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 將淡出歐洲拉美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06.12.29 02:45 am
新一代3.5G服務HSDPA也逐漸開展,預估明年台灣3G手機銷售超過200萬支,進入起飛期,而3.5G手機也進入跑道準備,估計明年銷售規模約15至20萬支。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基(2352)繼9月底宣布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後,昨(28)日子公司「明基行動荷蘭控股公司」董事會也決議申請無力清償保護。由於荷蘭控股公司一直扮演明基投資歐洲及拉丁美洲國家的資金平台,此舉意味明基淡出歐洲及拉丁美洲市場。
明基昨天代子公司「明基行動荷蘭控股公司」(BenQ Mobile Holding B.V.)公告,董事會已決議向當地法院申請無力清償保護,後續進入法定接管程序。
明基財務長游克用昨天表示,由於明基不再繼續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荷蘭控股公司作為旗下各子公司資金運作平台,已無實質運作功能,決定聲請破產保護。在此之前,明基已停止挹注資金到荷蘭控股公司,因此不會對明基的財報造成影響。明基昨天股價小漲0.1元,收在17.55元。
不過,明基行動荷蘭控股公司旗下約有全球十多家子公司,扮演明基投資這些海外市場的資金平台的角色,此次聲請破產保護,意味明基正式淡出歐洲及拉丁美洲市場。
至於包括台灣、大陸、東南亞各國與印度等亞太地區的子公司布局,都是隸屬於明基母公司旗下,不會受到影響。此舉也呼應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明基品牌重心移回亞洲」的公開宣誓。
游克用說,明基早就不再挹注資金到這些歐洲及中南美洲國家,未來各地子公司會視各自財務及營運狀況決定是否繼續運轉。至於是否會有其它子公司跟進聲請破產,則要視各地法律規定,由各地董事會自行決定。
在此之前,明基已申請無力清償保護的子公司還包括德國Inservio維修服務公司、智利子公司, 哥倫比亞子公司、英國子公司、奧地利子公司、阿根庭子公司等,其他子公司仍然維持營運。
明基持續處理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失利後帶來的餘震問題。
星期五, 12月 29, 2006
星期三, 12月 27, 2006
絡達凌陽合作受考驗
絡達凌陽合作受考驗
Published Date : Wednesday, 27. Dec. 2006
聯發科(2454)取得明基(2352)旗下絡達約三成股權,市場傳出,聯發科的晶片可望首度打入明基手機供應鏈;絡達的PHS射頻晶片原與凌陽(2401)、聯電旗下瑞銘的產品搭售,聯發科是否調整絡達搭售策略,將牽動凌陽、瑞銘PHS手機晶片銷售。
聯發科以每股62元向明基買下絡達科技約三成股權,市場對此股權收購案看法正面。絡達昨天在未上市盤商報價由54元,上漲至96元,兩個交易日漲幅逾七成,聯發科昨(26)日股價上漲5元,以336元收盤;凌陽下跌0.7元,收在39.3元。
據了解,絡達研發團隊將於三、四個月內,搬進聯發科竹科大樓,由於聯發科正開發WiMAX基頻晶片,絡達評估投入WiMAX射頻晶片,使雙方研發資源發揮綜效;聯發科也將持續買進絡達股權。過去聯發科一直無法打進明基手機晶片供應鏈,但最近明基已開始採用聯發科的手機晶片。
業者分析,聯發科以高於淨值14.5倍的價格入股絡達,從數字來看並不便宜,但明基為國內最大手機品牌業者,聯發科協助明基解決資金需求,聯發科在手機市場也將因此多了一家潛在客戶。
另一方面,絡達目前主力產品為PHS射頻晶片、Wi-Fi射頻晶片,PHS射頻晶片目前與凌陽、聯電旗下手機晶片設計公司瑞銘、東芝和Oki等搭售。
據了解,由於聯發科沒有PHS晶片產品線,也不打算跨足PHS市場,短期內尚無計畫改變與凌陽、瑞銘的搭售策略。不過,凌陽和瑞銘認為,雙方合作還要再觀察,不排除以多重對象採購方式,分散供貨風險。
【2006/12/27經濟日報曹正芬】
Published Date : Wednesday, 27. Dec. 2006
聯發科(2454)取得明基(2352)旗下絡達約三成股權,市場傳出,聯發科的晶片可望首度打入明基手機供應鏈;絡達的PHS射頻晶片原與凌陽(2401)、聯電旗下瑞銘的產品搭售,聯發科是否調整絡達搭售策略,將牽動凌陽、瑞銘PHS手機晶片銷售。
聯發科以每股62元向明基買下絡達科技約三成股權,市場對此股權收購案看法正面。絡達昨天在未上市盤商報價由54元,上漲至96元,兩個交易日漲幅逾七成,聯發科昨(26)日股價上漲5元,以336元收盤;凌陽下跌0.7元,收在39.3元。
據了解,絡達研發團隊將於三、四個月內,搬進聯發科竹科大樓,由於聯發科正開發WiMAX基頻晶片,絡達評估投入WiMAX射頻晶片,使雙方研發資源發揮綜效;聯發科也將持續買進絡達股權。過去聯發科一直無法打進明基手機晶片供應鏈,但最近明基已開始採用聯發科的手機晶片。
業者分析,聯發科以高於淨值14.5倍的價格入股絡達,從數字來看並不便宜,但明基為國內最大手機品牌業者,聯發科協助明基解決資金需求,聯發科在手機市場也將因此多了一家潛在客戶。
另一方面,絡達目前主力產品為PHS射頻晶片、Wi-Fi射頻晶片,PHS射頻晶片目前與凌陽、聯電旗下手機晶片設計公司瑞銘、東芝和Oki等搭售。
據了解,由於聯發科沒有PHS晶片產品線,也不打算跨足PHS市場,短期內尚無計畫改變與凌陽、瑞銘的搭售策略。不過,凌陽和瑞銘認為,雙方合作還要再觀察,不排除以多重對象採購方式,分散供貨風險。
【2006/12/27經濟日報曹正芬】
星期二, 12月 26, 2006
新聞評析─絡達買貴了! 聯發科醉翁之意不在酒
新聞評析─絡達買貴了! 聯發科醉翁之意不在酒
對明基雪中送炭 為後續雙方合作奠定基礎
(記者趙凱期/特稿) 2006/12/26
聯發科(2454)以每股新台幣近62元的價格,收購淨值只剩4.52元,累積虧損近1.5億元的絡達科技,這件投資案乍看之下似乎一點都不划算,甚至若有創投公司的業務員,以這樣的投資價格及案件回報公司,討頓罵來挨也是非常自然的事,不過,這樣的投資案還是在25日宣告成立,在賠錢的生意沒人作的原則下,聯發科的老謀深算,似乎仍佔到至少3個便宜。
首先,絡達專注講RF晶片市場已逾5年,而且客戶多為兩岸手機大廠,在近年來,絡達積極朝對岸PHS手機晶片市場切入,並積極與聯發科競爭對手配合的同時,聯發科此時殺出,確實對競爭對手有相當大的嚇阻效果,畢竟,完整的手機晶片解決方案絕對無法缺RF晶片,在競爭對手的RF晶片合作對象得重新找人後,產品量產時程自然遞延,對聯發科當然是利多。
其次,聯發科目前RF晶片人才大缺,在公司新佈局的藍牙晶片、Wi-Fi晶片、WiMAX晶片、GPS晶片及3G晶片,無一不需要頂尖的RF晶片工程師,聯發科原先內部的RF晶片人力資源早已分身乏術,在重新招募人才過於曠日費時下,此時大舉入股絡達,取得一批有豐富RF晶片設計經驗人員,將WiMAX晶片等時效性較低的產品線予以分工,也有利母公司研發資源集中火力。
再者,自從聯發科與威盛(2388)的侵權官司大戰牽連到明基電通(2352)後,聯發科與明基電通的關係淡化已久,從明基電通不願採用聯發科手機晶片,到後來連光儲存晶片也要改用他廠牌的動作,都顯示雙方關係急待改善,面對明基電通近來的時運不濟,聯發科選擇在此時高價收購其轉投資公司股權,當然是有雪中送炭的味道,後續雙方合作關係更有可能朝正向發展。
在近來台灣IT產業界每種投資關係的背後,其實都是看藏鏡人的策略佈局動作下,絡達科技身為明基電通及聯發科當中的主要橋樑,外界或許會單純以入股價格對絡達股價多有幫助,及新富爸爸的出現,也將對絡達未來營運產生十分正面的效益來解讀,但對聯發科及明基電通來說,這好久不見的邂逅,似乎正讓舊戀情重新開始發酵。
對明基雪中送炭 為後續雙方合作奠定基礎
(記者趙凱期/特稿) 2006/12/26
聯發科(2454)以每股新台幣近62元的價格,收購淨值只剩4.52元,累積虧損近1.5億元的絡達科技,這件投資案乍看之下似乎一點都不划算,甚至若有創投公司的業務員,以這樣的投資價格及案件回報公司,討頓罵來挨也是非常自然的事,不過,這樣的投資案還是在25日宣告成立,在賠錢的生意沒人作的原則下,聯發科的老謀深算,似乎仍佔到至少3個便宜。
首先,絡達專注講RF晶片市場已逾5年,而且客戶多為兩岸手機大廠,在近年來,絡達積極朝對岸PHS手機晶片市場切入,並積極與聯發科競爭對手配合的同時,聯發科此時殺出,確實對競爭對手有相當大的嚇阻效果,畢竟,完整的手機晶片解決方案絕對無法缺RF晶片,在競爭對手的RF晶片合作對象得重新找人後,產品量產時程自然遞延,對聯發科當然是利多。
其次,聯發科目前RF晶片人才大缺,在公司新佈局的藍牙晶片、Wi-Fi晶片、WiMAX晶片、GPS晶片及3G晶片,無一不需要頂尖的RF晶片工程師,聯發科原先內部的RF晶片人力資源早已分身乏術,在重新招募人才過於曠日費時下,此時大舉入股絡達,取得一批有豐富RF晶片設計經驗人員,將WiMAX晶片等時效性較低的產品線予以分工,也有利母公司研發資源集中火力。
再者,自從聯發科與威盛(2388)的侵權官司大戰牽連到明基電通(2352)後,聯發科與明基電通的關係淡化已久,從明基電通不願採用聯發科手機晶片,到後來連光儲存晶片也要改用他廠牌的動作,都顯示雙方關係急待改善,面對明基電通近來的時運不濟,聯發科選擇在此時高價收購其轉投資公司股權,當然是有雪中送炭的味道,後續雙方合作關係更有可能朝正向發展。
在近來台灣IT產業界每種投資關係的背後,其實都是看藏鏡人的策略佈局動作下,絡達科技身為明基電通及聯發科當中的主要橋樑,外界或許會單純以入股價格對絡達股價多有幫助,及新富爸爸的出現,也將對絡達未來營運產生十分正面的效益來解讀,但對聯發科及明基電通來說,這好久不見的邂逅,似乎正讓舊戀情重新開始發酵。
聯發科向明基購買絡達逾31%股權
聯發科向明基購買絡達逾31%股權
蔡明介親赴絡達說明 聯發科、明基未來動態受矚目
(記者趙凱期/台北) 2006/12/26
聯發科(2454)25日宣布向明基電通(2352)取得其絡達科技(Airoha)31.55%股權,以絡達公司網站上所揭露的股本約新台幣3.1億元估算,聯發科係以每股近62元的代價(約6億元),取得絡達約978萬股,而成為絡達最大股東;受此消息激勵,絡達未上市股價25日大漲40%,由原先的50元價位,直接攻上逾70元成交價。
這是聯發科繼合併集耀科技(Inprocomm)後,近年來第二次收購台灣無線通訊IC設計公司,顯示聯發科目前仍積極搜集無線通訊及RF設計人才。絡達成立於2001年,公司大股東為明基電通,通初設立時,係以PHS晶片為主要產品線,後來因明基電通的手機產品線轉型,絡達又重新切入了RF晶片市場,近年來,更積極從FM Tuner晶片市場邁進。
由於25日市場方傳出絡達接獲微軟(Microsoft)Zune MP3大單,造就絡達25日上午股價大漲40%,讓投資機構人士單純以為絡達股價是受此利多消息刺激,不料,下午傳出絡達大股東由原先明基電通,轉成聯發科的好消息。據了解,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與財務長喻銘鐸25日親赴絡達新竹總公司與員工進行座談,並初步敲定聯發科將派專業財務人員至絡達擔任財務長。
由於聯發科近期不斷擴建FM Tuner、GPS晶片、藍芽晶片及WiMAX晶片等產品開發計畫,在原先內部無線通訊人才即已相當急缺的情形下,加上購併進來的集耀科技人力資源亦不足,蔡明介其實25日親赴絡達時,有稍微透露未來絡達主力產品線可能得配合聯發科,再重新轉進WiMAX晶片的計畫,但最後確切動作,則還不一定。
絡達目前主力產品線仍以RF晶片為主,客戶群除新增的微軟外,多數為大陸PHS及2.5G手機客戶,與聯發科可望發揮一定程度的互補作用,加上先前公司受限於投單的經濟規模能力不足,只能遠赴海外Jazz半導體晶圓廠投單,造成晶片價格競爭力明顯落後競爭同業,不過,在聯發科可望協助相關後段的製造代工事宜後,絡達後續的營運前景相當樂觀。
其實絡達近期因應年底的公開發行動作,本來就有辦理溢價現金增資,以打掉累虧近1.5億元的計畫,只是,當初絡達約50元的目標價,讓不少國內、外創投資金有點出現停、看、聽的味道,不料,25日絡達宣佈最後由聯發科高價殺出,甚至比當初絡達50元目標價還多出12元的情形,都顯示聯發科此次志在必得的決心。
而且,由於明基電通先前與聯發科似乎因人才流動問題,導致彼此關係有些緊張,甚至市場一再傳出聯發科手機晶片可望獲得明基電通訂單的消息,也多被明基電通嚴正否認下,此次,聯發科大手筆溢價收購明基電通旗下轉投資公司絡達的股權,適時的伸出援手,讓人不免好奇,明基電通未來是否有向聯發科採購手機晶片的可能性?
蔡明介親赴絡達說明 聯發科、明基未來動態受矚目
(記者趙凱期/台北) 2006/12/26
聯發科(2454)25日宣布向明基電通(2352)取得其絡達科技(Airoha)31.55%股權,以絡達公司網站上所揭露的股本約新台幣3.1億元估算,聯發科係以每股近62元的代價(約6億元),取得絡達約978萬股,而成為絡達最大股東;受此消息激勵,絡達未上市股價25日大漲40%,由原先的50元價位,直接攻上逾70元成交價。
這是聯發科繼合併集耀科技(Inprocomm)後,近年來第二次收購台灣無線通訊IC設計公司,顯示聯發科目前仍積極搜集無線通訊及RF設計人才。絡達成立於2001年,公司大股東為明基電通,通初設立時,係以PHS晶片為主要產品線,後來因明基電通的手機產品線轉型,絡達又重新切入了RF晶片市場,近年來,更積極從FM Tuner晶片市場邁進。
由於25日市場方傳出絡達接獲微軟(Microsoft)Zune MP3大單,造就絡達25日上午股價大漲40%,讓投資機構人士單純以為絡達股價是受此利多消息刺激,不料,下午傳出絡達大股東由原先明基電通,轉成聯發科的好消息。據了解,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與財務長喻銘鐸25日親赴絡達新竹總公司與員工進行座談,並初步敲定聯發科將派專業財務人員至絡達擔任財務長。
由於聯發科近期不斷擴建FM Tuner、GPS晶片、藍芽晶片及WiMAX晶片等產品開發計畫,在原先內部無線通訊人才即已相當急缺的情形下,加上購併進來的集耀科技人力資源亦不足,蔡明介其實25日親赴絡達時,有稍微透露未來絡達主力產品線可能得配合聯發科,再重新轉進WiMAX晶片的計畫,但最後確切動作,則還不一定。
絡達目前主力產品線仍以RF晶片為主,客戶群除新增的微軟外,多數為大陸PHS及2.5G手機客戶,與聯發科可望發揮一定程度的互補作用,加上先前公司受限於投單的經濟規模能力不足,只能遠赴海外Jazz半導體晶圓廠投單,造成晶片價格競爭力明顯落後競爭同業,不過,在聯發科可望協助相關後段的製造代工事宜後,絡達後續的營運前景相當樂觀。
其實絡達近期因應年底的公開發行動作,本來就有辦理溢價現金增資,以打掉累虧近1.5億元的計畫,只是,當初絡達約50元的目標價,讓不少國內、外創投資金有點出現停、看、聽的味道,不料,25日絡達宣佈最後由聯發科高價殺出,甚至比當初絡達50元目標價還多出12元的情形,都顯示聯發科此次志在必得的決心。
而且,由於明基電通先前與聯發科似乎因人才流動問題,導致彼此關係有些緊張,甚至市場一再傳出聯發科手機晶片可望獲得明基電通訂單的消息,也多被明基電通嚴正否認下,此次,聯發科大手筆溢價收購明基電通旗下轉投資公司絡達的股權,適時的伸出援手,讓人不免好奇,明基電通未來是否有向聯發科採購手機晶片的可能性?
星期一, 12月 25, 2006
Sony:液晶電視不是一項可以長遠發展的產品
Sony:液晶電視不是一項可以長遠發展的產品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5日
在日前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中,Sony台灣創新研發中心總經理山口二男分析了近年來Sony公司營運績效欠佳的原因,以及Sony為因應未來挑戰所擬定的新策略與思維。其中最令人注意的是,對於目前眾多業者看好的液晶電視市場,他卻語出驚人的表示,「這不是一項可以長遠發展的產品。」
對於近年來Sony公司不甚亮麗的營運成績,山口二男表示,「過去Sony開發出許多引以為傲的電子產品,除了功能創新外,其實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Sony自行掌握了關鍵零組件的技術與來源。然而,隨著電子產品中半導體元件所佔的比例日益攀升,Sony卻沒有掌握到這樣的趨勢發展。」
他以音訊產品為例解釋說,目前矽晶元件所佔比重已高達85%,而視訊產品的比重為60%。可以想見,當以快閃記憶體為主要儲存裝置的趨勢浮現之後,未來視訊產品的矽晶元件比重亦將達到8成。「在電子產品朝半導體技術發展的趨勢下,由於我們錯失機會,也因此,Sony產品利潤的下滑,有很大原因是因為自有元件的比例太低。」
另一方面,長久以來,日本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市場,傾向採用自有規格設計產品。然而在市場開放、全球化競爭的時代,這樣的做法將難以維持競爭力。山口二男說,「過去我們在單項產品的開發上具有優勢,但是在功能整合趨勢下,我們的優勢漸失。」另外,當科技產業進入到網路世代,Sony更是忽略了網路連線功能對產品的重要性。影響所及,產品整合的腳步緩慢,Sony產品的創新魅力也大不如前。
面對未來,山口二男表示,「與Sony成立之初相同,自行掌握關鍵零組件將是我們重要的策略。也因此,在幾個月前的重新改組中,Sony 強化了零組件部門的運作,對於半導體製程技術的投入將會更為積極,並設定長期的開發計畫。舉例來說,根據ITRS的技術藍圖,到2015年,半導體將進入 45奈米以及32奈米世代,我們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設想,如何解決未來的製程技術瓶頸。」
另外,他更指出,液晶電視是現在各業者積極搶進的熱門市場,也是主流產品,雖然Sony也非常重視,但對我們來說,我們並不認為液晶電視是一項可以支撐產業長久發展的產品。山口二男表示,原因很簡單,液晶無法自行發光,需要另外的背光設計,這對環境、能源的負荷都太高。此外,面板尺寸很快地也將遭遇大型化的瓶頸,這些因素都將使液晶電視無法長久發展。
「就長期發展來看,Sony會將眼光放遠到能夠自然發光的OLED技術,此外,能夠應用在照明、取代現有紙張等新興顯示技術與材料,我們都將持續進行開發。」
除了將眼光放遠到長期的基礎開發與研究之外,Sony當然也意識到過去的封閉做法將不再可行。「現在的產品開發不能只以日本或亞洲為主要考量,需以全球市場為出發點。此外,企業不只是競爭,亦須共存共榮,例如中國大陸北方土地日益嚴重的沙漠化現象,也已使得日本受到影響。所以,未來的世界不可能是僅有單一國家興盛而已,同樣地必須相互依存,創造區域性的繁榮。」
由於產品朝整合趨勢發展,山口二男也強調,企業對於人才的需求也將隨之改變。跨領域、具多種技能的人才將會受到歡迎,但這就不能僅靠學校教育,而是必須在職場上持續不斷的學習。他以Sony Ericsson的合作為例表示,這是全球佈局的良好範例,也加速了不同地區人才與技術的交流。目前Sony設立在台灣的創新研發中心大約有40人。他也將強化與台灣人才的技術交流與產品開發。
作者: 勾淑婉 / 電子工程專輯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5日
在日前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中,Sony台灣創新研發中心總經理山口二男分析了近年來Sony公司營運績效欠佳的原因,以及Sony為因應未來挑戰所擬定的新策略與思維。其中最令人注意的是,對於目前眾多業者看好的液晶電視市場,他卻語出驚人的表示,「這不是一項可以長遠發展的產品。」
對於近年來Sony公司不甚亮麗的營運成績,山口二男表示,「過去Sony開發出許多引以為傲的電子產品,除了功能創新外,其實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Sony自行掌握了關鍵零組件的技術與來源。然而,隨著電子產品中半導體元件所佔的比例日益攀升,Sony卻沒有掌握到這樣的趨勢發展。」
他以音訊產品為例解釋說,目前矽晶元件所佔比重已高達85%,而視訊產品的比重為60%。可以想見,當以快閃記憶體為主要儲存裝置的趨勢浮現之後,未來視訊產品的矽晶元件比重亦將達到8成。「在電子產品朝半導體技術發展的趨勢下,由於我們錯失機會,也因此,Sony產品利潤的下滑,有很大原因是因為自有元件的比例太低。」
另一方面,長久以來,日本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市場,傾向採用自有規格設計產品。然而在市場開放、全球化競爭的時代,這樣的做法將難以維持競爭力。山口二男說,「過去我們在單項產品的開發上具有優勢,但是在功能整合趨勢下,我們的優勢漸失。」另外,當科技產業進入到網路世代,Sony更是忽略了網路連線功能對產品的重要性。影響所及,產品整合的腳步緩慢,Sony產品的創新魅力也大不如前。
面對未來,山口二男表示,「與Sony成立之初相同,自行掌握關鍵零組件將是我們重要的策略。也因此,在幾個月前的重新改組中,Sony 強化了零組件部門的運作,對於半導體製程技術的投入將會更為積極,並設定長期的開發計畫。舉例來說,根據ITRS的技術藍圖,到2015年,半導體將進入 45奈米以及32奈米世代,我們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設想,如何解決未來的製程技術瓶頸。」
另外,他更指出,液晶電視是現在各業者積極搶進的熱門市場,也是主流產品,雖然Sony也非常重視,但對我們來說,我們並不認為液晶電視是一項可以支撐產業長久發展的產品。山口二男表示,原因很簡單,液晶無法自行發光,需要另外的背光設計,這對環境、能源的負荷都太高。此外,面板尺寸很快地也將遭遇大型化的瓶頸,這些因素都將使液晶電視無法長久發展。
「就長期發展來看,Sony會將眼光放遠到能夠自然發光的OLED技術,此外,能夠應用在照明、取代現有紙張等新興顯示技術與材料,我們都將持續進行開發。」
除了將眼光放遠到長期的基礎開發與研究之外,Sony當然也意識到過去的封閉做法將不再可行。「現在的產品開發不能只以日本或亞洲為主要考量,需以全球市場為出發點。此外,企業不只是競爭,亦須共存共榮,例如中國大陸北方土地日益嚴重的沙漠化現象,也已使得日本受到影響。所以,未來的世界不可能是僅有單一國家興盛而已,同樣地必須相互依存,創造區域性的繁榮。」
由於產品朝整合趨勢發展,山口二男也強調,企業對於人才的需求也將隨之改變。跨領域、具多種技能的人才將會受到歡迎,但這就不能僅靠學校教育,而是必須在職場上持續不斷的學習。他以Sony Ericsson的合作為例表示,這是全球佈局的良好範例,也加速了不同地區人才與技術的交流。目前Sony設立在台灣的創新研發中心大約有40人。他也將強化與台灣人才的技術交流與產品開發。
作者: 勾淑婉 / 電子工程專輯
星期五, 12月 22, 2006
台WiMAX首次進入技術領先集團 經濟部堅持多張發照
台WiMAX首次進入技術領先集團 經濟部堅持多張發照
立院建議如期發照 配合產品量產延長建置時程
(記者鐘惠玲/台北) 2006/12/22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NICI)21日表示,WiMAX執照將如期於2007年6月發放,經濟部政務次長施顏祥再度表達希望採分區多張執照規劃,未來則可進行全區整合。為兼顧發照時程與採用國產產品的考量,立法院科資委員會也通過決議,建議WiMAX執照如期發放,但可延長取得執照業者的建置時程。
科資委員會21日邀集NICI、交通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經濟部等單位,報告WiMAX發照規劃相關政策。施顏祥指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進入技術領先集團,如果成功就可以掌握全球通訊商機。經濟部估計,台灣廠商相關產品約在2007年底可開發完成,量產則要等到2008年。
經濟部在日前部會間協調會議中表態可接受6張以上分區執照的規劃,施顏祥強調,WiMAX創造的是新產業,技術規格尚未定案,與2G、3G技術已標準化的情況不同,建議發放分區多張執照,風險較低,未來也可以進行全區整合,上述主張是基於鼓勵產業創新競爭考量,當然也是冒點險。
施顏祥表示,WiMAX頻譜規劃由交通部主政,經濟部則會充分表達其意見,相信行政院與交通部應該會有智慧,如果發放全區執照,會讓很多人失望。
NCC主委蘇永欽認為,此次發照必須從動態市場發展來考量,因為WiMAX相關技術發展與商機都還不確定,開放越多業者參與投資,越容易有好的發展結果,讓競爭帶動資源有效利用。
至於交通部則重申其2張全區執照的規劃,認為分區會有漫遊與經濟規模限制的問題。但立委質疑其為中華電信(2412)股東,又參與遊戲規則制訂,應該避嫌,而只規劃2張執照,恐怕將使市場遭壟斷。對此交通部強調,該部會視中華電信為電信營運商,監理業務也已移交給NCC,對於各部會提出的意見也會綜合考量。
另外,NICI在答詢中表示,WiMAX執照將如期在2007年6月發照,立委李永萍抨擊,發照規劃到現在年底了都沒定案,只說如期發照,根本是本末倒置,且WiMAX技術標準要到約2007年10月才會定案,台灣在6月發照,國產產品都還沒有量產,原希望培植國內產業的希望豈不落空?
為此,科資委員會也通過決議,建議WiMAX執照如期發放,但可延長取得執照業者的建置時程,並加強M-Taiwan現有21個實驗計畫,輔導製造業與電信服務業共同推動WiMAX產業發展。
立院建議如期發照 配合產品量產延長建置時程
(記者鐘惠玲/台北) 2006/12/22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NICI)21日表示,WiMAX執照將如期於2007年6月發放,經濟部政務次長施顏祥再度表達希望採分區多張執照規劃,未來則可進行全區整合。為兼顧發照時程與採用國產產品的考量,立法院科資委員會也通過決議,建議WiMAX執照如期發放,但可延長取得執照業者的建置時程。
科資委員會21日邀集NICI、交通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經濟部等單位,報告WiMAX發照規劃相關政策。施顏祥指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進入技術領先集團,如果成功就可以掌握全球通訊商機。經濟部估計,台灣廠商相關產品約在2007年底可開發完成,量產則要等到2008年。
經濟部在日前部會間協調會議中表態可接受6張以上分區執照的規劃,施顏祥強調,WiMAX創造的是新產業,技術規格尚未定案,與2G、3G技術已標準化的情況不同,建議發放分區多張執照,風險較低,未來也可以進行全區整合,上述主張是基於鼓勵產業創新競爭考量,當然也是冒點險。
施顏祥表示,WiMAX頻譜規劃由交通部主政,經濟部則會充分表達其意見,相信行政院與交通部應該會有智慧,如果發放全區執照,會讓很多人失望。
NCC主委蘇永欽認為,此次發照必須從動態市場發展來考量,因為WiMAX相關技術發展與商機都還不確定,開放越多業者參與投資,越容易有好的發展結果,讓競爭帶動資源有效利用。
至於交通部則重申其2張全區執照的規劃,認為分區會有漫遊與經濟規模限制的問題。但立委質疑其為中華電信(2412)股東,又參與遊戲規則制訂,應該避嫌,而只規劃2張執照,恐怕將使市場遭壟斷。對此交通部強調,該部會視中華電信為電信營運商,監理業務也已移交給NCC,對於各部會提出的意見也會綜合考量。
另外,NICI在答詢中表示,WiMAX執照將如期在2007年6月發照,立委李永萍抨擊,發照規劃到現在年底了都沒定案,只說如期發照,根本是本末倒置,且WiMAX技術標準要到約2007年10月才會定案,台灣在6月發照,國產產品都還沒有量產,原希望培植國內產業的希望豈不落空?
為此,科資委員會也通過決議,建議WiMAX執照如期發放,但可延長取得執照業者的建置時程,並加強M-Taiwan現有21個實驗計畫,輔導製造業與電信服務業共同推動WiMAX產業發展。
LG電子換帥 能否度過艱難時光
LG電子換帥 能否度過艱難時光
LG電子宣布,首席執行官及數位高管將被撤換,以推動疲軟的手機及顯示器業務的發展。前任LG公司副董事長和LG電信的首席執行官Nam Yong,將成為LG電子的新CEO和副董事長,取代2003年起一直擔任CEO的金雙秀。另外LG電子還提拔前公司財政主管James Jeong為新的首席財務官,取代Kwon Young-soo;任命Skott Ahn和Simon Kang分別掌管移動通訊和顯示器業務部門。
當然在第三季度手機業務被索愛超越丟掉全球第四大手機生產商的寶座,以及遭遇平板電視產業激烈價格戰競爭的形勢下,選擇換帥以及調整管理層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想通過換帥就能扭轉乾坤,並不現實!
手機業務後勁不足
不可否認,此前LG手機業務的發展速度只可以在迅猛來形容,其快速跨入世界五大手機製造商之列的案例為人稱道,但是很明顯地,與所有的後來者相似,其明顯後勁不足, 這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其外觀設計優勢被削弱, LG電子產品的優勢在于優越的外觀設計和快速的產品更新速度,如LG集團的具本茂會長所總結的 『設計經營:如搶先推出差別化產品,吸引消費者的視線。為此,要注重造型設計,努力培養預見時代變化趨勢的眼光;製造符合新時代的新款產品,即不斷研究產品發展趨勢,開創引領時代的設計,製造舉世無雙的世界首創的設計產品。』,
這使得其在定價策略上一般採用高于競爭者定價的高度溢價策略,這在短時間內非常有效,但是隨著其他競爭對手如摩托羅拉也紛紛發力外觀設計,其外觀設計優勢被削弱,同時接受其高度溢價策略的歐美手機市場由於逐步步入成熟期, 其市場增長速度開始減緩,這對於過度依賴于歐美手機市場的LG是個致命打擊;
第二,其忽略了如中南美、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對低端產品的巨大需求,目前這些新興市場已經成為了全球手機市場的新增長點,而這些新興市場的主要需求是低端產品,據市場諮詢機構Wireless Intelligence調查顯示,全球手機市場的新增長點主要來自中國、印度、東歐、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區,在這些新興市場上,只有大約25%的人擁有手機,而價格過高正是手機用戶比例較少的最重要原因。
2005-2009年期間,新興國家市場手機普及率提升潛力很大,將成為全球新增手機用戶的主要動力,新增手機用戶將占到全球的五成左右。而由於LG手機固步自封,忽略了如中南美、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對低端產品的巨大需求,沒有及時推出低價手機滿z炯o些需求, 而諾基亞、摩托羅拉認為,儘管新興市場利潤率低,但只要占領市場,隨著份額的不斷提升,整體利潤也就會不斷提升,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所以諾基亞、摩托羅拉及時推出了低價手機,結果是諾基亞、摩托羅拉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出貨報告就顯示,全球最大的兩家手機廠商諾基亞和摩托羅拉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也正在逐步擴大。全球手機產業龍頭諾基亞第三季度市場占有率為35.1%,該公司去年同期的市場占有率為32.5%。摩托羅拉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為20.6%,該公司去年同期的市場占有率為18.7%。LG電子排名第五,第三季度手機銷量為1500萬部,市場占有率從6.5%下降至6%。共2頁。
平板電視產業激烈價格戰競爭
而目前其在平板電視產業正遭遇激烈價格戰競爭,其在2005年雖然貴為全球最大薄型電視和個人電腦(PC)監視器用大尺寸面板廠商,但是在今年卻被競爭對手三星電子所取代,以及更為嚴重的是,其與LG電子和飛利浦成立的合資面板企業LG飛利浦,卻由於慘澹經營,在今年1-9月累計淨虧損高達5,950億韓元,而且由於夏普,三星,索尼等國際大廠都在紛紛投資建設更高的面板產業線,LG在平板電視產業的形勢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另外近日反壟斷機構對LG飛利浦涉及操縱價格進行調查,其有可能受到巨額的罰款。
所以在手機業務受挫以及遭遇平板電視產業激烈價格戰競爭的形勢下,選擇換帥以及調整管理層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想通過換帥就能扭轉乾坤,恐怕很難! 『我們不認為一位執行長就能扭轉乾坤。如果他有經營全球性公司經驗,我們會比較有信心點。』 一位分析師如是說道。
LG電子宣布,首席執行官及數位高管將被撤換,以推動疲軟的手機及顯示器業務的發展。前任LG公司副董事長和LG電信的首席執行官Nam Yong,將成為LG電子的新CEO和副董事長,取代2003年起一直擔任CEO的金雙秀。另外LG電子還提拔前公司財政主管James Jeong為新的首席財務官,取代Kwon Young-soo;任命Skott Ahn和Simon Kang分別掌管移動通訊和顯示器業務部門。
當然在第三季度手機業務被索愛超越丟掉全球第四大手機生產商的寶座,以及遭遇平板電視產業激烈價格戰競爭的形勢下,選擇換帥以及調整管理層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想通過換帥就能扭轉乾坤,並不現實!
手機業務後勁不足
不可否認,此前LG手機業務的發展速度只可以在迅猛來形容,其快速跨入世界五大手機製造商之列的案例為人稱道,但是很明顯地,與所有的後來者相似,其明顯後勁不足, 這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其外觀設計優勢被削弱, LG電子產品的優勢在于優越的外觀設計和快速的產品更新速度,如LG集團的具本茂會長所總結的 『設計經營:如搶先推出差別化產品,吸引消費者的視線。為此,要注重造型設計,努力培養預見時代變化趨勢的眼光;製造符合新時代的新款產品,即不斷研究產品發展趨勢,開創引領時代的設計,製造舉世無雙的世界首創的設計產品。』,
這使得其在定價策略上一般採用高于競爭者定價的高度溢價策略,這在短時間內非常有效,但是隨著其他競爭對手如摩托羅拉也紛紛發力外觀設計,其外觀設計優勢被削弱,同時接受其高度溢價策略的歐美手機市場由於逐步步入成熟期, 其市場增長速度開始減緩,這對於過度依賴于歐美手機市場的LG是個致命打擊;
第二,其忽略了如中南美、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對低端產品的巨大需求,目前這些新興市場已經成為了全球手機市場的新增長點,而這些新興市場的主要需求是低端產品,據市場諮詢機構Wireless Intelligence調查顯示,全球手機市場的新增長點主要來自中國、印度、東歐、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區,在這些新興市場上,只有大約25%的人擁有手機,而價格過高正是手機用戶比例較少的最重要原因。
2005-2009年期間,新興國家市場手機普及率提升潛力很大,將成為全球新增手機用戶的主要動力,新增手機用戶將占到全球的五成左右。而由於LG手機固步自封,忽略了如中南美、亞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對低端產品的巨大需求,沒有及時推出低價手機滿z炯o些需求, 而諾基亞、摩托羅拉認為,儘管新興市場利潤率低,但只要占領市場,隨著份額的不斷提升,整體利潤也就會不斷提升,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所以諾基亞、摩托羅拉及時推出了低價手機,結果是諾基亞、摩托羅拉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出貨報告就顯示,全球最大的兩家手機廠商諾基亞和摩托羅拉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差距也正在逐步擴大。全球手機產業龍頭諾基亞第三季度市場占有率為35.1%,該公司去年同期的市場占有率為32.5%。摩托羅拉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為20.6%,該公司去年同期的市場占有率為18.7%。LG電子排名第五,第三季度手機銷量為1500萬部,市場占有率從6.5%下降至6%。共2頁。
平板電視產業激烈價格戰競爭
而目前其在平板電視產業正遭遇激烈價格戰競爭,其在2005年雖然貴為全球最大薄型電視和個人電腦(PC)監視器用大尺寸面板廠商,但是在今年卻被競爭對手三星電子所取代,以及更為嚴重的是,其與LG電子和飛利浦成立的合資面板企業LG飛利浦,卻由於慘澹經營,在今年1-9月累計淨虧損高達5,950億韓元,而且由於夏普,三星,索尼等國際大廠都在紛紛投資建設更高的面板產業線,LG在平板電視產業的形勢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另外近日反壟斷機構對LG飛利浦涉及操縱價格進行調查,其有可能受到巨額的罰款。
所以在手機業務受挫以及遭遇平板電視產業激烈價格戰競爭的形勢下,選擇換帥以及調整管理層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想通過換帥就能扭轉乾坤,恐怕很難! 『我們不認為一位執行長就能扭轉乾坤。如果他有經營全球性公司經驗,我們會比較有信心點。』 一位分析師如是說道。
行動電視是消費者之福?還是廠商金雞母?
行動電視是消費者之福?還是廠商金雞母?
行動電視(Mobile TV)的推廣,從去年的白熱化,到今年的百家爭鳴,有廠商視其為擴增業績的金雞母,不但有各國的標準與規格角力戰,還有內容收費管道之爭;但也有人不斷為過熱的市場競爭降溫,直說大量普及仍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至於終端消費者對於在手持設備,不管是手機、PDA、掌上型電腦等任何一種可以帶著走的設備來觀看電視節目的想法又是如何?廠商公佈的資料顯示,用戶是樂觀其成,但真得有很多人願意盯著巴掌大的螢幕看連續劇嗎?
樂觀的業者認為,世足賽與2008奧運這種絕不容錯過的精彩節目將可推動此類應用,但之後呢?而不論是對現在唱好或唱衰者的一致共識是,手持設備上擁有更強大的視訊功能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但會不會用來收看常態性的電視節目,仍不可知,反而是簡短的個人視訊內容(如podcasting),或是專為此類設備特製的、數分鐘的節目(如廣告、卡通、短劇),其可行性較高。
另外設計方面,功耗始終是個大問題,用戶不會希望看完一個數分鐘的視訊內容就得為設備充電好幾小時,如何提供低功耗的解決方案是廠商的首要之務;而與接收、儲存相關的介面也是個重點,如何讓連線或下載的內容可以順暢的播放,擁有清晰的影音品質;當然對廠商而言,成本控制、晶片整合度、尺寸大小也得注意,為手持設備提供更多但不確定是否能創造利潤的功能,對業者而言是項賭注,但若舉棋不定又可能或錯失進入市場的最佳時機。面對這樣的必然趨勢,您不能坐井觀天,本刊收集了過去一年來與行動電視、DVB-H、DMB、FLO等相關的新聞與技術文章,讓讀者在了解此一市場的發展態勢外,也能從來自各界的觀點創造您自己的新思維。
http://www.eettaiwan.com/STATIC/SITE/ONLINE_TOPIC_20060401.HTM?dmsource=EETTOL_061221_EETTP#PART1
行動電視(Mobile TV)的推廣,從去年的白熱化,到今年的百家爭鳴,有廠商視其為擴增業績的金雞母,不但有各國的標準與規格角力戰,還有內容收費管道之爭;但也有人不斷為過熱的市場競爭降溫,直說大量普及仍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至於終端消費者對於在手持設備,不管是手機、PDA、掌上型電腦等任何一種可以帶著走的設備來觀看電視節目的想法又是如何?廠商公佈的資料顯示,用戶是樂觀其成,但真得有很多人願意盯著巴掌大的螢幕看連續劇嗎?
樂觀的業者認為,世足賽與2008奧運這種絕不容錯過的精彩節目將可推動此類應用,但之後呢?而不論是對現在唱好或唱衰者的一致共識是,手持設備上擁有更強大的視訊功能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但會不會用來收看常態性的電視節目,仍不可知,反而是簡短的個人視訊內容(如podcasting),或是專為此類設備特製的、數分鐘的節目(如廣告、卡通、短劇),其可行性較高。
另外設計方面,功耗始終是個大問題,用戶不會希望看完一個數分鐘的視訊內容就得為設備充電好幾小時,如何提供低功耗的解決方案是廠商的首要之務;而與接收、儲存相關的介面也是個重點,如何讓連線或下載的內容可以順暢的播放,擁有清晰的影音品質;當然對廠商而言,成本控制、晶片整合度、尺寸大小也得注意,為手持設備提供更多但不確定是否能創造利潤的功能,對業者而言是項賭注,但若舉棋不定又可能或錯失進入市場的最佳時機。面對這樣的必然趨勢,您不能坐井觀天,本刊收集了過去一年來與行動電視、DVB-H、DMB、FLO等相關的新聞與技術文章,讓讀者在了解此一市場的發展態勢外,也能從來自各界的觀點創造您自己的新思維。
http://www.eettaiwan.com/STATIC/SITE/ONLINE_TOPIC_20060401.HTM?dmsource=EETTOL_061221_EETTP#PART1
半導體製程進展最後障礙已除?
半導體製程進展最後障礙已除?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2日
一家美國新創半導體公司Mears Technologies,宣稱已掃除了將摩爾定律(Moore’s Law)延伸至22奈米節點的最後幾個路障之一:閘極漏電流(gate leakage)。透過改變電晶體通道,Mears表示其技術延續了摩爾定律的生命;該技術採用矽超晶格(silicon superlattice)來阻擋閘極漏電流。
該技術也可能成為讓半導體產業的國際技術發展藍圖(ITRS)達成目標的關鍵。半導體市場研究機構Semico Research策略技術副總裁Morry Marshall表示:「65奈米以下製程最大的問題是閘極漏電流,Mears似乎擁有了解決方案。如果該技術如同Mears所說的那樣,產業界必然會迅速採納。會排斥的只有保守主義者、懷疑論者和NIH症侯群(not-invented-here syndrome)患者。」(編按:NIH症候群指某些人或是企業,對自我創新的能力頗為自負,並拒絕採用或購買他人或別的公司所發明的技術)
Mears表示,其超晶格增強了通道平面內的載流遷移率(carrier mobility),同時阻止與晶片平面垂直的閘極漏電流。另一家半導體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技術副總裁Trevor Yancey表示:「他們放置了許多單分子層(monolayer),有些分子層的傳導性很強,它們輪流交替阻擋垂直方向上流動的電流,因此緩解了閘極漏電流。」Mears並聲稱其超晶格在電晶體通道生成期間,僅用額外的幾個步驟即可被添加到現有的CMOS製程內。
ITRS一直試圖彙整晶片製造資源,以解決阻礙摩爾定律發展的問題。不過製程越微縮,出現的障礙也越多,讓不少產業分析師預測摩爾定律會在130nm節點之後出現趨緩的現象。
Semico的Marshall表示:「在應變矽(strained silicon)問世之前,技術發展的前景不太樂觀。沒有人知道如何在保持性能的同時,又要降低功耗。」應變矽減少了有效的電子質量,因此增加了遷移率,使前進65奈米製程成為可能。絕緣矽(silicon-on-insulator)也在65奈米節點透過電氣絕緣的相鄰元件增強了CMOS電路性能,使創新元件電路設計得以實現。
但無論是應變矽還是絕緣矽技術,都無法解決閘極漏電流的問題,採用high-K介電質甚至金屬閘或許有可能緩解這一問題。Mears則是鎖定超晶格解決方案。
Mears即將上任的CEO Neil Vasant表示:「我們的技術能使元件的功耗與性能達到平衡,並且能加進應變矽、絕緣矽甚至標準CMOS (bulk-CMOS)製程中。其他的技術可能要到5年或10年之後才能與我們並駕齊驅。」
(參考原文:Last semi roadblock cleared?)
(R. Colin Johnson)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2日
一家美國新創半導體公司Mears Technologies,宣稱已掃除了將摩爾定律(Moore’s Law)延伸至22奈米節點的最後幾個路障之一:閘極漏電流(gate leakage)。透過改變電晶體通道,Mears表示其技術延續了摩爾定律的生命;該技術採用矽超晶格(silicon superlattice)來阻擋閘極漏電流。
該技術也可能成為讓半導體產業的國際技術發展藍圖(ITRS)達成目標的關鍵。半導體市場研究機構Semico Research策略技術副總裁Morry Marshall表示:「65奈米以下製程最大的問題是閘極漏電流,Mears似乎擁有了解決方案。如果該技術如同Mears所說的那樣,產業界必然會迅速採納。會排斥的只有保守主義者、懷疑論者和NIH症侯群(not-invented-here syndrome)患者。」(編按:NIH症候群指某些人或是企業,對自我創新的能力頗為自負,並拒絕採用或購買他人或別的公司所發明的技術)
Mears表示,其超晶格增強了通道平面內的載流遷移率(carrier mobility),同時阻止與晶片平面垂直的閘極漏電流。另一家半導體產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技術副總裁Trevor Yancey表示:「他們放置了許多單分子層(monolayer),有些分子層的傳導性很強,它們輪流交替阻擋垂直方向上流動的電流,因此緩解了閘極漏電流。」Mears並聲稱其超晶格在電晶體通道生成期間,僅用額外的幾個步驟即可被添加到現有的CMOS製程內。
ITRS一直試圖彙整晶片製造資源,以解決阻礙摩爾定律發展的問題。不過製程越微縮,出現的障礙也越多,讓不少產業分析師預測摩爾定律會在130nm節點之後出現趨緩的現象。
Semico的Marshall表示:「在應變矽(strained silicon)問世之前,技術發展的前景不太樂觀。沒有人知道如何在保持性能的同時,又要降低功耗。」應變矽減少了有效的電子質量,因此增加了遷移率,使前進65奈米製程成為可能。絕緣矽(silicon-on-insulator)也在65奈米節點透過電氣絕緣的相鄰元件增強了CMOS電路性能,使創新元件電路設計得以實現。
但無論是應變矽還是絕緣矽技術,都無法解決閘極漏電流的問題,採用high-K介電質甚至金屬閘或許有可能緩解這一問題。Mears則是鎖定超晶格解決方案。
Mears即將上任的CEO Neil Vasant表示:「我們的技術能使元件的功耗與性能達到平衡,並且能加進應變矽、絕緣矽甚至標準CMOS (bulk-CMOS)製程中。其他的技術可能要到5年或10年之後才能與我們並駕齊驅。」
(參考原文:Last semi roadblock cleared?)
(R. Colin Johnson)
Sasken授權啟碁採用其多媒體方案開發雙模手機
Sasken授權啟碁採用其多媒體方案開發雙模手機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2日
Sasken Communication宣佈,台灣ODM業者啟碁科技(WNC)已獲Sasken授權,在下一代雙模(GSM+WiFi)中採用其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啟碁預定於2007年初推出雙模手機系列產品,將採用TI OMAP處理器平台與Monta Vista Linux作業系統。
Sasken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為內建所有編解碼器、引擎與應用的預先整合解決方案,例如Media Player與Media Capture,因此能成為啟碁下一代多媒體手機的單一來源解決方案。Sasken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架構,號稱可讓高階多媒體應用輕鬆擴充功能,為使用者帶來豐富的多媒體體驗。Sasken將針對啟碁提供客製化的子系統整合支援。
Sasken擁有多年來在Symbian、Microsoft與Linux等開放作業系統之上,實現多媒體功能的經驗。它對於DSP核心及ARM架構解決方案的專業,在搭配嵌入式軟體之後,已應用於跨越多重地區所推出的無數手機之上。Sasken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乃針對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為推出尖端功能與縮短上市而設計發展。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2日
Sasken Communication宣佈,台灣ODM業者啟碁科技(WNC)已獲Sasken授權,在下一代雙模(GSM+WiFi)中採用其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啟碁預定於2007年初推出雙模手機系列產品,將採用TI OMAP處理器平台與Monta Vista Linux作業系統。
Sasken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為內建所有編解碼器、引擎與應用的預先整合解決方案,例如Media Player與Media Capture,因此能成為啟碁下一代多媒體手機的單一來源解決方案。Sasken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架構,號稱可讓高階多媒體應用輕鬆擴充功能,為使用者帶來豐富的多媒體體驗。Sasken將針對啟碁提供客製化的子系統整合支援。
Sasken擁有多年來在Symbian、Microsoft與Linux等開放作業系統之上,實現多媒體功能的經驗。它對於DSP核心及ARM架構解決方案的專業,在搭配嵌入式軟體之後,已應用於跨越多重地區所推出的無數手機之上。Sasken多媒體子系統解決方案乃針對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為推出尖端功能與縮短上市而設計發展。
星期四, 12月 21, 2006
高通收購Airgo部分事業群 取得MIMO技術
火線話題─高通收購Airgo部分事業群 取得MIMO技術
對其跨足WiMAX、Wi-Fi與UMA領域助益不少
(蘇晟愷/Digitimes Research) 2006/12/21
根據高通(Qualcomm)網站在2006年12月3日公佈,該公司收購Airgo部分事業群,取得Airgo核心MIMO技術。同時,高通也收購藍牙業者RFMD部分事業群,取得部份藍牙相關技術。這是繼2005年高通收購Flarion,取得Flash-OFDM技術後,再次以收購方式獲取無線通訊領域關鍵技術。
在下一代的網路標準上,不管是電信或網通領域,MIMO與OFDM / OFDMA技術皆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近2年發展迅速的WiMAX,在英特爾(Intel)為首的晶片廠商大力推動下,全球各地都有商業化或試營運的佈建計畫。而WiMAX核心技術中,MIMO與OFMA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從智財權的專利佈局來看,高通收購Airgo的行動,也加重其影響力。
方興未艾的WiMAX,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為高通的收購帶來實質利益,但別忘了無線網路不只WiMAX。雖然根據802.11n第一版草案製造的產品,2006年下半在零售通路的銷售不佳,但國內外分析師多預測,2007年下半起,Wi-Fi市場會隨11n標準的更加明確,及Wi-Fi聯盟推出產品測試計畫(test plan)再次開始成長。
在11n草案制定初期,最先推出MIMO功能Wi-Fi晶片的廠商,就是被收購的Airgo。而Airgo也在被收購的同一天,把全球第一個根據11n草案2.0版晶片的這份大禮,一併帶進高通。隨著此晶片推出,高通將正式朝每年超過數億顆的Wi-Fi晶片市場進軍,與博通(Broadcom)、Atheros等在802.11g勝出的晶片廠,在11n戰場正面交鋒。
對高通而言,收購Airgo與RFMD,除了加強對WiMAX與Wi-Fi市場的影響力,結合CDMA、MIMO與藍牙等3種技術,或許能創造出不一樣的火花。UMA手機利用非授權頻段與Wi-Fi或藍牙技術,使單一手機到處通用、甚至節費等訴求得以實現。而今高通兼具UMA 3項核心技術,更讓人期待UMA的可能發展。
以高通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與利用,可稱做業界最佳典範,除銷售CDMA手機晶片,更可多方收取權利金。若非該公司在802.20工作小組內運作過於積極,使IEEE停止該小組例行活動,高通在無線通訊領域的「影響力」將更驚人。此次收購Airgo,除稍可彌補802.20標準中止造成的損失,更獲得WiMAX與Wi-Fi 2大市場的參賽權,及發展UMA技術的條件,應是一石三鳥的成功收購案例。
對其跨足WiMAX、Wi-Fi與UMA領域助益不少
(蘇晟愷/Digitimes Research) 2006/12/21
根據高通(Qualcomm)網站在2006年12月3日公佈,該公司收購Airgo部分事業群,取得Airgo核心MIMO技術。同時,高通也收購藍牙業者RFMD部分事業群,取得部份藍牙相關技術。這是繼2005年高通收購Flarion,取得Flash-OFDM技術後,再次以收購方式獲取無線通訊領域關鍵技術。
在下一代的網路標準上,不管是電信或網通領域,MIMO與OFDM / OFDMA技術皆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近2年發展迅速的WiMAX,在英特爾(Intel)為首的晶片廠商大力推動下,全球各地都有商業化或試營運的佈建計畫。而WiMAX核心技術中,MIMO與OFMA是不可或缺的一塊,從智財權的專利佈局來看,高通收購Airgo的行動,也加重其影響力。
方興未艾的WiMAX,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為高通的收購帶來實質利益,但別忘了無線網路不只WiMAX。雖然根據802.11n第一版草案製造的產品,2006年下半在零售通路的銷售不佳,但國內外分析師多預測,2007年下半起,Wi-Fi市場會隨11n標準的更加明確,及Wi-Fi聯盟推出產品測試計畫(test plan)再次開始成長。
在11n草案制定初期,最先推出MIMO功能Wi-Fi晶片的廠商,就是被收購的Airgo。而Airgo也在被收購的同一天,把全球第一個根據11n草案2.0版晶片的這份大禮,一併帶進高通。隨著此晶片推出,高通將正式朝每年超過數億顆的Wi-Fi晶片市場進軍,與博通(Broadcom)、Atheros等在802.11g勝出的晶片廠,在11n戰場正面交鋒。
對高通而言,收購Airgo與RFMD,除了加強對WiMAX與Wi-Fi市場的影響力,結合CDMA、MIMO與藍牙等3種技術,或許能創造出不一樣的火花。UMA手機利用非授權頻段與Wi-Fi或藍牙技術,使單一手機到處通用、甚至節費等訴求得以實現。而今高通兼具UMA 3項核心技術,更讓人期待UMA的可能發展。
以高通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與利用,可稱做業界最佳典範,除銷售CDMA手機晶片,更可多方收取權利金。若非該公司在802.20工作小組內運作過於積極,使IEEE停止該小組例行活動,高通在無線通訊領域的「影響力」將更驚人。此次收購Airgo,除稍可彌補802.20標準中止造成的損失,更獲得WiMAX與Wi-Fi 2大市場的參賽權,及發展UMA技術的條件,應是一石三鳥的成功收購案例。
PC、手機大融合 威盛擘畫UMPC美好未來
PC、手機大融合 威盛擘畫UMPC美好未來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1日
PC與行動電話這兩項產品可說是撐起電子產業的兩大支柱。隨著產業發展的轉變,當業者絞盡腦汁尋找下個大宗主流商品時,定位於融合手機與PC應用的超行動PC (UMPC) 近來成為另一個引人矚目的話題。這兩大主流產品的結合是否真的能為電子產業擦出新的火花?還是這又只是類似數年前失敗的Tablet PC又再次捲土重來?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市場需求的改變與技術發展的演進,的確已為這種概念的產品帶來新的機會。其中,其C7-M處理器已為三星採用於Q1B UMPC產品的威盛電子(VIA),自然是這股趨勢的大力擁護者。
對於UMPC的發展,最讓人困惑的當然是它的市場定位,尤其是在手機、PDA Phone、筆記型電腦、mini-NB等各類產品充斥的現在,UMPC如何能夠突出重圍,並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對此,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坦承,「UMPC的定位的確是一項挑戰。」
他以三星電子這次推出的Q1B UMPC為例解釋說,這款產品是三星與電信業者SK Telecom共同合作推動的產品。在規格上搭載了7吋螢幕、512MB記憶體和40GB硬碟,重量僅有759公克。除了Wi-Fi、藍牙之外,它還具備了3.5G的HSDPA以及Wibro功能。他表示,「對電信業者來說,隨著語音營收的成長力達到飽和,若要刺激消費者更積極使用數據、影音等服務,勢必要有現有手機更具吸引力的終端裝置出現。」
也因此,他認為,UMPC的重要賣點在於連接性與影音娛樂功能。目前有許多進行中的設計專案,也都是與電信業者合作。陳文琦不認為將 UMPC訴求為一台mini-NB對一個新興產品來說是件好事,他說,「若訴求為一台筆記型電腦,則會立刻進入到價格的殺戮戰場,這會讓一個新產品沒有健康成長的機會。」
但對於與PDA Phone的市場定位與競爭,他表示,PDA Phone向上會遭遇到UMPC的競爭,向下又會有一般功能型手機的市場壁壘,因此勢必會對這個市場區隔產生一些影響,但到底會如何發展,「現在來判斷,時間還太早,」他說。
在應用上,包括像電子書的教育應用、影音播放、行動電視、GPS導航、電話、收發郵件、上網、甚至家庭自動化等,都可以整合在UMPC這樣的一款產品中。陳文琦指出,雖然UMPC強調連接性,但由於對運算效能的高度需求,將使其會以X86架構的處理器平台為主流。「以現有的PC產業為基礎, X86架構擁有完備的軟體開發環境、優異的效能與設計彈性,對於講求多樣化應用的UMPC來說,是一大優勢。」相較於採用RISC處理器架構的PDA Phone,他認為,在軟體應用開發上,RISC處理器社群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即使他們也積極追趕,「但時間並不是在他們那一邊。」
當然,功耗問題是X86架構的一大挑戰,陳文琦表示,C7-M處理器在普通應用場合下,平均功耗只有1W左右,而且在待機時僅僅只有 0.1W功耗,全速運行的功耗也僅僅只有12W,優於其他競爭對手的表現。此次三星Q1B產品的電池壽命,較其前一代Q1產品增加了一倍,(編註,根據網路上搜尋的結果顯示,Q1B的電池壽命約為4小時。)他表示下一代處理器的功耗效能將更為提升,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
另外就是外型尺寸的定位。目前,威盛推出的UMPC平台是以narrow-ITX大小為主,這比其主推的mini-ITX主機板尺寸還要小一點。由於UMPC強調影音功能,此大小主要可以搭配從3.5"到7"的螢幕尺寸。同時,威盛也在開發尺寸更小的pico-ITX主板,是以 Pocket PC的概念為主,希望真的能將一台PC到口袋中方便攜帶。他預計,再過幾個月pico-ITX就會成為商業化的產品。
對於作業系統的支援,陳文琦表示,他還是看好微軟將成為此一市場主導的業者,「對於功耗問題的解決,這不只是硬體業者的問題,軟體業者也應該一起參與。微軟應該動作快一點,以其在現有PC市場的影響力為基礎,更積極主導這個市場,只要它不犯嚴重的錯誤,UMPC應該還是以微軟作業系統為主。」
當然,這是一個尚在萌芽的市場,使用習慣、商業應用、成本、價格、功能等更方面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對市場發展的後續影響也有待觀察。陳文琦表示,明年的市場普及度仍然還低,但他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到2008/2009年,UMPC市場將能夠快速成長,這也將是台灣現有PC產業可以全力關注的新興發展方向。而在明年的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將會有更多的產品與概念推出,相信會有更多業者開始共同炒熱這個市場。
作者: 勾淑婉 / 電子工程專輯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1日
PC與行動電話這兩項產品可說是撐起電子產業的兩大支柱。隨著產業發展的轉變,當業者絞盡腦汁尋找下個大宗主流商品時,定位於融合手機與PC應用的超行動PC (UMPC) 近來成為另一個引人矚目的話題。這兩大主流產品的結合是否真的能為電子產業擦出新的火花?還是這又只是類似數年前失敗的Tablet PC又再次捲土重來?從業者的角度來看,市場需求的改變與技術發展的演進,的確已為這種概念的產品帶來新的機會。其中,其C7-M處理器已為三星採用於Q1B UMPC產品的威盛電子(VIA),自然是這股趨勢的大力擁護者。
對於UMPC的發展,最讓人困惑的當然是它的市場定位,尤其是在手機、PDA Phone、筆記型電腦、mini-NB等各類產品充斥的現在,UMPC如何能夠突出重圍,並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對此,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坦承,「UMPC的定位的確是一項挑戰。」
他以三星電子這次推出的Q1B UMPC為例解釋說,這款產品是三星與電信業者SK Telecom共同合作推動的產品。在規格上搭載了7吋螢幕、512MB記憶體和40GB硬碟,重量僅有759公克。除了Wi-Fi、藍牙之外,它還具備了3.5G的HSDPA以及Wibro功能。他表示,「對電信業者來說,隨著語音營收的成長力達到飽和,若要刺激消費者更積極使用數據、影音等服務,勢必要有現有手機更具吸引力的終端裝置出現。」
也因此,他認為,UMPC的重要賣點在於連接性與影音娛樂功能。目前有許多進行中的設計專案,也都是與電信業者合作。陳文琦不認為將 UMPC訴求為一台mini-NB對一個新興產品來說是件好事,他說,「若訴求為一台筆記型電腦,則會立刻進入到價格的殺戮戰場,這會讓一個新產品沒有健康成長的機會。」
但對於與PDA Phone的市場定位與競爭,他表示,PDA Phone向上會遭遇到UMPC的競爭,向下又會有一般功能型手機的市場壁壘,因此勢必會對這個市場區隔產生一些影響,但到底會如何發展,「現在來判斷,時間還太早,」他說。
在應用上,包括像電子書的教育應用、影音播放、行動電視、GPS導航、電話、收發郵件、上網、甚至家庭自動化等,都可以整合在UMPC這樣的一款產品中。陳文琦指出,雖然UMPC強調連接性,但由於對運算效能的高度需求,將使其會以X86架構的處理器平台為主流。「以現有的PC產業為基礎, X86架構擁有完備的軟體開發環境、優異的效能與設計彈性,對於講求多樣化應用的UMPC來說,是一大優勢。」相較於採用RISC處理器架構的PDA Phone,他認為,在軟體應用開發上,RISC處理器社群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即使他們也積極追趕,「但時間並不是在他們那一邊。」
當然,功耗問題是X86架構的一大挑戰,陳文琦表示,C7-M處理器在普通應用場合下,平均功耗只有1W左右,而且在待機時僅僅只有 0.1W功耗,全速運行的功耗也僅僅只有12W,優於其他競爭對手的表現。此次三星Q1B產品的電池壽命,較其前一代Q1產品增加了一倍,(編註,根據網路上搜尋的結果顯示,Q1B的電池壽命約為4小時。)他表示下一代處理器的功耗效能將更為提升,是一個可以解決的問題。
另外就是外型尺寸的定位。目前,威盛推出的UMPC平台是以narrow-ITX大小為主,這比其主推的mini-ITX主機板尺寸還要小一點。由於UMPC強調影音功能,此大小主要可以搭配從3.5"到7"的螢幕尺寸。同時,威盛也在開發尺寸更小的pico-ITX主板,是以 Pocket PC的概念為主,希望真的能將一台PC到口袋中方便攜帶。他預計,再過幾個月pico-ITX就會成為商業化的產品。
對於作業系統的支援,陳文琦表示,他還是看好微軟將成為此一市場主導的業者,「對於功耗問題的解決,這不只是硬體業者的問題,軟體業者也應該一起參與。微軟應該動作快一點,以其在現有PC市場的影響力為基礎,更積極主導這個市場,只要它不犯嚴重的錯誤,UMPC應該還是以微軟作業系統為主。」
當然,這是一個尚在萌芽的市場,使用習慣、商業應用、成本、價格、功能等更方面都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對市場發展的後續影響也有待觀察。陳文琦表示,明年的市場普及度仍然還低,但他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到2008/2009年,UMPC市場將能夠快速成長,這也將是台灣現有PC產業可以全力關注的新興發展方向。而在明年的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將會有更多的產品與概念推出,相信會有更多業者開始共同炒熱這個市場。
作者: 勾淑婉 / 電子工程專輯
「中國芯」大盤點:激盪你的IC設計愛國主義情懷
「中國芯」大盤點:激盪你的IC設計愛國主義情懷
上網時間:2006年12月21日
長期以來,芯片市場一直是歐美、日韓廠商的天下,而後,中國台灣地區半導體業界在奮起直追之下也擁有了一片領地,而內地廠商既要尋找一閃即逝的市場商機,也要努力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可以說中國內地廠商在這重重包圍之中舉步維艱。然而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和技術的迅速提高,「中國芯」開始顯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近兩年來,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更是利好消息不斷,為將「中國芯」樹立成為世界頂級名牌打下堅實基礎。在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的支持下,由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和中電網共同舉辦了2006年「中國芯」的評選活動,而隨後召開的2006「中國芯」技術與發展大會則為中國芯片產業向國際名牌發展預熱。
據悉,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相關的科技規劃都把發展半導體產業作為重點,國家「十一五」科技規劃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課題中,有2個與集成電路有關。「十一五」期間,國家將通過對半導體產業的深入規劃,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以應用為先導,設計為重點,加快專用設備和儀器的發展。
可以說,IC設計行業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以此帶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協調發展,而「中國芯」這一品牌性「鋼印」將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成果的重要「標識」。
什麼是「中國芯」
「中國芯」是一個巨大的民族品牌標識,是目前中國近500家IC設計公司設計產品的縮影。參加此次「中國芯」評選活動的企業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其二它的技術和管理團隊的主體必需是華人,即在稅收和人才培養兩方面要對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所貢獻。
目前,「中國芯」在嵌入式處理器、網絡通信、多媒體處理器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越來越多的手持設備、網絡設備和數字音視頻產品中都能感受到「中國芯」的脈搏。
