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月 17, 2006

企業邁向自主創新、制訂產業標準、累積無形資產

李焜耀 生活平實愛哈拉 企業邁向自主創新、制訂產業標準、累積無形資產,用品牌行銷和技術實力創造附加價值。

Author : 經濟日報
Published Date : Monday, 17. Apr. 2006

明基電通暨友達光電董事長李焜耀昨(15)日表示,台灣的自然環境、公共建設、人力素質造就了獨一無二的競爭力,雖然立足台灣,卻不能兩腳都站在台灣本島,「另一腳應該站到海外」,從區域經濟及全球競爭力的角度,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李焜耀昨天參加經濟日報主辦的「企業領袖論壇」,以「立足台灣、聚焦全球」為題發表演講,他從明基併購西門子的經驗,以及友達七年來衝刺,所帶動的台灣面板產業、與周邊產業發展出發,強調台灣產業應該持續尋找提高附加價值的機會,例如節能或低耗能的技術與商品等,以提高競爭力。以下為演講摘要:

我先請大家看一段羅納度(Ronaldo)幫BenQ-Siemens拍攝的廣告短片,在這支影片中,羅納度踢的是像足球的圓方體(Squound),他先在玻璃板上踢足球,再由澳洲、德國和英國的技術合成特效,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創造出優美的畫面。

以前明基贊助過歐洲國家盃足球賽,在德國知名度大概有15%;但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現在知名度將近80%。我們延續西門子和西班牙皇家馬德里球隊的贊助合約,也邀請羅納度擔任代言人,在歐洲、巴西、大陸都有很高的效益。

局勢 世界是平的

從BenQ-Siemens的經驗可以知道,現在企業的經營是沒有國籍的,我們更應該思考,從台灣起家的企業,應該如何經營全球的市場。

台灣的生活環境在全世界是很罕見的,兩個小時幾乎可以到達台灣任何一個角落,這樣的「兩小時生活圈」在全世界非常少見。從內湖到新竹只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在這條帶狀高速公路兩端,有上萬家的公司和全球科技業都有「掛勾」,在這裡可以找到任何客戶、配套的上下游廠商等,如果這條科技帶消失的話,全世界很可能動彈不得。

優勢 高素質人資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最強的到底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許多大陸學生到外地求學,一個月學費至少要人民幣1.5萬元,相當新台幣於6萬元,幾乎都已經比台灣貴了,不過台灣的平均教育水平還是比較高。

台灣也有自己的侷限,像是「島國心態」,如台灣的店面很多,大家都喜歡做老闆,街上招牌那麼多,到處都是開店的,規模卻都很小,連金融機構都跟不上產業的規模和國際化,台灣最大的銀行淨值才1,877億元,淨值超過千億的銀行不過二、三家,但台灣超過1,000億元淨值的電子業,至少有十家以上。

劣勢 銀行跟不上

台灣的媒體太多,報導的東西又幾乎都是速食、八卦、淺碟式的內容,和轟炸式的煽情報導。像是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英國BBC做一個小時的專訪和討論,擔心西歐世界的競爭力的問題,當時國內媒體都在炒腳尾飯,欠缺國際視野的報導,只是加重島民意識,無法瞭解全球化對我們的衝擊。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世界是平的」這本書,全球化更帶來大量的追兵,台灣從三、四十年前開始外銷就參與全球化,大陸從20年前經濟改革開放開始,印度近十年來也很積極,更帶動巴基斯坦這類國家開始加入。

很多過去受英國、法國殖民統治的亞太國家,有大量低廉的高素質人力,加入全球職場,成為後台流程外包的主力,他們不是只做機械式的操作,不少醫院外包到印度的工作,還要聘請醫師、藥師檢查病歷、藥單等,連AC尼爾森的調查,都由印度人打電話,以後會不會連訂單都被印度接走呢?

我到印度看他們的辦公室,每個人一台電腦、一個電話,一天分三班,南腔北調的英文都有,從事整理訂單、技術文件到催收帳款等工作,連倫敦市政府停車場的催繳作業,也都外包給印度。印度軟體開發人員估計已超過100萬人,從邦加洛這個城市開始,散落到其他城市,密集程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馬來西亞檳城也是一個東南亞外包中心,花旗銀行檳城設立東南亞地區的客戶中心,僱用4,000人,因為這裡員工可以講英文和南腔北調的華人語言,可以服務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廠商也搬到大陸東北,因為大連和瀋陽是日、韓廠商做後台流程的中心。

講了這麼多台灣和全球化的趨勢,最重要的還是找出我們的未來座標。過去我們從製造開始發展,運用低成本勞動力取勝,進而邁向創造和創新之路,未來更要努力朝向自主創新、制訂產業標準、累積無形資產邁進,用品牌行銷和技術實力來創造附加價值。

趨勢 節能高齡化

很多人常會問我,未來有什麼產業是可以投入的?其實大家應該丟掉「找明牌」的心態,想想自己有什麼不足的地方,補足自己的能力。

我覺得未來「能源」和「高齡化」是兩大議題,節能或低耗能的技術與商品、再生能源、高密度儲能的技術、能源製造與轉換系統、可在網路收費的商業模式、與客戶高度互動的知識性服務商品等,因為退休時間很長,高齡人口的商品也是很重要的。

明基和友達已經走向鑽石化的集團架構,進行水平整合和專業分工,未來要持續追求世界一流的產業地位和績效。

在明基的紫騰任務中,我們從製造代工到深耕技術與品牌,品質多好、速度多快都不是重點,而是要從高科技(high tech)走向高感動(high touch),融合藍色理性和紅色熱情,創造出紫色的數位生活時尚。

台灣社會過去做代工比較多,對品牌比較陌生,雖然比較辛苦,但是可以慢慢累積無形資產,也希望將來大家去國外看到BenQ,能夠感到與有榮焉,我們也將持續探索未來(Keep Exploring),提高我們的附加價值。


【2006-04-16/經濟日報陳雅蘭、黃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