom專利糾紛白熱化
高通重拳反擊,與Broadcom專利糾紛白熱化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05日
無線技術供應商高通(Qualcomm)日前再次入稟法院,訴訟寬帶技術公司Broadcom侵犯其專利,這進一步升級了兩家公司長久以來的法律糾紛。高通公司此次入稟San Diego聯邦法院,控告Broadcom公司盜用其商業秘密,涉及到高通公司開發和經銷的WCDMA基帶芯片產品以及這些產品所附帶的多媒體功能,構成了不公平競爭。控訴同時指控Broadcom侵犯高通公司美國專利號6,717,908,製造和銷售與該專利相關的WCDMA和無線局域網芯片組。訴訟希望禁止Broadcom的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
Broadcom和高通的法律糾紛持續了大約一年時間,Broadcom在2005年5月控告高通侵權,點燃了兩家公司法律訴訟的第一把火。當時,Broadcom宣稱高通侵犯了其10項無線技術專利,Broadcom在兩個月以後針對高通提出反壟斷訴訟。
美國相關機構在2005年6月專門展開調查,了解高通公司是否參與不公平貿易,違法使用來自Broadcom的專利。在Broadcom公司第二輪訴訟之後,高通開始反擊。高通宣稱Broadcom公司的訴訟毫無意義,並控告Broadcom至少違犯其7個CDMA專利。
據稱,Broadcom和高通之間的訴訟將在2007年1月開庭。這兩家公司激烈競爭的無線技術和半導體公司,在法律糾紛方面可謂擁有長久歷史。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05日
無線技術供應商高通(Qualcomm)日前再次入稟法院,訴訟寬帶技術公司Broadcom侵犯其專利,這進一步升級了兩家公司長久以來的法律糾紛。高通公司此次入稟San Diego聯邦法院,控告Broadcom公司盜用其商業秘密,涉及到高通公司開發和經銷的WCDMA基帶芯片產品以及這些產品所附帶的多媒體功能,構成了不公平競爭。控訴同時指控Broadcom侵犯高通公司美國專利號6,717,908,製造和銷售與該專利相關的WCDMA和無線局域網芯片組。訴訟希望禁止Broadcom的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
Broadcom和高通的法律糾紛持續了大約一年時間,Broadcom在2005年5月控告高通侵權,點燃了兩家公司法律訴訟的第一把火。當時,Broadcom宣稱高通侵犯了其10項無線技術專利,Broadcom在兩個月以後針對高通提出反壟斷訴訟。
美國相關機構在2005年6月專門展開調查,了解高通公司是否參與不公平貿易,違法使用來自Broadcom的專利。在Broadcom公司第二輪訴訟之後,高通開始反擊。高通宣稱Broadcom公司的訴訟毫無意義,並控告Broadcom至少違犯其7個CDMA專利。
據稱,Broadcom和高通之間的訴訟將在2007年1月開庭。這兩家公司激烈競爭的無線技術和半導體公司,在法律糾紛方面可謂擁有長久歷史。
星期二, 4月 04, 2006
BenQ三萬哩長征
BenQ三萬哩長征
數位時代
Tuesday, 04. Apr. 2006
自從去年10月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BenQ就邁向經營全球品牌的漫漫長征……儘管去年第4季,明基虧損高達90.6億新台幣,全年的虧損幅度更大,達到99.7億新台幣。在財務報告公布後的第三天,董事長李焜耀以「KY的話」為名,發一封長信給員工,在信的結尾,李焜耀激勵員工,為創造世界名牌而共同努力。「我們還在奮鬥,」李焜耀堅定而沉穩地說著。我們的信心,才是這場賽局的關鍵,BenQ Mobile行銷總監梁耀成指出。「怕,就不要出來做生意,只要跟著KY,看得清楚目標,就放膽去做。」
以台北為中心,往西3萬哩就是慕尼黑,往東3萬哩則是聖保羅,5歲的明基,正邁開年輕的雙腳,展開橫跨歐亞美3萬哩的革命長征。明基這部長征3萬哩的革命日記,能否響起清脆悅耳的勝利號角,《數位時代雙週》特地西行3萬哩深入德國慕尼黑的設計中心,東行3萬哩造訪金磚四國之巴西聖保羅,提供所有讀者最火熱的一手答案……
《數位時代雙週》採訪.撰文=李書齊(慕尼黑越洋報導)
時間已經是傍晚五點半,還在下大雪的慕尼黑(Munich),天色暗得很快,距離市中心五個地鐵站之外的Ostbahnhof車站附近,BenQ- Mobile總部已經出現下班人潮。但是就在四樓的會議室,燈火卻依然通明,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總監王千睿與身旁的德國設計師,看著會議桌上一堆精美的香水罐,他們正在找尋新手機的設計靈感。
同樣的時間,大西洋對岸的巴西聖保羅(St Paul's),BenQ Mobile巴西分公司總經理丹妮絲(Denise Santos)剛剛才吃完午餐,就趕緊跑回自己的新辦公室,準備與同事進行業務會議,研擬如何讓BenQ-Siemens在巴西繼續維持市場第一。上個月,她才接受KY(明基董事長李焜耀)的建議,從原來在郊區的西門子大樓,搬到聖保羅市中心。
這時,台北已經是深夜十二點半,位在內湖的明基企業總部,七樓網通事業部明亮的日光燈還打開著,顯然裡面的研發人員正在加緊趕工,必須趕快把手機裡面的軟體研發出來,才不會讓預定五月發表的手機,出現任何延遲的閃失。
三個地方,在英國格陵威治(Greenwich)劃分的二十四個標準時區裡,分別代表著:GMT、GMT-3與GMT+8,這些數字意味著明基的經營版圖,已經橫跨歐、美、亞三大洲。如果以台北為中心,往西三萬哩就是慕尼黑,往東三萬哩則是聖保羅,靠著去年併購西門子手機(Siemens MD)部門,五歲的明基,邁開年輕的雙腳,展開三萬哩的革命長征,「這些是連成吉思汗都到不了的地方,」BenQ Mobile董事長王文燦驕傲地說。
「連成吉思汗都到不了」,代表明基創下台灣企業界的第一。若仔細探究原因,撇除當年騎馬長征、交通工具受限的因素外,戰線過長造成的風險,或許才是成吉思汗打造「蒙古帝國」失敗的主因。如今,合併西門子半年的明基,也正面臨上市以來,前所未有的巨大風險。
面臨併購陣痛股價墜落
三月中,明基公布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最新一季的財報,結果讓所有人驚訝不已。去年第四季,明基本業合併營收六百六十億新台幣,儘管較第三季幾乎倍增。但是合併之後,業務型態大幅調整,營業費用大幅攀高,達到一百四十五億新台幣,比上季爆增三倍,因此造成虧損高達九○.六億新台幣,毛利率更只有八.一%,全年的虧損幅度更大,達到九九.七億新台幣,這是明基自一九九六年上市以來,首度出現的年度虧損。明基財務資深副總游克用表示,「絕大多數的虧損,都來自於手機部門。」目前,手機佔明基整體營收的四十二%,是最大的收入來源。
消息公布後的隔天,敏感的台灣股市,立刻將他們的失望轉化在明基的股價上,以一個跳空跌停的黑短線,跌破長期以來三十元的支撐關卡,之後幾天,更是一路滑到二十六元附近,跌幅達一七%。「明基正遭受合併國際級公司的痛苦,」一位基金經理人表示,他已經將明基的持股全部出脫,「問題在於他們究竟要多久,才可以衝破困局。」
習慣拿放大鏡來檢視數字的外資分析師,在一份份的分析報告中,看壞明基的未來。美商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認為,明基今年將從獲利四.三億新台幣,轉為年度虧損達九十二億新台幣;美商花旗環球證券(Citigroup)同樣也不看好,認為今年明基將虧損九十六億新台幣,「事實就是,明基要再多花一年,才有機會獲利,」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衛斌在報告中寫道。