為更好的服務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擴大「中國芯」理念,提高中國芯片產業知識產權意識和品牌意識,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簡稱CSIP)聯手中電網共同召開2006「中國芯」技術與發展大會暨「中國芯」評選頒獎盛典。本次2006「中國芯」評選出來的獲獎芯片,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貢獻突出的部分公司和部分產品,是中國眾多集成電路產品的典型代表,也代表著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設計的頂尖水平。
本次「中國芯」評選中當選的產品涵蓋了液晶驅動控製器芯片(LCD驅動芯片)、GSM/GPRS手機核心芯片、加速傳感器、筆記本電腦嵌入式圖像處理芯片、便攜多媒體音視頻處理器(MP3芯片)、數字音視頻處理芯片、電信卡、雙模全集成單芯片射頻芯片、高速32位嵌入式CPU芯片以及單端口HDMI接收芯片十個領域,代表著中國近年來最炙手可熱的產品領域,其中編寫多媒體飲品處理器、筆記本電腦嵌入式圖像處理芯片等產品已經在國際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此次「中國芯」評選,將致力於打造重點領域中的中國芯片名牌,而「中國芯」也必將成為世界芯片市場的新星。
發展中國芯:知識產權戰略是關鍵
發展國內核心CPU產業,必須要重視知識產權。現今世界,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共同關注的問題。在這方面,應將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有的各項IP授權和使用許可,同時注重自身IP和專利的積累。
目前,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科技發展重要戰略。在這其中,IC產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直接影響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走向。從中國出台「18號文件」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以來,中國IC產業尤其是IC設計業取得了長足進步。2000年中國IC設計業銷售額為9.8億元,至2005年已經增長到124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76.84%。200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超過200億塊,銷售總額突破 700億元人民幣,佔全球銷售總額的4.5%。「十五」期間,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年均增長41%,國內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05年IC設計業在整個產業中所佔比例由2000年的5.3%上升到2005年的17.7%。
2006年,更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年,銷售額將突破千億大關。僅今年1-9月集成電路全行業已實現銷售收入734.49億元,同比增長49.2%;產量達274.15億塊,同比增長45.8%。根據IC Insight分析,中國半導體市場2002年~2008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7%,2006年中國市場總量將超過美國。其中IC製造產業快速成長,2003年~2004年中國內地代工廠收入增長將近三倍,到2009年銷售額將達到37.6億美元左右。據半導體市場研究公司 DatabeansInc資料,到2009年,中國的IC消費將佔全球的25%,達到690億美元。
就現狀而言,目前大部分核心芯片技術還掌握在美國手中,而研發需要長期持續投入,進入時機對於能否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對存儲器的需求爆炸性增長的前幾年進入了DRAM領域,獲得了成功。就目前全球市場芯片市場發展而言,3G 通信芯片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中國企業如果能取得技術突破,有可能獲得市場承認。
知識產權壁壘並不排斥後來者的參與,只要遵守其遊戲規則,不僅可以取得市場成功,也可以帶動核心產業的發展。這一點,可以參考韓國三星電子的經驗。
三星在手機領域中有大量的芯片來自於高通。對於高通來說,三星是其最大的客戶、最大的競爭對手、最大的合作夥伴。三星用十幾年時間,成功地從高通單純的IP授權客戶,發展成為其競爭對手,最終讓高通接受其為合作夥伴和某些技術的共同擁有者。
「當我們為使用某個技術而支付授權費時,就和技術所有者建立了客戶關係,這一客戶關係事實上也是討價還價的籌碼,可以讓技術所有者『投鼠忌器’。」三星半導體中國區銷售人員如是說。
3G中國芯:細化細節是重點
從中國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SCDMA以來,漫漫長路走得並不容易。但同樣是這一條中國3G之路,也真正帶動了「中國心」產業鏈從標準、核心芯片技術、網絡運營一直到終端產品全部覆蓋的產業鏈,也是中國第一次將核心技術全部牢牢的抓在手裡。
中國3G方案衍生出多家核心芯片廠商,如從事核心芯片開發的展訊、凱明、T3G、重郵,以及射頻組件開發的銳迪科、鼎新等。在與國外廠商的競爭中他們脫穎而出,尤其是展訊、銳迪科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集成、單芯片SOC解決方案已經達到了與國際同等產品水平。再進一步而言,3G是一個細活兒,細節決定成敗。
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曾經指出,中國企業不僅在TD-SCDMA方案中有所建樹,在其他標準上,中國企業也在努力開發出一些產品。中國企業已經在3G起步的時候參與到市場中,在未來的3G手機市場上,中國企業將會逐步的起到主導作用。而進一步完善各部分細節工作,成為3G上馬前中國企業的重點工作。
德信無線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手機設計公司,其客戶多為國際一流手機大廠。套用德信無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軍的話說,3G通信是一條高速公路,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通路,3G上面具體的應用相當於跑什麼樣的汽車。這是由設計公司以及各種各樣的軟件方案提供商從事的工作。針對3G的通信制式特點,進行差異化的設計顯得尤為關鍵。
TD-SCDMA射頻供應商銳迪科微電子市場總監樊大磊分析,在TD-SCDMA市場上,射頻芯片供應商承受著國內外兩方廠商的競爭壓力。主要的競爭劣勢有兩點:其一,相對於目前國外廠商比較成熟的方案,國內射頻芯片廠商TD-SCDMA射頻方案不具備先入為主優勢,但是從目前TD系統和終端大規模商用測試的情況看,國外的射頻方案並不完美,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此外,根據市場需求分析,TD- SCDMA/GSM雙模終端將成為市場初期的主流產品,因此,銳迪科微電子針對這一特點,在業界首先推出了雙模單芯片射頻方案,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走在競爭對手前面的。
其二,個別國外廠商提供從基帶到射頻的全套終端方案,銳迪科雖然只提供單芯片射頻方案,但針對這個問題,銳迪科微電子在市場策略上進行了相應的布署。具體說來就是充分利用國內TD-SCDMA產業資源豐富的優勢,有重點的與相關上、下游企業建立了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關係,形成合力,共同發展。
中國3G芯片供應商充分詮釋聯盟的概念,整合基帶芯片、射頻芯片之後,形成整體套片送交手機終端廠商和方案供應商,用群聚的力量與國際廠商抗衡。
老調新唱:多媒體市場空間廣闊/
儘管中國移動通信相關的各種技術發展在近年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但是我們看到,在高端產品市場,中國仍然主要依靠進口。可以預計的短期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廠商在這一領域依然無法和國外廠商相抗衡。要提高中國整體芯片產業競爭力,中國廠商必須從某個高速發展的領域取得突破!
在這裡,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奇蹟般的崛起給了我們新的思考空間。全球PC用攝像頭處理芯片80%市場佔有率,針對手機市場,中星提供了三個系列產品:手機圖像處理芯片、手機音頻處理芯片和手機音視頻處理芯片,分別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靈活地搭建手機多媒體處理方案。
與中星微關注視覺不同,另外一家在多媒體領域中領袖群倫的公司關注的是音頻市場,這就是珠海炬力。珠海炬力在2005年中國十大半導體企業排名中名列榜首,該公司主要產品為MP3播放器系統級芯片。
珠海炬力2006年2季度炬力銷售收入為3930萬美元,比一季度增長了9.8%,預計3季度的收入在4300萬-4600萬美元之間。在今年8月份,珠海炬力又推出了可實現更低成本的採用0.18微米製程的新產品,採用據稱不會引起專利糾紛的新技術,主要面向歐美市場。
根據In-Stat數據表明,全球MP3播放器市場將從2005年的1.4億台上升到2010年的2.86億台,未來基於硬盤的MP3播放器將進一步融合音樂、遊戲、視頻、圖像回放等功能。針對這一趨勢,珠海炬力將推出支持多視頻格式的MP3播放器系統級芯片將會持續升溫。炬力在全球MP3播放器(除蘋果IPOD外)市場的佔有率從2004年的20%一直上升到2006年上半年的 50%以上。
中星微和珠海炬力可以說是為中國IC設計公司在產品方向把握上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旗幟。
LCD驅動芯片:「中國芯」新驅動力
國際市場風雲變幻,與TFT-LCD面板相結合,LCD驅動芯片也是一個幾乎完全的亞洲人產業,在顯示技術領域中,走在最前沿的是日本。目前,日本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先進的顯示技術的開發上,技術已經遠遠高於目前液晶顯示技術。故而日本TFT-LCD面板和驅動芯片業正在逐步走下坡路,在利潤分攤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日本正在緩慢地退出這一市場。 而對比起來,韓國雖然有三星電子、LG飛利浦的生產線,也養活了幾家IC設計公司,但總體來說卻沒有特別大的增長,成績平平。
可以說,在LCD驅動芯片領域中,最具競爭力的應該是中國的台灣地區公司和香港公司。香港晶門科技1999年從當時的摩托羅拉分離創業,從2001到2004年每年的增長率是翻一番。2005年上半年已經達到186億美元的產值,從LCD驅動芯片領域來說,增長速度之快居全球之首。晶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營運總監葉兆屏表示,目前晶門科技在小尺寸的便攜產品和大尺寸電視、顯示器等兩個領域都已經十分完善,而在小尺寸應用中,OLED產品正在逐步成為主流,成為未來市場的主導。
香港是晶門科技一枝獨秀,台灣地區則是百家爭鳴。由台灣地區著名「聯家軍」的聯發科、聯詠牽頭,奇景、矽創等都成為業界領導廠商。更為關鍵的是,無論是晶門科技還是台灣地區的眾多廠商,都已經得到業界面板廠商的支持,幾乎都有台灣地區面板廠商投資的身影,這形成了極為緊密的產業聯盟關係。這也是中國人在國際芯片前沿市場中抓住的最大餡餅。
晶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營運總監葉兆屏點出中國發展LCD驅動芯片領域尚有兩大難關:一是人才資源匱乏;二是尚難形成規模效應。
內地發展LCD面板以及LCD驅動芯片產業,最大的瓶頸來自於人才。而這樣的制約力遠遠大於發展半導體產業一般意義上的人才瓶頸。在這一領域內,國際市場已經證明是一個純粹亞洲入的產業,LCD驅動芯片大廠幾乎都來源於日本、韓國,美國矽谷的「海歸派」所產生的助力並不大。
LCD驅動芯片設計開發人員的「外援」主要來自日、韓以及中國台灣地區,北京京東方科技集團旗下聚集了大量的韓國顯示技術生產、設計方面的人才,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培養人力資源的作用。同樣,包括友達、奇美、中華映管、廣輝、翰宇彩晶等「台灣地區面板五虎」在內地的投資,均能起到帶動內地顯示設備從業人才培養的目的,但是能夠明顯見效則還需要時間。
除人才瓶頸之外,LCD驅動芯片市場也不如中國其他領域IC設計公司發展得有規模。目前,內地從事LCD驅動芯片的IC設計公司尚未有產出可言,除去香港晶門科技以外的LCD驅動芯片設計公司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和北京外,算上 TCL內部運作的IC設計部分,以及上廣電同樣在運作的驅動芯片研發部門在內,目前國內僅有不超過10家從事LCD驅動芯片設計的公司,且普遍沒有形成具有核心優勢的技術積累,發展尚需時日。
中國LCD驅動芯片設計公司分成兩大類,在2004年左右出現的IC設計公司開始從事LCD驅動芯片的技術積累;之後,在上廣電、京東方TFT面板生產線建立後,都開始有計劃地向上游扶植自身驅動芯片設計部門發展,以及以TCL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系統廠商向這一領域的進軍,後者如TCL、京東方、上廣電等可以歸為系統廠商支持部分。這兩部分成為中國LCD驅動芯片發展的主力陣營。
雖然如此,但這兩大陣營並不一定是最終贏家。對於LCD驅動芯片而言,量產型的技術以及高整合技術成為此類IC設計公司發展的重要指標。然而這兩項評價指標正是目前中國業界需要完善之處。據業內人士估計,能夠將產品有保證地量產,對於中國LCD驅動芯片廠商而言,起碼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可以說,LCD驅動芯片市場是中國企業最有潛力可以挖掘的領域之一。
上網時間:2006年12月21日
長期以來,芯片市場一直是歐美、日韓廠商的天下,而後,中國台灣地區半導體業界在奮起直追之下也擁有了一片領地,而內地廠商既要尋找一閃即逝的市場商機,也要努力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可以說中國內地廠商在這重重包圍之中舉步維艱。然而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和技術的迅速提高,「中國芯」開始顯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近兩年來,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更是利好消息不斷,為將「中國芯」樹立成為世界頂級名牌打下堅實基礎。在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的支持下,由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和中電網共同舉辦了2006年「中國芯」的評選活動,而隨後召開的2006「中國芯」技術與發展大會則為中國芯片產業向國際名牌發展預熱。
據悉,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相關的科技規劃都把發展半導體產業作為重點,國家「十一五」科技規劃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課題中,有2個與集成電路有關。「十一五」期間,國家將通過對半導體產業的深入規劃,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以應用為先導,設計為重點,加快專用設備和儀器的發展。
可以說,IC設計行業是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以此帶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協調發展,而「中國芯」這一品牌性「鋼印」將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成果的重要「標識」。
什麼是「中國芯」
「中國芯」是一個巨大的民族品牌標識,是目前中國近500家IC設計公司設計產品的縮影。參加此次「中國芯」評選活動的企業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其一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其二它的技術和管理團隊的主體必需是華人,即在稅收和人才培養兩方面要對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所貢獻。
目前,「中國芯」在嵌入式處理器、網絡通信、多媒體處理器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越來越多的手持設備、網絡設備和數字音視頻產品中都能感受到「中國芯」的脈搏。
為更好的服務中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擴大「中國芯」理念,提高中國芯片產業知識產權意識和品牌意識,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簡稱CSIP)聯手中電網共同召開2006「中國芯」技術與發展大會暨「中國芯」評選頒獎盛典。本次2006「中國芯」評選出來的獲獎芯片,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貢獻突出的部分公司和部分產品,是中國眾多集成電路產品的典型代表,也代表著中國集成電路產業設計的頂尖水平。
本次「中國芯」評選中當選的產品涵蓋了液晶驅動控製器芯片(LCD驅動芯片)、GSM/GPRS手機核心芯片、加速傳感器、筆記本電腦嵌入式圖像處理芯片、便攜多媒體音視頻處理器(MP3芯片)、數字音視頻處理芯片、電信卡、雙模全集成單芯片射頻芯片、高速32位嵌入式CPU芯片以及單端口HDMI接收芯片十個領域,代表著中國近年來最炙手可熱的產品領域,其中編寫多媒體飲品處理器、筆記本電腦嵌入式圖像處理芯片等產品已經在國際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此次「中國芯」評選,將致力於打造重點領域中的中國芯片名牌,而「中國芯」也必將成為世界芯片市場的新星。
發展中國芯:知識產權戰略是關鍵
發展國內核心CPU產業,必須要重視知識產權。現今世界,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共同關注的問題。在這方面,應將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現有的各項IP授權和使用許可,同時注重自身IP和專利的積累。
目前,創新已經成為中國科技發展重要戰略。在這其中,IC產業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核心,直接影響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走向。從中國出台「18號文件」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以來,中國IC產業尤其是IC設計業取得了長足進步。2000年中國IC設計業銷售額為9.8億元,至2005年已經增長到124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76.84%。2005年,中國集成電路產量超過200億塊,銷售總額突破 700億元人民幣,佔全球銷售總額的4.5%。「十五」期間,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年均增長41%,國內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2005年IC設計業在整個產業中所佔比例由2000年的5.3%上升到2005年的17.7%。
2006年,更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年,銷售額將突破千億大關。僅今年1-9月集成電路全行業已實現銷售收入734.49億元,同比增長49.2%;產量達274.15億塊,同比增長45.8%。根據IC Insight分析,中國半導體市場2002年~2008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7%,2006年中國市場總量將超過美國。其中IC製造產業快速成長,2003年~2004年中國內地代工廠收入增長將近三倍,到2009年銷售額將達到37.6億美元左右。據半導體市場研究公司 DatabeansInc資料,到2009年,中國的IC消費將佔全球的25%,達到690億美元。
就現狀而言,目前大部分核心芯片技術還掌握在美國手中,而研發需要長期持續投入,進入時機對於能否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韓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對存儲器的需求爆炸性增長的前幾年進入了DRAM領域,獲得了成功。就目前全球市場芯片市場發展而言,3G 通信芯片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中國企業如果能取得技術突破,有可能獲得市場承認。
知識產權壁壘並不排斥後來者的參與,只要遵守其遊戲規則,不僅可以取得市場成功,也可以帶動核心產業的發展。這一點,可以參考韓國三星電子的經驗。
三星在手機領域中有大量的芯片來自於高通。對於高通來說,三星是其最大的客戶、最大的競爭對手、最大的合作夥伴。三星用十幾年時間,成功地從高通單純的IP授權客戶,發展成為其競爭對手,最終讓高通接受其為合作夥伴和某些技術的共同擁有者。
「當我們為使用某個技術而支付授權費時,就和技術所有者建立了客戶關係,這一客戶關係事實上也是討價還價的籌碼,可以讓技術所有者『投鼠忌器’。」三星半導體中國區銷售人員如是說。
3G中國芯:細化細節是重點
從中國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SCDMA以來,漫漫長路走得並不容易。但同樣是這一條中國3G之路,也真正帶動了「中國心」產業鏈從標準、核心芯片技術、網絡運營一直到終端產品全部覆蓋的產業鏈,也是中國第一次將核心技術全部牢牢的抓在手裡。
中國3G方案衍生出多家核心芯片廠商,如從事核心芯片開發的展訊、凱明、T3G、重郵,以及射頻組件開發的銳迪科、鼎新等。在與國外廠商的競爭中他們脫穎而出,尤其是展訊、銳迪科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集成、單芯片SOC解決方案已經達到了與國際同等產品水平。再進一步而言,3G是一個細活兒,細節決定成敗。
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曾經指出,中國企業不僅在TD-SCDMA方案中有所建樹,在其他標準上,中國企業也在努力開發出一些產品。中國企業已經在3G起步的時候參與到市場中,在未來的3G手機市場上,中國企業將會逐步的起到主導作用。而進一步完善各部分細節工作,成為3G上馬前中國企業的重點工作。
德信無線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手機設計公司,其客戶多為國際一流手機大廠。套用德信無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軍的話說,3G通信是一條高速公路,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通路,3G上面具體的應用相當於跑什麼樣的汽車。這是由設計公司以及各種各樣的軟件方案提供商從事的工作。針對3G的通信制式特點,進行差異化的設計顯得尤為關鍵。
TD-SCDMA射頻供應商銳迪科微電子市場總監樊大磊分析,在TD-SCDMA市場上,射頻芯片供應商承受著國內外兩方廠商的競爭壓力。主要的競爭劣勢有兩點:其一,相對於目前國外廠商比較成熟的方案,國內射頻芯片廠商TD-SCDMA射頻方案不具備先入為主優勢,但是從目前TD系統和終端大規模商用測試的情況看,國外的射頻方案並不完美,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此外,根據市場需求分析,TD- SCDMA/GSM雙模終端將成為市場初期的主流產品,因此,銳迪科微電子針對這一特點,在業界首先推出了雙模單芯片射頻方案,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走在競爭對手前面的。
其二,個別國外廠商提供從基帶到射頻的全套終端方案,銳迪科雖然只提供單芯片射頻方案,但針對這個問題,銳迪科微電子在市場策略上進行了相應的布署。具體說來就是充分利用國內TD-SCDMA產業資源豐富的優勢,有重點的與相關上、下游企業建立了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關係,形成合力,共同發展。
中國3G芯片供應商充分詮釋聯盟的概念,整合基帶芯片、射頻芯片之後,形成整體套片送交手機終端廠商和方案供應商,用群聚的力量與國際廠商抗衡。
老調新唱:多媒體市場空間廣闊/
儘管中國移動通信相關的各種技術發展在近年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但是我們看到,在高端產品市場,中國仍然主要依靠進口。可以預計的短期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廠商在這一領域依然無法和國外廠商相抗衡。要提高中國整體芯片產業競爭力,中國廠商必須從某個高速發展的領域取得突破!
在這裡,北京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奇蹟般的崛起給了我們新的思考空間。全球PC用攝像頭處理芯片80%市場佔有率,針對手機市場,中星提供了三個系列產品:手機圖像處理芯片、手機音頻處理芯片和手機音視頻處理芯片,分別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靈活地搭建手機多媒體處理方案。
與中星微關注視覺不同,另外一家在多媒體領域中領袖群倫的公司關注的是音頻市場,這就是珠海炬力。珠海炬力在2005年中國十大半導體企業排名中名列榜首,該公司主要產品為MP3播放器系統級芯片。
珠海炬力2006年2季度炬力銷售收入為3930萬美元,比一季度增長了9.8%,預計3季度的收入在4300萬-4600萬美元之間。在今年8月份,珠海炬力又推出了可實現更低成本的採用0.18微米製程的新產品,採用據稱不會引起專利糾紛的新技術,主要面向歐美市場。
根據In-Stat數據表明,全球MP3播放器市場將從2005年的1.4億台上升到2010年的2.86億台,未來基於硬盤的MP3播放器將進一步融合音樂、遊戲、視頻、圖像回放等功能。針對這一趨勢,珠海炬力將推出支持多視頻格式的MP3播放器系統級芯片將會持續升溫。炬力在全球MP3播放器(除蘋果IPOD外)市場的佔有率從2004年的20%一直上升到2006年上半年的 50%以上。
中星微和珠海炬力可以說是為中國IC設計公司在產品方向把握上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旗幟。
LCD驅動芯片:「中國芯」新驅動力
國際市場風雲變幻,與TFT-LCD面板相結合,LCD驅動芯片也是一個幾乎完全的亞洲人產業,在顯示技術領域中,走在最前沿的是日本。目前,日本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更先進的顯示技術的開發上,技術已經遠遠高於目前液晶顯示技術。故而日本TFT-LCD面板和驅動芯片業正在逐步走下坡路,在利潤分攤日益減少的情況下,日本正在緩慢地退出這一市場。 而對比起來,韓國雖然有三星電子、LG飛利浦的生產線,也養活了幾家IC設計公司,但總體來說卻沒有特別大的增長,成績平平。
可以說,在LCD驅動芯片領域中,最具競爭力的應該是中國的台灣地區公司和香港公司。香港晶門科技1999年從當時的摩托羅拉分離創業,從2001到2004年每年的增長率是翻一番。2005年上半年已經達到186億美元的產值,從LCD驅動芯片領域來說,增長速度之快居全球之首。晶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營運總監葉兆屏表示,目前晶門科技在小尺寸的便攜產品和大尺寸電視、顯示器等兩個領域都已經十分完善,而在小尺寸應用中,OLED產品正在逐步成為主流,成為未來市場的主導。
香港是晶門科技一枝獨秀,台灣地區則是百家爭鳴。由台灣地區著名「聯家軍」的聯發科、聯詠牽頭,奇景、矽創等都成為業界領導廠商。更為關鍵的是,無論是晶門科技還是台灣地區的眾多廠商,都已經得到業界面板廠商的支持,幾乎都有台灣地區面板廠商投資的身影,這形成了極為緊密的產業聯盟關係。這也是中國人在國際芯片前沿市場中抓住的最大餡餅。
晶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國營運總監葉兆屏點出中國發展LCD驅動芯片領域尚有兩大難關:一是人才資源匱乏;二是尚難形成規模效應。
內地發展LCD面板以及LCD驅動芯片產業,最大的瓶頸來自於人才。而這樣的制約力遠遠大於發展半導體產業一般意義上的人才瓶頸。在這一領域內,國際市場已經證明是一個純粹亞洲入的產業,LCD驅動芯片大廠幾乎都來源於日本、韓國,美國矽谷的「海歸派」所產生的助力並不大。
LCD驅動芯片設計開發人員的「外援」主要來自日、韓以及中國台灣地區,北京京東方科技集團旗下聚集了大量的韓國顯示技術生產、設計方面的人才,將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培養人力資源的作用。同樣,包括友達、奇美、中華映管、廣輝、翰宇彩晶等「台灣地區面板五虎」在內地的投資,均能起到帶動內地顯示設備從業人才培養的目的,但是能夠明顯見效則還需要時間。
除人才瓶頸之外,LCD驅動芯片市場也不如中國其他領域IC設計公司發展得有規模。目前,內地從事LCD驅動芯片的IC設計公司尚未有產出可言,除去香港晶門科技以外的LCD驅動芯片設計公司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和北京外,算上 TCL內部運作的IC設計部分,以及上廣電同樣在運作的驅動芯片研發部門在內,目前國內僅有不超過10家從事LCD驅動芯片設計的公司,且普遍沒有形成具有核心優勢的技術積累,發展尚需時日。
中國LCD驅動芯片設計公司分成兩大類,在2004年左右出現的IC設計公司開始從事LCD驅動芯片的技術積累;之後,在上廣電、京東方TFT面板生產線建立後,都開始有計劃地向上游扶植自身驅動芯片設計部門發展,以及以TCL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系統廠商向這一領域的進軍,後者如TCL、京東方、上廣電等可以歸為系統廠商支持部分。這兩部分成為中國LCD驅動芯片發展的主力陣營。
雖然如此,但這兩大陣營並不一定是最終贏家。對於LCD驅動芯片而言,量產型的技術以及高整合技術成為此類IC設計公司發展的重要指標。然而這兩項評價指標正是目前中國業界需要完善之處。據業內人士估計,能夠將產品有保證地量產,對於中國LCD驅動芯片廠商而言,起碼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可以說,LCD驅動芯片市場是中國企業最有潛力可以挖掘的領域之一。
星期三, 12月 20, 2006
擁抱多核心時代 軟體業者手腳太慢?
擁抱多核心時代 軟體業者手腳太慢?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0日
自英特爾(Intel)推出了第一款雙核心桌上型處理器以來,已經過了18個月,但是僅有少數幾家獨立軟體開發商(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ISV)編寫了使用多核心架構的應用程式。緊接著英特爾的四核心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已經準備在下個月出貨,對商業ISV、客製化應用開發商,以及為主流商務市場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來說,他們錯過商機了嗎?
「儘管雙核心技術提供了令人矚目的性能,但是我們的ISV合作夥伴中只有少數幾家針對這種顛覆性的技術最佳化了他們的程式碼,」Proactive Technologies總裁、英特爾通路顧問小組召集人Patrick Taylor表示:「業界僅是討論多執行緒(multithreading),且還未開始利用已有四年歷史的超執行緒(hyper-threading)之優勢。」
「我不懂為什麼他們沒有著手進行這些開發,」Taylor補充:「人們本來認為ISV會抓緊機會,第一個準備好在多核心環境中執行良好的超執行緒應用程式。」
各種跡象暗示轉變在悄然進行。隨著來自英特爾和AMD的雙核心處理器現已成為主流個人電腦的標準配備,並且第二代四核心處理器可望在 2007年初上市,一些ISV正跨足新一代桌上型電腦運算市場。最為顯著的是,微軟(Microsoft)最近發表了第一款多執行緒桌上型電腦軟體: Windows Vista和Office Excel 2007。
多核心技術不僅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延伸,歷史上處理器的速度每兩年就成長一倍。「軟體開發和商務運算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微軟的軟體架構師Herb Sutter表示:「如果你回顧過去的25年,微軟已經成功地完成使命,讓PC出現在每一張桌面、每一個房間,甚至是行動設備中,讓PC運算無所不在。而我們已經展開的新使命是把具有多核心處理器的Cray超級電腦推廣到每一個人的桌面上。」
在基於對稱式多處理器(SMP)的伺服器上,多執行緒資料庫和其它伺服器的應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最近來自英特爾和AMD的雙核心 Xeon及Opteron處理器分別登場。而ISV──包括Adobe Systems和Symantec-─已在它們的3D建模應用和安全軟體中,提供了在後台執行的多執行緒功能。針對多核心桌上型處理器而最佳化的應用主要鎖定數位內容創作人員和設計師,他們的工作涉及大量的資料、3D影像與即時繪圖著色(graphics rendering)。
CPU核心數量的增加,讓諸如高解析度視訊之類的桌面編輯成為可能,Adobe的產品經理Giles Baker說。如Boxx Technologies就是一個利基型系統方案供應商,它利用雙核心或四核心處理器來創造逼真的設計並銷售工作站。
微軟正邁向多核心世界
但多核心處理的功能正超越針對企業級桌上型電腦的技術工作站。最為顯著的是,微軟正開始向多執行緒轉移。
觀察家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的主流商務ISV支援多執行緒,將開啟一個軟體設計和新類型應用的新時代,而這在過去的個人電腦上是無法實現的。這會驅動主流PC升級週期加速,並擴展系統方案供應商和主流方案供應商的機會。
有一些人責備ISV未能跟進硬體的發展,許多人都說這已經使新一代PC、週邊設備和服務的銷售延遲。人們常常引證微軟長達5年的 Windows Vista開發週期,說明這就是整個PC生態系統停滯的主要原因。而微軟已經準備好往前邁進;在最近於美國紐約的Vista和Office 2007發表會上,該公司的高層特別標榜在英特爾雙核心Duo處理器上執行Vista的性能優勢。
當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被問及市場上充斥了許多未完成的軟體處理功能時,他坦率地承認軟體供應商確實沒有跟上英特爾和AMD,對多核心技術的適應很慢。但是他也暗示軟硬體廠商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英特爾和AMD正以前所未有的不同方式賦予我們更大的處理器功能;其實我們比較喜歡舊版摩爾定律所定義的發展規律,那就是處理器的速度每 1年半僅成長一倍,那對軟體設計工程師來說真是求之不得,」Ballmer表示:「而現在這兩家公司提供更多的核心,不僅使處理器的速度更快、使我們的負擔更大,而且涉及到每一個用不同方式編寫軟體以期發揮其處理器功效的軟體工程師,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創新,包括晶片產業和軟體產業。」
為了突顯兩種互補技術的聯合優勢,微軟和英特爾今年秋季攜手向合作夥伴展示了在英特爾雙核心Duo系統上執行Vista和Office 2007的性能。在Vista中新的加強運算功能,如3D繪圖、無形搜尋索引(invisible search indexing)、媒體播放、視訊下載以及其它諸如SideBar和安全掃描之類的在後台執行的應用,都是透過多核心並且需要多核心才能順利運作, Sutter表示。
ISV必須編寫可以適應多核心的應用程式,Sutter指出,Excel 2007多執行緒重新計算技術(recalculation technology)使在複雜的電子資料表中進行先進的財務建模成為可能,因為它把運算分割給不同的核心來處理。此外Sutter並補充,可採用線性方式把為四核心編寫的軟體調整到八核心的環境。
合作夥伴希望微軟新的多執行緒應用程式,和針對多核心PC的寬廣可調整性,將刺激其它ISV開發新的應用程式。「我認為只有這樣,人們才會編寫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以充分利用多執行緒環境。我們正談論的是四核心,但是雙核心才剛剛開始確實獲得主流市場的推動和接受;我認為2007年對於電腦零售商是一個好年頭,」Nortech的市場行銷總監Todd Swank如是說。
「毫無疑問,應用程式應該採用多執行緒。大多數應用程式,包括微軟提供的,目前都還不是多執行緒的,」Terabyte Computers總裁Brian Bergin表示:「在此之前,獲得SMP的唯一途徑是採用昂貴的主機板和雙CPU。而現在雙核心CPU已普及化,因此要利用它們來編寫真正多執行緒的、具SMP功能的應用程式。」
未來還會有哪些多執行緒應用?
在安全領域的ISV,如Symantec,正利用多執行緒技術實現了在後台對病毒的監測。透過把特定的核心分配給虛擬主機(VM),Parallels則將在下一代虛擬應用中提供虛擬SMP支援,以充分利用多核心電腦的資源,並把其它VM應用轉移到你的實際主機上。
「目前,VM是以單執行緒工作的機器,」Parallels市場經理Benjamin Rudolph表示:「這對普通使用者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它確保在你的主機和客戶的虛擬主機之間最大的性能平衡。不過我們已經發現,對於大多數任務來說,虛擬主機採用一個核心,而實際主機採用另外一個核心能很好地利用資源。虛擬SMP將被包含進去,以便使用戶能根據需要或多或少地發揮電腦的性能。」
Adobe於今年四月發佈的PDF Print Engine具有可升級性,其基於多執行緒架構的軟體能夠根據個人電腦中採用的多核心處理器和多處理器進行升級。這樣的附加性能促使人們添加新的性能,如工作流程。隨著各類商業需求開始感受到多核心運算的好處,開發商的數量將與日俱增。
「對於商務應用開發商,編寫多執行緒程式碼是家常便飯。除此之外,對於分秒必爭的證券和外匯交易,可能還需要重量級的即時系統,」微軟的合作夥伴Twenty-Six公司技術長Andrew Brust表示,多核心桌上型電腦能更順暢地同時執行多種應用程式,並容許分別執行複雜的任務。
此外微軟的Sutter還表示,編寫多執行緒應用軟體不難,但軟體工程師必須找到能把不同的任務分配給每一個核心的方法。他表示,工具供應商要擴展現有的程式語言和框架以使協同編程更為便利。將來的Visual Studio版本將包含指南並使之易於除錯,並根據性能來定義多執行緒應用。
Autodesk的資深行銷經理Rob Hoffman表示,單核心處理器對於執行目前的任務可能是足夠的,但多核心處理器的可用性將驅動新的應用開發:「多核心已經蓄勢待發。」而他的觀察也從 Boxx Technologies的業務開發總監Ed Carasappa處得到印證,該公司已經有四套工作站出貨給ISV用以開發多執行緒應用。
「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有關64位元和多執行緒的新聞報導,但是市面上幾乎沒有一種桌上型電腦利用以上技術、遑論四核心CPU。」Carasappa表示:「它要到何時才能普及應用呢?這取決於企業界,但對微軟來說,多執行緒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一位產業分析師則表示,隨著四核心處理器的問世,明年PC和相關應用將帶動一輪主要的升級週期。「目前四核心處理器確實僅適合利基市場,四核心就像進口車,銷售量不大;不過與汽車市場不同的是,這些新型處理器可能在18個月內就會躍升為主流配備。」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Steve Kleynhans表示:「現在就將四核心投入市場,將鼓勵整個PC生態系統的廠商,特別是軟體業者,開始著手採用四核心環境來設計軟體。」
「我們將慢慢看到越來越多的常見應用轉向多核心環境;但整體說來,目前多核心處理器僅是讓消費者更順暢地執行多種任務,且在執行更多應用程式時不會感覺電腦速度明顯變慢。」AMAX的市場行銷專家James Huang表示:「多核心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硬體領先於軟體。」
(參考原文:Missing the boat on multithreading?)
(Paula Rooney)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20日
自英特爾(Intel)推出了第一款雙核心桌上型處理器以來,已經過了18個月,但是僅有少數幾家獨立軟體開發商(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ISV)編寫了使用多核心架構的應用程式。緊接著英特爾的四核心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已經準備在下個月出貨,對商業ISV、客製化應用開發商,以及為主流商務市場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來說,他們錯過商機了嗎?
「儘管雙核心技術提供了令人矚目的性能,但是我們的ISV合作夥伴中只有少數幾家針對這種顛覆性的技術最佳化了他們的程式碼,」Proactive Technologies總裁、英特爾通路顧問小組召集人Patrick Taylor表示:「業界僅是討論多執行緒(multithreading),且還未開始利用已有四年歷史的超執行緒(hyper-threading)之優勢。」
「我不懂為什麼他們沒有著手進行這些開發,」Taylor補充:「人們本來認為ISV會抓緊機會,第一個準備好在多核心環境中執行良好的超執行緒應用程式。」
各種跡象暗示轉變在悄然進行。隨著來自英特爾和AMD的雙核心處理器現已成為主流個人電腦的標準配備,並且第二代四核心處理器可望在 2007年初上市,一些ISV正跨足新一代桌上型電腦運算市場。最為顯著的是,微軟(Microsoft)最近發表了第一款多執行緒桌上型電腦軟體: Windows Vista和Office Excel 2007。
多核心技術不僅是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延伸,歷史上處理器的速度每兩年就成長一倍。「軟體開發和商務運算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微軟的軟體架構師Herb Sutter表示:「如果你回顧過去的25年,微軟已經成功地完成使命,讓PC出現在每一張桌面、每一個房間,甚至是行動設備中,讓PC運算無所不在。而我們已經展開的新使命是把具有多核心處理器的Cray超級電腦推廣到每一個人的桌面上。」
在基於對稱式多處理器(SMP)的伺服器上,多執行緒資料庫和其它伺服器的應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最近來自英特爾和AMD的雙核心 Xeon及Opteron處理器分別登場。而ISV──包括Adobe Systems和Symantec-─已在它們的3D建模應用和安全軟體中,提供了在後台執行的多執行緒功能。針對多核心桌上型處理器而最佳化的應用主要鎖定數位內容創作人員和設計師,他們的工作涉及大量的資料、3D影像與即時繪圖著色(graphics rendering)。
CPU核心數量的增加,讓諸如高解析度視訊之類的桌面編輯成為可能,Adobe的產品經理Giles Baker說。如Boxx Technologies就是一個利基型系統方案供應商,它利用雙核心或四核心處理器來創造逼真的設計並銷售工作站。
微軟正邁向多核心世界
但多核心處理的功能正超越針對企業級桌上型電腦的技術工作站。最為顯著的是,微軟正開始向多執行緒轉移。
觀察家希望隨著越來越多的主流商務ISV支援多執行緒,將開啟一個軟體設計和新類型應用的新時代,而這在過去的個人電腦上是無法實現的。這會驅動主流PC升級週期加速,並擴展系統方案供應商和主流方案供應商的機會。
有一些人責備ISV未能跟進硬體的發展,許多人都說這已經使新一代PC、週邊設備和服務的銷售延遲。人們常常引證微軟長達5年的 Windows Vista開發週期,說明這就是整個PC生態系統停滯的主要原因。而微軟已經準備好往前邁進;在最近於美國紐約的Vista和Office 2007發表會上,該公司的高層特別標榜在英特爾雙核心Duo處理器上執行Vista的性能優勢。
當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被問及市場上充斥了許多未完成的軟體處理功能時,他坦率地承認軟體供應商確實沒有跟上英特爾和AMD,對多核心技術的適應很慢。但是他也暗示軟硬體廠商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英特爾和AMD正以前所未有的不同方式賦予我們更大的處理器功能;其實我們比較喜歡舊版摩爾定律所定義的發展規律,那就是處理器的速度每 1年半僅成長一倍,那對軟體設計工程師來說真是求之不得,」Ballmer表示:「而現在這兩家公司提供更多的核心,不僅使處理器的速度更快、使我們的負擔更大,而且涉及到每一個用不同方式編寫軟體以期發揮其處理器功效的軟體工程師,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創新,包括晶片產業和軟體產業。」
為了突顯兩種互補技術的聯合優勢,微軟和英特爾今年秋季攜手向合作夥伴展示了在英特爾雙核心Duo系統上執行Vista和Office 2007的性能。在Vista中新的加強運算功能,如3D繪圖、無形搜尋索引(invisible search indexing)、媒體播放、視訊下載以及其它諸如SideBar和安全掃描之類的在後台執行的應用,都是透過多核心並且需要多核心才能順利運作, Sutter表示。
ISV必須編寫可以適應多核心的應用程式,Sutter指出,Excel 2007多執行緒重新計算技術(recalculation technology)使在複雜的電子資料表中進行先進的財務建模成為可能,因為它把運算分割給不同的核心來處理。此外Sutter並補充,可採用線性方式把為四核心編寫的軟體調整到八核心的環境。
合作夥伴希望微軟新的多執行緒應用程式,和針對多核心PC的寬廣可調整性,將刺激其它ISV開發新的應用程式。「我認為只有這樣,人們才會編寫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以充分利用多執行緒環境。我們正談論的是四核心,但是雙核心才剛剛開始確實獲得主流市場的推動和接受;我認為2007年對於電腦零售商是一個好年頭,」Nortech的市場行銷總監Todd Swank如是說。
「毫無疑問,應用程式應該採用多執行緒。大多數應用程式,包括微軟提供的,目前都還不是多執行緒的,」Terabyte Computers總裁Brian Bergin表示:「在此之前,獲得SMP的唯一途徑是採用昂貴的主機板和雙CPU。而現在雙核心CPU已普及化,因此要利用它們來編寫真正多執行緒的、具SMP功能的應用程式。」
未來還會有哪些多執行緒應用?
在安全領域的ISV,如Symantec,正利用多執行緒技術實現了在後台對病毒的監測。透過把特定的核心分配給虛擬主機(VM),Parallels則將在下一代虛擬應用中提供虛擬SMP支援,以充分利用多核心電腦的資源,並把其它VM應用轉移到你的實際主機上。
「目前,VM是以單執行緒工作的機器,」Parallels市場經理Benjamin Rudolph表示:「這對普通使用者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它確保在你的主機和客戶的虛擬主機之間最大的性能平衡。不過我們已經發現,對於大多數任務來說,虛擬主機採用一個核心,而實際主機採用另外一個核心能很好地利用資源。虛擬SMP將被包含進去,以便使用戶能根據需要或多或少地發揮電腦的性能。」
Adobe於今年四月發佈的PDF Print Engine具有可升級性,其基於多執行緒架構的軟體能夠根據個人電腦中採用的多核心處理器和多處理器進行升級。這樣的附加性能促使人們添加新的性能,如工作流程。隨著各類商業需求開始感受到多核心運算的好處,開發商的數量將與日俱增。
「對於商務應用開發商,編寫多執行緒程式碼是家常便飯。除此之外,對於分秒必爭的證券和外匯交易,可能還需要重量級的即時系統,」微軟的合作夥伴Twenty-Six公司技術長Andrew Brust表示,多核心桌上型電腦能更順暢地同時執行多種應用程式,並容許分別執行複雜的任務。
此外微軟的Sutter還表示,編寫多執行緒應用軟體不難,但軟體工程師必須找到能把不同的任務分配給每一個核心的方法。他表示,工具供應商要擴展現有的程式語言和框架以使協同編程更為便利。將來的Visual Studio版本將包含指南並使之易於除錯,並根據性能來定義多執行緒應用。
Autodesk的資深行銷經理Rob Hoffman表示,單核心處理器對於執行目前的任務可能是足夠的,但多核心處理器的可用性將驅動新的應用開發:「多核心已經蓄勢待發。」而他的觀察也從 Boxx Technologies的業務開發總監Ed Carasappa處得到印證,該公司已經有四套工作站出貨給ISV用以開發多執行緒應用。
「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有關64位元和多執行緒的新聞報導,但是市面上幾乎沒有一種桌上型電腦利用以上技術、遑論四核心CPU。」Carasappa表示:「它要到何時才能普及應用呢?這取決於企業界,但對微軟來說,多執行緒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一位產業分析師則表示,隨著四核心處理器的問世,明年PC和相關應用將帶動一輪主要的升級週期。「目前四核心處理器確實僅適合利基市場,四核心就像進口車,銷售量不大;不過與汽車市場不同的是,這些新型處理器可能在18個月內就會躍升為主流配備。」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Steve Kleynhans表示:「現在就將四核心投入市場,將鼓勵整個PC生態系統的廠商,特別是軟體業者,開始著手採用四核心環境來設計軟體。」
「我們將慢慢看到越來越多的常見應用轉向多核心環境;但整體說來,目前多核心處理器僅是讓消費者更順暢地執行多種任務,且在執行更多應用程式時不會感覺電腦速度明顯變慢。」AMAX的市場行銷專家James Huang表示:「多核心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硬體領先於軟體。」
(參考原文:Missing the boat on multithreading?)
(Paula Rooney)
星期二, 12月 19, 2006
圈地無線領域,三星信念堅定:4G=WiMAX
圈地無線領域,三星信念堅定:4G=WiMAX
上網時間:2006年12月19日
通過在紐約舉行的第二場年度Mobile Summit峰會,三星公司向外界展示了其在未來無線技術領域的地位,這種未來的無線技術即基於IEEE 802.16e標準的移動WiMAX。
美國三星通信公司(STA)移動業務策劃師Philip Garrison表示:「4G就是WiMAX,這一點我們非常清楚。」該公司借本次峰會之機來慶祝三星美國成立10週年——這是這家三星美國子公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而4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和在美國國內1億部手機的銷售記錄更是這一里程碑上最好的標誌。Garrison表示,三星美國還將在明年推出60款新手機。
三星美國的總裁Dale Sohn在他的開場演講中提出了公司的口號「世界在你手中」,意指使用三星手機能在隨時隨地和任何人進行通信。Garrison說:「我們在邁向移動多媒體處理領域。」
移動WiMAX承載著三星的未來,而近期三星則會通過一系列無線技術或產品來提供移動性和聯通性,包括EVDO Rev A、HSDPA和HSUPA、MobileTV、衛星廣播和雙模Wi-Fi/蜂窩式手機等。Garrison表示:「明年MediaFLO技術的市場將會非常之大。」
三星開發的無線技術各種各樣,包括GSM/GPRS/EDGE和3G IMT2000 CDMA等,這讓它對於明年的預測更添了幾分真實性。另外,今年8月6日三星和Sprint-Nextel簽約,將向其提供移動WiMAX所需設備——這也正是三星計劃明年年底在美國上市的設備,此舉充分反映出三星在移動WiMAX領域的決心。英特爾和摩托羅拉也都是這份合同的一份子。
三星移動寬帶網絡部門副總裁Tom Jasny概述了移動WiMAX的優勢:上市速度更快,吞吐量更大,潛伏期更短,以多媒體為中心,每個用戶的寬帶容量可以達到2 Mbits/s,車載移動性能可達75 mph,有WiMAX論壇380家公司的強力支持。
對於運營商來說,WiMAX的優勢則在於取消了用戶基本設備補貼,降低了運營成本和每兆位的成本,並提高了頻譜和移動性的可靠度。
相關信息
* 什麼是4G?
4G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它的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目前的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
* 什麼是Wimax?
WiMAX全稱是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接入互通技術,
上網時間:2006年12月19日
通過在紐約舉行的第二場年度Mobile Summit峰會,三星公司向外界展示了其在未來無線技術領域的地位,這種未來的無線技術即基於IEEE 802.16e標準的移動WiMAX。
美國三星通信公司(STA)移動業務策劃師Philip Garrison表示:「4G就是WiMAX,這一點我們非常清楚。」該公司借本次峰會之機來慶祝三星美國成立10週年——這是這家三星美國子公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而40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和在美國國內1億部手機的銷售記錄更是這一里程碑上最好的標誌。Garrison表示,三星美國還將在明年推出60款新手機。
三星美國的總裁Dale Sohn在他的開場演講中提出了公司的口號「世界在你手中」,意指使用三星手機能在隨時隨地和任何人進行通信。Garrison說:「我們在邁向移動多媒體處理領域。」
移動WiMAX承載著三星的未來,而近期三星則會通過一系列無線技術或產品來提供移動性和聯通性,包括EVDO Rev A、HSDPA和HSUPA、MobileTV、衛星廣播和雙模Wi-Fi/蜂窩式手機等。Garrison表示:「明年MediaFLO技術的市場將會非常之大。」
三星開發的無線技術各種各樣,包括GSM/GPRS/EDGE和3G IMT2000 CDMA等,這讓它對於明年的預測更添了幾分真實性。另外,今年8月6日三星和Sprint-Nextel簽約,將向其提供移動WiMAX所需設備——這也正是三星計劃明年年底在美國上市的設備,此舉充分反映出三星在移動WiMAX領域的決心。英特爾和摩托羅拉也都是這份合同的一份子。
三星移動寬帶網絡部門副總裁Tom Jasny概述了移動WiMAX的優勢:上市速度更快,吞吐量更大,潛伏期更短,以多媒體為中心,每個用戶的寬帶容量可以達到2 Mbits/s,車載移動性能可達75 mph,有WiMAX論壇380家公司的強力支持。
對於運營商來說,WiMAX的優勢則在於取消了用戶基本設備補貼,降低了運營成本和每兆位的成本,並提高了頻譜和移動性的可靠度。
相關信息
* 什麼是4G?
4G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它的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目前的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
* 什麼是Wimax?
WiMAX全稱是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接入互通技術,
星期一, 12月 18, 2006
明基又裁員止血 手機廠只留上海一家
明基又裁員止血 手機廠只留上海一家
北京新浪網 (2006-12-18 06:53)
昨天,明基在中國大陸的調整和裁員方案全部uX爐。在北京的被裁員工全部歸屬於明基電通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該分公司準備關閉,他們主要為明基手機的研發工程師。這是明基收縮手機戰線的一個延續,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裁員基本完成。
明基對於北京研發中心的裁員發出了官方聲明:『明基本次組織調整,人事精簡將完全遵守中國有關勞動法律、法規與政策之規定,約400多人受到影響。』另外,記者 獲悉,在上海的明基手機研發人員也在此次被裁之列。
明基公關部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上海的裁員情況已經基本處理完,裁了40%左右。記者了解到,明基在上海的裁員人數也近400名,上海裁員主要為上海手機工廠部分的員工。至於蘇州的手機研發人員則是內部消化,目前,部分明基蘇州手機工廠的員工已經被分流到明基的液晶、IT設備等其他生產線。
至於裁員後的工作,明基公關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正在逐一地和北京員工協商有關離職的問題。儘管員工來公司的年限不同,但是基本上會按照(N+3)的補償方案,給員工進行補償。另外,一些員工還可以選擇待崗,如果員工選擇待崗,那麼明基按照北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發給員工薪水。還有明基手機部的北京員工,也將直接進入明基公司其他部門工作。上述明基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裁員是明基收縮手機戰線的一個延續,明基在中國大陸的裁員基本完成。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焜耀日前也首次對媒體坦承收購西門子手機失敗:『此次併購明基虧損高達8億歐元,如果我們再調集巨資來維持投入,由於不能預知未來還有多大風險,只好選擇放棄這一計劃。對我們的教訓很大,公司股東給了我相當大的壓力。』明基已經宣布不再向BenQMobile投入資金,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解聘了1900人,還剩下1100人正在尋找新的買家。
對於明基手機戰線收縮的具體計劃,明基公關經理房敏告訴記者,明基已經決定將關閉在海外的所有工廠,並結束在蘇州的手機生產基地,將產能轉移到新建的上海手機工廠。根據明基的計劃,明基已經開始在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建設一座新手機廠房,新工廠預計將在2007年第三季度建成並投入使用,未來上海工廠將成為明基全球惟一的手機生產基地。同時,在原有的研發團隊基礎上,明基將在蘇州和臺灣建立兩個手機研發中心。目前明基在全球共擁有包括中國臺灣、蘇州、上海、德國、巴西、墨西哥6個手機工廠。
對於未來明基手機的走向,李焜耀再也沒有當時收購西門子手機時的興奮:經過調整後,第四季度情況會好一些,但仍然虧損。明年下半年有望止虧轉盈。
北京新浪網 (2006-12-18 06:53)
昨天,明基在中國大陸的調整和裁員方案全部uX爐。在北京的被裁員工全部歸屬於明基電通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該分公司準備關閉,他們主要為明基手機的研發工程師。這是明基收縮手機戰線的一個延續,該公司在中國大陸的裁員基本完成。
明基對於北京研發中心的裁員發出了官方聲明:『明基本次組織調整,人事精簡將完全遵守中國有關勞動法律、法規與政策之規定,約400多人受到影響。』另外,記者 獲悉,在上海的明基手機研發人員也在此次被裁之列。
明基公關部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上海的裁員情況已經基本處理完,裁了40%左右。記者了解到,明基在上海的裁員人數也近400名,上海裁員主要為上海手機工廠部分的員工。至於蘇州的手機研發人員則是內部消化,目前,部分明基蘇州手機工廠的員工已經被分流到明基的液晶、IT設備等其他生產線。
至於裁員後的工作,明基公關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正在逐一地和北京員工協商有關離職的問題。儘管員工來公司的年限不同,但是基本上會按照(N+3)的補償方案,給員工進行補償。另外,一些員工還可以選擇待崗,如果員工選擇待崗,那麼明基按照北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發給員工薪水。還有明基手機部的北京員工,也將直接進入明基公司其他部門工作。上述明基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裁員是明基收縮手機戰線的一個延續,明基在中國大陸的裁員基本完成。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焜耀日前也首次對媒體坦承收購西門子手機失敗:『此次併購明基虧損高達8億歐元,如果我們再調集巨資來維持投入,由於不能預知未來還有多大風險,只好選擇放棄這一計劃。對我們的教訓很大,公司股東給了我相當大的壓力。』明基已經宣布不再向BenQMobile投入資金,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解聘了1900人,還剩下1100人正在尋找新的買家。
對於明基手機戰線收縮的具體計劃,明基公關經理房敏告訴記者,明基已經決定將關閉在海外的所有工廠,並結束在蘇州的手機生產基地,將產能轉移到新建的上海手機工廠。根據明基的計劃,明基已經開始在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建設一座新手機廠房,新工廠預計將在2007年第三季度建成並投入使用,未來上海工廠將成為明基全球惟一的手機生產基地。同時,在原有的研發團隊基礎上,明基將在蘇州和臺灣建立兩個手機研發中心。目前明基在全球共擁有包括中國臺灣、蘇州、上海、德國、巴西、墨西哥6個手機工廠。
對於未來明基手機的走向,李焜耀再也沒有當時收購西門子手機時的興奮:經過調整後,第四季度情況會好一些,但仍然虧損。明年下半年有望止虧轉盈。
高通在台設CDMA晶片組部門 張力行掌兵符
高通在台設CDMA晶片組部門 張力行掌兵符
邱詩文/新竹報導
CDMA手機晶片大廠美商高通(Qualcomm),日前公布高層人事異動,估計將牽動台灣分公司人事布局,此外,高通也首度在台灣設置CDMA晶片組部門總經理,延聘彥陽科技總經理張力行擔任,明年將擴編至三十人以上。
高通的事業部門分為CDMA技術部門、企業部門與網路服務等部門,其中以CDMA技術部門的規模最為龐大,在全球約有員工四千名到五千名,由日前被擢升為營運長的Sanjay K. Jha,擔任該部門的總裁,由於美國總部出現高層人事異動,業界估計將牽動亞太地區人事布局。
GSM手機整合愈來愈多無線通訊規格,CDMA技術龍頭的高通也亦步亦趨,近期陸續買下無線區域網路(WiFi)多重輸出入技術(Mimo)始祖Airgo,以及RFMD的射頻晶片部門,以強化CDMA手機的功能,為此,高通台灣分公司的CDMA部門下半年開始著手工程團隊擴編。
高通台灣的CDMA技術團隊今年九月間成為獨立部門,並且延聘張力行擔任CDMA技術部門總經理,估計明年擴編,與台灣的CDMA手機客戶展開更密切的合作。
張力行最早為詮鼎科技總經理,期間發掘了台積電藍芽晶片大客戶劍橋無線(CSR),他也是台灣手機設計的老前輩之一,早期在宏碁與明基尚未分家之前,與現在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焜燿,曾一起開發過GSM手機。
邱詩文/新竹報導
CDMA手機晶片大廠美商高通(Qualcomm),日前公布高層人事異動,估計將牽動台灣分公司人事布局,此外,高通也首度在台灣設置CDMA晶片組部門總經理,延聘彥陽科技總經理張力行擔任,明年將擴編至三十人以上。
高通的事業部門分為CDMA技術部門、企業部門與網路服務等部門,其中以CDMA技術部門的規模最為龐大,在全球約有員工四千名到五千名,由日前被擢升為營運長的Sanjay K. Jha,擔任該部門的總裁,由於美國總部出現高層人事異動,業界估計將牽動亞太地區人事布局。
GSM手機整合愈來愈多無線通訊規格,CDMA技術龍頭的高通也亦步亦趨,近期陸續買下無線區域網路(WiFi)多重輸出入技術(Mimo)始祖Airgo,以及RFMD的射頻晶片部門,以強化CDMA手機的功能,為此,高通台灣分公司的CDMA部門下半年開始著手工程團隊擴編。
高通台灣的CDMA技術團隊今年九月間成為獨立部門,並且延聘張力行擔任CDMA技術部門總經理,估計明年擴編,與台灣的CDMA手機客戶展開更密切的合作。
張力行最早為詮鼎科技總經理,期間發掘了台積電藍芽晶片大客戶劍橋無線(CSR),他也是台灣手機設計的老前輩之一,早期在宏碁與明基尚未分家之前,與現在明基集團董事長李焜燿,曾一起開發過GSM手機。
星期五, 12月 15, 2006
3G手機專利糾紛「正解」浮出水面,博通扳倒專利大戶
3G手機專利糾紛「正解」浮出水面,博通扳倒專利大戶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15日
博通公司(Broadcom)在與高通的3G手機知識產權官司中取得部分勝利。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支持行政法官Charles Bullock日前作出的判決,即高通侵犯了博通公司的五項專利。
2004年3月30日頒布的美國6,714,983號專利覆蓋「用於通訊網絡中的模塊式便攜數據處理終端」。Bullock在10月份裁定該專利遭到侵犯,並確認博通公司在12月8日文件中所提到的全部三項專利有效,上述委員會駁回了高通的指控。
雖然Bullock建議不對使用高通公司芯片和軟件的第三方無線手機實施下游廠商糾正措施,但ITC可能考慮發出終止令,禁止高通在未來使用或銷售侵權芯片,或者禁止美國進口使用了這些芯片的手機。ITC將在2月考慮糾正措施。
高通和博通還為寬帶CDMA商業秘密走上美國聖迭哥聯邦地方法院。高通在10月30日聲稱,一項法院禁令已禁止博通使用相關的商業秘密,但博通稱其只同意涉及有限的高通文件的「文件隔離」。博通表示,法官Rudi Brewster駁回了高通全面禁止博通生產3G基帶處理器的要求。
博通還和德州儀器在韓國對高通提起訴訟。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15日
博通公司(Broadcom)在與高通的3G手機知識產權官司中取得部分勝利。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支持行政法官Charles Bullock日前作出的判決,即高通侵犯了博通公司的五項專利。
2004年3月30日頒布的美國6,714,983號專利覆蓋「用於通訊網絡中的模塊式便攜數據處理終端」。Bullock在10月份裁定該專利遭到侵犯,並確認博通公司在12月8日文件中所提到的全部三項專利有效,上述委員會駁回了高通的指控。
