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得靠數位電視晶片組賺錢
邱詩文/新聞分析
捉住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高速成長、以及創新的行銷策略,使聯發科二○○六年擺脫IC設計公司一代拳王的宿命,不過,大陸二○○五年底開始政策性嚴打白牌迄今仍未結束,中階手機(按:指零售價一百美元到三百美元之間手機)晶片市場,陸續有大陸展訊、凌陽、威盛切入,又有德儀(TI)、英飛凌(Infineon)提供超低價整合型基頻晶片量產,可能分食第三世界國家消費者對中階手機的需求,今年手機市場大勢,將再度考驗聯發科的應變能力。
長達五年以上的布局,聯發科二○○三年底第一代手機晶片開始出貨,二○○四年更透過自行研發,或與原相、曜鵬等子公司,或與致新、美商豪威、美光等合作方式,推出包括以聯發科基頻晶片平台為架構,同時提供射頻晶片、CMOS影像感測元件、多媒體處理器、電源管理晶片的全套行銷方式,除了讓大陸國產手機廠受惠,也間接帶動了大陸白牌與其他第三世界手機市場的壯大。
不過,去年底大陸發起嚴打白牌手機,按大陸打假、打盜版的慣例,政策性掃蕩市場有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以上的經驗,迄今嚴打白牌手機至少已四個月以上,而大陸國產手機近年來面臨洋手機的壓境,今年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成長性待觀察。
包括展訊、凌陽、威盛效法聯發科模式,透過與手機設計公司合作,陸續切入GSM手機晶片組市場,加上大陸白牌與國產手機市場規模成長可能受限,下半年手機晶片組的利潤,難免會受到些壓力。
至於德儀、英飛凌等外商,去年推出的高整合度基頻晶片,將基頻、射頻、隨機靜態存取記憶體、電源管理元件等整合為系統晶片,借重聯電晶圓廠○.二五微米RF CMOS製程,將手機成本壓到二○美元,終端售價約在五○美元,雖與聯發科定位的中階手機市場並無直接競爭,但低價手機對第三世界國家消費者的吸引力,是否會分食部分中階手機市場,也值得觀察。
手機晶片市場競爭態勢今年雖然激烈,數位電視晶片組下半年也將掀一番激戰,不過,數位電視晶片每組價格仍有三○美元以上,利潤也較手機晶片組更好,因此,手機晶片市場的競爭,未必代表聯發科今年獲利無希望,只是,如何通訊協定、軟體技術實力提升,以提供國際級手機大廠差異化的服務,聯發科必須再度發揮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