面對這種排山倒海而來的輿論壓力,李焜耀為穩定軍心,在財務報告公布後的第三天,透過人力資源部門,以「KY的話」為名,發一封長信給全體員工,提振士氣。除了解釋去年第四季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包括受制於之前西門子簽下的長約,導致材料成本無法大幅降低外,並列舉多項公司好轉跡象,例如接獲歐洲電信營運商的3G手機訂單、以及在iF拿下十七項設計大獎等,希望大家對明基有信心,今年底轉虧為盈的目標不變。最後,在信的結尾,李焜耀還激勵員工,再接再厲,「為創造世界名牌而共同努力。」
毛利率與營業費用率戰爭
或許是受到老闆越洋郵件的鼓勵,也或許是因為強烈的自信心使然,遠在三萬哩的慕尼黑外派戰將,對於外界的激烈反應,非常不以為然。「哪一個合併案不需要時間,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也花了兩年多才成功。大家不能等一下嗎?要轉虧為盈,不只是大家在乎的成本,我們的信心,才是這場賽局的關鍵,」早上九點的慕尼黑,BenQ Mobile行銷總監梁耀成,坐在透明玻璃的辦公室裡,戶外露出這幾天難得的艷陽,但是他的信心,卻比這北國陽光還強,「怕,就不要出來做生意,只要跟著KY,看得清楚目標,就放膽去做。」
「有信心很好,但也要有對策,」美林證券研究部副總裁曾省吾巧妙地比喻,「這是一場跟六十億虧損賽跑的賽局,現在就看這兩條線的差距,什麼時候能夠縮小。」曾省吾口中的兩條線,就是八%的毛利率與二一.八%的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除以營收),唯有快速縮小,才能代表明基的競爭力道在提升。但尷尬的是,這兩個數字分別創下歷史新低與新高,顯示明基正處於最混亂的狀態。
轉攻高價手機是決勝點
要提升毛利率,對BenQ Mobile來說,就是提高平均產品售價(ASP)。
「西門子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都是用量來管理,」李焜耀分析,以前,西門子的手機做得非常好,但是從多媒體風潮席捲全球手機市場後,西門子因為反應不夠快,錯失這塊商機,最近的3G手機也是如此。在沒有高階手機的情況下,為了要賣進掌握歐洲九○%手機市場的電信營運商,達到公司經營高層要求的「總量」 ∣∣市佔率,西門子的業務只好拚命砍價,導致這兩年來都在賣低價手機,平均銷售單價比人家低二五%,人家賣一百歐元,西門子只能賣七十五歐元,「這是不合理的現象,一定要改,」他強調。
會造成西門子市場策略凌亂,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手機部門主管的更換頻率太高。李焜耀表示,三年前,創造西門子手機巔峰的主管,因為心臟病去世,從那時候開始,這個部門的主管平均不到一年就換一任,一直找不到對的主管。導致政策無法一貫,更別談深入推動,「大家都是做一半就走,每個人都在治標,衝刺銷售量,根本沒有人願意坐下來好好治本。」主管更換頻繁還有一個原因,由於西門子集團龐大,手機部門只是第三層,不算是權力中心,所以很多主管只想在這邊過水,當成跳往核心的捷徑。
「在合併之前,西門子至少空轉三個月,」一位參加 CeBIT的通路商低調表示。在明基接手之前,西門子除產品開發停擺外,很多通路商都終止合約,不願意進貨,大家都在觀望,接手買家究竟是誰。根據 iSuppli調查,這段期間西門子的全球市佔率,從四.八%跌到四.三%。去年前兩季平均虧損兩億歐元,到明基接手前的第三季,更是擴大到三億歐元。
「不管狀況有多糟,都已經過去,」王文燦不願提及過去,不斷地強調「現在要怎麼做」。「增加市佔率,不是我們今年的重點,提高ASP才是,」他指出,「產品組成(Product Mix)太重要,只要調對,平均單價就會上來,毛利也會跟著上來,品牌地位自然也會跟著上來。」目前,BenQ-Siemens低階手機佔整體銷售量的八 ○%,預計今年底中、高階手機的比重要調整到四○%,這樣平均單價就可以調整到一百歐元以上,回到世界一流手機廠商之林。
「瞄準高階手機市場,對BenQ-Siemens而言,是一個對的方向,」李焜耀點出另外一個重點,「除提高平均單價外,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經濟規模,拿低階手機跟諾基亞(Nokia)這些廠商,在大眾市場硬碰硬。」
「想要提高平均單價,不是嘴巴說說,你看我們有這麼多產品,」BenQ Mobile執行長尤科盟(Clemens Joos)拿起桌上一支支新推出的手機,展示它們的新功能,有照相、聽音樂、3G、HSDPA外,還有微軟作業系統的PDA手機,3G直立式手機更只有一.五九公分,是全世界最薄機種。「CeBIT電腦展時,我拿給客戶看,他們都很難相信,我們怎麼這麼快,就可以推出這些酷炫玩意(Cool Gadgets),」過去總是給人酷酷形象的他,今天笑得特別開懷。
在明基集團行銷頭號戰將王文燦的規劃裡,CeBIT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而是一連串的縝密操作。今年一月,明基在北京、柏林兩地同時發表BenQ-Siemens品牌,並用三支新手機向媒體、經銷商證明,「兩家公司不是玩玩而已」;兩個星期後,巴塞隆納(Barcelona)的3GSM會場上,BenQ-Siemens再發表三支新手機,這次是瞄準歐洲客戶;CeBIT 更是一口氣發表六款新機種,告訴所有消費者:「BenQ-Siemens is coming back」。
醞釀今年第三季的大反撲
「有產品,才有機會反敗為勝,」李焜耀露出白白的牙齒笑著說,「產品設計改變很多,以前技術感太重,每個都像是無敵鐵金剛,挺康康(台語的硬梆梆)。」在廣告界工作多年的梁耀成則強調,產品就是品牌,品牌就是產品,摩托羅拉靠一支超薄手機,就讓它反敗為勝;同樣的,索尼愛立信也是靠T610翻身,「產品做得好,才有故事告訴消費者,沒有產品,只有品牌,絕對沒有用。」今年,BenQ-Siemens預定發表三十支新手機,到目前為止,已經發表十二款。
過去,西門子手機七成的銷售是依賴電信營運商,因此這些「大恐龍」願不願意把BenQ Siemens的新手機,放在自家的門市上賣,就是考驗產品的關鍵。在CeBIT期間,BenQ-Siemens宣布取得德國電信業者T-Mobile的 HSDPA智慧型手機EF91訂單。另外,梁耀成透露,目前還有很多機種,已經賣進電信營運商,第二季就會到消費者手上,同時他們也正與伏得風(Vodafone)、T-Mobile、O2等合作客製化手機,「但如果以新手機推出的比例來看,我們需要聽到更多的好消息,」曾省吾不諱言地說。
在提高銷售的同時,BenQ Mobile必須趕緊壓低另外一條線∣∣營業費用。去年,尤科盟曾提出五億歐元成本降低計畫,其中二.五億歐元來自材料及採購成本,二億歐元來自行銷及研發費用降低,○.五億歐元則用於簡化銷售體系。但顯然材料與採購成本的壓低速度不如預期,因此行銷跟研發就成為這一波的重點。
五億歐元成本降低計畫
明基電通品牌總監陳亞男表示,去年三月開始,她就飛到慕尼黑,在一個放滿行銷合約的辦公室裡,把合約一個個拿出來檢視,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數量是你無法想像的龐大。」她不否認,在經營狀況不好時,行銷預算都會被拿出來檢討,但是今年是BenQ-Siemens第一年,所以很多行銷活動還是得延續,「不過,這數字已經比去年少了太多。」