雖然Bullock建議不對使用高通公司芯片和軟件的第三方無線手機實施下游廠商糾正措施,但ITC可能考慮發出終止令,禁止高通在未來使用或銷售侵權芯片,或者禁止美國進口使用了這些芯片的手機。ITC將在2月考慮糾正措施。
高通和博通還為寬帶CDMA商業秘密走上美國聖迭哥聯邦地方法院。高通在10月30日聲稱,一項法院禁令已禁止博通使用相關的商業秘密,但博通稱其只同意涉及有限的高通文件的「文件隔離」。博通表示,法官Rudi Brewster駁回了高通全面禁止博通生產3G基帶處理器的要求。
博通還和德州儀器在韓國對高通提起訴訟。
德儀調降財測 高盛:不影響宏達電和聯發科手機產品地位
德儀調降財測 高盛:不影響宏達電和聯發科手機產品地位
德州儀器(TI)調降今年第 4季財測獲利,高盛證券指出,市場誤解為德州儀器對手機前景看法疲弱,進而影響對宏達電(2498-TW下單) 和聯發科 (2454-TW)的評價,但其實德州儀器的前景沒有重要得足以推估總體市場趨勢,高盛證券重申看好宏達電和聯發科在手機產品的領導地位。
高盛證券科技產業分析鄭昭義表示,德州儀器調降今年第 4季的營收和獲利預估值,市場解讀為這是一個警訊,特別是3G和中高階2.5G手機的前景堪慮。
鄭昭義表示,事實不是如此,德州儀器的市佔率沒有重要得足以推估總體市場趨勢,特別是針對新興的手機產品,像是3G和中高階2.5G手機。
鄭昭義表示,宏達電正迅速遷移到美商高通 (Qualcomm)平台,來自德州儀器設計的產品較少,也因此德州儀器今年第 4季疲弱的表現不代表宏達電3G產品會受影響,而且宏達電100%使用Qualcomm解決方案的新產品快速增加。
此外,宏達電逐漸將 PDA手機和smartphone產品轉移到3G以及更高階的手機,而德州儀器獨樹一幟的數位影像處理解決方案 (DSP)面對其它挑戰者也逐漸失去競爭優勢,鄭昭義重申維持買進宏達電的評等。
鄭昭義特別提到聯發科佔據了進入中國大陸中高階手機市場的通路,限制了德州儀器的低階市場銷售狀況,而聯發科正在調整多媒體手機解決方案的主要價格,以擴大中國大陸和其他新興國家在非一線廠商的市佔率。
德州儀器可能發現現在市場的地位已經變得不同了,要讓 LoCosto或其它低階解決方案進入這些市場不太容易,而eCosto要到2008年才能量產。因此,德州儀器調降財測對聯發科的業務沒有影響,重申買進聯發科的評等。
德州儀器(TI)調降今年第 4季財測獲利,高盛證券指出,市場誤解為德州儀器對手機前景看法疲弱,進而影響對宏達電(2498-TW下單) 和聯發科 (2454-TW)的評價,但其實德州儀器的前景沒有重要得足以推估總體市場趨勢,高盛證券重申看好宏達電和聯發科在手機產品的領導地位。
高盛證券科技產業分析鄭昭義表示,德州儀器調降今年第 4季的營收和獲利預估值,市場解讀為這是一個警訊,特別是3G和中高階2.5G手機的前景堪慮。
鄭昭義表示,事實不是如此,德州儀器的市佔率沒有重要得足以推估總體市場趨勢,特別是針對新興的手機產品,像是3G和中高階2.5G手機。
鄭昭義表示,宏達電正迅速遷移到美商高通 (Qualcomm)平台,來自德州儀器設計的產品較少,也因此德州儀器今年第 4季疲弱的表現不代表宏達電3G產品會受影響,而且宏達電100%使用Qualcomm解決方案的新產品快速增加。
此外,宏達電逐漸將 PDA手機和smartphone產品轉移到3G以及更高階的手機,而德州儀器獨樹一幟的數位影像處理解決方案 (DSP)面對其它挑戰者也逐漸失去競爭優勢,鄭昭義重申維持買進宏達電的評等。
鄭昭義特別提到聯發科佔據了進入中國大陸中高階手機市場的通路,限制了德州儀器的低階市場銷售狀況,而聯發科正在調整多媒體手機解決方案的主要價格,以擴大中國大陸和其他新興國家在非一線廠商的市佔率。
德州儀器可能發現現在市場的地位已經變得不同了,要讓 LoCosto或其它低階解決方案進入這些市場不太容易,而eCosto要到2008年才能量產。因此,德州儀器調降財測對聯發科的業務沒有影響,重申買進聯發科的評等。
明基兩岸員工 這廂感心那廂傷心
明基兩岸員工 這廂感心那廂傷心
吳筱雯/台北報導
明基台灣總部、大陸「年前兩樣情」。陷入負債比率過高的明基,即使已要處分資產求現,仍努力要讓員工過個好年,據了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已經對內表示,農曆年前將發放績效獎金。不過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在無預警之下,明基昨日對北京手機研發中心員工宣布解聘所有人,只能與明基簽訂最低賠償協議。
受到BenQ Mobile拖累,加上本業其他產品線的業績表現欠佳,明基負擔相當沉重,也讓明基內部員工除了好好運用每年十四個月的薪水外,多不敢期望農曆年前能拿到績效獎金。
不過據了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日前對所有員工發出電子郵件,表示今年農曆年前公司仍將會按照往例發放績效獎金,讓明基員工驚訝之餘,仍然相當「感心」。
明基的績效獎金按照年資與工作表現,每位員工領到的都不同,不過就過去的狀況來說,明基每年在農曆年前發放的績效獎金,約在零至三個月不等,尤其今年初開始,明基為了讓台灣與德國的員工薪資差異縮小,大幅提高經理級以下員工的薪水,若發放與去年同樣的月數,員工的績效獎金有機會比去年大包許多。
但內部也透露,雖然李錫華已經宣佈農曆年前將照常發放績效獎金,不過公司實在沒錢,績效獎金不見得能維持過去的平均水準。
相較於明基台灣員工的興高采烈,明基與BenQ Mobile在大陸的員工日子就沒這麼好過了。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在毫無預警之下,明基昨日對北京手機研發中心對員工宣布,即日起全部解雇,並與員工簽定最低賠償協議。
明基的北京研發中心原先是西門子手機部門在北京成立的手機研發中心,在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由西門子轉移給BenQ Mobile,並由明基總部直接管理。
不過,在合併案正式宣布後,當時已有高達二百多名北京研發中心員工選擇不與BenQ Mobile簽約,相當於該研發中心三分之一的員工數,轉而投效偉創力,等於僅剩約四百人繼續為明基效力,不料僅一年後,這些員工被迫面臨失業的問題,明基蘇州與台灣的手機研發中心則不受影響。
這也是繼明基裁撤西門子品牌手機在上海的售後服務人員、解雇上海手機工廠員工一半之後,第三次在大陸進行大規模裁員。
吳筱雯/台北報導
明基台灣總部、大陸「年前兩樣情」。陷入負債比率過高的明基,即使已要處分資產求現,仍努力要讓員工過個好年,據了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已經對內表示,農曆年前將發放績效獎金。不過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在無預警之下,明基昨日對北京手機研發中心員工宣布解聘所有人,只能與明基簽訂最低賠償協議。
受到BenQ Mobile拖累,加上本業其他產品線的業績表現欠佳,明基負擔相當沉重,也讓明基內部員工除了好好運用每年十四個月的薪水外,多不敢期望農曆年前能拿到績效獎金。
不過據了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日前對所有員工發出電子郵件,表示今年農曆年前公司仍將會按照往例發放績效獎金,讓明基員工驚訝之餘,仍然相當「感心」。
明基的績效獎金按照年資與工作表現,每位員工領到的都不同,不過就過去的狀況來說,明基每年在農曆年前發放的績效獎金,約在零至三個月不等,尤其今年初開始,明基為了讓台灣與德國的員工薪資差異縮小,大幅提高經理級以下員工的薪水,若發放與去年同樣的月數,員工的績效獎金有機會比去年大包許多。
但內部也透露,雖然李錫華已經宣佈農曆年前將照常發放績效獎金,不過公司實在沒錢,績效獎金不見得能維持過去的平均水準。
相較於明基台灣員工的興高采烈,明基與BenQ Mobile在大陸的員工日子就沒這麼好過了。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在毫無預警之下,明基昨日對北京手機研發中心對員工宣布,即日起全部解雇,並與員工簽定最低賠償協議。
明基的北京研發中心原先是西門子手機部門在北京成立的手機研發中心,在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由西門子轉移給BenQ Mobile,並由明基總部直接管理。
不過,在合併案正式宣布後,當時已有高達二百多名北京研發中心員工選擇不與BenQ Mobile簽約,相當於該研發中心三分之一的員工數,轉而投效偉創力,等於僅剩約四百人繼續為明基效力,不料僅一年後,這些員工被迫面臨失業的問題,明基蘇州與台灣的手機研發中心則不受影響。
這也是繼明基裁撤西門子品牌手機在上海的售後服務人員、解雇上海手機工廠員工一半之後,第三次在大陸進行大規模裁員。
星期一, 12月 11, 2006
買手機晶片團隊晨星衝著聯發科
買手機晶片團隊晨星衝著聯發科
吳筱雯/台北報導
又出現一家衝著聯發科而來的國內IC業者。業界人士透露,專長於開發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控制晶片的晨星,已悄悄買下位於法國的手機晶片團隊並成立M Star France,計畫仿效聯發科模式,在不久的將來於大陸推出整合多媒體功能的二.五G手機晶片組,分食聯發科在大陸手晶片市場的高佔有率與獲利。
晨星進軍手機晶片組的故事得從頭說起。法商Wavecom為全球最早推出GSM手機模組的業者,也是全球最初幾個掌握手機晶片技術的廠商之一。
不過,隨著大陸國產手機業者積極透過貼牌方式採用韓國二線手機的產品後,Wavecom在財務壓力下,決定將GSM手機基頻晶片團隊出售,韓國二線手機品牌VK則在二○○四年初買下Wavecom的基頻晶片團隊,並將此團隊更名為VMTS。
自二○○五年起,VK已經最少推出兩個系列採用VMTS完整解決方案的產品,VMTS並積極開發整合MP3、數位相機與應用軟體的二.五G多媒體手機晶片解決方案,二.七五G、三G手機完整解決方案也已經開發多時。
但在韓國二線手機最大客戶大陸合法手機品牌業者的佔有率,在黑手機與洋品牌手機進逼下持續滑落,導致VK去年就開始大幅虧損,加上投資VMTS耗資過鉅,都讓VK在今年七月差點瀕臨破產,為了拯救母體,VK出售VMTS給予晨星。
而據了解,VMTS不僅已經更名為M Star France,晨星計畫透過M Star France推出低價手機完整解決方案,以跨入手機晶片組市場、尤其是聯發科的大陸市場,第一個產品即是GPRS手機晶片組。
由於M Star France過去已經有過多次技術平台應用在多媒體手機的經驗,與聯發科相似的低價多媒體手機晶片組可望能快速推出,業界人士也透露,晨星此舉正是衝著聯發科而來,藉此分食聯發科在大陸的佔有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台灣的晶片業者積極跟隨聯發科腳步外,大陸晶片業者也逐漸在黑手機與合法品牌手機業者間佔有一席之地,以有「大陸的聯發科」之稱的展訊為例,下半年手機晶片單月出貨量已經達到百萬套水準,大陸手機晶片組市場已經不似聯發科剛崛起時般容易進入,也更考驗晨星買下VMTS的決定是否正確。
吳筱雯/台北報導
又出現一家衝著聯發科而來的國內IC業者。業界人士透露,專長於開發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控制晶片的晨星,已悄悄買下位於法國的手機晶片團隊並成立M Star France,計畫仿效聯發科模式,在不久的將來於大陸推出整合多媒體功能的二.五G手機晶片組,分食聯發科在大陸手晶片市場的高佔有率與獲利。
晨星進軍手機晶片組的故事得從頭說起。法商Wavecom為全球最早推出GSM手機模組的業者,也是全球最初幾個掌握手機晶片技術的廠商之一。
不過,隨著大陸國產手機業者積極透過貼牌方式採用韓國二線手機的產品後,Wavecom在財務壓力下,決定將GSM手機基頻晶片團隊出售,韓國二線手機品牌VK則在二○○四年初買下Wavecom的基頻晶片團隊,並將此團隊更名為VMTS。
自二○○五年起,VK已經最少推出兩個系列採用VMTS完整解決方案的產品,VMTS並積極開發整合MP3、數位相機與應用軟體的二.五G多媒體手機晶片解決方案,二.七五G、三G手機完整解決方案也已經開發多時。
但在韓國二線手機最大客戶大陸合法手機品牌業者的佔有率,在黑手機與洋品牌手機進逼下持續滑落,導致VK去年就開始大幅虧損,加上投資VMTS耗資過鉅,都讓VK在今年七月差點瀕臨破產,為了拯救母體,VK出售VMTS給予晨星。
而據了解,VMTS不僅已經更名為M Star France,晨星計畫透過M Star France推出低價手機完整解決方案,以跨入手機晶片組市場、尤其是聯發科的大陸市場,第一個產品即是GPRS手機晶片組。
由於M Star France過去已經有過多次技術平台應用在多媒體手機的經驗,與聯發科相似的低價多媒體手機晶片組可望能快速推出,業界人士也透露,晨星此舉正是衝著聯發科而來,藉此分食聯發科在大陸的佔有率。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台灣的晶片業者積極跟隨聯發科腳步外,大陸晶片業者也逐漸在黑手機與合法品牌手機業者間佔有一席之地,以有「大陸的聯發科」之稱的展訊為例,下半年手機晶片單月出貨量已經達到百萬套水準,大陸手機晶片組市場已經不似聯發科剛崛起時般容易進入,也更考驗晨星買下VMTS的決定是否正確。
星期五, 12月 08, 2006
夏新超低價智能手機震撼登場,微軟、TI助其打造豐富內涵
夏新超低價智能手機震撼登場,微軟、TI助其打造豐富內涵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08日
微軟和夏新電子日前在由國際電信聯盟(ITU)主辦的2006世界電信展上宣布推出四款新的基於微軟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夏新將在中國市場以前所未有的低價格提供這四款智能手機。這四款支持GSM/GPRS/EDGE的智能手機均採用來自德州儀器公司(TI)OMAP-Vox平台的增強型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
作為TI OMAP-VoxTM產品系列的首個解決方案,OMAPV1030 GSM/GPRS/EDGE芯片組是為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增強的多媒體功能和支持更強大的操作系統而特別設計的。夏新電子是第一家推出採用這種低成本、高性能芯片組構架的智能手機的設備製造商。
過去,採用強健的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均需要配備更昂貴的雙核芯片組,來為豐富的用戶界面、數據聯網和其它個人和商務應用提供動力。OMAPV1030解決方案讓夏新在實現高質量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的同時在智能手機中提供先進且價格合理的多媒體功能。
預計這四款智能手機中的第一款——夏新E72的零售價將低於2,000元人民幣。這將是目前中國市場中基於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中價格最低的一款。其它三款機型——E75、E76和E78的價格將在稍後的時間公布。
這四款基於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分別採用了不同的外形設計,其中包括滑蓋型、直板型、或具有QWERTY鍵盤。這四款智能手機還內置了Windows Mobile 5.0的信息與安全服務套件,支持微軟直推(Direct Push)技術,這讓繁忙的移動工作人士可以實時獲取電子郵件、日曆、任務和聯繫人中的最新信息,幫助他們與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聯繫。
更低的成本,同樣的高性能
這次新推出的夏新智能手機提供了與其它基於Windows Mobile的智能手機相同的娛樂和休閒體驗。這四款新的手機重量輕,尺寸薄,內置Windows Media Player 10 Mobile,為用戶提供了熟悉的音樂和視頻功能體驗。這些手機還支持TI的BlueLinkTM 5.0 Bluetooth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實現手機與桌面電腦之間的無線數據同步,還可以通過藍牙立體聲耳機享受立體聲質量的音樂體驗。夏新智能手機提供了高達200萬像素的數碼攝像頭,具有攝像功能;優質的彩屏則增強了用戶在路上觀看視頻剪輯的視覺感受。所有四款新的夏新智能手機均內置Internet Explorer,讓用戶能夠享受豐富的網絡瀏覽體驗。
根據易觀國際的研究報告 ,在未來三年內,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預計將以5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08年中國智能手機的銷售量將達到1,764萬部。用戶認知程度的提高、設備的融合、更好的設計、更豐富的第三方應用、以及高速無線網絡的普及,都是推動這一增長的重要因素。
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曉忠表示:「我們堅信智能手機在中國以及世界其他發達和發展中市場都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與微軟和TI的合作讓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低價格提供Windows Mobile智能手機體驗。」
微軟公司移動與嵌入式設備產品部和電信及媒體事業部高級副總裁Pieter Knook表示:「微軟為能夠與夏新和TI共同創新,提供這一系列成本更低的新型智能手機,而感到非常激動。更低的價格將幫助我們為更廣泛的客戶群提供各種先進的功能,比如電子郵件、流媒體視頻或移動服務,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享受工作或娛樂。」
所有四款新的夏新智能手機都採用強勁的硬件配置,能夠運行為基於Windows Mobile 的智能手機設計的所有應用。產品規格將在稍後產品正式上市之前提供。
以經濟實惠的價格實現高性能應用處理能力
OMAPV1030 GSM/GPRS/EDGE解決方案是為在主流手機中提供先進的多媒體功能而設計的。該設計建立在TI經業界驗證的GSM/GPRS/EDGE技術基礎之上,充分發揮了TI領先的90納米數字工藝技術,讓手持設備製造商能夠降低成本,將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OMAP1030解決方案採用同一OMAPTM內核同時執行調制解調器和應用處理功能,確保了移動多媒體體驗的高性能。ARM9和TI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結合在降低成本和功耗的同時提高了性能,從而提高了電池壽命和使用時間,實現了最佳的用戶體驗。OMAP-Vox平台是為最大限度提高軟件重複使用性而設計的,能夠降低總體開發成本,為下一代標準提供自然而價格合理的路線圖。
TI的3G與OMAP處理器業務部全球總經理Richard Kerslake表示:「TI一直致力於提供開放的解決方案,鼓勵低成本智能手機的發展。我們的OMAP-Vox平台是以主流消費者為目標群體,為提供高性能的多媒體體驗而設計的。夏新充分發揮了我們強勁的OMAPV1030處理器和Bluetooth技術,以及微軟的Windows Mobile軟件,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個人娛樂和通信功能。」
供貨情況
這些智能手機將在2007年1月正式上市。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08日
微軟和夏新電子日前在由國際電信聯盟(ITU)主辦的2006世界電信展上宣布推出四款新的基於微軟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夏新將在中國市場以前所未有的低價格提供這四款智能手機。這四款支持GSM/GPRS/EDGE的智能手機均採用來自德州儀器公司(TI)OMAP-Vox平台的增強型的高性價比解決方案。
作為TI OMAP-VoxTM產品系列的首個解決方案,OMAPV1030 GSM/GPRS/EDGE芯片組是為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增強的多媒體功能和支持更強大的操作系統而特別設計的。夏新電子是第一家推出採用這種低成本、高性能芯片組構架的智能手機的設備製造商。
過去,採用強健的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均需要配備更昂貴的雙核芯片組,來為豐富的用戶界面、數據聯網和其它個人和商務應用提供動力。OMAPV1030解決方案讓夏新在實現高質量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的同時在智能手機中提供先進且價格合理的多媒體功能。
預計這四款智能手機中的第一款——夏新E72的零售價將低於2,000元人民幣。這將是目前中國市場中基於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中價格最低的一款。其它三款機型——E75、E76和E78的價格將在稍後的時間公布。
這四款基於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分別採用了不同的外形設計,其中包括滑蓋型、直板型、或具有QWERTY鍵盤。這四款智能手機還內置了Windows Mobile 5.0的信息與安全服務套件,支持微軟直推(Direct Push)技術,這讓繁忙的移動工作人士可以實時獲取電子郵件、日曆、任務和聯繫人中的最新信息,幫助他們與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聯繫。
更低的成本,同樣的高性能
這次新推出的夏新智能手機提供了與其它基於Windows Mobile的智能手機相同的娛樂和休閒體驗。這四款新的手機重量輕,尺寸薄,內置Windows Media Player 10 Mobile,為用戶提供了熟悉的音樂和視頻功能體驗。這些手機還支持TI的BlueLinkTM 5.0 Bluetooth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實現手機與桌面電腦之間的無線數據同步,還可以通過藍牙立體聲耳機享受立體聲質量的音樂體驗。夏新智能手機提供了高達200萬像素的數碼攝像頭,具有攝像功能;優質的彩屏則增強了用戶在路上觀看視頻剪輯的視覺感受。所有四款新的夏新智能手機均內置Internet Explorer,讓用戶能夠享受豐富的網絡瀏覽體驗。
根據易觀國際的研究報告 ,在未來三年內,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預計將以5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08年中國智能手機的銷售量將達到1,764萬部。用戶認知程度的提高、設備的融合、更好的設計、更豐富的第三方應用、以及高速無線網絡的普及,都是推動這一增長的重要因素。
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曉忠表示:「我們堅信智能手機在中國以及世界其他發達和發展中市場都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們與微軟和TI的合作讓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低價格提供Windows Mobile智能手機體驗。」
微軟公司移動與嵌入式設備產品部和電信及媒體事業部高級副總裁Pieter Knook表示:「微軟為能夠與夏新和TI共同創新,提供這一系列成本更低的新型智能手機,而感到非常激動。更低的價格將幫助我們為更廣泛的客戶群提供各種先進的功能,比如電子郵件、流媒體視頻或移動服務,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享受工作或娛樂。」
所有四款新的夏新智能手機都採用強勁的硬件配置,能夠運行為基於Windows Mobile 的智能手機設計的所有應用。產品規格將在稍後產品正式上市之前提供。
以經濟實惠的價格實現高性能應用處理能力
OMAPV1030 GSM/GPRS/EDGE解決方案是為在主流手機中提供先進的多媒體功能而設計的。該設計建立在TI經業界驗證的GSM/GPRS/EDGE技術基礎之上,充分發揮了TI領先的90納米數字工藝技術,讓手持設備製造商能夠降低成本,將產品更快地推向市場。OMAP1030解決方案採用同一OMAPTM內核同時執行調制解調器和應用處理功能,確保了移動多媒體體驗的高性能。ARM9和TI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結合在降低成本和功耗的同時提高了性能,從而提高了電池壽命和使用時間,實現了最佳的用戶體驗。OMAP-Vox平台是為最大限度提高軟件重複使用性而設計的,能夠降低總體開發成本,為下一代標準提供自然而價格合理的路線圖。
TI的3G與OMAP處理器業務部全球總經理Richard Kerslake表示:「TI一直致力於提供開放的解決方案,鼓勵低成本智能手機的發展。我們的OMAP-Vox平台是以主流消費者為目標群體,為提供高性能的多媒體體驗而設計的。夏新充分發揮了我們強勁的OMAPV1030處理器和Bluetooth技術,以及微軟的Windows Mobile軟件,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個人娛樂和通信功能。」
供貨情況
這些智能手機將在2007年1月正式上市。
星期四, 12月 07, 2006
TI與多家廠商合作開發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
TI與多家廠商合作開發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07日
德州儀器(TI)宣佈推出一套小型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Small Form Factor Software Defined Radio Development Platform),新平台由TI、Xilinx和其它廠商共同開發,除了包含從天線到基頻的完整訊號鏈硬體外,它的軟體電路板支援套件還能在單一整合開發平台上支援所有的軟體開發工具。
廠商能利用這套平台輕鬆設計波形、並開發和測試單協定或多協定無線電,應用範圍包括軍事、公共安全、商用、專業行動無線電(PMR)和地面行動無線電(LMR)通訊系統以及無線射頻辨識(RFID)讀取器。另外,由於平台還能搭配以模型為基礎的Simulink設計工具,廠商可選用C/HDL或MATLAB Simulink迅速測試概念驗證設計,再將架構的成本與耗電最佳化。
新一代無線電需要軟體定義的架構,這類架構不僅要支援多種通訊協定、還須提供標準化硬體,以便發展從簡單的基頻到複雜的寬頻帶無線電等各種系統。舉例而言,單兵無線電之類的軍用無線電可能會提供不同的軍事單位使用,所以需要支援多種波形。而在公共安全應用方面,多協定無線電則須能支援警察和消防等各種緊急頻道。
這套開發平台與市場其它的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工具不同,它是一套硬體/軟體協同開發環境,提供射頻前端模組、A/D與D/A資料轉換模組和數位處理模組等多協定軟體定義無線電所需的完整訊號鏈。新平台將基頻、中頻和射頻分成不同的模組,而不是單一混合架構,因此開發人員可選用企業本身或其它廠商的模組,增強他們的無線電開發能力,同時將成本與耗電最佳化。這種彈性可讓廠商藉此調整產品,以因應不斷變動的產業需求。
數位處理模組充份利用TI TMS320DM6446系統單晶片的效能和架構優勢,這款晶片內含TI的TMS320CC64x+ DSP核心和ARM9通用處理器。高效能DSP核心可提高複雜訊號處理效率,通用處理器則支援網路和應用處理。DM6446元件把DSP和ARM整合至單顆晶片,協助開發人員節省系統空間和成本。除此之外,DM6446系統單晶片還內建軟體定義無線電所需的完整週邊,包括序列埠、USB和乙太網路連線以及 DDR2和NAND快閃記憶體。這套模組還包含Xilinx Virtex-4 FPGA,負責提供數據機協同處理和加速功能。Xilinx Virtex-4 SX35提供開發人員充裕的效能空間和低耗電,可以實作客戶規格的矽智財與加速功能,滿足在同一硬體上支援各種協定的要求。
資料轉換模組包含TI提供的兩顆ADS5500類比數位轉換器(14位元,125MSPS)和一顆DAC5687雙通道數位類比轉換器 (16位元,500MSPS)。這套工具的標準射頻模組則能支援種類廣泛的應用,頻率範圍從360MHz到960MHz,還提供可選擇的5MHz或 20MHz頻寬。這套平台還採用TI的MSP430超低耗電微控制器與電源管理技術。
TI為加快軟體定義無線電的發展,還與數家業界領導廠商合作,為開發平台提供必要的軟體元件與工具。Lyrtech專門發展平台硬體,同時整合這組套件的所有軟體元件。除此之外,Lyrtech還利用領先業界的DSP+FPGA架構開發知識為TI的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提供客製化支援。
此外Green Hills提供以ARM為操作平台的Integrity即時作業系統,可做為理想的上層無線電通訊協定實作環境,Objective Interface Systems則為SCA (Softwar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版本的開發平台提供ARM9,DSP和FPGA的Object Request Broker (ORB)中介軟體。
ORB中間軟體可大幅簡化應用開發,讓演算法程式碼具備良好的可移植性。加拿大通訊研究中心(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re Canada)則提供符合2.2版SCA標準的核心架構,可以彈性實作不同的波形和協定。
TI表示,軟體定義無線電是一種新技術,由於需要複雜的訊號處理,因此過去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隨著TI推出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廠商現能利用TI TMS320DM644x元件的效能和效率克服這些傳統障礙。TI透過這組開發套件提供強大可靠的晶片、硬體與軟體發展藍圖,不僅帶動成本與耗電下降,也展現TI對軟體定義無線電市場的堅定承諾。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07日
德州儀器(TI)宣佈推出一套小型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Small Form Factor Software Defined Radio Development Platform),新平台由TI、Xilinx和其它廠商共同開發,除了包含從天線到基頻的完整訊號鏈硬體外,它的軟體電路板支援套件還能在單一整合開發平台上支援所有的軟體開發工具。
廠商能利用這套平台輕鬆設計波形、並開發和測試單協定或多協定無線電,應用範圍包括軍事、公共安全、商用、專業行動無線電(PMR)和地面行動無線電(LMR)通訊系統以及無線射頻辨識(RFID)讀取器。另外,由於平台還能搭配以模型為基礎的Simulink設計工具,廠商可選用C/HDL或MATLAB Simulink迅速測試概念驗證設計,再將架構的成本與耗電最佳化。
新一代無線電需要軟體定義的架構,這類架構不僅要支援多種通訊協定、還須提供標準化硬體,以便發展從簡單的基頻到複雜的寬頻帶無線電等各種系統。舉例而言,單兵無線電之類的軍用無線電可能會提供不同的軍事單位使用,所以需要支援多種波形。而在公共安全應用方面,多協定無線電則須能支援警察和消防等各種緊急頻道。
這套開發平台與市場其它的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工具不同,它是一套硬體/軟體協同開發環境,提供射頻前端模組、A/D與D/A資料轉換模組和數位處理模組等多協定軟體定義無線電所需的完整訊號鏈。新平台將基頻、中頻和射頻分成不同的模組,而不是單一混合架構,因此開發人員可選用企業本身或其它廠商的模組,增強他們的無線電開發能力,同時將成本與耗電最佳化。這種彈性可讓廠商藉此調整產品,以因應不斷變動的產業需求。
數位處理模組充份利用TI TMS320DM6446系統單晶片的效能和架構優勢,這款晶片內含TI的TMS320CC64x+ DSP核心和ARM9通用處理器。高效能DSP核心可提高複雜訊號處理效率,通用處理器則支援網路和應用處理。DM6446元件把DSP和ARM整合至單顆晶片,協助開發人員節省系統空間和成本。除此之外,DM6446系統單晶片還內建軟體定義無線電所需的完整週邊,包括序列埠、USB和乙太網路連線以及 DDR2和NAND快閃記憶體。這套模組還包含Xilinx Virtex-4 FPGA,負責提供數據機協同處理和加速功能。Xilinx Virtex-4 SX35提供開發人員充裕的效能空間和低耗電,可以實作客戶規格的矽智財與加速功能,滿足在同一硬體上支援各種協定的要求。
資料轉換模組包含TI提供的兩顆ADS5500類比數位轉換器(14位元,125MSPS)和一顆DAC5687雙通道數位類比轉換器 (16位元,500MSPS)。這套工具的標準射頻模組則能支援種類廣泛的應用,頻率範圍從360MHz到960MHz,還提供可選擇的5MHz或 20MHz頻寬。這套平台還採用TI的MSP430超低耗電微控制器與電源管理技術。
TI為加快軟體定義無線電的發展,還與數家業界領導廠商合作,為開發平台提供必要的軟體元件與工具。Lyrtech專門發展平台硬體,同時整合這組套件的所有軟體元件。除此之外,Lyrtech還利用領先業界的DSP+FPGA架構開發知識為TI的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提供客製化支援。
此外Green Hills提供以ARM為操作平台的Integrity即時作業系統,可做為理想的上層無線電通訊協定實作環境,Objective Interface Systems則為SCA (Softwar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版本的開發平台提供ARM9,DSP和FPGA的Object Request Broker (ORB)中介軟體。
ORB中間軟體可大幅簡化應用開發,讓演算法程式碼具備良好的可移植性。加拿大通訊研究中心(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re Canada)則提供符合2.2版SCA標準的核心架構,可以彈性實作不同的波形和協定。
TI表示,軟體定義無線電是一種新技術,由於需要複雜的訊號處理,因此過去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隨著TI推出軟體定義無線電開發平台,廠商現能利用TI TMS320DM644x元件的效能和效率克服這些傳統障礙。TI透過這組開發套件提供強大可靠的晶片、硬體與軟體發展藍圖,不僅帶動成本與耗電下降,也展現TI對軟體定義無線電市場的堅定承諾。
向印度取「金」!多普達逆向操作 跨國進軍捨低就高
向印度取「金」!多普達逆向操作 跨國進軍捨低就高
2007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正式跨入10億支,預估年成長率將可達 14%,除了中國大陸外,印度被視為將是手機銷售成長最快速的新興市場,不過,對於這個擁有 10億人口的市場,恐怕大多數的台灣廠商還是處在「看得到、吃不到」的階段。
國際 EMS大廠偉創立、富士康、 Elcoteq看中印度的龐大商機,早已搶先一步,在印度牢牢鞏固與 Nokia 、Motorola、 Samsung等大廠的關係,且進一步削弱台灣供應商的腳色。
相較於 EMS跨國設廠動作積極,台灣手機供應商卻對於赴印度設廠一事始終舉棋不定,一直到了上(11)月,終於見到勝華 (2384-TW下單)敢為眾人先,率先宣布赴印度進軍供應Nokkia面板需求。
Motorola的Motophone 12月初才在印度公開上市,搶攻龐大的低階手機市場;與之恰好相反的則是宏達電 (2498-TW) 旗下品牌公司多普達,這個主打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品牌,這個月正式在印度成立分公司,打的是逆向思考的算盤,鎖定的是隨著印度經濟起飛,大量崛起的頂尖客層。
最早在印度大規模設廠的是手機龍頭Nokia, 2年前 Nokia 先在孟買設立手機研發中心,去年在青奈設計手機製造廠,且設廠不到1年,Nokia印度生產量已達2000 萬支手機,而Nokia今年 4月更宣佈要投資1.5億美元,在印度南部港口都市Chennai建立製造部門。
正由於Nokia 的捷足先登,加上低價手機策略奏效,Nokia今年在印度市場的市佔率將從去年的65%,一舉提高到 78.8%把其他競爭對手遠遠的拋在腦後,因為排名第2的Samsung印度市佔率僅6.4%,Sony Ericsson 佔 5.1%,Motorola佔4.6%,LG敗退至2.5%。
Nokia 在印度成功穩住龍頭寶座,吸引合作夥伴國際 EMS大廠偉創立、富士康把戰線拉長到印度,同時爭取Motorol、Sony Ericsson、Samsug訂單。其中富士康印度廠於今年第3季投產,預料在2年內,印度廠可以出現獲利。
只是當 EMS大廠前仆後繼擴張印度版圖時,也將減弱台灣廠商在國際大廠供應鏈的比重,因此勝華在上個月宣布將在印度設手機面板後段模組廠,預計明年第 4 季量產,月產能 900萬片,成為第一家在印度真正落腳的台灣手機零組件廠。
事實上,在印度設廠不但可以避免印度手機進口5% 的關稅,當地低廉勞工也將使產品在價格策略上更具有競爭力,但由於語言、生活條件、基礎環境尚未改善下,台灣廠商還是寧可選擇中國大陸,對印度採取觀望態度。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就曾表示,到印度設廠還是很猶豫,不過在客戶要求下,華寶 (8078-TW)不排除赴印度設廠,但華寶赴印度設廠目前仍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目前華寶是透過前段組裝後,再交由偉創力印度廠進行後段組裝,供貨給Motorola,以間接方式打入印度手機供應鏈。
儘管手機供應商對印度市場舉足不前,宏達電旗下品牌公司多普達卻在這個月,在印度正式成立分公司,成為印度市場唯一的台灣品牌代表。多普達企圖在低價手機當道的印度市場,賣起高檔的智慧型手機,鎖定印度金字頂級客層,逆勢操作,在國際大廠的地盤殺出重圍。
2007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正式跨入10億支,預估年成長率將可達 14%,除了中國大陸外,印度被視為將是手機銷售成長最快速的新興市場,不過,對於這個擁有 10億人口的市場,恐怕大多數的台灣廠商還是處在「看得到、吃不到」的階段。
國際 EMS大廠偉創立、富士康、 Elcoteq看中印度的龐大商機,早已搶先一步,在印度牢牢鞏固與 Nokia 、Motorola、 Samsung等大廠的關係,且進一步削弱台灣供應商的腳色。
相較於 EMS跨國設廠動作積極,台灣手機供應商卻對於赴印度設廠一事始終舉棋不定,一直到了上(11)月,終於見到勝華 (2384-TW下單)敢為眾人先,率先宣布赴印度進軍供應Nokkia面板需求。
Motorola的Motophone 12月初才在印度公開上市,搶攻龐大的低階手機市場;與之恰好相反的則是宏達電 (2498-TW) 旗下品牌公司多普達,這個主打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品牌,這個月正式在印度成立分公司,打的是逆向思考的算盤,鎖定的是隨著印度經濟起飛,大量崛起的頂尖客層。
最早在印度大規模設廠的是手機龍頭Nokia, 2年前 Nokia 先在孟買設立手機研發中心,去年在青奈設計手機製造廠,且設廠不到1年,Nokia印度生產量已達2000 萬支手機,而Nokia今年 4月更宣佈要投資1.5億美元,在印度南部港口都市Chennai建立製造部門。
正由於Nokia 的捷足先登,加上低價手機策略奏效,Nokia今年在印度市場的市佔率將從去年的65%,一舉提高到 78.8%把其他競爭對手遠遠的拋在腦後,因為排名第2的Samsung印度市佔率僅6.4%,Sony Ericsson 佔 5.1%,Motorola佔4.6%,LG敗退至2.5%。
Nokia 在印度成功穩住龍頭寶座,吸引合作夥伴國際 EMS大廠偉創立、富士康把戰線拉長到印度,同時爭取Motorol、Sony Ericsson、Samsug訂單。其中富士康印度廠於今年第3季投產,預料在2年內,印度廠可以出現獲利。
只是當 EMS大廠前仆後繼擴張印度版圖時,也將減弱台灣廠商在國際大廠供應鏈的比重,因此勝華在上個月宣布將在印度設手機面板後段模組廠,預計明年第 4 季量產,月產能 900萬片,成為第一家在印度真正落腳的台灣手機零組件廠。
事實上,在印度設廠不但可以避免印度手機進口5% 的關稅,當地低廉勞工也將使產品在價格策略上更具有競爭力,但由於語言、生活條件、基礎環境尚未改善下,台灣廠商還是寧可選擇中國大陸,對印度採取觀望態度。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就曾表示,到印度設廠還是很猶豫,不過在客戶要求下,華寶 (8078-TW)不排除赴印度設廠,但華寶赴印度設廠目前仍處於只聞樓梯響的階段,目前華寶是透過前段組裝後,再交由偉創力印度廠進行後段組裝,供貨給Motorola,以間接方式打入印度手機供應鏈。
儘管手機供應商對印度市場舉足不前,宏達電旗下品牌公司多普達卻在這個月,在印度正式成立分公司,成為印度市場唯一的台灣品牌代表。多普達企圖在低價手機當道的印度市場,賣起高檔的智慧型手機,鎖定印度金字頂級客層,逆勢操作,在國際大廠的地盤殺出重圍。
WCDMA戰場龍虎鬥 EMP擊退Qualcomm重返榮耀
WCDMA戰場龍虎鬥 EMP擊退Qualcomm重返榮耀
LG轉單攪亂一池春水 索尼愛立信力爭上游 助EMP市佔創新高
(記者沈勤譽/香港)2006/12/07 易利信手機技術平台(EMP)與高通(Qualcomm)在WCDMA 3G晶片市場的纏鬥日益激烈!受到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轉單的影響,EMP市佔率一度跌破10%以下,但由於主要客戶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的市佔節節高昇,EMP在2006年第三季市佔回升到2成以上,穩居獨立平台業者的龍頭,領先高通約有2倍。
易利信(Ericsson)副總裁暨手機技術平台技術事業處總經理Robert Puskaric表示,過去LG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手機全部使用EMP平台,但隨著其增加新的供應商,使得EMP在WCDMA平台的市佔一度受到不小衝擊,不過,由於多家主要客戶的市佔持續攀升,EMP的WCDMA市佔已經逼近25%,穩居獨立平台供應商的龍頭。
根據易利信與市場調查機構的最新統計,EMP的WCDMA市佔率,從2006年第一季的7%一路攀升到第三季的22~23%,創下歷史新高;至於主要競爭對手高通,2005年第四季一度創下20%的新高,但2006 年呈現逐季下滑的走勢,第三季約為12~13%,落後EMP約一半。
除了上述2家獨立3G平台供應商,目前在WCDMA市場領先的是其實是諾基亞(Nokia),但其自行開發晶片平台並未對外銷售,近2年市佔率一路攀升,2006年第三季已經達到35%的新高;另一家自行開發晶片平台的 NTT DoCoMo,市佔率則從2005年第一季的5成以上,一路下滑到2006年第三季的22~23%,現在與EMP已在伯仲之間。
Puskaric指出,全球已有19家廠商導入EMP平台,台灣廠商包括華寶(8078)、華冠(8101)、華碩(2357)、英華達(3367)及宏達電(2498)等,市面上已有55款採用EMP的WCDMA手機,累計出貨量達3,000萬台。
不過,EMP至今在前5大手機品牌業者,僅獲得索尼愛立信及LG的青睞,諾基亞與摩托羅拉(Motorola)則分別與德州儀器(TI)、飛思卡爾(Freescale)密切合作,最近摩托羅拉又新增高通為合作夥伴,對於EMP擴展市佔頗為不利。對此,Puskaric強調,EMP會持續爭取與所有手機廠商的合作機會,相信多數手機廠商不會只有1家供應商,其中2家供應商的平衡策略最有可能,因此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LG轉單攪亂一池春水 索尼愛立信力爭上游 助EMP市佔創新高
(記者沈勤譽/香港)2006/12/07 易利信手機技術平台(EMP)與高通(Qualcomm)在WCDMA 3G晶片市場的纏鬥日益激烈!受到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轉單的影響,EMP市佔率一度跌破10%以下,但由於主要客戶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的市佔節節高昇,EMP在2006年第三季市佔回升到2成以上,穩居獨立平台業者的龍頭,領先高通約有2倍。
易利信(Ericsson)副總裁暨手機技術平台技術事業處總經理Robert Puskaric表示,過去LG的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手機全部使用EMP平台,但隨著其增加新的供應商,使得EMP在WCDMA平台的市佔一度受到不小衝擊,不過,由於多家主要客戶的市佔持續攀升,EMP的WCDMA市佔已經逼近25%,穩居獨立平台供應商的龍頭。
根據易利信與市場調查機構的最新統計,EMP的WCDMA市佔率,從2006年第一季的7%一路攀升到第三季的22~23%,創下歷史新高;至於主要競爭對手高通,2005年第四季一度創下20%的新高,但2006 年呈現逐季下滑的走勢,第三季約為12~13%,落後EMP約一半。
除了上述2家獨立3G平台供應商,目前在WCDMA市場領先的是其實是諾基亞(Nokia),但其自行開發晶片平台並未對外銷售,近2年市佔率一路攀升,2006年第三季已經達到35%的新高;另一家自行開發晶片平台的 NTT DoCoMo,市佔率則從2005年第一季的5成以上,一路下滑到2006年第三季的22~23%,現在與EMP已在伯仲之間。
Puskaric指出,全球已有19家廠商導入EMP平台,台灣廠商包括華寶(8078)、華冠(8101)、華碩(2357)、英華達(3367)及宏達電(2498)等,市面上已有55款採用EMP的WCDMA手機,累計出貨量達3,000萬台。
不過,EMP至今在前5大手機品牌業者,僅獲得索尼愛立信及LG的青睞,諾基亞與摩托羅拉(Motorola)則分別與德州儀器(TI)、飛思卡爾(Freescale)密切合作,最近摩托羅拉又新增高通為合作夥伴,對於EMP擴展市佔頗為不利。對此,Puskaric強調,EMP會持續爭取與所有手機廠商的合作機會,相信多數手機廠商不會只有1家供應商,其中2家供應商的平衡策略最有可能,因此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星期五, 12月 01, 2006
明基代工事業面臨內外交逼雙重考驗!
明基代工事業面臨內外交逼雙重考驗!
李焜耀澄清明基代工併入友達傳言 然組織待變已引發同業挖角潮
(記者王君毅、沈勤譽/台北) 2006/12/01
明基(2352)即將於2007年將品牌與代工部門分家,旗下以代工業務為主的整合製造服務(IMS)部門分家後何去何從?近期市場盛傳可能併入友達(2409),對此明基董事長李焜耀30日表示,目前尚未討論到那個地步。然值得注意的是,正當明基內部組織動盪之際,員工亦出現浮動跡象,業界盛傳已有IT同業鎖定明基內部團隊,積極展開挖角動作,看來明基現正處於內外交逼的關鍵時刻。
明基在宣佈將切割代工部門,未來以既有行動通訊(BenQ Mobile)及數位媒體(DMG)事業群為主體後,IMS部門可能走向一直備受市場高度矚目,甚至傳出鴻海(2317)有意併入明基代工部門,以及明基可能再出售監視器產品線或手機工廠,近期則以明基代工部門極可能納入友達旗下的說法甚囂塵上。
部份業者認為,明基目前業務範圍涵蓋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NB)、液晶電視、手機、數位相機等產品,然現能支撐其代工業務較有量能者為液晶監視器,預估年出貨量可達近千萬台,然因液晶監視器代工毛利率不高,且需面對冠捷、群創(3481)等競爭對手,若獨立公司以監視器為代工主體,短期內恐難吸引太多投資者認同。
另外,儘管明基獨立的代工公司可望重操手機代工舊業,但畢竟初期西門子(Siemens)色彩仍在,是否能重獲國際大廠代工訂單存在變數;而若明基投入NB代工業務,在廣達(2382)、仁寶(2324)等強敵環伺下,欲殺出重圍恐難度頗高;至於液晶電視代工,出貨欲放量亦需時間。因此,若明基將獨立出來的代工公司併入友達,不失為一可行決策。
部份業者表示,友達若合併明基代工部門,未來發展亦將更為寬廣,不僅在代工垂直整合佈局更趨完整,提供客戶更一貫化的零組件到代工服務,並可舒緩友達在面板景氣低迷時對財務面的衝擊。另外,友達目前五代與六代線月產能全球第一,成本與價格具有競爭力,較無需擔心客戶轉單,若加上明基代工部門,更可提供客戶多樣化與差異化的面板與整機代工服務。
不過,李焜耀對此表示,過去友達與明基本來就有密切的業務配合,但是否將代工部門納入友達,明基內部並未討論到那個地步,現仍以相關品牌與代工部門分家的製程切割、成本計算等事宜為主;友達發言管道則指出,並未聽說此傳聞。
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明基組織即將大規模調整,加上外界傳言不斷,近來軍心浮動情況嚴重,不僅部份中階主管出現異常離職潮,同業亦頻與明基內部特定團隊展開接觸,企圖挖角。
明基內部表示,近期氣氛確實不太尋常,部份中階主管開始出走,其中,有部份是與原西門子手機部門接觸較多的人員,對於明基快刀砍斷德國團隊作法未盡認同;另一部份則是被劃分在IMS部門人員,由於對切割出去的新公司前景信心不足,且擔心引進新策略夥伴後,恐產生企業文化適應問題,因而先行出走。
明基內部指出,不少員工都在觀望,加上多家IT大廠頻向部份團隊招手,集體出走的可能性明顯升高。相較之下,明基衝刺品牌事業的業務團隊,情況相對穩定。明基內部認為,儘管近來許多事件對於明基品牌有一定傷害,但明基在監視器、投影機、甚至數位相機等產品線,已累積相當的口碑,況且手機產品線所受衝擊亦比預期小,若未來手機從BenQ-Siemens改成BenQ,去除西門子色彩後,整體戰力應可穩步回升。
事實上,明基高層對於近期風波不斷,亦頻加強內部溝通,藉以穩定軍心。明基資深財務副總游克用日前便發給所有員工一封電子郵件,強調外傳非善意購併並非事實,而明基亦已採取各種防範作為,希望同仁能持續秉持創業精神,強化執行績效,證明自己的實力。(相關新聞續見A6、A8版)
李焜耀澄清明基代工併入友達傳言 然組織待變已引發同業挖角潮
(記者王君毅、沈勤譽/台北) 2006/12/01
明基(2352)即將於2007年將品牌與代工部門分家,旗下以代工業務為主的整合製造服務(IMS)部門分家後何去何從?近期市場盛傳可能併入友達(2409),對此明基董事長李焜耀30日表示,目前尚未討論到那個地步。然值得注意的是,正當明基內部組織動盪之際,員工亦出現浮動跡象,業界盛傳已有IT同業鎖定明基內部團隊,積極展開挖角動作,看來明基現正處於內外交逼的關鍵時刻。
明基在宣佈將切割代工部門,未來以既有行動通訊(BenQ Mobile)及數位媒體(DMG)事業群為主體後,IMS部門可能走向一直備受市場高度矚目,甚至傳出鴻海(2317)有意併入明基代工部門,以及明基可能再出售監視器產品線或手機工廠,近期則以明基代工部門極可能納入友達旗下的說法甚囂塵上。
部份業者認為,明基目前業務範圍涵蓋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NB)、液晶電視、手機、數位相機等產品,然現能支撐其代工業務較有量能者為液晶監視器,預估年出貨量可達近千萬台,然因液晶監視器代工毛利率不高,且需面對冠捷、群創(3481)等競爭對手,若獨立公司以監視器為代工主體,短期內恐難吸引太多投資者認同。
另外,儘管明基獨立的代工公司可望重操手機代工舊業,但畢竟初期西門子(Siemens)色彩仍在,是否能重獲國際大廠代工訂單存在變數;而若明基投入NB代工業務,在廣達(2382)、仁寶(2324)等強敵環伺下,欲殺出重圍恐難度頗高;至於液晶電視代工,出貨欲放量亦需時間。因此,若明基將獨立出來的代工公司併入友達,不失為一可行決策。
部份業者表示,友達若合併明基代工部門,未來發展亦將更為寬廣,不僅在代工垂直整合佈局更趨完整,提供客戶更一貫化的零組件到代工服務,並可舒緩友達在面板景氣低迷時對財務面的衝擊。另外,友達目前五代與六代線月產能全球第一,成本與價格具有競爭力,較無需擔心客戶轉單,若加上明基代工部門,更可提供客戶多樣化與差異化的面板與整機代工服務。
不過,李焜耀對此表示,過去友達與明基本來就有密切的業務配合,但是否將代工部門納入友達,明基內部並未討論到那個地步,現仍以相關品牌與代工部門分家的製程切割、成本計算等事宜為主;友達發言管道則指出,並未聽說此傳聞。
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明基組織即將大規模調整,加上外界傳言不斷,近來軍心浮動情況嚴重,不僅部份中階主管出現異常離職潮,同業亦頻與明基內部特定團隊展開接觸,企圖挖角。
明基內部表示,近期氣氛確實不太尋常,部份中階主管開始出走,其中,有部份是與原西門子手機部門接觸較多的人員,對於明基快刀砍斷德國團隊作法未盡認同;另一部份則是被劃分在IMS部門人員,由於對切割出去的新公司前景信心不足,且擔心引進新策略夥伴後,恐產生企業文化適應問題,因而先行出走。
明基內部指出,不少員工都在觀望,加上多家IT大廠頻向部份團隊招手,集體出走的可能性明顯升高。相較之下,明基衝刺品牌事業的業務團隊,情況相對穩定。明基內部認為,儘管近來許多事件對於明基品牌有一定傷害,但明基在監視器、投影機、甚至數位相機等產品線,已累積相當的口碑,況且手機產品線所受衝擊亦比預期小,若未來手機從BenQ-Siemens改成BenQ,去除西門子色彩後,整體戰力應可穩步回升。
事實上,明基高層對於近期風波不斷,亦頻加強內部溝通,藉以穩定軍心。明基資深財務副總游克用日前便發給所有員工一封電子郵件,強調外傳非善意購併並非事實,而明基亦已採取各種防範作為,希望同仁能持續秉持創業精神,強化執行績效,證明自己的實力。(相關新聞續見A6、A8版)
編輯觀點:大頭們,請不要逃避對話!
大頭們,請不要逃避對話!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01日
在政治界有句話說「權力造成腐化」,而在半導體產業界,權力則是會導致領導的僵化。以上說法在不久前於德國慕尼黑召開的Electronica 2006可充分得到印證。在該兩年一度的展會中,有一場邀集各主要半導體廠商(特別以歐洲業者為主)大頭齊聚的「CEO論壇」,論壇中CEO們針對產業趨勢以及未來遠景各抒己見。
通常參與這類活動的聽眾會從討論中獲得不少啟發,但今年他們可沒這麼幸運了。主辦單位找了一位缺乏採訪技巧的學者當論壇主持人,更糟的是還不開放問答,於是讓參與論壇的CEO們──包括英飛凌(Infineon)總裁兼CEO Wolfgang Ziebart;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董事長席兼CEO Michel Mayer、恩智浦半導體(NXP)總裁兼CEO Frans van Houten,以及瑞薩(Renesas)董事長兼CEO Satoru Ito──參與了一場毫無負擔、僅需宣讀他們熟練的行銷台詞的論壇。
他們原本可以透過參與討論,與電子產業社群有更多的接觸,但他們卻畫地自限。甚至當《EETimes》的記者Junko Yoshida,在論壇之後試圖上前採訪英飛凌的Ziebart,也被這位CEO身邊的PR人員擋駕。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CEO Carlo Bozotti,以“緊急公務”的理由未現身CEO論壇,但他沒時間參加公共性活動,在第二天晚上卻在自己公司安排的活動上,將“精雕細琢”過的資訊,傳達給實際上像是被鎖在酒店大廳內(直到活動結束)的500名聽眾。
NXP的van Houten直到最後一分鐘才答應接受Yoshida記者提出的、計劃已久的採訪。瑞薩的Ito原本答應,然後又拒絕與其他CEO《EE Times》舉辦的Global Design Forum;然後他又一下答應一下拒絕接受《EE Times》歐洲記者Peter Clarke的採訪。
如果大會的主辦單位覺得不開放問答是一個好主意,那他們真是徹底錯了,他們枉顧了做為一個展會主辦單位的責任,即「鼓勵對話」。如果CEO們願意,他們一定能侃侃而談;但是如果他們以不開放問答做為參與論壇的交換條件,我們將會墜入一個悲慘的黑暗世界。
所謂「上行下效」,如果這些高層積極迴避對話,那也可以想見有一天他們手下的FAE跟著光說不練。也許CEO們手上財力雄厚,但當這個產業界規模變小,這些籌碼也會跟著縮水。
曾經,當電子產業飛速前進的時代,CEO們總是精力充沛地參與公眾對話,探討各種前景以及可能性,並期待著技術創新者分享他們的創意。也許他們喪失了願景、失去了堅持信念的的勇氣,而退縮到古堡中、拉起吊橋並戴上玫瑰色的眼鏡。
對企業高層來說,這樣的逃避現實也許很舒服,但是對於這個已經建立起成熟、廣泛且頻繁的,由上而下、由上至下的對話管道的科技產業界來說,這是個危險的轉變。
(本文作者Brian Fuller,為美國CMP集團英文版《EETimes》總編輯,全文原版請參考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上網時間 : 2006年12月01日
在政治界有句話說「權力造成腐化」,而在半導體產業界,權力則是會導致領導的僵化。以上說法在不久前於德國慕尼黑召開的Electronica 2006可充分得到印證。在該兩年一度的展會中,有一場邀集各主要半導體廠商(特別以歐洲業者為主)大頭齊聚的「CEO論壇」,論壇中CEO們針對產業趨勢以及未來遠景各抒己見。
通常參與這類活動的聽眾會從討論中獲得不少啟發,但今年他們可沒這麼幸運了。主辦單位找了一位缺乏採訪技巧的學者當論壇主持人,更糟的是還不開放問答,於是讓參與論壇的CEO們──包括英飛凌(Infineon)總裁兼CEO Wolfgang Ziebart;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董事長席兼CEO Michel Mayer、恩智浦半導體(NXP)總裁兼CEO Frans van Houten,以及瑞薩(Renesas)董事長兼CEO Satoru Ito──參與了一場毫無負擔、僅需宣讀他們熟練的行銷台詞的論壇。
他們原本可以透過參與討論,與電子產業社群有更多的接觸,但他們卻畫地自限。甚至當《EETimes》的記者Junko Yoshida,在論壇之後試圖上前採訪英飛凌的Ziebart,也被這位CEO身邊的PR人員擋駕。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CEO Carlo Bozotti,以“緊急公務”的理由未現身CEO論壇,但他沒時間參加公共性活動,在第二天晚上卻在自己公司安排的活動上,將“精雕細琢”過的資訊,傳達給實際上像是被鎖在酒店大廳內(直到活動結束)的500名聽眾。
NXP的van Houten直到最後一分鐘才答應接受Yoshida記者提出的、計劃已久的採訪。瑞薩的Ito原本答應,然後又拒絕與其他CEO《EE Times》舉辦的Global Design Forum;然後他又一下答應一下拒絕接受《EE Times》歐洲記者Peter Clarke的採訪。
如果大會的主辦單位覺得不開放問答是一個好主意,那他們真是徹底錯了,他們枉顧了做為一個展會主辦單位的責任,即「鼓勵對話」。如果CEO們願意,他們一定能侃侃而談;但是如果他們以不開放問答做為參與論壇的交換條件,我們將會墜入一個悲慘的黑暗世界。
所謂「上行下效」,如果這些高層積極迴避對話,那也可以想見有一天他們手下的FAE跟著光說不練。也許CEO們手上財力雄厚,但當這個產業界規模變小,這些籌碼也會跟著縮水。
曾經,當電子產業飛速前進的時代,CEO們總是精力充沛地參與公眾對話,探討各種前景以及可能性,並期待著技術創新者分享他們的創意。也許他們喪失了願景、失去了堅持信念的的勇氣,而退縮到古堡中、拉起吊橋並戴上玫瑰色的眼鏡。
對企業高層來說,這樣的逃避現實也許很舒服,但是對於這個已經建立起成熟、廣泛且頻繁的,由上而下、由上至下的對話管道的科技產業界來說,這是個危險的轉變。
(本文作者Brian Fuller,為美國CMP集團英文版《EETimes》總編輯,全文原版請參考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星期四, 11月 30, 2006
聯發科放棄收購威盛CDMA晶片
聯發科放棄收購威盛CDMA晶片
邱詩文/新竹報導
威盛原有意將在美國投資的CDMA基頻晶片廠威睿科技(VIA Telecom)售予聯發科,聯發科經過幾個月的評估後,已在近期正式回絕威盛的提議,據了解,CDMA手機為美國、韓國的客戶較多,與聯發科現階鞏固大陸市場的重點不同,為聯發科最後否決該項提議的主因。
威盛前年與英特爾和解後,公司定位回歸個人電腦相關晶片組、PC與手持式電子裝置CPU,除了將WiFi晶片子公司威瀚併回,九月市場更傳出威盛高層與聯發科接觸,表示有意出售其在美國投資的威睿科技。
日前市場傳出,聯發科內部經過幾個月跨部門評估後,已正式回絕威盛提出聯發科購買CDMA晶片事業的建議。為了強化大陸手機晶片市場經營,聯發科破天荒第一次在大陸買公司,十一月中獲經濟部投審會批准,買下北京博動通訊所有股權成立「聯發博動」,同時取得大陸多家國產手機品牌客戶。
市場人士透露,聯發科未來幾年,可能會傾其所有資源,加快推出WCDMA與超低價手機晶片,完成手機晶片高中低階市場布局,並且透過與大陸國產品牌手機客戶合作,打入歐洲與第三世界電信運營商,因此暫無多餘資源投入CDMA晶片開發,聯發科發言系統對該項傳言表示,公司早在幾個月前就出面否認該傳聞,無須再多做評論。
另據了解,威盛出售威睿的提議遭到拒絕後,接下來將把CDMA搭配其GSM手機基頻晶片,轉向大陸市場發展,並且計畫未來將手機晶片列入威盛的事業部門之一。大陸目前有二家手機廠生產CDMA手機,而該二家手機廠的GSM基頻晶片主力供應商是大陸展訊通訊。
九月間市場傳出威盛將出售CDMA晶片事業的消息,第二天立刻遭到聯發科否認,不過,市場人士分析,CDMA手機市場規模即使不及GSM手機,但CDMA基頻晶片的平銷售價格較高,加上威睿的CDMA基頻技術前身是LSI Logic,與CDMA老大高通(Qualcomm)有交互授權,因此,聯發科若真有意,藉著收購威睿進入CDMA手機晶片市場,並非不合理。
邱詩文/新竹報導
威盛原有意將在美國投資的CDMA基頻晶片廠威睿科技(VIA Telecom)售予聯發科,聯發科經過幾個月的評估後,已在近期正式回絕威盛的提議,據了解,CDMA手機為美國、韓國的客戶較多,與聯發科現階鞏固大陸市場的重點不同,為聯發科最後否決該項提議的主因。
威盛前年與英特爾和解後,公司定位回歸個人電腦相關晶片組、PC與手持式電子裝置CPU,除了將WiFi晶片子公司威瀚併回,九月市場更傳出威盛高層與聯發科接觸,表示有意出售其在美國投資的威睿科技。
日前市場傳出,聯發科內部經過幾個月跨部門評估後,已正式回絕威盛提出聯發科購買CDMA晶片事業的建議。為了強化大陸手機晶片市場經營,聯發科破天荒第一次在大陸買公司,十一月中獲經濟部投審會批准,買下北京博動通訊所有股權成立「聯發博動」,同時取得大陸多家國產手機品牌客戶。
市場人士透露,聯發科未來幾年,可能會傾其所有資源,加快推出WCDMA與超低價手機晶片,完成手機晶片高中低階市場布局,並且透過與大陸國產品牌手機客戶合作,打入歐洲與第三世界電信運營商,因此暫無多餘資源投入CDMA晶片開發,聯發科發言系統對該項傳言表示,公司早在幾個月前就出面否認該傳聞,無須再多做評論。
另據了解,威盛出售威睿的提議遭到拒絕後,接下來將把CDMA搭配其GSM手機基頻晶片,轉向大陸市場發展,並且計畫未來將手機晶片列入威盛的事業部門之一。大陸目前有二家手機廠生產CDMA手機,而該二家手機廠的GSM基頻晶片主力供應商是大陸展訊通訊。
九月間市場傳出威盛將出售CDMA晶片事業的消息,第二天立刻遭到聯發科否認,不過,市場人士分析,CDMA手機市場規模即使不及GSM手機,但CDMA基頻晶片的平銷售價格較高,加上威睿的CDMA基頻技術前身是LSI Logic,與CDMA老大高通(Qualcomm)有交互授權,因此,聯發科若真有意,藉著收購威睿進入CDMA手機晶片市場,並非不合理。
星期三, 11月 29, 2006
明基德國手機子公司前景近日可明朗
Author : 中央社 Published Date : Wednesday, 29. Nov. 2006
台灣明基集團在德國的手機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的前景,近日內可望明朗。該公司發言人證實,有關談判已經進入關鍵時刻,結果在未來兩、三週內就會揭曉。
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 的發言人告訴中央社記者說,明基行動通訊的破產管理人普拉格和有意接手的業者之間展開談判,並取得相當的進展,最慢在未來兩、三週以內就會達成協議,正式向外界公佈結果。
他說,相信公司在年底前就可轉虧為盈,順利找到接手的業者。按照德國一般破產處分的時程,預計在明年一月二日可正式開啟法院的破產程序。
針對德國檢察官調查明基是否延後無力清償保護的聲請而違反德國的破產法,這位發言人指出,像明基行動通訊規模這麼大的公司破產,檢察官主動調查很正常,但至今還沒發現任何違法的證據。
明基行動通訊是今年九月二十九日向德國的法院聲請無力清償保護,由法院指定的破產管理人普拉格接管公司的營運。普拉格上任後裁掉原來三千名員工的三分之二,並計畫改以代工的方式經營,正積極尋找有興趣的業者接手。
【2006/11/29中央社林育立】
台灣明基集團在德國的手機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的前景,近日內可望明朗。該公司發言人證實,有關談判已經進入關鍵時刻,結果在未來兩、三週內就會揭曉。
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 的發言人告訴中央社記者說,明基行動通訊的破產管理人普拉格和有意接手的業者之間展開談判,並取得相當的進展,最慢在未來兩、三週以內就會達成協議,正式向外界公佈結果。
他說,相信公司在年底前就可轉虧為盈,順利找到接手的業者。按照德國一般破產處分的時程,預計在明年一月二日可正式開啟法院的破產程序。
針對德國檢察官調查明基是否延後無力清償保護的聲請而違反德國的破產法,這位發言人指出,像明基行動通訊規模這麼大的公司破產,檢察官主動調查很正常,但至今還沒發現任何違法的證據。
明基行動通訊是今年九月二十九日向德國的法院聲請無力清償保護,由法院指定的破產管理人普拉格接管公司的營運。普拉格上任後裁掉原來三千名員工的三分之二,並計畫改以代工的方式經營,正積極尋找有興趣的業者接手。
【2006/11/29中央社林育立】
星期二, 11月 28, 2006
HSDPA與HSUPA增強功能及測試分析
HSDPA與HSUPA增強功能及測試分析
上網時間 : 2006年11月28日
寬頻蜂巢式數據服務市場正在迅速變化。僅僅在幾年前,UMTS技術仍處在早期部署階段,能夠利用提高頻寬的服務少之又少,而能夠支援這些服務的手機數量就更少。現在,UMTS終於慢慢成為主流技術,中等價位手機已經上市,可獲得更多的終端用戶。
由於這一市場的發展,廠商和製造商正尋求各種方式,首先滿足數量不斷提高的潛在3G用戶需求,其次是改善用戶在這些寬頻服務中的感受。在技術方面,這需要改善3G網路容量,支援的峰值速率必須超過Rel.99 UMTS支援的384kbps,在理想情況下還應使用3G頻譜。
第三代合作計劃(3GPP)在早期階段已經認識到這種需求,其任務是制訂基於WCDMA的3G標準。在2000年,它作為3GPP Rel-4標準化活動的一部份進行可行性研究,其目標是確定可望改進容量及可以實現峰值數據速率的技術,特別是在下行方向。這一努力使得作為3GPP Rel-5的一部份的一系列增強規格得到核准,這些規格統稱為HSDPA(高速下行封包接取)。
由於互動服務的數量不斷提高,這些服務由最終用戶產生內容而不是使用內容,人們需要改善上行使用容量。3GPP Rel-6中的‘FDD增強上行’功能滿足了這種要求,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HSUPA (高速上行封包接取)。
HSDPA和HSUPA都在3G無線接取網路(即UTRAN)中導入了新功能,必須使用相應的軟體升級Node-B和RNC。與蜂巢式網路中的任何其它技術進展一樣,在部署之前必須全面測試這些增強功能,包括功能級和性能級。本文的目的是介紹UTRAN增強功能,展示在開發/部署這些新技術時存在哪類測試要求。
HSDPA簡介及功能測試
HSDPA設計用於在一個小區中支援14.4Mbps的峰值數據速率。UTRAN的主要增強功能是導入了一條新的傳輸訊息通道,稱為高速共享數據訊息通道(HS-DSCH,參見表1),外加上行和下行使用的兩條控制訊息通道。

