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焜耀再啟併購戰車
友達光電22億美金閃電吞下廣輝電子
儘管剛剛交出一份淨虧損高達99.66億元新臺幣(4.02元新臺幣=1元人民幣)的財報,而且在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後其品牌、產品融合能力均遭受質疑,明基電通(2352.tw)董事長李焜耀依舊故我。
4月7日,其資本戰車再次啟動。當日,臺灣「證交所」收盤後,李焜耀任董事長的全球第三大LCD(液晶顯示器)廠商友達光電(AU Optronics)宣佈,以價值22.2億美元的股票收購廣輝電子(Quanta Display)。
「友達、廣輝聯手,將推動全球面板市場的結構性洗牌。」在宣佈併購的發佈會現場,李焜耀再放豪言,「預計最慢1年之後,友達將全面超越競爭對手,成為集LCD、NB(筆記本電腦)、TV(液晶電視)3大產品線世界第一於一身的面板『三冠王’。」
「三冠王」狂想
該交易完成後,廣輝電子將成為友達光電第二大股東,擁有6%股份,而友達光電最大股東仍為明基,所持股份為9%。在人事方面,李焜耀將繼續出任友達光電董事長,預定增設一名副董事長,由現廣輝電子副董事長梁次震出掌,公司整體運作則繼續由友達光電總經理陳炫彬負責。
併購後,友達光電在全球的供貨比重將由先前的13.6%一舉攀高至19.4%,而韓國競爭對手三星與LG-飛利浦當前的市場份額均為21%。
陳炫彬表示,預期此次合併案可促成友達光電進一步強化其在技術面的廣度和深度,並提升其對於上游零組件的掌握度,從而以規模效益來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在產能和產品線方面的資源也可有效整合。
陳炫彬指出,合併後,友達光電在筆記本電腦面板方面已是獨佔鰲頭;在液晶顯示器面板方面,目前與韓國雙雄還是伯仲之間,但可望在年底前全面超越;至於液晶電視面板方面,友達光電目前仍小輸LG-飛利浦、三星電子以及奇美電子。
李焜耀表示,新友達光電在產能上已足以和韓國雙雄抗衡,並繼續拉大與奇美電子之間的差距,今年全球面板產業將逐步形成友達光電與韓國雙雄三足鼎立的局面。
提高上游議價能力
友達光電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該併購將增加友達光電對零元件的議價能力,原廣輝電子的主要零元件廠商,以及友達光電二線零元件供應商,未來有可能將會受到排擠。而其他上游零元件廠商,也將面臨新友達光電規模擴大所帶來的零組件壓價壓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友達光電與廣輝電子合併後,未來零元件廠商的「靠近」效應將更加明顯。
另一方面,對於下游來說,新友達光電除具備滿足明基旗下BenQ品牌,以及廣達與日本三洋合資TV品牌新公司的面板需求外,還將在筆記本螢幕、手機螢幕上因規模成本優勢,獲得更多新客戶。
據瞭解,在獲悉友達、廣輝併購案後,臺灣「面板五虎」之一的中華映管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鎮弘緊急召集一眾高管,展開沙盤推演。
「奇美一直未停止過尋找盟友。」奇美電子總經理何昭陽在第一時間表態,稱LCD產業大者恆大現象明顯,面板廠為求生存別無他路,只有借擴大規模來降低生產成本。這也令業界對一直與友達光電處於「一山二虎」狀態的奇美猜想陡增。
不過,雷曼相關分析師則表示,儘管友達光電此舉必然刺激奇美加速併購的決心,但由於「面板五虎」中剩下的中華映管、瀚宇彩晶股本相對廣輝電子大得多,即便雙方積極合併,奇美也恐要付出不小代價。
林鎮弘的表態是,友達光電合併廣輝電子可以發揮規模效益,但預期效益的產生將不會太快,至於產業合縱,中華映管迄今仍對「合併」採取開放態度,只待「良緣」到來。
明基品牌佈局
「收購西門子的動作是經營品牌的明基所必須的,這是沒辦法用短期的財務數字來衡量的。」李焜耀表示,對於要做世界級品牌的明基而言,很難有太多的時間兼顧製造業務,而廣達是OEM、ODM的專家,「未來兩個集團在手機、電視和電腦方面皆有進行合作的無限空間。」
李焜耀曾在一本書的序言中,以「蒼狼」形容排山倒海而來的臺灣代工製造業,但是,他認為,狼只是輔助過渡的角色,「最後還是要被馴化」。很顯然,對於李焜耀而言,無論是收購西門子手機業務,還是併購廣輝電子,其資本戰車從未駛離過開拓BenQ品牌事業。
「相對於品牌業務而言,製造絕不是最有效率的經營手法,如果廣達現在才開始發展品牌,真的已經太晚了。」李焜耀表示,友達光電與廣輝電子的合併案,實際上是兩家公司在市場關鍵轉捩點上,在時間、空間的壓力下,所義無反顧形成的緊密合作體系。
易觀國際總裁於揚指出,若循著製造與品牌兩種不同營運模式的發展思考,明基集團與廣達集團之間其實存有更多的資本整合可能性,例如品牌與製造業務的跨公司完全分工。
【2006-04-11 21世紀經濟報導鄭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