至於研發費用上,王文燦指出,德國工資雖然高,但是技術還是很好,附加價值還在,所以未來的德國工廠,將定位成生產技術中心,開發新的生產流程。他保證,德國廠不會擴產,也不會如外界預期讓它關門,「一切的擴產計畫都在海外。」目前明基在全球擁有五座手機生產基地,其中大陸蘇州與上海廠約佔整體手機生產的四五%、德國約三○%、巴西約一五到二○%,墨西哥廠剛量產不久,主要是供應北美與中南美洲市場。未來,印度也將納入生產行列。
「明基改革路上,還有一個強悍的工會橫在眼前,」曾在西門子工作的一位台籍主管回憶,有次星期六自己到公司加班,星期一就收到工會的通知,希望他不要超過規定的工作時數,「你看,工會的力量有多大。」目前,一位德國工程師的年薪約在七到九萬歐元(約三百二十萬新台幣),與工會簽訂不裁員協定的明基,該怎麼處置組織精簡後的員工,擺脫薪資重擔,是門藝術。
「我們還在奮鬥,」李焜耀堅定而沉穩地說著。明基這部長征三萬哩的革命日記,究竟能不能響起清脆悅耳的勝利號角,全世界都在仔細聆聽……
數位時代
Tuesday, 04. Apr. 2006
自從去年10月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BenQ就邁向經營全球品牌的漫漫長征……儘管去年第4季,明基虧損高達90.6億新台幣,全年的虧損幅度更大,達到99.7億新台幣。在財務報告公布後的第三天,董事長李焜耀以「KY的話」為名,發一封長信給員工,在信的結尾,李焜耀激勵員工,為創造世界名牌而共同努力。「我們還在奮鬥,」李焜耀堅定而沉穩地說著。我們的信心,才是這場賽局的關鍵,BenQ Mobile行銷總監梁耀成指出。「怕,就不要出來做生意,只要跟著KY,看得清楚目標,就放膽去做。」
以台北為中心,往西3萬哩就是慕尼黑,往東3萬哩則是聖保羅,5歲的明基,正邁開年輕的雙腳,展開橫跨歐亞美3萬哩的革命長征。明基這部長征3萬哩的革命日記,能否響起清脆悅耳的勝利號角,《數位時代雙週》特地西行3萬哩深入德國慕尼黑的設計中心,東行3萬哩造訪金磚四國之巴西聖保羅,提供所有讀者最火熱的一手答案……
《數位時代雙週》採訪.撰文=李書齊(慕尼黑越洋報導)
時間已經是傍晚五點半,還在下大雪的慕尼黑(Munich),天色暗得很快,距離市中心五個地鐵站之外的Ostbahnhof車站附近,BenQ- Mobile總部已經出現下班人潮。但是就在四樓的會議室,燈火卻依然通明,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總監王千睿與身旁的德國設計師,看著會議桌上一堆精美的香水罐,他們正在找尋新手機的設計靈感。
同樣的時間,大西洋對岸的巴西聖保羅(St Paul's),BenQ Mobile巴西分公司總經理丹妮絲(Denise Santos)剛剛才吃完午餐,就趕緊跑回自己的新辦公室,準備與同事進行業務會議,研擬如何讓BenQ-Siemens在巴西繼續維持市場第一。上個月,她才接受KY(明基董事長李焜耀)的建議,從原來在郊區的西門子大樓,搬到聖保羅市中心。
這時,台北已經是深夜十二點半,位在內湖的明基企業總部,七樓網通事業部明亮的日光燈還打開著,顯然裡面的研發人員正在加緊趕工,必須趕快把手機裡面的軟體研發出來,才不會讓預定五月發表的手機,出現任何延遲的閃失。
三個地方,在英國格陵威治(Greenwich)劃分的二十四個標準時區裡,分別代表著:GMT、GMT-3與GMT+8,這些數字意味著明基的經營版圖,已經橫跨歐、美、亞三大洲。如果以台北為中心,往西三萬哩就是慕尼黑,往東三萬哩則是聖保羅,靠著去年併購西門子手機(Siemens MD)部門,五歲的明基,邁開年輕的雙腳,展開三萬哩的革命長征,「這些是連成吉思汗都到不了的地方,」BenQ Mobile董事長王文燦驕傲地說。
「連成吉思汗都到不了」,代表明基創下台灣企業界的第一。若仔細探究原因,撇除當年騎馬長征、交通工具受限的因素外,戰線過長造成的風險,或許才是成吉思汗打造「蒙古帝國」失敗的主因。如今,合併西門子半年的明基,也正面臨上市以來,前所未有的巨大風險。
面臨併購陣痛股價墜落
三月中,明基公布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最新一季的財報,結果讓所有人驚訝不已。去年第四季,明基本業合併營收六百六十億新台幣,儘管較第三季幾乎倍增。但是合併之後,業務型態大幅調整,營業費用大幅攀高,達到一百四十五億新台幣,比上季爆增三倍,因此造成虧損高達九○.六億新台幣,毛利率更只有八.一%,全年的虧損幅度更大,達到九九.七億新台幣,這是明基自一九九六年上市以來,首度出現的年度虧損。明基財務資深副總游克用表示,「絕大多數的虧損,都來自於手機部門。」目前,手機佔明基整體營收的四十二%,是最大的收入來源。
消息公布後的隔天,敏感的台灣股市,立刻將他們的失望轉化在明基的股價上,以一個跳空跌停的黑短線,跌破長期以來三十元的支撐關卡,之後幾天,更是一路滑到二十六元附近,跌幅達一七%。「明基正遭受合併國際級公司的痛苦,」一位基金經理人表示,他已經將明基的持股全部出脫,「問題在於他們究竟要多久,才可以衝破困局。」
習慣拿放大鏡來檢視數字的外資分析師,在一份份的分析報告中,看壞明基的未來。美商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認為,明基今年將從獲利四.三億新台幣,轉為年度虧損達九十二億新台幣;美商花旗環球證券(Citigroup)同樣也不看好,認為今年明基將虧損九十六億新台幣,「事實就是,明基要再多花一年,才有機會獲利,」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衛斌在報告中寫道。
面對這種排山倒海而來的輿論壓力,李焜耀為穩定軍心,在財務報告公布後的第三天,透過人力資源部門,以「KY的話」為名,發一封長信給全體員工,提振士氣。除了解釋去年第四季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包括受制於之前西門子簽下的長約,導致材料成本無法大幅降低外,並列舉多項公司好轉跡象,例如接獲歐洲電信營運商的3G手機訂單、以及在iF拿下十七項設計大獎等,希望大家對明基有信心,今年底轉虧為盈的目標不變。最後,在信的結尾,李焜耀還激勵員工,再接再厲,「為創造世界名牌而共同努力。」
毛利率與營業費用率戰爭
或許是受到老闆越洋郵件的鼓勵,也或許是因為強烈的自信心使然,遠在三萬哩的慕尼黑外派戰將,對於外界的激烈反應,非常不以為然。「哪一個合併案不需要時間,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也花了兩年多才成功。大家不能等一下嗎?要轉虧為盈,不只是大家在乎的成本,我們的信心,才是這場賽局的關鍵,」早上九點的慕尼黑,BenQ Mobile行銷總監梁耀成,坐在透明玻璃的辦公室裡,戶外露出這幾天難得的艷陽,但是他的信心,卻比這北國陽光還強,「怕,就不要出來做生意,只要跟著KY,看得清楚目標,就放膽去做。」
「有信心很好,但也要有對策,」美林證券研究部副總裁曾省吾巧妙地比喻,「這是一場跟六十億虧損賽跑的賽局,現在就看這兩條線的差距,什麼時候能夠縮小。」曾省吾口中的兩條線,就是八%的毛利率與二一.八%的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除以營收),唯有快速縮小,才能代表明基的競爭力道在提升。但尷尬的是,這兩個數字分別創下歷史新低與新高,顯示明基正處於最混亂的狀態。
轉攻高價手機是決勝點
要提升毛利率,對BenQ Mobile來說,就是提高平均產品售價(ASP)。