表1:HSDPA專用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訊息通道
顧名思義,HS-DSCH是多個用戶可同時使用的一條共享訊息通道,滿足了具有突發服務特點的應用需求。
這條新傳輸訊息通道的導入影響著多個協議層,最明顯的變化在實體層和MAC層。以下特性實現了HSDPA的高吞吐量功能:
1. HSDPA導入了一種自適應調變和編碼(AMC)方案,根據終端和Node-B提供的訊息通道條件相關資訊選擇調變方法和編碼速率。在下行方向,HSDPA支援16QAM作為良好訊息通道條件下傳輸數據的高階調變方法,同時支援用於WCDMA中的QPSK。
2. HSDPA採用混合自動重覆請求(HARQ)協議處理重傳,保證無差錯數據傳輸。HARQ是稱為MAC-hs的新型MAC實體的關鍵要素,同時位於Node-B和用戶設備中(UE),參見圖1。

圖1:HSDPA L1/L2協議結構
3. 快速封包調度演算法作為Node-B功能的一部份實現,它把HS-DSCH資源(如時隙和程式碼)分配給不同的用戶。
從這些特性可以看出,以前為RLC協議層及服務RNC(SRNC)預留的部份功能已經下移到MAC協議層及Node-B中。時間關鍵的功能 (如HARQ處理和封包調度)對無線介面至關重要,因為HSDPA指定的傳輸時間間隔(TTI)僅2ms,是Rel. 99 WCDMA指定之最小TTI的1/5。換言之,重傳及調變方法和編碼速率變化等可能會每隔2ms產生一次。這麼低的TTI明顯允許Node-B更快地對變化的訊息通道條件作出反應,因此HSDPA為高吞吐量應用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HSDPA標準比HS-DSCH更進一步,新增了以下兩條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層訊息通道:
1. 高速共享控制訊息通道(HS-SCCH)是一條下行訊息通道,用來提供與HS-PDSCH有關的控制資訊。它包括下一個HSDPA子訊框指向的行動終端標識、資訊程式碼集資訊,以及解碼HS-DSCH子訊框使用的調變方案等資訊。
2. 高速專用實體控制訊息通道(HS-DPCCH)是一條上行控制訊息通道,用來傳送訊息通道品質資訊(由CQI訊息通道品質指示位元攜帶)及與Node-B中HARQ作業有關的ACK/NACK消息。
MAC協議增強功能
HSDPA不僅導入了新的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層訊息通道,還對包括MAC層的高層協議產生影響。圖1顯示了HSDPA的第一層/第二層協議結構。
不同類型的MAC實體用來識別不同類別的傳輸訊息通道。3GPP Rel. 99中區分了專用傳輸訊息通道和共用傳輸訊息通道,因此MAC層包含一個MAC-d實體和一個MAC-c實體。HSDPA的導入需要定義一個新的實體,稱為MAC-hs。在Rel. 99規格中,MAC層在RNC中實現,相較之下MAC-hs則用於Node-B中,考慮了標準高性能實現方式的要求。
Node-B MAC-hs負責處理與HS-DSCH有關的第二層功能,包括下述功能:
1. 處理HARQ協議,包括產生ACK和NACK消息。
2. 重新排列失序的子訊框順序。注意,這實際上是RLC協議的功能,但這個協議層沒有在HS-DSCH的Node-B中實現。因此,MAC-hs必須接管RLC的部份關鍵任務。由於HARQ的重傳處理,子訊框到達時可能會失序。
3. 多工多個MAC-d串流到一個MAC-hs串流,並從一個MAC-hs串流對多條MAC-d串流進行解多工。
4. 下行封包調度。
在控制面協議部份,HSDPA的導入還要求增加和修改UTRAN內部使用的控制面協議,特別是下列協議:
1. 無線資源控制(RRC)協議,負責一系列UTRAN專用功能,包括(訊號)無線承載(Radio Bearer)管理。
2. Node-B應用部份(NBAP)協議,它在Iub介面(即Node-B和RNC之間的介面)上實現,NBAP使得RNC能夠管理Node-B上的資源。HS-DSCH構成了一種額外的Node-B資源類型,也需使用NBAP協議進行管理。
3. 無線網路子系統應用部份(RNSAP)在兩個RNC之間的Iur介面上實現,也受到HSDPA影響,因為在這種情況下,Node B中的HSDPA相關資源由不同於Node B主控RNC的服務RNC管理。
在用戶面協議部份,用來在UTRAN內部傳送HS-DSCH傳輸區塊的相關用戶面協議是HS-DSCH訊框協議(HS-DSCH FP),如圖1所示。顧名思義,訊框協議一般負責把傳輸區塊(從MAC層傳送到實體層的數據基本單位)整合,並‘封包化’成可透過UTRAN傳輸網路(在 Rel. 99 UMTS中是基於ATM)傳送的格式。訊框協議支援的其它功能包括節點和傳輸訊息通道同步。
一個重要的HS-DSCH FP功能與需要控制HS-DSCH中從RNC發送到Node-B的MAC-d協議數據單元(PDU)有關。由於Node-B緩衝器有限,因此必須採用某種流量控制形式,這可以用RNC和Node-B之間交換的專用HS-DSCH FP消息實現。RNC把容量請求消息發送到Node-B,顯示數據準備傳輸。根據Node-B內部目前緩衝器狀態,這個網元(network element)透過容量分配消息,顯示在一定時間週期內允許RNC傳輸多少個(如果有的話) MAC-d協議數據單元。
如前所述,在標準發佈及部署前,需在UTRAN內全面測試網元。檢驗正確實現用戶面和控制面程式只是必須解決的測試問題的一部份。由於在 Node-B和RNC之間以很高的吞吐量交換用戶數據,因此還需要對Node-B和RNC執行性能測試。換句話說,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是使用的容量分配演算法,特別是在Node-B中是否能夠正確處理從RNC發來的以最高吞吐量到達的用戶數據,即達到理論最大值14.4Mbps。
圖2顯示了一個典型的功能測試案例。

圖2:HSDPA測試方案
在這案例中,協議測試儀模擬RNC,即根據測試工程師開發的測試方案針對Node-B產生相應的消息。測試儀自動模擬不屬於測試用例、但要求使用的所有底層協議層。該特定案例還模擬核心網路,如SGSN、GGSN和HLR。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檢驗透過Iub介面正確實現控制面程式。
在本案例中,Node-B是被測設備(DUT)。其它測試可能要求測試RNC,而協議測試儀則模擬Node-B和UE。
在另一個測試案例中,目標是檢驗Node-B的記憶體管理,測試其實現方案是否能夠處理來自一部或多部終端的高吞吐量用戶服務。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模擬的協議是HS-DSCH FP;由協議測試儀模擬設置要求的無線承載(即RRC和NBAP)所需的其它協議。如圖2所示,實際服務由外部FTP伺服器模擬器提供,例如這個模擬器可以透過乙太網路連接到協議測試儀。在這該案例中,測試用例可以由速率逐漸提高(最高達14.4Mbps)的用戶面服務組成,以確定在任何時間點上Node -B中是否會產生緩衝器溢出。另一個測試用例則模擬到多個UE的服務,以檢驗Node-B的資源分配功能。
HSUPA簡介及功能測試
HSUPA的目標是在上行方向改善容量和數據吞吐量,降低專用訊息通道中的延遲。3GPP規格提供的主要增強功能是定義了一條新的傳輸訊息通道,稱為增強專用訊息通道(E-DCH)。可實現的最大理論行數據速率是5.6Mbps。與HSDPA一樣,E-DCH同時依賴PHY層和MAC層實現改進。但其中的區別在於HSUPA沒有導入新的調變方案,而是使用為WCDMA指定的現有調變方案QPSK。因此,HSUPA也沒有實現AMC。表2比較了HSDPA和HSUPA間的明顯類似之處和區別。

表2:HSDPA與HSUPA特性比較
在實體層,E-DCH定義導入了五條新的實體層訊息通道(參見圖3和表3)。

圖3:HSUPA導入的新的實體訊息通道

表3:E-DCH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訊息通道定義
E-HICH的功能與HSDPA的HS-DPCCH類似,即用來提供HARQ反饋資訊(ACK/NACK)。但它不包含CQI資訊,因為HSUPA不支援自適應調變和編碼。
與HSDPA一樣,Node-B包含一個用於HSUPA的上行調度器。但是,調度作業的目標與HSDPA完全不同:HSDPA的目標是為多個用戶分配HS-DSCH資源(時隙和程式碼),而上行調度器的目標是為各個E-DCH用戶分配所需要的盡可能多的容量(發送功率),以保證Node-B 不會產生‘功率過載’。
很明顯,由於WCDMA固有的擴頻作業,UE的發送功率與其發送資訊的數據速率直接相關。即高位元速率傳輸要求低擴頻係數來填充 WCDMA的5MHz頻寬,因此發送功率要高於要求高擴頻係數的低位元速率應用。此外,同時發送資訊的UE越多,其導致的相互干擾越多。Node-B只能容忍最大數量的干擾,一旦超過最大值,它就不再能解碼各個UE的傳輸資訊。由於E-DCH是一條專用訊息通道,因此極有可能多個UE同時傳輸資訊,因此在 Node-B上導致干擾。所以,Node-B必須調節E-DCH中發送訊號的各個UE的功率電平,以避免達到‘功率極限’。所以,這種發送功率調節相當於為使用E-DCH發送訊號的每個UE‘調度’上行容量。換句話說,上行調度無非是一種非常快的功率控制機制。
兩條實體調度訊息通道E-RGCH和E-AGCH告訴UE怎樣調節發送功率電平。在E-RGCH中,它告訴UE把發送功率電平提高或降低一步,也可以使目前發送功率電平保持不變。在E-AGCH中,Node-B提供UE應發送的E-DCH功率電平絕對值。
除導入新的實體訊息通道外,E-DCH還為UE導入了新的MAC實體:Node-B和SRNC。這些MAC實體稱為MAC-e和MAC-es (見圖4),映射到網元上。

圖4:E-DCH協議結構
具體如下:
1. MAC-e同時在UE和Node-B中實現。主要功能涉及處理HARQ重傳和調度。這是一個低階MAC層,與實體層非常近。
2. MAC-es實體在UE和SRNC中實現。在UE中,它在一定程度上負責把多條MAC-d流量多工到同一條MAC-es串流上。在SRNC中,這個實體負責順序傳送MAC-es PDU,解多工MAC-d串流,並根據QoS特點把這些串流分配到各個佇列中。這些MAC-d串流可能在Iu-PS介面上與具有不同QoS規格(如串流類服務和後台類服務)的各個PDP關聯域(context)對應。
與HS-DSCH不同,E-DCH支援軟切換(soft handover)。這說明了為什麼E-DCH的MAC層在Node-B和SRNC之間劃分,Node-B負責HARQ處理和調度等即時功能,位於 SRNC中的相關MAC-es實體則負責順序傳送MAC-es訊框,這些訊框可能來自目前為UE服務的不同Node-B。
E-DCH與HS-DSCH還有一個大的差異,是E-DCH可以同時支援2ms和10ms的TTI (HS-DSCH要求2ms的TTI)。具體要求哪個TTI取決於UE類別。
HSUPA測試案例
圖5顯示了可能的HSUPA測試案例。

圖5:HSUPA測試方案
在該案例中,DUT是RNC。測試的目標是檢驗MAC-es層正確解多工來自MAC-es串流的各條MAC-d串流,把各個MAC-d PDU重新排列到各個重新排序佇列中。測試的進一步目標是檢驗根據各條MAC-d串流的QoS要求實現重新排序。在一個測試用例中,只能模擬一個UE,檢驗在RNC中正確實現了基本MAC-es功能。在另一個測試用例中,可以模擬多個UE,檢驗RNC中的MAC-es層能夠正確區分所有UE。
在這個測試配置中,協議測試儀一方面作為UE和Node-B模擬器。它根據測試工程師的測試用例定義測試用戶面服務,在UE和RNC之間設立一條 MAC-es串流之前,模擬要求的所有必須的訊號協議。產生的服務可以與視訊文件傳輸與發送大型附件的電子郵件對應,但需取決於具體測試用例。
在RNC的另一側,協議測試儀可以實現核心網路模擬,以保證設立要求的PDP關聯域。此外,需要在協議測試儀上解碼和查看透過Iu-PS 介面傳送的用戶面服務。由於還可以在協議測試儀上查看MAC-d流量上的用戶服務分配情況,所以可以實現MAC-d流量和PDP關聯域映射。值得注意的是,可以透過一台測試設備實現UE/Node-B模擬器和CN模擬/Iu-PS監測儀。圖5顯示了兩台不同的設備,以幫助您瞭解協議測試儀的工作方式。
本文小結
HSDPA和HSUPA新行動網路功能的導入,為測試相關網路節點產品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然而,功能測試並不只是測試實現方案、查看其是否符合標準、檢查標準化介面之間的控制程式和用戶程式,在很大程度上還要求功能測試,檢查網路節點內部演算法(如與緩衝器管理、佇列等相關演算法)是否實現預計功能。這些演算法和相關軟硬體不僅應該能夠在正常條件下執行(用戶服務以平均數據速率執行),它們還應能夠處理最大指定吞吐量的用戶服務。滿足這些要求的測試平台保證了製造商可以建構針對未來的解決方案,同時保證廠商成功地使用這些解決方案。
作者:Simon Binar
太克公司協議監測分部
上網時間 : 2006年11月28日
寬頻蜂巢式數據服務市場正在迅速變化。僅僅在幾年前,UMTS技術仍處在早期部署階段,能夠利用提高頻寬的服務少之又少,而能夠支援這些服務的手機數量就更少。現在,UMTS終於慢慢成為主流技術,中等價位手機已經上市,可獲得更多的終端用戶。
由於這一市場的發展,廠商和製造商正尋求各種方式,首先滿足數量不斷提高的潛在3G用戶需求,其次是改善用戶在這些寬頻服務中的感受。在技術方面,這需要改善3G網路容量,支援的峰值速率必須超過Rel.99 UMTS支援的384kbps,在理想情況下還應使用3G頻譜。
第三代合作計劃(3GPP)在早期階段已經認識到這種需求,其任務是制訂基於WCDMA的3G標準。在2000年,它作為3GPP Rel-4標準化活動的一部份進行可行性研究,其目標是確定可望改進容量及可以實現峰值數據速率的技術,特別是在下行方向。這一努力使得作為3GPP Rel-5的一部份的一系列增強規格得到核准,這些規格統稱為HSDPA(高速下行封包接取)。
由於互動服務的數量不斷提高,這些服務由最終用戶產生內容而不是使用內容,人們需要改善上行使用容量。3GPP Rel-6中的‘FDD增強上行’功能滿足了這種要求,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HSUPA (高速上行封包接取)。
HSDPA和HSUPA都在3G無線接取網路(即UTRAN)中導入了新功能,必須使用相應的軟體升級Node-B和RNC。與蜂巢式網路中的任何其它技術進展一樣,在部署之前必須全面測試這些增強功能,包括功能級和性能級。本文的目的是介紹UTRAN增強功能,展示在開發/部署這些新技術時存在哪類測試要求。
HSDPA簡介及功能測試
HSDPA設計用於在一個小區中支援14.4Mbps的峰值數據速率。UTRAN的主要增強功能是導入了一條新的傳輸訊息通道,稱為高速共享數據訊息通道(HS-DSCH,參見表1),外加上行和下行使用的兩條控制訊息通道。

表1:HSDPA專用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訊息通道
顧名思義,HS-DSCH是多個用戶可同時使用的一條共享訊息通道,滿足了具有突發服務特點的應用需求。
這條新傳輸訊息通道的導入影響著多個協議層,最明顯的變化在實體層和MAC層。以下特性實現了HSDPA的高吞吐量功能:
1. HSDPA導入了一種自適應調變和編碼(AMC)方案,根據終端和Node-B提供的訊息通道條件相關資訊選擇調變方法和編碼速率。在下行方向,HSDPA支援16QAM作為良好訊息通道條件下傳輸數據的高階調變方法,同時支援用於WCDMA中的QPSK。
2. HSDPA採用混合自動重覆請求(HARQ)協議處理重傳,保證無差錯數據傳輸。HARQ是稱為MAC-hs的新型MAC實體的關鍵要素,同時位於Node-B和用戶設備中(UE),參見圖1。

圖1:HSDPA L1/L2協議結構
3. 快速封包調度演算法作為Node-B功能的一部份實現,它把HS-DSCH資源(如時隙和程式碼)分配給不同的用戶。
從這些特性可以看出,以前為RLC協議層及服務RNC(SRNC)預留的部份功能已經下移到MAC協議層及Node-B中。時間關鍵的功能 (如HARQ處理和封包調度)對無線介面至關重要,因為HSDPA指定的傳輸時間間隔(TTI)僅2ms,是Rel. 99 WCDMA指定之最小TTI的1/5。換言之,重傳及調變方法和編碼速率變化等可能會每隔2ms產生一次。這麼低的TTI明顯允許Node-B更快地對變化的訊息通道條件作出反應,因此HSDPA為高吞吐量應用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HSDPA標準比HS-DSCH更進一步,新增了以下兩條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層訊息通道:
1. 高速共享控制訊息通道(HS-SCCH)是一條下行訊息通道,用來提供與HS-PDSCH有關的控制資訊。它包括下一個HSDPA子訊框指向的行動終端標識、資訊程式碼集資訊,以及解碼HS-DSCH子訊框使用的調變方案等資訊。
2. 高速專用實體控制訊息通道(HS-DPCCH)是一條上行控制訊息通道,用來傳送訊息通道品質資訊(由CQI訊息通道品質指示位元攜帶)及與Node-B中HARQ作業有關的ACK/NACK消息。
MAC協議增強功能
HSDPA不僅導入了新的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層訊息通道,還對包括MAC層的高層協議產生影響。圖1顯示了HSDPA的第一層/第二層協議結構。
不同類型的MAC實體用來識別不同類別的傳輸訊息通道。3GPP Rel. 99中區分了專用傳輸訊息通道和共用傳輸訊息通道,因此MAC層包含一個MAC-d實體和一個MAC-c實體。HSDPA的導入需要定義一個新的實體,稱為MAC-hs。在Rel. 99規格中,MAC層在RNC中實現,相較之下MAC-hs則用於Node-B中,考慮了標準高性能實現方式的要求。
Node-B MAC-hs負責處理與HS-DSCH有關的第二層功能,包括下述功能:
1. 處理HARQ協議,包括產生ACK和NACK消息。
2. 重新排列失序的子訊框順序。注意,這實際上是RLC協議的功能,但這個協議層沒有在HS-DSCH的Node-B中實現。因此,MAC-hs必須接管RLC的部份關鍵任務。由於HARQ的重傳處理,子訊框到達時可能會失序。
3. 多工多個MAC-d串流到一個MAC-hs串流,並從一個MAC-hs串流對多條MAC-d串流進行解多工。
4. 下行封包調度。
在控制面協議部份,HSDPA的導入還要求增加和修改UTRAN內部使用的控制面協議,特別是下列協議:
1. 無線資源控制(RRC)協議,負責一系列UTRAN專用功能,包括(訊號)無線承載(Radio Bearer)管理。
2. Node-B應用部份(NBAP)協議,它在Iub介面(即Node-B和RNC之間的介面)上實現,NBAP使得RNC能夠管理Node-B上的資源。HS-DSCH構成了一種額外的Node-B資源類型,也需使用NBAP協議進行管理。
3. 無線網路子系統應用部份(RNSAP)在兩個RNC之間的Iur介面上實現,也受到HSDPA影響,因為在這種情況下,Node B中的HSDPA相關資源由不同於Node B主控RNC的服務RNC管理。
在用戶面協議部份,用來在UTRAN內部傳送HS-DSCH傳輸區塊的相關用戶面協議是HS-DSCH訊框協議(HS-DSCH FP),如圖1所示。顧名思義,訊框協議一般負責把傳輸區塊(從MAC層傳送到實體層的數據基本單位)整合,並‘封包化’成可透過UTRAN傳輸網路(在 Rel. 99 UMTS中是基於ATM)傳送的格式。訊框協議支援的其它功能包括節點和傳輸訊息通道同步。
一個重要的HS-DSCH FP功能與需要控制HS-DSCH中從RNC發送到Node-B的MAC-d協議數據單元(PDU)有關。由於Node-B緩衝器有限,因此必須採用某種流量控制形式,這可以用RNC和Node-B之間交換的專用HS-DSCH FP消息實現。RNC把容量請求消息發送到Node-B,顯示數據準備傳輸。根據Node-B內部目前緩衝器狀態,這個網元(network element)透過容量分配消息,顯示在一定時間週期內允許RNC傳輸多少個(如果有的話) MAC-d協議數據單元。
如前所述,在標準發佈及部署前,需在UTRAN內全面測試網元。檢驗正確實現用戶面和控制面程式只是必須解決的測試問題的一部份。由於在 Node-B和RNC之間以很高的吞吐量交換用戶數據,因此還需要對Node-B和RNC執行性能測試。換句話說,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是使用的容量分配演算法,特別是在Node-B中是否能夠正確處理從RNC發來的以最高吞吐量到達的用戶數據,即達到理論最大值14.4Mbps。
圖2顯示了一個典型的功能測試案例。

圖2:HSDPA測試方案
在這案例中,協議測試儀模擬RNC,即根據測試工程師開發的測試方案針對Node-B產生相應的消息。測試儀自動模擬不屬於測試用例、但要求使用的所有底層協議層。該特定案例還模擬核心網路,如SGSN、GGSN和HLR。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檢驗透過Iub介面正確實現控制面程式。
在本案例中,Node-B是被測設備(DUT)。其它測試可能要求測試RNC,而協議測試儀則模擬Node-B和UE。
在另一個測試案例中,目標是檢驗Node-B的記憶體管理,測試其實現方案是否能夠處理來自一部或多部終端的高吞吐量用戶服務。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模擬的協議是HS-DSCH FP;由協議測試儀模擬設置要求的無線承載(即RRC和NBAP)所需的其它協議。如圖2所示,實際服務由外部FTP伺服器模擬器提供,例如這個模擬器可以透過乙太網路連接到協議測試儀。在這該案例中,測試用例可以由速率逐漸提高(最高達14.4Mbps)的用戶面服務組成,以確定在任何時間點上Node -B中是否會產生緩衝器溢出。另一個測試用例則模擬到多個UE的服務,以檢驗Node-B的資源分配功能。
HSUPA簡介及功能測試
HSUPA的目標是在上行方向改善容量和數據吞吐量,降低專用訊息通道中的延遲。3GPP規格提供的主要增強功能是定義了一條新的傳輸訊息通道,稱為增強專用訊息通道(E-DCH)。可實現的最大理論行數據速率是5.6Mbps。與HSDPA一樣,E-DCH同時依賴PHY層和MAC層實現改進。但其中的區別在於HSUPA沒有導入新的調變方案,而是使用為WCDMA指定的現有調變方案QPSK。因此,HSUPA也沒有實現AMC。表2比較了HSDPA和HSUPA間的明顯類似之處和區別。

表2:HSDPA與HSUPA特性比較
在實體層,E-DCH定義導入了五條新的實體層訊息通道(參見圖3和表3)。

圖3:HSUPA導入的新的實體訊息通道

表3:E-DCH傳輸訊息通道和實體訊息通道定義
E-HICH的功能與HSDPA的HS-DPCCH類似,即用來提供HARQ反饋資訊(ACK/NACK)。但它不包含CQI資訊,因為HSUPA不支援自適應調變和編碼。
與HSDPA一樣,Node-B包含一個用於HSUPA的上行調度器。但是,調度作業的目標與HSDPA完全不同:HSDPA的目標是為多個用戶分配HS-DSCH資源(時隙和程式碼),而上行調度器的目標是為各個E-DCH用戶分配所需要的盡可能多的容量(發送功率),以保證Node-B 不會產生‘功率過載’。
很明顯,由於WCDMA固有的擴頻作業,UE的發送功率與其發送資訊的數據速率直接相關。即高位元速率傳輸要求低擴頻係數來填充 WCDMA的5MHz頻寬,因此發送功率要高於要求高擴頻係數的低位元速率應用。此外,同時發送資訊的UE越多,其導致的相互干擾越多。Node-B只能容忍最大數量的干擾,一旦超過最大值,它就不再能解碼各個UE的傳輸資訊。由於E-DCH是一條專用訊息通道,因此極有可能多個UE同時傳輸資訊,因此在 Node-B上導致干擾。所以,Node-B必須調節E-DCH中發送訊號的各個UE的功率電平,以避免達到‘功率極限’。所以,這種發送功率調節相當於為使用E-DCH發送訊號的每個UE‘調度’上行容量。換句話說,上行調度無非是一種非常快的功率控制機制。
兩條實體調度訊息通道E-RGCH和E-AGCH告訴UE怎樣調節發送功率電平。在E-RGCH中,它告訴UE把發送功率電平提高或降低一步,也可以使目前發送功率電平保持不變。在E-AGCH中,Node-B提供UE應發送的E-DCH功率電平絕對值。
除導入新的實體訊息通道外,E-DCH還為UE導入了新的MAC實體:Node-B和SRNC。這些MAC實體稱為MAC-e和MAC-es (見圖4),映射到網元上。

圖4:E-DCH協議結構
具體如下:
1. MAC-e同時在UE和Node-B中實現。主要功能涉及處理HARQ重傳和調度。這是一個低階MAC層,與實體層非常近。
2. MAC-es實體在UE和SRNC中實現。在UE中,它在一定程度上負責把多條MAC-d流量多工到同一條MAC-es串流上。在SRNC中,這個實體負責順序傳送MAC-es PDU,解多工MAC-d串流,並根據QoS特點把這些串流分配到各個佇列中。這些MAC-d串流可能在Iu-PS介面上與具有不同QoS規格(如串流類服務和後台類服務)的各個PDP關聯域(context)對應。
與HS-DSCH不同,E-DCH支援軟切換(soft handover)。這說明了為什麼E-DCH的MAC層在Node-B和SRNC之間劃分,Node-B負責HARQ處理和調度等即時功能,位於 SRNC中的相關MAC-es實體則負責順序傳送MAC-es訊框,這些訊框可能來自目前為UE服務的不同Node-B。
E-DCH與HS-DSCH還有一個大的差異,是E-DCH可以同時支援2ms和10ms的TTI (HS-DSCH要求2ms的TTI)。具體要求哪個TTI取決於UE類別。
HSUPA測試案例
圖5顯示了可能的HSUPA測試案例。