「西門子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都是用量來管理,」李焜耀分析,以前,西門子的手機做得非常好,但是從多媒體風潮席捲全球手機市場後,西門子因為反應不夠快,錯失這塊商機,最近的3G手機也是如此。在沒有高階手機的情況下,為了要賣進掌握歐洲九○%手機市場的電信營運商,達到公司經營高層要求的「總量」 ∣∣市佔率,西門子的業務只好拚命砍價,導致這兩年來都在賣低價手機,平均銷售單價比人家低二五%,人家賣一百歐元,西門子只能賣七十五歐元,「這是不合理的現象,一定要改,」他強調。
會造成西門子市場策略凌亂,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手機部門主管的更換頻率太高。李焜耀表示,三年前,創造西門子手機巔峰的主管,因為心臟病去世,從那時候開始,這個部門的主管平均不到一年就換一任,一直找不到對的主管。導致政策無法一貫,更別談深入推動,「大家都是做一半就走,每個人都在治標,衝刺銷售量,根本沒有人願意坐下來好好治本。」主管更換頻繁還有一個原因,由於西門子集團龐大,手機部門只是第三層,不算是權力中心,所以很多主管只想在這邊過水,當成跳往核心的捷徑。
「在合併之前,西門子至少空轉三個月,」一位參加 CeBIT的通路商低調表示。在明基接手之前,西門子除產品開發停擺外,很多通路商都終止合約,不願意進貨,大家都在觀望,接手買家究竟是誰。根據 iSuppli調查,這段期間西門子的全球市佔率,從四.八%跌到四.三%。去年前兩季平均虧損兩億歐元,到明基接手前的第三季,更是擴大到三億歐元。
「不管狀況有多糟,都已經過去,」王文燦不願提及過去,不斷地強調「現在要怎麼做」。「增加市佔率,不是我們今年的重點,提高ASP才是,」他指出,「產品組成(Product Mix)太重要,只要調對,平均單價就會上來,毛利也會跟著上來,品牌地位自然也會跟著上來。」目前,BenQ-Siemens低階手機佔整體銷售量的八 ○%,預計今年底中、高階手機的比重要調整到四○%,這樣平均單價就可以調整到一百歐元以上,回到世界一流手機廠商之林。
「瞄準高階手機市場,對BenQ-Siemens而言,是一個對的方向,」李焜耀點出另外一個重點,「除提高平均單價外,我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經濟規模,拿低階手機跟諾基亞(Nokia)這些廠商,在大眾市場硬碰硬。」
「想要提高平均單價,不是嘴巴說說,你看我們有這麼多產品,」BenQ Mobile執行長尤科盟(Clemens Joos)拿起桌上一支支新推出的手機,展示它們的新功能,有照相、聽音樂、3G、HSDPA外,還有微軟作業系統的PDA手機,3G直立式手機更只有一.五九公分,是全世界最薄機種。「CeBIT電腦展時,我拿給客戶看,他們都很難相信,我們怎麼這麼快,就可以推出這些酷炫玩意(Cool Gadgets),」過去總是給人酷酷形象的他,今天笑得特別開懷。
在明基集團行銷頭號戰將王文燦的規劃裡,CeBIT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而是一連串的縝密操作。今年一月,明基在北京、柏林兩地同時發表BenQ-Siemens品牌,並用三支新手機向媒體、經銷商證明,「兩家公司不是玩玩而已」;兩個星期後,巴塞隆納(Barcelona)的3GSM會場上,BenQ-Siemens再發表三支新手機,這次是瞄準歐洲客戶;CeBIT 更是一口氣發表六款新機種,告訴所有消費者:「BenQ-Siemens is coming back」。
醞釀今年第三季的大反撲
「有產品,才有機會反敗為勝,」李焜耀露出白白的牙齒笑著說,「產品設計改變很多,以前技術感太重,每個都像是無敵鐵金剛,挺康康(台語的硬梆梆)。」在廣告界工作多年的梁耀成則強調,產品就是品牌,品牌就是產品,摩托羅拉靠一支超薄手機,就讓它反敗為勝;同樣的,索尼愛立信也是靠T610翻身,「產品做得好,才有故事告訴消費者,沒有產品,只有品牌,絕對沒有用。」今年,BenQ-Siemens預定發表三十支新手機,到目前為止,已經發表十二款。
過去,西門子手機七成的銷售是依賴電信營運商,因此這些「大恐龍」願不願意把BenQ Siemens的新手機,放在自家的門市上賣,就是考驗產品的關鍵。在CeBIT期間,BenQ-Siemens宣布取得德國電信業者T-Mobile的 HSDPA智慧型手機EF91訂單。另外,梁耀成透露,目前還有很多機種,已經賣進電信營運商,第二季就會到消費者手上,同時他們也正與伏得風(Vodafone)、T-Mobile、O2等合作客製化手機,「但如果以新手機推出的比例來看,我們需要聽到更多的好消息,」曾省吾不諱言地說。
在提高銷售的同時,BenQ Mobile必須趕緊壓低另外一條線∣∣營業費用。去年,尤科盟曾提出五億歐元成本降低計畫,其中二.五億歐元來自材料及採購成本,二億歐元來自行銷及研發費用降低,○.五億歐元則用於簡化銷售體系。但顯然材料與採購成本的壓低速度不如預期,因此行銷跟研發就成為這一波的重點。
五億歐元成本降低計畫
明基電通品牌總監陳亞男表示,去年三月開始,她就飛到慕尼黑,在一個放滿行銷合約的辦公室裡,把合約一個個拿出來檢視,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數量是你無法想像的龐大。」她不否認,在經營狀況不好時,行銷預算都會被拿出來檢討,但是今年是BenQ-Siemens第一年,所以很多行銷活動還是得延續,「不過,這數字已經比去年少了太多。」
至於研發費用上,王文燦指出,德國工資雖然高,但是技術還是很好,附加價值還在,所以未來的德國工廠,將定位成生產技術中心,開發新的生產流程。他保證,德國廠不會擴產,也不會如外界預期讓它關門,「一切的擴產計畫都在海外。」目前明基在全球擁有五座手機生產基地,其中大陸蘇州與上海廠約佔整體手機生產的四五%、德國約三○%、巴西約一五到二○%,墨西哥廠剛量產不久,主要是供應北美與中南美洲市場。未來,印度也將納入生產行列。
「明基改革路上,還有一個強悍的工會橫在眼前,」曾在西門子工作的一位台籍主管回憶,有次星期六自己到公司加班,星期一就收到工會的通知,希望他不要超過規定的工作時數,「你看,工會的力量有多大。」目前,一位德國工程師的年薪約在七到九萬歐元(約三百二十萬新台幣),與工會簽訂不裁員協定的明基,該怎麼處置組織精簡後的員工,擺脫薪資重擔,是門藝術。
「我們還在奮鬥,」李焜耀堅定而沉穩地說著。明基這部長征三萬哩的革命日記,究竟能不能響起清脆悅耳的勝利號角,全世界都在仔細聆聽……
敢跟那麼強的對手力拚,真的讓人感動
敢跟那麼強的對手力拚,真的讓人感動
‧數位時代 2006/04/04
【《數位時代雙週》/李書齊】
在這次的跨海採訪裡,如果你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明基人勇於挑戰未來的信心。這絕對不是幫他們說好話。
漢諾威的CeBIT,是我們直擊明基的第一站。開展前一天,我們就到,站在還沒有裝潢完成前的明基攤位上,就可以隱約感覺到那種,台灣品牌想要破繭而出的力量,雖然預算不如三星、人氣不如LG,但是它敢站在這些強悍的對手旁邊,你就得拿出雙手,幫他們鼓鼓掌。雖然還有改進空間,但放大到民族情感,這是一種感動。
從漢諾威離開,我們跟著他們的腳步,來到南方的慕尼黑。說實在,剛看到BenQ-Siemens總部時,有點失望。畢竟跟台北總部比起來,這裡有點寒酸,與曾經是世界前五大手機公司的過往比起來,形象不符。當時,財報在台北公布,問這裡的外派幹部有何感想?「虧錢又怎樣,這是一定的!」這是他們理直氣壯、沒有矯飾的唯一答案,而且,最後結尾一定是,「請大家給我們時間證明。」
一年,對所有來人說,都是長時間。但是他們拿來當100公尺在衝刺,不能喘息。中午,看著這些戰將,獨自坐在白人環繞的員工餐廳,他們絕對是寂寞,即使歡樂,也是短暫的。在他們堅毅表情的背後,都有一種「就這樣幹」的使命──畢竟他們正在走一條,沒有前人、沒有同伴的路。成功,有時候真的不需要什麼硬道理,「信心」可以戰勝一切吧!