圖5:HSUPA測試方案
在該案例中,DUT是RNC。測試的目標是檢驗MAC-es層正確解多工來自MAC-es串流的各條MAC-d串流,把各個MAC-d PDU重新排列到各個重新排序佇列中。測試的進一步目標是檢驗根據各條MAC-d串流的QoS要求實現重新排序。在一個測試用例中,只能模擬一個UE,檢驗在RNC中正確實現了基本MAC-es功能。在另一個測試用例中,可以模擬多個UE,檢驗RNC中的MAC-es層能夠正確區分所有UE。
在這個測試配置中,協議測試儀一方面作為UE和Node-B模擬器。它根據測試工程師的測試用例定義測試用戶面服務,在UE和RNC之間設立一條 MAC-es串流之前,模擬要求的所有必須的訊號協議。產生的服務可以與視訊文件傳輸與發送大型附件的電子郵件對應,但需取決於具體測試用例。
在RNC的另一側,協議測試儀可以實現核心網路模擬,以保證設立要求的PDP關聯域。此外,需要在協議測試儀上解碼和查看透過Iu-PS 介面傳送的用戶面服務。由於還可以在協議測試儀上查看MAC-d流量上的用戶服務分配情況,所以可以實現MAC-d流量和PDP關聯域映射。值得注意的是,可以透過一台測試設備實現UE/Node-B模擬器和CN模擬/Iu-PS監測儀。圖5顯示了兩台不同的設備,以幫助您瞭解協議測試儀的工作方式。
本文小結
HSDPA和HSUPA新行動網路功能的導入,為測試相關網路節點產品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然而,功能測試並不只是測試實現方案、查看其是否符合標準、檢查標準化介面之間的控制程式和用戶程式,在很大程度上還要求功能測試,檢查網路節點內部演算法(如與緩衝器管理、佇列等相關演算法)是否實現預計功能。這些演算法和相關軟硬體不僅應該能夠在正常條件下執行(用戶服務以平均數據速率執行),它們還應能夠處理最大指定吞吐量的用戶服務。滿足這些要求的測試平台保證了製造商可以建構針對未來的解決方案,同時保證廠商成功地使用這些解決方案。
作者:Simon Binar
太克公司協議監測分部
星期一, 11月 27, 2006
手機市場「貧富分化」嚴重,音樂手機成「圈地」先鋒
手機市場「貧富分化」嚴重,音樂手機成「圈地」先鋒
上網時間 : 2006年11月27日
美國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日前公布了今年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報告。統計顯示,芬蘭諾基亞公司和美國摩托羅拉在全球擴大了市場份額和領先優勢。韓國三星電子的份額出現了下降。另外,受亞洲市場需求強勁的影響,全球三季度手機銷售增長了22%。
Gartner的報告指出,三季度,諾基亞公司的市場份額從去年的32.5%增長到了35.1%,銷售手機數量為8810萬部。摩托羅拉的份額則從18.7%增長到了20.6%。與此同時,韓國三星電子的份額則從2005年三季度的12.5%下降了0.3個百分點。
由於諾基亞公司和摩托羅拉公司在亞洲表現搶眼,Gartner公司調高了全年手機銷售的預期,新的銷售預估是9.86億部,比之前9.6億部的預估高出了2600萬部。去年,全球手機實際售出8.17萬台,今年,Gartner認為中國、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市場的表現將會擴大手機市場。
Gartner公司的首席分析師卡羅琳娜‧米拉內西表示,如果提到全球手機增長最快的地區,亞洲當之無愧,三季度的增幅高達54%。她指出,手機巨頭正在關注新興市場,並提供豐富和價廉物美的手機型號。
除了北美之外,芬蘭諾基亞公司在全球各個市場的份額都出現了增長。在拉丁美洲,在去年將冠軍寶座讓給摩托羅拉之後,三季度諾基亞重新奪得頭名。米拉內西表示,雖然批評人士稱諾基亞在中端市場競爭力不足,不過,諾基亞的產品線仍然是所有廠商中最完整的。
雖然在全球份額有所上升,但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市場丟失了份額。三季度,摩托羅拉共銷售了5190萬部手機。
三星電子雖然失去一部分份額,但通過銷售的增長保持了第三的位置,但其銷售增速低於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米拉內西表示三星電子在上半年的表現比較吃力,不過,三季度3060萬部的成績還算是一個「健康」的數字。
索尼愛立信排名第四,其全球市場份額從6.7%增長到了7.7%。韓國LG電子排名第五,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從6.5%降至6%。米拉內西表示,LG的「問題」原因之一是手機型號不足。
中國台灣明基公司的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4.7%下降到2.4%,排名第六。這個份額下降在意料之中。九月份,明基德國手機業務已經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據報導,明基公司將把手機製造業務集中往中國上海,並且關閉全球其他地區的工廠。
對於四季度手機市場,米拉內西預測說,廠商將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音樂播放上。明年,手機廠商將會在音樂基礎上增加更多功能,其中之一是手機電視。他們希望借此讓全球手機市場獲得「重生」。
上網時間 : 2006年11月27日
美國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日前公布了今年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報告。統計顯示,芬蘭諾基亞公司和美國摩托羅拉在全球擴大了市場份額和領先優勢。韓國三星電子的份額出現了下降。另外,受亞洲市場需求強勁的影響,全球三季度手機銷售增長了22%。
Gartner的報告指出,三季度,諾基亞公司的市場份額從去年的32.5%增長到了35.1%,銷售手機數量為8810萬部。摩托羅拉的份額則從18.7%增長到了20.6%。與此同時,韓國三星電子的份額則從2005年三季度的12.5%下降了0.3個百分點。
由於諾基亞公司和摩托羅拉公司在亞洲表現搶眼,Gartner公司調高了全年手機銷售的預期,新的銷售預估是9.86億部,比之前9.6億部的預估高出了2600萬部。去年,全球手機實際售出8.17萬台,今年,Gartner認為中國、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市場的表現將會擴大手機市場。
Gartner公司的首席分析師卡羅琳娜‧米拉內西表示,如果提到全球手機增長最快的地區,亞洲當之無愧,三季度的增幅高達54%。她指出,手機巨頭正在關注新興市場,並提供豐富和價廉物美的手機型號。
除了北美之外,芬蘭諾基亞公司在全球各個市場的份額都出現了增長。在拉丁美洲,在去年將冠軍寶座讓給摩托羅拉之後,三季度諾基亞重新奪得頭名。米拉內西表示,雖然批評人士稱諾基亞在中端市場競爭力不足,不過,諾基亞的產品線仍然是所有廠商中最完整的。
雖然在全球份額有所上升,但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市場丟失了份額。三季度,摩托羅拉共銷售了5190萬部手機。
三星電子雖然失去一部分份額,但通過銷售的增長保持了第三的位置,但其銷售增速低於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米拉內西表示三星電子在上半年的表現比較吃力,不過,三季度3060萬部的成績還算是一個「健康」的數字。
索尼愛立信排名第四,其全球市場份額從6.7%增長到了7.7%。韓國LG電子排名第五,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從6.5%降至6%。米拉內西表示,LG的「問題」原因之一是手機型號不足。
中國台灣明基公司的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4.7%下降到2.4%,排名第六。這個份額下降在意料之中。九月份,明基德國手機業務已經向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據報導,明基公司將把手機製造業務集中往中國上海,並且關閉全球其他地區的工廠。
對於四季度手機市場,米拉內西預測說,廠商將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音樂播放上。明年,手機廠商將會在音樂基礎上增加更多功能,其中之一是手機電視。他們希望借此讓全球手機市場獲得「重生」。
星期三, 11月 22, 2006
從Broadcom技術戰略得到的一些啟示
從Broadcom技術戰略得到的一些啟示
上網時間 : 2006年11月22日
單純從芯片出貨量和金額來看,Broadcom算得上是全球最大的無晶圓生產線(Fabless)半導體供應商,眾所周知,該公司也是知名的通信應用半導體公司。今年8月,它剛剛度過了自己15歲的生日,15年來,其不斷創新和付諸工程實踐的技術戰略推動著公司獲得一個又一個成功,特別是一系列首創技術和單芯片方案的推出給工程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詳見15年,從初創到領袖!揭開Broadcom高速成長之謎一文)。
相比成立幾十年的老牌公司,這家年輕公司的成長經歷對本土IC設計業來說,直接的借鑑作用可能更大。前段時間我受邀參加Broadcom 的15週年慶祝活動,期間與該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汪凱博士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這家公司的運營情況特別是技術戰略,並從中獲得一些啟示,在此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當其沖還是有關人才方面的戰略。始終保持初創公司的活力和執行力是Broadcom向員工始終傳達的一種理念,這裡面包含了秉承創業之初的奉獻精神和技術創新精神。在平均每位員工年創收價值方面,「全球不到10%的公司能超過50萬美元/人,超過80萬美元/人的更是鳳毛麟角,而 Broadcom達到了77.6萬美元/人。」汪凱表示。
不過,在該公司研發工程團隊(佔全部員工人數的70%)的職能設置上,我們可看到:50%的人在從事芯片設計、20%的人在從事系統和硬件設計(如參考設計方案)、30%的人在從事軟件設計;其中共有超過10%的人擁有博士頭銜,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主要從事IP、算法、協議的開發,或代表公司參加各種行業協會、標準聯盟的工作。
其次,與其研發人員職能設置相適應的是一套先進的研發體系和超越單純芯片產品的端到端系統解決方案: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各類芯片產品、配套的完整軟件平台、完整的認證及可執行測試平台、可投入成品製造的參考設計。這種人才配置和研發體系體現出Broadcom對新時期先進IC設計理念以及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從而對保持其技術和產品領先性提供了保障。
及早提出自己的技術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是擁有一定技術實力的芯片廠商普遍採取一種戰略,這有助於率先在某一領域贏得話語權和搶佔市場先機。Broadcom在下一代Wi-Fi標準——802.11n方面的積極動作可謂一個典型的例子:基於自己的Intensi-fi技術,第一個推出符合802.11n草案的芯片組方案,並且出貨量已超過100萬套(這主要是用於一些主流Wi-Fi設備廠商如Buffalo、Netgear、Linksys的實驗性草案N設備開發。預標準芯片能取得這樣的市場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
不論最終的802.11n標準如何定案,越早進入相應的技術和產品就越可能從各方面得到充分的測試和驗證,從而獲得比競爭對手更快的改進,並更早與關鍵客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包括技術上的合作),為今後迅速佔領新興市場做好鋪墊。
再者就是該公司注重知識產權的積累,致力於發展單芯片SoC解決方案。除了自身開發,Broadcom還通過30多次收購活動不斷豐富其IP庫,並與原有技術融合,針對各種應用開發相應的SoC解決方案,一旦時機成熟,就推出單芯片方案。
在該公司單芯片方案名單上,最近又出現了單芯片IPTV機頂盒方案及高清數字電視方案兩個名字。而在被業界炒得沸沸揚揚的移動電視領域,Broadcom目前採取的策略是用自己的移動多媒體處理器配合其他廠商的前端器件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但據汪凱透露,Broadcom自己的調諧器、調製器已排在日程上,明年將陸續推出。進一步推算,這樣的場景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即該公司重現當年推出世界首款單芯片64/256 QAM有線電視接收器的豪邁,第一時間打造出首款單芯片移動電視接收芯片。
作者:Melody Zhao
執行主編
《電子工程專輯》
上網時間 : 2006年11月22日
單純從芯片出貨量和金額來看,Broadcom算得上是全球最大的無晶圓生產線(Fabless)半導體供應商,眾所周知,該公司也是知名的通信應用半導體公司。今年8月,它剛剛度過了自己15歲的生日,15年來,其不斷創新和付諸工程實踐的技術戰略推動著公司獲得一個又一個成功,特別是一系列首創技術和單芯片方案的推出給工程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詳見15年,從初創到領袖!揭開Broadcom高速成長之謎一文)。
相比成立幾十年的老牌公司,這家年輕公司的成長經歷對本土IC設計業來說,直接的借鑑作用可能更大。前段時間我受邀參加Broadcom 的15週年慶祝活動,期間與該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汪凱博士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這家公司的運營情況特別是技術戰略,並從中獲得一些啟示,在此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當其沖還是有關人才方面的戰略。始終保持初創公司的活力和執行力是Broadcom向員工始終傳達的一種理念,這裡面包含了秉承創業之初的奉獻精神和技術創新精神。在平均每位員工年創收價值方面,「全球不到10%的公司能超過50萬美元/人,超過80萬美元/人的更是鳳毛麟角,而 Broadcom達到了77.6萬美元/人。」汪凱表示。
不過,在該公司研發工程團隊(佔全部員工人數的70%)的職能設置上,我們可看到:50%的人在從事芯片設計、20%的人在從事系統和硬件設計(如參考設計方案)、30%的人在從事軟件設計;其中共有超過10%的人擁有博士頭銜,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主要從事IP、算法、協議的開發,或代表公司參加各種行業協會、標準聯盟的工作。
其次,與其研發人員職能設置相適應的是一套先進的研發體系和超越單純芯片產品的端到端系統解決方案: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各類芯片產品、配套的完整軟件平台、完整的認證及可執行測試平台、可投入成品製造的參考設計。這種人才配置和研發體系體現出Broadcom對新時期先進IC設計理念以及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從而對保持其技術和產品領先性提供了保障。
及早提出自己的技術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是擁有一定技術實力的芯片廠商普遍採取一種戰略,這有助於率先在某一領域贏得話語權和搶佔市場先機。Broadcom在下一代Wi-Fi標準——802.11n方面的積極動作可謂一個典型的例子:基於自己的Intensi-fi技術,第一個推出符合802.11n草案的芯片組方案,並且出貨量已超過100萬套(這主要是用於一些主流Wi-Fi設備廠商如Buffalo、Netgear、Linksys的實驗性草案N設備開發。預標準芯片能取得這樣的市場成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
不論最終的802.11n標準如何定案,越早進入相應的技術和產品就越可能從各方面得到充分的測試和驗證,從而獲得比競爭對手更快的改進,並更早與關鍵客戶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包括技術上的合作),為今後迅速佔領新興市場做好鋪墊。
再者就是該公司注重知識產權的積累,致力於發展單芯片SoC解決方案。除了自身開發,Broadcom還通過30多次收購活動不斷豐富其IP庫,並與原有技術融合,針對各種應用開發相應的SoC解決方案,一旦時機成熟,就推出單芯片方案。
在該公司單芯片方案名單上,最近又出現了單芯片IPTV機頂盒方案及高清數字電視方案兩個名字。而在被業界炒得沸沸揚揚的移動電視領域,Broadcom目前採取的策略是用自己的移動多媒體處理器配合其他廠商的前端器件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但據汪凱透露,Broadcom自己的調諧器、調製器已排在日程上,明年將陸續推出。進一步推算,這樣的場景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即該公司重現當年推出世界首款單芯片64/256 QAM有線電視接收器的豪邁,第一時間打造出首款單芯片移動電視接收芯片。
作者:Melody Zhao
執行主編
《電子工程專輯》
星期二, 11月 07, 2006
明基併購西門子未保證留住手機廠
明基併購西門子未保證留住手機廠
中央社
明基撤出德國的手機子公司,該公司前東家西門子批評明基違背承諾,放棄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動作;不過根據剛剛曝光的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寫的一封信,明基當初和西門子簽約時,顯然沒有保證要留住德國的手機廠。
克萊費德十月初才公開批評明基撤出德國的作法「無法接受」,違背留住、甚至擴充德國生產基地的承諾,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動作。
明基撤資影響三千名員工的生計,在德國社會造成相當大的震撼;克萊費德的說法,無疑將這些員工失業的責任歸咎於明基。
不過德國公視一台(ARD)六日晚間的新聞節目報導,克萊費德在這封寫給董事會主席馮必樂的信裡指出,有意接手的投資者當中,只有明基願意繼續保有德國的手機廠,透過承繼西門子當初與工會簽訂的合約,保障手機廠員工就業到今年六月為止。
信中還提到,明基和西門子簽訂的併購合約當中,並沒有明文保證留住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
針對這則報導,西門子聲明反駁說,當初西門子付給明基現金補助款、移轉專利權和商標使用權五年,目的就是保住德國的手機事業,明基承繼與工會簽訂的就業保障合約,同樣也表現出經營德國手機事業的誠意。
然而西門子也坦承,保證留住生產基地的條款在這類的併購合約很少見,並不符一般的商業習慣。
中央社
明基撤出德國的手機子公司,該公司前東家西門子批評明基違背承諾,放棄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動作;不過根據剛剛曝光的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寫的一封信,明基當初和西門子簽約時,顯然沒有保證要留住德國的手機廠。
克萊費德十月初才公開批評明基撤出德國的作法「無法接受」,違背留住、甚至擴充德國生產基地的承諾,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動作。
明基撤資影響三千名員工的生計,在德國社會造成相當大的震撼;克萊費德的說法,無疑將這些員工失業的責任歸咎於明基。
不過德國公視一台(ARD)六日晚間的新聞節目報導,克萊費德在這封寫給董事會主席馮必樂的信裡指出,有意接手的投資者當中,只有明基願意繼續保有德國的手機廠,透過承繼西門子當初與工會簽訂的合約,保障手機廠員工就業到今年六月為止。
信中還提到,明基和西門子簽訂的併購合約當中,並沒有明文保證留住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
針對這則報導,西門子聲明反駁說,當初西門子付給明基現金補助款、移轉專利權和商標使用權五年,目的就是保住德國的手機事業,明基承繼與工會簽訂的就業保障合約,同樣也表現出經營德國手機事業的誠意。
然而西門子也坦承,保證留住生產基地的條款在這類的併購合約很少見,並不符一般的商業習慣。
星期三, 10月 25, 2006
明基慎重考慮放棄明基西門子品牌
明基慎重考慮放棄明基西門子品牌
手機將回歸明基品牌、並轉戰利基市場 目標明年轉虧為盈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10/25
明基(2352)棄守德國手機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後,正著手打造自己的手機團隊,未來將以智慧型手機等利基產品為主,並鎖定亞太、大陸及東歐等零售通路,並立下2007年轉虧為盈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分手事件對品牌造成一定程度衝擊,明基正慎重考慮放棄明基西門子品牌,未來手機可能回歸明基品牌進行銷售。
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表示,明基的手機事業正進行轉型,將鎖定在大陸、亞太及東歐等地的零售通路,至於營運商部份,主要營運商的大門仍然敞開,未來將慎選特定夥伴進行合作;在產品策略部份,明基將鎖定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等高度成長、利基的市場區隔,暫時不會介入低階大量型的產品,其中工業設計將是最大的差異化。
他進一步說,明基手機事業將力行亞洲研發、亞洲生產的策略,預計2007年推出14款新機,其中產能將縮減為40%,研發、銷售與行銷支出則將減少90%,雖然營收將大幅減少,但虧損會減少更多,由於組織輕薄化,轉虧為盈的目標將更容易達陣,預計2007年就可達成。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西門子(Siemens)幾乎已經全面撤出通訊事業,加上明基西門子品牌可能存有分手事件的陰影,反倒對明基的手機產品不利,明基內部正在討論未來手機產品的品牌策略,有可能放棄使用明基西門子,並回歸明基品牌,讓所有產品線的品牌方向一致。
對此,李錫華強調,根據當初簽訂的合約,明基可使用西門子品牌5年,未來還可使用4年,對於未來的品牌策略,還在與客戶與通路夥伴討論,但不排除使用明基品牌。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表示,由於手機事業團隊從德國移回亞洲,亞洲組織將會進行調整,其中行銷與業務團隊將會增加,而亞洲生產據點將從現有的台灣、蘇州,集中到出口便利的上海。
手機將回歸明基品牌、並轉戰利基市場 目標明年轉虧為盈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10/25
明基(2352)棄守德國手機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後,正著手打造自己的手機團隊,未來將以智慧型手機等利基產品為主,並鎖定亞太、大陸及東歐等零售通路,並立下2007年轉虧為盈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分手事件對品牌造成一定程度衝擊,明基正慎重考慮放棄明基西門子品牌,未來手機可能回歸明基品牌進行銷售。
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表示,明基的手機事業正進行轉型,將鎖定在大陸、亞太及東歐等地的零售通路,至於營運商部份,主要營運商的大門仍然敞開,未來將慎選特定夥伴進行合作;在產品策略部份,明基將鎖定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等高度成長、利基的市場區隔,暫時不會介入低階大量型的產品,其中工業設計將是最大的差異化。
他進一步說,明基手機事業將力行亞洲研發、亞洲生產的策略,預計2007年推出14款新機,其中產能將縮減為40%,研發、銷售與行銷支出則將減少90%,雖然營收將大幅減少,但虧損會減少更多,由於組織輕薄化,轉虧為盈的目標將更容易達陣,預計2007年就可達成。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西門子(Siemens)幾乎已經全面撤出通訊事業,加上明基西門子品牌可能存有分手事件的陰影,反倒對明基的手機產品不利,明基內部正在討論未來手機產品的品牌策略,有可能放棄使用明基西門子,並回歸明基品牌,讓所有產品線的品牌方向一致。
對此,李錫華強調,根據當初簽訂的合約,明基可使用西門子品牌5年,未來還可使用4年,對於未來的品牌策略,還在與客戶與通路夥伴討論,但不排除使用明基品牌。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表示,由於手機事業團隊從德國移回亞洲,亞洲組織將會進行調整,其中行銷與業務團隊將會增加,而亞洲生產據點將從現有的台灣、蘇州,集中到出口便利的上海。
李焜耀:明基受傷慘重 盼德國社會諒解
李焜耀:明基受傷慘重 盼德國社會諒解
明基淨值縮水一半 若拖至明年恐剩零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10/25
明基(2352)董事長李焜耀表示,收購西門子(Siemens)手機事業,確實是誠心誠意要經營全球手機品牌,部份德國媒體說要騙取技術或智財權(IPR)的說法並不公平;事實上,明基已經掏出6.8億歐元,淨值也減少一半,如果再拖到2007年可能淨值會跌到零,受傷相當慘重,希望德國社會能夠諒解。
李焜耀在24日的法人說明會上,對於明基放棄德國行動通訊(BenQ Mobile)所引發的風風雨雨,多次向股東、員工及德國社會道歉。他表示,接手之後確實是誠心誠意要經營,但虧損幅度遠遠超過預期,原本準備2年的現金,卻在1年內就虧光了。
他說,根據明基行動通訊經營團隊的財務規劃,第一年大約虧損4億歐元,2006年第四季就可打平,因此明基準備了2倍之多的8億歐元現金,不過,其改組速度太慢,業務發展走樣,第一年就虧損了8億多歐元,扣除西門子的補助款,明基虧損了6.8億歐元,沒有財力再投入,因此即時設下停損。
對於德國媒體近來的批評,李焜耀認為未盡公平。他強調,這1年明基已經為德國社會投入這麼多資金,不然也是西門子要支付的,而明基更已付出慘重代價,不僅虧損金額令人睡不著覺,公司市值也從新台幣500多億元縮水成200多億元(股票每股淨值已經跌到9.4元),如果不放手,2007年可能跌到零,換做是誰都無法忍受,希望德國社會能夠體諒。
他進一步說,企業、德國政府與員工的追求方向不盡相同,企業必須尋求持續健康的營運,如果明基母公司無法維持,德國子公司同樣保不住,因此明基不得不做此決定。
談到明基行動通訊的經營失利,李焜耀多次以「離譜」來形容。他說,德國經營團隊的財務預測,從來沒有準確過,其研發工作多數都外包,控管不易,產品無法準時交貨,造成最大致命傷,而德國員工工時有一定限制,無法配合趕工,甚至連會計部份都由西門子外包給其他單位,明基至今仍無法介入,「過去累積的管理問題層出不窮,要改造卻為時已晚」。
李焜耀坦言,明基如果口袋夠深,還有20億~30億美元,還有機會扳回一城;明基總經理李錫華也說,如果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或Sony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應該可以持續投資下去,不過,明基的規模相對較小,氣沒有那麼長,且無法確保這項投資可以獲利,實在無法繼續投入這個「無底洞」。
明基淨值縮水一半 若拖至明年恐剩零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10/25
明基(2352)董事長李焜耀表示,收購西門子(Siemens)手機事業,確實是誠心誠意要經營全球手機品牌,部份德國媒體說要騙取技術或智財權(IPR)的說法並不公平;事實上,明基已經掏出6.8億歐元,淨值也減少一半,如果再拖到2007年可能淨值會跌到零,受傷相當慘重,希望德國社會能夠諒解。
李焜耀在24日的法人說明會上,對於明基放棄德國行動通訊(BenQ Mobile)所引發的風風雨雨,多次向股東、員工及德國社會道歉。他表示,接手之後確實是誠心誠意要經營,但虧損幅度遠遠超過預期,原本準備2年的現金,卻在1年內就虧光了。
他說,根據明基行動通訊經營團隊的財務規劃,第一年大約虧損4億歐元,2006年第四季就可打平,因此明基準備了2倍之多的8億歐元現金,不過,其改組速度太慢,業務發展走樣,第一年就虧損了8億多歐元,扣除西門子的補助款,明基虧損了6.8億歐元,沒有財力再投入,因此即時設下停損。
對於德國媒體近來的批評,李焜耀認為未盡公平。他強調,這1年明基已經為德國社會投入這麼多資金,不然也是西門子要支付的,而明基更已付出慘重代價,不僅虧損金額令人睡不著覺,公司市值也從新台幣500多億元縮水成200多億元(股票每股淨值已經跌到9.4元),如果不放手,2007年可能跌到零,換做是誰都無法忍受,希望德國社會能夠體諒。
他進一步說,企業、德國政府與員工的追求方向不盡相同,企業必須尋求持續健康的營運,如果明基母公司無法維持,德國子公司同樣保不住,因此明基不得不做此決定。
談到明基行動通訊的經營失利,李焜耀多次以「離譜」來形容。他說,德國經營團隊的財務預測,從來沒有準確過,其研發工作多數都外包,控管不易,產品無法準時交貨,造成最大致命傷,而德國員工工時有一定限制,無法配合趕工,甚至連會計部份都由西門子外包給其他單位,明基至今仍無法介入,「過去累積的管理問題層出不窮,要改造卻為時已晚」。
李焜耀坦言,明基如果口袋夠深,還有20億~30億美元,還有機會扳回一城;明基總經理李錫華也說,如果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或Sony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應該可以持續投資下去,不過,明基的規模相對較小,氣沒有那麼長,且無法確保這項投資可以獲利,實在無法繼續投入這個「無底洞」。
賣資產 明基籌百億還債
賣資產 明基籌百億還債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6.10.25 03:46 am
明基電通已擬定百億元還款計畫,明基資深財務副總游克用昨(24)日表示,明基將在一年內從帳面上600億元價值的長期投資和150億元的固定資產中,籌措100億元現金,來償還借款。
明基目前旗下的長期投資包括:友達、達方、達信、絡達、均豪、建興與台灣類比等公司,帳面價值約600億元,明基計劃活化資產,來籌措資金。明基昨天董事會已通過,將出售位於桃園的土地、廠房給達信、及均豪精密售股等案,預計可先籌措20億元現金。
明基昨天舉行法人說明會,會場擠得水洩不通。游克用指出,明基在第三季提列損失準備金118億元,包含:德國子公司應收帳款、明基借予荷蘭控股公司款項、長期股權投資和半數以上存貨。因此,明基第三季虧損高達122.2億元,單季每股虧損4.65元。友達以持股明基5%權益法計算,第三季約認列明基6億元虧損,法人預估友達第三季獲利約20億元。
明基前三季合併營收1,535億元,稅後虧損19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高達7.7元,明基每股淨值也降至9.4元。不過,曾給予明基目標價6.5元的JP 摩根分析師張凱偉說:「明基現在的狀況當然比併購西門子時代好很多,但與去年沒併之前相比,已時不我予。」
展望第四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表示,由於扣除歐洲手機和售予建興電光碟機部門營收,合併營收將比第三季減少,第四季還會有虧損,但虧損金額將比第三季少很多。
李錫華表示:「目前液晶電視和筆記型電腦都有虧損,數位相機則約打平,監視器、印表機和投影機都有小賺。」
明基股價昨日上漲0.1元,以17.25元收盤,成交量12,545張,許多法人認為明基第三季大虧122.2億元,頗有一次「清乾淨」的味道。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6.10.25 03:46 am
明基電通已擬定百億元還款計畫,明基資深財務副總游克用昨(24)日表示,明基將在一年內從帳面上600億元價值的長期投資和150億元的固定資產中,籌措100億元現金,來償還借款。
明基目前旗下的長期投資包括:友達、達方、達信、絡達、均豪、建興與台灣類比等公司,帳面價值約600億元,明基計劃活化資產,來籌措資金。明基昨天董事會已通過,將出售位於桃園的土地、廠房給達信、及均豪精密售股等案,預計可先籌措20億元現金。
明基昨天舉行法人說明會,會場擠得水洩不通。游克用指出,明基在第三季提列損失準備金118億元,包含:德國子公司應收帳款、明基借予荷蘭控股公司款項、長期股權投資和半數以上存貨。因此,明基第三季虧損高達122.2億元,單季每股虧損4.65元。友達以持股明基5%權益法計算,第三季約認列明基6億元虧損,法人預估友達第三季獲利約20億元。
明基前三季合併營收1,535億元,稅後虧損19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高達7.7元,明基每股淨值也降至9.4元。不過,曾給予明基目標價6.5元的JP 摩根分析師張凱偉說:「明基現在的狀況當然比併購西門子時代好很多,但與去年沒併之前相比,已時不我予。」
展望第四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表示,由於扣除歐洲手機和售予建興電光碟機部門營收,合併營收將比第三季減少,第四季還會有虧損,但虧損金額將比第三季少很多。
李錫華表示:「目前液晶電視和筆記型電腦都有虧損,數位相機則約打平,監視器、印表機和投影機都有小賺。」
明基股價昨日上漲0.1元,以17.25元收盤,成交量12,545張,許多法人認為明基第三季大虧122.2億元,頗有一次「清乾淨」的味道。
明基3Q創單季虧損最高紀錄 大虧122億元
明基3Q創單季虧損最高紀錄 大虧122億元
本業僅小虧8,000萬元 惟提列損失準備達118億元 另提出100億元還債計畫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10/25
明基(2352)在宣佈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之後,第三季一口氣提列損失準備達新台幣118億元,包含應收帳款、借款與部份庫存,使得單季出現稅後淨損122.2億元,每股虧損4.65元,這是連續第六季本業虧損及連續第四季稅後虧損,也創下單季虧損最高紀錄,不過,本業僅小虧8,000萬元。
明基財務資深副總游克用表示,不計明基行動通訊的營收在內,2006年第三季營收為400.67億元,毛利率則回升到10.6%,本業小虧8,000萬元,基於保守原則,一次性認列118億元,包括德國子公司的應收帳款、明基借給荷蘭控股公司的款項、長期股權投資及部份庫存,稅前淨損為120.8億元,稅後淨損則為122.2億元,每股虧損為4.65元。
明基24日董事會承認前3季財報,單季台灣母公司營收為1,019億元,稅後虧損達197億元,每股虧損為7.7元。
由於不計明基行動通訊約100億元的營收,明基第三季手機佔整體營收比重下滑到18%,較第二季腰斬,資訊產品與數位媒體產品則分別提升到68%及14%,較第二季的53%及11%增加。
游克用指出,為了降低利息成本,並降低財務風險,明基已經提出100億元的還債計畫,將於未來4季內執行,未來將會持續降低固定資產及長期投資,處分非核心投資,轉換成現金加以還款;事實上,明基董事會已經通過,將以9.4億元出售龜山廠辦大樓與土地給達信科技(8163),並出售均豪(5443)的股票。
放眼第四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表示,手機以外的產品,整體營收將低於第三季,其中液晶監視器的出貨與營收都可望增加,液晶電視與數位相機也會有可觀的成長表現,但代工的光碟機第三季已全數移轉給建興電(8008),第四季將不計營收,也會影響第四季營收表現。
至於原本擬定的250億元私募計畫,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否認外傳募資困難的說法。他強調,明基與幾家私募基金討論了一半,他們都有很高的興趣,不過由於明基停止投資明基行動通訊後,相關計畫暫停,未來將伺機重新啟動。
本業僅小虧8,000萬元 惟提列損失準備達118億元 另提出100億元還債計畫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10/25
明基(2352)在宣佈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之後,第三季一口氣提列損失準備達新台幣118億元,包含應收帳款、借款與部份庫存,使得單季出現稅後淨損122.2億元,每股虧損4.65元,這是連續第六季本業虧損及連續第四季稅後虧損,也創下單季虧損最高紀錄,不過,本業僅小虧8,000萬元。
明基財務資深副總游克用表示,不計明基行動通訊的營收在內,2006年第三季營收為400.67億元,毛利率則回升到10.6%,本業小虧8,000萬元,基於保守原則,一次性認列118億元,包括德國子公司的應收帳款、明基借給荷蘭控股公司的款項、長期股權投資及部份庫存,稅前淨損為120.8億元,稅後淨損則為122.2億元,每股虧損為4.65元。
明基24日董事會承認前3季財報,單季台灣母公司營收為1,019億元,稅後虧損達197億元,每股虧損為7.7元。
由於不計明基行動通訊約100億元的營收,明基第三季手機佔整體營收比重下滑到18%,較第二季腰斬,資訊產品與數位媒體產品則分別提升到68%及14%,較第二季的53%及11%增加。
游克用指出,為了降低利息成本,並降低財務風險,明基已經提出100億元的還債計畫,將於未來4季內執行,未來將會持續降低固定資產及長期投資,處分非核心投資,轉換成現金加以還款;事實上,明基董事會已經通過,將以9.4億元出售龜山廠辦大樓與土地給達信科技(8163),並出售均豪(5443)的股票。
放眼第四季,明基總經理李錫華表示,手機以外的產品,整體營收將低於第三季,其中液晶監視器的出貨與營收都可望增加,液晶電視與數位相機也會有可觀的成長表現,但代工的光碟機第三季已全數移轉給建興電(8008),第四季將不計營收,也會影響第四季營收表現。
至於原本擬定的250億元私募計畫,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否認外傳募資困難的說法。他強調,明基與幾家私募基金討論了一半,他們都有很高的興趣,不過由於明基停止投資明基行動通訊後,相關計畫暫停,未來將伺機重新啟動。
「口袋不夠深」 李焜耀重摔
新聞幕後》「口袋不夠深」 李焜耀重摔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 2006.10.25 03:46 am
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慘遭滑鐵盧,不到一年賠掉8億歐元(約350億元台幣)。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天道出心路歷程,「壓力最大的時候已過,」明基不再投資德國子公司,「讓我鬆了一口氣。」
這項賠掉明基一個資本額的投資案,讓原本對合併品牌期望頗深的李焜耀不得不忍痛停損,等於宣告他在品牌之路重摔一跤。
明基自從宣布合併德國西門子手機事業計畫失敗後,投資人砲聲不斷,甚至有人提出李焜耀應下台負責。李焜耀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整思考,昨天首度面見法人,在法說會上,開口的第一句話以及結尾都是向投資人抱歉。
李焜耀昨天說明當時痛下停損的決策過程,被問及心路歷程也表示,壓力最大的時候是在事件發生前,他幾乎每天都睡不著,想著如何控制虧損。
他透露,明基原預計經營德國子公司一年將虧損4億歐元,明基準備8億歐元,卻在一年內花光,虧損程度超過預期。明基董事會評估,如果要救活德國子公司,還得另外再花8億歐元,明基母公司無法負擔,才會做出如此決定。
他表示,當初Sony與Ericsson合資創立的SonyEricsson,時空條件與明基遇到的不同,西門子當初不同意合資,虧損重擔完全落在明基身上。他也無奈地說,如果再準備20、30億美元,他一定有機會扳回,可惜「口袋不夠深」。
針對這段期間德國媒體的負面報導,李焜耀澄清,明基是誠心誠意要合併西門子手機事業部門,但德國子公司的虧損情況難以控制,手機推出時程一再延後,經營團隊提出的財務預測落差又非常大,相信「沒人可承擔這麼大的虧損」,這場併購等於是明基幫西門子多承擔一年的虧損。
明基併購失利,營運處於谷底,但外傳鴻海對明基虎視眈眈,不僅有意買下明基,更傳出鴻海買下廣達,也是為了間接持有友達(2409)、廣輝(3012)、明基等公司的股權,介入面板的經營。
不過,李焜耀表示,目前看不出鴻海有介入明基的跡象,鴻海也從沒跟明基接觸過,明基已是品牌公司,鴻海以代工為主,如要介入需要多思考看看,目前這些傳言研判是投資機構敲邊鼓的意味較大。
李焜耀也試算過,要買下友達1%的股權,要花40億元現金;目前明基持有新友達股份約9.6至9.7%,是新友達最大股東,廣達則持有新友達約5%。言下之意,認為鴻海若想介入明基集團,必須花費龐大代價。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 2006.10.25 03:46 am
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慘遭滑鐵盧,不到一年賠掉8億歐元(約350億元台幣)。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天道出心路歷程,「壓力最大的時候已過,」明基不再投資德國子公司,「讓我鬆了一口氣。」
這項賠掉明基一個資本額的投資案,讓原本對合併品牌期望頗深的李焜耀不得不忍痛停損,等於宣告他在品牌之路重摔一跤。
明基自從宣布合併德國西門子手機事業計畫失敗後,投資人砲聲不斷,甚至有人提出李焜耀應下台負責。李焜耀經過近一個月的調整思考,昨天首度面見法人,在法說會上,開口的第一句話以及結尾都是向投資人抱歉。
李焜耀昨天說明當時痛下停損的決策過程,被問及心路歷程也表示,壓力最大的時候是在事件發生前,他幾乎每天都睡不著,想著如何控制虧損。
他透露,明基原預計經營德國子公司一年將虧損4億歐元,明基準備8億歐元,卻在一年內花光,虧損程度超過預期。明基董事會評估,如果要救活德國子公司,還得另外再花8億歐元,明基母公司無法負擔,才會做出如此決定。
他表示,當初Sony與Ericsson合資創立的SonyEricsson,時空條件與明基遇到的不同,西門子當初不同意合資,虧損重擔完全落在明基身上。他也無奈地說,如果再準備20、30億美元,他一定有機會扳回,可惜「口袋不夠深」。
針對這段期間德國媒體的負面報導,李焜耀澄清,明基是誠心誠意要合併西門子手機事業部門,但德國子公司的虧損情況難以控制,手機推出時程一再延後,經營團隊提出的財務預測落差又非常大,相信「沒人可承擔這麼大的虧損」,這場併購等於是明基幫西門子多承擔一年的虧損。
明基併購失利,營運處於谷底,但外傳鴻海對明基虎視眈眈,不僅有意買下明基,更傳出鴻海買下廣達,也是為了間接持有友達(2409)、廣輝(3012)、明基等公司的股權,介入面板的經營。
不過,李焜耀表示,目前看不出鴻海有介入明基的跡象,鴻海也從沒跟明基接觸過,明基已是品牌公司,鴻海以代工為主,如要介入需要多思考看看,目前這些傳言研判是投資機構敲邊鼓的意味較大。
李焜耀也試算過,要買下友達1%的股權,要花40億元現金;目前明基持有新友達股份約9.6至9.7%,是新友達最大股東,廣達則持有新友達約5%。言下之意,認為鴻海若想介入明基集團,必須花費龐大代價。
明基再虧122億 李焜耀道歉
明基再虧122億 李焜耀道歉
林上祚/台北報導
明基電通放棄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第三季季報一次認列118億元損失準備金,使得明基第三季大虧122.2億元,創下明基有史以來單季最大虧損。對於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產生這麼大的虧損,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正式向投資人道歉。
明基九月底宣布德國子公司將聲請無力清償保護,明基九月底的第三季季報,首度將德國子公司營收排除在外,並且大幅認列118億元損失準備金。
每股淨值 只剩下9.4元
由於今年前三季明基累積虧損已達197億元,連同去年第四季虧損60.2億元,明基接手西門子以來共虧損257.2億元,這個金額和明基的資本額262億元十分接近,不可謂不大;其中德國子公司手機部門就虧掉385.3億元,相當於8億多歐元。明基第3季每股淨值只剩下9.4元。
李焜耀昨日出席法說會,正式為合併西門子所造成的鉅額虧損,向投資人說抱歉。李焜耀說,「這麼大的虧損金額,明基從未經歷過」,明基這一年來,為彌補西門子的虧損,台灣母公司淨資產,從去年的五百多億元降到二百多億元,「如果再繼續下去,我們淨值可能降到零」。
事實上,排除西門子停止投資的業外損失120億元,明基在本業部份還是賺錢的,第三季毛利率從上季的7.1%,提升到10.6%。
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說,為了降低負債,健全財務結構,明基持續進行製造部門的分割,引進策略投資人計畫,另外也將啟動還款計畫。除了桃園廠土地以9.4億元,賣給子公司達信,董事會昨日也通過,處分均豪精密等持股五成以上轉投資,預計一年內將償還100億元銀行負債。
李焜耀 瘦了一圈
林上祚
企圖心強烈的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日在法說會上,首度為西門子德國廠停止投資事件,向台灣投資人致歉。有人認為明基去年大膽購併西門子結果是失敗了,不過,一位科技界大老仍對李焜耀充滿期許,他說「失敗並不足懼,將來如何反敗為勝更重要!」
這位相當了解李焜耀的科技界大老指出,李焜耀企圖心很強,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超越競爭對手,因此大膽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不料,西門子虧損的速度超乎預期,短短一年就把錢燒光了。
創業惟艱,現在大家都學到寶貴經驗,明基這一年來虧損二百五十多億元,只能說李焜耀所繳的學費實在很貴。
西門子當初提供的財務預測,預估第一年虧損金額為四億歐元,明基為了德國廠準備八億歐元,沒想到結果完全走樣。
今年第三季,李焜耀幾乎是天天盯著德國傳來的財務報表,希望早日轉虧為盈。不過,目標似乎越來越遠,最後只有壯士斷腕。李焜耀這一年來因為德國手機廠瘦了一圈,如今「心中大石頭終於落下」。
林上祚/台北報導
明基電通放棄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後,第三季季報一次認列118億元損失準備金,使得明基第三季大虧122.2億元,創下明基有史以來單季最大虧損。對於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產生這麼大的虧損,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正式向投資人道歉。
明基九月底宣布德國子公司將聲請無力清償保護,明基九月底的第三季季報,首度將德國子公司營收排除在外,並且大幅認列118億元損失準備金。
每股淨值 只剩下9.4元
由於今年前三季明基累積虧損已達197億元,連同去年第四季虧損60.2億元,明基接手西門子以來共虧損257.2億元,這個金額和明基的資本額262億元十分接近,不可謂不大;其中德國子公司手機部門就虧掉385.3億元,相當於8億多歐元。明基第3季每股淨值只剩下9.4元。
李焜耀昨日出席法說會,正式為合併西門子所造成的鉅額虧損,向投資人說抱歉。李焜耀說,「這麼大的虧損金額,明基從未經歷過」,明基這一年來,為彌補西門子的虧損,台灣母公司淨資產,從去年的五百多億元降到二百多億元,「如果再繼續下去,我們淨值可能降到零」。
事實上,排除西門子停止投資的業外損失120億元,明基在本業部份還是賺錢的,第三季毛利率從上季的7.1%,提升到10.6%。
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說,為了降低負債,健全財務結構,明基持續進行製造部門的分割,引進策略投資人計畫,另外也將啟動還款計畫。除了桃園廠土地以9.4億元,賣給子公司達信,董事會昨日也通過,處分均豪精密等持股五成以上轉投資,預計一年內將償還100億元銀行負債。
李焜耀 瘦了一圈
林上祚
企圖心強烈的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日在法說會上,首度為西門子德國廠停止投資事件,向台灣投資人致歉。有人認為明基去年大膽購併西門子結果是失敗了,不過,一位科技界大老仍對李焜耀充滿期許,他說「失敗並不足懼,將來如何反敗為勝更重要!」
這位相當了解李焜耀的科技界大老指出,李焜耀企圖心很強,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超越競爭對手,因此大膽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不料,西門子虧損的速度超乎預期,短短一年就把錢燒光了。
創業惟艱,現在大家都學到寶貴經驗,明基這一年來虧損二百五十多億元,只能說李焜耀所繳的學費實在很貴。
西門子當初提供的財務預測,預估第一年虧損金額為四億歐元,明基為了德國廠準備八億歐元,沒想到結果完全走樣。
今年第三季,李焜耀幾乎是天天盯著德國傳來的財務報表,希望早日轉虧為盈。不過,目標似乎越來越遠,最後只有壯士斷腕。李焜耀這一年來因為德國手機廠瘦了一圈,如今「心中大石頭終於落下」。
西門子補助款若跳票 明基將提告
西門子補助款若跳票 明基將提告
林上祚/台北報導
明基德國子公司聲請無力清償保護,在德國社會引起軒然大波,西門子原本承諾十二月底支付1.17億歐元,可能會跳票。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說,西門子當初承諾給予補助款,明基已經在去年合併生效後就入帳,西門子如果違反承諾,明基一定會提告。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日指出,部分外國媒體報導,明基接手西門子手機部門,是為了要從西門子手上騙取核心專利技術,「但我們當初接手,是希望經營全球品牌」,只是後來發現虧損金額,大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因此,放棄德國廠經營,是不得已的做法。
李焜耀表示,就業率在德國北萊茵邦與巴伐利亞邦一直是很大的事件,「對於德國廠停止投資,對德國社會造成困擾,我也感到很抱歉,但如果繼續下去,可能連母公司都會倒掉」。
西門子手機部門,出售一年就聲請無力清償,三千名員工面臨失業,西門子頓時成為德國社會箭靶,德國子公司目前已經決議裁減1900名員工,西門子除了撥款3500萬歐元成立員工互助基金,另外還提撥2,400萬歐元作為剩餘1100員工再訓練費用,由於西門子年底前還必須支付明基1.17億歐元尾款,市場都在擔心西門子可能拿這一筆錢開刀。
游克用說,德國子公司未來經營上仍有法律灰色地帶,台灣母公司這邊是否須負擔連帶責任,還有待個案認定,「在實際案例發生以前,我們不會多作揣測」。
林上祚/台北報導
明基德國子公司聲請無力清償保護,在德國社會引起軒然大波,西門子原本承諾十二月底支付1.17億歐元,可能會跳票。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說,西門子當初承諾給予補助款,明基已經在去年合併生效後就入帳,西門子如果違反承諾,明基一定會提告。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昨日指出,部分外國媒體報導,明基接手西門子手機部門,是為了要從西門子手上騙取核心專利技術,「但我們當初接手,是希望經營全球品牌」,只是後來發現虧損金額,大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因此,放棄德國廠經營,是不得已的做法。
李焜耀表示,就業率在德國北萊茵邦與巴伐利亞邦一直是很大的事件,「對於德國廠停止投資,對德國社會造成困擾,我也感到很抱歉,但如果繼續下去,可能連母公司都會倒掉」。
西門子手機部門,出售一年就聲請無力清償,三千名員工面臨失業,西門子頓時成為德國社會箭靶,德國子公司目前已經決議裁減1900名員工,西門子除了撥款3500萬歐元成立員工互助基金,另外還提撥2,400萬歐元作為剩餘1100員工再訓練費用,由於西門子年底前還必須支付明基1.17億歐元尾款,市場都在擔心西門子可能拿這一筆錢開刀。
游克用說,德國子公司未來經營上仍有法律灰色地帶,台灣母公司這邊是否須負擔連帶責任,還有待個案認定,「在實際案例發生以前,我們不會多作揣測」。
明基償債賣祖產
明基償債賣祖產
吳筱雯/台北報導
為降低負債比,明基啟動百億元償債計畫。明基發言人游克用表示,該公司長期投資與固定資產的帳面總價值高達七百五十億元,預計在明年先償還一百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屬於集團策略性投資標的的友達、達信、達方,就已佔帳面價值六六%,也讓明基可能必須多賣更多非策略性的投資標的,才能在明年達成償債百億元的目標。
明基從去年第四季正式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以來,即使明基在合併前已經準備八億歐元的銀彈,但一年下來,明基累計營運虧損高達三百六十七億元,相當於一天虧一億元,累計稅後虧損亦高達二百五十七億元,也快要虧掉一個股本。
由於虧損幅度遠超過預期,明基負債比逐季升高,第三季負債總額四百二十一億元,負債比已高達三九.九%,如財報顯示每股淨值低於十元,將面臨停止信用交易的問題。
為了降低負債比,健全營運體質,明基不打算「以債養債」,決定透過處分固定資產與長期投資。游克用表示,明基將預計在未來一年內償還一百億元的債務,其中,可以處分的長期投資包括友達、達方、達信、絡達、均豪、台灣類比、建興等,估計市值高達六百億元。
除了處分長期投資外,明基也計畫出售固定資產,游克用表示,固定資產價值一百五十億元,可以多加活用。昨日明基並再度宣布,將桃園龜山建東廠出售給長期承租廠房的達信,預計交易金額將達九.四億元,處分利益估計約為二千六百萬元。
另明基昨也發布重大訊息將處分均豪股票,預期處分總金額將超過三億元,以昨日均豪收盤價三二.八元計算,相當於明基將處分九一○張左右的均豪股票。
雖然明基可供處分的長期投資與固定資產帳面價值高達七百五十億元,似乎足以因應未來償債與營運所需,不過以昨日收盤價計算,明基友達集團的大台柱友達,就貢獻其中三百三十二億元,而屬於集團策略性投資的達方、達信,也各貢獻一百三十三億元、三十一億元,已佔帳面金額六六%,明基不太可能為償債而將上述三個長期投資全數處分。
而以明基處分建東廠的例子來看,處分固定資產可以認列的利益非常的有限,也讓明基可能得變賣更多的資產與股票,才能順利在明年完成一百億元的償債計畫。
吳筱雯/台北報導
為降低負債比,明基啟動百億元償債計畫。明基發言人游克用表示,該公司長期投資與固定資產的帳面總價值高達七百五十億元,預計在明年先償還一百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屬於集團策略性投資標的的友達、達信、達方,就已佔帳面價值六六%,也讓明基可能必須多賣更多非策略性的投資標的,才能在明年達成償債百億元的目標。
明基從去年第四季正式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以來,即使明基在合併前已經準備八億歐元的銀彈,但一年下來,明基累計營運虧損高達三百六十七億元,相當於一天虧一億元,累計稅後虧損亦高達二百五十七億元,也快要虧掉一個股本。
由於虧損幅度遠超過預期,明基負債比逐季升高,第三季負債總額四百二十一億元,負債比已高達三九.九%,如財報顯示每股淨值低於十元,將面臨停止信用交易的問題。
為了降低負債比,健全營運體質,明基不打算「以債養債」,決定透過處分固定資產與長期投資。游克用表示,明基將預計在未來一年內償還一百億元的債務,其中,可以處分的長期投資包括友達、達方、達信、絡達、均豪、台灣類比、建興等,估計市值高達六百億元。
除了處分長期投資外,明基也計畫出售固定資產,游克用表示,固定資產價值一百五十億元,可以多加活用。昨日明基並再度宣布,將桃園龜山建東廠出售給長期承租廠房的達信,預計交易金額將達九.四億元,處分利益估計約為二千六百萬元。
另明基昨也發布重大訊息將處分均豪股票,預期處分總金額將超過三億元,以昨日均豪收盤價三二.八元計算,相當於明基將處分九一○張左右的均豪股票。
雖然明基可供處分的長期投資與固定資產帳面價值高達七百五十億元,似乎足以因應未來償債與營運所需,不過以昨日收盤價計算,明基友達集團的大台柱友達,就貢獻其中三百三十二億元,而屬於集團策略性投資的達方、達信,也各貢獻一百三十三億元、三十一億元,已佔帳面金額六六%,明基不太可能為償債而將上述三個長期投資全數處分。
而以明基處分建東廠的例子來看,處分固定資產可以認列的利益非常的有限,也讓明基可能得變賣更多的資產與股票,才能順利在明年完成一百億元的償債計畫。
星期六, 10月 14, 2006
明基:走品牌路 不回頭
明基:走品牌路 不回頭
吳筱雯/台北報導
公司名稱都叫BenQ,境遇卻大不同。外電報導,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破產管理人有意放棄品牌經營、轉做代工,以繼續經營德國手機廠。明基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游克用表示,明基將持續經營自有品牌手機,由於處理放棄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所衍生的問題繁雜,因此,短期內明基不會考慮是否透過IMS(整合製造服務),重新開啟手機ODM業務的問題,品牌、代工業務仍按原先公佈方向進行分家。
根據中央社發自柏林的報導指出,BenQ Mobile德國手機子公司的破產管理人普拉格,十二日在慕尼黑總部舉行的員工大會上透露,有意以代工的模式繼續經營德國手機工廠,目前正積極尋找投資夥伴。
德國的勞工局補貼進入破產程序的公司員工三個月的薪水,因此今年底前普拉格無論如何必須為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找到盈利的經營模式。德國「商報」網站今天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普拉格重整首要的目標顯然在保住德國的廠房設備,放棄自有品牌,明年起改以代工的模式為其他廠商或電信業者生產手機等產品。
雖然明基已經撤守的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為了生存可能轉做代工,但明基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游克用表示,明基本身並不會放棄經營手機品牌。
明基去年宣布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後,ODM訂單與客戶就開始流失,目前已經幾乎沒有手機ODM訂單。
不過,明基與原西門子手機部門合作破局後,外界認為,明基透過明年成立的專業代工IMS(整合製造服務),重新擁抱手機ODM業務,似乎相當合理。而據了解,明基內部也有類似的聲音,但現在全公司上下正全力處理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後續問題,至於是否要重新開啟手機ODM業務,公司內部並未形成共識。
對於IMS是否新增手機代工服務,游克用表示,品牌、代工分割的方向與策略仍按照原先宣布的方式進行,再加上目前的第一要務,是解決已不再投資的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的各項後續問題,有關IMS是否新增手機ODM業務,則不在考慮範圍。
吳筱雯/台北報導
公司名稱都叫BenQ,境遇卻大不同。外電報導,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破產管理人有意放棄品牌經營、轉做代工,以繼續經營德國手機廠。明基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游克用表示,明基將持續經營自有品牌手機,由於處理放棄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所衍生的問題繁雜,因此,短期內明基不會考慮是否透過IMS(整合製造服務),重新開啟手機ODM業務的問題,品牌、代工業務仍按原先公佈方向進行分家。
根據中央社發自柏林的報導指出,BenQ Mobile德國手機子公司的破產管理人普拉格,十二日在慕尼黑總部舉行的員工大會上透露,有意以代工的模式繼續經營德國手機工廠,目前正積極尋找投資夥伴。
德國的勞工局補貼進入破產程序的公司員工三個月的薪水,因此今年底前普拉格無論如何必須為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找到盈利的經營模式。德國「商報」網站今天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普拉格重整首要的目標顯然在保住德國的廠房設備,放棄自有品牌,明年起改以代工的模式為其他廠商或電信業者生產手機等產品。
雖然明基已經撤守的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為了生存可能轉做代工,但明基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游克用表示,明基本身並不會放棄經營手機品牌。
明基去年宣布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後,ODM訂單與客戶就開始流失,目前已經幾乎沒有手機ODM訂單。
不過,明基與原西門子手機部門合作破局後,外界認為,明基透過明年成立的專業代工IMS(整合製造服務),重新擁抱手機ODM業務,似乎相當合理。而據了解,明基內部也有類似的聲音,但現在全公司上下正全力處理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後續問題,至於是否要重新開啟手機ODM業務,公司內部並未形成共識。
對於IMS是否新增手機代工服務,游克用表示,品牌、代工分割的方向與策略仍按照原先宣布的方式進行,再加上目前的第一要務,是解決已不再投資的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的各項後續問題,有關IMS是否新增手機ODM業務,則不在考慮範圍。
星期五, 10月 13, 2006
明基:不排除提出求償
明基:不排除提出求償
吳筱雯、陳穎柔/台北報導
明基宣佈停止對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即原西門子手機部門)增資後,其與西門子的關係也日趨緊張,未來甚至可能對簿公堂。外傳西門子原訂第四季支付明基的一.一七億歐元尾款,可能改付給面臨破產保護的德國子公司。對此,明基昨(十二)日認為西門子為依約行事,否則將會提出求償。
熟知歐美企業運作模式的業界人士則指出,歐美大型企業最不耐為了不到十億美元的小錢,與來自亞洲的中小型企業不停地在法庭上相見,只要明基能撐到底,「吵久了就是你的」。
明基宣布不再投資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後,西門子成為眾矢之的,在德國民眾與官員龐大壓力下,西門子除了考慮控告明基、現金補助款尾款一.一七億歐元可能暫停支付之外,更暫緩高階主管加薪五%,還將加薪所需的五百萬歐元,轉而挹注一個旨在協助BenQ Mobile員工轉業的基金,此一基金將募集三千萬歐元,用以培訓BenQ Mobile三千名員工,幫忙他們找新工作,昨日西門子並宣布為BenQ Mobile員工成立就業中心,好幫助這些人員到西門子上班,目前,西門子約有兩千個職缺,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現有員工三千人。
不過,熟知歐美企業運作的業界人士則認為,不論西門子面對輿論壓力做何反應,明基都應該爭取到底。
業界人士指出,以歐美大型企業的習性來說,公司要處理的事情很多、財力也夠雄厚,犯不著為這種不到十億美元的小錢投入太多精力,尤其當有來自亞洲的中小型企業,不停的透過各種途徑來要錢,吵久了歐美大型企業也會覺得煩,情願花錢來解決問題,歐美大型企業的確不乏用錢解決的前例。
然而,對明基這種規模的亞洲企業來說,一.一七億歐元卻不是小數目,說什麼也要力爭到底,尤其若如明基所言,當初雙方簽訂的合約上,載明西門子必須對明基付款、也沒有載明西門子能不付款的但書,更值得明基積極爭取西門子依約付款,就算到最後沒有成功,明基也沒什麼好損失的。
吳筱雯、陳穎柔/台北報導
明基宣佈停止對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即原西門子手機部門)增資後,其與西門子的關係也日趨緊張,未來甚至可能對簿公堂。外傳西門子原訂第四季支付明基的一.一七億歐元尾款,可能改付給面臨破產保護的德國子公司。對此,明基昨(十二)日認為西門子為依約行事,否則將會提出求償。
熟知歐美企業運作模式的業界人士則指出,歐美大型企業最不耐為了不到十億美元的小錢,與來自亞洲的中小型企業不停地在法庭上相見,只要明基能撐到底,「吵久了就是你的」。
明基宣布不再投資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後,西門子成為眾矢之的,在德國民眾與官員龐大壓力下,西門子除了考慮控告明基、現金補助款尾款一.一七億歐元可能暫停支付之外,更暫緩高階主管加薪五%,還將加薪所需的五百萬歐元,轉而挹注一個旨在協助BenQ Mobile員工轉業的基金,此一基金將募集三千萬歐元,用以培訓BenQ Mobile三千名員工,幫忙他們找新工作,昨日西門子並宣布為BenQ Mobile員工成立就業中心,好幫助這些人員到西門子上班,目前,西門子約有兩千個職缺,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現有員工三千人。
不過,熟知歐美企業運作的業界人士則認為,不論西門子面對輿論壓力做何反應,明基都應該爭取到底。
業界人士指出,以歐美大型企業的習性來說,公司要處理的事情很多、財力也夠雄厚,犯不著為這種不到十億美元的小錢投入太多精力,尤其當有來自亞洲的中小型企業,不停的透過各種途徑來要錢,吵久了歐美大型企業也會覺得煩,情願花錢來解決問題,歐美大型企業的確不乏用錢解決的前例。
然而,對明基這種規模的亞洲企業來說,一.一七億歐元卻不是小數目,說什麼也要力爭到底,尤其若如明基所言,當初雙方簽訂的合約上,載明西門子必須對明基付款、也沒有載明西門子能不付款的但書,更值得明基積極爭取西門子依約付款,就算到最後沒有成功,明基也沒什麼好損失的。
星期五, 10月 06, 2006
BenQ Mobile風暴延燒 誰漁翁得利?
BenQ Mobile風暴延燒 誰漁翁得利?
上網時間 : 2006年10月06日
BenQ成為知名手機製造商的雄心壯志已劃下休止符,但這仍為一些領先的手機製造商提供了更大商機,或是有可能造成一些元件供應商的挫敗。
全球通訊設備調查公司Nomura Securities的資深分析師Richard Windsor指出,最大的輸家也許是Qualcomm,因為BenQ手機中採用了大量的Qualcomm處理器。「這兩家公司的合作至少佔Qualcomm在WCDMA晶片領域的3%市佔率。」Windsor說。
然而,英飛凌(Infineon)卻對可能造成的影響輕描淡寫,儘管事實上這家德國晶片製造商是前西門子行動部門及後來BenQ Mobile的主要基頻晶片供應商。
據Windsor指出,前西門子手機部門於9月29日提出破產申請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它歷經了手機的延遲、測試與接受度的問題,並承認這些原因妨礙了產品的及時上市,“而這些都已證實對該公司的營收、利潤及現金流造成了損傷。”
他同時指出,諾基亞(Nokia)將成為最大贏家,它正取得BenQ業務中最佔優勢的一部份;因為BenQ所留下來的主要都在低階手機市場,而截至目前為止,Nokia仍在此低階領域表現最為強健。
Gartner分析師Carolina Milanesi也表示,隨著BenQ Mobile的市佔率迅速衰退,Nokia與Sony Ericsson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在行動軟體方面,Windsor也暗示此一事件將對Symbian不利,因為到目前為止,其他的授權也已化為烏有。對於行動Linux的支持者的野心來說,這將成為摧毀其抱負的風暴,“BenQ的長期手機開發藍圖看來是朝Linux發展,但這個軟體組織目前已失去了一個可信賴的會員。”
(John Walko)
上網時間 : 2006年10月06日
BenQ成為知名手機製造商的雄心壯志已劃下休止符,但這仍為一些領先的手機製造商提供了更大商機,或是有可能造成一些元件供應商的挫敗。
全球通訊設備調查公司Nomura Securities的資深分析師Richard Windsor指出,最大的輸家也許是Qualcomm,因為BenQ手機中採用了大量的Qualcomm處理器。「這兩家公司的合作至少佔Qualcomm在WCDMA晶片領域的3%市佔率。」Windsor說。
然而,英飛凌(Infineon)卻對可能造成的影響輕描淡寫,儘管事實上這家德國晶片製造商是前西門子行動部門及後來BenQ Mobile的主要基頻晶片供應商。
據Windsor指出,前西門子手機部門於9月29日提出破產申請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它歷經了手機的延遲、測試與接受度的問題,並承認這些原因妨礙了產品的及時上市,“而這些都已證實對該公司的營收、利潤及現金流造成了損傷。”
他同時指出,諾基亞(Nokia)將成為最大贏家,它正取得BenQ業務中最佔優勢的一部份;因為BenQ所留下來的主要都在低階手機市場,而截至目前為止,Nokia仍在此低階領域表現最為強健。
Gartner分析師Carolina Milanesi也表示,隨著BenQ Mobile的市佔率迅速衰退,Nokia與Sony Ericsson將成為主要受益者。
在行動軟體方面,Windsor也暗示此一事件將對Symbian不利,因為到目前為止,其他的授權也已化為烏有。對於行動Linux的支持者的野心來說,這將成為摧毀其抱負的風暴,“BenQ的長期手機開發藍圖看來是朝Linux發展,但這個軟體組織目前已失去了一個可信賴的會員。”
(John Walko)
星期四, 10月 05, 2006
陳瑞隆:已與李焜耀通電話 政府盡力提供協助
陳瑞隆:已與李焜耀通電話 政府盡力提供協助
2006-10-05 00:08/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四日電
明基電通(BenQ)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引發德方不滿。經濟部長陳瑞隆表示,他已與明基董事長李焜耀通過電話,表達政府的關切,政府也願視明基需求,盡力提供必要協助。
明基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引發德國員工、原東家西門子公司不滿,德國政府也表達關切之意,後續處理備受關注。
陳瑞隆說,他在9 月29日與李焜耀通過電話,李焜耀表示當初決定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已進行必要評估,他知道手機部門有經營困難,但認為明基應有能力克服,併購後公司設定目標卻都無法達成,只好做出停止投資的痛苦決定。
陳瑞隆表示,政府會持續關注明基案,德國方面若透過政府部門對此案提出意見或要求,政府會「standready」,隨時視明基需求提供協助,明基未來若有任何需要政府幫忙之處,政府絕對義不容辭,全力相助;目前德方或德國駐台北代表處並未提出相關要求。
至於明基案是否會影響台灣品牌發展或國際投資信心,陳瑞隆表示,這只是個案,未來政府仍會持續協助廠商辦理國際併購,事實上,成功案例也很多。
2006-10-05 00:08/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四日電
明基電通(BenQ)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引發德方不滿。經濟部長陳瑞隆表示,他已與明基董事長李焜耀通過電話,表達政府的關切,政府也願視明基需求,盡力提供必要協助。
明基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引發德國員工、原東家西門子公司不滿,德國政府也表達關切之意,後續處理備受關注。
陳瑞隆說,他在9 月29日與李焜耀通過電話,李焜耀表示當初決定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已進行必要評估,他知道手機部門有經營困難,但認為明基應有能力克服,併購後公司設定目標卻都無法達成,只好做出停止投資的痛苦決定。
陳瑞隆表示,政府會持續關注明基案,德國方面若透過政府部門對此案提出意見或要求,政府會「standready」,隨時視明基需求提供協助,明基未來若有任何需要政府幫忙之處,政府絕對義不容辭,全力相助;目前德方或德國駐台北代表處並未提出相關要求。
至於明基案是否會影響台灣品牌發展或國際投資信心,陳瑞隆表示,這只是個案,未來政府仍會持續協助廠商辦理國際併購,事實上,成功案例也很多。
西門子宣佈止付明基現金補助
西門子宣佈止付明基現金補助
2006-10-05 08:28/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慕尼黑四日專電
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今天宣佈,暫時停止支付積欠明基的現金補助款。
克萊費德指出,根據破產管理人普拉格的意見,這筆錢到底屬於明基的母公司還是德國手機子公司仍無法釐清,這點必須弄清楚。
克萊費德在慕尼黑說,西門子準備將這筆總額一億一千七百萬歐元、依約應匯給明基的現金補助款先存在信託帳戶,靜待付款對象釐清為止。西門子的動作無疑將引起違約的爭議。
至於另外一筆十月中到期、依約應匯給明基德國子公司的五千萬歐元現金補助款,克萊費德表示,西門子計畫提早付款以幫助員工;克萊費德也宣佈,西門子的兩千名職缺將優先錄用可能被解僱的明基員工,西門子的電腦部門SBS也將負責明基的網路設備。
明基一週前宣佈停止投資原屬西門子的德國手機子公司後,西門子即表示,明基曾承諾長期經營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行動;西門子董事兼財務長凱塞(Joe Kaeser)說,手邊有書面文件能證明明基當初的確對德國手機廠有承諾,西門子目前正仔細檢視這些文件。
凱塞指出,就在兩週前,明基還要求提前支付剩下的現金補助款,而且希望全數匯到台北,當時西門子即以違反約定為由拒絕明基的請求;從此,西門子就沒有聽到任何來自明基的消息,一直到上週宣佈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為止。
2006-10-05 08:28/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慕尼黑四日專電
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今天宣佈,暫時停止支付積欠明基的現金補助款。
克萊費德指出,根據破產管理人普拉格的意見,這筆錢到底屬於明基的母公司還是德國手機子公司仍無法釐清,這點必須弄清楚。
克萊費德在慕尼黑說,西門子準備將這筆總額一億一千七百萬歐元、依約應匯給明基的現金補助款先存在信託帳戶,靜待付款對象釐清為止。西門子的動作無疑將引起違約的爭議。
至於另外一筆十月中到期、依約應匯給明基德國子公司的五千萬歐元現金補助款,克萊費德表示,西門子計畫提早付款以幫助員工;克萊費德也宣佈,西門子的兩千名職缺將優先錄用可能被解僱的明基員工,西門子的電腦部門SBS也將負責明基的網路設備。
明基一週前宣佈停止投資原屬西門子的德國手機子公司後,西門子即表示,明基曾承諾長期經營德國的手機生產基地,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行動;西門子董事兼財務長凱塞(Joe Kaeser)說,手邊有書面文件能證明明基當初的確對德國手機廠有承諾,西門子目前正仔細檢視這些文件。
凱塞指出,就在兩週前,明基還要求提前支付剩下的現金補助款,而且希望全數匯到台北,當時西門子即以違反約定為由拒絕明基的請求;從此,西門子就沒有聽到任何來自明基的消息,一直到上週宣佈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為止。