‧數位時代 2006/04/04
【《數位時代雙週》/李書齊】
在這次的跨海採訪裡,如果你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會告訴你:明基人勇於挑戰未來的信心。這絕對不是幫他們說好話。
漢諾威的CeBIT,是我們直擊明基的第一站。開展前一天,我們就到,站在還沒有裝潢完成前的明基攤位上,就可以隱約感覺到那種,台灣品牌想要破繭而出的力量,雖然預算不如三星、人氣不如LG,但是它敢站在這些強悍的對手旁邊,你就得拿出雙手,幫他們鼓鼓掌。雖然還有改進空間,但放大到民族情感,這是一種感動。
從漢諾威離開,我們跟著他們的腳步,來到南方的慕尼黑。說實在,剛看到BenQ-Siemens總部時,有點失望。畢竟跟台北總部比起來,這裡有點寒酸,與曾經是世界前五大手機公司的過往比起來,形象不符。當時,財報在台北公布,問這裡的外派幹部有何感想?「虧錢又怎樣,這是一定的!」這是他們理直氣壯、沒有矯飾的唯一答案,而且,最後結尾一定是,「請大家給我們時間證明。」
一年,對所有來人說,都是長時間。但是他們拿來當100公尺在衝刺,不能喘息。中午,看著這些戰將,獨自坐在白人環繞的員工餐廳,他們絕對是寂寞,即使歡樂,也是短暫的。在他們堅毅表情的背後,都有一種「就這樣幹」的使命──畢竟他們正在走一條,沒有前人、沒有同伴的路。成功,有時候真的不需要什麼硬道理,「信心」可以戰勝一切吧!
星期一, 4月 03, 2006
貼近通路 出奇制勝
新聞分析》貼近通路 出奇制勝
明基電通調整印度組織,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接近通路市場,瞭解印度市場。印度確實已成為全世界繼中國之後積極進入的製造工廠、外包中心和內需市場,隨著當地國民所得提高,印度IT市場也成為全世界跨國公司想要印證「世界是平的」的目標。
明基電通調整印度組織,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接近通路市場,瞭解印度市場。印度確實已成為全世界繼中國之後積極進入的製造工廠、外包中心和內需市場,隨著當地國民所得提高,印度IT市場也成為全世界跨國公司想要印證「世界是平的」的目標。
只是,現實中的印度和想像中的印度究竟有多大差距,每個去過印度的台灣人說法都不一樣。從行政效率的角度來看,印度有15 種官方語言,政治制度也重視合議精神,若將中國大陸和印度相比,大陸就像是高速公路,印度則是行進速度較慢的省道。
然而,印度近幾年來軟體工業發達,若說世界工廠中國大陸僱用了多數大陸人的雙手,為全世界生產衣服鞋子;軟體外包中心的印度則僱用了當地大學生的腦子,為全世界做基本的軟體試算和客戶服務;這樣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台商前進印度若只想複製大陸經驗,把製造移到印度,絕對行不通。
想要在印度經營品牌,最重要的還是聽懂當地人的心聲。寶僑的洗髮精潘婷在印度普及率高達九成,因為潘婷採用小包裝產品,讓每日工資微薄的印度人,能夠小批次地消費心目中的高檔產品,想要在印度賣出單價高的IT商品,營運模式也可能迥異於成熟國家。
台灣企業近五年來積極想要搶進自有品牌市場,但是品牌絕非投入廣告便可一蹴可幾,而必須搭配完整的產品、通路、價格和行銷策略,再加上持續的堅持,才能一點一滴累積能量,稍有不慎,對合作夥伴和消費者建立的誠信也可能即刻崩毀。
明基去年進行北美市場重整,打消通路庫存,今年又在印度調兵遣將,重申和印度通路夥伴合作的誠意,這些都是以往台灣品牌不熟悉的市場,要如何出奇制勝,還要新團隊努力為之。
【2006-04-03/經濟日報陳雅蘭】
明基電通調整印度組織,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接近通路市場,瞭解印度市場。印度確實已成為全世界繼中國之後積極進入的製造工廠、外包中心和內需市場,隨著當地國民所得提高,印度IT市場也成為全世界跨國公司想要印證「世界是平的」的目標。
明基電通調整印度組織,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接近通路市場,瞭解印度市場。印度確實已成為全世界繼中國之後積極進入的製造工廠、外包中心和內需市場,隨著當地國民所得提高,印度IT市場也成為全世界跨國公司想要印證「世界是平的」的目標。
只是,現實中的印度和想像中的印度究竟有多大差距,每個去過印度的台灣人說法都不一樣。從行政效率的角度來看,印度有15 種官方語言,政治制度也重視合議精神,若將中國大陸和印度相比,大陸就像是高速公路,印度則是行進速度較慢的省道。
然而,印度近幾年來軟體工業發達,若說世界工廠中國大陸僱用了多數大陸人的雙手,為全世界生產衣服鞋子;軟體外包中心的印度則僱用了當地大學生的腦子,為全世界做基本的軟體試算和客戶服務;這樣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台商前進印度若只想複製大陸經驗,把製造移到印度,絕對行不通。
想要在印度經營品牌,最重要的還是聽懂當地人的心聲。寶僑的洗髮精潘婷在印度普及率高達九成,因為潘婷採用小包裝產品,讓每日工資微薄的印度人,能夠小批次地消費心目中的高檔產品,想要在印度賣出單價高的IT商品,營運模式也可能迥異於成熟國家。
台灣企業近五年來積極想要搶進自有品牌市場,但是品牌絕非投入廣告便可一蹴可幾,而必須搭配完整的產品、通路、價格和行銷策略,再加上持續的堅持,才能一點一滴累積能量,稍有不慎,對合作夥伴和消費者建立的誠信也可能即刻崩毀。
明基去年進行北美市場重整,打消通路庫存,今年又在印度調兵遣將,重申和印度通路夥伴合作的誠意,這些都是以往台灣品牌不熟悉的市場,要如何出奇制勝,還要新團隊努力為之。
【2006-04-03/經濟日報陳雅蘭】
明基組織調整 強攻印度
明基組織調整 強攻印度
IMEA營銷總監董於震親往坐鎮 今年要賣出12萬台液晶顯示器
明基電通(2352)為加強印度市場布局,IMEA(印度、中東及非洲)營銷總監董於震辦公室由杜拜移至印度。明基近期海外人事進行調整,除印度進行組織調整外,北美市場也有高層人士異動。
明基電通(2352)為加強印度市場布局,IMEA(印度、中東及非洲)營銷總監董於震辦公室由杜拜移至印度。明基近期海外人事進行調整,除印度進行組織調整外,北美市場也有高層人士異動。
明基去年上半年曾打消北美市場庫存約5億至6億元,去年底任命北美新任總經理祝本文,北美地區的美國、加拿大都有人事調整,今年中南美洲也將以明基和西門子的手機雙品牌BenQ-Siemens為基礎,開始銷售BenQ的筆記型電腦和投影機等產品。