明基、西門子剪不斷理還亂 重整高手Kleinfeld踢到鐵板
火線話題-明基、西門子剪不斷理還亂 重整高手Kleinfeld踢到鐵板
Author : 電子時報 Published Date : Thursday, 05. Oct. 2006
在10月1日明基接手西門子(Siemens)手機即將週年前夕,明基向外界宣布,不再繼續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並將向當地法院聲請無力清償保護(Insolvency Protection),這顆威力十足的震撼彈投出,後續效應在台灣、德國2地持續引爆,甚至連德國政治、宗教領袖都出面發聲,2方的震撼一波波,這樣的結局,或許也是西門子執行長Klaus Kleinfeld始料未及?西門子當初原本打好的如意算盤,送出了虧損累累的手機事業,沒想到事隔1年後,問題又回到身邊。
Kleinfeld一上任後,就開始思考如何處置對令人頭疼的手機事業,在為手機部門尋找夫家的西門子,然而明基在結親未滿週年即宣佈離婚,使得外界一片錯愕,對於西門子而言自然是不樂見,也因此隨後西門子立即表示,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途徑,並強調德國據點能持續營運,是當初決定讓明基接手的重要因素。
只不過,在明基方面也是滿肚子委曲,李焜耀曾經強調,在2006年中以前將保障德國3,000名員工的工作權,事實上李焜耀信守承諾,的確做到了,明基對德國子公司裁員直至2006年7月甫開始進行。
但明基合併後接收西門子德國員工,當地的高薪勢必是明基支出的重擔之一,以西門子手機部門虧損的幅度,西門子給的嫁妝只夠撐數月,加上明基和西門子合作立時損失多家國際手機大廠的訂單,以及手機延遲推出種種經營困境,嚴重的虧損程度卻讓明基無法負荷,卻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但是,再怎麼委曲都比不上這些曾隸屬西門子、後嫁入明基的德國員工感到被拋棄、很受傷的感覺,外電報導,明基宣布放棄德廠的新聞,許多員工還是在開車上班途中聽廣播得知。
員工的憤怒和難過除了向明基表達(明基德國廠員工在Kamp-Lintfort廠房外示威抗議)之外,不久後又將目標轉向過去老東家西門子。德國工會組織IG Metall率先宣佈有意對西門子提訴並聲請賠償,認為西門子在2005年出售手機部門予明基時,可能早已預料到手機部門日後將會不保,卻並未在根據德國法律基礎之下,給予員工這類交易應有的相關資訊。
Kleinfeld遭到輿論嚴厲的抨擊,外界認為這位重整企業毫不手軟的年輕執行長,當初只為了短期利益而拋棄手機部門;更糟的是,此時此刻的西門子,歷經Kleinfeld大刀裁員、出售部分營運部門之後,獲利明顯回春的榮景時刻,日前甚至宣布高階主管加薪3成的計畫,形成強烈對比。
英國金融時報(FT)指出,批評Kleinfeld和西門子的聲浪來自四面八方,甚至包括重量級人物,面臨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包括宗教領袖和政界壓力,就連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即致電Kleinfeld表達關切,也使得Kleinfeld立即採取行動已息眾怒,除了立即取消3成的加薪計畫,並撥出3,500萬歐元(約4,500萬美元)成為協助失業員工的基金,並開放西門子職缺優先給予明基行動德國子公司人員。
Kleinfeld向來給予外界年輕衝勁、富有海外色彩的經理人形象,對於資本市場持開放的態度,積極處置電信和手機等等不賺錢事業,如此具有美國企業管理風格早已對德國社會造成撞擊,但是對於偏向保護員工、注重傳統的德國工會和輿論界,或許早已感到不滿許久,不滿的情緒在此次的明基事件中爆發,因而造成當地社會如此震動。
過去重整的豐功偉業讓Kleinfeld一度受到投資市場的讚賞,這場風波卻讓Kleinfeld強勢重整作風踢到鐵板,在2007年上半達到獲利目標是Kleinfeld一上任向來的宗旨,但目前保護員工褔祉的意識再次抬頭之下,Kleinfeld未來要如此在這之中取得平衡,管理風格和西門子未來方向是否因而受到影響,是個嚴肅的議題。
[2006/10/05電子時報陳怡均]
Author : 電子時報 Published Date : Thursday, 05. Oct. 2006
在10月1日明基接手西門子(Siemens)手機即將週年前夕,明基向外界宣布,不再繼續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並將向當地法院聲請無力清償保護(Insolvency Protection),這顆威力十足的震撼彈投出,後續效應在台灣、德國2地持續引爆,甚至連德國政治、宗教領袖都出面發聲,2方的震撼一波波,這樣的結局,或許也是西門子執行長Klaus Kleinfeld始料未及?西門子當初原本打好的如意算盤,送出了虧損累累的手機事業,沒想到事隔1年後,問題又回到身邊。
Kleinfeld一上任後,就開始思考如何處置對令人頭疼的手機事業,在為手機部門尋找夫家的西門子,然而明基在結親未滿週年即宣佈離婚,使得外界一片錯愕,對於西門子而言自然是不樂見,也因此隨後西門子立即表示,考慮對明基採取法律途徑,並強調德國據點能持續營運,是當初決定讓明基接手的重要因素。
只不過,在明基方面也是滿肚子委曲,李焜耀曾經強調,在2006年中以前將保障德國3,000名員工的工作權,事實上李焜耀信守承諾,的確做到了,明基對德國子公司裁員直至2006年7月甫開始進行。
但明基合併後接收西門子德國員工,當地的高薪勢必是明基支出的重擔之一,以西門子手機部門虧損的幅度,西門子給的嫁妝只夠撐數月,加上明基和西門子合作立時損失多家國際手機大廠的訂單,以及手機延遲推出種種經營困境,嚴重的虧損程度卻讓明基無法負荷,卻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但是,再怎麼委曲都比不上這些曾隸屬西門子、後嫁入明基的德國員工感到被拋棄、很受傷的感覺,外電報導,明基宣布放棄德廠的新聞,許多員工還是在開車上班途中聽廣播得知。
員工的憤怒和難過除了向明基表達(明基德國廠員工在Kamp-Lintfort廠房外示威抗議)之外,不久後又將目標轉向過去老東家西門子。德國工會組織IG Metall率先宣佈有意對西門子提訴並聲請賠償,認為西門子在2005年出售手機部門予明基時,可能早已預料到手機部門日後將會不保,卻並未在根據德國法律基礎之下,給予員工這類交易應有的相關資訊。
Kleinfeld遭到輿論嚴厲的抨擊,外界認為這位重整企業毫不手軟的年輕執行長,當初只為了短期利益而拋棄手機部門;更糟的是,此時此刻的西門子,歷經Kleinfeld大刀裁員、出售部分營運部門之後,獲利明顯回春的榮景時刻,日前甚至宣布高階主管加薪3成的計畫,形成強烈對比。
英國金融時報(FT)指出,批評Kleinfeld和西門子的聲浪來自四面八方,甚至包括重量級人物,面臨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包括宗教領袖和政界壓力,就連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即致電Kleinfeld表達關切,也使得Kleinfeld立即採取行動已息眾怒,除了立即取消3成的加薪計畫,並撥出3,500萬歐元(約4,500萬美元)成為協助失業員工的基金,並開放西門子職缺優先給予明基行動德國子公司人員。
Kleinfeld向來給予外界年輕衝勁、富有海外色彩的經理人形象,對於資本市場持開放的態度,積極處置電信和手機等等不賺錢事業,如此具有美國企業管理風格早已對德國社會造成撞擊,但是對於偏向保護員工、注重傳統的德國工會和輿論界,或許早已感到不滿許久,不滿的情緒在此次的明基事件中爆發,因而造成當地社會如此震動。
過去重整的豐功偉業讓Kleinfeld一度受到投資市場的讚賞,這場風波卻讓Kleinfeld強勢重整作風踢到鐵板,在2007年上半達到獲利目標是Kleinfeld一上任向來的宗旨,但目前保護員工褔祉的意識再次抬頭之下,Kleinfeld未來要如此在這之中取得平衡,管理風格和西門子未來方向是否因而受到影響,是個嚴肅的議題。
[2006/10/05電子時報陳怡均]
BenQ啟示錄:國際品牌之路的昂貴教訓
BenQ啟示錄:國際品牌之路的昂貴教訓
上網時間 : 2006年10月05日
明基(BenQ)公司正自與西門子聯手的BenQ-Siemens品牌失敗中學習到一頁慘痛教訓;儘管如此,該公司對於建立全球品牌的遠景仍堅定不移。
BenQ在一年前接手西門子手機部門,當時的西門子平均每天虧損150萬美元。由於該公司手機部門業務每下愈況,西門子還為此支付明基大筆費用以拋出這個燙手山芋。
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BenQ為了快速建立全球品牌付出了無比昂貴的代價。過去12個月來,BenQ已經支付了大約7.6億美元來維持西門子手機部門的運作。終於,一切都已經夠了!BenQ公司董事長李焜耀遏然終止一切,他瞭解到西門子手機部門終究無法協助BenQ成為一家全球公司。
這是BenQ在其品牌經營之路所獲得的昂貴教訓,也是許多亞洲製造商在規劃其生存策略之際所應該注意的。由於ODM業務或較成熟PC產品的利潤空間極其微薄,一些大型亞洲公司紛紛跟隨建立自有品牌之風起舞。問題是,這應該是一項長遠的計劃,而這些公司們卻往往認為不需多久的時間即可達成理想。
這樣的想法使得他們透過收購已經擁有品牌的公司打算出脫的棘手資產,例如中國聯想收購IBM的PC部門、TCL與Thompson結盟,以及BenQ匆促取得西門子手機部門等。這些交易也伴隨著聯合品牌的策略安排,如同我們看到的Sony Ericsson。
然而,Sony Ericsson透過其創意設計成功地緩解了虧損,甚至重新振作起來; 相形之下,上述三項交易的關鍵主要在於嚴密的成本削減,而這也正是傳統製造商所採用的策略。
但品牌的建立毫無捷徑可言。品牌是建立在信賴的基礎上,而信賴則源於產品品質與創造力,而非削減成本。最近一位汽車銷售員告訴我,一部汽車可能具備性能好、速度快與價格低廉這三項優點,但是客戶通常必須權衡折衷,選擇其中兩項優勢。
假如BenQ打算建立真正的品牌,就必須作出同樣的決定。但除了降低成本以外,我想我們並不曾聽過李焜耀論及品質與創造力。他是一位具有遠見且勇於冒險的人。希望他能有耐心並獲得公司同仁的支持,使BenQ持續朝建立品牌之路邁進。
建立全球性自有品牌當然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此一過程並不會太快,代價也不菲。然而,假如BenQ能永遠朝此目標並勇於承擔其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那麼消費者將會逐漸瞭解到,他們的產品是值得BenQ這個品牌的。
(Mike Clendenin)
上網時間 : 2006年10月05日
明基(BenQ)公司正自與西門子聯手的BenQ-Siemens品牌失敗中學習到一頁慘痛教訓;儘管如此,該公司對於建立全球品牌的遠景仍堅定不移。
BenQ在一年前接手西門子手機部門,當時的西門子平均每天虧損150萬美元。由於該公司手機部門業務每下愈況,西門子還為此支付明基大筆費用以拋出這個燙手山芋。
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BenQ為了快速建立全球品牌付出了無比昂貴的代價。過去12個月來,BenQ已經支付了大約7.6億美元來維持西門子手機部門的運作。終於,一切都已經夠了!BenQ公司董事長李焜耀遏然終止一切,他瞭解到西門子手機部門終究無法協助BenQ成為一家全球公司。
這是BenQ在其品牌經營之路所獲得的昂貴教訓,也是許多亞洲製造商在規劃其生存策略之際所應該注意的。由於ODM業務或較成熟PC產品的利潤空間極其微薄,一些大型亞洲公司紛紛跟隨建立自有品牌之風起舞。問題是,這應該是一項長遠的計劃,而這些公司們卻往往認為不需多久的時間即可達成理想。
這樣的想法使得他們透過收購已經擁有品牌的公司打算出脫的棘手資產,例如中國聯想收購IBM的PC部門、TCL與Thompson結盟,以及BenQ匆促取得西門子手機部門等。這些交易也伴隨著聯合品牌的策略安排,如同我們看到的Sony Ericsson。
然而,Sony Ericsson透過其創意設計成功地緩解了虧損,甚至重新振作起來; 相形之下,上述三項交易的關鍵主要在於嚴密的成本削減,而這也正是傳統製造商所採用的策略。
但品牌的建立毫無捷徑可言。品牌是建立在信賴的基礎上,而信賴則源於產品品質與創造力,而非削減成本。最近一位汽車銷售員告訴我,一部汽車可能具備性能好、速度快與價格低廉這三項優點,但是客戶通常必須權衡折衷,選擇其中兩項優勢。
假如BenQ打算建立真正的品牌,就必須作出同樣的決定。但除了降低成本以外,我想我們並不曾聽過李焜耀論及品質與創造力。他是一位具有遠見且勇於冒險的人。希望他能有耐心並獲得公司同仁的支持,使BenQ持續朝建立品牌之路邁進。
建立全球性自有品牌當然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此一過程並不會太快,代價也不菲。然而,假如BenQ能永遠朝此目標並勇於承擔其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那麼消費者將會逐漸瞭解到,他們的產品是值得BenQ這個品牌的。
(Mike Clendenin)
星期二, 10月 03, 2006
西門子高層不加薪 想告明基
西門子高層不加薪 想告明基
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明基棄守其德國子公司BenQ Mobile,當地有三千名員工可能因此失業,然而BenQ Mobile前母公司西門子卻在同時宣布為高階主管們加薪,在德國引起公憤。根據週一德國媒體指出,西門子高層在各方責難下,已決定放棄加薪,並且為BenQ Mobile員工成立救濟基金,幫助這些員工轉業。
在此同時,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再度公開批評明基違反承諾,考慮控告明基,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親自打電話給克萊費德,提醒西門子對員工的責任。
德國畫報周一引述西門子執行長克萊費德的說法指出,西門子原要用來加薪的約五百萬歐元將轉而挹注一個旨在協助BenQ Mobile員工轉業的基金,此一基金將募集三千萬歐元,用以培訓BenQ Mobile三千名員工,幫忙他們找新工作。
美聯社周一報導指出,一年前接手BenQ Mobile的明基上周突如其來宣布,明基已無力再資助BenQ Mobile,後者轉虧為盈的機率可說微乎其微。
根據畫報的報導指出,西門子原有意為其高階主管加薪三成,但如今向輿論低頭,決定不加薪了。
據報導,克萊費德表示,他們現在面臨新的狀況,而西門子希望能釋出與可能丟飯碗的員工站在一起的訊息,如果明基裁撤其德國子公司的人員,西門子盼主動並儘快幫助這些人。
克萊費德指出,當西門子將其手機部門(後稱BenQ Mobile)轉手明基之時,該公司員工願接受大幅減薪,明基當時也預測BenQ Mobile有可能在二○○六年轉虧為盈。
德國工會、政壇人士和媒體評論人指責西門子外,也批評明基的半途而廢給予西門子非得插手協助的極大壓力。
克萊費德表示,明基處理BenQ Mobile的做法令人無法接受。他並重申,西門子可能對明基採取法律行動,因為明基曾保證BenQ Mobile會繼續營運下去。
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明基棄守其德國子公司BenQ Mobile,當地有三千名員工可能因此失業,然而BenQ Mobile前母公司西門子卻在同時宣布為高階主管們加薪,在德國引起公憤。根據週一德國媒體指出,西門子高層在各方責難下,已決定放棄加薪,並且為BenQ Mobile員工成立救濟基金,幫助這些員工轉業。
在此同時,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再度公開批評明基違反承諾,考慮控告明基,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親自打電話給克萊費德,提醒西門子對員工的責任。
德國畫報周一引述西門子執行長克萊費德的說法指出,西門子原要用來加薪的約五百萬歐元將轉而挹注一個旨在協助BenQ Mobile員工轉業的基金,此一基金將募集三千萬歐元,用以培訓BenQ Mobile三千名員工,幫忙他們找新工作。
美聯社周一報導指出,一年前接手BenQ Mobile的明基上周突如其來宣布,明基已無力再資助BenQ Mobile,後者轉虧為盈的機率可說微乎其微。
根據畫報的報導指出,西門子原有意為其高階主管加薪三成,但如今向輿論低頭,決定不加薪了。
據報導,克萊費德表示,他們現在面臨新的狀況,而西門子希望能釋出與可能丟飯碗的員工站在一起的訊息,如果明基裁撤其德國子公司的人員,西門子盼主動並儘快幫助這些人。
克萊費德指出,當西門子將其手機部門(後稱BenQ Mobile)轉手明基之時,該公司員工願接受大幅減薪,明基當時也預測BenQ Mobile有可能在二○○六年轉虧為盈。
德國工會、政壇人士和媒體評論人指責西門子外,也批評明基的半途而廢給予西門子非得插手協助的極大壓力。
克萊費德表示,明基處理BenQ Mobile的做法令人無法接受。他並重申,西門子可能對明基採取法律行動,因為明基曾保證BenQ Mobile會繼續營運下去。
索愛合併五年 闖過陣痛期
索愛合併五年 闖過陣痛期
吳筱雯/台北報導
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上週才宣布失敗,身為通訊業界合併案唯一成功案例的索尼愛立信,昨日全球分公司同步歡度五週年慶。索尼愛立信台灣區總經理葉順發表示,索尼愛立信前年與去年累計賺了十億歐元,但也曾經歷合併前二年累計虧損超過新台幣一百七十億元的困境,索尼愛立信成功之道,在於產品定位清楚、品牌與消費者使用經驗連結,而非只是打品牌。
相較於明基上週四才黯然宣布不再投資BenQMobile德國子公司,以及通訊業界多起合併案無一成功,新力、易利信合資的索尼愛立信不僅成立已經滿五年,也已經在今年擊敗LG、擠入全球手機前四名,顯得格外不容易,昨日索尼愛立信並宣示,將在未來五年內進入全球前三名。
雖然現在的索尼愛立信一切順遂,但成立之初也是虧損連連。葉順發表示,索尼愛立信在二○○一年十月一日成立後,直到二○○三年第三季才靠著該公司第一支照相手機T610熱賣才出現轉機,並在二○○三年第四季出現獲利,總計二○○二年、二○○三年兩年間,索尼愛立信共虧損一百七十七億新台幣。
除了照相手機熱賣外,去年起推出的音樂手機W系列更讓索尼愛立信平均單價與獲利率直線上升。葉順發表示,二○○四、二○○五年間,索尼愛立信兩年內累計賺了十億歐元,相當於四百億新台幣,不僅高價的照相手機K系列全球銷售早已超過一千萬支,即使是索尼愛立信最高單價的音樂手機W系列,全球累計銷售量也已經突破一千萬支。
過去通訊業界的合併案,如中國手機品牌TCL合併阿爾卡特手機部門、新力與高通合資、飛利浦與朗訊的合作,都以失敗告終,加上上週明基宣布放棄西門子手機部門,都顯示通訊業界合併案成功率偏低的事實。索尼愛立信身為通訊業界唯一合併成功案例的原因,葉順發表示,索尼愛立信產品定位清楚,強調消費者的使用經驗,並非如其他同業只是強調品牌,導致消費者使用經驗無法與品牌做連結,都是索尼愛立信得以成功的原因。
吳筱雯/台北報導
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上週才宣布失敗,身為通訊業界合併案唯一成功案例的索尼愛立信,昨日全球分公司同步歡度五週年慶。索尼愛立信台灣區總經理葉順發表示,索尼愛立信前年與去年累計賺了十億歐元,但也曾經歷合併前二年累計虧損超過新台幣一百七十億元的困境,索尼愛立信成功之道,在於產品定位清楚、品牌與消費者使用經驗連結,而非只是打品牌。
相較於明基上週四才黯然宣布不再投資BenQMobile德國子公司,以及通訊業界多起合併案無一成功,新力、易利信合資的索尼愛立信不僅成立已經滿五年,也已經在今年擊敗LG、擠入全球手機前四名,顯得格外不容易,昨日索尼愛立信並宣示,將在未來五年內進入全球前三名。
雖然現在的索尼愛立信一切順遂,但成立之初也是虧損連連。葉順發表示,索尼愛立信在二○○一年十月一日成立後,直到二○○三年第三季才靠著該公司第一支照相手機T610熱賣才出現轉機,並在二○○三年第四季出現獲利,總計二○○二年、二○○三年兩年間,索尼愛立信共虧損一百七十七億新台幣。
除了照相手機熱賣外,去年起推出的音樂手機W系列更讓索尼愛立信平均單價與獲利率直線上升。葉順發表示,二○○四、二○○五年間,索尼愛立信兩年內累計賺了十億歐元,相當於四百億新台幣,不僅高價的照相手機K系列全球銷售早已超過一千萬支,即使是索尼愛立信最高單價的音樂手機W系列,全球累計銷售量也已經突破一千萬支。
過去通訊業界的合併案,如中國手機品牌TCL合併阿爾卡特手機部門、新力與高通合資、飛利浦與朗訊的合作,都以失敗告終,加上上週明基宣布放棄西門子手機部門,都顯示通訊業界合併案成功率偏低的事實。索尼愛立信身為通訊業界唯一合併成功案例的原因,葉順發表示,索尼愛立信產品定位清楚,強調消費者的使用經驗,並非如其他同業只是強調品牌,導致消費者使用經驗無法與品牌做連結,都是索尼愛立信得以成功的原因。
工會:明基不能一走了之把專利帶到台灣
工會:明基不能一走了之把專利帶到台灣
2006-10-03 00:08/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慕尼黑二日專電
明基德國手機子公司的員工,在獲知明基向法院申請無力清償保護後充滿失望和憤怒的情緒。工會代表表示,明基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把專利帶到台灣,工會正積極與德國官方和破產管理人合作,盡可能保住德國員工的工作。
明基員工所屬的「鋼鐵工會」(IG Metall)代表耶拿(Matthias Jena)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明基不再投資對員工來說彷彿「晴天霹靂」,影響到的不僅是三千名員工,還有六、七千名家屬,現在員工普遍充滿失望和憤怒的情緒。
耶拿說,工會與破產管理人當前的任務在於釐清品牌、執照和專利權的複雜關係,明基在德國有三家子公司,專利到底在其中哪一家到現在還弄不清楚;德國的手機生產能否保住,取決於專利權是否能拿到手。
他說,明基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把專利帶到台灣,結果讓德國員工丟掉工作。
耶拿也證實,工會未來將與西門子、破產管理人及政府單位密切合作,明基德國總部和手機廠所在地巴伐利亞邦和北萊茵邦政府也同意成立專責窗口,處理明基員工的事宜,目標是未來還能在德國生產手機。
向法院申請無力清償保護的明基德國手機子公司,仰賴勞工局提供的薪資補貼,至少還能營運三個月,不過破產管理人普拉格已經宣佈要「大幅裁員」;明基德國廠的工會主席哈爾維克(Susanne Hahlweg)說,如果九十天內無法瘦身到引起新投資者的興趣,那就真的要關門了。
2006-10-03 00:08/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慕尼黑二日專電
明基德國手機子公司的員工,在獲知明基向法院申請無力清償保護後充滿失望和憤怒的情緒。工會代表表示,明基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把專利帶到台灣,工會正積極與德國官方和破產管理人合作,盡可能保住德國員工的工作。
明基員工所屬的「鋼鐵工會」(IG Metall)代表耶拿(Matthias Jena)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明基不再投資對員工來說彷彿「晴天霹靂」,影響到的不僅是三千名員工,還有六、七千名家屬,現在員工普遍充滿失望和憤怒的情緒。
耶拿說,工會與破產管理人當前的任務在於釐清品牌、執照和專利權的複雜關係,明基在德國有三家子公司,專利到底在其中哪一家到現在還弄不清楚;德國的手機生產能否保住,取決於專利權是否能拿到手。
他說,明基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把專利帶到台灣,結果讓德國員工丟掉工作。
耶拿也證實,工會未來將與西門子、破產管理人及政府單位密切合作,明基德國總部和手機廠所在地巴伐利亞邦和北萊茵邦政府也同意成立專責窗口,處理明基員工的事宜,目標是未來還能在德國生產手機。
向法院申請無力清償保護的明基德國手機子公司,仰賴勞工局提供的薪資補貼,至少還能營運三個月,不過破產管理人普拉格已經宣佈要「大幅裁員」;明基德國廠的工會主席哈爾維克(Susanne Hahlweg)說,如果九十天內無法瘦身到引起新投資者的興趣,那就真的要關門了。
西門子總裁再批明基違背承諾
西門子總裁再批明基違背承諾
2006-10-03 00:08/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慕尼黑二日專電
明基撤出德國手機公司在德國引起軒然大波。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再度公開批評明基違反承諾,考慮控告明基;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親自打電話給克萊費德,提醒西門子對員工的責任。
克萊費德接受德國「畫報」專訪時說,明基在德國的作法「令人無法接受」,當初說好要保住、甚至擴充德國的生產基地,現在卻違背承諾,西門子考慮對明基採取所有可能的法律行動。
克萊費德也公開承諾,西門子決定出資三千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二億五千萬元)成立基金,董事會成員也決定放棄原來計畫中百分之三十的加薪,挹注五百萬歐元到基金,減輕員工被明基解僱的負面效應,「表達團結之意」;這筆資金將用於員工的訓練和再教育。
報導說,西門子董事會是在上週日舉行臨時會議,通過決議成立基金幫助明基的德國員工。
另外,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在週日打電話給克萊費德,表示深具傳統的西門子集團應對明基員工面臨失業負「特別的責任」,她同時對西門子承諾幫助明基員工表達謝意。
「法蘭克福廣訊報」今天報導,西門子的發言人在週末說,明基沒有遵守對德國員工的道德承諾,不過西門子願意幫助員工;他生氣的說,雖然明基獲得使用品牌五年的權利,不過「西門子可不是給明基使用品牌,好讓他們一年後就把德國的事業結束掉」。
2006-10-03 00:08/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慕尼黑二日專電
明基撤出德國手機公司在德國引起軒然大波。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再度公開批評明基違反承諾,考慮控告明基;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親自打電話給克萊費德,提醒西門子對員工的責任。
克萊費德接受德國「畫報」專訪時說,明基在德國的作法「令人無法接受」,當初說好要保住、甚至擴充德國的生產基地,現在卻違背承諾,西門子考慮對明基採取所有可能的法律行動。
克萊費德也公開承諾,西門子決定出資三千萬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二億五千萬元)成立基金,董事會成員也決定放棄原來計畫中百分之三十的加薪,挹注五百萬歐元到基金,減輕員工被明基解僱的負面效應,「表達團結之意」;這筆資金將用於員工的訓練和再教育。
報導說,西門子董事會是在上週日舉行臨時會議,通過決議成立基金幫助明基的德國員工。
另外,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在週日打電話給克萊費德,表示深具傳統的西門子集團應對明基員工面臨失業負「特別的責任」,她同時對西門子承諾幫助明基員工表達謝意。
「法蘭克福廣訊報」今天報導,西門子的發言人在週末說,明基沒有遵守對德國員工的道德承諾,不過西門子願意幫助員工;他生氣的說,雖然明基獲得使用品牌五年的權利,不過「西門子可不是給明基使用品牌,好讓他們一年後就把德國的事業結束掉」。
星期一, 10月 02, 2006
TI與業界大廠將合作為手機遊戲訂定開放性規格
TI與業界大廠將合作為手機遊戲訂定開放性規格
上網時間 : 2006年10月02日
德州儀器(TI)宣佈,該公司與無線及行動遊戲價值鏈的多家領導廠商及開放行動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進行合作,共同為高品質手機遊戲制定一套開放遊戲規格,並提供相關支援。
TI表示,平台間的不相容性已成為發展無線遊戲市場的重大阻礙,因此開放行動聯盟對於互通性的堅持,成為這些業界領導廠商攜手合作的重要基礎。目前市場已有超過十億隻行動電話,這項計劃將打造一套開放的遊戲發展架構以帶動大眾市場的行動遊戲成長。
行動遊戲價值鏈的多家廠商是在2006年初展開這項推動行動遊戲發展的計劃,廠商的目標是提高遊戲開發效率,並提供適用於各種行動環境的遊戲。參與這項計劃的公司現在將加入開放行動聯盟的遊戲服務工作小組(Game Services Working Group),以便與全球主要的行動業者、裝置與網路供應商、資訊科技公司、應用開發商和內容供應商共同擴大業界參與。
遊戲服務工作小組將努力創造一個減少平台不相容、降低開發成本的環境,藉以提供消費者更豐富的行動遊戲經驗。TI表示,在開放行動聯盟的遊戲服務工作小組指導下,參與廠商可以很自然並迅速地發展所需規格,以便為消費者提供更成熟豐富的行動遊戲經驗。
開放行動聯盟表示,行動通訊業者、遊戲發行商和製造商正面臨著平台不相容和操作互通性等問題,因此對這些業界領導廠商的努力表示肯定。業界會制定各種規格來滿足市場需求,這些規格為價值鏈廠商的投資提供最大保障,使他們更有信心開發創新的遊戲與服務以便帶給消費者最刺激的體驗。
其發展的全新遊戲服務規格將提供一套共同的最低設備需求和適當的效能特性規範,以便作為遊戲發行商和開發商的依據。讓遊戲更容易並有效率的移植到不同手機,並為整個產業創造更大營收。
未來,內容供應商將可在短時間內為同一套遊戲發展多個版本以配合功能特性不同的各種裝置,並可將重心轉移到為行動消費者開發擁有更豐富視覺效果和其它功能的新遊戲。
上網時間 : 2006年10月02日
德州儀器(TI)宣佈,該公司與無線及行動遊戲價值鏈的多家領導廠商及開放行動聯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進行合作,共同為高品質手機遊戲制定一套開放遊戲規格,並提供相關支援。
TI表示,平台間的不相容性已成為發展無線遊戲市場的重大阻礙,因此開放行動聯盟對於互通性的堅持,成為這些業界領導廠商攜手合作的重要基礎。目前市場已有超過十億隻行動電話,這項計劃將打造一套開放的遊戲發展架構以帶動大眾市場的行動遊戲成長。
行動遊戲價值鏈的多家廠商是在2006年初展開這項推動行動遊戲發展的計劃,廠商的目標是提高遊戲開發效率,並提供適用於各種行動環境的遊戲。參與這項計劃的公司現在將加入開放行動聯盟的遊戲服務工作小組(Game Services Working Group),以便與全球主要的行動業者、裝置與網路供應商、資訊科技公司、應用開發商和內容供應商共同擴大業界參與。
遊戲服務工作小組將努力創造一個減少平台不相容、降低開發成本的環境,藉以提供消費者更豐富的行動遊戲經驗。TI表示,在開放行動聯盟的遊戲服務工作小組指導下,參與廠商可以很自然並迅速地發展所需規格,以便為消費者提供更成熟豐富的行動遊戲經驗。
開放行動聯盟表示,行動通訊業者、遊戲發行商和製造商正面臨著平台不相容和操作互通性等問題,因此對這些業界領導廠商的努力表示肯定。業界會制定各種規格來滿足市場需求,這些規格為價值鏈廠商的投資提供最大保障,使他們更有信心開發創新的遊戲與服務以便帶給消費者最刺激的體驗。
其發展的全新遊戲服務規格將提供一套共同的最低設備需求和適當的效能特性規範,以便作為遊戲發行商和開發商的依據。讓遊戲更容易並有效率的移植到不同手機,並為整個產業創造更大營收。
未來,內容供應商將可在短時間內為同一套遊戲發展多個版本以配合功能特性不同的各種裝置,並可將重心轉移到為行動消費者開發擁有更豐富視覺效果和其它功能的新遊戲。
西門子缺乏規模經濟 未切割利基市場 市占率下滑
手機市場 大品牌主宰
西門子缺乏規模經濟 未切割利基市場 市占率下滑
【本報倫敦29日電】明基電通公司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這項決定距離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還不滿一年,凸顯全球手機市場高度競爭,進入大品牌主宰的時代。
BenQ Siemens是全球排名第六的手機品牌,今年第二季全球市占率為3.1%,遠不如2004年的7.3%。
據顧能公司統計,去年全球手機銷售量為8.166億支,比前一年成長21%。
不過,品牌的大小差別很大,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及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合計包辦全球八成銷售量。他們資金雄厚,有完善的產品開發研究中心,且跟各地無線營運商關係緊密,掌握絕大多數的客戶。
顧能分析師米蘭尼西說:「低階手機受競爭影響不斷壓低售價,高階手機則進入設計與科技的『軍備競賽』,最後誰最適合生存要視規模經濟而定,或能否成功切割出利基市場。」
金融時報指出,雖然全球手機市場持續擴張,今年第二季總計賣出2.29億支手機,比去年同期成長18%,但收成的還是市場領先者。西門子既沒有規模經濟,又未能成功切割利基市場,市占率因而直線下滑。
今年第二季,諾基亞以33.5%市占率領先,拜N系列多媒體手機及E62之賜,諾基亞的龍頭寶座愈坐愈穩。
摩托羅拉的Razr系列空前成功,也推升摩托羅拉的市占率至22.2%,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個百分點。
南韓三星及LG都在國內有穩固的市場,在美國則分別與第二及第三大無線營運商威瑞森(Verizon)及史普林新一代公司(Sprint Nex-tel)合作。
索尼愛立信採取利基市場策略,成功開發高階照相手機及內建數位音樂手機W800系列,在歐洲很受歡迎。
中國大陸、印度及拉丁美洲各國市場成長潛力雄厚,產業分析師估計,今年仍將是豐收的一年,預估全球手機銷售量可達9.6億支。
不過,在電信業者希望更多低價手機的壓力下,未來即使減少一個競爭品牌,各大手機業者想要提高毛利率仍舊很困難。
西門子缺乏規模經濟 未切割利基市場 市占率下滑
【本報倫敦29日電】明基電通公司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這項決定距離明基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還不滿一年,凸顯全球手機市場高度競爭,進入大品牌主宰的時代。
BenQ Siemens是全球排名第六的手機品牌,今年第二季全球市占率為3.1%,遠不如2004年的7.3%。
據顧能公司統計,去年全球手機銷售量為8.166億支,比前一年成長21%。
不過,品牌的大小差別很大,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及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合計包辦全球八成銷售量。他們資金雄厚,有完善的產品開發研究中心,且跟各地無線營運商關係緊密,掌握絕大多數的客戶。
顧能分析師米蘭尼西說:「低階手機受競爭影響不斷壓低售價,高階手機則進入設計與科技的『軍備競賽』,最後誰最適合生存要視規模經濟而定,或能否成功切割出利基市場。」
金融時報指出,雖然全球手機市場持續擴張,今年第二季總計賣出2.29億支手機,比去年同期成長18%,但收成的還是市場領先者。西門子既沒有規模經濟,又未能成功切割利基市場,市占率因而直線下滑。
今年第二季,諾基亞以33.5%市占率領先,拜N系列多媒體手機及E62之賜,諾基亞的龍頭寶座愈坐愈穩。
摩托羅拉的Razr系列空前成功,也推升摩托羅拉的市占率至22.2%,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個百分點。
南韓三星及LG都在國內有穩固的市場,在美國則分別與第二及第三大無線營運商威瑞森(Verizon)及史普林新一代公司(Sprint Nex-tel)合作。
索尼愛立信採取利基市場策略,成功開發高階照相手機及內建數位音樂手機W800系列,在歐洲很受歡迎。
中國大陸、印度及拉丁美洲各國市場成長潛力雄厚,產業分析師估計,今年仍將是豐收的一年,預估全球手機銷售量可達9.6億支。
不過,在電信業者希望更多低價手機的壓力下,未來即使減少一個競爭品牌,各大手機業者想要提高毛利率仍舊很困難。
明基分割案可能延後
明基分割案可能延後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6.10.02 05:42 am
明基電通(2352)今(2)日起正式內部組織分家,但分割獨立法人作業可能延後。明基從8月底公布代工、品牌分家策略後,今天正式分開運作,但由於近期牽涉德國撤資作業,獨立分割法人的議案也將受到影響。
明基近期紛擾不斷,為了讓非手機部門的品牌與代工各自獨立與快速成長,10月起先獨立為利潤中心,並預計明年初分割為獨立公司,但明基上周宣布,手機部門的德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近期組織異動將更顯繁雜。
明基員工質疑,從德國撤資後,手機部門業務一下子縮小,明基整體的品牌營收也會頓少,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分家作業、或只需維持購併西門子前的狀態。明基資深財務副總游克用昨(1)日表示,未來組織變動還可能再進行討論,但目前分家進度將先持續進行。
明基員工已在上周五進行搬家工作,負責代工的整合製造服務部門(IMS)搬到另一棟獨立大樓,而明基亞太業務區的員工則搬回總公司大樓,手機部門員工則維持不變。
游克用表示,還沒有進行新公司的命名和登記,獨立分割法人必須經過臨時股東會通過,但現在細節尚未擬定,而董事會通過日期後、需在45天後才能舉行股東會,期間也還有電腦系統、海外子公司等眾多業務必須進行,現在只是先做人員的調整。
游克用指出,明基目前的長期投資價值約600億元,但市值僅約400億元,顯示代工部門在明基整體中,難以彰顯其價值,分割後獲利仍將認回明基,不會影響明基獲利,但有機會因此凸顯代工部門的價值,回饋給明基股東。
根據目前的規劃,明基IMS將在明年成為獨立公司,員工約9,000人;數位媒體部門(DMG)和明基行動通訊(BMG)留在明基母公司,前者負責IT與數位家電的品牌事務,後者則仍是從研發、製造到行銷的垂直整合手機部門,減少手機德國子公司後,員工約6,500人。
明基在8月底宣布分家時,法人大多肯定是正面作法,但因對手機部門短期扭虧為盈無益,因此並沒有反映在股價上。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6.10.02 05:42 am
明基電通(2352)今(2)日起正式內部組織分家,但分割獨立法人作業可能延後。明基從8月底公布代工、品牌分家策略後,今天正式分開運作,但由於近期牽涉德國撤資作業,獨立分割法人的議案也將受到影響。
明基近期紛擾不斷,為了讓非手機部門的品牌與代工各自獨立與快速成長,10月起先獨立為利潤中心,並預計明年初分割為獨立公司,但明基上周宣布,手機部門的德國子公司申請破產保護,近期組織異動將更顯繁雜。
明基員工質疑,從德國撤資後,手機部門業務一下子縮小,明基整體的品牌營收也會頓少,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分家作業、或只需維持購併西門子前的狀態。明基資深財務副總游克用昨(1)日表示,未來組織變動還可能再進行討論,但目前分家進度將先持續進行。
明基員工已在上周五進行搬家工作,負責代工的整合製造服務部門(IMS)搬到另一棟獨立大樓,而明基亞太業務區的員工則搬回總公司大樓,手機部門員工則維持不變。
游克用表示,還沒有進行新公司的命名和登記,獨立分割法人必須經過臨時股東會通過,但現在細節尚未擬定,而董事會通過日期後、需在45天後才能舉行股東會,期間也還有電腦系統、海外子公司等眾多業務必須進行,現在只是先做人員的調整。
游克用指出,明基目前的長期投資價值約600億元,但市值僅約400億元,顯示代工部門在明基整體中,難以彰顯其價值,分割後獲利仍將認回明基,不會影響明基獲利,但有機會因此凸顯代工部門的價值,回饋給明基股東。
根據目前的規劃,明基IMS將在明年成為獨立公司,員工約9,000人;數位媒體部門(DMG)和明基行動通訊(BMG)留在明基母公司,前者負責IT與數位家電的品牌事務,後者則仍是從研發、製造到行銷的垂直整合手機部門,減少手機德國子公司後,員工約6,500人。
明基在8月底宣布分家時,法人大多肯定是正面作法,但因對手機部門短期扭虧為盈無益,因此並沒有反映在股價上。
星期六, 9月 30, 2006
台商明基自德國西門子手機廠撤資
台商明基自德國西門子手機廠撤資
【大紀元9月3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台灣明基(BenQ)29日宣佈撤出德國的西門子(Siemsens)手機事業,3千名德國員工工作頓時不保,引發抗議。
坎普林特福爾特手機廠所在地德國北萊茵邦邦總理魯特格斯,在接見工會代表後,對在場數百位示威的員工表示,當初員工在西門子時代自動減薪才保住飯碗,現在的經營者許諾給員工未來,卻二話不說就關廠,這件事不會這麼簡單就結束。
魯特格斯還表示,如果真如工會所指,德國的手機部門其實一步步被「吞食」,刻意申請破產,那麼必須「上法院解決」。
魯特格斯指出,這座手機廠原本隸屬西門子,西門子理應負有道義責任,他願意與員工一同「戰鬥」,與破產管理人一起找出解決之道。
該邦經濟部計劃立即與明基管理階層會商,盡可能保住坎普林特福爾特和波霍爾特手機廠員工的飯碗。
明基行動通訊慕尼黑總部所在地巴伐利亞邦的邦政府也聲明說,願意與員工站在同一陣線,與明基找出解決方案。
德輿論疑西門子出錢善後
另一方面,明基宣佈撤出德國的手機事業,29日成為《南德日報》、《商報》等德國重要報紙的頭版頭條。不少評論指出,整件事的發展讓人質疑西門子只是出錢讓明基善後,受害最深的其實還是德國的3千位員工。
德國公視一台(ARD)法蘭克福股市評論員亞克希在晚間新聞節目中指出,雖然沒有證據,不過市場普遍認為西門子讓明基接手,只是想從虧損累累的手機部門全身而退,西門子當初貼給明基的巨款成了「清算用的加給金」;對西門子來說,這樣可省下大筆的遣散費。
亞克希指出,撤出德國儘管打擊明基在德國的形象,不過其實也有不少好處,例如明基成功將競爭對手西門子擠出市場,讓德國的手機研發和生產走入歷史,而且西門子甚至必須為此而買單。
明基德國手機子公司的老東家西門子,對明基聲請無力清償保護的消息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十分驚訝」,對明基這樣做的意圖和背景都不了解;《商報》指出,西門子其實在聲明中暗示對明基撤資的氣憤。
《商報》認為,虧損的手機部門就這樣給明基接手,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難免遭外界質疑,當初是否找對了合作夥伴,而且相信亞洲人有意從德國永續經營手機事業、而且繼續在德國生產,是否太天真?
「明鏡週刊」線上版也以「明基替西門子擦屁股」為題評論說,表面看似乎是明基撤出德國,事實上是西門子的問題,明基只是替克萊費德解決西門子不願面對的難關。
該刊指出,西門子1年前貼給明基2億5千萬歐元,當時外界普遍還不解;現在終於證明這一步棋在商言商的確很聰明,只是道德上有瑕疵。
【大紀元9月3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台灣明基(BenQ)29日宣佈撤出德國的西門子(Siemsens)手機事業,3千名德國員工工作頓時不保,引發抗議。
坎普林特福爾特手機廠所在地德國北萊茵邦邦總理魯特格斯,在接見工會代表後,對在場數百位示威的員工表示,當初員工在西門子時代自動減薪才保住飯碗,現在的經營者許諾給員工未來,卻二話不說就關廠,這件事不會這麼簡單就結束。
魯特格斯還表示,如果真如工會所指,德國的手機部門其實一步步被「吞食」,刻意申請破產,那麼必須「上法院解決」。
魯特格斯指出,這座手機廠原本隸屬西門子,西門子理應負有道義責任,他願意與員工一同「戰鬥」,與破產管理人一起找出解決之道。
該邦經濟部計劃立即與明基管理階層會商,盡可能保住坎普林特福爾特和波霍爾特手機廠員工的飯碗。
明基行動通訊慕尼黑總部所在地巴伐利亞邦的邦政府也聲明說,願意與員工站在同一陣線,與明基找出解決方案。
德輿論疑西門子出錢善後
另一方面,明基宣佈撤出德國的手機事業,29日成為《南德日報》、《商報》等德國重要報紙的頭版頭條。不少評論指出,整件事的發展讓人質疑西門子只是出錢讓明基善後,受害最深的其實還是德國的3千位員工。
德國公視一台(ARD)法蘭克福股市評論員亞克希在晚間新聞節目中指出,雖然沒有證據,不過市場普遍認為西門子讓明基接手,只是想從虧損累累的手機部門全身而退,西門子當初貼給明基的巨款成了「清算用的加給金」;對西門子來說,這樣可省下大筆的遣散費。
亞克希指出,撤出德國儘管打擊明基在德國的形象,不過其實也有不少好處,例如明基成功將競爭對手西門子擠出市場,讓德國的手機研發和生產走入歷史,而且西門子甚至必須為此而買單。
明基德國手機子公司的老東家西門子,對明基聲請無力清償保護的消息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十分驚訝」,對明基這樣做的意圖和背景都不了解;《商報》指出,西門子其實在聲明中暗示對明基撤資的氣憤。
《商報》認為,虧損的手機部門就這樣給明基接手,西門子總裁克萊費德難免遭外界質疑,當初是否找對了合作夥伴,而且相信亞洲人有意從德國永續經營手機事業、而且繼續在德國生產,是否太天真?
「明鏡週刊」線上版也以「明基替西門子擦屁股」為題評論說,表面看似乎是明基撤出德國,事實上是西門子的問題,明基只是替克萊費德解決西門子不願面對的難關。
該刊指出,西門子1年前貼給明基2億5千萬歐元,當時外界普遍還不解;現在終於證明這一步棋在商言商的確很聰明,只是道德上有瑕疵。
星期五, 9月 29, 2006
亞洲團隊扛起品牌經營 跨國消費性品牌操作為最大挑戰
新聞評析-取得Siemens品牌後 明基後續經營回歸原點
亞洲團隊扛起品牌經營 跨國消費性品牌操作為最大挑戰
(黃建智∕DigiTimes Research) 2006/09/29
甫於8月底宣佈將品牌及代工事業分家的明基(2352),原本各界皆看好其未來將邁開大步朝手機品牌大廠推進,卻於9月28日宣佈停止對德國手機子公司投資,影響包括研發及生產。正當全球各大手機廠積極擴張同時,28日明基的決定可說是反向操作。
以目前決定來看,明基仍將維持BenQ-Siemens品牌經營,但對德國據點營運則設定停損,進入重整程序。由此可看出,未來操作BenQ-Siemens品牌,將完全由明基團隊主導,一肩扛起品牌經營成敗。
以當年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合併初期為例,包括從產品線單純化、生產據點整合、合併研發據點等動作。期間亦曾傳出雙方打算拆夥,各自回歸母公司事業體。隨後在Sony及Ericsson各自挹注資金,使得索尼愛立信延續下來,經過7季虧損,始轉虧為盈,也才有今天站穩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業者地位。
就明基購併原本虧損的西門子手機部門而言,同樣得先採取專注策略,以求縮小虧損規模。專注層面包括產品開發、生產據點、研發據點等。但可看出,從明基西門子合併以來,原先認為最該重整部分並不順遂,反先從亞洲部分先進行。
購併後方過3季,明基決定採取這帖猛藥,固然達到止血目的,但是否因而喪失原本購併中,最需取得的部份?購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原意,除李焜耀一再強調的「德國工藝」精神外,更有原本西門子所擁有的客戶關係。
再者,手機產業競爭已走向大者恆大,不僅是低階產品需以量大取勝,即便是中高階產品,大廠所推出的「機海戰術」,不僅佔領市場上最多架位,同時又具有成本優勢。如此規模經濟所建構之優勢,早已讓二線手機業者喘不過氣來。明基此舉大幅縮減規模,未來在客戶資源及成本競爭上,勢必面臨更嚴峻挑戰。
如今局勢演變,如同明基買下Siemens手機品牌,躍升國際大廠,但後續之經營,猶如回歸原點,將完全操之於明基手中。事實上,對明基而言,目前或許正是拋開既有包袱,全力向前衝刺的開始。
對台灣手機產業而言,代工業務仍是業者最擅長模式。但卻也面臨被國際大廠掐著脖子的困境。以當初明基投入品牌事業經營,再到購併西門子手機事業,企圖躍升國際品牌大廠的豪情壯志,值得令人讚賞。然而回歸事業經營層面,跨國企業以及國際性消費品牌操作經驗,如何面對品牌及代工不同思維之轉換,台灣產業仍有相當大調整空間。
亞洲團隊扛起品牌經營 跨國消費性品牌操作為最大挑戰
(黃建智∕DigiTimes Research) 2006/09/29
甫於8月底宣佈將品牌及代工事業分家的明基(2352),原本各界皆看好其未來將邁開大步朝手機品牌大廠推進,卻於9月28日宣佈停止對德國手機子公司投資,影響包括研發及生產。正當全球各大手機廠積極擴張同時,28日明基的決定可說是反向操作。
以目前決定來看,明基仍將維持BenQ-Siemens品牌經營,但對德國據點營運則設定停損,進入重整程序。由此可看出,未來操作BenQ-Siemens品牌,將完全由明基團隊主導,一肩扛起品牌經營成敗。
以當年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合併初期為例,包括從產品線單純化、生產據點整合、合併研發據點等動作。期間亦曾傳出雙方打算拆夥,各自回歸母公司事業體。隨後在Sony及Ericsson各自挹注資金,使得索尼愛立信延續下來,經過7季虧損,始轉虧為盈,也才有今天站穩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業者地位。
就明基購併原本虧損的西門子手機部門而言,同樣得先採取專注策略,以求縮小虧損規模。專注層面包括產品開發、生產據點、研發據點等。但可看出,從明基西門子合併以來,原先認為最該重整部分並不順遂,反先從亞洲部分先進行。
購併後方過3季,明基決定採取這帖猛藥,固然達到止血目的,但是否因而喪失原本購併中,最需取得的部份?購併西門子手機部門原意,除李焜耀一再強調的「德國工藝」精神外,更有原本西門子所擁有的客戶關係。
再者,手機產業競爭已走向大者恆大,不僅是低階產品需以量大取勝,即便是中高階產品,大廠所推出的「機海戰術」,不僅佔領市場上最多架位,同時又具有成本優勢。如此規模經濟所建構之優勢,早已讓二線手機業者喘不過氣來。明基此舉大幅縮減規模,未來在客戶資源及成本競爭上,勢必面臨更嚴峻挑戰。
如今局勢演變,如同明基買下Siemens手機品牌,躍升國際大廠,但後續之經營,猶如回歸原點,將完全操之於明基手中。事實上,對明基而言,目前或許正是拋開既有包袱,全力向前衝刺的開始。
對台灣手機產業而言,代工業務仍是業者最擅長模式。但卻也面臨被國際大廠掐著脖子的困境。以當初明基投入品牌事業經營,再到購併西門子手機事業,企圖躍升國際品牌大廠的豪情壯志,值得令人讚賞。然而回歸事業經營層面,跨國企業以及國際性消費品牌操作經驗,如何面對品牌及代工不同思維之轉換,台灣產業仍有相當大調整空間。
五項疑點 明基實問虛答
2006.09.29 工商時報
五項疑點 明基實問虛答
張瀞文、吳筱雯
明基昨日突然宣佈將停止對德國手機子公司的投資,董事長李焜耀、總經理李錫華以及財務副總游克用齊聚回答媒體問題,不過記者「實問」、明基高層「虛答」,眾人心中的疑惑反而越來越大。
首先,去年明基購併西門子手機部門當時合約是怎麼簽訂的?明基在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不到一年的時間,現在片面宣佈「不玩了」,會不會有「違約」的問題?
第二、明基表示,德國子公司讓德國政府接管之後,將也可以跟明基一樣採用「BenQ Siemens」對外銷售手機,這樣未來明基的「BenQSiemens」手機與這一家已經遭到德國政府接管的「BenQ Siemens」,到底在市場上將如何區隔?
第三、當初明基購併西門子時,西門子同意將付給明基二.五億歐元的現金及服務,現在明基停止對德國子公司的投資,那先前這一筆二.五億歐元的帳,明基與西門子之間要怎麼計算呢?
第四、明基停止對於德國子公司的投資後,同時將德國子公司交給慕尼黑當地政府管理,這樣的情況下,明基還可以持續使用西門子位於全球的手機通路銷售手機嗎?
第五、明基對於西門子手機部門資產認定的歧見無法解決,先前已申請法院仲裁的資產重估,未來如何發展?
總總的疑點,明基高層都是輕描淡寫,使得在場的媒體、法人聽得一頭霧水。其實不僅是媒體、法人,在晚間六點鐘記者會之前,明基內部不僅限制員工討論這個話題,之後的內部會議上,員工的提問也都被高層給「實問虛答」給應付過去。
在記者追問下,明基資深財務副總經理游克用表示,明基停止投資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的決定,與當初與西門子與明基簽訂的合約內容沒有牴觸,所以西門子不會來追討現金補助款。
游克用並表示,西門子不僅不會追討已經交給明基的現金補助款,西門子還有最後一筆現金補助款將在第四季入帳,總金額為一.七億歐元(約折合新台幣六十八億元),其中,一.二億歐元將直接匯入明基,五千萬歐元則交給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至於資產認定,游克用表示,仲裁將繼續進行,不受明基不再投資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的影響。
五項疑點 明基實問虛答
張瀞文、吳筱雯
明基昨日突然宣佈將停止對德國手機子公司的投資,董事長李焜耀、總經理李錫華以及財務副總游克用齊聚回答媒體問題,不過記者「實問」、明基高層「虛答」,眾人心中的疑惑反而越來越大。
首先,去年明基購併西門子手機部門當時合約是怎麼簽訂的?明基在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不到一年的時間,現在片面宣佈「不玩了」,會不會有「違約」的問題?
第二、明基表示,德國子公司讓德國政府接管之後,將也可以跟明基一樣採用「BenQ Siemens」對外銷售手機,這樣未來明基的「BenQSiemens」手機與這一家已經遭到德國政府接管的「BenQ Siemens」,到底在市場上將如何區隔?
第三、當初明基購併西門子時,西門子同意將付給明基二.五億歐元的現金及服務,現在明基停止對德國子公司的投資,那先前這一筆二.五億歐元的帳,明基與西門子之間要怎麼計算呢?
第四、明基停止對於德國子公司的投資後,同時將德國子公司交給慕尼黑當地政府管理,這樣的情況下,明基還可以持續使用西門子位於全球的手機通路銷售手機嗎?
第五、明基對於西門子手機部門資產認定的歧見無法解決,先前已申請法院仲裁的資產重估,未來如何發展?
總總的疑點,明基高層都是輕描淡寫,使得在場的媒體、法人聽得一頭霧水。其實不僅是媒體、法人,在晚間六點鐘記者會之前,明基內部不僅限制員工討論這個話題,之後的內部會議上,員工的提問也都被高層給「實問虛答」給應付過去。
在記者追問下,明基資深財務副總經理游克用表示,明基停止投資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的決定,與當初與西門子與明基簽訂的合約內容沒有牴觸,所以西門子不會來追討現金補助款。
游克用並表示,西門子不僅不會追討已經交給明基的現金補助款,西門子還有最後一筆現金補助款將在第四季入帳,總金額為一.七億歐元(約折合新台幣六十八億元),其中,一.二億歐元將直接匯入明基,五千萬歐元則交給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至於資產認定,游克用表示,仲裁將繼續進行,不受明基不再投資BenQ Mobile德國子公司的影響。
歐洲工會強悍 如何善了待考驗
2006.09.29 中國時報
歐洲工會強悍 如何善了待考驗
林上祚、彭漣漪/台北報導
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一周年,付出六億歐元代價,一位外資法人表示,西門子當初把虧損累累的燙手山芋丟給明基,一年後明基聲請破產保護,顯示當初合併西門子的決策是一項錯誤決策,不過明基昨日作出止血決議,起碼對明基是一件好事。
美林證券分析師曾省吾表示,從昨日明基股價上漲情況來看,昨日可能有投資人已先得知消息,不過曾省吾認為,明基昨日正式宣布聲請破產保護,不排除是明基資方與德國廠員工之間的談判手段,未來能否順利把這個燙手山芋交給德國政府接管還有變數,但明基昨日的做法起碼可確保母公司虧損縮小。
里昂證券分析師陳豐丰表示,明基德國子公司聲請破產保護後,營業費用可以大幅降低,對明基來說是一項正確決定,陳豐丰認為,在切斷與德國子公司關係後,只要手機銷售能提升,明基其實可以不必考慮將製造部門賣掉。
本土法人康和證券自營部總監廖繼弘表示,明基還有很多問題要處理,例如西門子當時賣手機部門時,有給一大筆錢,這個錢要怎麼辦,此外,歐洲工會多半很強勢,尤其是德國,明基要如何面對工會抗議問題,也值得觀察。
歐洲工會強悍 如何善了待考驗
林上祚、彭漣漪/台北報導
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一周年,付出六億歐元代價,一位外資法人表示,西門子當初把虧損累累的燙手山芋丟給明基,一年後明基聲請破產保護,顯示當初合併西門子的決策是一項錯誤決策,不過明基昨日作出止血決議,起碼對明基是一件好事。
美林證券分析師曾省吾表示,從昨日明基股價上漲情況來看,昨日可能有投資人已先得知消息,不過曾省吾認為,明基昨日正式宣布聲請破產保護,不排除是明基資方與德國廠員工之間的談判手段,未來能否順利把這個燙手山芋交給德國政府接管還有變數,但明基昨日的做法起碼可確保母公司虧損縮小。
里昂證券分析師陳豐丰表示,明基德國子公司聲請破產保護後,營業費用可以大幅降低,對明基來說是一項正確決定,陳豐丰認為,在切斷與德國子公司關係後,只要手機銷售能提升,明基其實可以不必考慮將製造部門賣掉。
本土法人康和證券自營部總監廖繼弘表示,明基還有很多問題要處理,例如西門子當時賣手機部門時,有給一大筆錢,這個錢要怎麼辦,此外,歐洲工會多半很強勢,尤其是德國,明基要如何面對工會抗議問題,也值得觀察。
明基放棄德國手機廠 工會指西門子有道義責任
明基放棄德國手機廠 工會指西門子有道義責任
中央社 2006-09-29 05:05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二十八日專電)明基電通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的消息傳來德國,對慕尼黑總部和手機廠的三千位員工來說彷彿晴天霹靂,不少員工有被出賣的感覺;員工所屬的「鋼鐵工會」幹部穆勒指出,明基的決定比原來最壞的想像還要糟,手機部門的老東家西門子公司負有道義責任。
「德通社」報導,明基手機事業營運情況不佳早就不是秘密,原本德國員工還相信台灣方面的承諾,繼續經營手機事業;現在明基向法院申請無力清償保護,員工深感絕望和憤怒。
一位員工說,申請無力清償對明基來說最有利,因為這樣就不用付員工一分錢。
鋼鐵工會幹部、同時也是西門子董事會成員的穆勒(Wolfgang Mueller)說,西門子在經營手機部門的最後階段,為了達到短期的盈利目標開始採取激進的手段,「現在明基的員工必須為西門子的錯誤付出代價」。
西門子的手機部門原本就虧損連連,一位德國手機市場專家指出,明基原本希望改善西門子新產品跟不上潮流的問題,不過卻借重同樣的管理團隊,結果靈活度和效率不夠的老問題還是在。
這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認為,明基其實一直等到西門子提供的資金花完後,才無情地縮緊銀根。
明基棄守的德國手機部門老東家西門子集團,對明基聲請無力清償保護的消息「十分驚訝」與「遺憾」;一位發言人說,西門子對明基這樣做的意圖和背景都不了解。
中央社 2006-09-29 05:05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二十八日專電)明基電通不再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的消息傳來德國,對慕尼黑總部和手機廠的三千位員工來說彷彿晴天霹靂,不少員工有被出賣的感覺;員工所屬的「鋼鐵工會」幹部穆勒指出,明基的決定比原來最壞的想像還要糟,手機部門的老東家西門子公司負有道義責任。
「德通社」報導,明基手機事業營運情況不佳早就不是秘密,原本德國員工還相信台灣方面的承諾,繼續經營手機事業;現在明基向法院申請無力清償保護,員工深感絕望和憤怒。
一位員工說,申請無力清償對明基來說最有利,因為這樣就不用付員工一分錢。
鋼鐵工會幹部、同時也是西門子董事會成員的穆勒(Wolfgang Mueller)說,西門子在經營手機部門的最後階段,為了達到短期的盈利目標開始採取激進的手段,「現在明基的員工必須為西門子的錯誤付出代價」。
西門子的手機部門原本就虧損連連,一位德國手機市場專家指出,明基原本希望改善西門子新產品跟不上潮流的問題,不過卻借重同樣的管理團隊,結果靈活度和效率不夠的老問題還是在。
這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認為,明基其實一直等到西門子提供的資金花完後,才無情地縮緊銀根。
明基棄守的德國手機部門老東家西門子集團,對明基聲請無力清償保護的消息「十分驚訝」與「遺憾」;一位發言人說,西門子對明基這樣做的意圖和背景都不了解。
明基停損 不再增資德手機子公司 繳251億學費
明基停損 不再增資德手機子公司 繳251億學費 李焜耀:「做這個決定情非得已」
蘋果日報 2006-09-29 06:28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表示,「會做這個決定,實在是情非得已!」因為明基要對股東、投資人負責,看不到虧損縮小的速度,這對明基而言財務壓力非常沉重,根據管理階層的回報,短期內財務營運目標和財務數字都很難達成,縮小虧損非常困難,所以才會做成這個不得已的決定。
明基總經理李錫華則表示,台灣及中國的研發,不會受這件事情影響,會正常營運,手機品牌上對客戶仍有承諾,調整步伐再出發,不過「很遺憾有這樣的決定,讓大家擔心。」明基表示,BenQ-Siemens品牌不會走入歷史,明基和西門子目前還是交互授權,合約繼續生效。
李焜耀說,自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之後,明基到第3季為止,已認列6億多歐元(約台幣251億元)虧損,之前董事會通過4億美元增資(約台幣 131億元),希望能轉虧為盈,當時經營階層決定看9月經營狀況如何,而高層也的確每天都在密切注意是否單價能提高、毛利率可提升,也希望第4季市場能恢復到預期。
但李焜耀說,9月一整月下來,還是達不到營運目標,第4季要損益平衡的目標確定無法達成,因此董事會4億美元增資先停下來,停止繼續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讓德國和明基的關係做一隔斷。
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表示,不再投資德國子公司之後,從第4季起,明基認列的虧損會大幅降低,而過去被認為過高的營業費用,也會僅剩到1/8~1/10,以第2 季營業費用100多億元計算,僅剩10~12億元的營業費用,而德國的手機出貨,也會減少20~30%(明基第2季手機出貨為700多萬支)。
至於第4季會不會因為損失大幅減少,而能達到損益平衡目標,游克用表示,雖然12月還有1.2億歐元(約台幣50.34億元)的西門子嫁妝會進來,但那不會列為獲利,所以在財報上會不會立即損益平衡,還要做進一步的評估。
明基停止繼續投資之後,主要影響範圍是德國手機子公司,包括慕尼黑、Bocholt、Kamp-Lintfort三地,巴西手機子公司則將重新評估其財務狀況後而定。亞洲地區研發及生產製造將維持正常營運。據了解,明基德國員工約有3000人。
明基表示,一旦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後,明基對德國子公司將僅剩所有權,而經營權則交由當地政府接管人接管,明基對德國子公司的何去何從將無從置喙。
李焜耀表示,明基這項做法,並非獨創,過去樂金飛利浦(LPL)要結束傳統映像管(CRT監視器),也用過這類方式。
蘋果日報 2006-09-29 06:28
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表示,「會做這個決定,實在是情非得已!」因為明基要對股東、投資人負責,看不到虧損縮小的速度,這對明基而言財務壓力非常沉重,根據管理階層的回報,短期內財務營運目標和財務數字都很難達成,縮小虧損非常困難,所以才會做成這個不得已的決定。
明基總經理李錫華則表示,台灣及中國的研發,不會受這件事情影響,會正常營運,手機品牌上對客戶仍有承諾,調整步伐再出發,不過「很遺憾有這樣的決定,讓大家擔心。」明基表示,BenQ-Siemens品牌不會走入歷史,明基和西門子目前還是交互授權,合約繼續生效。
李焜耀說,自收購西門子手機部門之後,明基到第3季為止,已認列6億多歐元(約台幣251億元)虧損,之前董事會通過4億美元增資(約台幣 131億元),希望能轉虧為盈,當時經營階層決定看9月經營狀況如何,而高層也的確每天都在密切注意是否單價能提高、毛利率可提升,也希望第4季市場能恢復到預期。
但李焜耀說,9月一整月下來,還是達不到營運目標,第4季要損益平衡的目標確定無法達成,因此董事會4億美元增資先停下來,停止繼續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讓德國和明基的關係做一隔斷。
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表示,不再投資德國子公司之後,從第4季起,明基認列的虧損會大幅降低,而過去被認為過高的營業費用,也會僅剩到1/8~1/10,以第2 季營業費用100多億元計算,僅剩10~12億元的營業費用,而德國的手機出貨,也會減少20~30%(明基第2季手機出貨為700多萬支)。
至於第4季會不會因為損失大幅減少,而能達到損益平衡目標,游克用表示,雖然12月還有1.2億歐元(約台幣50.34億元)的西門子嫁妝會進來,但那不會列為獲利,所以在財報上會不會立即損益平衡,還要做進一步的評估。
明基停止繼續投資之後,主要影響範圍是德國手機子公司,包括慕尼黑、Bocholt、Kamp-Lintfort三地,巴西手機子公司則將重新評估其財務狀況後而定。亞洲地區研發及生產製造將維持正常營運。據了解,明基德國員工約有3000人。
明基表示,一旦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後,明基對德國子公司將僅剩所有權,而經營權則交由當地政府接管人接管,明基對德國子公司的何去何從將無從置喙。
李焜耀表示,明基這項做法,並非獨創,過去樂金飛利浦(LPL)要結束傳統映像管(CRT監視器),也用過這類方式。
星期四, 9月 28, 2006
NFC手機商機大戰 各方人馬總動員!
NFC手機商機大戰 各方人馬總動員!
5年內市佔率將逾5成 手機大廠摩拳擦掌 電信、銀行業者各有盤算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09/28
被視為是明日之星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手機及相關服務即將邁入商用化階段,目前包括諾基亞(Nokia)、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均已推出NFC手機,並在歐美及亞洲等地展開測試,台灣業者亦不甘示弱,明基(2352)預計2007年上半推出首款NFC手機,並與中華電信(2412)、台北智慧卡票證公司合作,在台灣進行實地測試,全力追趕國際大廠腳步。
專責先進技術開發與推廣的諾基亞投資組織(Nokia Venture Organization)表示,NFC手機在2006年仍處於先期測試階段,自2007年起陸續商用化,2008年起成長腳步將明顯加快;市調機構ABI Research更預估,2010年將有逾50%手機內建NFC,潛在商機可見一斑。
NFC論壇(NFC Forum)技術委員會主席Holger Kunkat指出,由於NFC具有自動設定、容易使用、快速及相容性高等優點,並可與現有非接觸式智慧卡相容,很快便獲得業界廣泛支持。
台手機廠指出,目前全球各大城市包括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亞特蘭大、法國坎恩、南韓首爾、大陸廈門等地,均已如火如荼地展開NFC先期測試,手機廠方面則以諾基亞與三星腳步最快。
諾基亞已率先量產全球首款NFC手機3220,並與Vodafone合作,在德國哈瑙推出全球第一個商用化服務,並在美國亞特蘭大、馬來西亞及大陸廈門、上海都有相關測試計畫;至於三星亦已展開NFC手機測試,分別在南韓首爾、法國坎恩與鮮京電信(SKT)、法國電信等業者合作測試。
台灣推動NFC腳步亦不落人後,經濟部與資策會早在2004年底便邀集12家業者成立「近端行動交易服務計畫聯盟」,並自2005年9月起採用由明基所打造NFC手機進行測試,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3045)、遠傳(4904)、威寶及亞太行動等5大電信業者全都投入參與。
中華電信研究所副所長涂元光表示,中華電信自2006年9月起與台北智慧卡公司合作,推動業界科專「行動悠遊Easy-Mo計畫」,希望開發整合NFC、智慧卡及金融卡功能的複合式個人識別晶片卡(Combi-SIM)及相關服務,手機部份仍是由明基負責開發。
明基則指出,首款NFC手機預計2007年第一季推出樣品,2007年中正式量產,測試計畫將包括外插Micro SD卡及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2個部份,明基在NFC腳步將與諾基亞、三星等國際大廠同步。
由於NFC手機及應用擁有龐大商機,不僅手機廠紛摩拳擦掌、積極搶進,亦已引起電信業者與銀行業者激烈角力,其中,電信業者希望以USIM卡模式來推展,以鞏固客戶基礎,但銀行業者卻希望推動手機外插卡模式,讓用戶不會被門號綁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各地測試計畫分別由電信業者或銀行業者主導,未來可能展現截然不同風貌。
5年內市佔率將逾5成 手機大廠摩拳擦掌 電信、銀行業者各有盤算
(記者沈勤譽∕台北) 2006/09/28
被視為是明日之星的近距離無線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手機及相關服務即將邁入商用化階段,目前包括諾基亞(Nokia)、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均已推出NFC手機,並在歐美及亞洲等地展開測試,台灣業者亦不甘示弱,明基(2352)預計2007年上半推出首款NFC手機,並與中華電信(2412)、台北智慧卡票證公司合作,在台灣進行實地測試,全力追趕國際大廠腳步。
專責先進技術開發與推廣的諾基亞投資組織(Nokia Venture Organization)表示,NFC手機在2006年仍處於先期測試階段,自2007年起陸續商用化,2008年起成長腳步將明顯加快;市調機構ABI Research更預估,2010年將有逾50%手機內建NFC,潛在商機可見一斑。
NFC論壇(NFC Forum)技術委員會主席Holger Kunkat指出,由於NFC具有自動設定、容易使用、快速及相容性高等優點,並可與現有非接觸式智慧卡相容,很快便獲得業界廣泛支持。
台手機廠指出,目前全球各大城市包括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亞特蘭大、法國坎恩、南韓首爾、大陸廈門等地,均已如火如荼地展開NFC先期測試,手機廠方面則以諾基亞與三星腳步最快。
諾基亞已率先量產全球首款NFC手機3220,並與Vodafone合作,在德國哈瑙推出全球第一個商用化服務,並在美國亞特蘭大、馬來西亞及大陸廈門、上海都有相關測試計畫;至於三星亦已展開NFC手機測試,分別在南韓首爾、法國坎恩與鮮京電信(SKT)、法國電信等業者合作測試。
台灣推動NFC腳步亦不落人後,經濟部與資策會早在2004年底便邀集12家業者成立「近端行動交易服務計畫聯盟」,並自2005年9月起採用由明基所打造NFC手機進行測試,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3045)、遠傳(4904)、威寶及亞太行動等5大電信業者全都投入參與。
中華電信研究所副所長涂元光表示,中華電信自2006年9月起與台北智慧卡公司合作,推動業界科專「行動悠遊Easy-Mo計畫」,希望開發整合NFC、智慧卡及金融卡功能的複合式個人識別晶片卡(Combi-SIM)及相關服務,手機部份仍是由明基負責開發。
明基則指出,首款NFC手機預計2007年第一季推出樣品,2007年中正式量產,測試計畫將包括外插Micro SD卡及USIM(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2個部份,明基在NFC腳步將與諾基亞、三星等國際大廠同步。
由於NFC手機及應用擁有龐大商機,不僅手機廠紛摩拳擦掌、積極搶進,亦已引起電信業者與銀行業者激烈角力,其中,電信業者希望以USIM卡模式來推展,以鞏固客戶基礎,但銀行業者卻希望推動手機外插卡模式,讓用戶不會被門號綁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各地測試計畫分別由電信業者或銀行業者主導,未來可能展現截然不同風貌。
不玩了 明基退出德國手機子公司經營
不玩了 明基退出德國手機子公司經營
記者曠文溱/台北報導 28/09/2006
明基花了六億歐元學到了一堂課——想要併購全球級的公司以晉升全球市場,並不是容易的事。
明基在今天稍晚緊急召開記者會,表示不堪手機事業持續虧損——在收購西門子以來,明基已經投入了六億歐元,但是遲遲看不到回收情況,並且持續虧損。為避免殃及對明基母公司獲利,董事會已經通過決議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並已向當地法院聲請無力清償保護(insolvency protection)。巴西手機子公司將重新評估其財務狀況之後決定是否將步上德國子公司的後塵。亞洲地區在台灣及中國大陸的生產及研發中心則維持正常營運。
所謂無力清償保護,意指政府為保護債權人權益所設立的法令。在明基此例,明基仍然持有該子公司的全部股份,但是將不再保有德國子公司的經營權。經營權轉交給由德國政府派出的接管人(administrator),由該接管人負責德國子公司所有的盈虧、人事派遣、客戶支援等所有經營細項,明基將不再置喙其中。
不過,延續明基併購西門子時候的交互授權承諾,明基和德國子公司都將保有「BenQ-Siemens」品牌,明基並持續保有從西門子取來的技術專利。
「希望大家能清楚,今天做這個決定,很不得已。但是明基必須對股東負責。持續鉅額的虧損、以及短期內看不到虧損縮小的速度,讓明基必須做這樣的風險控管,」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說。
明基是在去年10月宣佈與德國手機廠商西門子正式合併。西門子提供二億五千萬歐元等值現金及服務的「嫁妝」嫁進了明基,而明基不花一毛錢就把西門子娶進門。
不過果然是不要錢的最貴。根據明基先前提供的資料,西門子手機部門在過去三季本業虧損267.3億元,已超過明基資本額262億元。換言之「BenQ- Siemens」品牌已經燒掉明基一個資本額。這也讓明基董事長李焜耀上個月的法說會上,決定把「BenQ-Siemens」品牌的製造部門獨立出來的策略。
還沒等到合併一週年,明基已經決定出脫德國手機子公司的業務。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說明原因,表示虧損的幅度遠超過成本降低的幅度。
「財務規劃原先估計第二季虧損縮小,第四季損益平衡。但是接手之後,發現難達成目標,」游克用說。
他表示原本八月底第二季的董事會通過,預計再投入四億美金。但在觀察九月份經營的狀況,發現實在難以無法達到營運的目標。
「相信這個組織可以回收,但是投入的資金將遠超過預計,而且前方很多不確定性,不想繼續影響公司財務風險,」李焜耀說。
根據李焜耀說,此次停止繼續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的目的是——啟動停損、調整步伐,以繼續經營全球品牌手機事業。
「明年的產品時程表已經出來了,一切按預定的計畫。而且現在明基的手機,大部分研發和製造都已經移往大陸。所以對明基在亞洲市場而言,事實上影響不大,」游克用說。
記者曠文溱/台北報導 28/09/2006
明基花了六億歐元學到了一堂課——想要併購全球級的公司以晉升全球市場,並不是容易的事。
明基在今天稍晚緊急召開記者會,表示不堪手機事業持續虧損——在收購西門子以來,明基已經投入了六億歐元,但是遲遲看不到回收情況,並且持續虧損。為避免殃及對明基母公司獲利,董事會已經通過決議停止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並已向當地法院聲請無力清償保護(insolvency protection)。巴西手機子公司將重新評估其財務狀況之後決定是否將步上德國子公司的後塵。亞洲地區在台灣及中國大陸的生產及研發中心則維持正常營運。
所謂無力清償保護,意指政府為保護債權人權益所設立的法令。在明基此例,明基仍然持有該子公司的全部股份,但是將不再保有德國子公司的經營權。經營權轉交給由德國政府派出的接管人(administrator),由該接管人負責德國子公司所有的盈虧、人事派遣、客戶支援等所有經營細項,明基將不再置喙其中。
不過,延續明基併購西門子時候的交互授權承諾,明基和德國子公司都將保有「BenQ-Siemens」品牌,明基並持續保有從西門子取來的技術專利。
「希望大家能清楚,今天做這個決定,很不得已。但是明基必須對股東負責。持續鉅額的虧損、以及短期內看不到虧損縮小的速度,讓明基必須做這樣的風險控管,」明基董事長李焜耀說。
明基是在去年10月宣佈與德國手機廠商西門子正式合併。西門子提供二億五千萬歐元等值現金及服務的「嫁妝」嫁進了明基,而明基不花一毛錢就把西門子娶進門。
不過果然是不要錢的最貴。根據明基先前提供的資料,西門子手機部門在過去三季本業虧損267.3億元,已超過明基資本額262億元。換言之「BenQ- Siemens」品牌已經燒掉明基一個資本額。這也讓明基董事長李焜耀上個月的法說會上,決定把「BenQ-Siemens」品牌的製造部門獨立出來的策略。
還沒等到合併一週年,明基已經決定出脫德國手機子公司的業務。明基財務長游克用說明原因,表示虧損的幅度遠超過成本降低的幅度。
「財務規劃原先估計第二季虧損縮小,第四季損益平衡。但是接手之後,發現難達成目標,」游克用說。
他表示原本八月底第二季的董事會通過,預計再投入四億美金。但在觀察九月份經營的狀況,發現實在難以無法達到營運的目標。
「相信這個組織可以回收,但是投入的資金將遠超過預計,而且前方很多不確定性,不想繼續影響公司財務風險,」李焜耀說。
根據李焜耀說,此次停止繼續投資德國手機子公司的目的是——啟動停損、調整步伐,以繼續經營全球品牌手機事業。
「明年的產品時程表已經出來了,一切按預定的計畫。而且現在明基的手機,大部分研發和製造都已經移往大陸。所以對明基在亞洲市場而言,事實上影響不大,」游克用說。
星期三, 9月 27, 2006
日系手機業者擬降低3G專利費 台廠樂觀其成
日系手機業者擬降低3G專利費 台廠樂觀其成 廠專利佈局見成效 3G授權談判跨出一大步 歐美大廠將是下一個目標
Author : 電子時報 Published Date : Wednesday, 27. Sep. 2006
台灣手機廠商積極挺進3G領域,專利授權費用的議題也浮上檯面。在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與3G Club的協助下,以日系3G業者為主的3GLL(3G Licensing Ltd.),擬對台廠降低專利授權費用,可望大幅降低5成以上,對此台灣手機廠商樂觀其成,並認為台廠在3G專利的長期佈局,確已展現成效,但歐美大廠才是主要目標。
工研院技轉中心經理黃郁惠表示,3GLL相關人員預計10月初來台,其正考慮針對台灣廠商提供優惠方案,過去每支手機約收取2~3美元的權利金,未來有機會降低到1%(至少1美元);以此推算,台灣廠商可對3GLL節省5成以上的權利金費用。目前3GLL共有153案211件3G專利。
手機廠商研發主管表示,由NTT DoCoMo等9家日系業者組成的3GLL,大約掌握2成的3G專利權,其他幾乎都掌握在InterDigital、高通(Qualcomm)、諾基亞(Nokia)及易利信(Ericsson)等歐美大廠手中;目前3G專利費用約佔出廠價的15~25%,儘管3GLL降低權利金費用,對整體成本的降低相當有限,但至少成功跨出第一步,未來對歐美大廠爭取優惠方案,才是主要關鍵。
另有台灣手機業者認為,3GLL對台廠釋出善意,顯示台灣手機廠商在3G專利的佈局,已經開始展現成效,無論是洽談交叉授權或降低專利費用,都比2G時代佔據相對有利的位置;此外,日系手機廠商與電信業者與台灣廠商的合作日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根據工研院技轉中心的統計,台灣3G專利權人中,除工研院取得155件最多外,華碩(2357)、明基(2352)、英華達(3367)及聯發科(2454)分居第二~五名,分別取得21~130件不等,其中英華達在2001年率先投入,但華碩後來居上遙遙領先同業,明基則有西門子(Siemens)的加持,目前西門子擁有205件專利,其中7件已經移轉給明基。
[2006/09/27電子時報沈勤譽]
Author : 電子時報 Published Date : Wednesday, 27. Sep. 2006
台灣手機廠商積極挺進3G領域,專利授權費用的議題也浮上檯面。在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與3G Club的協助下,以日系3G業者為主的3GLL(3G Licensing Ltd.),擬對台廠降低專利授權費用,可望大幅降低5成以上,對此台灣手機廠商樂觀其成,並認為台廠在3G專利的長期佈局,確已展現成效,但歐美大廠才是主要目標。
工研院技轉中心經理黃郁惠表示,3GLL相關人員預計10月初來台,其正考慮針對台灣廠商提供優惠方案,過去每支手機約收取2~3美元的權利金,未來有機會降低到1%(至少1美元);以此推算,台灣廠商可對3GLL節省5成以上的權利金費用。目前3GLL共有153案211件3G專利。
手機廠商研發主管表示,由NTT DoCoMo等9家日系業者組成的3GLL,大約掌握2成的3G專利權,其他幾乎都掌握在InterDigital、高通(Qualcomm)、諾基亞(Nokia)及易利信(Ericsson)等歐美大廠手中;目前3G專利費用約佔出廠價的15~25%,儘管3GLL降低權利金費用,對整體成本的降低相當有限,但至少成功跨出第一步,未來對歐美大廠爭取優惠方案,才是主要關鍵。
另有台灣手機業者認為,3GLL對台廠釋出善意,顯示台灣手機廠商在3G專利的佈局,已經開始展現成效,無論是洽談交叉授權或降低專利費用,都比2G時代佔據相對有利的位置;此外,日系手機廠商與電信業者與台灣廠商的合作日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根據工研院技轉中心的統計,台灣3G專利權人中,除工研院取得155件最多外,華碩(2357)、明基(2352)、英華達(3367)及聯發科(2454)分居第二~五名,分別取得21~130件不等,其中英華達在2001年率先投入,但華碩後來居上遙遙領先同業,明基則有西門子(Siemens)的加持,目前西門子擁有205件專利,其中7件已經移轉給明基。
[2006/09/27電子時報沈勤譽]
星期一, 9月 25, 2006
從賽格廣場,越過好漢坡 聯發科靠著白牌手機風光
從賽格廣場,越過好漢坡 聯發科靠著白牌手機風光
邱詩文
聯發科從GSM手機基頻晶片切入,相繼獲得大陸聯想、康佳、 TCL,以及台灣的華碩等兩岸手機大廠認同,大家只看到聯發科今日的風光,不知聯發科卻是經歷了「越過險坡成好漢」的過程,而提到這段艱辛的起步,就不能不提聯發科站穩腳步的大陸深圳賽格電子廣場。
位在深圳深南中路與華強北路交匯處的深圳賽格電子廣場,一九八八年三月開幕,是大陸第一家開放型電子生產材料零組件交易中心。業界人士透露,手機模組正是近年來賽格廣場熱門的電子材料交易目標,圍繞深圳周邊就有二、三百家白牌手機廠,相關零組件都可以在賽格商場以低價取得,每個月總共生產接近一千萬支白牌手機,而聯發科與大陸上海龍旗等手機設計業者合作推出手機平台的整合方案,正是推動這塊新興手機市場商機的重要推手。
據了解,聯發科幾年前剛進入大陸時,希望獲得大陸國產手機領導品牌認同,但推銷手機整合平台的概念,並未受這些領導廠商重視,於是,聯發科只好把這套模式轉向深圳的電子廣場推廣,意外引起當地外商跟進。
除了產品品質獲得肯定,聯發科的方案比起外商足足便宜十美元,也在賽格獲得熱烈回響。某位大陸IC通路業者表示,去年採用聯發科方案的手機廠,九成以上都大賺一筆,聯發科的差異化能力提高,已吸引愈來愈多大陸國產品牌手機紛紛採用聯發整合平台的方案,上述拒絕聯發科方案的大陸手機大廠,據傳回頭想用聯發科的方案,反倒吃了聯發科閉門羹。
賽格後來也成為大陸手機晶片業者中中,成功切入市場前務必越過的「好漢坡」,現在更是業界人士觀察大陸白牌手機景氣的指標。
邱詩文
聯發科從GSM手機基頻晶片切入,相繼獲得大陸聯想、康佳、 TCL,以及台灣的華碩等兩岸手機大廠認同,大家只看到聯發科今日的風光,不知聯發科卻是經歷了「越過險坡成好漢」的過程,而提到這段艱辛的起步,就不能不提聯發科站穩腳步的大陸深圳賽格電子廣場。
位在深圳深南中路與華強北路交匯處的深圳賽格電子廣場,一九八八年三月開幕,是大陸第一家開放型電子生產材料零組件交易中心。業界人士透露,手機模組正是近年來賽格廣場熱門的電子材料交易目標,圍繞深圳周邊就有二、三百家白牌手機廠,相關零組件都可以在賽格商場以低價取得,每個月總共生產接近一千萬支白牌手機,而聯發科與大陸上海龍旗等手機設計業者合作推出手機平台的整合方案,正是推動這塊新興手機市場商機的重要推手。
據了解,聯發科幾年前剛進入大陸時,希望獲得大陸國產手機領導品牌認同,但推銷手機整合平台的概念,並未受這些領導廠商重視,於是,聯發科只好把這套模式轉向深圳的電子廣場推廣,意外引起當地外商跟進。
除了產品品質獲得肯定,聯發科的方案比起外商足足便宜十美元,也在賽格獲得熱烈回響。某位大陸IC通路業者表示,去年採用聯發科方案的手機廠,九成以上都大賺一筆,聯發科的差異化能力提高,已吸引愈來愈多大陸國產品牌手機紛紛採用聯發整合平台的方案,上述拒絕聯發科方案的大陸手機大廠,據傳回頭想用聯發科的方案,反倒吃了聯發科閉門羹。
賽格後來也成為大陸手機晶片業者中中,成功切入市場前務必越過的「好漢坡」,現在更是業界人士觀察大陸白牌手機景氣的指標。
T-DMB陷入「冷場」尷尬,移動TV淪為手機質量檢測工具?
T-DMB陷入「冷場」尷尬,移動TV淪為手機質量檢測工具?
上網時間 : 2006年09月25日
韓國目前利用基於數字音頻廣播(DAB)的地面DMB和衛星DMB標準來推行移動電視廣播。英國Telecommunications + Broadband Services公司董事Dermot Nolan預測,只有60萬訂戶的S-DMB可能會最終退出,而擁有140萬名用戶的T-DMB也在經濟上垂死掙扎。那麼,是誰在為國家的免費T-DMB廣播來支付大約500億美元的成本呢?
Nolan指出:「T-DMB給韓國用戶留下的不好的印象也給移動電視服務蒙上了一層陰影。消費者現在都紛紛把手機退回給零售商。韓國是最先遭遇這種困境的,它可能無法再支撐T-DMB了。」
另一方面,移動電視正日益成為手機質量的試金石。
今年夏天,兩家手機公司在意大利首次推出手機DVB-H廣播服務,但是DiBcom公司CEO Yannick Levy卻在環遊意大利時發現了這樣的現象:當一部手機能夠接收到清晰的移動數字電視信號時,另一部手機的屏幕卻什麼也沒有。他說:「如果是普通的語音電話,那麼你無法鑑別某部手機的聲音質量是否好於另一部手機,因為每部手機每次只能進行一次通話。但是,在觀看移動電視時,你卻會首次發現別人的質量比你的要好。」
Levy說:「要確保DVB-H信號的接收質量,就必須有一個最低性能要求。但是目前的DVB-H導則只有兩個表格,一個列出了『一般的接收器’,而另一個則註明『可能的執行’。」
Nolan則表示:「和韓國一樣,整個移動行業都對服務質量和好業務模式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
上網時間 : 2006年09月25日
韓國目前利用基於數字音頻廣播(DAB)的地面DMB和衛星DMB標準來推行移動電視廣播。英國Telecommunications + Broadband Services公司董事Dermot Nolan預測,只有60萬訂戶的S-DMB可能會最終退出,而擁有140萬名用戶的T-DMB也在經濟上垂死掙扎。那麼,是誰在為國家的免費T-DMB廣播來支付大約500億美元的成本呢?
Nolan指出:「T-DMB給韓國用戶留下的不好的印象也給移動電視服務蒙上了一層陰影。消費者現在都紛紛把手機退回給零售商。韓國是最先遭遇這種困境的,它可能無法再支撐T-DMB了。」
另一方面,移動電視正日益成為手機質量的試金石。
今年夏天,兩家手機公司在意大利首次推出手機DVB-H廣播服務,但是DiBcom公司CEO Yannick Levy卻在環遊意大利時發現了這樣的現象:當一部手機能夠接收到清晰的移動數字電視信號時,另一部手機的屏幕卻什麼也沒有。他說:「如果是普通的語音電話,那麼你無法鑑別某部手機的聲音質量是否好於另一部手機,因為每部手機每次只能進行一次通話。但是,在觀看移動電視時,你卻會首次發現別人的質量比你的要好。」
Levy說:「要確保DVB-H信號的接收質量,就必須有一個最低性能要求。但是目前的DVB-H導則只有兩個表格,一個列出了『一般的接收器’,而另一個則註明『可能的執行’。」
Nolan則表示:「和韓國一樣,整個移動行業都對服務質量和好業務模式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
星期五, 9月 22, 2006
明基桃園手機廠停產 優退百餘人
明基桃園手機廠停產 優退百餘人
林上祚/台北報導 2006-09-22 03:50
在明基電通接收西門子手機部門,即將屆滿一周年之際,明基昨日正式宣布,停止桃園手機生產部門,儘管西門子德國廠是明基持續虧損的主因,但在德國廠勞資協定的保護下,台灣廠的工作機會就被犧牲了。
明基主管表示,明基西門子為了降低製造成本,七月起針對德國廠進行了第一波的優退,台灣桃園廠與墨西哥廠的結束,則是第二波組織精簡。
明基桃園廠目前主要產品為手機顯示器投影機高階液晶電視,其中手機部門員工人數為二百人,手機生產線停產將會影響到一百名員工工作機會,受影響的員工絕大多數為外勞,明基針對本國勞工部分,除了將安排前往其他部門之外,另外也會提供優退。
對於明基結束台灣手機生產線,其他本土品牌除了表達惋惜之外,仍強調維持部分手機生產線在台灣有其必要。
華碩:生產線沒必要移大陸
以目前同時經營設計代工與自有品牌的華碩為例,華碩品牌總監韓德行表示,由於手機產品在上架銷售以前,必須與電信業者進行一連串的測試,各手機廠起碼要聘僱一定的技術人員,如果是要做「客製化手機」,那麼起碼要聘僱一二百人員工才夠。
韓德行表示,華碩的手機雖然已經跨到東南亞市場,但主要市場仍在台灣,因產量不大,為了維持品質的穩定,手機生產線沒必要移到中國大陸。等到日後出貨量增加後,才需要考慮生產線外移。
宏達電:創造產品附加價值
專門從事客製化手機製造的宏達電,由於每一批的訂單數目都不大,目前除了少部分低階手機在大陸生產之外,其餘都是在台灣生產。一位主管表示,生產線即使移到大陸去,還是得面臨價格競爭問題,所以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如何創造產品本身的附加價值,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林上祚/台北報導 2006-09-22 03:50
在明基電通接收西門子手機部門,即將屆滿一周年之際,明基昨日正式宣布,停止桃園手機生產部門,儘管西門子德國廠是明基持續虧損的主因,但在德國廠勞資協定的保護下,台灣廠的工作機會就被犧牲了。
明基主管表示,明基西門子為了降低製造成本,七月起針對德國廠進行了第一波的優退,台灣桃園廠與墨西哥廠的結束,則是第二波組織精簡。
明基桃園廠目前主要產品為手機顯示器投影機高階液晶電視,其中手機部門員工人數為二百人,手機生產線停產將會影響到一百名員工工作機會,受影響的員工絕大多數為外勞,明基針對本國勞工部分,除了將安排前往其他部門之外,另外也會提供優退。
對於明基結束台灣手機生產線,其他本土品牌除了表達惋惜之外,仍強調維持部分手機生產線在台灣有其必要。
華碩:生產線沒必要移大陸
以目前同時經營設計代工與自有品牌的華碩為例,華碩品牌總監韓德行表示,由於手機產品在上架銷售以前,必須與電信業者進行一連串的測試,各手機廠起碼要聘僱一定的技術人員,如果是要做「客製化手機」,那麼起碼要聘僱一二百人員工才夠。
韓德行表示,華碩的手機雖然已經跨到東南亞市場,但主要市場仍在台灣,因產量不大,為了維持品質的穩定,手機生產線沒必要移到中國大陸。等到日後出貨量增加後,才需要考慮生產線外移。
宏達電:創造產品附加價值
專門從事客製化手機製造的宏達電,由於每一批的訂單數目都不大,目前除了少部分低階手機在大陸生產之外,其餘都是在台灣生產。一位主管表示,生產線即使移到大陸去,還是得面臨價格競爭問題,所以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如何創造產品本身的附加價值,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明基苦日子漸過 投資價值浮現 法人:調整生產線已踏出止血第一步
明基苦日子漸過 投資價值浮現 法人:調整生產線已踏出止血第一步
Author : 蘋果日報 Published Date : Friday, 22. Sep. 2006
明基(2352)昨經歷市場傳聞桃園手機廠關閉、亞洲及歐洲生產基地恐出售的負面訊息,股價早盤卻力撐平盤之上,收盤雖下跌,跌幅未如市場想像中大,法人認為,明基調整生產線,是止血的第一步,應正面看待,且股價從年初高點至今已腰斬,下跌空間已有限。
明基昨在關廠、賣廠等負面傳聞不斷,股價跌幅不大,市場認為其投資價值已慢慢浮現。
否極泰來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說:「明基當務之急是要給外資信心,未來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改變經營策略、創造內涵價值。」蔡明彰表示,明基今年來,從高點35.7元一度跌至只剩15.7元,雖然外資機構一度下修明基買進價格至6.5元,但蔡明彰認為,這都太誇張。
首重信心面危機處理
蔡明彰表示,就憑明基持有友達(2409)股權,就具備了相當的內涵價值。但他認為,明基現在的問題,不是股價還要跌多少,因為再向下跌空間不多,而是要面對股價漲不起來的問題,這是信心面的危機,因此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必須明白告訴投資人,明基將怎麼止血。
天富投顧副總經理林友銘說:「明基究竟有多少投資價值,在於西門子(SIEMENS),目前明基旗下的事業可簡單分2塊,分別是PC相關及手機,手機問題最大,但從這次桃園廠產線調整來看,頂多要支付人員資遣及其他相關費用,外資圈普遍持正面看法。」
林友銘認為,明基大刀闊斧調整手機生產線,代表明基有決心解決問題,這是好事,不過光是這樣還不夠,明基的投資價值有多少,必須視何時轉虧為盈。
中長線待基本面支撐
法人更指出,明基今年自2月來,月線已連7黑,投資價值浮現,近期的確有機會醞釀反彈,但法人認為,反彈只屬短線,中長線仍須有題材面及基本面支撐。
明基今年第1季手機出貨量達700萬支,第2季受產品出貨延宕,手機銷售成績不如預期,未能達原定910萬支目標,第2季僅725萬支,第3季起新機大量推出,市場預期應有不錯表現,不過明基近期卻開始全面檢討手機生產線,「主席(指李焜耀)的故鄉」──台灣桃園廠也難逃轉型命運,由原來量產角色轉為生產技術中心,使得市場預期第3季表現恐怕還是不盡如人意。
明基在第2季法說會上更已表示,第3季的整體出貨表現應與第2季持平,第4季應該會有明顯提升。
轉虧為盈美夢暫難圓
蔡明彰認為,雖然明基一再對外宣布轉虧為盈的時程,不過就明基合併國際手機大廠的難度來看,市場已經對轉虧為盈不抱厚望,止血才是最重要的,況且近期市場盛傳明基要把亞洲及歐洲手機廠,賣給富士康,這類的消息對明基而言並非正面。
明基第1季因為合併西門子,正處於磨合期,單季稅後虧損更達49.9億元,EPS(每股純益)為-1.96元,第2季受到業外收益的大幅挹注,包括賣出光碟機部門給建興電、西門子補貼款及處分達方收益,合計業外收益高達70億元,使得第2季虧損大幅減少,單季稅後虧損達25.1億元,EPS為-0.98元。
【2006/09/22蘋果日報陳佩嘉】
Author : 蘋果日報 Published Date : Friday, 22. Sep. 2006
明基(2352)昨經歷市場傳聞桃園手機廠關閉、亞洲及歐洲生產基地恐出售的負面訊息,股價早盤卻力撐平盤之上,收盤雖下跌,跌幅未如市場想像中大,法人認為,明基調整生產線,是止血的第一步,應正面看待,且股價從年初高點至今已腰斬,下跌空間已有限。
明基昨在關廠、賣廠等負面傳聞不斷,股價跌幅不大,市場認為其投資價值已慢慢浮現。
否極泰來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說:「明基當務之急是要給外資信心,未來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改變經營策略、創造內涵價值。」蔡明彰表示,明基今年來,從高點35.7元一度跌至只剩15.7元,雖然外資機構一度下修明基買進價格至6.5元,但蔡明彰認為,這都太誇張。
首重信心面危機處理
蔡明彰表示,就憑明基持有友達(2409)股權,就具備了相當的內涵價值。但他認為,明基現在的問題,不是股價還要跌多少,因為再向下跌空間不多,而是要面對股價漲不起來的問題,這是信心面的危機,因此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必須明白告訴投資人,明基將怎麼止血。
天富投顧副總經理林友銘說:「明基究竟有多少投資價值,在於西門子(SIEMENS),目前明基旗下的事業可簡單分2塊,分別是PC相關及手機,手機問題最大,但從這次桃園廠產線調整來看,頂多要支付人員資遣及其他相關費用,外資圈普遍持正面看法。」
林友銘認為,明基大刀闊斧調整手機生產線,代表明基有決心解決問題,這是好事,不過光是這樣還不夠,明基的投資價值有多少,必須視何時轉虧為盈。
中長線待基本面支撐
法人更指出,明基今年自2月來,月線已連7黑,投資價值浮現,近期的確有機會醞釀反彈,但法人認為,反彈只屬短線,中長線仍須有題材面及基本面支撐。
明基今年第1季手機出貨量達700萬支,第2季受產品出貨延宕,手機銷售成績不如預期,未能達原定910萬支目標,第2季僅725萬支,第3季起新機大量推出,市場預期應有不錯表現,不過明基近期卻開始全面檢討手機生產線,「主席(指李焜耀)的故鄉」──台灣桃園廠也難逃轉型命運,由原來量產角色轉為生產技術中心,使得市場預期第3季表現恐怕還是不盡如人意。
明基在第2季法說會上更已表示,第3季的整體出貨表現應與第2季持平,第4季應該會有明顯提升。
轉虧為盈美夢暫難圓
蔡明彰認為,雖然明基一再對外宣布轉虧為盈的時程,不過就明基合併國際手機大廠的難度來看,市場已經對轉虧為盈不抱厚望,止血才是最重要的,況且近期市場盛傳明基要把亞洲及歐洲手機廠,賣給富士康,這類的消息對明基而言並非正面。
明基第1季因為合併西門子,正處於磨合期,單季稅後虧損更達49.9億元,EPS(每股純益)為-1.96元,第2季受到業外收益的大幅挹注,包括賣出光碟機部門給建興電、西門子補貼款及處分達方收益,合計業外收益高達70億元,使得第2季虧損大幅減少,單季稅後虧損達25.1億元,EPS為-0.98元。
【2006/09/22蘋果日報陳佩嘉】
星期四, 9月 21, 2006
明基將結束台灣手機量產
明基將結束台灣手機量產
吳筱雯、謝宛蓉/台北報導
為使手機事業早日轉虧為盈,明基做出進一步調整生產線的決定。明基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游克用昨(二十)日證實,桃園手機廠將從量產中心轉為生產技術中心,年底前桃園量產生產線將全數移往上海,包括外勞在內,估計將有一百多名員工受到影響,而對於是否如外傳般將出售歐洲與亞洲手機工廠給予EMS業者?游克用則強調德國媒體資訊有誤。
根據彭博社報導,明基將於年底前關閉桃園手機工廠。游克用證實此項消息,他表示,桃園廠將由量產中心轉為生產技術中心,未來將與研發緊密結合,增進新產品量產性,希望能加快量產腳步。他指出,桃園廠目前產量不到明基全球的一0%,員工人數也不多,影響有限。目前到期的外勞將不再聘用,年紀較大的本國員工予以優退,至於其他員工則轉到研發部門或其他工廠,少部分員工則轉至研發單位。年底前優退的員工與外勞估計有一百多人受到影響。
德文版經理人雜誌近日報導指出,明基將把歐洲與亞洲手機廠轉賣給EMS廠商,並直接點名富士康與美國Jabil有意接手。對此游克用表示,是德國媒體的資訊有誤,蘇州手機廠位於明基蘇州園區內,上海廠則位於西門子園區內,都不利分割出售。
雖然明基手機製造將撤出台灣,但在台灣市場的銷售將更加足馬力。明基台灣業務區總經理洪漢青昨日表示,未來將以七大產品線,手機、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投影機、數位相機、DVD燒錄機等「七匹馬」衝刺台灣市場,其中液晶電視、手機更是主力產品。洪漢青也設定多項目標,手機成國內三G前三大、筆記型電腦打入消費性市場前三名、液晶監視器穩坐前三大、數位相機也要擠進前三強。
液晶電視是洪漢青未來最看重的市場,他表示,明基目前市佔率五%,儘管只排到十名左右,但目前液晶電視有如戰國群雄,前十五大廠商市佔都在二至九%,由於明年台灣有機會達百分之百成長,明基機會很大。
吳筱雯、謝宛蓉/台北報導
為使手機事業早日轉虧為盈,明基做出進一步調整生產線的決定。明基財務資深副總經理游克用昨(二十)日證實,桃園手機廠將從量產中心轉為生產技術中心,年底前桃園量產生產線將全數移往上海,包括外勞在內,估計將有一百多名員工受到影響,而對於是否如外傳般將出售歐洲與亞洲手機工廠給予EMS業者?游克用則強調德國媒體資訊有誤。
根據彭博社報導,明基將於年底前關閉桃園手機工廠。游克用證實此項消息,他表示,桃園廠將由量產中心轉為生產技術中心,未來將與研發緊密結合,增進新產品量產性,希望能加快量產腳步。他指出,桃園廠目前產量不到明基全球的一0%,員工人數也不多,影響有限。目前到期的外勞將不再聘用,年紀較大的本國員工予以優退,至於其他員工則轉到研發部門或其他工廠,少部分員工則轉至研發單位。年底前優退的員工與外勞估計有一百多人受到影響。
德文版經理人雜誌近日報導指出,明基將把歐洲與亞洲手機廠轉賣給EMS廠商,並直接點名富士康與美國Jabil有意接手。對此游克用表示,是德國媒體的資訊有誤,蘇州手機廠位於明基蘇州園區內,上海廠則位於西門子園區內,都不利分割出售。
雖然明基手機製造將撤出台灣,但在台灣市場的銷售將更加足馬力。明基台灣業務區總經理洪漢青昨日表示,未來將以七大產品線,手機、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投影機、數位相機、DVD燒錄機等「七匹馬」衝刺台灣市場,其中液晶電視、手機更是主力產品。洪漢青也設定多項目標,手機成國內三G前三大、筆記型電腦打入消費性市場前三名、液晶監視器穩坐前三大、數位相機也要擠進前三強。
液晶電視是洪漢青未來最看重的市場,他表示,明基目前市佔率五%,儘管只排到十名左右,但目前液晶電視有如戰國群雄,前十五大廠商市佔都在二至九%,由於明年台灣有機會達百分之百成長,明基機會很大。
星期三, 9月 20, 2006
手機產業——全球三大氣候異象
網路通訊產業氣象觀測站
手機產業——全球三大氣候異象
(沈勤譽∕採訪中心)2006/09/20 前言:全球網路通訊產業2006年氣候多變,時晴、時雨、時多雲,有時更是濃霧籠罩、伸手不見五指,部份區域甚至出現氣溫遽降、風雪交加的詭異氣候,在產業地殼活動頻繁、積極釋放能量的情況下,在全球各地引發規模大小不一的地震,一陣天搖地動讓人頭昏眼花。這一連串詭異的氣候變換,這宛如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節,在2006年全球手機、網通設備、電信服務、網路軟體產業中一幕幕真實上演。
氣象預測:暴風雪→小雪
慕尼黑大風雪 明基直發哆嗦
德國慕尼黑自2005年第四季入冬以來,下了幾場大風雪,寒意就一直環繞在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總部附近,不曾散去,直到近日的盛夏,仍覺春寒料峭,氣候狀態顯得有些異常。儘管有人預言這種氣候早在預料之中,可能還要維持個1~2年,不過,總部傳來的聲音一直比較樂觀,偶而會傳來已經看到春蕊萌芽、大地回暖的消息,內外對氣候的感知似乎有不小落差。
來自台灣的明基,在2005年6月初宣佈收購位於德國的西門子手機部門,引發一場大風暴。當初市場的評價就相當兩極,市場也睜大眼睛等著看,究竟這個發展品牌才不到4年的台灣公司,要怎麼吞下百年老店,而不至於消化不良。
3 個季度過去了,從營運面來看,明基似乎仍然處於冰點,本業已經累計虧損了新台幣270億元,下一季恐怕還是不會明顯好轉。儘管明基祭出不少非常的手段,包括明基行動通訊裁員、高層減薪、出售研發部門,連台灣明基總部也出售光碟機部門給建興、甚至決議將整合製造服務(IMS)部門切割出去,但是明基還是嗅不到春天的氣息。
這段時間以來,明基高層一反過去的樂觀態度,逐漸向現實低頭了。明基承認此一改造工作的難度超乎預期,光是新機獲得客戶認證上市的時程,就比預期晚了1~2季,全年新機數量也從30款降為25款,出貨目標則從5,000萬~6,000萬支降為3,000萬支,本業轉虧為盈的目標,也從2006年第四季延後到2007年中。
這場風雪會延續到何時,誰也不敢斷言,不過,明基勢必要打一場耐久戰。明基西門子的品牌形象還在建立中,產品定位也在持續摸索調整中,與國際手機大廠的財務結構相比,明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年出貨量至少要達5,000萬支,才有足以競爭的經濟規模,平均銷售單價(ASP)則要拉升5成到120美元,毛利率也要倍增到20%左右,加上營業支出不再繼續增加,才有轉虧為盈的本錢。
除外部的競爭以外,明基接連面對合併及分家的改造工程,內部壓力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基將生產與研發資源移往亞洲,已是必然的趨勢,但德國工會的壓力不曾間斷,上海金橋廠卻已經鳴槍起跑,使得其他生產據點明顯遭到排擠;另一方面,明基行動通訊背負鉅額虧損的罪名,但享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其他部門雖然獲利卻缺乏後勤資源,已經遭致極大反彈,未來數位媒體事業群(DMG)及資訊產品事業群(CPG)在分家時是否出現出走潮,也是明基必須正視的問題。
氣象預測:地殼板塊運動→大地震
手機作業系統區域 地牛蠢蠢欲動
在智慧型手機作業平台的地層底下,發現有不規則的板塊運動現象,可能在3~5年後爆發大規模的地震。
在諾基亞(Nokia)等手機大廠全力支持下,Symbian目前穩居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龍頭,市佔率超過6成。2006年上半總共銷售了2,400萬支Symbian手機,較2005年同期大增65%,累計銷售已逾8,000萬支。
由於各家研究機構定義的智慧型手機各不相同,因此市佔率也有不小出入,但Symbian都遙遙領先,而微軟與Linux則是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根據 Canalys的統計,2006年第二季Symbian的市佔率以67%居冠,微軟(Microsoft)以15%居次,其次為RIM(Research In Motion)的6%;另外根據Gartner的統計,Symbian則以64.8%領先,Linux則以26%緊追其後,其餘都不到5%。
在Symbian陣營部分,光是諾基亞就貢獻了近8成的出貨量,另外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及NTT DoCoMo也是重要支持者,NTT DoCoMo主要由夏普(Sharp)、富士通(Fujitsu)、三菱(Mitsubishi)供貨,其中夏普在第二季就銷售了100萬支的 Symbian手機,而索尼愛立信在第三季一連推出M600i、P990i及W950i等不同定位的智慧型手機,預料對拉抬Symbian也有不小助益。
不過,微軟與Linux陣營正醞釀前所未有的反撲力量,可能會逐步衝擊Symbian的領先地位。微軟目前的戰力主要集中在台灣,以宏達電(2498)為代表的台廠,透過代工、通路貼牌及直接與電信營運商合作等多重管道,將微軟平台的智慧型手機銷往全球市場,光是宏達電1家公司,2006年出貨量就可突破 1,000萬台,在整合式智慧型手持裝置已經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微軟的勢力已經延伸到國際手機大廠,包括摩托羅拉(Motorola)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都已經推出旗艦產品,明基也轉向微軟,加上Palm也加入微軟陣營,讓微軟初步取得與Symbian陣營制衡的重要奧援。
微軟不只與設備製造廠建立關係,更直接與行動營運商、內容供應商密切配合,目前全球有55個國家、115家行動營運商已經提供微軟行動平台的手機,並有100家以上的內容合作夥伴,市場上有超過1.8萬多種相關的應用,微軟主導產業生態系統的優勢顯而易見。
微軟心中的如意算盤,是隨著智慧型手機持續降價,讓一般消費者也有能力人手一台,屆時微軟自然有機會,扳下目前主要靠功能手機造成市佔假象的 Symbian;微軟並非痴人說夢,透過與台灣及大陸的製造廠合作,以及經濟規模的擴大,智慧型手機平價化的夢想並不遙遠,而微軟如何將PDA的戰果推向智慧型手機甚至功能手機,關鍵就在此一役。
除微軟以外,Linux陣營也透過標準化的努力,寄望擴大手機作業系統的版圖。近幾年來相繼成立的手機相關Linux標準化組織已有4個,包括消費性電子Linux聯盟(Consumer Electronics Linux Forum;CELF)、開放原始碼發展實驗室(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OSDL)、Linux手機標準聯盟(Linux Phone Standards Forum;LIPS Forum)及開放平台創始協會(Open Platform Initiative)。
過去由於不同組織各有重點發展目標,不像Symbian、微軟是由單一企業體主導發展,導致Linux成為投入者最多、力量卻最分散的陣營,也一直缺乏強有力的業者登高一呼。
不過,這個情況已經開始改變,ODSL與Lips聯盟已經宣佈整合,而摩托羅拉所主導的Open Platform Initiative,由於獲得NEC、Panasonic、三星電子等手機廠商,以及亞洲與歐洲最大的行動電信業者NTT DoCoMo與Vodafone加入,可能成為最具主導實力的Linux手機聯盟,對於Linux邁向主流地位將有重大影響力。
事實上,摩托羅拉雖然同步佈局Linux、Symbian及微軟等平台,但為了取得絕對的主導地位,摩托羅拉已經公開宣誓主推Linux平台的策略,摩托羅拉在2006年第二季,在大陸市場就銷售了100萬台Linux手機,其中「明」在華人市場表現相當耀眼;摩托羅拉有意將大陸研發、亞洲銷售擴展到全球研發、全球銷售,同時讓中低階手機也有機會採用Linux作業系統,未來幾年內Linux平台將佔摩托羅拉的5~6成,以摩托羅拉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的地位,對於Linux確實是一大利多。
氣象預測:濃霧特報→小霧
神州濃霧深鎖 TD-SCDMA前景未卜
大陸自訂的3G標準TD-SCDMA,商用化時程一延再延,產業前景彷如被濃霧深鎖,怎麼都看不清輪廓,連帶也使得大陸3G發照時程一拖再拖,所有已經摩拳擦掌要搶進大陸3G市場的廠商,全部陷入十里迷霧中。
目前TD-SCDMA已經進入實地測試的階段,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分別在廈門、保定與青島進行商用測試,預計9~10月完成。儘管TD- SCDMA產業聯盟宣稱,已經完成商用化進度的9成,技術性障礙已經不存在,只剩下網路與營運測試的部分,不過,市場對TD-SCDMA的憂心一直不曾中斷過。
相較於另外2大3G標準CDMA 2000及WCDMA的突飛猛進,TD-SCDMA顯然已經失去最佳的市場先機,商用化時程從2005年、2006年不斷推延,一般推測可能將延到2007年中,如此也才有機會趕上2008年北京奧運的時間表。
TD-SCDMA的發展時程落後,確實讓其產業前景蒙上一層濃霧,不過,從掌握自主專利、吸納國際大廠技術、推向國際標準等面向來看,TD-SCDMA確實已經發揮預期效果,堪稱大陸推展自有標準最成功的案例。
目前已經投入TD-SCDMA的國際通訊大廠,幾乎都與大陸廠商結盟,諾基亞與普天合作、易利信與中興通訊結盟、阿爾卡特(Alcatel)與大唐移動攜手、西門子則與華為合資;在海外營運商部分,法國電信與南韓鮮京電視(SKT)也已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
在手機廠商方面,除了大陸業者外,三星與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很早就開始佈局,而台灣手機廠商也對TD-SCDMA手機躍躍欲試,其中以英華達及大霸的腳步最快,明基與華寶也急起直追,英華達的手機日前已經獲得測試通過。
大陸每年有近億台手機的市場需求,讓外商與台廠即使不看好TD-SCDMA的技術基礎,更懷疑其輸出海外市場的潛力,也不願放掉任何可能的商機,前仆後繼投入開發此一技術;不過,TD-SCDMA的產業生態與其他標準截然不同,有許多超越商業與市場判斷的準繩,從過去到現在以及未來,恐怕都還是霧裡看花的時候居多。
手機產業——全球三大氣候異象
(沈勤譽∕採訪中心)2006/09/20 前言:全球網路通訊產業2006年氣候多變,時晴、時雨、時多雲,有時更是濃霧籠罩、伸手不見五指,部份區域甚至出現氣溫遽降、風雪交加的詭異氣候,在產業地殼活動頻繁、積極釋放能量的情況下,在全球各地引發規模大小不一的地震,一陣天搖地動讓人頭昏眼花。這一連串詭異的氣候變換,這宛如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節,在2006年全球手機、網通設備、電信服務、網路軟體產業中一幕幕真實上演。
氣象預測:暴風雪→小雪
慕尼黑大風雪 明基直發哆嗦
德國慕尼黑自2005年第四季入冬以來,下了幾場大風雪,寒意就一直環繞在明基行動通訊(BenQ Mobile)總部附近,不曾散去,直到近日的盛夏,仍覺春寒料峭,氣候狀態顯得有些異常。儘管有人預言這種氣候早在預料之中,可能還要維持個1~2年,不過,總部傳來的聲音一直比較樂觀,偶而會傳來已經看到春蕊萌芽、大地回暖的消息,內外對氣候的感知似乎有不小落差。
來自台灣的明基,在2005年6月初宣佈收購位於德國的西門子手機部門,引發一場大風暴。當初市場的評價就相當兩極,市場也睜大眼睛等著看,究竟這個發展品牌才不到4年的台灣公司,要怎麼吞下百年老店,而不至於消化不良。
3 個季度過去了,從營運面來看,明基似乎仍然處於冰點,本業已經累計虧損了新台幣270億元,下一季恐怕還是不會明顯好轉。儘管明基祭出不少非常的手段,包括明基行動通訊裁員、高層減薪、出售研發部門,連台灣明基總部也出售光碟機部門給建興、甚至決議將整合製造服務(IMS)部門切割出去,但是明基還是嗅不到春天的氣息。
這段時間以來,明基高層一反過去的樂觀態度,逐漸向現實低頭了。明基承認此一改造工作的難度超乎預期,光是新機獲得客戶認證上市的時程,就比預期晚了1~2季,全年新機數量也從30款降為25款,出貨目標則從5,000萬~6,000萬支降為3,000萬支,本業轉虧為盈的目標,也從2006年第四季延後到2007年中。
這場風雪會延續到何時,誰也不敢斷言,不過,明基勢必要打一場耐久戰。明基西門子的品牌形象還在建立中,產品定位也在持續摸索調整中,與國際手機大廠的財務結構相比,明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年出貨量至少要達5,000萬支,才有足以競爭的經濟規模,平均銷售單價(ASP)則要拉升5成到120美元,毛利率也要倍增到20%左右,加上營業支出不再繼續增加,才有轉虧為盈的本錢。
除外部的競爭以外,明基接連面對合併及分家的改造工程,內部壓力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明基將生產與研發資源移往亞洲,已是必然的趨勢,但德國工會的壓力不曾間斷,上海金橋廠卻已經鳴槍起跑,使得其他生產據點明顯遭到排擠;另一方面,明基行動通訊背負鉅額虧損的罪名,但享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其他部門雖然獲利卻缺乏後勤資源,已經遭致極大反彈,未來數位媒體事業群(DMG)及資訊產品事業群(CPG)在分家時是否出現出走潮,也是明基必須正視的問題。
氣象預測:地殼板塊運動→大地震
手機作業系統區域 地牛蠢蠢欲動
在智慧型手機作業平台的地層底下,發現有不規則的板塊運動現象,可能在3~5年後爆發大規模的地震。
在諾基亞(Nokia)等手機大廠全力支持下,Symbian目前穩居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龍頭,市佔率超過6成。2006年上半總共銷售了2,400萬支Symbian手機,較2005年同期大增65%,累計銷售已逾8,000萬支。
由於各家研究機構定義的智慧型手機各不相同,因此市佔率也有不小出入,但Symbian都遙遙領先,而微軟與Linux則是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根據 Canalys的統計,2006年第二季Symbian的市佔率以67%居冠,微軟(Microsoft)以15%居次,其次為RIM(Research In Motion)的6%;另外根據Gartner的統計,Symbian則以64.8%領先,Linux則以26%緊追其後,其餘都不到5%。
在Symbian陣營部分,光是諾基亞就貢獻了近8成的出貨量,另外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及NTT DoCoMo也是重要支持者,NTT DoCoMo主要由夏普(Sharp)、富士通(Fujitsu)、三菱(Mitsubishi)供貨,其中夏普在第二季就銷售了100萬支的 Symbian手機,而索尼愛立信在第三季一連推出M600i、P990i及W950i等不同定位的智慧型手機,預料對拉抬Symbian也有不小助益。
不過,微軟與Linux陣營正醞釀前所未有的反撲力量,可能會逐步衝擊Symbian的領先地位。微軟目前的戰力主要集中在台灣,以宏達電(2498)為代表的台廠,透過代工、通路貼牌及直接與電信營運商合作等多重管道,將微軟平台的智慧型手機銷往全球市場,光是宏達電1家公司,2006年出貨量就可突破 1,000萬台,在整合式智慧型手持裝置已經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微軟的勢力已經延伸到國際手機大廠,包括摩托羅拉(Motorola)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都已經推出旗艦產品,明基也轉向微軟,加上Palm也加入微軟陣營,讓微軟初步取得與Symbian陣營制衡的重要奧援。
微軟不只與設備製造廠建立關係,更直接與行動營運商、內容供應商密切配合,目前全球有55個國家、115家行動營運商已經提供微軟行動平台的手機,並有100家以上的內容合作夥伴,市場上有超過1.8萬多種相關的應用,微軟主導產業生態系統的優勢顯而易見。
微軟心中的如意算盤,是隨著智慧型手機持續降價,讓一般消費者也有能力人手一台,屆時微軟自然有機會,扳下目前主要靠功能手機造成市佔假象的 Symbian;微軟並非痴人說夢,透過與台灣及大陸的製造廠合作,以及經濟規模的擴大,智慧型手機平價化的夢想並不遙遠,而微軟如何將PDA的戰果推向智慧型手機甚至功能手機,關鍵就在此一役。
除微軟以外,Linux陣營也透過標準化的努力,寄望擴大手機作業系統的版圖。近幾年來相繼成立的手機相關Linux標準化組織已有4個,包括消費性電子Linux聯盟(Consumer Electronics Linux Forum;CELF)、開放原始碼發展實驗室(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s;OSDL)、Linux手機標準聯盟(Linux Phone Standards Forum;LIPS Forum)及開放平台創始協會(Open Platform Initiative)。
過去由於不同組織各有重點發展目標,不像Symbian、微軟是由單一企業體主導發展,導致Linux成為投入者最多、力量卻最分散的陣營,也一直缺乏強有力的業者登高一呼。
不過,這個情況已經開始改變,ODSL與Lips聯盟已經宣佈整合,而摩托羅拉所主導的Open Platform Initiative,由於獲得NEC、Panasonic、三星電子等手機廠商,以及亞洲與歐洲最大的行動電信業者NTT DoCoMo與Vodafone加入,可能成為最具主導實力的Linux手機聯盟,對於Linux邁向主流地位將有重大影響力。
事實上,摩托羅拉雖然同步佈局Linux、Symbian及微軟等平台,但為了取得絕對的主導地位,摩托羅拉已經公開宣誓主推Linux平台的策略,摩托羅拉在2006年第二季,在大陸市場就銷售了100萬台Linux手機,其中「明」在華人市場表現相當耀眼;摩托羅拉有意將大陸研發、亞洲銷售擴展到全球研發、全球銷售,同時讓中低階手機也有機會採用Linux作業系統,未來幾年內Linux平台將佔摩托羅拉的5~6成,以摩托羅拉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的地位,對於Linux確實是一大利多。
氣象預測:濃霧特報→小霧
神州濃霧深鎖 TD-SCDMA前景未卜
大陸自訂的3G標準TD-SCDMA,商用化時程一延再延,產業前景彷如被濃霧深鎖,怎麼都看不清輪廓,連帶也使得大陸3G發照時程一拖再拖,所有已經摩拳擦掌要搶進大陸3G市場的廠商,全部陷入十里迷霧中。
目前TD-SCDMA已經進入實地測試的階段,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分別在廈門、保定與青島進行商用測試,預計9~10月完成。儘管TD- SCDMA產業聯盟宣稱,已經完成商用化進度的9成,技術性障礙已經不存在,只剩下網路與營運測試的部分,不過,市場對TD-SCDMA的憂心一直不曾中斷過。
相較於另外2大3G標準CDMA 2000及WCDMA的突飛猛進,TD-SCDMA顯然已經失去最佳的市場先機,商用化時程從2005年、2006年不斷推延,一般推測可能將延到2007年中,如此也才有機會趕上2008年北京奧運的時間表。
TD-SCDMA的發展時程落後,確實讓其產業前景蒙上一層濃霧,不過,從掌握自主專利、吸納國際大廠技術、推向國際標準等面向來看,TD-SCDMA確實已經發揮預期效果,堪稱大陸推展自有標準最成功的案例。
目前已經投入TD-SCDMA的國際通訊大廠,幾乎都與大陸廠商結盟,諾基亞與普天合作、易利信與中興通訊結盟、阿爾卡特(Alcatel)與大唐移動攜手、西門子則與華為合資;在海外營運商部分,法國電信與南韓鮮京電視(SKT)也已加入TD-SCDMA產業聯盟。
在手機廠商方面,除了大陸業者外,三星與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很早就開始佈局,而台灣手機廠商也對TD-SCDMA手機躍躍欲試,其中以英華達及大霸的腳步最快,明基與華寶也急起直追,英華達的手機日前已經獲得測試通過。
大陸每年有近億台手機的市場需求,讓外商與台廠即使不看好TD-SCDMA的技術基礎,更懷疑其輸出海外市場的潛力,也不願放掉任何可能的商機,前仆後繼投入開發此一技術;不過,TD-SCDMA的產業生態與其他標準截然不同,有許多超越商業與市場判斷的準繩,從過去到現在以及未來,恐怕都還是霧裡看花的時候居多。
超越3G 行動大廠共推新一代通訊技術
超越3G 行動大廠共推新一代通訊技術
上網時間 : 2006年09月20日
數家世界領先的行動通訊業者,已針對所參與的「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Initiative (NGMN)」組織,提出了進一步的計畫。該組織將推動HSPA和EVDO後的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之開發和標準化。
該組織不久前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在英國成立,成員包括Vodafone、T-Mobile、中國移動(China Mobile)、Sprint Nextel、Orange、NTT DoCoMo和KPN。這些公司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成員,同時他們還向基礎設備和手機製造商及其它相關技術供應商發出了邀請,並希望能同時邀請研究機構和大學等單位以顧問的身份加入。
NGMN組織已針對未來廣域行動寬頻網路(wide area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所需,建立了一套架構,該架構並包含了高程度的互通性。已經有不少標準組織想研究這個網路的結構,並看到這種網路的需求性,NGMN組織強調將會和這些組織展開合作。
NGMN提出的網路架構高度強調實用性,並表示必須將焦點集中在現有的基礎設備和頻譜分配上,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可以提供新型服務的統一平台。要實現這一目標,一種高頻寬、低延遲的技術不可或缺。
該組織並沒有把其新一代網路命名為4G,但其創始人之一NTT DoCoMo,卻可能會是此一常被誤解之名詞的最大擁護者。今年年初,NTT DoCoMo宣稱在一場“4G無線電連結現場測試(4G radio access field experiments)”中,在速度達到20kph的下行鏈路上實現了2.5Gbps的資訊封包傳輸率。
(參考原文:Mobile operators plot a path beyond 3G)
上網時間 : 2006年09月20日
數家世界領先的行動通訊業者,已針對所參與的「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Initiative (NGMN)」組織,提出了進一步的計畫。該組織將推動HSPA和EVDO後的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之開發和標準化。
該組織不久前以有限公司的形式在英國成立,成員包括Vodafone、T-Mobile、中國移動(China Mobile)、Sprint Nextel、Orange、NTT DoCoMo和KPN。這些公司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成員,同時他們還向基礎設備和手機製造商及其它相關技術供應商發出了邀請,並希望能同時邀請研究機構和大學等單位以顧問的身份加入。
NGMN組織已針對未來廣域行動寬頻網路(wide area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所需,建立了一套架構,該架構並包含了高程度的互通性。已經有不少標準組織想研究這個網路的結構,並看到這種網路的需求性,NGMN組織強調將會和這些組織展開合作。
NGMN提出的網路架構高度強調實用性,並表示必須將焦點集中在現有的基礎設備和頻譜分配上,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可以提供新型服務的統一平台。要實現這一目標,一種高頻寬、低延遲的技術不可或缺。
該組織並沒有把其新一代網路命名為4G,但其創始人之一NTT DoCoMo,卻可能會是此一常被誤解之名詞的最大擁護者。今年年初,NTT DoCoMo宣稱在一場“4G無線電連結現場測試(4G radio access field experiments)”中,在速度達到20kph的下行鏈路上實現了2.5Gbps的資訊封包傳輸率。
(參考原文:Mobile operators plot a path beyond 3G)
星期二, 9月 19, 2006
Motorola與Nokia將合作推動DVB-H設備互通性
Motorola與Nokia將合作推動DVB-H設備互通性
上網時間 : 2006年09月19日
在行動電話市場上互不相讓的兩大競爭廠商Nokia與Motorola,宣佈將進行合作以實現採用DVB-H標準的行動設備與網路服務之間的互通性。這兩家公司將共同支援以DVB-IPDC開放性標準為基礎的解決方案,這些標準所針對是2006年及之後,對配置多廠商行動電視服務(multi-vendor mobile TV services)和試播感興趣的廠商合作夥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nforma的預測,行動電視市場將穩步呈倍數成長,在2010年,全球預計將售出5,000萬支採用DVB-H標準的行動設備。行動電視服務將為一些產業價值鏈上的企業提供新的商機,包括內容及廣播公司、行動服務供應商、基礎設備、手機生產商以及技術供應商,而DVB- H設備和服務之間的互通性,則是進一步打開這個市場的關鍵因素。
在眾多可以提供行動電視服務的數位技術中,Motorola和Nokia都將DVB-H標準,視為一種可有效配置廣播行動電視的技術。 DVB-H技術可提供高水準服務品質及低電量消耗,並能使終端用戶在使用其它行動服務(如在他們的設備上使用電話和網路連接)的同時,仍能接收到廣播訊號。
Motorola廣播技術(Broadcast Technologies)部門主管Rob Bero表示:「全球的廠商現在都將廣播行動電視視為一種非常值得向其用戶提供的新服務,而互通性將在更快地把這些服務帶入市場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作為開放標準(其中包括DVB-H)的領先者,我們很高興能與Nokia合作,推出手機和網路互通性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將幫助廠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終極的行動電視體驗。」
(參考原文:Nokia, Motorola team on mobile TV interoperability)
(John Walko)
上網時間 : 2006年09月19日
在行動電話市場上互不相讓的兩大競爭廠商Nokia與Motorola,宣佈將進行合作以實現採用DVB-H標準的行動設備與網路服務之間的互通性。這兩家公司將共同支援以DVB-IPDC開放性標準為基礎的解決方案,這些標準所針對是2006年及之後,對配置多廠商行動電視服務(multi-vendor mobile TV services)和試播感興趣的廠商合作夥伴。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nforma的預測,行動電視市場將穩步呈倍數成長,在2010年,全球預計將售出5,000萬支採用DVB-H標準的行動設備。行動電視服務將為一些產業價值鏈上的企業提供新的商機,包括內容及廣播公司、行動服務供應商、基礎設備、手機生產商以及技術供應商,而DVB- H設備和服務之間的互通性,則是進一步打開這個市場的關鍵因素。
在眾多可以提供行動電視服務的數位技術中,Motorola和Nokia都將DVB-H標準,視為一種可有效配置廣播行動電視的技術。 DVB-H技術可提供高水準服務品質及低電量消耗,並能使終端用戶在使用其它行動服務(如在他們的設備上使用電話和網路連接)的同時,仍能接收到廣播訊號。
Motorola廣播技術(Broadcast Technologies)部門主管Rob Bero表示:「全球的廠商現在都將廣播行動電視視為一種非常值得向其用戶提供的新服務,而互通性將在更快地把這些服務帶入市場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作為開放標準(其中包括DVB-H)的領先者,我們很高興能與Nokia合作,推出手機和網路互通性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將幫助廠商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終極的行動電視體驗。」
(參考原文:Nokia, Motorola team on mobile TV interoperability)
(John Walko)
星期五, 9月 15, 2006
Google下一步 瞄準手機應用
Google下一步 瞄準手機應用
■ 編譯陳家齊/本報十四日電
Google公司一直在進行併購,但這些被買下的公司多半很小,很新,收購金額很少,因此不太一定會上新聞。不過華盛頓郵報14日的報導指出,Google就是以這種鴨子划水的方式,獲取它鞏固核心業務的利基技術。從Google的收購可以看出Google的發展興趣指向:手機應用。
自從Google兩年前上市以來,已經買下15家公司。許多併購的目的看來都很一致:鞏固搜尋技術,掌握搜尋廣告這條命脈。例如買下dMarc Broadcasting這家公司,因為它擁有讓廣告商直接在廣播中播出廣告的技術。就連買下Keyhole公司推出地圖服務,最終也和搜尋與廣告結合。
儘管Google買這麼多公司,所花的錢和雅虎(Yahoo )、電子灣(eBay)等競爭對手相比相比,卻顯得九牛一毛。Google這兩年總計只花不到4億美元併購,而eBay光是買下Skype就砸下41億美元。
Google看來比較喜歡自己開發新功能,如果Google看上一種技術,會在萌芽階段就下手,而非等該項應用成熟、,市場都朗朗上口時才花大錢併購。
買下的這15家有四家是手機相關的新創公司。以Google去年買下的Android公司為例。這家公司創立僅22個月就被Google買下,核心業務是手機應用軟體,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資訊。除Androi-d,Google還買下Dodgeball與Zip-dash,都是手機服務公司。這透露Google接下來的重大發展,應該是往手機等移動通訊業發展。
分析師認為,這對Google也是合理的發展方向。花旗銀行分析師馬宏尼估計,目前Google的搜尋僅有不到1%以手機執行,但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精進,這個領域將有突破性發展。
這一切使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今年夏天罕見的評論別具深意,當時他說:「我們正把更多產品帶到手機上。畢竟,世界上的手機數目至少是電腦的兩倍。」
【2006/09/15 經濟日報】
■ 編譯陳家齊/本報十四日電
Google公司一直在進行併購,但這些被買下的公司多半很小,很新,收購金額很少,因此不太一定會上新聞。不過華盛頓郵報14日的報導指出,Google就是以這種鴨子划水的方式,獲取它鞏固核心業務的利基技術。從Google的收購可以看出Google的發展興趣指向:手機應用。
自從Google兩年前上市以來,已經買下15家公司。許多併購的目的看來都很一致:鞏固搜尋技術,掌握搜尋廣告這條命脈。例如買下dMarc Broadcasting這家公司,因為它擁有讓廣告商直接在廣播中播出廣告的技術。就連買下Keyhole公司推出地圖服務,最終也和搜尋與廣告結合。
儘管Google買這麼多公司,所花的錢和雅虎(Yahoo )、電子灣(eBay)等競爭對手相比相比,卻顯得九牛一毛。Google這兩年總計只花不到4億美元併購,而eBay光是買下Skype就砸下41億美元。
Google看來比較喜歡自己開發新功能,如果Google看上一種技術,會在萌芽階段就下手,而非等該項應用成熟、,市場都朗朗上口時才花大錢併購。
買下的這15家有四家是手機相關的新創公司。以Google去年買下的Android公司為例。這家公司創立僅22個月就被Google買下,核心業務是手機應用軟體,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資訊。除Androi-d,Google還買下Dodgeball與Zip-dash,都是手機服務公司。這透露Google接下來的重大發展,應該是往手機等移動通訊業發展。
分析師認為,這對Google也是合理的發展方向。花旗銀行分析師馬宏尼估計,目前Google的搜尋僅有不到1%以手機執行,但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精進,這個領域將有突破性發展。
這一切使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今年夏天罕見的評論別具深意,當時他說:「我們正把更多產品帶到手機上。畢竟,世界上的手機數目至少是電腦的兩倍。」
【2006/09/15 經濟日報】
老七Sagem敲警鐘!老六明基西門子寢食亦難安
老七Sagem敲警鐘!老六明基西門子寢食亦難安
傳摩托羅拉、波導有意收購Sagem 擠不進前5大手機廠亟需另找藍海
(記者沈勤譽、國際新聞中心梁燕蕙∕台北) 2006/09/15
法國第一大、全球第七大手機品牌業者Sagem,在與飛機引擎業者Snecma合併2年後,合併綜效未如預期、赤字持續擴大,據路透(Reuters)報導,母公司Safran已開始尋求買主,目前傳出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及Sagem策略聯盟夥伴大陸波導有意收購。台手機廠指出,此不僅凸顯二線手機品牌業者深陷困境,亦對台灣手機品牌廠敲響警鐘,未來擠不進前5大手機廠都將面臨嚴苛生存保衛戰,尤其是排名第六、正陷入嚴重虧損的明基西門子(BenQ-Siemens)未來出路備受矚目。
Safran執行長Jean-Paul Bechat表示,該公司手機部門Sagem 2006年上半虧損達5,200萬歐元,較2005年同期虧損逾1,000萬歐元更加惡化,因此,不排除所有可能性以整頓該部門,惟至今未有任何定案。據道瓊(Dow Jones)報導,Bechat已於9月初雇用投資銀行Rothschild與瑞銀(UBS AG),協助尋找手機部門買主,其中,摩托羅拉與波導均在有意購買名單中。
不過,市調機構Yankee Group指出,隨著諾基亞(Nokia)與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廠擁有越來越多手機市佔率,中小型手機品牌業者營運愈益艱困,在現有激烈競爭環境下,摩托羅拉不見得會冒著賠本生意風險,去收購一家營運績效不佳的手機品牌廠,況且近年來摩托羅拉在新任執行長Ed Zander領導下,已逐漸贏回市佔率,就算收購Sagem對其有一定助益,然整體而言Sagem對摩托羅拉未來發展未必有加分作用。
至於與Sagem緊密合作的波導,Bechat坦言,該公司與波導策略聯盟關係,在與大型競爭對手對戰時,並未能帶來太多優勢,原期待2家規模較小的手機業者合作,能憑藉靈活彈性有效對抗業界巨頭諾基亞與摩托羅拉,然事與願違,全球前2大手機品牌廠仍以經濟規模優勢,囊括全球手機市佔率逾半。
事實上,2006年第一季Sagem在全球手機市佔率僅剩1.4%(Gartner統計資料),排名第七,在西歐市場同樣排名第七,市佔率3.3%,推估全球年出貨量不及2,000萬支,明顯達不到經濟規模,就算與波導結盟,藉以降低製造成本並擴張大陸市佔率,然整體產品戰力與品牌形象,仍遠不及一線手機品牌大廠,導致市佔率節節滑落,營運虧損亦逐漸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排名第七的Sagem敲響警鐘,排名第六的明基西門子恐亦難置身事外,近期明基西門子全球手機市佔率已下滑到只剩3.2%,距離第五名的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愈來愈遠,加上2006年上半營業虧損高達新台幣176.7億元,稅後虧損75億元,較Sagem虧損高出3~4倍,營運表現更令人憂心。
台手機業者表示,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廠已聯手拿下約8成市佔率,排名第六以後的手機業者生存愈來愈艱辛,像是明基西門子連續3季出現鉅額虧損、Sagem待價而沽、日本手機廠紛結盟或退出海外市場等都是明顯例子,甚至連排名第五的樂金手機部門都出現虧損,手機品牌廠生存愈益不易確實已超乎想像。
台手機廠指出,明基(2352)收購西門子(Siemens)手機事業已將近1年,出現鉅額虧損主要與組織重整及品牌重新定位有關,儘管公司內部已展現更積極的聚焦作為,手機市佔率觸底反彈應可期,不過,明基西門子仍必須更加快腳步,將經濟規模、毛利率及平均銷售單價(ASP)拉高,展現收購綜效,絕不能因為後無追兵、以穩居第六大而沾沾自喜。
手機業者認為,以目前全球手機產業集中化生態走向,台手機廠或許可積極尋求差異化發展,像是宏達電(2498)專攻PDA手機與智慧型手機,並與全球營運商的創新營運模式,2006年出貨可達逾1,000萬支,其中約2成為自有品牌,未來將持續擴大自有品牌出貨比重,若宏達電全數都以自有品牌出貨,有機會躋身全球前10大,此不失為手機品牌業者另一個藍海策略。
傳摩托羅拉、波導有意收購Sagem 擠不進前5大手機廠亟需另找藍海
(記者沈勤譽、國際新聞中心梁燕蕙∕台北) 2006/09/15
法國第一大、全球第七大手機品牌業者Sagem,在與飛機引擎業者Snecma合併2年後,合併綜效未如預期、赤字持續擴大,據路透(Reuters)報導,母公司Safran已開始尋求買主,目前傳出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及Sagem策略聯盟夥伴大陸波導有意收購。台手機廠指出,此不僅凸顯二線手機品牌業者深陷困境,亦對台灣手機品牌廠敲響警鐘,未來擠不進前5大手機廠都將面臨嚴苛生存保衛戰,尤其是排名第六、正陷入嚴重虧損的明基西門子(BenQ-Siemens)未來出路備受矚目。
Safran執行長Jean-Paul Bechat表示,該公司手機部門Sagem 2006年上半虧損達5,200萬歐元,較2005年同期虧損逾1,000萬歐元更加惡化,因此,不排除所有可能性以整頓該部門,惟至今未有任何定案。據道瓊(Dow Jones)報導,Bechat已於9月初雇用投資銀行Rothschild與瑞銀(UBS AG),協助尋找手機部門買主,其中,摩托羅拉與波導均在有意購買名單中。
不過,市調機構Yankee Group指出,隨著諾基亞(Nokia)與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廠擁有越來越多手機市佔率,中小型手機品牌業者營運愈益艱困,在現有激烈競爭環境下,摩托羅拉不見得會冒著賠本生意風險,去收購一家營運績效不佳的手機品牌廠,況且近年來摩托羅拉在新任執行長Ed Zander領導下,已逐漸贏回市佔率,就算收購Sagem對其有一定助益,然整體而言Sagem對摩托羅拉未來發展未必有加分作用。
至於與Sagem緊密合作的波導,Bechat坦言,該公司與波導策略聯盟關係,在與大型競爭對手對戰時,並未能帶來太多優勢,原期待2家規模較小的手機業者合作,能憑藉靈活彈性有效對抗業界巨頭諾基亞與摩托羅拉,然事與願違,全球前2大手機品牌廠仍以經濟規模優勢,囊括全球手機市佔率逾半。
事實上,2006年第一季Sagem在全球手機市佔率僅剩1.4%(Gartner統計資料),排名第七,在西歐市場同樣排名第七,市佔率3.3%,推估全球年出貨量不及2,000萬支,明顯達不到經濟規模,就算與波導結盟,藉以降低製造成本並擴張大陸市佔率,然整體產品戰力與品牌形象,仍遠不及一線手機品牌大廠,導致市佔率節節滑落,營運虧損亦逐漸惡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排名第七的Sagem敲響警鐘,排名第六的明基西門子恐亦難置身事外,近期明基西門子全球手機市佔率已下滑到只剩3.2%,距離第五名的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愈來愈遠,加上2006年上半營業虧損高達新台幣176.7億元,稅後虧損75億元,較Sagem虧損高出3~4倍,營運表現更令人憂心。
台手機業者表示,全球前5大手機品牌廠已聯手拿下約8成市佔率,排名第六以後的手機業者生存愈來愈艱辛,像是明基西門子連續3季出現鉅額虧損、Sagem待價而沽、日本手機廠紛結盟或退出海外市場等都是明顯例子,甚至連排名第五的樂金手機部門都出現虧損,手機品牌廠生存愈益不易確實已超乎想像。
台手機廠指出,明基(2352)收購西門子(Siemens)手機事業已將近1年,出現鉅額虧損主要與組織重整及品牌重新定位有關,儘管公司內部已展現更積極的聚焦作為,手機市佔率觸底反彈應可期,不過,明基西門子仍必須更加快腳步,將經濟規模、毛利率及平均銷售單價(ASP)拉高,展現收購綜效,絕不能因為後無追兵、以穩居第六大而沾沾自喜。
手機業者認為,以目前全球手機產業集中化生態走向,台手機廠或許可積極尋求差異化發展,像是宏達電(2498)專攻PDA手機與智慧型手機,並與全球營運商的創新營運模式,2006年出貨可達逾1,000萬支,其中約2成為自有品牌,未來將持續擴大自有品牌出貨比重,若宏達電全數都以自有品牌出貨,有機會躋身全球前10大,此不失為手機品牌業者另一個藍海策略。
星期四, 9月 14, 2006
DVB-H移動電視前端解決方案大比拼
DVB-H移動電視前端解決方案大比拼
隨著消費市場對數字電視(DTV)的興趣從居室內的大屏幕電視擴展到在筆記本電腦、汽車以及手機中應用的便攜電視,與之相關的芯片研發正在逐漸升溫,DVB-H標準也吸引芯片供應商不斷進入移動電視市場。目前已有多款符合DVB-H的芯片問世,簡要介紹如下。
在整個DVB-H系統中,接收前端的功耗最高,約佔90%左右,目前飛思卡爾(Freescale)提供的DVB-H解決方案主要是此部分,包括射頻調諧器(RF Tuner)和低噪聲放大器LNA,分別是針對UHF頻段(430MHz-862MHz)的MC44CD01/02和針對美國L-band(1.67 GHz)的MC44CD03。
查看飛思卡爾的DVB-H解決方案
Frontier-Silicon公司的Paradiso FS1030為一款支持DVB-H/T-DMB/DAB多種標準的基帶接收芯片,可應用在手機、PDA等的移動電視、視頻、音頻和數據服務中,與 Frontier-Silicon的Apollo FS1110等射頻前端芯片及多媒體處理器一起使用。
查看Frontier的移動電視前端解決方案
TTPCom公司的DVB-H COFDM數字調制解調/編解碼產品瞄準手機、PC外圍、移動電視、移動媒體播放器和汽車應用。包含COFDM解調器核、Viterbi解碼核、Reed Solomon解碼核、MPE-FEC解碼核和時間切片電源控制等部分,產品設計支持各種低或零中頻前端調諧器架構。
TI(德州儀器)為手機製造商客戶提供的Hollywood單芯片解決方案是業界首款採用標準90nm工藝,將移動電視調諧器 (tuner)與解調器(demodulator)集成的方案,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直接收看數字電視廣播,具有價格低、電池壽命時間長和造型精巧等優點。
其中,DTV1000和DTV1001是Hollywood單芯片系列的首批產品。這兩款芯片都能以較低的成本將移動電視手持終端及服務快速推向市場,並支持開放式業界標準,包括應用於歐洲、美國及部分亞洲地區的DVB-H及應用於日本的ISDB-T。另外,DTV1000與 DTV1001芯片均具備可連接至TI OMAP系列應用處理器的接口,因而可以提供清晰流暢的視頻及立體聲音頻,使用戶在手持設備上就可享受到與客廳電視相同的視聽效果。
查看TI的Hollywood單芯片解決方案
DiBcom公司的DIB7000-H是全球首先量產、支持DVB-H移動接收規格的解調器,滿足用手機看電視的需求,耗電量小,具有抗干擾功能。SDIO方式已經是相當成熟的設計,DIB7000-H擁此界面提供更方便快速的生產契機,在時間切片(Time Slicing)和糾錯(Multi-Protocol Encapsulation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MPE-FEC)設計上有所突破。
Microtune公司推出的針對手機和PDA的DVB-H接收調諧器芯片MT2260,採用集成設計,無需外部低噪聲放大器(LNA) 或平衡/不平衡變壓器。MT2260在觀看模式下的典型功耗為20mW至40mW。DVB-H以脈沖(突發)方式在不同信道傳輸,即通常所說的採用時間切片的多路廣播,因此該器件在脈沖之間的功率可低至9mW,而在睡眠模式下的功耗只有幾百微瓦。MT2260目前可接收到的頻段為美國的L-Band和歐洲的UHF(470 MHz -890 MHz)。
NXP(原Philips半導體)的BGT210和BGT211是低功率DVB-H前端芯片,BGT210服務歐洲市場,BGT211服務美國市場。芯片包含一片電視調諧器(TDA18281/2)、可編程通道解碼器/解調器(TDA10105)、源解碼器和完整的用於DVB-H傳輸控制、文件傳送和實時A/V傳送的軟件包。
NXP最新發布的DVB-H前端芯片BGT215的尺寸為7×7mm,與前一個版本的15×26mm相比,顯著減小了佔位面積,該尺寸使它容易集成到手機中。該芯片保留了前版芯片的特性且功耗低,其可編程選項能夠支持標準的不斷髮展,並且引入了對現場部署系統的升級支持。
而三星電子已經開發出DVB-H前端芯片組,該芯片組帶有Zero-IF(零中頻)CMOS RF調諧器(S5M8600),以及符合DVB-H/T標準的信道解碼器(S3C4F10)、CPU和內置式存儲器。S3C4F10代表了行業內第一款單片信道解碼器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各種鏈路層操作的需求,提供所有所需存儲器,譬如:MPE-FEC解碼和IP Decapsulation操作等。S5M8600可以支持全球範圍的各種DVB-H網絡,並且可以有效地接收當地波段頻譜。
另一款已經大量應用的移動電視前端方案是Siano的SMS1000。SMS1000是一款號稱低成本、超低功耗、四頻帶的多重標準接收器,該芯片結合射頻調協器與解調器,可將數字電視功能整合到移動電話及PDA、筆記本計算機、PMP等各種便攜裝置中。該芯片已開始量產,支持DVB- H、DVB-T、DAB、IP-DAB以及T-DMB等標準,範圍覆蓋多種信號頻譜。
隨著消費市場對數字電視(DTV)的興趣從居室內的大屏幕電視擴展到在筆記本電腦、汽車以及手機中應用的便攜電視,與之相關的芯片研發正在逐漸升溫,DVB-H標準也吸引芯片供應商不斷進入移動電視市場。目前已有多款符合DVB-H的芯片問世,簡要介紹如下。
在整個DVB-H系統中,接收前端的功耗最高,約佔90%左右,目前飛思卡爾(Freescale)提供的DVB-H解決方案主要是此部分,包括射頻調諧器(RF Tuner)和低噪聲放大器LNA,分別是針對UHF頻段(430MHz-862MHz)的MC44CD01/02和針對美國L-band(1.67 GHz)的MC44CD03。
查看飛思卡爾的DVB-H解決方案
Frontier-Silicon公司的Paradiso FS1030為一款支持DVB-H/T-DMB/DAB多種標準的基帶接收芯片,可應用在手機、PDA等的移動電視、視頻、音頻和數據服務中,與 Frontier-Silicon的Apollo FS1110等射頻前端芯片及多媒體處理器一起使用。
查看Frontier的移動電視前端解決方案
TTPCom公司的DVB-H COFDM數字調制解調/編解碼產品瞄準手機、PC外圍、移動電視、移動媒體播放器和汽車應用。包含COFDM解調器核、Viterbi解碼核、Reed Solomon解碼核、MPE-FEC解碼核和時間切片電源控制等部分,產品設計支持各種低或零中頻前端調諧器架構。
TI(德州儀器)為手機製造商客戶提供的Hollywood單芯片解決方案是業界首款採用標準90nm工藝,將移動電視調諧器 (tuner)與解調器(demodulator)集成的方案,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直接收看數字電視廣播,具有價格低、電池壽命時間長和造型精巧等優點。
其中,DTV1000和DTV1001是Hollywood單芯片系列的首批產品。這兩款芯片都能以較低的成本將移動電視手持終端及服務快速推向市場,並支持開放式業界標準,包括應用於歐洲、美國及部分亞洲地區的DVB-H及應用於日本的ISDB-T。另外,DTV1000與 DTV1001芯片均具備可連接至TI OMAP系列應用處理器的接口,因而可以提供清晰流暢的視頻及立體聲音頻,使用戶在手持設備上就可享受到與客廳電視相同的視聽效果。
查看TI的Hollywood單芯片解決方案
DiBcom公司的DIB7000-H是全球首先量產、支持DVB-H移動接收規格的解調器,滿足用手機看電視的需求,耗電量小,具有抗干擾功能。SDIO方式已經是相當成熟的設計,DIB7000-H擁此界面提供更方便快速的生產契機,在時間切片(Time Slicing)和糾錯(Multi-Protocol Encapsulation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MPE-FEC)設計上有所突破。
Microtune公司推出的針對手機和PDA的DVB-H接收調諧器芯片MT2260,採用集成設計,無需外部低噪聲放大器(LNA) 或平衡/不平衡變壓器。MT2260在觀看模式下的典型功耗為20mW至40mW。DVB-H以脈沖(突發)方式在不同信道傳輸,即通常所說的採用時間切片的多路廣播,因此該器件在脈沖之間的功率可低至9mW,而在睡眠模式下的功耗只有幾百微瓦。MT2260目前可接收到的頻段為美國的L-Band和歐洲的UHF(470 MHz -890 MHz)。
NXP(原Philips半導體)的BGT210和BGT211是低功率DVB-H前端芯片,BGT210服務歐洲市場,BGT211服務美國市場。芯片包含一片電視調諧器(TDA18281/2)、可編程通道解碼器/解調器(TDA10105)、源解碼器和完整的用於DVB-H傳輸控制、文件傳送和實時A/V傳送的軟件包。
NXP最新發布的DVB-H前端芯片BGT215的尺寸為7×7mm,與前一個版本的15×26mm相比,顯著減小了佔位面積,該尺寸使它容易集成到手機中。該芯片保留了前版芯片的特性且功耗低,其可編程選項能夠支持標準的不斷髮展,並且引入了對現場部署系統的升級支持。
而三星電子已經開發出DVB-H前端芯片組,該芯片組帶有Zero-IF(零中頻)CMOS RF調諧器(S5M8600),以及符合DVB-H/T標準的信道解碼器(S3C4F10)、CPU和內置式存儲器。S3C4F10代表了行業內第一款單片信道解碼器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各種鏈路層操作的需求,提供所有所需存儲器,譬如:MPE-FEC解碼和IP Decapsulation操作等。S5M8600可以支持全球範圍的各種DVB-H網絡,並且可以有效地接收當地波段頻譜。
另一款已經大量應用的移動電視前端方案是Siano的SMS1000。SMS1000是一款號稱低成本、超低功耗、四頻帶的多重標準接收器,該芯片結合射頻調協器與解調器,可將數字電視功能整合到移動電話及PDA、筆記本計算機、PMP等各種便攜裝置中。該芯片已開始量產,支持DVB- H、DVB-T、DAB、IP-DAB以及T-DMB等標準,範圍覆蓋多種信號頻譜。
訂閱:
文章 (Atom)