明基今年加重印度布局,今年元月開始在印度銷售自有品牌液晶顯示器,每月可出貨6,000至7,000台,在當地市場落後三星和LG,成為市場第三名,市佔率約15%。明基表示,今年要在印度市場賣出12萬台液晶顯示器。
明基過去三年即開始進軍印度,初期以手機產品試水溫,曾經在印度部分城市做到前五名,但目前印度最大手機品牌仍是諾基亞,市佔率高達七至八成。明基和西門子手機部門合組雙品牌後,今年把重點擺在歐洲和中國大陸市場,對印度相對不積極。
不過,過去以銷售手機為主的印度分公司,今年也開始積極規劃資訊產品和消費性電子等其他產品線,考慮引進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數位相機、投影機和筆記型電腦等產品線。
印度當地媒體最近報導,明基IMEA營銷總監董於震已將辦公室從位於中東的杜拜遷移至印度,因為當地通路對原本的營銷團隊不滿。
明基印度行銷經理Ish Bawa證實這項消息,但強調這是因為明基很重視印度市場,即使印度市場現階段比中東市場小,但未來發展潛力大。他也指出,董於震過去在杜拜辦公時也是印度市場主管,遷移辦公室到印度是更為專注(Focus)的作法。明基去年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去年第四季本業虧損約90.6億元,去年全年稅後虧損 52.3億元,每股稅後虧損2.12元。
【2006-04-03/經濟日報陳雅蘭】
IMEA營銷總監董於震親往坐鎮 今年要賣出12萬台液晶顯示器
明基電通(2352)為加強印度市場布局,IMEA(印度、中東及非洲)營銷總監董於震辦公室由杜拜移至印度。明基近期海外人事進行調整,除印度進行組織調整外,北美市場也有高層人士異動。
明基電通(2352)為加強印度市場布局,IMEA(印度、中東及非洲)營銷總監董於震辦公室由杜拜移至印度。明基近期海外人事進行調整,除印度進行組織調整外,北美市場也有高層人士異動。
明基去年上半年曾打消北美市場庫存約5億至6億元,去年底任命北美新任總經理祝本文,北美地區的美國、加拿大都有人事調整,今年中南美洲也將以明基和西門子的手機雙品牌BenQ-Siemens為基礎,開始銷售BenQ的筆記型電腦和投影機等產品。
明基今年加重印度布局,今年元月開始在印度銷售自有品牌液晶顯示器,每月可出貨6,000至7,000台,在當地市場落後三星和LG,成為市場第三名,市佔率約15%。明基表示,今年要在印度市場賣出12萬台液晶顯示器。
明基過去三年即開始進軍印度,初期以手機產品試水溫,曾經在印度部分城市做到前五名,但目前印度最大手機品牌仍是諾基亞,市佔率高達七至八成。明基和西門子手機部門合組雙品牌後,今年把重點擺在歐洲和中國大陸市場,對印度相對不積極。
不過,過去以銷售手機為主的印度分公司,今年也開始積極規劃資訊產品和消費性電子等其他產品線,考慮引進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數位相機、投影機和筆記型電腦等產品線。
印度當地媒體最近報導,明基IMEA營銷總監董於震已將辦公室從位於中東的杜拜遷移至印度,因為當地通路對原本的營銷團隊不滿。
明基印度行銷經理Ish Bawa證實這項消息,但強調這是因為明基很重視印度市場,即使印度市場現階段比中東市場小,但未來發展潛力大。他也指出,董於震過去在杜拜辦公時也是印度市場主管,遷移辦公室到印度是更為專注(Focus)的作法。明基去年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去年第四季本業虧損約90.6億元,去年全年稅後虧損 52.3億元,每股稅後虧損2.12元。
【2006-04-03/經濟日報陳雅蘭】
「中國芯」閃耀水貨手機市場,是喜還是悲?
「中國芯」閃耀水貨手機市場,是喜還是悲?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03日
作者:潘九堂
最近我聽到這樣一條讓人悲喜交加的傳聞。自2005年底開始,中國大陸手機基帶芯片設計公司——展訊通信有限公司(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的2G/2.5G手機基帶芯片出貨量大增,目前每個月出貨量至少超過100萬片,與2004年底崛起的台灣地區的聯發科 (MediaTek)平分了中國大陸水貨手機市場。業內人士介紹說,僅深圳周邊地區,就有200多家水貨手機廠商,以平均每個廠商每月出貨1萬台計算,保守估計,中國水貨手機的出貨量至少有200-300萬台。喜的是,中國IC設計公司終於在手機主芯片上佔據了一席之地,悲的是,採用這些芯片的大都是水貨手機。
對於展訊芯片主要用於水貨手機,展訊公司總裁助理時光予以堅決否認。他表示:「目前國內一些比較有名的手機製造商和手機設計公司,都採用了展訊的芯片,例如波導、海信和夏新等,儘管目前與他們巨大的用量相比,他們採購展訊芯片的量不是很大。面對強大的海外半導體巨頭,作為一個後來者,展訊需要一段時間取得更大的份額。」
他表示,採用展訊芯片的這些公司的手機已經上市,但他不清楚具體型號。他強調,在過去幾年以來,展訊公司呈現跨越式增長,出貨量每年都增長幾倍。對於目前出貨量超過了100萬片的說法,他不願意評論。
成本低是水貨手機親睞展訊和聯發科這樣的新興供應商的最大原因之一。一位「水貨手機」供應商的供應鏈管理經理告訴記者,與飛利浦和ADI等海外供應商相比,聯發科的方案低10美元左右。另外,聯發科方案的集成度高,開發週期短,開發成本也低,深受賺快錢的水貨手機廠商歡迎;相反,海外公司的平台也要收費,門檻高,開發週期長。他表示,展訊的方案和聯發科的方案成本差不多。
而對於品牌手機廠商為什麼不採用國產IC,他分析說,這些公司不願意冒險,開始時喜歡觀望,直到聯發科的方案經過市場驗證了才接受。他表示,目前TCL等品牌廠商已經採用了聯發科的芯片,預計展訊也會經歷同樣的過程。他表示,手機品牌廠商接受國產IC需要一個過程。
事實上,國產IC的市場推廣都在經歷這樣的過程。土生土長的本地IC設計公司北京雙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祥生表示:「與台灣地區PC產業對台灣IC產業貢獻巨大相反的是,中國大陸整機廠商對中國大陸IC設計業的推動不多。中國IC設計公司的銷售主要來自中小民營企業。」
他解釋說,某些大型整機廠商一是不相信國產IC,二是霸王條款,帳期漫長和拖欠貨款十分普遍,讓本地IC設計公司望而卻步。相反,中小民營企業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和採用國產IC。他表示,一個非常好的現像是,中國很多小家電廠商積極性高,有很強的市場推廣能力,敢於冒險,敢於採用國產IC方案開發新的產品。
吃到螃蟹的,總是最先下海的人。上述「水貨手機」廠商的人士強調:「據我所知,2005年採用聯發科方案的手機廠商,90%以上都賺錢了。」他還透露說,當初聯發科最先向波導提出合作的意向,但被波導漠視,後來波導意識到了聯發科方案的優勢後,聯發科卻決定堅決不向波導供貨,導致波導失去了這個商機。他表示,目前波導和展訊合作,顯然是吸取了當初的教訓。
對於因牌照制度而湧現的水貨手機廠商,我不願意過多評論。但他們敢於採用新的芯片和方案的行為,無疑值得稱讚。儘管展訊急於和水貨手機劃清界限,但我想說的是,即使這種傳聞是真的,對展訊也是一件喜事,也無損展訊的形象,它證明展訊芯片和方案的優勢所在。在市場經濟時代,一個產品能否「通過專家鑑定和填補空白」並不重要,關鍵是它能夠「在菜市場裡經得住大娘大媽的考驗」。
真正悲哀的應該是某些整機製造商,因為他們的目光短淺,錯失了和本地IC設計公司一起成長的機會。一位因分銷海外半導體器件而賺得盆滿缽滿的本地分銷商的總經理表示:「台灣分銷產業,因為台灣地區電子產業而成長。我們要真正變大,也需要依賴本地IC設計公司和本地的整機製造商,缺一不可。儘管我們也賺到了錢,但我們不可能成為海外半導體廠商產業鏈上的主人,本地IC設計公司的成長,讓我們和海外半導體廠商有更多討價還價的資本。」
中國IC設計公司和中國整機製造商如何互動,以實現共同的成長,需要雙方的努力和投入。最後,我想用業界資深人士邊曉春先生的話來結尾:「中國IC設計公司必然會成長起來,誰也阻擋不住,總有一些公司會成長起來,這是一個客觀的過程。與其在一邊冷嘲熱諷,不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共同分享巨大的中國市場」。
上網時間 : 2006年04月03日
作者:潘九堂
最近我聽到這樣一條讓人悲喜交加的傳聞。自2005年底開始,中國大陸手機基帶芯片設計公司——展訊通信有限公司(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的2G/2.5G手機基帶芯片出貨量大增,目前每個月出貨量至少超過100萬片,與2004年底崛起的台灣地區的聯發科 (MediaTek)平分了中國大陸水貨手機市場。業內人士介紹說,僅深圳周邊地區,就有200多家水貨手機廠商,以平均每個廠商每月出貨1萬台計算,保守估計,中國水貨手機的出貨量至少有200-300萬台。喜的是,中國IC設計公司終於在手機主芯片上佔據了一席之地,悲的是,採用這些芯片的大都是水貨手機。
對於展訊芯片主要用於水貨手機,展訊公司總裁助理時光予以堅決否認。他表示:「目前國內一些比較有名的手機製造商和手機設計公司,都採用了展訊的芯片,例如波導、海信和夏新等,儘管目前與他們巨大的用量相比,他們採購展訊芯片的量不是很大。面對強大的海外半導體巨頭,作為一個後來者,展訊需要一段時間取得更大的份額。」
他表示,採用展訊芯片的這些公司的手機已經上市,但他不清楚具體型號。他強調,在過去幾年以來,展訊公司呈現跨越式增長,出貨量每年都增長幾倍。對於目前出貨量超過了100萬片的說法,他不願意評論。
成本低是水貨手機親睞展訊和聯發科這樣的新興供應商的最大原因之一。一位「水貨手機」供應商的供應鏈管理經理告訴記者,與飛利浦和ADI等海外供應商相比,聯發科的方案低10美元左右。另外,聯發科方案的集成度高,開發週期短,開發成本也低,深受賺快錢的水貨手機廠商歡迎;相反,海外公司的平台也要收費,門檻高,開發週期長。他表示,展訊的方案和聯發科的方案成本差不多。
而對於品牌手機廠商為什麼不採用國產IC,他分析說,這些公司不願意冒險,開始時喜歡觀望,直到聯發科的方案經過市場驗證了才接受。他表示,目前TCL等品牌廠商已經採用了聯發科的芯片,預計展訊也會經歷同樣的過程。他表示,手機品牌廠商接受國產IC需要一個過程。
事實上,國產IC的市場推廣都在經歷這樣的過程。土生土長的本地IC設計公司北京雙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屈祥生表示:「與台灣地區PC產業對台灣IC產業貢獻巨大相反的是,中國大陸整機廠商對中國大陸IC設計業的推動不多。中國IC設計公司的銷售主要來自中小民營企業。」
他解釋說,某些大型整機廠商一是不相信國產IC,二是霸王條款,帳期漫長和拖欠貨款十分普遍,讓本地IC設計公司望而卻步。相反,中小民營企業敢於嘗試新鮮事物和採用國產IC。他表示,一個非常好的現像是,中國很多小家電廠商積極性高,有很強的市場推廣能力,敢於冒險,敢於採用國產IC方案開發新的產品。
吃到螃蟹的,總是最先下海的人。上述「水貨手機」廠商的人士強調:「據我所知,2005年採用聯發科方案的手機廠商,90%以上都賺錢了。」他還透露說,當初聯發科最先向波導提出合作的意向,但被波導漠視,後來波導意識到了聯發科方案的優勢後,聯發科卻決定堅決不向波導供貨,導致波導失去了這個商機。他表示,目前波導和展訊合作,顯然是吸取了當初的教訓。
對於因牌照制度而湧現的水貨手機廠商,我不願意過多評論。但他們敢於採用新的芯片和方案的行為,無疑值得稱讚。儘管展訊急於和水貨手機劃清界限,但我想說的是,即使這種傳聞是真的,對展訊也是一件喜事,也無損展訊的形象,它證明展訊芯片和方案的優勢所在。在市場經濟時代,一個產品能否「通過專家鑑定和填補空白」並不重要,關鍵是它能夠「在菜市場裡經得住大娘大媽的考驗」。
真正悲哀的應該是某些整機製造商,因為他們的目光短淺,錯失了和本地IC設計公司一起成長的機會。一位因分銷海外半導體器件而賺得盆滿缽滿的本地分銷商的總經理表示:「台灣分銷產業,因為台灣地區電子產業而成長。我們要真正變大,也需要依賴本地IC設計公司和本地的整機製造商,缺一不可。儘管我們也賺到了錢,但我們不可能成為海外半導體廠商產業鏈上的主人,本地IC設計公司的成長,讓我們和海外半導體廠商有更多討價還價的資本。」
中國IC設計公司和中國整機製造商如何互動,以實現共同的成長,需要雙方的努力和投入。最後,我想用業界資深人士邊曉春先生的話來結尾:「中國IC設計公司必然會成長起來,誰也阻擋不住,總有一些公司會成長起來,這是一個客觀的過程。與其在一邊冷嘲熱諷,不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共同分享巨大的中國市場」。
星期日, 4月 02, 2006
印度 10倍速躋身淘金樂園 第二個中國大陸!
印度 10倍速躋身淘金樂園 第二個中國大陸!
前言
焦點正轉向印度…
全球化趨勢、科技進步及法令改變,讓許多新興市場重新獲得全球矚目。高盛投資機構去年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合稱為「金磚四國」;印度在沈寂多年後翻身,一躍而成各國企業資金和技術焦點。
雖然中國仍有不可取代的成本和內需市場優勢,但印度也同樣具備天然資源和優秀人力,緊追在「中國龍」之後,「印度象」強力參與全球人才和資金的爭奪戰。
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Infosys公司內,一組工程師在會議室透過大螢幕和美國客戶開視訊會議,螢幕上方掛著八個鍾。Infosys每天廿四小時,隨時有人和分布全球的客戶和員工同步工作。
Infosys 是印度第二大軟體業者,總部所在地佔地卅二公頃,集合全印最棒的頭腦,客戶全為歐美大廠。去年印度委外服務和軟體業產值達二百九十四億美元, Infosys、Wipro、Tata等大企業拿下將近一半的生意。Fortune的二四年一千大企業,有超過兩百家使用印度軟體業者的各項服務。
後勤變脫貧標竿
他們原本只是歐美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將低階資訊工作外包印度的「後勤辦公室」(back office),現在則是印度靠外力「脫貧」的標竿企業。「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知名記者湯馬斯‧佛裡曼參觀印度的24/7電話中心,員工為了避免印度口音讓客戶不了解,極力練習無口音的英文。
對外資企業來說,印度的科技人力素質高,英文能力好,薪資相對於歐美則極度低廉。雖然目前外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是對印度的十倍以上,但印度已經開始靠著軟體大廠,在全球打開知名度。
傳統現代兩極化
看完光明燦爛的一面,走出跨國企業的大門,卻讓人極度困惑,牛隻漫步馬路、髒亂的街景又讓人回想起「傳統」的印度。兩千多公里外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尼夏魯廣場,是北印最大的電腦巿場,但商舖簡陋,很難和世界軟體大國印象聯想在一起。
儘管印度多數地區成長緩慢,但已經聞到變化的氣息,去年印度出口突破八百億美元,成長百分之廿六,今年一月印度更宣布啟動南亞自由貿易區,上個月又和智利、緬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巿場。明基看好當地市場,成立印度研發中心,大打廣告,取得百分之四手機巿場。
過去十年在外資眼中破舊保守的印度,正以十倍速趕上世界腳步,改革法令、開放市場,政府甚至遠赴各地招商。去年十一月廿七日至廿九日,由世界經濟論壇主辦的印度經濟峰會在新德里舉行,吸引全球卅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六百多名企業家、學者和國際組織代表參與,他們都看好印度將繼中國之後,成為另一個全球淘金樂園。
科技業都來報到
全球科技業者幾乎都進入印度,除了賣產品,還設立研發中心。手機業者如諾基亞、摩托羅拉,汽車業如現代、豐田、本田,早已在印度建立生產鏈,或要求代工業者在當地設廠,家電、飲料和藥品業更進駐大街小巷。
中經院董事長蕭萬長說,有兩種產業非常適合前進印度,一是傳統產業,以印度內需市場為主;二是做硬體的IT(電腦資訊)產業,結合當地的軟體產業,做外銷。
蕭萬長說,印度民生必需品都由國營事業經銷,競爭力較差,這是國內傳統產業的機會,例如塑化、紡織可以主打內需。不過,蕭萬長提醒,對「收帳」一事要特別小心,賣得好,不見得收得到錢。
不能小看的市場
台灣的工商界領袖近來對於印度崛起的商機,都形容像第二個中國大陸,不能小看這個市場。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同時也擔任今年二月成立的台印協會副理事長。黃茂雄在許多聚會場合不斷強調印度崛起的商機,總是把印度當成可與大陸比擬的大市場。黃茂雄認為,不能小看印度。
【2006-04-02/聯合報丁萬鳴、許韶芹、鄒秀明、許佳佳、彭慧明】
前言
焦點正轉向印度…
全球化趨勢、科技進步及法令改變,讓許多新興市場重新獲得全球矚目。高盛投資機構去年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合稱為「金磚四國」;印度在沈寂多年後翻身,一躍而成各國企業資金和技術焦點。
雖然中國仍有不可取代的成本和內需市場優勢,但印度也同樣具備天然資源和優秀人力,緊追在「中國龍」之後,「印度象」強力參與全球人才和資金的爭奪戰。
位於印度班加羅爾的Infosys公司內,一組工程師在會議室透過大螢幕和美國客戶開視訊會議,螢幕上方掛著八個鍾。Infosys每天廿四小時,隨時有人和分布全球的客戶和員工同步工作。
Infosys 是印度第二大軟體業者,總部所在地佔地卅二公頃,集合全印最棒的頭腦,客戶全為歐美大廠。去年印度委外服務和軟體業產值達二百九十四億美元, Infosys、Wipro、Tata等大企業拿下將近一半的生意。Fortune的二四年一千大企業,有超過兩百家使用印度軟體業者的各項服務。
後勤變脫貧標竿
他們原本只是歐美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將低階資訊工作外包印度的「後勤辦公室」(back office),現在則是印度靠外力「脫貧」的標竿企業。「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知名記者湯馬斯‧佛裡曼參觀印度的24/7電話中心,員工為了避免印度口音讓客戶不了解,極力練習無口音的英文。
對外資企業來說,印度的科技人力素質高,英文能力好,薪資相對於歐美則極度低廉。雖然目前外商對中國大陸的投資是對印度的十倍以上,但印度已經開始靠著軟體大廠,在全球打開知名度。
傳統現代兩極化
看完光明燦爛的一面,走出跨國企業的大門,卻讓人極度困惑,牛隻漫步馬路、髒亂的街景又讓人回想起「傳統」的印度。兩千多公里外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尼夏魯廣場,是北印最大的電腦巿場,但商舖簡陋,很難和世界軟體大國印象聯想在一起。
儘管印度多數地區成長緩慢,但已經聞到變化的氣息,去年印度出口突破八百億美元,成長百分之廿六,今年一月印度更宣布啟動南亞自由貿易區,上個月又和智利、緬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巿場。明基看好當地市場,成立印度研發中心,大打廣告,取得百分之四手機巿場。
過去十年在外資眼中破舊保守的印度,正以十倍速趕上世界腳步,改革法令、開放市場,政府甚至遠赴各地招商。去年十一月廿七日至廿九日,由世界經濟論壇主辦的印度經濟峰會在新德里舉行,吸引全球卅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六百多名企業家、學者和國際組織代表參與,他們都看好印度將繼中國之後,成為另一個全球淘金樂園。
科技業都來報到
全球科技業者幾乎都進入印度,除了賣產品,還設立研發中心。手機業者如諾基亞、摩托羅拉,汽車業如現代、豐田、本田,早已在印度建立生產鏈,或要求代工業者在當地設廠,家電、飲料和藥品業更進駐大街小巷。
中經院董事長蕭萬長說,有兩種產業非常適合前進印度,一是傳統產業,以印度內需市場為主;二是做硬體的IT(電腦資訊)產業,結合當地的軟體產業,做外銷。
蕭萬長說,印度民生必需品都由國營事業經銷,競爭力較差,這是國內傳統產業的機會,例如塑化、紡織可以主打內需。不過,蕭萬長提醒,對「收帳」一事要特別小心,賣得好,不見得收得到錢。
不能小看的市場
台灣的工商界領袖近來對於印度崛起的商機,都形容像第二個中國大陸,不能小看這個市場。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同時也擔任今年二月成立的台印協會副理事長。黃茂雄在許多聚會場合不斷強調印度崛起的商機,總是把印度當成可與大陸比擬的大市場。黃茂雄認為,不能小看印度。
【2006-04-02/聯合報丁萬鳴、許韶芹、鄒秀明、許佳佳、彭慧明】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